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合集下载

优质课一等奖《涉江采芙蓉》教案

优质课一等奖《涉江采芙蓉》教案
其他相关诗词作品
《采莲曲》、《江南可采莲》等,这些诗词作品都以采莲为主题,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手法描绘了采莲的美丽景象 和人们的愉悦心情。
民间传说和故事背景
荷花仙子的传说
相传荷花是天上仙女所化,她们在人间留下美丽的身影和清新的香气,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美好象征。
采莲女的故事
在古代传说中,有一位美丽的采莲女,她与心上人相约在荷塘见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未能 如期相会。最终,在荷塘边留下了“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动人诗 篇。
诗歌还运用了“江”、“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宽广、深 邃的意境,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同时,“江”和“水” 也象征着游子的漂泊和孤独,进一步凸显了诗歌的主题。
艺术手法及特点
《涉江采芙蓉》采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通过描绘江畔美景和采芙蓉的情景,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融 入其中,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刻。
2023
REPORTING
优质课一等奖《涉江 采芙蓉》教案
2023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 知识点总结与回顾 • 作业布置与要求
2023
PART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REPORTING
《涉江采芙蓉》背景及作者简介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汉代乐府 民歌,属《古诗十九首》之一。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诗词的风格、意 境和表现手法,拓宽视野,提高对古 代诗词的鉴赏能力。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关键知识点梳理
01
02
03
04
《涉江采芙蓉》的背景 、作者及时代特点
诗歌中的意象描绘和象 征手法

优质课一等奖涉江采芙蓉教案

优质课一等奖涉江采芙蓉教案

优质课一等奖涉江采芙蓉教案一、引言在教学实践中,教案被视为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工具。

一份优质的教案不仅仅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一份获得优质课一等奖的涉江采芙蓉教案,通过分析该教案的编写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编写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案概述本节课是一节以《涉江采芙蓉》为教学内容的语文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叙事诗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培养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并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叙事诗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理解《涉江采芙蓉》的主题和情节;-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1. 文学欣赏:- 介绍《涉江采芙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 - 辅助学生了解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向学生展示诗歌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2. 朗读与表演:- 引导学生朗读《涉江采芙蓉》;- 观摩示范朗读和表演;-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表演能力。

3. 分析与讨论:- 分析《涉江采芙蓉》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解读诗歌中的意义;- 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

4. 创作与赏析:- 启发学生进行创作,创造个人的想象和表达;-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演讲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涉江采芙蓉》的背景和重要概念。

2. 问答法:- 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和引导。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案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重难点1、发挥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2、通过再现画面,学习把握“悬想”的写作手法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准备: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意思2、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知识。

3、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的两幅画面,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我们全世界母亲的节日,这一天,我们会为母亲送上一枝康乃馨,表达我们的关心和祝福;亲友结婚,我们会送上百合,祝愿好友百年好合。

珍贵自古寓于常物,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的人们都有送花这种情怀,将最美好的情感寄托在花草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涉江采芙蓉》,同学们芙蓉是什么花呢?明确:芙蓉别称“荷花、莲花、菡萏、芙蕖、君子花、凌波仙子、水波仙子、六月春、中国莲、玉环玉芝等”二、导学检测1、关于《古诗十九首》文学常识2、字词解释三、诵读感知1、听录音,感受诗歌内容及节奏。

2、齐读(老师指导五言诗朗读“二三”格式)3、请学生试读四、体悟情感1、诗歌是用来表情达意的,这首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从诗中哪个词语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明确:忧伤以终老2、是因为什么而忧伤呢?明确:所思在远道;同心而离居。

3、学生再次全读全诗,读出那种思而不见的忧伤之情。

(老师点评)五、赏析采莲图1、诗人借助什么来表达这种忧伤呢?诗中有两幅画面,找一找。

(采莲图、望乡图)2、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下面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成果(课前预习作业)3、学生展示后老师点评:这几位学生的描述,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女子孤单、忧愁、怅惘地立于船头,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独凄清。

这是以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衬托相思而不能见的忧伤,起到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效果。

板书:采莲图——以“乐景”衬“哀情”六、赏析“望乡图”1、请发挥想象,描绘这幅“望乡图”。

(优质课件)人教版必修2语文《涉江采芙蓉》(23张ppt)

(优质课件)人教版必修2语文《涉江采芙蓉》(23张ppt)
• 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 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 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 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 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 ”之“忧伤”。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两句表 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天地之间 一声幽叹
不思量 自难忘
名家观点
Ø 我选择了第二个注解(注:“还顾”者就是 所思者,不是“涉江”者)。这其中有两点 理由。头一点:“远道”与“旧乡”是对立 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多 为男子,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的情 调也是“闺怨”的情调。
Ø 其次,把“还顾”借“所思”,作为女子推 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 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的“同心 ”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是女子一 个人。照这样的解释,诗的意味也就深刻些 。 ——朱光潜
对写手法
• 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 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 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 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 描述自身情形,突然调转 笔墨,描述对方情形,以 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 感,并形成含蓄曲折的艺 术效果。
谢谢观赏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 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 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 垫。
3.手法—效果—情感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还顾”“漫浩浩”这两个 词含蓄的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 苦的心情, 不直写,给读 者留下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 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 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 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 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 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 “终老”之“忧伤”。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抒情主 人公是男性,“涉江” 者和“还顾”者都是 男子;也有人认为抒 情主人公是女性, “涉江”者是女子, “还顾”者则是“所 思”的男子,你怎么 看?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1)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摘 “芙蓉”的目的是什么?抒情主人公
的情绪有何变化?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 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 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并 没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 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 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 欣转为失落。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还顾”“漫浩浩”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 样的心情?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感和 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的表现主人公
孤独、忧愁、愁怅的形象和心情。 “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 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 无尽的感觉。表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
的心情。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你能从中想到 什么?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黯 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 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情 感,想爱却不能相守。
朗读诗文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读完这首诗歌,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 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要点:游子思乡之情
具体分析这首诗 歌,如何表达出这种 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 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 文的思想感情。
2、寻找诗歌中关于表达情感 的语句。
3、通过分析,抓取意象—— 意境——思想情感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背景简介
• 东汉末年,一些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 往往要离乡背井、外出游学或游宦。他们 或游京师,上太学;或奔走权门,进谒州 郡,请求举荐,以便获得一官半职。他们 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 自然要产生沉重的乡愁。外有游子,内有 思妇。《古诗十九首》中有的作品就反映 了当时游子思乡、闺妇怨别的痛苦。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公开课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公开课
《涉
古 诗

十 九 首
采 芙
》蓉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木瓜》
一、初读感知诗歌情与意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二 、再读解诗意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五、想像画面品析情感
背景: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 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 中下层士子为谋求前程,只得奔走 交游,远离故土,有时客死他乡。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男读: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合读: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五言”转“四言”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四、细读 品字:
抒情效果变弱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莲, 兰泽多草。 采之遗谁? 所思远道。 还顾旧乡, 长路漫浩。 同心离居, 忧伤终老。
背景: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 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中下层士子为谋求 前程,只得奔走交游,远离故土,有时客死 他乡。(《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 字千金。”——钟嵘《诗 品》
三、细读品字句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小结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姜斋诗话》
惊心动魄 一字千金
——一声叹息
惊心动魄 一字千金
——一声叹息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所思在远道,一霎时,天地为
之变色,此中有无限凄凉寂静,等 一场离别,衰老的离别……
一句叹息,有雷霆万钧之力
惊心动魄 一字千金
——永远的乡愁 对等的爱情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王维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驿 寄 梅 花
鱼传尺素
赠范晔诗 陆凯
折花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寄一枝春。


——李白《长干行》
执着 专一
我看过很多地方的云,路过很多 地方的桥,喝过很多城市的酒,但 在我的一生,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 年纪的人。
——沈从文写给妻子张兆和
坚强 独立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谈一谈】
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 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 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 死生新故之感。
清·沈德潜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惊心动魄 一字千金
——Ⅰ以物传情
惊心动魄 一字千金
——花草传情
以花草相赠
•第一组:红豆 •第二组:杨柳 •第三组:莲子 •第四组:梅花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惊心动魄 一字千金
——永远的乡愁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采 芙 古
诗 十
蓉 九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张九龄《折杨柳》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乐府民歌《西洲曲》
初读,晓故事
掌握诵读节奏。 知晓故事内容。
析读,品感情
根据故事内容, 领悟故事情感变化。
赏读,悟深情 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
男子? 女子? 其他?
鉴读,悟深情
游子思乡与思妇怀远皆有
男: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合: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拓读,探主旨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东汉民谣
且夫交游者出也,或身殁于他邦,或 长幼而不归……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 罪无辜,而亡命是效。
——徐干《中论.谴交》
小结
透过《涉江采芙蓉》40个汉字,我们站在1800 年的历史河岸,采摘了诗歌中那朵难以送达的莲花 ,聆听了那一声声悲哀而无奈的叹息,更感受到了 人类那生别离的普世悲哀。
思妇怀远:一个女子借采莲来表达思念,想象自
己的爱人也在远方回望故乡,思念自己。(前4句为实, 5、6句为虚)
游子思乡:游子想象家中的爱人正在思念自己采
莲想要送给自己,而自己却只能望乡不能归乡。(前4 句为虚,5、读。
女: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谢 谢!
苏 幕 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 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
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 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主客 移位,对面落笔,更加衬托出我对家 乡亲朋的思念,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 法。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2、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抓住诗歌意象来了解诗歌意境,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渲染气氛,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平平仄仄的诗行里,摇曳着多少美好的情感,而正是因为这些丰润情思的滋润,我们的灵魂里才永驻着浪漫和感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去感受流传千年的经典吧!二、诵读诗歌,初步感悟(约5分钟)1、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全班诵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意。

2、学生读,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味诗歌的韵味。

3 问:在诵读和听读后,你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明确:思念,忧伤.....三、反复吟咏,深入体味诗歌的情感(约25分钟)将你的心与诗中的那颗心契合起来,让诗中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词句、每一个细节都跳动在你柔软的心灵上。

也许,我们再来读这一首诗,我们还可以感受得更细腻。

. 1、这是怎样的一种忧伤?2、诗歌怎样表现这种忧伤?1、学生再次自由诵读、小组讨论,用一个短语或者句子表达你品鉴诗歌的感受,,并结合相关诗句表达你的理由。

2、学生自由表达交流阅读感受,教师相机点拨A读《涉江采芙蓉》,我感受到了美好高洁的意境与形象——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重点意象:芙蓉、兰泽、芳草。

芙蓉也称之荷花是一种清雅高洁之物,再配之兰泽、芳草营造出的是一种清幽、高洁的意境。

诗人将抒情主人公置于其中,这就衬托出抒情主人公形象的优雅。

让我们不禁想到一江南女子在风和日丽中采摘晶莹可爱的荷花。

幽香袭人,教人醉心,此可谓“诗中有画”或者“画中有诗”了B读《涉江采芙蓉》,我感受到了浪漫、优雅的传统——物寄相思,表达思念、爱慕“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往往不是什么财宝,而是一枝花或一株芳草。

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见面时托一支梅花给朋友既传达浓浓的思念,又表达深深的祝福。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学目标: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3.通过对写法,体会诗歌幽微的情意学情分析:在已有的古典诗歌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整合与探究的能力。

在诗歌学习过程中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从单一转向多视角,体会诗歌丰富立体的幽微情意,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与热情。

重点难点:1.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2.通过对写法,体会诗歌幽微的情意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诗歌代表着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这是人们的共识。

但是,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诗歌的发展也是一样,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

在这发展过程中,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将学习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为“五言之冠”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

活动2【讲授】背景介绍《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南北朝时期萧统编纂的《文选》中的一组“杂诗”的标题,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它的内容大多表现游子矢志无成和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

但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组诗歌,得到古人极高的称誉。

刘勰《文心雕龙》评价为“五言之冠”;钟嵘《诗品》说是“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活动3【讲授】整体感知诗歌表达怎样的情感?活动4【活动】品味鉴赏1.问:一二句画面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明确:芙蓉、兰泽、芳草;意境高洁、清幽 ;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

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1)
学生感受音乐,体会分别之痛楚。
学生思考并练笔
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领悟
诗意导入营造氛围
通过教师讲解,体会本诗的卓越之处:诗人将个人与时代相联系,将一己之思上升到动乱时代的悲哀,从而升华了诗歌情感,超越了同类题材。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世界观。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
3.学生的认识特点: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和分析上升到理性高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把握古诗十九首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②五言诗的体裁特点。
2.过程与方法:①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②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心境并描摹画面。②《涉江采芙蓉》将个人与时代相联系,将一己之思上升到动乱时代的悲哀,从而升华了诗歌情感,超越了同类题材。
科目:语文班级:高二18班授课教师:
第4周周三第4节9月21日
【课题】《涉江采芙蓉》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必修5第2单元第1课高考必备篇目
2.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诗歌
3.教材处理:重点学习篇目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兴趣:对古诗十九首有探究兴趣
2.学生的知识基础:对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阅读基础
六、作业
教师导入,采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何以笙箫默》的歌词。
教师展示PPT
教师展示PPT示范:
醉不成欢惨将别,我该如何放下你,是以泪,或是沉默。
我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你不是我的归人,只是过客,等一场离别,盛大的离别。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教师引用诗词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4)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4)





王 文 利
古 诗 十 九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1、这是怎样的一种忧伤? 2、诗歌怎样表现这种忧伤 ?
方法点拨(1)从意象、情与景、细节、思想情感等方 面去感悟品鉴诗歌, 着重关注课后的两个思考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
•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春日融融,繁花满树, 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是孤零零的一个。叶儿一片片的绿 ,花儿一朵朵的开,而她得烦恼却是一分一分的堆积, 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就形成了一 种深沉含蓄的意境。这就是将情与景“妙合无垠”(王 夫之《姜斋诗话》

•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究竟是照进罗帏的月光 引动了游子的乡愁,还是游子本来就夜不能寐,才烦恼 于撩人情思的月光,是主人公因情而见景,还是因景而 生情,实在很难分辨清楚,因为情景在这里是融合为一 的
所思在远道 • 忧伤的(根源)
长还 路顾 漫望 浩旧 浩乡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副画面,仿佛是有心灵感应,男女主 人公,当一方在苦苦思念的时候,另一方此刻也正带着无 限忧愁,在深情回望着对方所在的家乡,但是望来望去望 不见心上人的容颜,只看见茫茫的大山。一边是孤独惆怅 的妻子,一边则是远空丈夫一步三回头的深情回眸,两者 之间,阻隔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深挚的情感被无法 跨越的现实障碍活活阻断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反思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读出《涉江采芙蓉》诗的感情。

2、读出《涉江采芙蓉》诗的情感3、欣赏和品读《涉江采芙蓉》,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1、鉴赏、领悟《涉江采芙蓉》诗中深层的情感。

2、思考《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文学背景,体会东汉末期中下层文人情感的普遍性。

3、学会鉴赏一首诗的情感内涵,产生课下再读《古诗十九首》其余诗的兴趣。

教学手法:诵读、点播、启发、拓展教学过程:一、导入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今天我们就来品读和鉴赏一首选自《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涉江采芙蓉》。

二、初读写练1、ppt展示:“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途,长的是人生,不必在乎结果,只看好沿途的风景,时光静好,不是雨无心,只是泪多情......”这是老师在读完《涉江采芙蓉》后写给主人公的一句话。

在预习的过程中大家也读了这首诗,现在依据你对诗的体会,请为抒情主人公写一句话。

限时三分钟。

2、评价解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有:①如果学生是从思乡的角度写的: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作者在“望旧乡”的时候心情如何?②如果学生是从爱情的角度写的:诗中的主人公为爱做了什么?哪些词语让你感悟到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与不舍?(从采芙蓉、思、还顾、望、终老等词中通过诗句拓展感悟主人公情感。

)3、品诗要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自由的诵读诗句。

要求:第一遍:放慢节奏,找准语调,读出诗的韵味。

句与句之间停顿一秒。

第二遍:读出诗句中的平仄,尤其是每句的最后一字。

声调抑扬顿挫。

第三遍:读出诗句中的重音,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重音在一句的副词与动词上。

4、再品质疑同学们在理解这首诗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吗?或者对这首诗,大家有什么质疑的地方吗?①预设启发的问题:大家是否想过,芙蓉其实并不长于江中,涉则代表水浅;而兰则生于幽谷,并不生于澡泽,为什么要涉江采芙蓉呢?又为什么说兰泽多芳草呢?ppt出示:屈原曾在《楚辞·九歌》中创作《涉江》,这是他在流放途中抒发悲愤心情的作品,其中抒发了屈原热爱正义、刚直不阿的斗争精神。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课题名称
《涉江采芙蓉》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重点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明确:他采之的目的就是为了赠予所思念的人,这就要从中国古代的折芳馈赠的传统说起了。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因为内心对你的纯洁美好的爱,因此看到荷花想采摘而赠予你;又因为爱得深沉不肤浅,因而不惜涉江之劳,也许我不善划水,不懂荡舟,但一定要涉江把花摘到,赠予最爱的你。但,知心人却远在天涯,“路远莫致之”,美丽的东西不能送达,即使这点情意都难以传递。于是,一腔热忱遭到一盆凉水,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还是不甘心,仍要回望故乡,那儿有我的牵挂。
2、芙蓉意象:荷花、莲花、芙蕖、菡萏[hàn dàn]等。板书:荷花
君子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总结:品质高洁、气质优雅、姿态优美、仪表庄重
佳人之花: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总结: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2024版年度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案

2024版年度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案•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目•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总结反思与改进建议录01课程背景与目标必修二课程在高中语文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必修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必修二课程与前后课程的关联和衔接高中语文必修二课程概述《涉江采芙蓉》诗歌简介《涉江采芙蓉》的作者、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能够背诵并默写全诗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鉴赏、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及预期效果02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诗歌原文及注释解读诗歌原文提供《涉江采芙蓉》的完整原文,包括生字、难字的注音。

注释解读对诗歌中的生词、典故、地名、人名等进行详细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剖析主题思想阐述《涉江采芙蓉》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即爱情与坚贞不渝的信念。

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比兴手法、意象运用、音韵节奏等,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

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讲解重点词汇讲解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包括生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等,帮助学生掌握词义。

句式和修辞手法分析诗歌中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比喻等,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难点问题探讨与答疑难点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如诗歌意象的理解、情感表达的把握等。

答疑解答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消除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

03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涉江采芙蓉》中的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激发其探究欲望和创造性思维。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1)

涉江采芙蓉一、知识积累: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相关文学知识:1、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2、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3、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4、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

2、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二、疏通诗意(翻译):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

采摘荷花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道。

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

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三、整体感知,细部探究:1、诗眼——谈“感情”(1)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形式有二——①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本诗的“诗眼”是“忧伤”,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问:“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有什么作用?表达主人公思恋爱人痛苦的心情。

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2、留白——谈“趣味”(1)问: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

你怎么看?观点一:游子思乡怀人。

身在“远道”的游子。

四处张望着,看着回家的路无边无际,忧愁不已。

观点二:女子思夫怀远。

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

她与众多女子的嬉笑不同,她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

明确: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1、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2、女子采莲是江南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3、《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

同时,思念应该是双方的,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亲之缠绵,也有闺女思念情人之真挚。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5)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5)


古 诗 十
采 芙
九 首

活动一:引
—— 知人论世
活动一(引):知人论世
西北有高楼(节选)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活动一(引):知人论世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语言、形象、手法、情感
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
活动四(结):总结拓展
课外拓展——
1、诵读《古诗十九首》中余下的诗歌,挑 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一背。 2、选做:任选一首,结合今天所学的赏析 诗歌的方法,写一篇300字以上的赏析。
再见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钟嵘
“词句平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活动二:诵
——吟诵感知
活动二:吟诵感知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语调 语速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节奏美 韵律美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情感美
这样诵读更有情味?来吧!
●女读: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活动一(引):知人论世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活动一(引):知人论世
这些诗歌形式上、语言上、内容上 有什么特点?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巩固案答案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思考:诗人是从什么角度表达 对妻儿的思念之情的?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解】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参考答案: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展开联 想和想象,从对方着笔,借写妻子月下思念着出门在外 的“我”来写自己对家中妻儿的思念之情,使双方彼此 思念的情感表现得更加含蓄委婉,耐人咀嚼,富有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 亲朋,既有关怀、思念,也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渡过江水,采摘芙蓉。 兰泽肥沃,芳草茵茵。 采摘兰草,欲赠于谁? 悠悠思念,飘散远方。 回眸望远,不见故乡。 漫漫长路,绵延远方。 心心相印,两地相隔。 忧忧凄凄,终老异乡。
作者: 高一(6)班 王梦可
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知识链接:与采莲有关的诗文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西洲曲
【作者】佚名 【朝代】南北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课时小结
巩固案答案
1.(2010·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中谁在思念 •可以是谁在思念
• “涉江”者是思妇,“还顾”者是游 子;
• “涉江”者为思妇,“还顾”可能是 思妇从对面曲揣彼意,想象游子一定 也在望乡感叹;
• 穷困潦倒的游子在客愁中,想象家中 “思妇”也有离愁别绪,这思妇在想 象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 曲揣彼意,对写法的运用 • 情感: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阅读杜甫的《月夜》回答下面问题: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结合全诗,体会诗歌在情感抒发上的特点
1.结合全诗,体会诗歌在情感பைடு நூலகம்发上的 特点
明确: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开想象,由自 己的独看想到妻子的独看。诗歌的内容从单 一转向多视角。 “闺中只独看”,表现了妻 子对我担忧,其实我也担忧妻子。但是诗人
不直接说出,却借妻子的心表现出来,把深 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
谢谢观看!
涉 江 采 芙 蓉
《古诗十九首》
• 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五言诗
• 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 刘勰《文心雕龙》评价其为“五言 之冠”
• 钟嵘《诗品》说其“文温以丽,意悲 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