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培训考核

实验室内审员的职责是发现质量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实验室的内审员,除肩负内审任务外,往往还是本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的骨干。不仅要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检查、判定,还对本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起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实验室内审员应发挥以下5个方面作用:

1,监督作用。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持续地进行监督,才能有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持续监督主要是通过内审进行,内审的实施要由内审员队伍担当的。

2,参谋作用。在内审时,内审员发现某些不符合项,要求受审核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对不符合项进行处置,消除产生不符合的原因。在受审部门考虑纠正措施时,内审员可以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供其选择。当受审核部门提出纠正措施计划时,内审员应决定是否可以认可,并说明认可或不认可的理由。在纠正措施计划实施时,内审员要主动关心实施的过程,必要时给予指导。

3,纽带作用。内审员在内审中与各部门的员工有着广泛的交流和接触,既可以收集员工对质量管理方面的意见、要求和建议,通过质量负责人向领导反映,又可以把领导层关于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意图向员工传达、解释和贯彻,起一种沟通和联络的作用。

4,接口作用。由于内审员经常被派往分包方或供应商去进行第二方审核,在审核中贯彻本实验室对分包方或供应商的要求,同时也可反映分包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起接口作用。当到第三方现场评审时,内审员常常担任联络员,从中了解对方的评审要求,评审方式和方法,向质量负责人或最高管理者反映,同时

也可向对方介绍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起内外接口作用。

5,带头作用。内审员在实验室都有各自的本职工作。内审员的资格是经过专门培训而获得的,他们经常参加内审活动,对该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有更深刻的了解,更懂得应该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所以内审员应以身作则,认真贯彻和执行有关管理体系的要求,在全体员工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成为贯彻实施管理体系的骨干。

实验室认可评审员如何报考

一﹑您如果想被CNAS聘用为认可评审员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作为认可评审员的基本条件:

(1)培训:参加CNAS承认的“认可评审员初始培训课程”,并且考试合格;

学历为4年以上(含4年)工作经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为3年以上(含3年)工作经历;

(4)特定工作经历:

a. 认证机构认可评审员全部工作经历中至少有2年管理体系工作经历;

大学以上学历的,全部工作经历中至少有3年。

2.作为认可评审员的其他相关条件:

(1)身体健康,65岁(含)以下。

(2)会操作电脑,至少熟悉WORD和EXCEL文字处理软件。

(3)拥有个人相对固定的信箱,能方便地联络,且能上网和下载文件及传输文件。

(5)文字表述力强,善于交流和沟通。

(6)有较充足的时间参加CNAS认可工作。

(7)实验室、检查机构认可评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背景,且目前还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而不是单纯地从事管理工作,尽管你以前有过从事技术工作的背景。

二、培训后的聘任条件

需特别强调的是,培训考试合格是评审员聘用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不代表培训合格后一定会被聘用。经考试合格后,您的个人信息会直接进入CNAS备选评审员库,CNAS评审员处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选择聘用人员:

1. 目前需要的认可领域的人员。

2. 业务处在日常工作中提出的,所需的认可领域的人员。

3. 授课教师着重推荐的课堂表现优秀的人员。

4. 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其背景充分的人员(适用时)。

聘用时需综合考虑以上所有条件。需要聘用的人员,CNAS将发出聘用邀约。接到邀约的人员,可按邀约中的说明向CNAS申请认可评审员的聘用。未接到邀约的人员,目前暂不聘用。由于认可评审员是CNAS内部资源,不聘用时不

予解释理由

CNAS评审员处

1 人员的培训考核

1.1 人员应足够,每个项目应两人参与,一人检验一人校核。

1.2 应对各类人员的教育和技能素质提出明确要求,如教育程度、理论基础、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知识更新等。

1.3 应根据实验室需要和发展目标,编制人员培训计划,并认真实施。

1.4 各级各类人员都应有任命文件。

1.5 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知识、标准知识、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知识、计量理论知识、误差理论、数据处理、抽样方法与理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外语等。

1.6 每人进行计量基本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

1.7 建立人员技术业绩档案,内容应包括有关资格证书、培训、技能和经历等。

2 环境条件的准备

2.1 面积不够应增加。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市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

2.2 布局不合理的应调整。

2.3 温度、湿度、灰尘、电磁干扰、电源电压、振动、有害气体……等应有明确规定,并很好控制。

2.4 应有停电停水的应急、安全措施。

2.5 房屋陈旧的应粉刷,水、电线路老化的应改装。

2.6 应对有环境条件要求的场所进行环境条件的监控、记录。

2.7 办公室、样品室等与外界接触的场所应与实验室分隔开,并有明显警示标志。样品室应设专用于保存样品的样品库。

2.8 应有合格的消防设施,加强毒品及菌毒种的管理。

2.9 应设置专用的热工间、天平室、小型仪器室、大型精密仪器室,微生物实验室应有万级及局部百级洁净室,细菌和霉菌检验的无菌室及培养室应分开,应设专用的试剂间,应有HIV实验室及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宜设专用洗刷间。

2.10 搞好实验室内务管理。

3 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及消耗材料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