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广东心理健康教育自考《学习辅导与实践》复习资料
一1、联结派的学习理论:1.桑代克的连接理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学习的过程就是对条件刺激产生泛化、分化、消退的过程。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操作性和外部强化。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和外部及内部强化(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2、认知派的学习理论: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学习理论:知觉和认知重组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强调行为的整体性:S-O-R;目标-对象-手段。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
4.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和有意义的学习。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对于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条件等提出的观点2.建构主义以对学习的理解为基础而提出的教学理论:随机通达教学、情境教学与自上而下的设计(抛锚学习)、支架式教学。
4、学习问题的表现:1.学习动力缺乏或不足2.学习策略与方法不对3.学习焦虑水平过高4.情绪波动明显5.行为习惯不良:多动、固执、拖拉与消极应付、疲劳战术、行为监控能力差,过分依赖家长、粗心大意。
5、学习问题的成因分析:1.学习心理问题的内部因:生理因素(身体因素)、遗传因素(智力遗传)、心理因素(认知与非认知因素)2.学习心理问题的外因:不良的社会、家庭环境影响、不利的学校因素影响。
6、学习辅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系统性、教育性、坚持性、个别化原则。
7、开展学习辅导的意义:1.开展学习辅导有助于改进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2.学习辅导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3.学习辅导有助于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二、1.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激起、调节和维持、停止的作用。
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启动、维持、监控作用2、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1.认知的内驱力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3.附属的内驱力3、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1.社会性动机日益明显2.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向间接的远景性动机的转变3.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发展4.认识兴趣不断发展4、联结派的动机1、理论基本观点:学习行为是由驱力所激起的,而驱力则因生理上的需求而产生,个体表现出某一行为后予以需求上的满足,就会强化并保留该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板块复习资料
心理健康教育板块复习资料一、知识索引:1、珍爱生命:大自然的自己的他人的2、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及特点3、认识自我:方法意义4、挖掘潜能方法计划5、情绪:青少年情绪特点分类调节6、好奇心、从众心理雷区(误入原因;过高、过低交友法制观念)7、顺境和逆境的作用8、挫折:态度结果方法9、意志:表现磨砺10、学习压力作用调整11、焦虑:原因表现影响调整12、亲子之间:代沟逆反(辩证看逆反危害)孝敬父母(原因行动)化解矛盾13、交友:标准维护友谊正常异性交往的意义艺术14、师生之间:学会沟通17、与网络交往18、集体和个人:关系怎样做19、竞争与合作20、压力焦虑理想选择二、看题作题1、青春期是指11——18岁这段年龄,这段时期人的变化最大,烦恼最低,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2、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基本情绪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几种,情绪需要调节,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看到不平的事,恨得握紧拳头、咬紧牙,这是________情绪调节方法,考试前很紧张,这时候我们在心理说:我行,一定能考好。
这是___调节情绪的方法。
3、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江涛参加一中选拔赛落选,爸爸在送妈妈去医院的车上又被扒手偷去了给妈妈治病的药费。
活泼阳光的江涛情绪一下降到冰点。
做题(1)、请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江涛该怎么办?(2)我们应该怎样战胜挫折,磨练意志?4、下列情绪特点属于青少年的是:1、调节控制情绪能力不强 2、情绪强烈、外露 3、表现稳重、不外露4、易冲动、易变化、起伏大5、经常出现矛盾情绪6、不易冲动,很冷静A、1 2 4 5B、3 5 6C、1 2 3D、4 5 65、花季少女林风有时感到很幸福,有时又感到很苦恼:她很注意个人的穿着打扮、发型塑造;有时又因发胖的体形发愁,有时也因数学成绩的落后而沮丧。
她的小本本贴着歌星、影星的照片,却又非常仰慕那些科学家。
林风很迷茫:“我到底是什么?”(1)、请你为林风排解心中的烦恼。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5)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5)*46、心理诊断的任务是什么?答:1、确定状态是否正常,2、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原因。
3、确定问题的程度。
4、预测发展前景。
*47、简述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示及矫治办法。
答:表示:临近考试和在考场上就出现紧张、担忧、注意不能集中、记忆堵塞、思维迟钝并伴随食欲不振、失眠、血压升高、手脚冰凉、腹泻严重甚至发生休克等生理异常现象。
矫治:第一,帮忙压力过大的学生重新认识考试的价值,调节本身的期望值,减轻心理压力;第二,帮忙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恢复或增强自信心,减轻对考试结果的不必要的担忧;第三,教给学生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控制过度紧张的情绪;第四,症状比力严重的,建议到专门的咨询部门去寻求帮忙。
*48、简述强迫症的主要表示形式。
答:是以强迫不雅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示形式的神经症,主要表示是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不必要、妨碍正常生活和工作而本身又无法控制的不雅念、意向或动作。
*49、简述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原则及程序。
答:(1)针对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强调了活动目标的针对性。
(2)民主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对师生交往方式提出的要求。
(3)活动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对活动形式方面的基本要求。
(4)参与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对活动主体方面的基本要求。
设计程序:(1)明确目标确定辅导活动的目标要做到具有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确定内容内容的确定要以目标为依据,要紧紧围绕目标的实现来安排有关内容。
(3)选择形式形式的选择要服从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要表现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
*50、心理辅导活动的特点?答:(1)目标的单一性:心理辅导活动的目标比力单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本质,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内容的补充性: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通常都是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来安排,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
(3)形式的独特性:心理辅导活动在形式上有许多独特的地方。
*51、简述心理辅导活动的实施要领答:(1)明确角色。
安徽自考心理健康教育书目
安徽自考心理健康教育书目
《安徽自考心理健康教育书目》
安徽自考心理健康教育是自学考试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者,了解相关的书目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在安徽自考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常见的书目:
1.《心理学导论》
这本书是心理学的入门教材,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书中详细介绍了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对于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2.《心理健康教育学》
这本书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教材,对于自考学生来说是一本很好的指导书。
书中详细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
3.《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案例》
这本书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和实践案例的书籍,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
书中罗列了很多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以上是安徽自考心理健康教育常见的一些书目,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自考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心理健康教育一、解释名词1、健康: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即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的完满状态。
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使健康的含义更加完整、全面。
2、心理健康;指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
3、心理问题;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影响或内部失调而引起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现象。
4、心理障碍;是心理功能发生局部障碍的表现,其原因多与自我调节水平下降有关。
5、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的表现,通常是因为外部刺激过强或心理严重失调所致。
6、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卫生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
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7、心理压力;指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那种紧张、焦虑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状态。
8、心理应激;指人们在压力情景下引起的一系列不同于平时的身心反应。
9、挫折(心理挫折);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自认为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10、合理化;主要是通过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如贬低目标(酸葡萄机制)美化结局(甜柠檬机制)推诿责任等。
11、否认:这是对挫折情境采取的一种鸵鸟政策,即不承认态度,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12、投射;即将引起压力和冲突的焦虑感以及深层的需求与动机转嫁到其他人身上以减轻自身压力的方式。
13、幻想;即通过幻想或想象的方式来暂时满足一下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某些需要的调节方式。
13、固执行为;指坚持某些明知无效甚至有害的反应方式,而不能作出有效的调整。
14、攻击行为:比如受到别人的指责后马上反唇相讥,甚至恶语伤人,这是直接攻击;假如此时意识到这种言语侵犯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害,于是将供给矛头转向与之有关的其他目标,这叫间接攻击;如果受挫折是一个性格内向、比较懦弱的人,也可能把攻击矛头指向自己,这是自我攻击。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05615)复习资料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05615复习材料第一章心理健康及其标准第一节现代健康理念论 P2一、现代健康理念的基本特征:P61、是一种全人的健康理念2、是一种动态的健康理念3、是一种谱系的健康理念4、是一种促进的健康理念二、现代健康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基于健康动态与谱系的现实性,以促进的方式,达成全人健康。
第二节心理健康论 P11一、心理健康与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之间的关系 :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即心理卫生的目的在于维护、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一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一般认为,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先驱是法国精神科医生皮内尔。
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兴起作出直接贡献的是美国保险系统职员比尔斯。
1880年 3月他根据自己亲身的感受和体会用生动的文笔写成《自觉之心》一书。
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宣告成立。
(二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 P12第一阶段 :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 . (20世纪 20到二战结束1930年 5月 , 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市召开 ,53个国家的 3042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 并选举产生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 ,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威廉华任会长 , 比尔斯任秘书长。
这一阶段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是:致力于精神病院的给养改革以及建立广泛的精神病社会保障体系,以使精神病患者受到社会公正处置,并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率。
第二阶段 :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 . (二战后 --20世纪 60年代末1948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 , 发表了题为《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的纲领性文件 . 在此次会议上还成立了新的国际心理卫生组织——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 (WFMH.1949年 , 世界卫生组织 (WHO总部建立了心理卫生处 . 这些组织的建立与纲领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心理卫生运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1961年,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明确提出心理卫生今后的工作任务是:在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及教育学等各个领域,使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自考 心理学 考前复习资料
★
纯光混合而产生。人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锥体细胞,它们分别对红、绿、蓝三原色最敏感。
以不同比例混合这三种原色,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
②拮 抗理 论 ( 四色 说) 由赫 林 提出 :人 眼对 光反 应的 视 觉基 本单 元是 成对 组织 的 ,有 红、
绿、
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三对,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每一对的两个要素作用相 反,具有拮抗作用,表现是当其中一个停止作用后另一个就激活。所以先看红色后像就是绿 色。
习心 理学 的意 义和 作用
★★★ ★
助于知己知彼,搞好人际关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1) 认识客观世界: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 (2) 调整和控制行为: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 可以通过改变内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 (3) 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 知识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 以直接起作用。
简述观察法的优点和不足(简答题) (1) 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 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第五 认识内 结合实际阐述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论述题)学习心理学,既有助于对自己有比较清 节学 外世界 晰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有
基本的 视觉适应。(名词解释)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 视觉现 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该现象有明适应(光适应)和暗适应,暗适应是指感受性逐渐增高的 象★ 过程,明适应则相反。
视觉的 试论述关于色觉的几种理论。(论述题)
2023年自考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心理健康教育一、解释名词1.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旳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即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旳完满状态。
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旳定义中增长了道德健康旳内容, 使健康旳含义愈加完整、全面。
2.心理健康;指旳一种心理功能状态, 即可以使人们所具有旳所有心理潜能都得到充足发挥旳理想状态。
3.心理问题;指个体发展过程中, 由于外部影响或内部失调而引起旳临时性旳心理失衡现象。
4、心理障碍;是心理功能发生局部障碍旳体现, 其原因多与自我调整水平下降有关。
5.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旳体现, 一般是由于外部刺激过强或心理严重失调所致。
6、心理健康教育: 是心理卫生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旳体现。
是素质教育旳重要构成部分。
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旳重要保证。
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旳有效措施7、心理压力;指因外部环境旳影响而导致旳那种紧张、焦急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旳应激反应状态。
8、心理应激;指人们在压力情景下引起旳一系列不一样于平时旳身心反应。
9、挫折(心理挫折);指个体在实现目旳旳过程中, 碰到了自认为难以克服旳障碍而产生旳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10、合理化;重要是通过寻找多种理由和借口来减轻自己旳心理压力。
如贬低目旳(酸葡萄机制)美化结局(甜柠檬机制)推诿责任等。
11.否认: 这是对挫折情境采用旳一种鸵鸟政策, 即不承认态度, 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12.投射;即将引起压力和冲突旳焦急感以及深层旳需求与动机转嫁到其他人身上以减轻自身压力旳方式。
13.幻想;即通过幻想或想象旳方式来临时满足一下在现实中无法满足旳某些需要旳调整方式。
13.固执行为;指坚持某些明知无效甚至有害旳反应方式, 而不能作出有效旳调整。
14、袭击行为: 例如受到他人旳指责后立即反唇相讥, 甚至恶语伤人, 这是直接袭击;假如此时意识到这种言语侵犯会给自己带来更大旳危害, 于是将供应矛头转向与之有关旳其他目旳, 这叫间接袭击;假如受挫折是一种性格内向、比较懦弱旳人, 也也许把袭击矛头指向自己, 这是自我袭击。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知识点(一)心理现象是脑的机能,又是客观现实的产物。
[重要]p2-心理现象结构图(二)大脑的发育为心智的成熟提供了基础。
(三)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四)认知是人们对外部世界进行加工的过程。
(五)人的心理特点:意识和社会性(六)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七)内在的心理世界被称为意识(人特有,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八)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1、婴幼儿期(以感知觉的发展为标志,语言发展)2、儿童早期(思维能力创造力,自我意识出现)3、儿童后期(逻辑思维能力,人际关系开始发展)4、青春期(开始初步建立两性关系)5、成年期(以抽象推理能力为特征的液体智力在30岁到达顶峰,晶体智力-指言语和知识仍在发展)6、中年期7、老年期(九)心理发展五特点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个性差异5、心理发展是遗传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十)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1、认知发展特点①智力创造力高峰②感知觉、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已成熟完善2、情绪发展特点①波动性和两极性②冲动性和爆发性③情绪的心境化④情绪的掩饰性3、意志发展特点①自觉性和惰性并存②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③果断性和冲动型并存4、自我意识发展特点①强烈关注自我形象②自我体验丰富而强烈③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性(十一)大学生心理发展课题:1、摆脱依赖走向自立2、适应新的人际关系3、掌握知识技能4、认识和理解自我5、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十二)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涵,而良好的社会适应则是健康的重要标志(十三)心理健康的标志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十四)在心理健康标准中,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10条心理健康标准最有名(十五)心理健康意味着1、在认知上,能正确地认识他人和自我2、在情绪上,能拥有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3、在意志上,有坚强的品质与抗挫折的能力4、在与环境的关系上,既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能适应和改造环境(十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合理的自我认知2、坚强的意志3、积极稳定的情绪4、健全的人格5、和谐的人际关系6、良好的适应能力(十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1、适应问题2、择业问题3、学业问题4、人际交往问题5、恋爱和性问题(ps:困扰的影响不全是负面,处理得好有利于成长)(十八)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1、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需要2、心理健康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3、心理健康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条件4、心理健康是保障幸福生活的基础(十九)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内在一、生理因素①神经系统②遗传因素③内分泌系统二、心理因素①认知因素②情绪因素③意志因素外在①社会因素②家庭因素③学校因素(二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1)增强心理健康意识(2)有效维护心理健康1、实施自我调节①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②发展成熟的应对方式③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2、寻求社会支持(家庭是核心、同学朋友、辅导员教师等)3、求助心理咨询第二章知识点(一)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心理健康(一)自考重要知识点
心理健康(一)自考重要知识点
一.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是指人类在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和危机,拥有良好的情感、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生命的方方面面。
二. 心理障碍
1. 心理障碍的定义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出现明显异常或病态表现,从而影响其社会、工作和日常生活,需要治疗和干预的心理问题。
2. 常见的心理障碍类型
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等。
这些心理障碍的具体症状和治疗方法各有不同。
三. 心理健康的维护
1. 心理健康的保持
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适度运动、良好的社交关系、积极的自我
心理调节能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2. 心理健康的干预
如果出现心理障碍或其他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
的帮助和干预,或参加相关的心理治疗和疗养。
四. 总结
心理健康与人类生命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维护好自身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人维护心理健康是每个人应尽的责
任和义务。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4)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4)*21、如何合理表达教师积极情感?答:1、使用积极的语言过学生以鼓励。
2、充分发挥表情的作用。
3、利用动作表达积极情感。
4、多种沟通手段的综合运用。
*22、应如何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答:1、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
2、不断增强职业荣誉感。
3、在育人成才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4、在创造性劳动中体验自我价值感。
*23、人民教师的情感调控的意义?答:1、防止干扰教学过程,降低教学效果。
2、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3、克制或合理宣泄不良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
*24、教师消极情感调控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1、知足常乐。
2、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3、心理换位。
4、转移认知对象。
5、合理宣泄。
6、升华调控7、自我安慰8、一笑了之9、快乐作业。
*25、好教师应具有什么特征?答:第一、控制班级的能力;第二、对学生个人关心和同情;第三、把课程教好,使学生学懂学会。
第四、耐心;第五、教的方式让人有兴趣,鼓励学生的热情和信心,使他们学会;第六、行为上高标准,使学生尊敬。
第七、喜欢并尊重儿童,师生关系好。
第八、对于教学热忱专致。
第九、又容易接近、令人愉快的性格,第十、对所教的学生的性格彻底了解。
十一、有幽默感。
十二、对待问题掌握灵活。
十三、公正。
*26、性格与身心疾病的关系。
答:心身医学家研究发现,尽管人们的性格千差万别,但其中又有共同的方面,性格对人体疾病,尤其是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合病程的转归都有明显的影响,身心医学家巴登研究发现,同一疾病的患者往往具有类似的性格特点。
如偏头疼患者的性格特点是:尽善尽美、死板、好争、嫉妒。
*27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答:1、读书明理,增强自我完善的方向性。
培养塑造良好性格,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是最理想的。
2、内省慎独,加强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在通过自我教育塑造良好性格的过程中,内省和慎独是自我完善的两个基本途径。
3、虚心求教,严于律己。
4、实践锻炼,磨练性格。
*28、谈谈嫉妒的产生原因及其克服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1)
心理健康教育(1)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塞利格曼提出成功学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2.0)A、思维B、能力C、动机D、乐观正确答案: A2、()认为性欲及其能量生来即有,婴儿也有性欲,不过表示形式与成人不同而已。
(2.0)A、阮芳赋B、赫希菲尔德C、弗洛伊德D、方刚正确答案: C3、面对未来,感觉当下生活乏味,生命丧失意义,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是一种什么心理?(2.0)A、焦虑B、抑郁C、迷茫D、压抑正确答案: B4、下列()速度最快?(2.0)A、保時捷911B、高铁C、波音747D、转念正确答案: D5、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0)A、心理咨询师可以透视人心B、心理咨询是一种开导性的聊天行为C、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把自己作为主要工具D、心理咨询师可以开具药物帮助咨询对象进行治疗正确答案: C6、属于男性内生殖器官的是()。
(2.0)A、阴囊B、附睾C、子宫D、阴蒂正确答案: B7、在沙哈尔博士的快乐模式中,一个人现在透支了时间、健康,但是对未来有好处,被称为()。
(2.0)A、拼命三郎型B、享乐主义型C、快乐开朗型D、虚无主义型正确答案: A8、下列关于人格共同性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2.0)A、人格共同性是指某一文化、某一民族、某一阶层、某一群体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相似的特征。
B、提到中国人想到勤劳和勇敢,提到法国人想到浪漫,提到德国人想到严谨,这都体现了人格共同性。
C、文化人类学者把文化所陶冶出来的共同人格特征称为群体人格。
D、 80后90后00后体现了不同的群体人格。
正确答案: D9、关于“自我设障”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0)A、设障者往往面对一项任务B、自我设障是为了自己完成任务时更有成就感C、设障者想把自己因失败而受到的损失(主要是名誉损失)减到最小D、自我设障本身只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心理正确答案: B10、在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况属于()。
自学考试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全
自学考试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全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一、名解1、心理:也称心理现象,可人为帝分成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客观事物在大脑的主观能动表现)2、卫生:保卫生命,维护生机之意3 、心理卫生:包括一切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4、健康: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5、体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有机体机能的状态6 、生理健康:是指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能保持良好的劳动与工作状态,没有疾病7 、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突,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8、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9、防御机制:是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10、应激:斯通过特殊的综合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包括生物系统内非特异反应。
心理学家认为由应激源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11、辅导:是有关人员对当事人的帮助和指导12、学校心理辅导:广义的是指各类学校中开展的面向学校各类成员的心理辅导;狭义的是专指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学校内的心理辅导人员对于前来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一一内容和职能上看(教育和发展);对象(大、中、小学生)效能看(各级学生在心理问题是大量的)——学校心理辅导的类型有: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13、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们的行为确定一种数量化的价值14、心理测验:是通过测量人的少数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好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15、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16、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访者的言语表情行为及日常生活等进行观察的方法17、精神分析法: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得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的心理过程将其招回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到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18、行为强化法: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19、榜样引导法: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己收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行为,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20、实况详录法:是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表现或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无选择地记录被观察行为或现象系列中的全部细节,获得对这些行为或现象的详细地,客观地描述。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前言本文档为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的复习资料,着重了平时学习笔记中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是人们安居乐业、全面发展、有效应对压力、适应环境、倡导正义、尽情享受生命等诸多幸福境界的基石,它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主动地适应和调节环境和人际关系,能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态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发挥个人的强项,克服弱点,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并能积极应对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压力。
而心理咨询则是指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为不同个体,提供心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心理及情感方面问题的辅导、咨询或治疗等服务。
心理咨询帮助人们解决人生的各种困惑和烦恼,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
第二章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指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对人类心理特征和行为进行系统的测量、评价和解释。
心理测量是心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人类智力、性格特征、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人类智力等方面的测量与评价。
常见的心理测量包括心理问卷、心理测试、心理量表等。
心理测量的作用包括:辅助诊断、评估个体发展水平、促进个体优化自我、辅助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
第三章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人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来解决自身心理障碍和情感问题。
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个体咨询、家庭咨询、群体咨询等。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通过倾听和反馈等方式,帮助咨询对象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问题和烦恼,同时还可以给予建议和策略,引导咨询对象开展相应的行动计划,解决自身的问题。
治疗是针对心理障碍和情感问题的一种专业性服务,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心理治疗师的治疗,促进咨询对象的听、说、思、行等方面想定式的改变和心理状态的调整、改善,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章紧张情绪管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各种各样的紧张情绪,如焦虑、恐惧、愤怒、沮丧等。
2023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自考试题
1、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B.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C.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D.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答案)C2、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健康的标准?A. 良好的自我认知B. 适度的情绪表达C. 完美的外貌形象D. 和谐的人际关系(答案)C3、在应对压力时,下列哪种策略属于积极应对?A. 逃避问题,回避现实B. 寻求社会支持,分享感受C. 沉溺于消极情绪中D. 过度使用物质来麻痹自己(答案)B4、关于自卑心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B. 自卑心理完全不可改变C. 自卑可能阻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D. 合理的自我认知有助于克服自卑(答案)B5、心理健康教育中,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A. 提高学习效率B.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C. 促进身心健康D. 以上都是(答案)D6、下列哪项是预防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A. 孤立自己,避免社交B.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C. 过度追求物质享受D. 忽视自己的情绪需求(答案)B7、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A. 主观判断,强加意见B. 尊重、理解、保密C. 随意泄露来访者信息D. 替来访者做决定(答案)B8、关于青春期心理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青春期心理波动是异常的B. 青春期应完全避免情绪波动C. 青春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D. 青春期心理问题无需关注(答案)C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A. 降低学生的自信心B. 增强学生的无助感C. 提升学生的应对挑战能力D. 使学生变得消极被动(答案)C10、关于心理危机干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及时性是关键B. 需要专业人员进行C. 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行干预D. 目的是帮助个体度过危机(答案)C。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1)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1)一、解释名词1、健康: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即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的完满状态。
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使健康的含义更加完整、全面。
*2、心理健康;指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
3、心理问题;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影响或内部失调而引起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现象。
*4、心理障碍;是心理功能发生局部障碍的表现,其原因多与自我调节水平下降有关。
*5、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的表现,通常是因为外部刺激过强或心理严重失调所致。
*6、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卫生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
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7、心理压力;指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那种紧张、焦虑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状态。
*8、心理应激;指人们在压力情景下引起的一系列不同于平时的身心反应。
*9、挫折(心理挫折);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自认为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10、合理化;主要是通过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如贬低目标(酸葡萄机制);美化结局(甜柠檬机制)、推诿责任等。
*11、否认:这是对挫折情境采取的一种鸵鸟政策,即不承认态度,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12、投射;即将引起压力和冲突的焦虑感以及深层的需求与动机转嫁到其他人身上以减轻自身压力的方式。
*13、幻想;即通过幻想或想象的方式来暂时满足一下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某些需要的调节方式。
*13、固执行为;指坚持某些明知无效甚至有害的反应方式,而不能作出有效的调整。
*14、攻击行为:比如受到别人的指责后马上反唇相讥,甚至恶语伤人,这是直接攻击;假如此时意识到这种言语侵犯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害,于是将供给矛头转向与之有关的其他目标,这叫间接攻击;如果受挫折是一个性格内向、比较懦弱的人,也可能把攻击矛头指向自己,这是自我攻击。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名词解释题目录1.1.心理:也可称为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可人为地分成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1.2.心理状态:是对某一时刻个体全部心理活动综合水平的描述,反映了心理的时间性、方向性和能动性,包括生理唤醒、意识、潜意识、定势、注意等心理现象。
1.3.心理过程:是对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的概括.反映了个体心理的历程性和动力性。
1.4.个性心理: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构成.反映了个体心理的稳定性、独特性、完整性及动力方向性。
1.5.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
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
有两重含义。
一重含义是,心理卫生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重含义是增进人的心理健康。
2.1.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2.2.体质2.3.心理冲突2.4.挫折2.5.心理防御机制2.6.应激2.7.社会性应激源3.1.心理辅导3.2.学校心理辅导3.3.广义的学校心理辅导3.4.狭义的学校心理辅导3.5.适应性辅导3.6.发展性辅导3.7.个别心理辅导3.8.小组辅导4.1.重复4.2.重读4.3.开放式询问4.4.封闭式提问4.5.摘要4.6.情感反应4.7.指导4.8.解释4.9.自我开放4.10.影响性接要5.1.心理评估5.2.心理评估的客观性原则5.3.心理评估的整体性原则5.4.心理评估的动态性原则5.5.心理评估的综合性原则5.6.心理评估的指导性原则5.7.观察法5.8.谈话法5.9.问卷法5.10.心理测量5.11.心理测验6.1.“二次加工”6.2.阻抗6.3.系统脱敏法6.4.厌恶法6.5.代币法6.6.生物反馈法6.7.无条件的积极尊重6.8.移情的理解6.9.注意推断6.10.选择性概括6.11.过度引申6.12.走极端的思维6.13.认知重建法7.1.角色扮演法7.2.两难问题法7.3.行为强化法7.4.强化7.5.正强化7.6.负强化7.7.惩罚7.8.奖励7.9.强化不相容反应7.10.榜样引导法8.1.代替法8.2.渐进注意法8.3.思维定势8.4.不良认知9.1.情绪9.2.情感9.3.自主训练法9.4.呼吸调节法10.1.个性心理10.2.自律性10.3.角色互换10.4.对抗11.1.学习策略11.2.准备复习11.3.准备性复习11.4.梳理性复习11.5.学习评价11.6.学习疲劳14.1.障碍性心理问题14.2.神经症14.3.人格障碍14.4.心身疾病14.5.性变态14.6.精神病14.7.抑郁症14.8.恐怖症14.9.强迫症14.10.焦虑症14.11.疑病症14.12.学校恐怖症14.13.失眠14.14.多动症14.15.遗尿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简答题目录1.1.试答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处于良好状态,能够合理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志?A. 情绪稳定B. 人际关系良好C. 物质依赖D. 适应能力强答案:C解析:心理健康的标志包括情绪稳定、人际关系良好和适应能力强。
物质依赖通常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而不是其标志。
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A. 提供心理治疗B. 解决心理问题C. 促进个人成长D. 增加个人收入答案:D解析: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包括提供心理治疗、解决心理问题和促进个人成长。
增加个人收入并不是心理咨询的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A. 稳定的家庭环境B.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C. 过度的工作压力D. 积极的休闲活动答案:A, B, D解析:稳定的家庭环境、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积极的休闲活动都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而过度的工作压力通常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2.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表明个体需要心理健康支持?A. 持续的情绪低落B. 频繁的社交活动C. 睡眠障碍D. 饮食失调答案:A, C, D解析:持续的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和饮食失调都可能是个体需要心理健康支持的信号。
而频繁的社交活动通常不直接表明心理健康问题。
三、简答题1. 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答: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个体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它有助于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减轻心理问题的影响,促进个体的整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2. 描述两种常见的心理调适技巧。
答:两种常见的心理调适技巧包括:A. 深呼吸放松法:通过深呼吸来减轻紧张和焦虑,有助于放松身心。
B. 正念冥想:通过专注于当下的体验,减少对过去或未来的担忧,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女士最近工作压力大,经常感到焦虑和失眠。
她尝试过一些放松方法,但效果不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一、解释名词1、健康: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即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的完满状态。
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容,使健康的含义更加完整、全面。
2、心理健康;指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
3、心理问题;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影响或部失调而引起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现象。
4、心理障碍;是心理功能发生局部障碍的表现,其原因多与自我调节水平下降有关。
5、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的表现,通常是因为外部刺激过强或心理严重失调所致。
6、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卫生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
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7、心理压力;指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那种紧、焦虑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状态。
8、心理应激;指人们在压力情景下引起的一系列不同于平时的身心反应。
9、挫折(心理挫折);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自认为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状态或情绪反应。
10、合理化;主要是通过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如贬低目标(酸葡萄机制)美化结局(甜柠檬机制)推诿责任等。
11、否认:这是对挫折情境采取的一种鸵鸟政策,即不承认态度,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12、投射;即将引起压力和冲突的焦虑感以及深层的需求与动机转嫁到其他人身上以减轻自身压力的方式。
13、幻想;即通过幻想或想象的方式来暂时满足一下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某些需要的调节方式。
13、固执行为;指坚持某些明知无效甚至有害的反应方式,而不能作出有效的调整。
14、攻击行为:比如受到别人的指责后马上反唇相讥,甚至恶语伤人,这是直接攻击;假如此时意识到这种言语侵犯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害,于是将供给矛头转向与之有关的其他目标,这叫间接攻击;如果受挫折是一个性格向、比较懦弱的人,也可能把攻击矛头指向自己,这是自我攻击。
15、压抑行为:指运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不理智的行为,避免给自己带来更大伤害的反应方式。
16、替代行为;就是寻找新的目标来代替原有目标,借以不长远目标未能实现所造成的心理损伤。
17、升华行为:是将挫折感受转化为一种奋发上进的动力的反映方式。
18、逃避行为:这是一种想方设法躲开挫折行径的反映方式。
19、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具有三个特征: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20、自我效能感:指对自己工作是否有成效的一种主观体验。
21、自我质辩:即同自己的完美主义要求进行辩论,从中发现不合理之处。
22、角色互换:即把那些要求别人的期望标准用到自己身上,体会一下被别人苛求的感受。
23、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
24、情感的两极性:人的任何一种情绪与情感体验都有性质上完全相反的两种表现,高兴与生气,喜欢与厌烦等。
25、心理换位:试着把自己置于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你就会发现对方有它的道理。
26、合理宣泄:合理宣泄是指在不妨碍或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以自己和他人能接受的方式达到“分流”的目的。
27、性格:是表现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8、向型和外向型:根据人们感兴趣和关系的对象,以外部客体为主的属于外向型,以主体自身为主的属于向型。
29、A型性格:性格急躁、争强好胜、易激动、行动快、做事效率高、整天忙忙碌碌,常感时间不够的人是A型性格。
B型性格的人正好相反。
容易知足,悠闲自得,不争强好胜。
30、大五人格结构:即从五个大的方面来描述人类的性格结构;第一、外倾性。
第二、随和性;第三、认真尽责;第四、情绪稳定性、第五、求新性。
31、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期望效应,由教师的期望引起的学生在学业、智力、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变化,称为“期望效应”。
32、成功教育:即通过各种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与自尊心的教育模式。
33、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认识水平,是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教育影响的共同结果34、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通常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各项心理素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自我观念、性格特征等。
35、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微观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综合而成的。
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6、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交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反映着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37、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态的重要因素,改善和协调好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38、文人相轻: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坏习气,指的是文人之间相互轻视、贬低的不良习气。
39、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或“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
是由脑器质性损伤、遗传基因的作用、神经递质的作用、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等引起的。
40、学校恐惧症:是以学校为阴性刺激物的神经症。
主要表现为害怕或拒绝上学,一到学校就感到精神紧、焦虑不安、痛苦烦躁,有时还会伴随一些生理症状。
41、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社会交往方面的明显缺陷,通常都伴随有一定的言语障碍,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智力发展落后。
42、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辅导活动就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专门活动。
43、心理咨询: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44、共情:就是咨询员不仅要设身处地的进入对方的个人精神领域,去理解和体会对方的各种心感受,而且对来访者所处的境况要达到心领神会,并将对方的感觉和容表达出来,告诉对方,对其进行帮助。
45、助人自助:试心理咨询的精髓所在,因为它指明了咨询的目标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就事论事的,而是要从根本上帮助一个人充分发展,提高适应水平。
46、心理卫生;一般认为,心理卫生即是心理保健。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是一种手段与目标的关系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观点提出:心理卫生即讲求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良好之道。
47、心理卫生学:研究心理卫生的基本原理与规律的学科。
48、社会角色;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对他提出的要求,借助于自己的主观努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49、角色认知;是指对某一角色规的了解与认识。
50、角色期待;指人们在角色认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某一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通常包括外部期待和部期待(自我期待)两种51、教师的自我期待;是指教师基于对教师角色的正确理解而形成的一种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期望。
52、教育诊断。
教育诊断是运用教育诊断和心理诊断的技术与方法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找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
53、代偿失调;指在应激过程中出现了整合功能减弱,适应水平下降,甚至发展到心理崩溃的程度。
54、心理应对机制;心理应对机制是人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套适应机制,其心理成分可以包括认知、态度和行为三部分。
55自发的应对机制:主要是通过遗传所获得的本能的反应方式,这些由潜意识支配的应对方式在精神分析心理学里被称为心理防御机制。
56、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系统认识或看法。
主要表现在学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
57、学生观:是指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等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的认识与理解。
58、发展观:是人们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系统认识或看法。
主要表现在学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
59、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育功能与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念会对教育质量观产生直接的影响。
60意识狭窄:人在过于激动的情况下,出现的认识活动的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的现象称之为意识狭窄。
61、升华:是将情感激发的能量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去。
62、自卑:是人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并伴有害羞、不安、疚、忧伤、失望等不良的情绪体验。
63、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设计的教学活动结构。
64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积极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65、心理诊断:心理诊断就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个体的发展状况进行分类、鉴别与描述的过程。
66、学习技能障碍:是在某些特殊学习技能方面的“缺损”现象,主要指阅读、拼音、计算和运动功能方面的明显障碍。
67、焦虑:指由于对自己的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现象。
68、焦虑症:指在没有受到直接的外部刺激却体验到强烈的焦虑感,并且长期不能摆脱的现象。
有急性焦虑症和慢性焦虑症两种。
69、厌学症:指以学习为阴性刺激物的神经症。
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沉重负担,有时甚至是一种痛苦的事,尽管面对各种纪律的约束,仍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以逃学的方式逃避学习,严重者会导致辍学。
70、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神经症,主要表现是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不必要、妨碍正常生活和工作而自己又无法控制的观念、意向或动作。
71、交友原则:交友原则是指咨询员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及人际交往的艺术与来访者建立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的朋友式的关系。
*21、如何合理表达教师积极情感?答:1、使用积极的语言过学生以鼓励。
2、充分发挥表情的作用。
3、利用动作表达积极情感。
4、多种沟通手段的综合运用。
22、应如何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答:1、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
2、不断增强职业荣誉感。
3、在育人成才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4、在创造性劳动中体验自我价值感。
23、人民教师的情感调控的意义?1、防止干扰教学过程,降低教学效果。
2、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3、克制或合理宣泄不良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
24、教师消极情感调控的方法主要有哪些?:1、知足常乐。
2、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3、心理换位。
4、转移认知对象。
5、合理宣泄。
6、升华调控7、自我安慰8、一笑了之9、快乐作业。
25、好教师应具有什么特征?答:第一、控制班级的能力;第二、对学生个人关心和同情;第三、把课程教好,使学生学懂学会。
第四、耐心;第五、教的方式让人有兴趣,鼓励学生的热情和信心,使他们学会;第六、行为上高标准,使学生尊敬。
第七、喜欢并尊重儿童,师生关系好。
第八、对于教学热忱专致。
第九、又容易接近、令人愉快的性格,第十、对所教的学生的性格彻底了解。
十一、有幽默感。
十二、对待问题掌握灵活。
十三、公正。
26、性格与身心疾病的关系。
心身医学家研究发现,尽管人们的性格千差万别,但其中又有共同的方面,性格对人体疾病,尤其是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合病程的转归都有明显的影响,身心医学家巴登研究发现,同一疾病的患者往往具有类似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