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七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九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九章第七十九章上一章讲弱如何胜强,柔如何克刚,这一章是说圣人给了人家不忘回报,于是他们不要求人家跟自己在一起,自然有人会和他们在一起。
否则即使你用尽了力气,想让人家来和你,勉强和了也会有裂痕的。
和大怨,必有余怨,注: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和之,其伤不复,故有余怨也。
“和大怨,必有余怨”。
我们看底下的注解,“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你不明白这个理把它契合了,必定是有大怨。
“已至而德和之,其伤不复,故有余怨也”,当大怨已经来了的时候,就算你想尽办法拿德来愈合他,结果伤痕还在,很难恢复如初。
所以我们知道言语不攻人心病,我们杀人一刀,砍人一下,伤了人家的皮肤,伤了人家的身体,就留个疤痕,这个是可以愈合的。
拿言语伤人,这是伤到人家心里头去,心里的伤很难愈合,所以我们言语要非常谨慎。
所以我们说一个大怨怎么来的,这个怨一定有原因。
冤家宜解不宜结,怨放在心里头,问题不解决,恨他,讨厌他,自己就每一天被这种怨恨折磨,伤人害己。
大怨虽然表面和了,可是里头有伤痕,所以必定有“余怨”。
怨恨之心很难消灭的,所以能够不结怨最好了。
怎么不结怨?嘴上饶人,不逞一时之快。
因为很多怨恨都是因为想占人便宜来的,尤其是嘴上的便宜。
做事情宁可自己损伤一点,让一点,吃一点亏,不要占人便宜。
我们之所以出大毛病,就是言语伤人,嘴上逞一时之快。
这种余怨最终很难消除。
安可以为善﹖怎么可以称之为善呢。
当然最好开始的时候根本不要结怨,假设结了怨,记得冤家宜解不宜结,自己先解,从心里解。
这样才可以称为“善”。
只要我们心里头有一点点仇隙,一点点怨恨,即使只有一点点,只有一小丝一小毫,在我们心里头跟一座大山都没什么分别。
所以说根本就不要跟人结怨。
我跟诸位说过一个事情。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年我们平常不是太常见面。
一天他突然跑来了,提着礼物,说“我来给你道歉”。
我很纳闷,问为什么,他说你没有觉得我这一年都对你很冷淡么?我说“没有啊,怎么啦?”他说,“我很生气啊,我恨了你一年。
老子第七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老子第七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概述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如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二】翻译与解析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翻译:诚实的话语不华丽,华丽的话语不诚实。
2.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翻译:善良的人不善于辩论,善于辩论的人不善良。
3.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翻译:真正有知识的人不炫耀,炫耀的人不一定真正有知识。
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翻译:圣人不积累财富,而是尽力帮助他人,自己反而更富有;给予他人越多,自己拥有的也越多。
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翻译:大自然的法则,是利于万物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法则,是努力付出而不争抢。
【三】现代生活启示
1.诚实与美言:在现代社会,诚实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学会用诚实的方
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不是追求华丽的言辞。
2.善良与辩论:善良的人往往不善于辩论,因为他们以和为贵,不愿意争执。
我们应该学会善待他人,避免陷入无谓的辩论。
3.知识与炫耀:在现代社会,真正的知识在于运用,而不是炫耀。
我们应该谦虚低调,将知识用于实际,为社会做出贡献。
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原文及翻译
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原文及翻译原文: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翻译:老子所说的天之道,就像拉开一弓一样。
解释: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77章,意味着老子认为天道就像张开的弓一样,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力量和平衡。
下面是一些用法和中英文对照的例句:1. 张弓(zhāng gōng):to draw a bowExample: 张弓射箭是一项古老的运动。
(Zhāng gōng shè jiàn shì yī xiàng gǔ lǎo de yùn dòng.)Translation: Archery, drawing a bow and shooting arrows, is an ancient sport.2. 天之道(tiān zhī dào):the way of HeavenExample: 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天之道的思想。
(Lǎozi de "Dàodéjīng" chǎnshù le tiān zhī dào de sīxiǎng.)Translation: Laozi's "Tao Te Ching" expounds the philosophy of the way of Heaven.3. 犹(yóu):similar to; just likeExample: 这个问题犹如一道难题,需要仔细思考。
(Zhè gè wèn tí yóu rú yī dào nán tí, xūyào zǐxì sīkǎo.)Translation: This question is similar to a difficultproblem and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4. 内容丰富(nèi róng fēng fù):rich in contentExample: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一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一章七十章跟七十一章都是在重点谈“知”字。
我们不必学你就可以知道的,好比说小孩子,生下来他不必学就找奶头。
你可以不学就能够的事情,这叫良能。
怎么可以容易行又容易知呢?所以在七十章谈这个其实是非常容易的。
下面我们接着讲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不知知之不足任则病也。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这句话有点麻烦,要改一改这话。
我们把这句话改成,“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把这一个“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搁在最后一句的前头。
“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样就顺了。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有一个“是以不病”太多了,删掉。
你们知道为什么出这个错呢?古时候我们都是用简,后来才在一个汉王的墓里头发现了卷子写的道德经,居然没有坏。
而老子的这些篇章,我们从来都是用竹子刻写的。
而用竹子你得刻,刻了以后一片竹简没有多少字,要是断了的话都乱了,章法也乱了。
我们说孔夫子看易经韦编三绝,不停地翻,拴竹简的那个皮带都断了三次,你们想想他看了多久了。
又或者原来这句话就是很乱,所以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上一章着重是在讲怎么容易知“道”,老子说他的“道”非常容易知道,非常容易做到,而众人不知道,也不能做到。
你要真正知道的话,你就能行,但是世上的人无知,而且强不知以为知,所以出毛病了,故“病”矣。
“知不知上”,你知道你不知,这是了不起了。
你知你自己无知,你这是很高明的了。
问题是我们知道的实在有限。
庄子说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的命活一百岁,是非常有限的,而知识是没有边际的。
比如说像大藏经,一本经我们一辈子皓首穷经也都弄不通它,你拿有涯的生命去追逐无涯的知识,那不是自不量力吗?我们真正知道我们无知,这样的话我们才算是高明的人。
道德经78章感悟心得
道德经78章感悟心得引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
其中的第78章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篇章,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
通过深入理解和思考这一章节,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道德和生活的启示。
1. 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经第78章开篇即提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句话表明了水的柔弱却具有无可抵挡的力量。
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自然界拥有巨大的力量,并且具备着恢复和平衡的能力。
就像水一样,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柔软和灵活,并学会顺应自然规律。
2. 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德经第78章继续说道:“以其无以易之。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以无为而治。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追求权力和利益,忽视了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通过无私和谦逊,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只有放下个人私欲,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因此,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倾听他们的声音,并且愿意为共同利益做出牺牲。
3. 人与自己的关系道德经第78章接着说:“莫之能胜以其无所可胜。
”这句话强调了无欲则刚。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但这种追求往往让人陷入困境。
道德经告诉我们,在内心保持平静和满足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摆脱对物质欲望的执着,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安宁和满足感。
通过修炼自己内心世界,我们可以获得更高的智慧和力量,进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结论通过对道德经第78章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道德和生活的启示。
我们应该学会顺应自然规律,在与自然、社会以及自己的关系中保持柔软和谦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追求权力、利益和物质财富,却忽视了与他人、自然以及内心的联系。
听叶曼大师讲老子的智慧
听叶曼大师讲老子的智慧2010年12月21日晚,我应邀在国宾酒店“中外名家大讲堂”聆听了国学大师、96岁的叶曼女士关于“老子的智慧”的讲座。
可容纳三百多人的报告厅不仅座无虚席,而且过道上站了许多人,可见当今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叶曼老师的景仰。
我和朋友交流,尽管岁末诸事繁多,但叶曼大师的讲座一定要抽出时间来聆听。
我在两年前曾听叶曼老师讲授过《老子》,受益匪浅,我曾在博客上有记载。
暂且不论叶曼老师所讲内容宏大精妙,就凭她老人家96岁高龄,还能够面对几百名听众侃侃而谈、思维敏捷、记忆超凡,这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礼赞,对中华智慧的明证,对生命潜力的诠释。
每个前来聆听叶曼女士讲座的听众都会受到自信的鼓励,大家都渴望向叶曼大师学习,希望自己96岁时,也能够和叶大师一样快乐地活着,最好也能登台演讲。
为了博友认识叶曼大师,下面对她作一简要介绍。
叶曼,国学大师,1914年生,6岁以《左传》开蒙,1935年被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先生特别录取,就读北大法学院经济系。
中年为明了生死困惑而学佛,先后师侍南怀瑾先生、陈健民上师等,屡有所得。
20世纪80年代出席世界佛教大会时与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相遇并成为好友。
叶曼女士是当今世界极少能将儒、释、道文化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
主要著作有《叶曼拈花》《世间情》《叶曼讲心经》《叶曼讲金刚经》《叶曼随笔》《叶曼讲阿弥陀经》,协助南怀瑾先生编著《楞严大义今释》等。
叶曼大师用了一个半小时,讲解了“老子的智慧”。
原本是本科学生两个学期的课程,压缩在一个半小时,实在是难为了叶曼大师。
叶曼大师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讲出了许多新观念,澄清了一些曲解老子的谬误。
使听众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叶曼大师将深奥难懂的理论讲得活泼幽默,赢得听众的阵阵掌声。
下面请博友分享一位96岁大师赐予我们的“老子智慧”,希望读者从中受益。
有真正智慧的人,深知人性,了知人生,所以若能宁静淡泊以处事,忠厚仁义以待人,便可成为众望所归的大好人。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七章原文及译文【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注音版】天(tiān)之(zhī)道(dào),其(qí)犹(yóu)张(zhāng)弓(gōng)欤(yú)?高(gāo)者(zhě)抑(yì)之(zhī),下(xià)者(zhě)举(jǔ)之(zhī);有(yǒu)馀(yú)者(zhě)损(sǔn)之(zhī),不(bù)足(zú)者(zhě)补(bǔ)之(zhī)。
天(tiān)之(zhī)道(dào),损(sǔn)有(yǒu)馀(yú)而(ér)补(bǔ)不(bù)足(zú)。
人(rén)之(zhī)道(dào),则(zé)不(bù)然(rán),损(sǔn)不(bù)足(zú)以(yǐ)奉(fèng)有(yǒu)馀(yú)。
孰(shú)能(néng)有(yǒu)馀(yú)以(yǐ)奉(fèng)天(tiān)下(xià),唯(wéi)有(yǒu)道(dào)者(zhě)。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为(wéi)而(ér)不(bù)恃(shì),功(gōng)成(chéng)而(ér)不(bù)处(chǔ),其(qí)不(bù)欲(yù)见(jiàn)贤(xián)。
叶曼讲道德经文字版
叶曼讲道德经文字版道德经作者:叶曼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也,难易相成也,长短相形也,高下相倾也,音声相和也,前后相随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以上是《道德经》的部分章节,这本古籍以深邃的思想和简洁的语言,阐述了道的哲学和人生智慧。
虽然文字版无法完全体现其中的深意,但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和思考,从中体悟到一些关于生活和人性的真理。
叶曼讲《道德经》(71-81章)
叶曼讲《道德经》(71-81章)(2013-07-08 15:00:03)转载▼第七十一章七十章跟七十一章都是在重点谈“知”字。
我们不必学你就可以知道的,好比说小孩子,生下来他不必学就找奶头。
你可以不学就能够的事情,这叫良能。
怎么可以容易行又容易知呢?所以在七十章谈这个其实是非常容易的。
下面我们接着讲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不知知之不足任则病也。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这句话有点麻烦,要改一改这话。
我们把这句话改成,“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把这一个“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搁在最后一句的前头。
“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样就顺了。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有一个“是以不病”太多了,删掉。
你们知道为什么出这个错呢?古时候我们都是用简,后来才在一个汉王的墓里头发现了卷子写的道德经,居然没有坏。
而老子的这些篇章,我们从来都是用竹子刻写的。
而用竹子你得刻,刻了以后一片竹简没有多少字,要是断了的话都乱了,章法也乱了。
我们说孔夫子看易经韦编三绝,不停地翻,拴竹简的那个皮带都断了三次,你们想想他看了多久了。
又或者原来这句话就是很乱,所以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上一章着重是在讲怎么容易知“道”,老子说他的“道”非常容易知道,非常容易做到,而众人不知道,也不能做到。
你要真正知道的话,你就能行,但是世上的人无知,而且强不知以为知,所以出毛病了,故“病”矣。
“知不知上”,你知道你不知,这是了不起了。
你知你自己无知,你这是很高明的了。
问题是我们知道的实在有限。
庄子说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的命活一百岁,是非常有限的,而知识是没有边际的。
比如说像大藏经,一本经我们一辈子皓首穷经也都弄不通它,你拿有涯的生命去追逐无涯的知识,那不是自不量力吗?我们真正知道我们无知,这样的话我们才算是高明的人。
《老子》第七十七章解读
文本阅读
孰 能
其
恃
是
下
孰
损
人
有
补
者
下
弓
天
有 餘
不
,
以
?
能
不
之
馀
之
பைடு நூலகம்
损
者
与
之
以
奉 天
欲
功
圣
唯
有
足
道
而
。
之
举
?
道
下 ,
见
成
人
有
馀
以
则
补
天
,
之
高
,
唯 有 道
贤
而
为
到
以
奉
不
不
之
不
;
者
其
者 。
。
不
而
者
奉
有
然
足
道
足
有
抑
犹
是 以
奉 有
处不。天馀,。损者馀之张
。 圣 餘
人。
。
,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 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 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 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 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
老子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萌芽期,井田制崩坏,剥削阶级掌握的资源不 断扩张,劳苦大众面临破产,他提出这种思想治理社会,最重要的是实现 社会公平。让各个群体在社会环境下都能得到发展,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发展,统治者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在今天的社会也 是同样的道理,城乡二元制社会现实下,农村明显落后于城市,城乡发展 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面临严峻的挑战,三农问题、民生问题对 于社会的持续健康良性发展至关重要,老子的思想值得借鉴践行。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其中第七十七章是一段短小精悍的文字,蕴含深刻的道德观念,给予我们不少启示和思考。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感悟及体会。
首先,第七十七章中提到“天之道,其犹张弓乎?”这句话表达了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
类似于张弓,并不需要大力用力,而是相应弓的力量,保持合适的张力即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对各种矛盾和挑战。
如果我们能像张弓一样配合自然规律,以合适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便能事半功倍。
这点在我与同事相处中有过类似体验。
我们工作单位前段时间遇到了一个重要的决策问题,我和同事意见不一,争论不休。
我原以为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但结果却只会导致公司内部郁郁不得志。
后来,我意识到自己是在逆天而行,违背了天道。
于是,我开始调整自己的态度,主动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试着和同事们找到一个更平衡的解决方案。
这次努力让我深刻领悟到,与天道相应,合适的张力可以使事情顺利达成,并促进团队建设。
其次,第七十七章中提到“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这句话教育我们,当权力与人民存在合作关系时,人民会感受到安全与信任;而当权力压迫人民,人民则会对权力产生畏惧与反抗。
这种思想既适用于政治领域,也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
曾有一次,我在街上目睹了一起车辆事故,当时双方争执不下,几乎要发生冲突。
我看到局势不妙,迅速走了过去。
我并没有号令他们服从,而是以和缓的语气,以真诚的态度向他们传达了我对他们安全的关心。
不出所料,争执双方都缓和了情绪,并最终达成了一个和解。
这次的经历让我认识到,当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人,以真诚的态度与他们相处时,我们往往能打破僵局,化解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第七十七章中提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这句话告诉我们,天道并不是通过争斗和争夺而取得胜利,而是通过自身的善良和智慧来实现真正的胜利。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文本。
其中的第七十七章是一篇充满智慧的篇章,引人深思。
通过阅读和思考,我对此章进行了一些感悟和体会,希望与读者分享。
这一章以水为比喻,阐述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它并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要像水一样温柔,而是从水的特性中,揭示了一种与世界相处的智慧。
首先,水总是向低处流去,因为它知道遵循自然的规律比违背它更加顺畅。
这让我想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矛盾和冲突,此时,若能像水一样在适当的时候退让,顺应潮流,往往能够化解矛盾,保持和谐。
在家庭、工作、社交等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水的柔弱,通过退让与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水的温柔是它强大的来源。
水无论是作为涓涓细流还是浩瀚江海,都充满了可以激起巨大力量的能量。
这也告诉我们,强大不一定需要外在的张扬,有时候内在的平和与温柔才是真正的力量。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果我们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温和,就能充分调动自身的潜能,并且稳定地面对问题,从而应对挑战,取得更好的结果。
另外,水的温柔态度使其无处不在。
它可以渗透到任何一个角落,填满一切空隙。
这启示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不局限于固定的观念和立场,包容不同的声音和见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自身的狭隘,融入更广阔的世界,与他人进行真诚的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水虽然柔弱,但它却能够磨损坚硬的东西。
时间的流逝让水滴变成了石块,证明了水的坚持和耐力。
这能够给我们带来启示,即不要忽视柔弱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在众人面前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用心付出,哪怕只是一滴滴水,也能在沉默中深深地影响着世界。
最后,水的柔弱让它成为沟通和调和的桥梁。
它能够连接起分散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
这是因为水懂得倾听,懂得妥协,懂得寻找共同点。
同样,我们也可以学习在沟通中保持柔软,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他人的意见,寻求共同的利益,化解分歧,加强团结与合作。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典籍之一,其第七十七章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道德观念和智慧。
在阅读并体会了这一章之后,我深觉其中蕴含着对人类处世之道的深刻洞察和启迪。
以下是我对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感悟和体会。
首先,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强调了柔弱胜刚强的原则。
文中写道:“天之道,其犹张弓欤?……其余皆衰微也,道者衰微而不行也,众人皆烝烝,以其所畏不畏。
”这段文字试图通过张弓一词来告诫人们,弓弦太紧会导致折断。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经常遇到争斗和冲突,而道德经提醒我们保持温和与柔和,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要以和为贵。
通过柔弱来化解冲突和解决问题,胜过使用暴力或强硬的手段。
这一理念对于我们如何处世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启发。
其次,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表达了谦虚谨慎的智慧。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等句子。
这些词句教导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应以谦逊的态度对待,而不要自负和争斗。
通过行为来展示自己的智慧和高尚品格,而不是空谈和争论。
我们应该学会更好地倾听和体谅他人,并且时刻保持谦虚和谨慎。
这样的智慧和修养不仅能够让我们与人和谐相处,还能为我们赢得更多尊重和认可。
此外,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还强调了顺其自然的思想。
其中提到:“天长地久。
天道之与人,不争而自胜,不言而自应。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在自然界中每一个存在和现象都有其自然规律,而人应该顺应自然,与之共同生活。
我们不应过分干预或违背自然界的规律,而是要保持与之和谐共处的状态。
这样的观念给予了我们一个与自然对话的机会,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连系,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社会和环境。
最后,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还提醒我们要保持平衡和中庸之道。
其中提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这句话表达了以德治国的思想。
在社会治理中,我们应该注重道德和公正,并通过以身作则来影响他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原文及解释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原文及解释
名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摘自:《老子·德经·第七十七章》
解释:损:减少。
余:剩余。
不然:不是这样。
奉:奉献。
全句译文:天之道法,是减少有剩余的来补给不足的;而人类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养有剩余的。
赏析:老子以“天之道”和“人之道”做对比,突出“天之道”的博大和“人之道”的渺小,进而主张“人之道”要效仿“天之道”,大自然的法则是追求平等,所以它能长存;而人间的法则是不平等,所以人心不安,才会有动乱的发生。
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解读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解读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是一段关于“道”的哲学思考的文字。
这一
章强调了“道”的概念,提倡了一种柔弱胜过刚强的哲学观念。
在
这一章中,作者强调了“道”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
在这里,“道”被描述为柔弱的东西,然而它却能克服坚强的事物。
首先,我们可以从“道”的概念入手解读这一章。
在道德经中,“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源和规律,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
在第七十七章中,“道”被描述为柔弱的东西,这与传统观念中的
强大、刚毅有所不同。
作者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柔弱胜过刚强的
思想。
其次,这一章还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
在道德经中,无为而
治被视为一种治理国家的理想状态,强调了不要过度干预事物的发展,而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
作者认为,过度的干预只会破坏事物
本身的发展规律,因此主张无为而治,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此外,这一章还提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
这里的“无为而
无不为”强调了“道”的普遍性和包容性,即“道”虽然无为,却
能包容一切事物的发展。
这种理念体现了一种超越个体利益的境界,
主张顺应自然、包容万物。
总的来说,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强调了“道”的柔弱胜过刚强的哲学观念,提倡了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
这一章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七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七章第七十七章老子连至几章都是告诉人家最要紧的是戒刚强,这一章他就来谈一谈天道跟人道的不同。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的道就跟我们拉弓一样,大家都看过拉弓箭,这个弓后面是一个弦,这个弦有松紧的你要拉。
天之道是不是就像张弓一样的,这个“与”是表示疑问,为什么呢?“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我们定这么一个弓,这个弓有这么宽的东西,这个弓弦在两个弓的两端,这个弦假设高的话,你拉低一点;假设太低了以后,你弄高一点。
“有余者损之”,这个弦假设太长了崩不起来了,就减少些;“不足者补之”,太短了就补起来。
所谓天之道,就是消息盈虚,消是灭,息是生,盈是满,虚是空掉,所有天下的事情都这样。
所以三国演义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易经里面“否极泰来,剥久必复”。
我们了解这个了以后就知道盛极必衰。
到了你最高的时候很容易往下跑,因为仗着自己经历很饱满,能力非常强,于是使用过度。
好比张弓,你拉的太满了,弦一定要断的,所以很多事情我们说“满招损”。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天是很公平的,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公平,在死亡的面前、在老的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太多了就拿过来补那个不够的,就跟这个弓弦一样的,这个弓弦太长了截短一点,把它拉长一点,所以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本来多的让它少一点,少的多一点很公平。
但是你很难说生下来都一样,高低各方面都不同的。
太多的去掉,不够的来补偿它。
好比我们说一个瞎子,他的耳朵就能非常好。
聋子的话眼睛非常之好,一个残废的人脑筋非常之好。
自古才子短命,佳人薄命:我们说天妒红颜,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人,他的命很苦;非常美的人、非常有才华的,好比说像王弼,王弼注了这么多书,24岁就死了。
从古以来,才子命都短,红粉佳人命运都非常坎坷。
这也是损有余以补不足,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聋子的眼睛非常亮,瞎子耳朵非常灵,残废心思非常巧,可是最聪明的、最漂亮的命常常薄,这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二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二章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注:清静无为谓之居,谦后不盈谓之生,离其清净,行其躁欲,弃其谦后,任其威权,则物扰而民僻,威不能复制民,民不能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天诛将至,故曰,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言威力不可任也。
我们先讲讲本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凡事最可怕的是什么东西?最可怕的就是威。
古时候县官要上堂,怎么样?两旁的衙役先大嚷一声,已经把你吓破胆子了。
儒家也说,“君子不重则不威”。
凡是可以怕的都叫做威,国家最大的惩罚是什么?死刑,无期徒刑。
天最可怕的是什么?天的肃杀。
你看到春天生长万物的时候,那真是欣欣向荣。
当他秋天要肃杀的时候,那个可怕。
他地震的时候,大水的时候,大火的时候,大风的时候,都叫天威天杀,这都是“大威”。
好的人给你好福报,坏的人给你降殃祸,这些东西如所谓影之随行,如响之随声。
所谓龙生九种,没有一种龙是相同的,名字都不相同,长的样子也不同。
原因就是所有的祸福都是自己来的。
我们若怕天之大威只有自己好好修身,你自己修身了以后,自然就不会遭受这种大的威刑。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狎”换成“狭窄”的“狭”也可以讲得通。
本来这个“狎”就是“不注意”的意思,那个“狭”是“窄”。
孔子说得很好,“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富贵可以求得,给人家拿鞭子我都做,但是“不以其道得之”,我不要。
我们不说矫情的话,说“我不要富贵,我就喜欢贫贱”,没有这样的。
实际上我们都要富贵,但富贵必须以其道得之。
另外一个“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个小窝,即使小一点,我们走到外头去,怎么走还不如回到家里,即使很小也觉得家里很温暖。
假如说我们不当作是非常狭窄,而是觉得很不错了,永远存感激的心,这样的话你不会觉得你住的地方非常窄小了。
同时,真正一个修道人,他对于修行不是仗聪明,也不是仗博学,靠的是认真。
《道德经》七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这是天道五篇之一。“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这是宣说天道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高法则,是 对那些占据高位而无视天道的“为畸者”(乱群者)的棒喝。现在世人重视智商、情商,更应该重 视群商。乱群者的群商为0,即S值为0。 《道德经》围绕“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四大展开,后十章宣说天大。天大分为二个部分,第 一部分是天威、天诛、天网,强调天的愤怒相,目的是惩恶;后半部分是天道,目的是扬善, 维护公平正义。这样后十章宣说天大的惩恶扬善,愤怒和慈悲二相应机显现。
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这不正是心灵中梦寐以求的世界吗?老子宣说正法正理,听众枯萎的心 遇到了甘露。这是我们读懂“天降甘露”的内涵。老子早就品尝到天降的甘露,该是把“损有余以 补不足”的甘露广为传播的时候了。
王弼注:“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唯无身无私 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王弼的注很精辟,虽然没有直接说“天之道”是甘露,但“相均”一 词显然指的是“天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人间的公平正义不能完全依靠人的绵薄之力,必须依靠天威。因此敬畏天大是文化的必要组成 部分,人一旦失去对天大的敬畏,人间的公平正义就成为空中楼阁。此章老子用张弓射箭为 喻,宣说天之道的平等法性。平等法性是天道最基本的法性,人间的和平建立在天道的平等法 性之上。 失去了天道的平等法性,则人间的公平正义就是一句空话。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 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又可称为《天道经》,人之道的不足必须依赖天之 道来矫正。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第七十七章是经典中的一段精华,这一章主要强调“谦”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谦虚待人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道德准则。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对我个人的感悟和体会。
首先我想说,这一章强调的“谦”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低调。
谦的含义应该更广泛一些,它包括与人相处的许多方面,比如尊重他人、不自满、不轻易把自己摆在中心,以及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等等。
这些方面都是构成谦的基本要素。
在我看来,“谦”所包含的根本就是不自以为是,而这个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不失重要性。
道德经在第七十七章中说道:“天之道,其犹张弓也,引之则弥高,不见其有,恍恍如也,迎之以须,践張弓毋声,沮则俯。
”这句话的诠释是,类比于弓箭,如果把弓拉得太紧,箭头就会越发弯曲,箭矢失去蓄力之力,反而弹力变小,成了失去弹性、低调的一方。
如果弓弦的状态过紧或过松,都会导致弓不好用。
只有将挺拔的理想与和谐的处世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弹力。
这个道理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给我们提供了正确有效的处事方法,即要充满信心和韧性,但不宜过于高傲自大,也不应自卑失落。
与此相反,我们需要沉着、冷静地面对一切,充分发扬自己的优势,以最大的积极性和热情,迎接挑战,面对生活的苦乐和风雨。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这是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另一句话。
我们在现代社会里经常因为繁忙的工作和忙碌的生活而变得心烦意乱,这时候,我们需要用恰当的方法让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
静止是保养人格的一种方式,它能让我们更有深度,更好地去发掘事物的内在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种思考方式,能够让我们获得事物的深层次认识。
如果我们总是跟着快节奏的生活走,我们就会变得表面化、枯燥无味。
通过长时间保持静止和沉思,我们可以挖掘出深层次思考和完美的想象力。
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是谈论“成功”和“胜利”,似乎成功和胜利才是生活的最终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七章
老子连至几章都是告诉人家最要紧的是戒刚强,这一章他就来谈一谈天道跟人道的不同。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的道就跟我们拉弓一样,大家都看过拉弓箭,这个弓后面是一个弦,这个弦有松紧的你要拉。
天之道是不是就像张弓一样的,这个“与”是表示疑问,为什么呢?“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我们定这么一个弓,这个弓有这么宽的东西,这个弓弦在两个弓的两端,这个弦假设高的话,你拉低一点;假设太低了以后,你弄高一点。
“有余者损之”,这个弦假设太长了崩不起来了,就减少些;“不足者补之”,太短了就补起来。
所谓天之道,就是消息盈虚,消是灭,息是生,盈是满,虚是空掉,所有天下的事情都这样。
所以三国演义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易经里面“否极泰来,剥久必复”。
我们了解这个了以后就知道盛极必衰。
到了你最高的时候很容易往下跑,因为仗着自己经历很饱满,能力非常强,于是使用过度。
好比张弓,你拉的太满了,弦一定要断的,所以很多事情我们说“满招损”。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天是很公平的,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公平,在死亡的面前、在老的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太多了就拿过来补那个不够的,就跟这个弓弦一样的,这个弓弦太长了截短一点,把它拉长一点,所以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本来多的让它少一点,少的多一点很公平。
但是你很难说生下来都一样,高低各方面都不同的。
太多的去掉,不够的来补偿它。
好比我们说一个瞎子,他的耳朵就能非常好。
聋子的话眼睛非常之好,一个残废的人脑筋非常之好。
自古才子短命,佳人薄命:我们说天妒红颜,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人,他的命很苦;非常美的人、非常有才华的,好比说像王弼,王弼注了这么多书,24岁就死了。
从古以来,才子命都短,红粉佳人命运都非常坎坷。
这也是损有余以补不足,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聋子的眼睛非常亮,瞎子耳朵非常灵,残废心思非常巧,可是最聪明的、最漂亮的命常常薄,这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正好相反,“损不足以奉有余”。
注: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
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惟无身无私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
我们把注解的句断一下,“与天地合德”,你能够与天地合一德。
“天无私父覆,地无私载”,天不会说我这儿照着你,我那儿不照你,也不会说你这个人聪明、你这个人漂亮我多照着你一点,没有,覆盖一切,没有私心,地也没有私心,圣人走过它,它不以为荣;破破烂烂的牛马走过它,它不以为辱,都接受。
能够了解这个的话,你能够跟天地合德。
“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像天的道,像人的量。
一个人什么叫做伟大?伟大的话是他所能够影响的人,能够使人家得到好处的越多越久越伟大。
假如我们一个人只能说我是个慈母,我是个孝女,我不过就在一家而已,只有很有限的量。
像华盛顿、林肯、甘地、孙中山这些人为什么伟大?因为影响的人太多,影响这一个事情很长久,越长久越多越伟大。
“则各有其身”,天有天的道,我们人各有各的
人身,不得相均。
男孩子都希望六尺,女孩子都希望苗条,不可能的,这叫“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不可能彼此平均如同一样的,
“惟无身无私乎”,我们麻烦了半天,有大忧患的有烦恼的,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怎么能让它健康、怎么能让它漂亮,怎么能够让它穿得好。
我若无身,何患之有啊?只有你无身了,你才没有私心呢!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你要怎么样?必须要顺乎自然。
人之道,则不然,我们都知道在人世间越穷越吃亏,掌权的人跟有钱的人勾结,于是你越有权,你越有势力,就越有钱。
人之道完全走人际关系,为了利害,当权的人,“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有了权就要钱。
有钱的人有了钱还得要权,为什么在台湾花几千万竞选一个议员或者竞选一个立法委员,赔本的生意没人做,因为当选了以后,官商勾结,有很多好处。
所以我们说越有钱越有权越占便宜,而越穷知识越低,越没有势力越吃亏,这是人之道,从古以来就是如此。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谁能够让有余的来给天下的一般人,谁能够做得到,唯有道者,只有一个有道的君主一个领袖才能做得到。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老子认为真正的有道者“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成了功了,有了名的,事情已经成了,赶紧退下来,这才是最聪明的本身。
所以圣人他替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他自己不恃功,不觉得自己多了不起。
“功成而不处”,他已经把事情做好了,成了功了,并不自夸说是我成功的,因此是我的功劳。
“其不欲见贤”他不愿意显,不愿意让人家知道这是了不起的。
一个真正了不起的圣贤跟一个独裁者两个怎么分别?圣贤是我知道我应该这么样,所以我能够做,我必须把它做出来,这就是行所当行。
独裁的人我能够我有这个力量,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一世的雄才,雄才大略,我能够所以我应该,我应该享受。
功成了,也不自己居功,为什么?他只是顺天之道而已,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那么他行所当行,绝不以贤能来显示,你看我多能干。
当政的人总是说“我泽及百姓”,民国以来这七八十年也是,就是恩泽。
总统啊或者主席或者什么,说恩泽,什么恩泽啊。
其实是老百姓养你的,你应该做的。
假设说我们知道我们只是顺天之道,做我分内应该做的事情,不居功。
只是说我这一辈子能不能够如佛家所说的那样上报四重恩——国家的恩、社会的恩、父母的恩、古圣先贤的恩。
这就是顺天之道。
老子一直说要“自知”,不是“自见”。
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能够做多少事情,就做多少事情,该退下来的时候就退下来。
注:言唯能处盈而全虚,损有以补无,和光同尘,荡而均者,唯其道也。
是以圣人不欲示其贤以均天下。
我们把底下的注解释一下,“言唯能处盈而全虚”,这很难。
你能够在很满的时候,表现出自己完全是空的。
怎么空?不居功,不以为自己能。
无论多能干,多了不起,要能够处盈,要把一切都看空。
“损有以补无”,不要“锦上添花”,要尽量“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雪里送炭是“损有余以补不足”。
锦上添花的人太多,雪里送炭的人太少。
“和光同尘”,不要自己标新立异,自己孤芳自赏。
你看我多聪明,我学问多好,我多能干,这些都是既不和光,也不同尘。
要让自己跟一般人一样,你们喜欢什么我就跟你们一样。
连佛都是人成的,有什么了不起,人跟人的智慧差得很有限。
“荡而均者”,荡是平荡荡。
它能够平一而且平均,这叫“荡而均者”。
“唯其道也”,什么叫道,就是这个道。
要不这么做,而是专门不足以奉有余的话,就是违天之道。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个是不变的定理。
“人不平则鸣”,你违背
天道,其他人觉得不平不均,就会叫起来示威。
“是以圣人不欲示其贤以均天下”。
老子一直说“和光同尘”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跟大家一样。
他做了这么多事情,就是“不欲示其贤”,不表示他自己这么样的贤能,“以均天下”,让天下的人都一样。
所以有很多会当政的人,你看他好像是清净无为,事实上他不炫耀而已。
天下不是没了谁,谁就活不下去了,地球照样转动,其他人照样忙碌。
我们要明白,做任何事情,不过是顺自然天之道,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做我们能够做的事情。
这样自己不夸功,自己不夸能,大家都愿意帮着你。
自然而然地,事情就容易做成了。
你老说我最能干,我最聪明,人家就会排斥你,事情反而做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