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17笔记整理 (1)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下册17课课堂笔记

四年级语文下册17课课堂笔记

四年级语文下册17课课堂笔记一、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浙(zhè):浙江,地名简称。

可通过记忆“折”加上三点水来识记。

- 簇(cù):簇拥,指许多东西聚集在一起。

可以想象花丛中花朵簇拥的画面来理解。

- 臀(tún):臀部,人体的一部分。

注意字形的书写,上半部分为“殿”字的一部分。

- 漆(qī):漆黑,形容非常黑。

可联系生活中油漆的颜色来记忆。

- 蜿(wān):蜿蜒,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 蜒(yán):与“蜿”组成“蜿蜒”一词。

2. 会写的字。

- 杜: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土”。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可通过名人名字来记忆这个字。

组词:杜鹃、杜绝。

- 鹃:左右结构,左边是“鸟”,右边是“肙”。

“鹃”通常指杜鹃鸟。

组词:杜鹃。

- 窄:上下结构,上面是“穴”,下面是“乍”。

表示狭小的意思。

可以与“宽”相对比来记忆。

组词:狭窄、宽窄。

- 郁:左右结构,左边是“有”,右边是“阝”。

形容草木茂盛或者忧愁等。

组词:浓郁、忧郁。

- 肩:半包围结构,外面是“户”,里面是“月”。

表示肩膀。

组词:肩膀、肩负。

- 臀:上下结构,上面是“殿”的一部分,下面是“月”。

注意笔画的顺序。

组词:臀部。

- 移: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右边是“多”。

表示移动、挪动的意思。

组词:移动、转移。

- 额:左右结构,左边是“客”字的一部分,右边是“页”。

表示额头。

组词:额头、额外。

- 陆:左右结构,左边是“阝”,右边是“击”。

表示陆地。

组词:陆地、大陆。

- 乳:左右结构,左边是“孚”,右边是“乚”。

可以联想乳汁来理解这个字。

组词:乳房、乳胶。

- 笋: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尹”和“口”。

指竹笋。

组词:竹笋、春笋。

- 端:左右结构,左边是“立”,右边是“耑”。

表示端正、一端等。

组词:端正、顶端。

- 源: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原”。

表示源头、源泉。

组词:源头、源泉。

七年级下册语文17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语文17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语文17课笔记
标题:成长的桥
一、课文背景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作者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一座桥的象征,感受到了父母之爱和成长的艰辛与快乐。

二、重点词语
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黯淡:光线昏暗,不明亮。

寥落:孤单、寂寞。

馈赠:赠送(礼品或物品)。

涉足: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徜徉:漫步;徘徊。

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睿智:聪明而富有智慧。

弧线:(圆形的曲线)弧形;弯曲的曲线。

桥墩:桥梁两端支承桥面的立柱。

馈赠:赠送(礼品或物品)。

涉足: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徜徉:漫步;徘徊。

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睿智:聪明而富有智慧。

弧线:(圆形的曲线)弧形;弯曲的曲线。

五年级上册语文17松鼠的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17松鼠的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17课《松鼠》课堂笔记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动物的方法。

4. 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具体描写松鼠的外形特点。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详细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强调松鼠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呼应开篇。

生字新词:1. 驯良(xùn liáng):温和顺从。

本课指松鼠性格温顺,容易驯养。

2. 玲珑(líng lóng):精巧细致,多用于形容器物。

本课指松鼠的身体和四肢很小巧。

3. 乖巧(guāi qiǎo):指聪明、听话而讨人喜欢。

本课用来形容松鼠的活泼可爱。

4. 警觉(jǐng jué):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本课指松鼠对周围的动静很敏感。

5. 触动(chù dòng):碰;撞。

本课指松鼠经常从树上跳上跳下,使树枝产生碰撞。

课文重点: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作者抓住松鼠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有顺序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3. 感受松鼠的乖巧、驯良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拓展知识:1. 松鼠的种类:全世界约有200多种松鼠,我国有24种。

其中,岩松鼠、侧纹岩松鼠、皇子松鼠、金花鼠等是我国比较常见的种类。

2. 松鼠的天敌:松鼠的天敌主要是鹰、狐、狸等食肉动物。

3. 松鼠的生活环境:松鼠喜欢生活在森林边缘或树林中,也常出现在人类居住的地方。

练习题:1.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抓住特点描写动物的方法。

3. 如果你是一只小松鼠,你会如何描述自己的生活?。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堂笔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堂笔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堂笔记一、生字词。

1. 认读生字。

- 搁:gē,搁置、搁笔。

- 皱:zhòu,皱纹、皱眉。

- 恶:多音字,è(凶恶)、wù(厌恶)、ě(恶心),在课文中“憎恶”一词里读wù。

- 屏:bǐng,屏气、屏息;píng,屏风、屏幕。

这里“荧光屏”中读píng。

2. 词语理解。

- 鄙夷:轻视;看不起。

文中玛琪对老式学校的态度有鄙夷的成分。

二、文章结构。

1. 整体感知。

-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是美国的艾萨克·阿西莫夫。

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玛琪和托米的交谈,描述了未来的教育方式与现在(文中的“过去”)教育方式的不同。

2. 段落大意。

- 第一部分(1 - 3自然段):写“机器老师”正在给玛琪上课,玛琪对这种上课方式感到厌倦,机器老师已经给她进行了多次测试,她的学习情况很糟糕。

- 第二部分(4 - 25自然段):写玛琪和托米发现了一本纸质的旧书,他们对书中描写的过去的学校感到好奇并进行讨论。

托米讲述了过去学校里有真人老师、不同年龄的孩子一起上学等情况,玛琪觉得那样的学校很有趣。

- 第三部分(26 - 30自然段):写玛琪在想,过去的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因为他们的学习方式与自己的完全不同。

三、主题思想。

1. 主题概括。

- 这篇课文通过描述未来和现在(文中的过去)不同的教育方式,启发读者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一方面,未来的教育有高度的智能化,机器老师能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进行教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等;另一方面,过去的教育虽然没有那么高科技,但有集体学习、真人老师的情感互动等优势。

2. 思想内涵。

- 反映了科技发展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也暗示了教育中一些永恒不变的因素,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知识的热爱等。

四、写作特点。

1. 对话描写。

- 课文主要以对话形式呈现,玛琪和托米的对话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对不同教育方式的好奇、疑惑和向往。

五年级上册语文17松鼠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17松鼠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17松鼠笔记以下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7 课《松鼠》的笔记:一、课文主题本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性格、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性,展示了松鼠的可爱之处,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二、段落划分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第二部分(第2 自然段):写松鼠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第3、4 自然段):写松鼠的行为特征。

第四部分(第5 自然段):写松鼠的生活习性。

三、词语积累1. 词语搭配面容(清秀)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动作(敏捷)性格(乖巧)2. 四字词语闪闪发光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玲珑剔透又干净又暖和四、重点语句1.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句话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等方面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征,表现出松鼠的美丽可爱。

2.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这句话介绍了松鼠的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突出了它们的活泼好动。

3.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这句话具体描述了松鼠搭窝的过程,表现出它们的聪明能干。

五、写作方法1. 抓住特征,形象生动:作者通过对松鼠的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描写,抓住了松鼠的特征,使松鼠的形象栩栩如生。

2. 语言准确,简洁明了: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了松鼠的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特征,使读者对松鼠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3.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性格、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性,使文章层次分明,内容连贯。

六、课文总结本文通过对松鼠的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描写,展示了松鼠的可爱之处,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7课的内容是《爬山虎的脚》,下面是这篇课文的笔记:
1. 生字生词:需要掌握的生字包括“虎、操、占、嫩、顺、均、叠、空”,其中“均”和“叠”可能会对一些同学有难度。

2. 段落解析:
•第一段(第1自然段):描述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和它绿得发亮的外貌。

◦第二段(第2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

◦第三段(第3自然段):详细描述了爬山虎的脚及其生长过程。

3. 主题思想:这篇课文主要通过观察和描述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强调了细心观察和了解事物的重要性。

4. 修辞手法:作者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的脚,比如“巴住墙”,让我们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脚的吸附力。

5. 课外拓展:可以让学生试着在自己的观察下,写一写他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植物或动物的生长过程或特点。

6. 作业建议:可以布置相关主题的写作或观察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写作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笔记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动物笑谈》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一、生字词1. 注音促成(cuò chéng)柠檬(níng méng)携带(xié dài)绰号(chu ò hào)2. 解释哺乳:用母乳喂养。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盛装:华丽的装束。

荒诞不经: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

二、整体感知本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了作者与水鸭、鹦鹉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

文章以“笑谈”为线索,通过对水鸭、鹦鹉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句子理解1. “我生平只看过两幅黄冠大鹦鹉的肖像。

”句中的“只”和“两幅”表明了作者对于黄冠大鹦鹉的关注和喜爱。

2. “我总想,那只死去的可怜的小鸟,只要早生几年,不碰上这个孵绿鹦鹉的好时候,说不定会有一位鸟类学教授活到今天呢。

”这句话幽默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逝去的遗憾和对生命的尊重。

四、问题研究1. 作者为什么说“科学的怪诞不经往往来自教授”?这句话有什么含义?答:作者认为有些教授为了追求科学成果而不择手段,甚至曲解事实,这种行为违背了科学精神,因此被称为“科学的怪诞不经”。

这句话的含义是讽刺那些不遵守科学原则、追求名利的教授。

2. “不过再野蛮霸道的人,到了一个软弱无力的动物面前,只要他还保有一点火种,就不会没有同情心。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答:这句话表达了人类内心的同情心和善良本质。

即使一个人再野蛮、再霸道,当他面对一个弱小的动物时,也会因为同情而产生怜爱之情,这说明人类内心深处都有善良的一面。

五、拓展延伸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与动物之间的趣事或感人故事,并谈谈你对动物的看法。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笑谈》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对水鸭、鹦鹉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描写,我们了解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与动物接触时,应该保持善良和尊重。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笔记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笔记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笔记人教版一、课文标题与作者。

2. 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他的作品多以幽默讽刺为主,语言简洁生动,对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和揭露,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二、生字词。

1. 字音。

- 祈祷(qí dǎo):注意“祈”字的读音,不要读成“qǐ”。

- 吹嘘(chuī xū):“嘘”字为轻声。

- 寡妇(guǎfù):“寡”字较难写,笔画较多,要注意书写顺序。

2. 字形。

- “溺”:左右结构,右边是“弱”,表示淹没在水里,与水有关,如“溺水”。

- “篷”:上下结构,与“蓬”字区分,“篷”多与遮风挡雨的东西有关,如“帐篷”;“蓬”多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如“蓬乱”。

3. 词义。

- 臭味相投: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专指坏的)。

- 无依无靠:形容孤苦而无所依靠。

- 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三、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1. 结构。

- 第一部分(1 - 3段):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回来了,人们都在猜测他们的死活,而汤姆讲述了自己的历险经过。

- 第二部分(4段):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

- 第三部分(5 - 6段):汤姆向人们讲述在山洞里的经历,并且夸张地吹嘘一番。

2. 主要内容。

-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们从山洞回来后的情景。

通过汤姆的讲述,我们了解到他们在山洞中的惊险经历,包括如何在山洞里迷路、寻找出口,以及与坏人印第安·乔的周旋等。

展现了汤姆勇敢、聪明、调皮、爱冒险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孩子们纯真的友情和他们成长中的烦恼与快乐。

四、人物形象分析。

1. 汤姆·索亚。

- 勇敢:在山洞中,他面对未知的危险毫不畏惧,积极寻找出口,并且在遇到印第安·乔时,虽然害怕但也能保持冷静,想办法应对。

- 聪明:他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在山洞里做标记,寻找出口,还能巧妙地哄骗小伙伴们一起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17盼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17盼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17盼课堂笔记
1. 重点词语: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瓢泼大雨:形容雨下得非常大的样子。

夺眶而出: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

形容非常激动或非常高兴。

毫不犹豫:形容人在处理事情上非常果断,没有片刻迟疑。

2. 句子理解:
(1)"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袋,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
这个句子通过描述妈妈送给我新雨衣的事情,为后文"我"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的情节做了铺垫。

(2)"我趴在窗台上,看着窗外的雨滴,心里盼着:"快点下雨吧!我要穿上我的新雨衣了!"
这个句子通过描写"我"趴在窗台上看雨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穿上新雨衣的渴望和盼望。

(3)"可是,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老天爷却一直没有下雨。

"
这个句子通过描写"我"盼望下雨却一直没有下雨的情况,为后文"我"看到邻居阿姨拿着一把漂亮的小花伞回家的情节做了铺垫。

(4)"吃过晚饭,我趴在窗台上往外看,啊,月亮出来了,星星出来了,天上有那么多的小水珠在深蓝色的天上闪烁!"
这个句子通过描写月亮、星星和天上的小水珠,表达了"我"对下雨的喜悦和兴奋。

3. 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我"盼望穿上新雨衣的故事,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描写"我"对下雨的盼望和穿上新雨衣的喜悦,展现了童真、童趣和童心。

17课四年级上册语文笔记

17课四年级上册语文笔记

17课四年级上册语文笔记以下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 课《爬天都峰》的笔记:一、课文主题本文主要讲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二、走近作者黄亦波,1937 年生,江苏无锡人。

著有诗歌《阿布加和中国医生》,散文诗集《远方的礼物》《阳台上的小客人》,故事集《眼睛会动的布娃娃》,儿歌集《从小爱劳动》,儿童散文《新年的礼物》等。

三、重点字词- 多音字:- 相:xiāng(相当)xiàng(照相)- 都:dū(首都)dōu(都是)- 词语解释:- 笔陡:笔直陡峭。

- 白发苍苍:头发灰白,形容人苍老。

-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 汲取:吸取。

四、段落划分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写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第二部分(第2 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

第三部分(第3-5 自然段):写“我”在一位老爷爷的带动下,爬上了天都峰。

第四部分(第6-7 自然段):写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相互道谢。

第五部分(第8-10 自然段):写爸爸对“我”和老爷爷的称赞。

五、课文解析1. 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因为“我”和老爷爷都看到对方从对方身上汲取了力量,才爬上了天都峰,所以要互相道谢。

2.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风貌。

同时,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我”和老爷爷的对比,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和主题。

六、课后练习1.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答:本文写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

文章是按照“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写的。

2. “我”开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答:课文通过描写“我”在爬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7课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7课笔记

知识点作者介绍: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

他用了40年时间完成了36 卷的代表作《自然史》。

在布封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

我会写:鼠:shǔ(松鼠、老鼠、鼠目寸光)秀:xiù(秀丽、优秀、眉清目秀)玲:líng(玲珑、玲琅、小巧玲珑)珑:lóng(玲珑、八面玲珑歇:xiē(歇息、歇脚、歇凉)窝:wō(鸡窝、做窝、被窝)拾:shí(拾取、拾荒、拾金不昧)滑:huá(光滑、滑冰、油腔滑调)狭:xiá(狭窄、狭小、狭路相逢)勉:miǎn(勉励、勉强、勉为其难)梳:shū(梳理、梳头、梳妆打扮)我会认:驯:xùn(驯马、驯服、桀敖不驯)矫:jiǎo(矫健、矫正、矫捷)杈:chà(分杈、树杈、杈子)锥:zhuī(圆锥、锥子、锥形)形近字:鼠(松鼠)舅(舅舅)玲(玲珑)铃(铃铛)拾(拾取)给(给力)滑(滑倒)猾(狡猾)狭(狭小)侠(大侠)梳(梳头)流(流动)多音字:翘:qiào(翘起来)qiáo(翘首)露:lù(露水lòu(露马脚)强:qiǎng(勉强)qiáng(强大) jiàng(倔强)塞:sāi(塞子)sài(塞外)sè(堵塞)扎:zā(包扎)zhā(扎针)zhá(挣扎)近义词:乖巧一一灵巧驯良一一温顺漂亮——美丽喜欢——喜爱矫健一一矫捷追逐一一追赶轻快一一轻巧锐利一一锋利警觉——警惕躲藏——躲避强烈——剧烈锐利——尖锐狭窄——狭小光滑一一平滑坚实一一结实反义词:漂亮——丑陋喜欢——讨厌敏捷——笨拙躲藏——暴露乖巧——顽劣清秀——粗犷强烈——微弱轻快——笨重光滑——粗糙锐利——滞钝干净——肮脏暖和——寒冷坚实——松软端端正正——歪歪斜斜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7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7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7课笔记一、课文背景本课是一篇充满温馨情感的故事,讲述的是父亲在冬日里为女儿削苹果的场景,表达了父女之间的深情。

二、生字词解析1.识字:课文中出现了一些生字,如“削、苹、铛、匙、疚、诲”等,需要注意正确发音和书写。

2.词语: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包括“冬日、夕阳、微风、欢声笑语、翩翩起舞、默契”等,需要理解其含义并在句子中运用。

三、课文解析1.文章结构: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段)描写了冬日里一家人在晚餐时的情景;第二部分(7-9段)重点描述父亲为女儿削苹果的场景;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表达了父女之间的深情。

2.重点段落分析:文章的重点段落是第七段到第九段,描述了父亲为女儿削苹果的场景。

需要关注父亲的动作、神态以及女儿的反应,深入理解父女之间的情感。

3.主题思想:本课的主题是亲情,通过描述父亲为女儿削苹果的场景,表达了父女之间的深情,提醒我们要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4.写作手法:本文采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描述父亲为女儿削苹果的细节,展现出亲情的美好。

同时,也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如一家人晚餐时的氛围与父亲削苹果时的场景对比,更加突出了父女之间的深情。

四、拓展延伸1.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印象中最深刻的父亲为你削苹果的场景吗?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讨论:亲情是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人际关系之一,你认为除了父女之间,还有哪些亲情关系也很珍贵?3.实践:尝试着以细腻的描写手法,描述一种你熟悉的亲情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情感。

五、课后习题解答建议学生认真完成课后思考题,通过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亲情的意义。

六、文化背景知识建议学生了解冬天的苹果和削苹果的方法,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苹果所代表的意义,如“平安幸福”等。

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背景和主题。

七、常见问题解答对于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生字词发音和书写、句子理解等,我都已经在本课解析中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三上语文十七课笔记

三上语文十七课笔记

三上语文十七课笔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是一篇名为《找骆驼》的课文。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笔记:
一、生字
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包括:骆、驼、踪、迹、驮、稳、准、确。

二、词语
需要掌握的词语包括:骆驼、商人、走失、大概、牙齿、脚印、年纪、商人、老人、一阵风。

三、句子
1.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心里很着急,他向老者说了情况。

2. 老者很自信地告诉商人,他可以根据骆驼的脚印找到它。

3. 商人按照老者的指示,找到了骆驼的脚印,发现了一个规律:骆驼的左脚印比右脚印深,而右脚印比左脚印浅。

4. 商人根据这个规律,找到了骆驼的方向,顺利地找到了失物。

5. 老者很高兴,商人也很感激老者的帮助。

四、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老者的帮助下找到了骆驼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也要学会尊重老人,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

五、问题思考
1. 商人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找到骆驼?
2. 老者是如何帮助商人找到骆驼的?
3. 你认为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六、知识点解析
1. 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话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2. 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事物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3. 尊重老人的重要性:老人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

七、拓展阅读
可以阅读一些类似的寓言故事,如《狐狸与葡萄》、《乌鸦与水罐》等,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认识。

五上语文书17课笔记

五上语文书17课笔记

五上语文书17课笔记一、字词1.会认字及组词驯矫歇杈藓狭勉锥驯良矫正树杈苔藓锥子驯服矫健冰锥2.会写字及组词鼠秀玲珑歇窝滑拾狭勉梳松鼠秀丽玲珑歇凉燕窝光滑老鼠秀气歇脚窝火滑冰收拾狭窄勉强梳理拾取狭长劝勉梳洗二、整体把握课文第1段:写松鼠外形。

侧重漂亮第2段:写松鼠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

驯良(不扰民)第3段:写松鼠日常行为,机警、敏捷、聪明。

乖巧第4段:写松鼠搭窝,聪明、勤快。

乖巧第5段:写松鼠的生育及小松鼠干净可爱。

三、重难点解析1.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答:松鼠的信息主要有:外形特点;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行为特点;搭窝;其他习性。

2.读下面句子,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

(1)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2)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3) 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

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答:第(1)句从体形、身长、尾长、体重,客观严谨的数据,用词准确,让人觉得简洁明晰;课文第1段从面容、眼睛、身段、四肢、尾巴等方面来介绍松鼠的外形,突出松鼠的特点,语言形象生动,让人觉得活泼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第(2)句在松鼠搭窝的地点、所用的材料以及窝的大小等方面提供明确简洁的信息,而课文第4段详细描述了松鼠搭窝的过程,表现了松鼠聪明、能干。

第(3)句提供了松鼠换毛的季节、产仔等信息,而课文第5段还谈到松鼠行发的颜色及松鼠如何梳理毛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松鼠爱干净的生活习惯。

不同:例句语言平实、简洁、准确;课文语言活泼、生动、形象。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第一首《望天门山》课堂笔记一、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断duàn(中断、断绝、一刀两断)楚chǔ(楚国、楚歌、楚楚动人)至zhì(至此、至今、自始至终)孤gū(孤单、孤雁、一意孤行)帆fān(帆船、孤帆、一帆风顺)二、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相 xiāng 互相相识相亲相 xiàng 相貌宰相丞相三、反义词开——关出——入四、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1.《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答:《望天门山》描写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红花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答: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的。

他正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此时他看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情景。

五、古诗大意原文:望天门山作者: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来。

六、古诗主题《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第二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笔记一、课后生字组词饮yǐn(饮酒、畅饮、饮水思源)初chū(初晴、初升、大梦初醒)亦yì(亦是、亦然、人云亦云)抹mǒ(涂抹、浓妆淡抹、搽油抹粉)宜yí(相宜、宜居、因地制宜)二、常见多音字抹mǒ(涂抹)mā(抹布)三、反义词:晴——阴淡——浓四、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1.《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上的几处画面,各是什么样的?答:《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时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雨天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四年级上册语文17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17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17课堂笔记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的课堂笔记如下:1. 生字组词:嘱(zhǔ):嘱咐、医嘱、叮嘱、托嘱、遗嘱秘(mì):秘密、秘书、隐秘、神秘、奥秘告(gào):告诉、告别、讣告、告诉、投诉诉(sù):告诉、诉说、诉讼、控诉、倾诉2. 多音字:宁:宁愿(nìng)宁静(níng)吐:吐痰(tǔ)吐出(tǔ)3. 近义词:叮嘱——嘱咐乱糟糟——乱哄哄沉甸甸——沉甸甸明亮——明晰模糊——朦胧仔细——认真4. 反义词:重——轻明亮——昏暗仔细——马虎干净——肮脏5. 词语解释:千言万语:形容话很多。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6. 句子解释:(1)“蓝盔”指的是什么?“今天,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从一个士兵的头上摘下来的。

它融入了祖国的泥土,却留在了妈妈的怀抱。

”这句话的意思是,“蓝盔”是指维和战士头戴天蓝色钢盔,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

在战争中,为了避免因混乱中交战各方无法识别而造成误伤,和平时为了便于识别交战各方,联合国规定参加维和部队的每个特战队员均佩戴蓝色的头盔,头盔上的钢盔上均缀有联合国标志和英文的UN。

(2)“这里……又需要月儿圆圆的梦,需要建立梦中的童话城堡。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的儿童需要一个美好的梦想,需要一个童话般的梦想,就像月儿圆圆的梦一样,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童话城堡。

7. 课堂笔记:本课讲述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士兵在执行任务时发生的故事,表达了对维和部队士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通过学习本课,可以了解维和部队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在执行任务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同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在学习本课时,需要注意生字词的拼写和读音,以及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段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可以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第17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第17课课堂笔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课《盼》课堂笔记一、生字:1. 篷(péng):帐篷、船篷等。

2. 蕾(lěi):花蕾、蓓蕾等。

3. 裹(guǒ):包裹、裹着等。

4. 挎(kuà):挎包、挎着等。

5. 兜(dōu):兜子、衣兜等。

6. 怦怦(pēng pēng):形容心跳的声音。

二、多音字:1. 盛(shèng/chéng):盛开、盛饭等。

2. 嚷(rāng/rǎng):嚷嚷、叫嚷等。

3. 揣(chuāi/chuǎi):揣摩、揣手等。

4. 糙(cāo/zào):粗糙、糙米等。

三、近义词:1. 风欺雪压:指遭受风雨和雪霜的侵袭。

2. 洋溢:指气氛充满欢乐、愉快。

3. 奇妙:指非常新奇、令人惊奇。

4. 奔向:指朝一个方向奔跑。

5. 惊讶:指感到惊奇、诧异。

6. 迅速:指速度很快。

7. 愉快:指心情愉悦、高兴。

8. 盼望:指期望、希望。

9. 尽情:指毫无保留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10. 高兴:指心情愉悦、感到愉快。

四、反义词:1. 风欺雪压: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等。

2. 洋溢:沉闷、压抑等。

3. 奇妙: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等。

4. 奔向:朝相反方向奔跑等。

5. 惊讶:平静、淡定等。

6. 迅速:缓慢、迟缓等。

7. 愉快:悲伤、郁闷等。

8. 盼望:失望、绝望等。

9. 尽情:克制、压抑等。

10. 高兴:沮丧、失落等。

五、词语解释:1. 衣裳:指衣服。

2. 盼望:指期望、希望。

3. 探:指伸出手去够着,引申为试探。

4. 披:指把衣服披在身上。

5. 淋湿:指用水浇淋,使湿润。

6. 糟糕:指事情不顺利,出现意外的情况。

7. 兴奋:指精神振奋、激动。

8. 甩下:指丢下、离开。

9. 狂奔:指飞快地奔跑。

10. 怀抱:指抱着、搂着。

11. 继续:指不中断地进行下去。

12. 蹦跳:指跳跃、跳动。

13. 沉浸:指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的状态。

14. 盘算:指考虑、计划、打算。

15. 拟定:指起草制定、拟定计划。

二年级上册语文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堂笔记

二年级上册语文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堂笔记

二年级上册语文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堂笔记
《难忘的泼水节》的课堂笔记:
一、生字组词
忘(忘记)(难忘)泼(泼水)(活泼)度(度过)(年度)龙(巨龙)(龙王)炮(花炮)(礼炮)穿(穿衣)(穿过)向(方向)(向往)令(命令)(口令)
二、多音字
好hǎo(好像)hào(好奇)
空kōng(天空)kòng(空地)
乐lè(快乐)yuè(音乐)
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
三、近义词
特别—非常欢乐—快乐开心—高兴祝福—祝愿
四、反义词
特别—一般欢乐—痛苦开始—结束
五、词语积累
敬爱鲜红火红欢乐欢呼开心幸福难忘水红色咖啡色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
六、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以上是第十七课《难忘的泼水节》的课堂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17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17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17课《少年闰土》课堂笔记一、生字组词胯(kuà):跨骑胯骨腰胯垮台垮掉猬(wèi):刺猬猬集打獾子,刺猬畜(chù):畜生牲畜家畜畜力畜牧二、多音字相:xiāng相信 xiàng相片儿:ér儿童 er耳垂三、近义词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朴素四、反义词大抵──大概喜欢──厌恶熟悉──陌生五、理解词语大抵:大概。

抵,相当。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希奇:希罕奇特。

素:一向,向来;向来就存在的。

无穷无尽:没有尽头。

潮汛:一年中定期有规律的涨潮退潮现象。

聪明人:指富于智慧的人。

胡叉:农具名,用于除草、泥田。

稻鸡:沙鸡。

一种水鸟。

圆锥形的:这里形容沙堆。

精彩:出色,绝妙。

文中形容乡村风景。

本事:可以指技能、能力;也可指事情。

文中指本领。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缺漏可寻。

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就是没有原因。

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怀疑(别人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情理)。

六一公公:双关,本是个人的名字;也指六月一日赶庙会时扮演六一公公的人。

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里两种意思,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效果。

(拟人)(人物描写)分明:清楚明白。

分外:特别;格外。

(词义)六、句子解析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我连猹都说不明白,足见得我是个大傻瓜。

小朋友把“我”笑骂成“傻瓜”是可以的,“我”也的确是连“猹”这样的词都说不出来,只好用“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来形容,足见“我”的表述能力实在太差了。

这说明“我”既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因而认识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的这一表述,非常具体地表现了“我”的无知,对于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等充满童趣的事,“我”甚至“连它的皮毛都不曾见过”,又怎么能够随口说出呢?这样写为后文写“我”和“闰土”的隔膜埋下了伏笔。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松鼠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松鼠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松鼠课堂笔记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学生答:树林)。

对,我们还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学生答:松鼠)。

在树林里,我们会看到许多树木,但你见过长得像松鼠的树吗?(展示松鼠的图片)其实这并不是树,而是松鼠。

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松鼠的。

(展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同桌互读生字生词。

开火车复习生字生词。

听课文录音,思考:
(1)松鼠是一种——(学生答:可爱的鸟),还能——(学生答:爬树)。

(2)松鼠的模样是什么样的?用笔在书上画下来。

(3)松鼠的习性是怎样的?用笔在书上画下来。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讨论:“乖巧”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很乖巧?为什么松鼠会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仿照下面的句子造句。

例: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

也不呆在树枝上,设法逃脱捕获者。

它们虽然也捕鱼,却比其他河狸少得多。

它们如果在树林里活动就不敢从树上跳下来。

只有在感受到捕获者的威胁时才突然从树上跳下来。

指导朗读第一段。

背诵第一段。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生词。

预习下一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17笔记整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静()觉察()遵守()
赞赏()必须()情愿()
惊喜()
答案:宁静发现服从欣赏务必宁愿惊讶
2、辨析:
竿/杆
鱼()栏()
拖/脱
()地摆()()拉()下
答案:鱼竿栏杆拖地摆脱拖拉脱下
3、请写出爸爸说话的提示语:
爸爸()地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爸爸()地说:“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爸爸()地说:“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答案:严肃语重心长斩钉截铁
4、根据汤姆的表现,说说汤姆的心情变化。

•1、汤姆小心翼翼地把鲈鱼拖出水面。

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2、“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3、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4、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

答案:惊喜——不高兴、不理解——无可奈何——遗憾
5、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爸爸?
答案:爸爸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6、什么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
那晚的情景、爸爸说的话。

7、为什么会铭刻?
答案:因为那晚汤姆钓到了他今生最大的鲈鱼,而且最后还
无可奈何地放走了,这样的情景让人难忘。

同时从那晚
的情景中,他明白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自觉遵守
公共规定的道理。

8、请用“不管。

都。

”造句,与社会规定有关
请用“允许”造句,放前或后。

在公园里,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不能随意采摘花朵。

他允许我出去玩。

做这件事要经过他的允许。

9、陈述句改反问句。

1、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没有人知道我们在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3、你一定没想到会这样。

三步:A加反问词(难道或者怎么)
B把否定改肯定,肯定改否定
C 加疑问词和问号。

答案:你怎么不把这条鱼放掉呢?
难道有人会知道我们在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吗?难道你想到会这样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