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优质课教学设计_6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课前指导学生收集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课堂上演讲;课堂中播放有关长征的影视资料,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长征过程的艰难,加深学生对长征的理解和崇敬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三、教学难点1.遵义会议的意义。
2.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长征精神。
四、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图表、播放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把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3.集体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4.讲授法:利用生动活泼的描述性语言讲解长征的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介绍所学知识。
5. 分析法。
通过视频资料,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及长征的原因。
6. 比较法。
把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战术和第五次反“围剿”的战略战术作一个对比,有利于学生对红军长征原因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预习导学视频展示《雯萱的疑问》。
【教学方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一、【教学导入】:课程名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和过程,理解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和个别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和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长征对中国的革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教学新课: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和过程,以及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长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进行讨论,并准备分享他们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课程名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状况以及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和个别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和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长征对中国的革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教学新课: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状况以及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等。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长征背景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进行讨论,并准备分享他们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课程名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包括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的战略转移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和个别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和教学PPT。
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一、复习导入二、目标展示三、新课讲授(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师: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
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
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师:遵义会议的时间及内容?生: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师:遵义会议的意义是什么?生: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学生活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结果?二、过雪山草地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学生活动:说一说我们要学习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师:红军胜利会师的标志是什么生: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第一节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绕道长征的经历和历史意义。
2.掌握长征的起因,过程与结局。
3.理解中国共产党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的红军发展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1.长征的过程与结局。
2.红军发展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场景解说法。
2.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板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引入本课程。
二、导入1.放映一段视频,并提问学生:观察完视频,请描述旁白中所提到的“长征”是什么?2.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红军发展原则的理解。
请问新建立的红军组织发展需要什么?三、讲授1.长征的起因:敌人的反围剿2.长征的过程3.长征的结局4.中国共产党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的红军发展原则四、讨论1.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红军发展原则的重要性。
2.小组代表发言,进行总结。
五、作业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自选一张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图片进行描述。
第二节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
2.掌握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的领导思想。
3.理解长征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的领导思想。
2.长征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1.课件讲授法。
2.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简单介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引入本课程。
二、导入观看一段视频,了解长征中红军的困境和突破。
三、讲授1.长征的背景:面对敌人的包围,红军不得不实施绕道长征。
2.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的领导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军事思想、红军建设思想。
3.长征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改变了中国民间革命的面貌,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四、小组讨论1.小组探讨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的领导思想对红军胜利的重要性。
2.小组代表发言,总结讨论结果。
五、作业1.整理学习笔记,做好复习准备。
2.思考长征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中的重要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胜利会师,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教材地位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本课承接上一课“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与国共十年对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面临严重危机时,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领导红军进行艰苦卓绝的长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新的道路。
同时,本课也为下一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长征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教材内容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长征初期,红军损失惨重。
在危急关头,召开了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过雪山草地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路线及重大历史事件,理解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决策能力。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优质课教案_1
第16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最终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新民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长征的原因、经过、胜利的意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难点: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电视剧《长征》第一集片头视频教师: 1934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走向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中国工农红军,这条光辉之路名叫长征。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当长征已如往事般渐行渐远,而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去寻找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设计意图:《长征》第一集片头是诗与画的完美结合,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激发学生情感,导入本课)(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共产党人在全国建立了10多个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的一块是中央革命根据地,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壮大,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不安。
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就调集重兵连续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展示:国名党五次“围剿”示意图教师:红军前四次能粉碎敌人“围剿”的原因是什么?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学生: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正确的战略战术。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优质课获奖教案_1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学影视和音乐作品,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概念,认识时代特征。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精神2、难点: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聆听红色歌曲,感受革命情怀,播放音乐视频《十送红军》片段。
问题:这首歌曲歌颂的是谁?反映的又是一段怎样的历史?(红军长征)由此引出“长征”的历史概念。
(二)探究与学习:《一》感知红军长征之“迫”——红军长征的开始(“被迫”和“急迫”)探究一: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大转移”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81—82页内容,探究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2、教师展示资料:展示图片:《农村革命根据地图》,让学生感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形势(强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图》展示材料一:中国工农红军前四次反“围剿”情况简表展示材料二:中国工农红军前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根据图示和材料,师生共同探究分析红军为什么要“战略转移”?3、展示图片:《红军长征行军图》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惨重)(“急迫”)↓遵义会议(1935年1月)《二》感悟长征之“转”——红军长征之——遵义会议1、师:“转”有转变的意思,此时的红军到底是由先前的危转为安,还是由危转为败?结合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湘江之战后的形势和内部存在的两种主张(一种是以博古为首的,坚持要到湘西去,为什么到湘西?另一种是毛泽东,主张到贵州去),由此引出遵义会议。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林秋菊【课标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命史上的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兰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
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2.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介绍《七律·长征》写作背景,引入新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长城的过程非常艰难,为什么要进行长征?一、长征的原因出示《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讲解1931.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南京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下令围剿红军(出示蒋介石“围剿”红军手令)出示:五次反围剿情况对比表介绍李德,设问:地五次反围剿没有成功的原因?(学生思考并回答)师补充讲解:“左”:思想太过超前,不以现实为根据,急躁冒进。
总结原因:1.客观:蒋介石全力围剿红军2.主观:①中共临时中央领导在军事上指挥“左”的错误(根本原因)②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直接原因)(过渡)在生死存亡之际,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二、长征过程1.开始标志: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
出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讲解红军长征的过程,重点讲解关键事件。
湘江战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初期遭到严重损失。
【教学设计】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刘东方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在中国革命时上的地位。
二、教学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三、教学难点感悟长征精神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多媒体展示七言律诗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跟本节课相关的诗词,可以让学生站在伟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感受历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始授课1、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课标要求,可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1)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遵义会议,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时上的地位。
(2)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2、多媒体展示预习问题,学生根据要求开始自主预习,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思考并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导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请找出国民党围剿红军的原因、时间、地点、次数、结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采取的措施。
(2)请找出红军长征的开始时间、经过(主要事件)、转折点、两次胜利会师(时间、地点、军队)、意义。
(3)请找出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3、串讲课文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内容,同时检测学生自主预习的成果。
(设计意图:重点内容的讲述是为了再次明确课文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检测学生自主预习的成果是为了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4、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难点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展示,引导学生根据书本知识思考后得出相关结论,理解难点知识。
(设计意图:难点内容学生不易理解,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团队精神,体会长征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长征精神。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感受地方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军精神,培养学生爱乡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遵义会议。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图中展示的是毛泽东《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去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征程!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战略转移和遵义会议1.红军长征的背景教师讲解:由于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
从1930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均被红军粉碎。
2. 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展示课件)教师引导: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结果?学生回答: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3.红军开始长征(展示课件)教师提问:长征初期,红军情况如何?学生回答: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
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遵义。
4.教师过渡: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影响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会议。
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情境设定:(2016 年,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部纪录片《长征》。
今天的历史课堂上,我们要来拍摄咱们自己班的长征纪录片。
大家都是拍摄导演。
纪录片拍摄,首先是收集素材。
请大家根据老师给的问题,完成这几项任务。
)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长征纪录片——收集素材:根据导学案,自主完成导学案的问题。
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结合具体史实说明?
设计一条拍摄路线。
(注意文字与地图的结合)
选择“长征路”上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为它写一段解说词。
(提示:解说词包括景点名称、发生的事件、事件具体内容或者意义。
)
④搜集长征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或者诗歌。
(2)小组互助:在收集素材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在设计拍摄路线上,有些困惑。
现。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对长征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事件进行了解,同时可以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以及长征胜利的意义。
2.技能目标: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同时还需要进行历史内容的概括与整理。
3.情感目标:让学生能够对长征精神进行学习,同时具有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遵义会议、胜利会师等相关事件。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构建教学情境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七律·长征》文章内容。
1.要求所有学生一起朗读这首诗,并且在课堂中讨论这首诗所讲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2.课堂提问,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长征?自己对长征的印象是什么?3.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教材的阅读,并且说一说长征所发生的历史背景。
4.教师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来进行电影《长征大会师》的片段播出,并且让学生进行认真观看。
学生观看之后,需要进行电影片段的讨论,说一说学生的观后感。
5.课堂教学内容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程,一起去了解长征的整个过程,对它的重要事件进行分析,看一看当时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
二、课堂教学互动(一)战略转移1.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性转移,那么请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长征?2.在长征的过程中,刚开始有多少人参与长征?3.博古在长征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是谁改变了原有的战略方案?(二)遵义会议1.仔细阅读教材,总结遵义会议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且对遵义会议的大致内容进行总结。
(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份展开,主要是对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思想提出纠正。
同时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被选取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同时对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进行罢免,并且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共同进行军事指挥工作的开展。
)2.说一说遵义会议的意义。
(遵义会议的开展能够正确进行长征战略的确立,毛泽东同志能够成为党中央的领导之一,挽救了整个革命,是历史的一种重要转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向我们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队的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本课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胜利以及长征过程中的重大转折点--遵义会议。
本课除了掌握课本知识点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教学内容】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所面临的不同的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让学生概括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危机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人格魅力,感受伟大人格的魅力。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新授课【教学准备】搜集相关材料(图片、文字材料、练习等)、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交流:播放视频《长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该视频向我们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件事?关于长征,你想知道些什么?2、引入课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3、展示本课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
2、1935年1月,中共在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属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时期”的内容。
在整册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次伟大的壮举。
长征的胜利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阅读史料的能力,分析地图的能力。
对于本节课,学生在课外可能有一定的积累,授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团体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根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以及国民党的“围剿”,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
(唯物史观)2.观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珞线示意图》,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
结合课本文字,小组合作绘制长征路线图。
(时空观念》3.通过播放视频《遵义会议》,了做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通过观看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感人视频,讲述红军长征故事,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革命先烈们不畏艰举、勇于献身的长征精神。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长征的经过和意义;2.遵义会议教学难点:感悟长征精神教学学法教法: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讲授法、创设问题法学法: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史料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听爷爷讲红色记忆》走进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学习新课讲授: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展示课堂结构,分成四个篇章讲解。
一、《兵临城下突围败一一长征原因》(一)出示图表分析中央红军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二)小结归纳: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由于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教学方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一、教案名称:【教学方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品教案二、课时安排:每章约45分钟,共五个章节,总计约225分钟。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 使学生理解长征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1. 介绍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矛盾冲突。
2. 讲述国民党的围剿和红军的困境。
第二章:长征的原因1. 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2. 讲解长征的决定和出发。
第三章:长征的历程1. 叙述红军长征的路线和重要战役。
2. 介绍长征中的艰苦生活和英雄事迹。
第四章:长征的胜利1. 讲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喜悦。
2. 强调长征胜利的意义。
第五章:长征的影响和启示1. 分析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 总结长征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 采用讲授法,讲解长征的历史事实和背景。
2. 利用多媒体展示长征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长征的理解和感悟。
4. 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长征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长征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具:长征路线图、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
八、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或事件引导学生关注长征。
2. 讲授知识:详细讲解长征的背景、原因、历程、胜利和影响。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对长征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提升:强调长征胜利的意义和长征精神。
5.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长征知识。
九、教学难点:1. 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苦生活和英雄事迹的阐述。
2. 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的深入理解。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教学方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和过程,掌握长征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战役。
2. 通过学习长征精神,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长征的背景和原因2. 长征的历程及重要事件3. 长征中的战役和英雄事迹4. 长征精神的内涵及意义5. 长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征的背景、原因、历程、战役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长征中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长征精神的意义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4. 观看影视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长征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增强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长征精神》等。
2. 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展示长征的历程、战役、英雄事迹等。
3. 影视资料:准备有关长征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
4. 讨论话题:提前准备好关于长征精神的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长征的基本知识:讲授长征的原因、历程、战役等。
3. 分析长征精神: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如坚定信念、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长征精神的意义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5. 观看影视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长征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增强直观感受。
6. 总结发言:总结长征的精神内涵,强调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长征路线上的重要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长征的历史氛围。
2. 开展长征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长征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举办长征主题的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长征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教学方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教学方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品教案第一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认识国共两党的对抗与矛盾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和意义1.2 教学内容讲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和发展分析国共两党对抗的历史背景阐述红军长征的原因和意义1.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国共两党对抗的影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红军长征的原因和意义第二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程2.1 教学目标掌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程和路线认识重要战役和事件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与挑战2.2 教学内容讲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和历程分析重要战役和事件的意义探讨红军长征的艰辛与挑战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地图绘制,标注红军长征的路线和历程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重要战役和事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红军长征的艰辛与挑战的感悟第三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领导者3.1 教学目标认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领导者了解领导者的背景和贡献分析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战略眼光3.2 教学内容讲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领导者分析领导者的背景和贡献探讨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战略眼光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领导者的背景和贡献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战略眼光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对领导者的认识和评价第四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影响和意义4.1 教学目标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影响和意义认识到长征对中国革命和历史的贡献思考长征对个人成长和奋斗的启示4.2 教学内容讲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影响和意义分析长征对中国革命和历史的贡献探讨长征对个人成长和奋斗的启示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长征影响和意义的认识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长征对中国革命和历史的贡献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长征对个人成长和奋斗的启示第六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英雄人物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英雄人物的事迹认识英雄人物的品质和精神引导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6.2 教学内容讲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分析英雄人物的品质和精神引导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6.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英雄人物的事迹和品质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英雄人物的精神风貌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第七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民间故事与传说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民间故事与传说认识故事与传说在历史传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7.2 教学内容讲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分析故事与传说在历史传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7.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民间故事与传说的了解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故事与传说在历史传承中的作用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第八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评价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评价认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能力8.2 教学内容讲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评价分析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能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长征历史评价的认识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能力第九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纪念与传承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纪念与传承活动认识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意识9.2 教学内容讲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纪念与传承活动分析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意识9.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长征纪念与传承活动的了解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意识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重走长征路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感受长征路的艰辛与困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深刻领悟长征精神组织学生进行重走长征路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长征路的艰辛与困难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深刻领悟长征精神10.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重走长征路的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克服困难,完成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从实践中领悟到的长征精神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章节中,需要深入解析国共两党对抗的历史背景,以及这种对抗如何导致了红军的长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长征的原因,掌握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本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识图、填图的能力;并且能概述长征的路线及重大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过学习长征中所经历和克服的重重困难,引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路线及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