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异文古今字研究

合集下载

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研究综述

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研究综述

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研究综述作者:张晗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0期摘要:近代以来《诗经》类出土文献丰富,在文字学、校勘学、音韵学等领域异文研究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对出土文献《诗经》异文方面做了简要的概述,从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内容分析异文的辑录、分类及形成原因,总结其研究方法。

關键词:出土文献;诗经;异文一、出土文献《诗经》异文概述运用出土文献研究《诗经》最早始自宋人,朱熹在《诗集传》中对《大雅·行苇》一篇中对“以祈黄耇”、“以介景福”进行解释时,就曾经引用金文:“以祈黄耇,犹曰以介眉寿云耳。

古器物款识云‘用蕲万寿’、‘用蕲眉寿’、‘用命多福’、‘用蕲眉寿’、‘万年无疆’,皆此类也”。

[1]出土文献保留了较多的原始信息,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20世纪古文字学蓬勃发展后,对出土文献的研究也越发全面和透彻。

自出土文献类《诗经》问世公布至今,其间发表的相关专著及研究文章数量众多,而在研究《诗经》的诸多方面中,异文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拟对20世纪以来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的研究状况作一次回顾,总结以往的研究,以期为今后继续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陈寅恪先生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

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

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

敦煌学者,近日世界学术之新也。

”[2]现在我们想要将《诗经》研究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就要充分利用地下出土材料。

所谓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研究主要就是将考古发现的含有《诗经》的材料与今本《诗经》进行对比校勘等研究,包括《诗》的原本,也包括其他文献引《诗》的部分。

[3]异文现象在古代文献中十分常见,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异文的定义、类型、产生原因、应用和特点等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可陆宗达、王宁对于异文的界定:“指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中用字的差异,或原文与引文用字的差异。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古今字的界定: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

●晋灵公不君,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避)●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闢)●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僻)●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譬)●责——债;舍——捨;反——返●责毕收,欲以何市而反。

《战国策》●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左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益——溢;州——洲;止——趾;奉——捧*古字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采——採;队——坠;其——箕;孰——熟;县——悬;然——燃*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大——太;解——懈;取——娶异体字异体字界定:指形体相异,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叫异体字。

其中最通行的一个称为正体,其他的称为异体。

●异体的原因:会意与形声字的差异:泪—涙;岩——巖形声字的意符不同:唇——脣;猫——貓;遍——徧;歌——謌;溪——谿●形声字的声符不同:粮——糧;裤—袴;蚓——螾;●偏旁相同,位置不同:峰-峯;鹅;群。

异体字需要注意的问题●意义相近、读音相同的汉字不是异体字。

置-寘(放置、设立、购置——放置)●意义有相同和相异之处者,不宜视为异体字。

雕-彫--凋(雕:鸟名;彫:雕琢、雕饰;凋:凋零)●有条件通用的字不宜视为异体字。

(沽——酤;亡(亡何、亡虑——无)繁简字●繁简字的界定:●指一个字有笔画繁简不同的两种写法。

笔画繁多的称为繁体,笔画简少的称为简体。

繁体字和简体字合称繁简字。

●意义:学习认识繁体字,是阅读、整理古典文献典籍的需要。

●简化字的形体来源:●重新用古字,废弃后起字:从-從;网-網;云-雲;舍-捨;采-採;卷-捲。

●草书楷化:车-車;门-門;为-爲;应-應●局部代替:习-習;夺-奪;务-務;奋-奮。

古代汉语中的异文

古代汉语中的异文

古代汉语中的异文一、概述古代汉语中的异文指的是与传世文献或古籍原文本身存在差异的文字或词语。

这些异文可能是因为抄写错误、印刷误差、传抄时的失误等原因造成的。

异文的存在使得研究古代文献和汉字的演变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有趣。

二、《诗经》中的异文《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自然也有许多异文。

例如,有一首《周南·关雎》的异文中,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洲”字有时变为了“洲”字。

这种异文可能是因为抄写者的笔误导致的。

三、《史记》中的异文《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的经典之作,在其文字中也存在一些异文。

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与刘邦相见的一段对话,有时出现“天子”与“天子”之间的异文。

这种异文可能是由于抄写时的疏忽或者印刷过程中的错误所致。

四、《论语》中的异文《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它的异文也不少。

例如,《论语·述而》中的一段对话有时出现“述而第十二”与“述而第十三”之间的异文。

这种异文可能是因为抄写者的误解或者印刷时的错误所导致的。

五、《红楼梦》中的异文《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异文也备受关注。

例如,《红楼梦·贾政问刘姥姥》中的一句对话有时出现“恁么”与“恁么”之间的异文。

这种异文可能是由于抄写者对方言的不熟悉或者印刷过程中的疏忽所致。

六、异文的价值与意义异文的存在使得我们对古代文献和汉字的传承和演变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研究异文,我们可以揭示古代文献的真实面貌,还原历史的真相。

异文也是研究古代文献学和汉字学的重要证据和研究对象。

七、异文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研究异文需要运用文献学、汉字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多个版本的文献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出异文的发生和变异规律。

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古籍的校勘注释和相关研究成果,加深对异文的理解和解读。

八、异文的挖掘与应用异文的挖掘需要对古代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研究者可以通过整理和比对古籍版本、查阅古代注释和研究成果等途径,发现更多的异文。

诗经四家异文考补

诗经四家异文考补

诗经四家异文考补一、引言《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是汉族文化宝库中最早的骨干部分。

《诗经》不仅反映了远古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展现了先民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追求。

在流传过程中,因为各地传抄和整理的差异,导致书写和书序方面出现了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诗经》中四家异文进行考补,为读者了解《诗经》的原貌提供参考。

二、唐、秦、魏、晋四家异文概述唐、秦、魏、晋四家,是《诗经》的四大主要版本。

这四家存在于不同时期,各有特点和特殊之处。

唐家异文:唐朝时期,文选等收录《诗经》的文集被形容为唐家异文。

这些文集中,《诗经》的篇目、序列、诗题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异文。

比如,有些文集将《诗经》的篇目进行了合并,有些调整了诗的排列顺序。

秦家异文: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对《诗经》进行了整理,并作为官方版本进行流传。

秦家异文主要体现在文字和用字上的差异。

秦始皇时期实行的文字统一政策导致了语言文字上的统一和规范化。

魏家异文:魏晋时期,政治动荡,天下分裂,社会动荡不安。

这种社会环境政治之下,人们的生活和写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了《诗经》的魏家异文。

这些异文主要表现在篇目的增减和顺序的调整上。

晋家异文:晋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处于动荡状态。

各个时期的文人学士对于《诗经》进行了不同的整理和择优排列,造成了晋家异文的产生。

晋家异文主要表现在诗题和诗序上,涉及篇章顺序的调整等。

三、经典文本与四家异文的考补《诗经》四家异文的存在对于研究《诗经》的原貌和修订版本的确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四家异文的比较和整理,可以恢复原始的篇目、顺序和文字用法,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涵和价值。

在篇目变异方面,四家异文反映了古代社会史的变迁,特别是涉及不同时期的政治、宗教以及地方风俗等方面的变更,因此篇目的增减对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在序列变异方面,四家异文的不同排序可以揭示出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诗经》的不同倾向和观点,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状况。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汉字汉语研究2020年第4期(总第12期)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王 挺 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提 要2019年9月,安徽大学公布了战国简本《诗经》。

这是目前最早的《诗经》版本,具有文字学、文献学、经学史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简本与今本对勘,存在不少异文。

简本《诗经·召南·小星》中的“季”“李”对应今本《诗经·召南·小星》中的“嘒”,关系较为复杂。

“季”与“嘒”是假借关系,而“李”则是“季”的讹误。

关键词诗经异文假借讹误2015年初,安徽大学入藏了一批竹简,现在一般称为“安大简”。

经过相关部门鉴定,这批竹简的年代大致在战国早中期。

从内容上看,这批竹简包含了众多珍贵文献,其中有《诗经》。

2019年9月,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推出了《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辑,收录了《诗经·国风》部分诗篇,共计57篇,包括《周南》10篇,《召南》14篇,《秦风》10篇,《侯风》6篇,《鄘风》7篇,《魏风》(《唐风》)10篇。

《侯风》《魏风》与《唐风》的关系比较复杂,尚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重点谈谈《诗经·召南·小星》的异文问题。

1.《诗经·召南·小星》的异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集,收录了大约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后期的诗歌。

在汉代有所谓的“四家诗”,亦即齐人辕固所传《齐诗》,鲁人申培所传《鲁诗》,燕人韩婴所传《韩诗》,鲁人毛亨所传《毛诗》。

前三家为今文经,后一家为古文经。

四家在经文、解说等方面均有不少差异,但《毛诗》保存最好、流布最广。

现在较为通行的《毛诗》版本是清人阮元校刻的《毛诗注疏》,在此之前,尚有日本足利学校藏南宋刊十行*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两汉讹字综合整理与研究”(15ZDB095)的阶段性成果。

《汉字汉语研究》匿名审稿专家与编辑部给本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谨致谢忱。

(完整版)诗经异文古今字研究

(完整版)诗经异文古今字研究

《诗经》异文古今字研究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需要,古今字的概念也由传统意义上的“古今异字”转变为“一种造字相承的孳乳关系”。

本文根据近代意义上的古今字内涵,分析考释出《四家诗》异文中古今字共18例,可分为17组。

同时也对其古今字的特点、《鲁》、《齐》、《韩》、《毛》四家诗的用字特点进行了分析,校订出《诗经》原文5例:“说”、“肎”、“肩”、“它”、“食”为《诗经》正字,“悦”、“肯”“”、“他”、“蚀”为后人篡改的今字。

论文关键词:诗经》异文古今字孳乳特点,鲁》,齐》,韩》,毛》四家诗《诗经》异文是指《诗经》305篇原文在不同的传本中或被各类著作引用中所出现的文字上的互异。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异文。

《诗经》305篇,有异文者就有251篇,占了82%;向熹先生在其《诗经词典》中收录了2826个单字,503个异文;笔者在将《毛诗》与《鲁》、《齐》、《韩》三家诗、《说文解字》、《玉篇》、《经典释文》等文献的比较中得出异文582例,其中出现在《四家诗》中的有491例(含《经典释文》和《韩诗外传》所引的《韩诗》)。

由于异文的大量存在,对《诗经》异文进行研究就显得很重要了。

异文不等于异体字,关于异文间的关系前人已经作了深入的研究,分类基本上是一致的。

异文间的关系大体上说有通假字与本字、古今字、同义词、避讳改字、讹字与正字、倒文、衍文、夺文几类。

为了更全面、细致、深入的了解《诗经》,文章将对《四家诗》异文中的古今字进行单独研究。

二、古今字的概念古今字本是有关古今异字的一个传统的训诂学术语,最早建于东汉经学家郑玄队对儒家经典的注释中。

《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受政任功予一人。

”郑玄注:“余、予,古今字。

”“余”、“予”二字本义并不相同,但他们都被借用来做第一人称代词,大概是由于借用“余”比“予”早,因而被看作古今字。

《诗经》异文研究综述

《诗经》异文研究综述

[ 中图分 类 号] G 2 5 6 . 3 [ 文献 标 志码 ]E [ 文章编 号] 1 0 0 5 —8 2 1 4 ( 2 0 1 3 ) 0 5 —0 0 5 2 —0 5 异 文 ,指 同一文 献 的 不 同版 本 以及 文 献 的 本 文 及
《 熹平石经 ・ 诗经》后附有 ( ( 校记》 收集了今文三家诗
人 民 出 版 社 ,2 0 0 8: 1 —3 9.
[ 8 ]( 清)陈奂 .三百堂文集 [ Mj / / 赵 诒琛 ,王大隆. 乙
亥丛编 . 台北 :世 界 书局 ,1 9 7 5 :4 7 4 .
[ 2 ] ( 清 ) 陈 奂 .诗 毛 氏 传 疏 [ M] .北京 :中国书
对立造成 了 ( ( 诗经》 异文比较显著 的现象 。 《 经典释 文・ 毛诗 音 义》 搜 集 了不 少 《 诗 经》 异 文 。陆 德 明 《 经典 释文》 “ 所 采汉魏 六朝音切 凡二 百三十余 家 , 又兼载诸儒之训诂 ,证各本之异 同 ,后来得以考见古 义者 ,注疏 以外 ,惟赖此 书之存。 ”_ 2 《 经典释文》虽 然是 “ 书音”之作 ,但是声音和意义密不可分 ,声音
的 异文 :有 “ 韩言” 、“ 齐言” ,应 该 是 韩 诗 、齐 诗 中 不 同 于鲁 诗 中 的异 文 ;还 有 “ 齐韩 ” 、“ 齐韩 言 ” ,应 该是 齐 诗 、韩 诗用 字 相 同而 与 鲁 诗不 同的 异 文 。 ( ( 校 记》 残 片 比较 零 碎 ,所 以 能 确 定 的 比较 少 ,罗 振 玉 、 马衡 对 ( 校记 》 残文做 过 考证 。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汉 字 从 隶 书 逐 渐 演 变 为 楷 书 ,
2 0 0 7: 2 .
[ 作者简 介]崔金 涛 ( 1 9 7 7 一) ,男,河北省香 河县

汉熹平石经《诗经》用字现象研究

汉熹平石经《诗经》用字现象研究

汉熹平石经《诗经》用字现象研究张晗【摘要】汉熹平石经《诗经》的用字现象可分为字的本用和字的他用两种情况.具体到字与词的对应关系中,字的本用又分为用字的古今形体一致、熹平石经《诗经》使用本字而《毛诗》使用假借字、熹平石经《诗经》用古本字而《毛诗》用新字三种情况.字的他用分为使用通假字、使用异体字、熹平石经《诗经》和《毛诗》均使用假借字、熹平石经《诗经》使用今字而《毛诗》使用古字四种情况.【期刊名称】《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熹平石经;诗经;用字现象【作者】张晗【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1一、熹平石经《诗经》东汉熹平四年,蔡邕、杨赐、张训等正定六经文字,蔡邕书丹,使工镌刻,内容包括《易》《鲁诗》《夏侯尚书》《鲁论语》《公羊春秋》五经,石经立于洛阳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

后因战乱,六朝以后熹平石经逐渐散失,宋代开始有一些残石出土,其中包括《诗经》。

根据宋代洪适的记载,当时所见《诗经》残石,存173字,有魏、唐《国风》数篇。

民国时期陆续发现了几块熹平石经残石,罗福颐、马衡对其研究尤深,马衡有《汉石经集存》一书行世。

1921年,河南洛阳发现《诗经》残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现的残石和拓本陆续增多。

1985年在洛阳太学遗址发现《诗经》残石一石两面,正面5行14字,背面6行15字。

1986年,《文物》杂志又公布两枚未著录的上海博物馆藏《诗经》残石拓本,一枚正反两面共19行134字,一枚正反两面共16行105字。

经研究考证,残石刊刻了《诗经》中的《六月》《黄鸟》《斯干》《终南》《十月之交》《生民》等诗篇。

因石经当年主要是在蔡邕主持下刊刻的,蔡邕一般被认为是鲁诗学者,所以,这些《诗经》残石在学术界被称为鲁诗残石[1]。

二、熹平石经《诗经》用字研究本文拟用周朋升先生在《阜阳汉简〈诗经〉用字习惯考察》[2]、《马王堆古医书用字现象考察》[3] 、《张家山汉墓竹简用字习惯考察》[4]等文中对古文献分析用字习惯的方法,对熹平石经《诗经》中的用字现象进行初步的分类与探讨。

浅析几例_诗经_中的异文_诗经今注_与_诗经注析_异文对比

浅析几例_诗经_中的异文_诗经今注_与_诗经注析_异文对比

语言研究浅析几例《诗经》中的异文——《诗经今注》与《诗经注析》异文对比周小龙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5-0163-02《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大致创作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亦即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五百年间。

“异文”是相对于“正字”而言,是对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的统称。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相异的各方都叫异文,甲是乙的异文;同时,乙是甲的异文。

“总体来讲,《诗经》异文大概有通假字、古今字、联绵字等训诂方面类型,还有汉字演变中的篆隶关系、籀篆关系(大小篆关系)、正俗字关系等,另外还有由于避讳改字等用字原因,当然也少不了传授刻抄过程中的衍文、正讹关系等。

”【1】因此,《诗经》中的异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的形成包括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

《诗经》的异文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字使用的问题。

张树波即认为:“对于《诗经》异文的研究,从一定意义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唐以前古人用字习惯、方式和规律的研究,是对《诗经》用字规律和本字意义的研究。

”【2】我主要运用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和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10月第1版),将二者对《诗经》的注释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并将其中有异或者有分析价值的字再做进一步的整理。

①“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周颂•清庙》)《今注》:“不,通丕,大也。

”《注析》:“不,同丕。

古不、丕音同,发语词。

毛公鼎、师訇簋铭文中均有‘丕显文武’句,其中‘丕’字都作‘不’。

陈奂《传疏》:《孟子•滕文公》引《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

’《释词》云:‘显哉承哉,赞美之词,丕,发声。

’是也。

一说‘丕’意为大,亦通。

”按:《说文》:“丕,大也。

从一不声。

”《段注》:“丕与不音同。

故古多用不为丕。

浅析几例《诗经》中的异文

浅析几例《诗经》中的异文

浅析几例《诗经》中的异文作者:周小龙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5期摘要: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异文。

从训诂学的角度对这些异文进行一些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部凝聚着先民们智慧结晶的经典。

关键词:诗经;异文;训诂作者简介:周小龙,男(1986-),四川德阳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及近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5-0163-02《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大致创作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亦即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五百年间。

“异文”是相对于“正字”而言,是对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的统称。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相异的各方都叫异文,甲是乙的异文;同时,乙是甲的异文。

“总体来讲,《诗经》异文大概有通假字、古今字、联绵字等训诂方面类型,还有汉字演变中的篆隶关系、籀篆关系(大小篆关系)、正俗字关系等,另外还有由于避讳改字等用字原因,当然也少不了传授刻抄过程中的衍文、正讹关系等。

”【1】因此,《诗经》中的异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的形成包括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

《诗经》的异文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字使用的问题。

张树波即认为:“对于《诗经》异文的研究,从一定意义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唐以前古人用字习惯、方式和规律的研究,是对《诗经》用字规律和本字意义的研究。

”【2】我主要运用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和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10月第1版),将二者对《诗经》的注释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并将其中有异或者有分析价值的字再做进一步的整理。

①“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周颂•清庙》)《今注》:“不,通丕,大也。

”《注析》:“不,同丕。

古不、丕音同,发语词。

毛公鼎、师訇簋铭文中均有‘丕显文武’句,其中‘丕’字都作‘不’。

略论新出战国楚简《诗经》异文及其价值

略论新出战国楚简《诗经》异文及其价值

D01:10.13796/ki.1001 -5019.2018.03.010略论新出战国楚简《诗经》异文及其价值"黄德宽摘要:新发现的战国楚简《诗经》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先秦抄本,简本中异文现象非常突出。

文章 通过对简本一些典型异文的考证分析,对某些诗篇中疑难字词的训释提出了新解,纠正了传世本《诗 经》一些长期被误释误读的字词;同时,还利用异文材料解决了有关古文字考释的疑难问题,揭示了简本《诗经》异文对《诗经》学、古文字学和文献学 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出土文献;楚简;《诗经》;异文中图分类号:H0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5019(2018)03 -0071 -0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的整理与研究”(1/ @ZH013);教育部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的整理和研究”(1/JZDW013)作者简介:黄德宽,安徽大学文学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博士生 (安徽合肥 230601;北京 100084)。

新出战国 《诗经》于2〇15年 藏安徽大学。

该类简完 48. 5厘米、宽06厘米,三道编绳,每简27—38字不等。

简背有划 ,,编号,自第1号至第17号,其中缺失20支,实 97支,存国风58篇(含残篇)。

新出战国楚简《诗经》是目 前所能见到的最早抄本,对《诗经》学和整个中 国古代学术史 多方面的重要学术价②。

我们 出楚简《诗经》的一些 。

《诗经》异文的辑录和 ,历代《诗经》学者都 ③。

与《毛诗》等传世本和出献相校,,的《诗经》 象非常突出。

《诗经》异文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因用字不同而形成的异文。

如《周 南•关雎》一篇就有以下异文:“关”作“鬮”,“雎”作“疋”,“鸠”作“駱”,“洲”作“州”/‘窃宛”作“要翟”,“淑”作“證(吊)”,“逑”作 “載(救)”,“参差”作“晶纂(或从土)”,“荇”作“茺”,“寤寐”作“悟歸(寝)”,“得”作“导”,“思服”作“思怀”,“悠悠”作“g■”,“辗转”作 “遵传(从人亩声)”,“侧”作“吳(昃)”,“友”作“有”,“笔”作“教”,等等。

谈安大简《诗经》的一个异文

谈安大简《诗经》的一个异文
第 !! 卷 ! 第 " 期 "#$% 年 ! 月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 /*012)3045!6'70+,6702*723"
8',9!!#:'9" ;+)9"#$%
谈 安 大 简 *诗 经 +的 一 个 异 文 "
徐!在!国
!安徽大学 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安徽 合肥!"!##!%"
!关 键 词 "关 雎 #寤 寐 #寝 #同 义 互 训 #安 大 简 !中 图 分 类 号 "P"""! ! ! ! !文 献 标 识 码 "?! ! ! !文 章 编 号 "$##=#$@A!$"#$%%#"##$#!##!
! 1#$(6$$#&4&4)W)'#)4%50)')(%,'#4%0,J&&< &/9&4H$&/J)3?&&9*#2$",*7?8!406#Z4#-,'$#%8
! ! /诗 4 周 南 4 关 雎 0%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
!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流 之 " 窈 窕 淑 女 !寤 寐 求 之 " ! 求 之 不 得 !寤 寐 思 服 " 悠 哉 悠 哉 !辗 转 反 侧 " !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采 之 " 窈 窕 淑 女 !琴 瑟 友 之 " !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筽 之 " 窈 窕 淑 女 !钟 鼓 乐 之 " 此 诗 家 喻 户 晓 #脍 炙 人 口 ( &寤 寐 '出 现 " 次 #关

《诗三家义集疏》中的“异文”研究

《诗三家义集疏》中的“异文”研究

第30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7月 Vol.30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8──────────收稿日期:2007-11-19 作者简介:张鹏(1981-),男,山东临沂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字学和训诂学。

- 9 -《诗三家义集疏》中的“异文”研究张 鹏(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摘 要: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是清代辑录三家诗最丰富的专著。

以此书中的四家诗为对象,对其中四家诗中的“异文”进行研究,以便全面的了解四家诗。

异文研究在文字、音韵、训诂、词汇、语法以及版本校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异文对汉语史研究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异文;假借字;异体字;古今字;同源字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8)04-0009-03Research of Variant Records for the Same Text in Shi San Jia Yi Ji ShuZHANG Peng(College of Humanities, Ningxia University, Ningxia Yinchuan 750021,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al is based on Wang Xianqian’s Shi San Jia Yi Ji Shu . It begins with pointing out variant records for the same text from nine aspects each with some examples, so that you can understand Shi Jing thoroughly. V ariant records for the same text are important evidence in the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The research of these variants has a special academic value in the history study of the Chinese and linguistics.Key words: Variant records for the same text; honetic Loan Characters; Variant F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cient and Resent Chinese Characters; interchangable for arongm“异文”既是一个文字学术语,也是一个版本学和校勘学术语。

探讨《诗经》及《楚辞》的押韵字―从太古音到上古音的变化

探讨《诗经》及《楚辞》的押韵字―从太古音到上古音的变化

探讨《诗经》及《楚辞》的押韵字―从太古⾳到上古⾳的变化探讨《诗经》及《楚辞》的押韵字―从太古⾳到上古⾳的变化野⽥雄史所谓“上古⾳”是什么?⼀般认爲,在《诗经》、《楚辞》⾥押的韵是上古⾳。

果真如此吗?有关上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但是我认爲现在的上古⾳研究中包含着三个错误。

第⼀:把《诗经》韵和《楚辞》韵溷爲⼀体。

第⼆:把太古汉语创作的《诗经》认爲上古⾳。

第三:认爲谐声符的⾳韵群保存在《诗经》⾥。

第⼆、第三个间题是有关《诗经》的,今天暂且不论,现就第⼀个问题试作探讨。

我所论述的《楚辞》不是指所有的楚辞,⽽是《楚辞》的《离骚》和九章的⼀共⼗篇诗。

因爲这⼗篇可以説是在完全相同⽂化背景下所産出的。

⽽《九歌》《天问》的作者没有相同背景的确证,⽽且诗篇的作⽤也完全不同,所以放在⼀起探讨是有困难的。

《九辩》的⼗篇诗也有⼏个问题。

《九辩》的第⼀篇和从第⼆到第⼗篇是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所産出的。

第⼀篇是《离骚》、《九章》的发展。

但是作者的同⼀性也有疑义。

从第⼆到第⼗篇是在以前的传统消失的情况下所産出的。

⑴所以这些诗篇今天@ 1994-2013 011111& ^0^(1611110 1011111^1 21601X01110 1101186.⼋ 1116861^6(1 ⼔乡:/172中国楚辞学第⼆辑也暂且不论。

在汉代楚辞流⾏了以后的作品当然也不在论述范围之内。

作者的时代、地域不同。

⽽且当时是“彷作”,所以押韵⽅⾯也有汉代的⾳韵和模彷上古的⾳韵溷在⼀起的可能性。

如此看来,《诗经》诸篇也应该有所分别。

《鲁颂》、《商颂》等模彷作品当然可以不论。

《国风》、《⼩雅》、《⼤雅》⾥的诗篇也应该按照成⽴的前后⽽区别。

以后我想根据这个观点进⾏研究。

今天暂且不论《诗经》⾥的差异。

1⼁《诗经》和《楚辞》的⾳镶究竞有什么不同?现在⼀般认爲《诗经》和《楚辞》在同样⾳韵下创作的。

我认爲这是上古⾳研究中的最⼤错误。

《诗经》是什么时候所産出的?这当然没有⼀个统⼀的解答。

《说文解字》所收《诗经》用字研究

《说文解字》所收《诗经》用字研究

《说文解字》所收《诗经》用字研究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文学作品,其中更是将大量分类新颖、文采优美,结构严谨的古语收录其中,因此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普遍研究所推崇及尊重。

有关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自宋以来,尤其是《说文解字》编纂之后,在释义科学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说文解字》最早是以《诗经》中的词语为基础,搭配音近字形析解古语的著作。

有关《诗经》用字的研究主要围绕《说文解字》的作用及其所包含的古代文字进行探讨,首先是针对《说文解字》中收录的《诗经》用字进行定义,其次是古语语言现象及文学文化特点的探讨,最后是探究《说文解字》对诗词文体的影响。

从具体分析上看,说文解字将《诗经》中的词语按照一定的因素从整体分解,
使用大量的标记符号来表示文字的发音,说明文字的拼音,以及借助古今文献收集及汉字的字义,加以图文结合来讲解文字的字形、性质以及其构成的部分,强调文字的含义以及文字的结构,对于《诗经》用字的探讨,表现出极为丰富的深度和广度,因而受到学界称奇。

再从另一方面来看,《说文解字》对《诗经》语言现象也有着渊源深厚的关联,尤其是在说明地名及其他重要概念时,又有更多更深一层次的探讨。

比如,《人间失格》中的“宜尔曰力”,在《说文解字》中明确记载,“宜:文也,尔:乃表示,力:官也”,这集中描述了当时诗人对官在文政约束下的受限,说明了成语的活用。

这也是《说文解字》在探究《诗经》所缔造的文学文化的作用所在,借鉴其中的文学魅力,加以解析,深化我们对故事的理解,让我们更明智地认识古人的创作精神,也为学前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总之,《说文解字》对《诗经》用字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其剖解词语,揭示文
学文化的探讨,让读者在理解中获益。

诗经异文辑考

诗经异文辑考

诗经异文辑考
诗经异文辑考
一、编辑历史
诗经,正史史书《尚书》记载,始编于黄帝(公元前2100-公元前2050)、禹(公元前2197-公元前2038)时代,是汉译洛神赋和先秦典籍收录的若并非尚未被收录的文字,大体上认为,诗经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最早的文学文献。

据正史史书《史记》记载,孔子于公元前511-479年,把《诗经》作为经学普及的材料,经过编辑并增删改后,最后完成了《诗经》首次编辑工作,《史记》记载:“诗编缝,定节以释诸侯之事。


到汉朝时期,《诗经》又出现了许多变化,汉代思想家王充把诗经一经编排,便把原来《诗经》二百五十四篇中的一百零五篇分类编纂成了三十五正,从而把诗经编排成诗词大类的形式,使之成为一部文献性备书,开创了编辑的传统。

随着学术的发展,至晋代,诗经的编辑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晋朝学者梁宗伯把诗经编排成三十五篇,取代了类的编排,同时重新确定了《诗经》的文字内容,并列举出了诗经的一百八十首诗作,至此,诗经的编辑基本确定下来。

二、编辑内容
1、诗经编辑的内容包括篇章、诗歌、言论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诗歌,其内容涉及到国家、家庭、人生、自然等各个方面;
2、其次是篇章,诗经的篇章内容涉及诸侯当时的事件,主要记
载了古代的历史和思想;
3、再者是言论,诗经中的言论展现出了古代思想家的哲思,比如孔子的《礼记》、《孟子》等;
4、最后是诗经的附录,这也是诗经最重要的编辑内容,包括诗经加上的“状元佳话”、《楚辞》、《周易》等一系列的辅助文字。

诗经是古代文艺精华,它涵盖了诸多领域,其编辑内容较之前代文献而言,更加丰富完整,是古代诗歌研究的重要史料。

_诗经_大雅_生民_中_歆_字问题研究

_诗经_大雅_生民_中_歆_字问题研究

第24卷第3期锦州师范学院学报Vol.24No.3 2002年5月Journal of Jinzhou Teachers College M ay2002诗经 大雅 生民中!歆∀字问题研究王涧泓(伊犁师范学院中文系,新疆伊宁835000)内容提要:就古今有关!歆∀字释义、断句、神话与现实、 毛传与 郑笺、履迹而生考据混杂等诸多问题进行清理、研究、论证,确立诗作者以科学思维处理神话传说的论点,意在为经学研究课题迈入新领域投石问路。

关键词:人道;履迹生;吞卵生;图腾;图腾系属;细节科学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333(2002)03-0045-04##多年来, 诗经 大雅 生民一直为大学中文系专业课中重点研究的篇目之一。

然诗中出现的!歆∀字却在释义、断句诸方面存有谬误,思想内容方面事关重要的问题,也多有含混不清。

经深入探讨、研究发现,!韵∀字之用,实在内涵丰富,尤其是在创作神话传说的手法上使用了科学思维,目的在于取信于民,树立自家一系在天下子民心目中的形象,以期达到长久统治的目的。

该诗世传多家传、笺、训、诂、注、释、译本,然各执一词者为多,让人无可适从,故而将对!歆∀字释义、断句、神话与现实的关系, 毛传与 郑笺的后世争议及!履迹而生∀诸问题加以清理、研究、订证。

为方便计,以下分而考据、论证之。

##一、!歆∀字释义辨近两千年来,无论古之传、笺、疏、证、训、诂,还是近现当代的注、释、解,为 诗经 大雅 生民一诗之!歆∀字释义类别大致有四:一释为!歆歆然有人道之感∀,二为!心忻然欲践之也∀,三为!忽身体歆动∀,四则解为!歆,犹言飨也。

言礼祀上帝,帝速歆其祀∀。

此四种解释,其一源于郑玄 笺,其二本于司马迁 史记,其三为当代朱东润等新派新说,而其四,则源起于王安石,至清牟应震且有对其余诸说之质疑。

可见,一个!歆∀字,释义甚杂,不加以清理,难免会混淆视听。

王安石、牟应震之说,是有来源的。

敦煌写本《诗经》异文中的隶定古文探源

敦煌写本《诗经》异文中的隶定古文探源

敦煌写本《诗经》异文中的隶定古文探源俞绍宏【期刊名称】《励耕学刊(语言卷)》【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提敦煌写本先秦文献中有很多同正字形体不同的异文,学者们或称之为俗字,以为它们是正字的简化、繁化或讹化。

事实上,这些所谓俗字有其独自的古文字来源,即它们是其对应先秦古文字字形的隶定形式。

今择取敦煌写本《诗经》中15条异文材料,逐一探究其古文字源流。

%There are variant characters differing from Orthographic form in xian qin literatures of Dun huang Manuscripts, which are called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by scholars, for their simplification、complex and error of Orthographic form. In fact, these so-called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have the ancient characters origin of their own, which are clerical transcription of ancient character form in Qin dynasty . now, fifteen variant character materials from《Book of Songs》in Dun huang Manuscripts are chosen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ancient characters one by one.【总页数】8页(P269-276)【作者】俞绍宏【作者单位】大连大学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隶定”古文字的讹变研究——以《康熙字典》所录古文“隶定”字为例 [J], 白俊骞2.敦煌写本《诗经》异文中的隶定古文探源 [J], 俞绍宏;3.敦煌写本《诗经》异文中的隶定古文探源(之二) [J], 俞绍宏4.谈隶定古文中的义近误置字 [J], 徐在国5.隶定古文中的异体字研究 [J], 白俊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异文古今字研究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需要,古今字的概念也由传统意义上的“古今异字”转变为“一种造字相承的孳乳关系”。

本文根据近代意义上的古今字内涵,分析考释出《四家诗》异文中古今字共18例,可分为17组。

同时也对其古今字的特点、《鲁》、《齐》、《韩》、《毛》四家诗的用字特点进行了分析,校订出《诗经》原文5例:“说”、“肎”、“肩”、“它”、“食”为《诗经》正字,“悦”、“肯”“”、“他”、“蚀”为后人篡改的今字。

论文关键词:诗经》异文古今字孳乳特点,鲁》,齐》,韩》,毛》四家诗
《诗经》异文是指《诗经》305篇原文在不同的传本中或被各类著作引用中所出现的文字上的互异。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异文。

《诗经》305篇,有异文者就有251篇,占了82%;向熹先生在其《诗经词典》中收录了2826个单字,503个异文;笔者在将《毛诗》与《鲁》、《齐》、《韩》三家诗、《说文解字》、《玉篇》、《经典释文》等文献的比较中得出异文582例,其中出现在《四家诗》中的有491例(含《经典释文》和《韩诗外传》所引的《韩诗》)。

由于异文的大量存在,对《诗经》异文进行研究就显得很重要了。

异文不等于异体字,关于异文间的关系前人已经作了深入的研究,分类基本上是一致的。

异文间的关系大体上说有通假字与本字、古今字、同义词、避讳改字、讹字与正字、倒文、衍文、夺文几类。

为了更全面、细致、深入的了解《诗经》,文章将对《四家诗》异文中的古今字进行单独研究。

二、古今字的概念
古今字本是有关古今异字的一个传统的训诂学术语,最早建于东汉经学家郑玄队对儒家经典的注释中。

《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受政任功予一人。

”郑玄注:“余、予,古今字。

”“余”、“予”二字本义并不相同,但他们都被借用来做第一人称代词,大概是由于借用“余”比“予”早,因而被看作古今字。

自郑玄第一次提出古今字这一术语以来,历代的文字训诂学家对古今异字的解释在古今异字这一点上是共同的,他们把古今同音同义而异字的现象都一律看作古今字,但各人在使用这一术语时理解并不相同,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和王筠。

段玉裁在他的《说文解字注》中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古今字。

他在《说文》“谊”字下注曰:“《周礼·肆师注》:…古文书仪为义‟,郑司农云:…义读为仪。

古者书仪但为义,皆今之仁义字也。

其威仪字,则周时作义,汉时作仪。

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

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由此可以看出段玉裁所认为的古今字范围很广,凡是“随时异用者”都可以叫做古今字,但他并不把字形的笔势变化看作古今字。

他判断古今字的标准是以训释者所处的时代为今,以前为古;以各字在古籍中使用的先后确定古今。

王筠对古今字的看法与段玉裁不大一样。

他认为古字的意义发生变化才促使今字的产生,而今字必然是增加偏旁而产生的新字,他把这种新字叫做“分别文”或“累增字”。

他在《说文释例》卷八《分别文·累增字》中指出:“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

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谓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分其一义也。

其加偏旁而义仍不异者,是谓累增字,其种有三:一则古义深曲,加偏旁以表之者也;一则既加偏旁即置古文不用者也;一则既加偏旁世事仍不用,所行者反使古文也。


现当代学者在清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古今字现象作了新的探索。

王力在他的《古代汉语在》中指出:“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是导致汉字增多的一个原因,并说:“…责‟、…舍‟、等是较古的字,…债‟、…捨‟等是比较后起的字。

我们可以把…责债‟、…舍捨‟等称为古今字。

”由此可以看出,王力先生是从汉字发展的角度对古今字进行考察的,他把古今字看作分别字,认为古今字的实质是汉字的孳乳分化,是造字问题,吸收了王筠的研究成果。

古人讲古今字是从解释古书字义出发的,属于训诂学范畴。

他们讲古今字的目的只要在于注释古书字义,而不在于说明文字历史。

从文字学角度来看,古人所讲的古今字实际上包括了一部分异体字、通假字和同音字,也就是说,古今字与异体字、通假字等在内容上是有交叉的,他们并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东西,这就给我们的文字学研究带来了困难。

按照古人的概念理解古今字,虽然方便我们阅读古书,但是却不利于我们的辞书编纂工作,不利于我们系统的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关系。

洪承玉指出:“古今字的含义逐渐缩小并明确化,使科学术语应该标准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古今字深入研究的必然结果。

随着学科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同一个术语所表示的概念或范围发生相应的变化是学科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因此。

文章中我们把古今字理解为狭义的概念,指在某一个词的某一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种字形,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分化现象,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古今字。

由此,我们得出判断一组字是否是古今字具有以下标准:(1)字形上有造字相承的历时关系;(2)字音上市相同或相通的;(3)字义上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今字所表示的意义在今字未产生之前一直是古字承担的。

三、《诗经》异文中的古今字类型
根据上述古今字的概念及判断标准,我们对《四家诗》中的491例异文进行了分析,考释出其中属于古今字古字关系的共有18例,可分为17组(见附表)。

下面,我们将古今字的字义关系方面对这17组古今字进行归类并分析。

从字义上看,今字可在古字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大多数今字所代表的意义只是古字意义的一部分。

《诗经》异文中的古今字在字义关系上也大致存在上述三种情况:(一)今字在古字本义的基础上产生。

在《诗经》异文中有3组。

1、皇/煌——皇,《说文》:“大也。

从自,自,始也。

”《说文》误。

皇,金文作“”,其上,“”为象征性形符,本义应为“光明,辉煌”,假借为“大”.后来,“皇”的假借义成了常用义,就在“皇”字的基础上累加一新的义符“”来表示“光明,辉煌”。

2、介/界——介,《说文》:“画也。

”本义是“界线”,引申为“边际”、“间隔”、“居中”、“宾主之间的传言人”等意义。

由于引申义的使用频率高,跟本义的联系渐远,于是在“介”的基础上累加形符“田”另造今字以明确本义。

从字形上看,今字“煌”、“界”都是通过在本字“皇”、“界”的基础上加义符形成的。

3、何/荷——何,《说文》:“儋也。

”本义是“背”、“扛”,假借为疑问代词,表示“什么”、“怎么”或“为什么”;又假借为副词,表示“多么”。

后来,“何”的假借义成了常用义,就借用“荷花”的“荷”来表示“背”、“扛”,“何”、“荷”古今字。

从字形上看,今字“荷”是通过借另外一个词“荷花”的“荷”形成的。

(二)今字在古字引伸义的基础上产生。

在《诗经》异文中存在6组。

1、感/撼——感,《说文》:“动人心也。

从心,咸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