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

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积蓄文化势能

(一)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由费孝通先生

提出的,文化自觉就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有深刻的认识,

与此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自知之

明是为了增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

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另一层含义是在处理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

系时,应该重视文化的作用。提升文化自觉就是提升民族意识和主体

意识。民族意识是民族利益的抽象表达。实际上,文化资源的争夺就

是民族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争夺。因为只有存有民族利益,民族意

识才有存有和发展的可能。民族意识是靠主体来表达的,所以民族意

识的提升依赖于主体意识的增强。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文化的渗透

下失去了自我,就是因为他们的主体意识不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时

候失去了自我,在西方文化的强烈渗透下,一步步走向了文化殖民。

因此,在强势文化强烈渗透的今天,必须要增强民族意识和主体意识,自觉地发现问题,取世界优秀文化之长,补中国传统文化之短,增强

民族意识和主体意识,提升文化自觉。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文化的

转型中掌握文化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二)健全文化心态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仍然处于弱

势地位,还算不上是文化强国。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应树立发

自内心的自信,既不要有弱国心态,也不要盲目的乐观和自大。在文

化全球化的今天,必须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

反对文化的霸权主义。但是仍要防止文化的孤立和盲目的自大。中国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具有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

文化中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人们的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出现多样化。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应当给

与尊重,但是要健康引导,健全文化心态,以一种理智的、客观的眼

光来看待全球化条件下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成开放的、发展的、平

等的、互相尊重的健康文化心态。

(三)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处理好融合的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的关系。政治层面的中国化强调意识形态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学术层面则注重发扬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和科学性。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完全脱离政治的学术,也没有完全不关心学术发展的政治,保持意识形态的学术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合理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要处理好融合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关系。意识形态的大众化是把意识形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其成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需要的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思想武器。意识形态的精英化是指把意识形态与国家精英阶层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创造出为社会精英阶层所掌握的意识形态。在目前的融合过程中,意识形态较好地实现了精英化,但是大众化发展还很欠缺。因为当前对于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式总是采用说教和灌输的方式,就使得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发展遇到了瓶颈。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发展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这比意识形态精英化更为重要。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更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发展,转变教育、宣传模式,让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深入民心,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人们的实践生活。

二、加快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一)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传播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播的途径和载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将在很大水准上决定着文化的传播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会提升国家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能够成为扩大文化传播力度的新的手段和途径。要想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就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播,但是传播大众文化往往具有商业性的特征,因此,就形成了追求文化的先进性和追求商业利润的最大化的矛盾。忽视大众对文化的需要,文化就失去了大众性;如果过于追求商业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就丧失了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使

命。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在这种

情势下,怎样兼顾文化产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合理发展,成为目

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

把中国先进的文化产品送去国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利用中国

传统文化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规范,规避只求商业经济效益的不良

后果,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

发展。

(二)积极吸收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文化的创新是

改变国际文化战略力量对比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重

要手段。要增强文化的创新力,就要始终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实现文

化的与时俱进。文化的先进发展与文化的创新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

就要积极地吸收和借鉴优秀的世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

开放性,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也持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

优秀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应加快吸收外来文化的速度和

水准。用一种全球的视野吸纳世界的先进文化成果,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持续焕发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把外来文化融合到本民族的

传统文化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在借鉴和吸收的过

程中,要有所甄别和选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外来文化更好的融

入到传统文化中,更好地为民族和国家服务,满足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视线

由原来的关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逐渐开始关注国际文化秩序。目前

国际文化秩序仍然是以经济和政治秩序为规则和导向,这样是不合理的,也很容易引发国际争端。因此,要想维护真正的和平和稳定,也

应着眼于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文化秩序。当前国际文化秩序的不合理,是因为国际文化秩序的规则依然沿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规则,像国

际经济政治秩序一样,由少数国家掌握着主动权和话语权。合理的国

际文化秩序,应该“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