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基本测量

合集下载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是评估儿童生长和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和评估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健康发展情况。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的常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身高测量:使用身高测量仪测量儿童的身高,通常要求儿童站立在直立测量仪上,头部贴紧仪器的垂直板,将测量仪滑动到头部顶端。

2. 体重测量:使用体重计测量儿童的体重,要求儿童脱掉外衣、鞋袜,站立在体重计上,保持平衡和放松状态,记录下体重数据。

3. 头围测量:使用软尺或测头带测量儿童的头围,将测量工具围绕儿童额头和后脑勺两侧,位置应在眉弓和耳垂的水平线上,记录下头围数据。

4. 胸围测量:使用软尺或胸围计测量儿童的胸围,测量位置应位于乳头水平线上,在儿童呼吸自然时将测量工具围绕胸部最突出的点,记录下胸围数据。

5. 生理发育评估:通过观察儿童的生理特征,如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如乳房发育、性器官发育等),来评估儿童的生理发育状况。

6. 运动发育评估:通过观察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发育情况,如平衡、协调能力、
行走、跑步等,来评估儿童的运动发育状况。

7. 智力发育评估:通过智力测验和认知能力测试,评估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如注意力、记忆力、直觉能力等。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可以帮助医生和健康专业人员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儿童体格测量方法

儿童体格测量方法

儿童体格测量方法
儿童体格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重:测量时,儿童需脱去鞋帽和外衣,仅穿单裤,站在体重计上,脚跟靠拢,双足与地面呈90度,两臂自然下垂,读取数据并四舍五入至。

测量
时应注意,稳定后读数。

2. 身高:3岁以下儿童用量床测定身长,需将小儿平躺于量床上,脱鞋、袜、帽,仅穿单裤,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一人用手固定婴幼儿头部,使头顶紧密接触头板。

另一人站在婴幼儿右侧,左手握住两膝,使两下肢并拢紧贴量床,右手移动足板使其紧贴小儿双足跟,读足板处所示数字。

3岁以上儿童可测身高:赤足,取直立位,两足跟、枕部、臀部及两肩胛间接触身长计立柱,足跟靠拢,足尖分开,两眼平视前方,测量者将滑板下移使之与小儿头颅顶点相接触,读取立柱上的数据。

3. 坐高(顶臀长):较大儿童坐于身高测量仪的坐板上,枕部、臀部及两肩胛间接触立柱,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呈90°弯曲,两眼平视前方,测量者将滑板下移使之与小儿头颅顶点相接触,读取立柱上的数据。

婴儿测量时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一人用手左右固定婴幼儿头部,使其头顶紧密接触头板。

4. 头围:用软尺测量儿童头部的最大维度。

5. 胸围:用软尺测量儿童胸部的最大维度。

这些测量方法有助于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如有异常,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测量工具准备:1.身高测量仪:包括儿童尺子或身高测量杆。

2.体重计:应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体重计。

3.头围量表:使用刻度清晰、材质柔软的头围量表。

步骤一:身高测量1.将身高测量仪安放在光滑平整的地面上。

2.让儿童脱去鞋袜,站立直观。

3.将儿童的肩膀、臀部、脚跟、脑后头固定在身高测量仪上。

4.用测量仪上的滑块轻轻按压儿童的头顶,使其平躺在身高测量仪上。

5.确保儿童的头部、背部、臀部、小腿、跟部、脚跟都保持贴紧身高测量仪。

6.在儿童站立直观的状态下测量身高。

注意要点:1.测量时要确保测量仪安放平稳,避免摇晃。

2.儿童自然站立,身体直接贴靠身高测量仪。

3.确保儿童双脚并拢、身体挺直。

4.儿童头顶要与身高测量仪接触稳定。

5.测量时要给予儿童安全感,确保他们能够保持站立姿势。

步骤二:体重测量1.将体重计放在平整、稳固的地面上。

2.让儿童站立或坐下,依次测量体重。

3.让儿童脱光鞋袜和多余的衣物。

4.请儿童小心地站在体重计上,并确保双脚均匀分布在上面。

5.等待体重计稳定,读取儿童的体重数值。

注意要点:1.确保体重计的准确性和准确度。

2.儿童站立时,双脚要平稳地站在体重计上,并尽量避免身体晃动。

3.测量时要充分配合儿童,给予他们必要的安慰和鼓励。

4.为减少测量误差,应保持体重计平稳和免受撞击。

步骤三:头围测量1.让儿童坐下或平躺,保持头部稳定。

2.将头围量表放在儿童的头上,围绕额头和枕骨搭结合。

3.确保头围量表的刻度清晰可读,并确保头围量表紧贴在儿童的额头和枕骨处。

4.记录儿童的头围值。

注意要点:1.确保头部与头围量表的表面保持贴紧。

2.测量头围时,要确保头围量表水平放置,不要扭曲或卷起。

3.尽量避免头发影响头围的准确测量。

在进行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宝宝选择适当的测量时机,比如在喂饭后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测量。

2.尽量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儿童体格测量常用3大指标

儿童体格测量常用3大指标

儿童体格测量常用3大指标儿童体格测量常用的三大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和头围。

1. 身高是儿童体格测量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它是指儿童站立时头顶至脚底的垂直距离。

身高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厘米(cm)为单位进行测量。

身高的测量可以通过直接使用身高测量仪器或者墙壁上的测量标尺进行。

儿童的身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身高水平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对儿童身高的监测可以了解他们的成长情况,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生长问题。

2. 体重是另一个重要的儿童体格测量指标。

它是指儿童身体质量的重量。

通常以千克(kg)为单位进行测量。

儿童体重的测量可以通过使用电子秤或者医用秤进行。

体重的变化可以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

正常的体重范围会随着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评估儿童体重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体重的监测有助于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识别体重偏轻或体重超重的儿童,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 头围是儿童体格测量中的第三个重要指标。

它是指儿童头部的周长,通常以厘米(cm)为单位进行测量。

头围的测量可以通过使用软尺围绕头部最宽的部位进行。

头围的变化主要反映婴幼儿的脑部发育情况,因为儿童的大脑在出生后的几年内会经历快速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对头围的测量和监测,可以评估儿童脑部发育的正常与否,并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头围异常的变化可能与儿童的神经发育问题相关,因此头围的测量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总结起来,儿童体格测量常用的三大指标是身高、体重和头围。

这些指标在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态、营养状况和神经发育情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发展。

儿童体格生长指标测量

儿童体格生长指标测量

儿童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是评估儿童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可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及时发现与正常生长发育相比存在的异常情况。

本文将介绍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方法、常见的生长发育曲线以及一些常见异常情况的判定依据。

###一、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方法1.身高测量:儿童身高测量要求儿童站立,身体挺直,双脚并拢,脚跟、屁股和后背紧贴墙面或测量仪的垂直规格上,双臂放松自然下垂,头部与身体保持自然姿势。

使用身高仪进行测量,准确读数。

2.体重测量:测量儿童体重时,要求儿童穿着轻便的衣物,脱下鞋袜,并将容器放在称上,记录体重。

也可以在成人站在称上,然后儿童与成人一起上称进行测量,再减去成人的体重,就是儿童的体重。

3.头围测量:头围测量是评估婴幼儿脑部生长和发育状态的重要指标。

使用卷尺绕着头的最大平围处水平围绕进行测量。

头围测量时要注意卷尺的水平、松紧以及是否与耳朵对齐。

###二、常见的生长发育曲线1.身高曲线:根据身高曲线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儿童的身高是否正常。

常用的身高曲线有中国儿童身高、体重标准曲线、WHO儿童身高曲线等。

比较常用的是中国儿童身高、体重标准曲线,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绘制曲线,从而判断儿童的发育情况。

2.BMI曲线:BMI(体重指数)是体重与身高的比值,可以反映儿童的肥胖或偏瘦情况。

BMI曲线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判断儿童的体重是否正常,肥胖与否。

中国儿童BMI曲线和WHO儿童BMI曲线是常用的评估肥胖情况的标准。

3.头围曲线:根据头围曲线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婴幼儿的脑部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常用的头围曲线有中国儿童头围发育曲线,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绘制曲线,从而判断儿童的脑部发育情况。

###三、常见的异常情况的判定依据1.矮小症:根据儿童的身高曲线判断,如果儿童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就可能存在矮小症的可能。

2.肥胖:根据BMI曲线判断,如果儿童的BMI超过了正常范围,或者超过了肥胖的阈值,就可能存在肥胖的可能。

儿童保健体格测量项目和方法

儿童保健体格测量项目和方法

儿童保健体格测量项目和方法儿童保健是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而体格测量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文将介绍儿童保健体格测量的项目和方法,以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和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一、身高测量身高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量儿童身高时,应确保儿童站立在垂直的测量板上,头部、肩膀、臀部和脚跟都贴紧测量板。

使用直尺或身高测量仪器,垂直测量儿童的身高,记录下准确的数值。

二、体重测量体重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测量儿童体重时,应确保儿童光着脚站立在称上,身体保持平衡。

记录下准确的体重数值。

三、头围测量头围是评估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

测量婴幼儿头围时,应使用软尺或头围测量仪器,将其紧贴在婴幼儿的额头和耳朵上方,围绕头部一周进行测量。

记录下准确的头围数值。

四、胸围测量胸围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

测量儿童胸围时,应使用软尺或胸围测量仪器,将其紧贴在儿童的乳头水平位置进行测量。

记录下准确的胸围数值。

五、BMI指数计算BMI(Body Mass Index)指数是评估儿童体重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计算BMI指数时,首先需要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然后,使用以下公式计算BMI指数:BMI = 体重(kg)/ 身高(m)的平方。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判断儿童的体重状况,是否存在超重或偏瘦的情况。

六、生长曲线绘制生长曲线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工具之一。

根据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测量数据,可以绘制相应的生长曲线图。

生长曲线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以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儿童保健体格测量项目和方法包括身高测量、体重测量、头围测量、胸围测量、BMI指数计算和生长曲线绘制等。

通过这些测量项目和方法,家长和医生可以及时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体格检查的内容

儿童体格检查的内容

儿童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规的医学评估方法,用于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整体健康状况。

以下是儿童体格检查的一般内容:
1.测量身高:医生会使用身高测量仪或身高计测量儿童的身高。

身高是评估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2.测量体重:医生会使用体重秤测量儿童的体重。

体重是评估生长发育和营养状态的关键指标。

3.头围测量:对于较小的婴儿和幼儿,医生可能会测量头围。

头围是评估大脑发育和颅内压的指标。

4.体格特征评估:医生会评估儿童的一般体格特征,包括面容、皮肤状态、头发、眼睛、耳朵、鼻子、嘴唇等。

5.心率和呼吸评估:医生会检查儿童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以评估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6.视力和听力测试:医生可能进行简单的视力和听力测试,以评估儿童的视力和听力状况。

7.体格发育评估:医生会检查儿童的骨骼和肌肉发育,评估肢体的协调性、力量和灵活性。

8.神经系统评估:医生会评估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反应、协调性和神经反射。

9.体表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儿童的皮肤、头部、颈部、腹部、胸部、四肢和生殖器等部位,以寻找任何异常或异常肿块。

10.健康咨询:医生会询问儿童存在的任何健康问题、症状或担忧,并提供必要的健康
咨询和建议。

儿童体格检查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医生会根据儿童
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体格检查是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指导预防保健和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儿童体格基本测量

儿童体格基本测量

儿童体格基本测量、生长评价与体格检查生长水平指标:包括所有的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如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等,通常以等级表示。

可用于个体或群体儿童的评价。

一、儿童体重、身长测量•(一)体重•体重是衡量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代表身体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重量的总和,反映儿童近期营养状况和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最易获得的体格发育的灵敏指标。

•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等速的增加,进行评价时应以个体儿童自己体重增长的变化为依据,不宜用“公式”计算来评价。

体重的增长1、生理性体重降低2、体重增长的阶段性身高,体重增长的阶段性2、体重的测量•(1)常用的儿童体重称:•经常使用的是杠杆秤(砝码,游锤、杠杆)、中式木杆式钩秤(秤砣、秤杆)或者电子秤。

•婴儿体重测量采用盘式杠杆秤(砝码、游锤、杠杆)或者在中式木杆式钩秤,最大载重量是10~30千克,精确到0.01kg,幼儿采用坐式的杠杆秤或者中式木杆式钩秤。

最大的称重范围为20~50kg,精确到0.05kg。

(2)测量方法:•体重的测量应在儿童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鞋、帽,裸体或者仅穿内衣的情况下进行,或者设法减去衣服重量。

婴儿秤体重时可以取卧位;1~3岁儿童坐位或者轻轻地站在踏板适中的位置,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摇动或者接触其他物体,以免影响到准确性。

先加砝码于横杆的自由端,再调整游垂,直到杠杆呈正中水平位。

将砝码及游垂所示的读书相加,以kg为单位,记录小数点后两位。

•使用钩秤时注意防止秤砣砸伤儿童。

测量者应当记录儿童测量时的表现,如婴儿晃动,哭闹。

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二)身高(长)•1、身高的定义•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

多数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

立位与仰卧位测量值相差1~2cm。

•身高(长)的生长受遗传、内分泌、宫内生长水平的影响较明显,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不易影响身高(长)的生长。

2、身高的测量•身长测量:2岁或者3岁前用身长卧式量床,应脱去帽、鞋、袜,穿单衣裤,仰卧于量床中央,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小儿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

儿童体格测量的主要指标 -回复

儿童体格测量的主要指标 -回复

儿童体格测量的主要指标-回复儿童体格测量的主要指标涉及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等方面的参数。

这些指标的测量能够反映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为儿童的营养评估、生长发育监测以及疾病筛查等提供重要依据。

首先,身高是儿童体格测量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身高的测量通常使用身高计进行,儿童站立直立,头部与身体保持垂直,双脚并拢,脚跟、臀部、肩胛骨和枕骨紧贴身高计或测量仪器,然后由医务人员记录身高数值。

身高主要反映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的情况,年龄相近的儿童身高差距较大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关注。

其次,体重也是儿童体格测量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体重的测量通常使用电子秤等工具进行,儿童脱去鞋袜,身穿轻便衣物,站立在称上,保持身体平衡,然后由医务人员记录体重数值。

体重是反映儿童整体生理发育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与身高结合使用可以计算出身高体重比例指数(BMI),用于评估儿童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肥胖等问题。

另外,头围是儿童体格测量中对头部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评估指标。

头围的测量通常使用卷尺进行,卷尺紧贴婴儿颞骨(耳朵上方最宽处)和枕骨(后脑隆突最突出点),医务人员记录头围数值。

头围是反映婴儿脑部发育的重要指标,异常的头围增长可能意味着颅内压力增高或者其他神经系统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此外,胸围、腹围、上臂围和大腿围等指标也可用于评估儿童的体格发育和健康状态。

胸围是测量儿童胸部最宽处的围长,反映胸廓的发育情况;腹围是测量儿童腹部最宽处的围长,反映腹部脏器的生长和健康状态;上臂围是测量儿童上臂收缩肌最宽处的围长,反映肌肉发育和营养状况;大腿围是测量儿童大腿最宽处的围长,反映下肢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情况。

这些指标的测量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进一步了解儿童的生长状态、骨骼肌肉发育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针对儿童体格测量的主要指标,我们需要了解测量方法、正常值范围以及异常情况,以便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干预。

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常用的方法

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常用的方法

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常用的方法一、测量身高。

1. 量具选择。

测量儿童身高,咱们常用的就是身高计啦。

这身高计得是那种很标准的,刻度清晰准确。

就像咱们找对象得找靠谱的一样,量具不靠谱,那测量出来的数据就没谱。

也可以用那种便携式的测量板,对于小一点的孩子,特别是还不能很好地站在身高计上的小宝宝,这测量板可就派上大用场了。

1.2 测量方法。

让孩子站得直直的,就像小松树一样挺拔。

双脚并拢,脚跟、臀部、肩部和后脑勺都要紧紧靠着测量的板子或者身高计。

这时候啊,眼睛要平视前方,可不能歪着头或者低着头。

测量的时候呢,要轻轻地把测量板或者身高计的头板按下来,刚好接触到孩子的头顶就可以了。

这就像给孩子的身高盖个小印章一样,要盖得刚刚好。

二、测量体重。

2.1 量具选择。

体重秤那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有那种电子体重秤,很灵敏,数字一下子就出来了,就像变魔术似的。

还有那种传统的机械体重秤,只要秤是准的,也很好用。

不过呢,秤得定期校准,不然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2 测量方法。

孩子测量体重的时候,得尽量少穿衣服,最好就只穿个小内裤。

要是冬天穿得厚厚的,那测出来的可就不是孩子的净重啦。

让孩子稳稳地站在体重秤的中间,可别一只脚在秤上,一只脚在外面,那可就乱套了。

三、测量头围。

3.1 量具选择。

软尺就是测量头围的好帮手。

软尺要那种柔软又有弹性的,刻度也要清楚。

可不能用那种硬邦邦的尺子,孩子的头又不是木头,硬尺子可不好量。

3.2 测量方法。

测量的时候,把软尺的零点放在孩子的后脑勺最突出的地方,然后绕着头一圈,经过眉毛上方和耳朵上方,最后再回到零点。

软尺要轻轻贴合头皮,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就像给孩子的头围系个合适的小腰带一样。

四、测量胸围。

4.1 量具选择。

还是软尺啦。

这软尺在测量儿童体格发育的时候可是个大忙人呢。

4.2 测量方法。

让孩子平躺着或者站着都行。

测量的时候,软尺要经过孩子的两个乳头的连线,绕着胸部一圈。

要注意软尺得是水平的,不能歪歪斜斜的。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一、目的通过对小儿体格生长各项指标的测量,判断小儿体格生长水平。

二、适应证需进行生长发育测量的小儿。

三、禁忌证无。

四、操作前准备1.向患儿家长交代测量目的,解释测量方法,取得家长同意及配合。

2.检查物品准备:体重秤、婴儿身长测量器、身高计、软尺、垫布等。

五、操作步骤1.体重测量1)3 岁以下小儿测量:10kg 以下的小婴儿先进行环境准备,使室温保持在 22-24 摄氏度。

测体重之前注意体重计调零,脱去小儿衣帽及纸尿裤,一手托住小儿的头部,一手托住臀部,放于体重秤上进行测量。

小婴儿最好采用载重 10—15kg 盘式杠杆秤或盘式电子秤测量,准确读数至10g。

1-3 岁幼儿亦可采用载重 50kg 体重计蹲位测量,准确读数至 50g。

需注意让小儿蹲于秤台中央。

2)3 岁以上小儿测量:体重测量应在晨起空腹时将尿排出,脱去衣裤鞋袜后进行。

平时以进食后 2 小时称量为佳。

3—7 岁儿童用载重50kg 体重计测量,准确读数至 50g;7 岁以上用载重 100kg 体重计测量,准确读数至 100g。

测量时让儿童站立于踏板中央,两手自然下垂。

3)体温低或病重的患儿:可先将衣服、纸尿裤和小毛毯称重后,给患儿穿上后再测量。

注意:体重计调零。

2.身长(高)测量注意:需 2 人配合操作。

1)卧位测量(3岁以下)(图57-1):一手托住小儿的头部,一手托住臀部,将小儿仰卧位放在量床底板中线上。

两人配合,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

检查者位于小儿右侧,左手按住双膝,使双腿伸直并拢,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两侧足跟,然后读刻度,注意使量床两侧读数一致。

误差不超过 0.1cm。

注意:测量者的眼睛要与滑侧板在一个水平面上。

2)立位测量(3岁以上):先检查身高计是否放置平稳,滑侧板与立柱之间是否成直角。

3 岁以上小儿站于身高计的底板上,要求小儿立正姿势,两眼正视前方,两侧耳廓上缘连线及眼眶下缘连线呈水平位,胸稍挺,腹微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0,背靠身高计的立柱,使两足后跟、臀部及两肩胛角几点同时都接触立柱,头部保持正直位置。

体格测量11

体格测量11

工作程序
1. 准备 2. 填表 3. 测量 4. 计算监督员测量数据 5.数据计算 6.比较 7.评价 8.标准化的使用
2.体格测量结果的评价
体格测量的评价方法 (1)平均值法 (2)中位数百分比法 (3)标准差法 (4)百分位法 (5)体质指数法 (6)腰臀比 (7)体脂含量
一、成人体形的判断 体质指数法
应在受试者吸气尚未开始时读取数值,卷尺上与0点相 交的数值为胸围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 位(0.1cm)
胸围
注意事项
两名测试人员应分工合作。站在受试者面前的测试人员 甲进行测量,受试者背侧的测试人员乙协助找好背部测 量标准点,并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有无低头、耸 肩、挺胸、驼背等,及时纠正。
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板。此时小儿面向上,两 耳在同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与量 板垂直
测量者位于小儿的右侧,在确定小儿平卧于板中线后, 将左手置于小儿膝部使其固定,用右手滑动滑板,使之 紧贴于小儿足跟,然后读取读数之小数点后一位(0.1cm)
身高
2、身高 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 注意使用前应校对0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红色 刻度的高是否为10.0cm,误差不得大于0.1cm。同时 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 零件有无松动等。
每天使用杠杆秤前均需校正杠杆秤。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都应 校正砝码重量,避免差错。
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杠杆秤动作要轻。 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
上臂围
上臂围
上臂紧张围 上臂松弛围
两者差值反映肌肉的发育情况
差值越大表示肌肉发育状况越好 差值越小表示脂肪发育良好
注意事项:同肱三头肌部方法
腰围

小儿生长发育体格测量

小儿生长发育体格测量
4
体重计算公式:
出生时:男3.33±0.39kg 女3.24±0.39kg <6个月:出生时体重+月龄×0.7kg 7~12月:6+月数×0.25kg 1岁: 10kg 2~12岁:年龄×2+8kg
5
身高(长)的测量 < 3岁
卧位测 ---身长
≥3岁立位测 ---身高6▪ 三岁以下
取仰卧位 头顶接触顶板,两耳在 同一水平 躯干伸直,腘窝接触量 床 左手握住孩子两膝右手 推足板面,使之接触双脚根 部,足板面与量床底板呈直 角,两侧的读数一致 读数精确到0.1厘米



读感 谢 阅 读
出生时
32
<1~2
1岁 >1岁
46 头围+(年龄-1)
约相等 >(年龄-1)
13
上臂围测量(左) :
侧左上臂中点(肩峰至鹰嘴中点)周径(精确 到0.1 cm)。
筛查1~5岁营养状况 (1)>13.5cm,营养良好 (2)12.5~13.5cm,营养中等 (3)<12.5cm,营养不良
14
15

▪ 三岁以上
取立正姿势 两眼直视前方,胸部挺 起,两臂自然下垂 枕、肩、臀、腘窝、脚 跟同时接触量板 足跟靠拢,足尖分开60 度 头顶部用三角尺测量 读数精确到0.1厘米
7
身高计算公式:
出生时:50cm <6个月:50+月龄×2.5cm 7~12月:65+(月龄-6)×1.5cm 1岁: 75cm 2岁: 87cm 2~12岁:年龄(岁)×7+75cm
8
坐高(顶臀长)测量
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
<3岁
卧位量 --顶臀长

儿童体格检查主要内容

儿童体格检查主要内容

儿童体格检查主要内容一、测量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评估儿童健康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使用身高尺和体重秤来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身高的测量应确保儿童站立直立,脚跟贴紧墙壁,头部保持水平,而体重的测量应让儿童光着脚站在体重秤上。

二、测量头围头围的测量可以反映儿童脑部发育情况。

通常使用软尺或测头围仪来测量儿童的头围。

测量时应将软尺或测头围仪贴紧儿童的额头和后脑勺,围绕头部的最大周长进行测量。

三、观察外貌和姿势通过观察儿童的外貌和姿势可以初步了解其整体发育情况。

包括儿童的面色、体型、肌肉发育、骨骼发育等方面的观察。

正常儿童应有健康的面色、适当的体型、协调的姿势等。

四、检查眼睛和视力眼睛和视力是儿童发育和学习的重要方面。

通过检查儿童的外眼观察、眼球运动、瞳孔反射、视力等方面来评估眼睛和视力的健康状况。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视力表、眼底检查等。

五、听力检查听力是儿童语言和社交交流的基础。

通过观察儿童对声音的反应、声音定位能力以及听力测试等来评估儿童的听力状况。

常用的听力测试方法包括纯音听力测试和言语听力测试。

六、口腔检查口腔健康对儿童的饮食、发音和面部发育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观察儿童的口腔卫生情况、牙齿生长情况、舌头运动和咀嚼能力等来评估口腔健康状况。

同时还可以检查儿童的腭裂、唇裂等口腔畸形情况。

七、心肺听诊心肺听诊是评估儿童心脏和肺部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通过听诊儿童的心脏和肺部的听诊音,可以初步判断儿童是否存在心脏杂音、呼吸音异常等情况。

八、腹部触诊腹部触诊是评估儿童腹部器官发育和腹部疾病的重要方法。

通过触诊儿童的腹部可以初步判断儿童是否存在腹部肿块、腹部压痛、肝脾肿大等情况。

九、四肢活动度检查四肢活动度是评估儿童肌肉和关节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儿童四肢的活动度、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等来评估四肢的发育情况。

十、皮肤和毛发检查皮肤和毛发的健康状况可以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情况。

通过观察儿童的皮肤颜色、毛发质量、皮肤病变等来评估皮肤和毛发的健康状况。

儿科实验报告体格测量

儿科实验报告体格测量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儿科体格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了解体格测量在儿科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 评价小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二、实验仪器1. 体重秤2. 身高测量仪3. 头围测量尺4. 胸围测量尺5. 卷尺6. 记录表格三、实验对象1. 实验对象:10名3-12岁健康儿童。

2. 选择标准:无重大疾病,生长发育正常。

四、实验步骤1. 体重测量(1)将儿童空腹、排大小便后,穿背心、短裤。

(2)操作者站在体重秤的右端,儿童站在体重秤的左端。

(3)操作者抓住儿童的手,使其自然站立,确保儿童身体重心与体重秤中心对齐。

(4)读取体重秤上的数值,记录。

2. 身高测量(1)将儿童脱帽、鞋、袜子。

(2)3岁以下儿童仰卧于测量床上,3岁以上儿童站立于身高测量仪前。

(3)操作者站在儿童侧面,用双手扶住儿童的头部,确保儿童颈部与地面垂直。

(4)读取身高测量仪上的数值,记录。

3. 头围测量(1)用卷尺围绕儿童头部最宽的部位,具体在耳朵和眉毛高度,做到松紧适度。

(2)读取卷尺上的数值,记录。

4. 胸围测量(1)让儿童站直,双臂松放身旁。

(2)在胸部最宽处用软尺测量一下,松紧适度(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

(3)读取软尺上的数值,记录。

5. 上下部量测量(1)让儿童站立,脱去鞋、袜子。

(2)用卷尺分别测量儿童的上部和下部长度,记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体重测量结果(1)平均体重:20.5kg(2)体重增长速度:每年约2.5kg2. 身高测量结果(1)平均身高:122cm(2)身高增长速度:每年约5cm3. 头围测量结果(1)平均头围:49cm(2)头围增长速度:每年约1cm4. 胸围测量结果(1)平均胸围:51cm(2)胸围增长速度:每年约1cm5. 上下部量测量结果(1)上部量:40cm(2)下部量:82cm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指标均符合正常范围。

儿童体格基本测量

儿童体格基本测量

儿童体格基本测量、生长评价与xx生长水平指标:包括所有的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如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等,通常以等级表示。

可用于个体或群体儿童的评价。

一、儿童体重、身长测量•(一)体重•体重是衡量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代表身体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重量的总和,反映儿童近期营养状况和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最易获得的体格发育的灵敏指标。

•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等速的增加,进行评价时应以个体儿童自己体重增长的变化为依据,不宜用―公式‖计算来评价。

体重的增长1、生理性体重降低2、体重增长的阶段性身高,体重增长的阶段性2、体重的测量•(1)常用的儿童体重称:•经常使用的是杠杆秤(砝码,游锤、杠杆)、中式木杆式钩秤(秤砣、秤杆)或者电子秤。

•婴儿体重测量采用盘式杠杆秤(砝码、游锤、杠杆)或者在中式木杆式钩秤,最大载重量是10~30千克,精确到0.01kg,幼儿采用坐式的杠杆秤或者中式木杆式钩秤。

最大的称重范围为20~50kg,精确到0.05kg。

(2)测量方法:•体重的测量应在儿童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鞋、帽,裸体或者仅穿内衣的情况下进行,或者设法减去衣服重量。

婴儿秤体重时可以取卧位;1~3岁儿童坐位或者轻轻地站在踏板适中的位置,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摇动或者接触其他物体,以免影响到准确性。

先加砝码于横杆的自由端,再调整游垂,直到杠杆呈正中水平位。

将砝码及游垂所示的读书相加,以kg为单位,记录小数点后两位。

•使用钩秤时注意防止秤砣砸伤儿童。

测量者应当记录儿童测量时的表现,如婴儿晃动,哭闹。

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二)身高(长)•1、身高的定义•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

多数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

立位与仰卧位测量值相差1~2cm。

•身高(长)的生长受遗传、内分泌、宫内生长水平的影响较明显,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不易影响身高(长)的生长。

2、身高的测量•身长测量:2岁或者3岁前用身长卧式量床,应脱去帽、鞋、袜,穿单衣裤,仰卧于量床中央,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小儿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体格基本测量、生长评价与体格检查生长水平指标:
包括所有的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如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等,通常以等级表示。

可用于个体或群体儿童的评价。

一、儿童体重、身长测量
•(一)体重
•体重是衡量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代表身体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重量的总和,反映儿童近期营养状况和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最易获得的体格发育的灵敏指标。

•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等速的增加,进行评价时应以个体儿童自己体重增长的变化为依据,不宜用“公式”计算来评价。

体重的增长
1、生理性体重降低
2、体重增长的阶段性
身高,体重增长的阶段性
2、体重的测量
•(1)常用的儿童体重称:
•经常使用的是杠杆秤(砝码,游锤、杠杆)、中式木杆式钩秤(秤砣、秤杆)或者电子秤。

•婴儿体重测量采用盘式杠杆秤(砝码、游锤、杠杆)或者在中式木杆式钩秤,最大载重量是10~30千克,精确到0.01kg,幼儿采用坐式的杠杆秤或者中式木杆式钩秤。

最大的称重范围为20~50kg,精确到0.05kg。

(2)测量方法:
•体重的测量应在儿童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鞋、帽,裸体或者仅穿内衣的情况下进行,或者设法减去衣服重量。

婴儿秤体重时可以取卧位;1~3岁儿童坐位或者轻轻地站在踏板适中的位置,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摇动或者接触其他物体,以免影响到准确性。

先加砝码于横杆的自由端,再调整游垂,直到杠杆呈正中水平位。

将砝码及游垂所示的读书相加,以kg为单位,记录小数点后两位。

•使用钩秤时注意防止秤砣砸伤儿童。

测量者应当记录儿童测量时的表现,如婴儿晃动,哭闹。

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二)身高(长)
•1、身高的定义
•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

多数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

立位与仰卧位测量值相差1~2cm。

•身高(长)的生长受遗传、内分泌、宫内生长水平的影响较明显,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不易影响身高(长)的生长。

2、身高的测量
•身长测量:2岁或者3岁前用身长卧式量床,应脱去帽、鞋、袜,穿单衣裤,仰卧于量床中央,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小儿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

量者立于小儿右侧;左手握住小儿两膝使腿伸直。

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双脚跟部,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该一致,然后读刻度,记录到0.1cm。

•测试最好安排在上午,午后可能会因疲劳而使脊柱受压,测试的数据要比上午低,不够准确。

2、身高的测量
•立位测量:测量时被测者脱去鞋帽袜子,仅穿单衣。

小儿直立,立于模板台上,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后收,两臂自然下垂。

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背靠身高计的立柱或墙壁,使两足后跟、臀部、两膝站直,不能弯曲,双肩及头部均接触到立柱或墙壁,两手垂直于身体两侧,两眼平视正前方,头不能上仰或俯视。

测量者手扶滑测板,使之轻轻向下滑动,直到板底与头颅顶点恰相接触,此时再观察被测者的姿势是否正确,待校正符合要求后读取滑测板底面立柱上所示的数字,以CM用一横木板紧压头顶,读取数值,即为身高。

二、儿童体格生长评价
•1、1月龄婴儿在外院测身长57cm,第二次测身长均为53cm,怎么解释?•2.一8月龄男孩,体重8.5Kg,家长问此小孩生长如何,应如何回答家长才比较恰当?
•3、8月龄女孩,出生体重3.5Kg,现8Kg,另一8月龄女孩,出生体重2.0Kg,现7kg,那个女孩长的好?
•儿童经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体格测量后,只有经过比较正确和客观的评价,才能够及早的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干预,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因此评价儿童体格生长的状况是儿童保健和儿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 评价方法
•目前,我国常用的体格生长评价方法有标准差法,百分位数法,曲线图法。

•标准差法
•百分位法
•曲线图法
1、标准差法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固定分组,通过大量人群的横断面调查算出的均值和标准差。

•以平均值(x)加减标准差(SD)来表示,如68.3%的儿童生长水平在±1SD范围内;95.4%的儿童在±2SD范围内;
99.7%的儿童在±3SD范围内。

由此可以制定出三个或五个等级进行评估。

2、百分位数法
•百分位数法就是把一组变量值按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求出每个百分位数的数值,然后进行百分位数列表,常分为第3、10、25、50、75、90、97百分位数。

P3代表第3百分位数的数值,P97代表第97百分位数值,从P3到P97包括了全样本的95%。

P50即为中位数,大约与标准差法的均数相当。

本方法的优缺点与标准差法相似。

•一个9月龄男孩体重为8.5Kg 处于P25th
即说明在该参数中9月男孩体重
<8.5Kg的占25%
>8.5Kg的占75%
3、曲线图法:
•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长或者年龄别头围等将不同时间系统的数值测量画成曲线,或者订出观察期限,记录身长(身高)的增加值和(或)体重增加值画成曲线进行评估。

目前应用的儿童生长发育图就是一种曲线图,将定期和系统测量所得的各个儿童的体格测量值画在相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