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战】2014届中考物理(全国通用)总复习精讲:第1讲 机械运动
物理中考一轮复习精编第一讲:机械运动

第一讲:机械运动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如果物体位置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若位置没变,我们说它是静止的)例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骑自行车上学B.划破夜空的流星C.人造地球卫星在回收途中烧毁D.火车减速进站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那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2)除研究对象外任何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3)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例2:(2019•福建)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针对练习1 .(2019•徐州)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关于你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B.静止的C.相对自动扶梯是静止的D.相对商场地面是静止的2 .(2019•乐山)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3.(2019•黑龙江)小明操控遥控器使电动遥控飞机匀速上升过程中,遥控飞机相对于小明是(填“静止”或“运动”)的;小明调整遥控器,使飞机急转弯,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
3.相对静止:若两个物体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关系。
(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2)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也是静止的。
例3(2019•广元)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渐由一个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2019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复习第1章《机械运动》精品教学辅导课件(整理)

A.乙车
B.甲车
C.房屋
D.树木
【方法点拨】
参照物的判断方法:①要明确研究对象;②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③如果研究对象是 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 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考点三 速度及其计算
1.速度:速度是表物示体_运__动__快___慢_____的物理量。速度等路于程_除__以__时__间______。
提示: ①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只可以减小; 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③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测量值的有效数字应相同。
考点一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5.长度的特殊测量 (1)累积法:测出多个相同微小量的总长度,除以个数即可。 (2)化曲为直法:用无伸缩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标记,然后将棉线拉 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上两个标记间的长度即为曲线长度。 (3)平移法: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直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 “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这种方法叫“平移”法。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__位__置__的__变__化___叫做机械运动。
提示: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宇宙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 2.参照物:在研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被选作___标__准__的__物__体____。
运动:相对于参照物位置_变__化____;静止:相对于参照物位置_不__变_____。 提示: 参照物选定后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机械运动

专题二 机械运动一、知识要点1。
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于一个物体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跟选取什么样的参照物有关.通常情况下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是选取地面或者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某一物体,如树木、房屋等为参照物。
2.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tsv =(4)单位:①基本单位:m/s;②常用单位:km/h 、cm/s 等; ③换算关系:1m/s=3.6km/h, 1m/s=100cm/s 。
3。
运动的分类(1)按运动快慢分: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按运动路线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 是不随s 与t 的改变而改变的恒量,即s 与t 的比值 ts是恒定不变的。
5.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变速运动的快慢可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
(3)平均速度:⎪⎩⎪⎨⎧==⇒=vs t t v s t s vv 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物体在前半段时间速度为v 1,后半段时间速度为v 2,则全程221vv v +=时一物体在前半段路程速度为v 1,后半段路程速度为v 2,则全程vv vv v 21212+=路 可以证明:v 时≥v 路。
(作差、通分、配方)(4)意义: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同一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不同的时间段或路程段内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2014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复习学案

三、合作探究:
1、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甲尺的分度值是;乙测量的结果是,乙尺的分度值是,尺
测量较准确。
2、右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3、请你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跑100m的时间约是12;
2、能对已知长度的物体进行长度的估测。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3、会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学习重点
会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
学习难点
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能对已知数据的物体进行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教具
教学课件
学法指导
阅读八年上物理教材10—15页。
②刻度尺的使用(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A、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和;
B、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
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把刻度尺的与被测物边缘对齐(对于有厚度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备注
认真阅读教材,巩固记忆!
9、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A.1mB.2mC.5mD.8m
10、小翔同学参加身体素质测试,部分数据记录如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质量50kgB、身高1.65m
C、握力400ND、立定跳远成绩2.4m
精诚合作!
四、作业布置:
1、生活中需要对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80mm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
二、重点、考点分析
中考物理考点大串讲:第一章 机械运动【考点清单】(解析版)

专题01机械运动清单0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一长度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m),其他长度单位间的换算: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2.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②使用时,刻度尺要紧贴着被测物体的表面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④记录数据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要注明单位。
知识点一时间及其测量),常用单位有分钟(3.停表的使用:看清停表的量程与分度值。
停表的读数=分针读数+秒针读数。
知识点三误差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即时练习1.下列各图是用刻度尺测量木板长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在刻度尺的使用时,视线要垂直与尺面,故B错误,A正确;物体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图C中物体的左端在零刻度线以外,不能测量物体的长度,故C错误;刻度尺带刻度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故D错误。
故选A。
2.(2023山西中考)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国际友好使者,在对外友好关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体重仅有100g左右。
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刚出生的熊猫的头部直径约为()A.2.5mm B.2.5cm C.5cm D.10cm【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估测熊猫宝宝的头部直径约为2.5cm。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2023苏州模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长度时,要估读,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好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操作符合规程,就可以避免误差C.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大,测量的精确度越高D.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答案】D【解析】长度测量时,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不是估读数字越多越好,故A 不正确;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操作符合规程的情况下,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故B不正确;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越高,故C不正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叫误差,故D正确。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一章《机械运

机械运动本章有四个课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
每个课题都包含了诸多知识点,掌握好每个知识点的要求,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中考命题人员命制试题的主要依据。
下面结合课程标准按照课题顺序阐述每个知识点及其要求。
每个课题精选一个典型实例说明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规范化的解题过程,也指出在解题时的易错点。
再给出中考试题中涉及本章的内容的高频知识点的真题、改编题、原创题。
这样通过对全文的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快速提升。
(一)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个课题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长度、时间、测量工具4(正确使用刻度尺、机械停表)、估测长度,此外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误差也是该课题的知识点。
(二)课标对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本课题需要学习的内容是:1.长度:(1)知道长度单位及不同单位的换算关系。
(2)长度的测量(要会用直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测量)。
2.时间:(1)知道时间单位及不同单位的换算关系。
(2)时间的测量(要会用钟表、停表等测量)。
3.估测长度:知道对测量结果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借助自然现象或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
4.测量工具:当精确度要求较高时,则要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
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
(1)正确使用刻度尺:(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①零刻度4 4 / 112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3)测量步骤:(1放2读3记)A.正确放置刻度尺: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B.读数: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C.记录数据: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中考考点清单】201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含13年中考试题)

常考类型剖析
变式题1 (’13黄冈改编)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 圆柱体的直径,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 从图中知圆柱体的直径为 0.90 cm.
【解析】 由图可知1 cm之间有10个小格,则每个小 格为1 mm,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圆柱体处在2和3 之间,总共9个小格,为9 mm即0.90 cm.
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 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 为20~30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 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
2014-1-25
返回பைடு நூலகம்录
3
中考考点清单
2.长度的测量
(1)常用测量工具:⑦ 刻度尺 、三角尺、卷尺.
★会读:如图丙,视线要 14 正对 刻度线,要注意区 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 位.
2014-1-25
返回目录
5
中考考点清单
★会记:记录结果应包括 15 数字 和 16 单位 .
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 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 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 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 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 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 次.
2014-1-25
返回目录
7
中考考点清单
4.误差
(1)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 21 测量值 与 22 真实值 之间总 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 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 量减小误差. 23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 (2)减小误差的方法: 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专题01 机械运动-2014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讲座(解析版)

【重点知识解读】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根据物体运动轨迹可将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一旦被选作参照物,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v=s/t。
3.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4.平均速度用来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快慢。
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即v=s/t。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几个速度的平均值。
5.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竞赛知识拓展】1.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测量出△t时间内的路程△x,由公式v=△x/△t计算出平均速度。
2.微小量测量的累积法:把n段相同长度的物体叠合,使叠合后的总长度比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大得多,测量出总长度除以n,可以算出物体的长度。
利用累积法可以测量纸张的厚度、铜丝的直径等。
3.齿轮转动,转速与齿数成反比。
相同时间内转动圈数与齿数成反比。
【经典竞赛题分析】例1. (2014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第8题)小东在观看飞船发射时,想估算一下运载飞船的火箭在发射后的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
他上网查到运载“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长58m。
然后从网上下载了“神舟十号”发射的视频,分别截取火箭刚发射时和发射后第10s的图片,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则火箭发射后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值最接近A.4m/s B.9m/s C.12m/s D.15m/s题能力。
例2(2014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第9题)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201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选择题百题精练专题01 力现象1(机械运动、力、力和运动)

答题卡准确率1801.(北京市海淀区2014一模)如图4.01—1所示的体育比赛的场景中,相应的一些措施主要为了减小摩擦图4.01—205.(上海市金山区2014二模)如图4.01—3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
推车时水平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A .F一定小于fB .F可能小于fC .F一定等于fD .F可能大于f06.(上海市金山区2014二模)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4.01—4所示中的两条,若运动5秒后,甲、乙间的距离小于2米,则分析图象可知A 若V甲>V乙,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B 若V甲<V乙,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 若V甲>V乙,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D 若V甲<V乙,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07.(上海市长宁区2014检测)如图4.01—5所示,小蚂蚁背负着果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下列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A.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果实所受的重力B.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果实所受的重力C.果实所受的支持力等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D.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08.(上海市奉贤区2014调研)一重为G的立方体放在水平面上,现对其上表面的中央沿竖直方向施加一个力,该力的大小为F(已知F<G),此时该正方体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合力的大小为A.0 B.F C.G-F D.G09.(上海市闵行区2014二模)用5牛的水平压力把重为1牛的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水平压力增加到8牛,则此时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 8牛B. 5牛C. 3牛D. 1牛10.(上海市闵行区2014二模)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4.01—6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惯性大B.乙车的动能大C.运动4秒两车可能相距60米D.甲车所受的合力大于乙车所受的合力11. (上海市松江区2014二模)重为G的物体P挂在测力计下,其下端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机械运动ppt课件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________ 位置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 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 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解析: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首先选参照物,如果被研 究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它是运动 的;如果没有变化,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A选项参照物是 “天宫一号”,在对接时,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 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是静止的;B 选项参照物是地球,在对接时,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 号”与地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神舟飞船”和“天 宫一号”是运动的;故B、D错误,C正确。所以本题选C。 点拨: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直是中考的热点,在 这类试题上一定要注意参照物的选择。正确判断物体运 动与静止,关键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 否发生变化。
t
(4)单位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m/s km/h
。
。
换算关系:
(5)测量方法
1 m/s=________km/h 3.6km/h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用钟表测出
s v= 物体运动的时间,利用公式________ 求得物 t
体的速度
3.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 直线运动。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速度保持不变,速度 的大小与路程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此时速度 是常量。因此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 反比,但可以说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3)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间段、 路程段内的速度始终相同。
2014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二)复习学案

C、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思路分析】运动员在三个阶段跑步的速度是否变化,可以选相同的跑步路程,比较三段路程所用时间;也可以选相同运动时间,比较三段时间所跑路程。由图可知:10m~30m的路程为20m,运动员用时2s;30m~50m的路程为20m,运动员用时2s;50m~70m的路程为20m,运动员用时2s。所以,运动员在这三段路程中运动的速度大小没有变化。
2、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学习重点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学习难点
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教具
教学课件
学法指导
阅读八年上物理教材16—24页。
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3、千古神话“嫦娥奔月”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在太空多次通过喷射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实际上是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原理,在绕月飞行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4、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则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义:与之比叫做速度。
(4)公式:v=,(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5)基本单位为(),常用单位为(),
换算关系:1 m/s=3.6 km/h。
(6)匀速直线运动:
备注
认真阅读教材,巩固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知,在前2 s内,小亮运动的距离比小聪长,所以小
亮跑得较快,故选D.
答案:D
9.(2013·江西)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
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无
关.
4.变速运动的快慢用_________ 平均速度 来表示,它只能粗略反
映物体整体的运动快慢程度.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命题点:(1)刻度尺的使用;(2)时间的测量;(3)长度
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4)误差. 例1(2013·福州)如图所示,铁块长为________cm.
)
解析:根据生活常识知人的身高一般小于2 m,故选D.
答案:D
3. 小明同学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他说自己是
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马路两旁的树木 C.身边走过的乘客
)
B.车厢内的座椅 D.路旁的站牌
解析:小明同学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他相对 车厢内的座椅没有发生位置改变,所以他相对于座椅
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 到情况时可提前 0.5 s 刹车 . 在限速为 110 km/h 的高速 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A.3 m B.7 m C.15 m ) D.25 m
解析:首先统一速度的单位:110 km/h≈30.6 m/s.然后
计算减少的安全距离:s=vt=30.6 m/s×0.5 s≈15 m.
解析:起飞时,以“辽宁号”或以“辽宁号”上的工
作人员为参照物,驾驶员都是运动的,所以 A、B选项
均不符合题意;起飞时,因为驾驶员相对于歼 -15飞机 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飞行员自己驾驶的歼 -15 飞机为参照物,自己是静止的,C选项符合题意;起飞 时,以海面为参照物,驾驶员是运动的,D选项不符合
3. 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
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
答案:A
4.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 1 m/s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
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_____ 平行 ,不能歪斜;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记录 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_________. 测量单位
4._____ 测量 值与_____ 真实 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是错
误,误差_____ 不可 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_____ 可以 避免.
5._________________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_____ 精密 的测量工具、改进 _________ 测量方法 ,都可以减小误差.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估计.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人的步行速度达不到.故选B.
1.2 m/s. A、C选项中的速度太小;D选项中的速度太大, 答案:B
例5(2013· 荆门)甲、乙两人从
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
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 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速度为5 m/s, 乙的速度为3 m/s,跑道OC段长度为50 m,如果他们 从 A 点同时开始都沿 A→B→C→D 同向绕行,则再一次
___ 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 相对 性.
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
1.在物理学中,把_____ 路程 与_____ 时间 之比叫做速度.用来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用符号_ v来表示.
v= s 2.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 t ,单位:m/s、km/h
(1 m/s =____km/h). 3.6 3.物体沿着_____ 直线 且_____ 速度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3·郴州 ) 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
如下:长为 25.91 cm,宽为 18.35 cm,那么他所用的刻 度尺的分度值为( A.1 mm B.1 cm ) C.1 dm D.1 m
解析:长度测量的记录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其中
数字的最后一位为估读值,倒数第二位对应刻度尺的
分度值,数据25.91 cm和18.35 cm中倒数的第二位对应
的都是 0.1 cm ,因此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 cm,即1 mm.故选A. 答案:A
2.(2013· 枣庄)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
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量程3 m,分度值1 mm
题意.故选C.
答案:C
5. 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
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
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 cm/s 答案:B
B.9 cm/s
C.8 cm/s
D.7 cm/s
6.(原创)如图所示,是汽车里
配备的显示汽车行驶速度大小
的速度计,一辆小汽车以此速 度从小明家驶向飞机场,大约 用了30 min,则小明家到飞机 场的距离大约是( )
她身上的书包以及她骑的自行车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
化,她和迎面走来的行人、路旁的树木、从身边驶过
的汽车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 答案:A
【方法总结】选择参照物的关键是能够抓住物体与参 照物之间的“位置变化”关系,若要说明被选定的物 体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必须相对于这个物体有 位置的变化;反之若要说明被选定的物体是静止的, 则选择的参照物必须相对于这个物体没有位置的变化.
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间有位置变化就发
生了相对运动,没有位置变化就相对静止.“神舟飞船”
与“天宫一号”对接后,两者间没有位置变化,相对
静止,它们与地球间有位置变化,相对于地球来说是
运动的.故选C.
答案:C
【方法总结】若要由选取的参照物来确定被研究的物 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
相遇的时间是______s.
解析:设跑道周长为s,反向绕行时,甲运动的路程
s 为:s甲= +50 m;乙运动的路程为:s乙= -50 m; 2
s 2
s甲 s乙 , 由于相遇的时间相等,则: v甲 v乙
s s 50 m 50 m 即: 2 2 , 解得:s=400 m 5 m/s 3 m/s
答案:C
8.(原创)小亮和小聪在操场上
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
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8 s的时间内,小聪做变速直线运动 )
C.8 s的时间内,小亮跑的路程更长
D.前2 s的时间,小亮跑的较快
解析:由图象可知,小聪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
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聪做的是匀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 cm
答案:A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 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 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 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运动的 答案:D
的位置变化,位置改变了物体就是运动的,位置不改
变物体就是静止的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
于参照物而言的.解题口诀:判断物体动与静,要选参
照物决定,位置不变它静止,位置改变它运动.
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
命题点:(1)速度的估计;(2)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
(3)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运动的区别. 例4(2013· 泰州)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A.1.2 cm/s C.12 cm/s B.1.2 m/s D.12 m/s )
A.22.5 km
C.27.5 km
B.23.75 km
D.47.5 km
解析:由题图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约为55 km/h, 所以小明家到飞机场的距离约为:s=vt=55 km/h×
0.5 h=27.5 km.故选C.
答案:C
7.(2013·杭州)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
极管( LED) ,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
考点二 遍的现象.
运动的描述
1.物体_____ 位置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
2.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 定某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叫做_______. 参照物 3.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
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 参照
是静止的.故选B.
答案:B
4.(2013·邵阳)2012年9月25日,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
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右图为 歼-15飞机首次从航母上起飞时 的照片.起飞时,飞机驾驶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 的参照物是( )
A.“辽宁号”航母
B.“辽宁号”航母上的工作人员 C.自己驾驶的歼-15飞机 D.辽阔的海面
解析: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要看清是
否从零刻度线开始测起,否则还要减去物体左侧所对
的刻度值.本题左侧估读为1.00 cm,右侧估读为 3.52 cm或3.53 cm.故铁块长为3.52 cm-1.00 cm = 2.52 cm. 答案:2.52 或 2.53
【方法总结】读数时,应弄清刻度值的意义 .还要注意 被测物体的始端是否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若没 有对齐,要将所读数值减去始端对齐刻度的刻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