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强制型城市设计引导手法改善城市环境_浅析美_日两国的经验_兼论我国借鉴的可

合集下载

国外生态城市成功经验及我国借鉴

国外生态城市成功经验及我国借鉴

国外生态城市成功经验及我国借鉴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1明确而具体、现实的目标如丹麦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环境目标是: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10%、电消费量减少10%、回收家庭垃圾减少城区垃圾生产、通过建立60个堆肥容器回收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回收40%的建筑材料。

这样的目标清晰明确,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也便于利用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建设,保障了生态城市建设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2具体的项目譬如,被誉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样板的美国加州伯克利,它的实践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公交线路、提倡以步代车、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召开有关各方参加的城市建设会议,等等。

这些项目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微不足道的行动使生态城市建设得以扎实有效地进行。

3广泛的群众参与如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创立了“社区驱动”的一切程序。

“社区驱动”是开发由社区控制,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全过程都由社区居民参与,是一种社区自助性开发方式。

社区开发的管理机构—管理组,是通过邀请个人和重要组织的代表加入而组建的。

又如德国生态城市Erlangen城在建设中,努力与市民一起进行规划,有意与一些行动小组,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小组合作,并使他们在一些具体项目中作为合作伙伴,同时又使他们保持自由,并可以抨击当局的某些决策。

4突出的重点领域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问题指向性,它往往不试图在城市中全面铺开地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而是面向问题、抓住重点、逐步推进,针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交通拥挤、地面硬化、垃圾污染等问题,集中力量促使一两个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教育公众、树立形象、凝聚人心,逐渐扩展到对其它问题的解决。

比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建设重点在于城市交通和垃圾资源化,日本有些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而欧洲的一些城市则重点考虑生态社区,美国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初期,主要是建造一些生态核心场地项目,即这些场地的建筑物均由节能、节水技术建造,后来逐步扩大到水的循环使用、雨水的保持、太阳能供热、城市工业使用再生能源等。

日韩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韩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提出或正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我国的智 慧城市建设存在过热的现象,但是依然处 于发展阶段,缺少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建 设标准,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有待加强、 建设实践体制创新不足[3]。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在 付诸实践的同时,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 点之一,研究主要集中于智慧城市的建设 模式[4]、建设路径[5]、迭代发展的问题与逻 辑 等 [6] 。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尚 处于探索中,已有为数众多的城市将智慧 城市作为其未来发展方向。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发展取向与路径选 择,及时掌握智慧城市发展动态[7],梳理 与分析典型智慧城市建设案例[8],有助于 推动我国落实智慧城市目标。日本、韩国 是智慧城市发展相对领先的典范国家:日 本落实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推动策略,通 过政策引导、民众参与以及严谨的示范与 试点计划,使其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发展 典范国家;韩国自1993年起便针对智慧城 市制定发展策略及相关措施,2006年推出 U-Korea基本规划,首尔、水原市自2002 年开始,多次获得全球智慧城市评比的全 球前七大智慧城市奖的奖项[9]。本文拟通 过对日本、韩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进行 观察分析,总结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以 获得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
一、日韩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一)日本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的前身是数字社会 建设,2001年制定“E-Japan”战略,2006 年制定“U-Japan”战略,2009年升级为
“I-Japan”战略,演化轨迹清晰,强调技 术创新。2007-2008年开始推动再生能源 及电动汽车等智慧城市相关产业;2009年 以来,更加注重城市自然能源(太阳能、 风能等)开发利用与城市能源消费管理; 2010年4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新一代 能源与社会体系实证计划》,环境改善在 建设实践中占据突出位置;2011年,提出 “环境示范城市”“环境未来都市”构想, 选出的11个环境未来城市中,日本大地震 灾区占了6个;日本总务省于2012年6月在 《活用信息技术的城市建设与全球化恳 谈会报告书》中提出“信息技术智慧城市 构想”。智慧城市建设可以细分为3类[10]: (1)部 分 设 施 智 慧 化,比 如 东 京 等 大 城 市;(2)部分设施进一步智能化,设施之 间相互协作,如丰田市、横滨市等;(3) 全 部 设 施 智 慧 化 ,是 智 慧 城 市 发 展 的 最 终形态。具体主要体现在:不动产开发层 面、智慧基础设施层面和生活服务层面。

国内外城市更新经验及启示

国内外城市更新经验及启示

国内外城市更新经验及启示作者:贾硕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21年第03期在城市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首都北京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面临巨大的转型,以往“大拆大建”的外延式扩张道路已经难以為继,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转向内涵式增长的必然选择。

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探索,城市更新从大规模的推倒重建转为小规模、分阶段的谨慎修复和改造,从单一的物质环境改造过渡到基于经济、社会等多层面的整体更新。

在国内,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也积极通过城市更新推动空间重构和功能改善。

北京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存量土地二次开发为突破口,尽快建立符合市情的城市更新机制。

一、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演变,国内外城市更新从以物质改造为主的大规模重建过渡为渐进式、修补式的有机更新,对存量空间的利用也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尤其是更加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工业遗产的保护,以及通过微更新来提升存量空间的品质。

(一)在旧居住区上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发展初期,发达国家城市更新的方式以“拆旧建新”为主,即对某些破败老旧的建筑予以拆除,并结合土地利用情况和城市发展需求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其中很多公共服务设施是在旧居住区上重建而成的。

美国纽约市的林肯中心是这一更新实践的典型案例。

1955年纽约市政府出面选定地址,由贫民窟清理委员会征用部分既有空地并推倒大片贫民窟,为项目腾出共计15亩的地块,建成后的林肯艺术中心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表演艺术综合体。

(二)为旧建筑增加新的功能“大拆大建”虽然使交通、居住等物质环境得到迅速改善,但也摧毁了城市中诸多有价值的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后,发达国家开始转变城市更新方式,旧建筑不再统一推倒重建,而是有选择性地进行修缮和改造,以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要。

美国波士顿昆西市场是旧建筑改造的知名案例。

随着地区拥挤、建筑陈旧等问题日益凸显,昆西市场作为食品集散中心的功能逐渐消失。

1961年,波士顿市政府将其列入改造计划,昆西市场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被再度开发成为现代化商业综合中心,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光和购物。

美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及其中国借鉴

美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及其中国借鉴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美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 经验及其中国借鉴
孙"涛
" 青岛行政学院! 山东 青岛 #++$.%& 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 青岛 #++#).#
摘"要 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 进 能否实现有效的城市治理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 美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早 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政府组织结构 城市治理体系等五个方面积累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 化的有益经验 借鉴美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 在城市治理理念 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 可以有效推进新时代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
作者简介 孙涛"%/&% -# ! 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 讲师!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站博士后! 政治学博士! 研究方向$ 城市治理'
"!#
#$%&'!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市的雏形! 根据城市发展形态的不同" 美国城市治理 现代化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0%+ 世纪中期到 #$ 世纪初 现代城市治理的起 步探索阶段 早在 %(+( 年" 西班牙裔的殖民者就制 定了&圣3奥古斯汀规划'" 并按照这一规划建设了美 国早期的西班牙风格城镇! 与此同时" 其他国家的殖 民者也效仿西班牙的做法" 建立了具有本国风情的市 镇! %&+% 年,%&+( 年 美 国 内 战 之 后" 随 着 相 对 和 平 环境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美国城市出 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 %/ 世纪 !$ 年代" 美国开始了 工业革命" 在商业# 文化功能之外" 城市的工业职能 越来越突出! 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 促进了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 城镇人口比例迅速上 升" 新型工业城市不断涌现! 城市化与工业化实现了 同步发展! 面对这一形势" 在城市管理方面出现了继 续实行&自由放任'和引入政府干预两种倾向! 受古典 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主张&自由放任' 的一方提出应 该让城市自由发展和扩展" 不能加以限制! 部分人则 注意到传统的& 放手不管' 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 需要" 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会导致不良后果! 虽然出现 了反对自由发展的呼声" 但在当时城市人口# 经济迅 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主张& 自由放任' 的一方仍占主 流" 所以直到 %/ 世纪末期" 美国各地方城市当局还 没有出台官方土地使用和管理政策! 除了为避免城市 居民密集 区 发 生 火 灾 制 定 的 相 关 建 筑 物 监 督 条 例 之 外" 政府没有主动纠正当时的土地滥用行为(#) !

美国城市设计导则探讨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城市设计导则探讨及对中国的启示

城市设计U r b a n D e s i g n48进而通过中美两国相关内容比照管理依据性差等不足弹性控制AMERICAN URBAN DESIGN GUIDELINE: DIS-CUSSION AND IMPLICATION GAO Yuan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merican urban design guideline featured by bound ration and flexible control. Then by comparing the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China with that of America, it reveals the deficiencies of China’s urban design guideline such as lack of pertinence and administration gist. Then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deficiencies based on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s and makes proposal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 design guideline.KEYWORDS: urban design guideline; bound ration;flexible control1 引言城市设计导则具体即以导则内容作为建筑设计的创作依据并最终呈现为城市建成环境的物质形式为建筑创作提供实质性的作业支持弱化时间进程中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也是现代城市设计实践大师巴奈特先生Design cities without designbuildings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具体体现在导则管制的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指对建筑设计进行引导控制的覆盖范围哪些可以留给建筑师自由发挥导则采用了整体着眼系统控制的方法而是跃出个体层面从整体出发在风貌特征明确突出的历史保护地段但在其它新建地区却有可能不在管制之列美国导则在管制内容的选择上并不强调涵盖的全面性做到张弛有致其它非重点元素则由建筑师自行把握Lincoln Center Special District表1作者简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修改日期1002-1329(2007)04-0048-05文献标识码49为得到有效抑制百老汇大街的连续街廓与宜人的商业氛围逐步形成指对确立的管制内容施加约束的具体程度performance管制两种方式对管制深度加以调节Herbert A.Simon状态描述是规定管制的基本特征它们提供了鉴别事物的方法如建筑高度体量的尺寸按照作用的方式刻画事物绩效性导则并不限定设计采用的手段为什么怎样做表2这一范围内所暗示的一系列解决方法这就是导则二字中当然对于合理化范围内的重要因素和无理因素体现的功效解规定性导则明细严苛的管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筑师的创造发挥这种制约的目的不在于抑制设计者的思维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分会曾针对导则维护整体环境品质和制约设计思路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进行过专门的讨论设计人员主动约束自身潜能发挥的事实即设计导则是为建设城市环境提供的起码准则而不是最高期望而在于保障不使最坏的设计产生综合以上在确保设计整体效果与操作可行的前提下关注建筑设计的创造发挥其中镂空部分属一般元素性质在需要管制的内容中设计可以在框架许可的合理弹性范围以内任意伸缩与形变其功效如同规定性导则将管制确立在固定唯一位置上对设计品质作出有力保障改革开放与经济繁荣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动力大量的城市问题纷纷涌现并急需某种理论与方法作为城市快速建设资料来源Cherry Creek East Guidelines 19992004-4-30墙体或其它构筑物遮蔽的形式减少对过往行人的视觉影响2混合使用的建筑底层玻璃率必须在40玻璃率如较小的玻璃率适用于居住功能单元该高度约6层楼造型设计要求与周边住宅建筑保持一致2在85英尺及其以上高度部分平均高度20英尺的拱廊4为保护周边地区的商业运营类似于银行等用途的非积极性商业占地在临街面中长度不得超过40英尺城市设计U r b a n D e s i g n50时期的指导这样的社会背景为导则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我国部分项目开始效仿国外城市设计案例出现导则制定的萌芽实施导则其后随着国内城市设计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展开不乏一些高质量的优秀作品广州北京路城市设计导则等等但从总体水平看引导针对性弱从较为广阔的用地角度进行城市设计思考如简单地要求设计用地的建筑形态加强与某某山型之间的联系建筑师对于如何设计才算是加强联系是与山型特征保持一致还是形成对比2噪音污染等几乎所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一切内容纳入其中其管制内容的选择不在于涵盖的全面性其它非重点元素则由建筑师自行把握并促进城市环境在确保整体效果前提下的多样化发展毫无重点地将所有的设计内容都纳入导则管制范畴并无益城市设计的管制效果3一致协调绩效表达的形式可以增强导则管制的弹性另一方面协调一致如是色彩上的协调还是位置上的协调等等协调审查人员也缺乏起码的裁决依据23-1街坊城市开发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当归因于美国SOM设计公司将前瞻性的城市设计分析转化为对街道形式和建筑形体的城市设计导则控制以其中对建筑材料的管制为例难以落到实处是非常普遍的现象SOM公司通过实地调查与细心分析具体规定严格明确表3目前而忽视了导则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意义以致导则编制成果或失之概略或失之过细23-1街坊城市开发城市设计导则参考文献6从视觉上造成一种新鲜感和立体感节能的设计手段2提倡窗户形式多样化不允许有连续排列的窗户或全部安装玻璃的幕墙低层部分的窗户应大小适中4建筑各部位的玻璃使用量一般离地面12的拱廊范围内;低层部位玻璃门窗面积可达40%在塔楼体积变化开始的部位至建筑最高位置但屋面的所有设备必须在人们的视线以外;塔楼顶端51自己的管制内容揽为己物认为研究成果中只有涵盖导则内容作秀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法规工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即同级城市设计受到同级城市规划的引导原则其中主要体现在大范围盲目推进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工作2年内必须将城市设计导则制定工作普及到全市的每一寸用地这种不分层级一味快速推进的做法总体城市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目的在于从宏观层面把握有关城市发展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构想而详细城市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目的在于为具体项目建设提供直接的管理依据现今要求规划管理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并在客观上造成一味追求设计导则覆盖的地域范围而忽视其成果的质量水平全凭拍脑袋一样以求快速完成的现象前文指出引导针对性弱有鉴于此其一明确导则制定在整个城市设计运作过程中的目的与意义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导则制定的知识与技能各地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应考虑制定地方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指引深度为具体编制工作提供明确的标准与依据使用法律语言三注意各级导则的协调一致六设计导则不应该二增加建筑造价五在城市设计体系构成的角度参考美国的经验美国从事城市设计实践活动已近半个世纪其惯用的推进做法为区划管制为城市所有用地制定一套概略的通用开发标准实施导则形式的重点管控如此点面结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而是有区别地双管齐下使宏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原则覆盖全市各个片区从这点上说如城市中心区历史保护区开始通过这些研究提具能够真正作为建设开发依据的导则以高质量的设计导则促进我国城市设计实践活动的有效展开其运行成功与否不仅受制于自身内容的优劣高城市设计U r b a n D e s i g n52低我国面对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合理借鉴他国成功经验这或许是应对我国未来城市设计导则建设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本文主要源自笔者博士毕业论文北京1996.45总体城市规划阶段与详细城市规划阶段称其为城市设计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级城市设计导则转引自国外城市规划2 美国地方城市进行土地开发与管理的最主要工具其一为一套按各类用途划分的城市土地区界地图另一为一份集中的文本任何土地所有者就可以对照说明文本查阅到该用地的相关建设规定 由于历史原因更勿提其对城市设计的指导作用由于总体城市级的城市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城市完整研究的基础之上并导致这些直接用于指导建设操作的地段级设计导则因此许多美国规划师与建筑师抱怨本国的建设管理体制参考文献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Design[M]Harper&Row Publishers CompaniesDowntown USABillboard PublicationsUrban DesignVan Nostrand Reinhold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M]译解放军出版社都市设计在台湾[M]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心区22北京美国的城市设计导则介述[J]20012。

国外城市规划经验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借鉴

国外城市规划经验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借鉴

国外城市规划经验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借鉴一、前言近些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国外城市规划经验的借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交通、城市绿化与保护、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来探讨国外城市规划经验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借鉴。

二、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规划是指针对城市的建设、改造和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定及行动程序的总体规划。

在国外的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传承、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特色以及城市发展潜力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利用和保护。

例如,意大利威尼斯的城市规划是基于海洋环境的高度分化条件和复杂的水道运输系统,城市规划形式上具有明显的水覆盖特征,而日本的城市规划则注重人文特色和空间美感。

这些城市规划的经验对中国城市规划有较好的启示作用,可以借鉴它们的特色,在规划过程中注重文化、环境等因素。

三、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城市生活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城市交通高效、便捷和安全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国外的城市交通规划中,多采用非机动交通工具,例如自行车、步行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车辆拥堵,降低污染,还可以鼓励人们锻炼,增强身体健康。

例如,荷兰是自行车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挪威的维康城市甚至规定汽车的路权低于自行车、行人。

此外,国外的城市交通规划也注重交通规划的全过程,包括方案设计、实施和监督等各个环节。

这样可以保证交通规划既合理又可行,避免造成人力和资源浪费。

这种方法值得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习,不仅可以降低拥堵,还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四、城市绿化与保护城市绿化是指城市内或周边的绿地系统,包括林荫道、公园、花园、自然保护区和绿色廊道等。

城市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净化城市空气、降温等,对于年轻人健康成长,老年人调节心情,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外城市绿化与保护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例如,挪威斯塔万格市在城市化过程中,注重提高城市绿化率和绿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日本东京也注重推广屋顶绿化,鼓励企业和市民增加绿化面积。

借鉴世界各国各地先进经验

借鉴世界各国各地先进经验

借鉴世界各国各地先进经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各地都在努力推出各种发展计划和策略,以期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本文将借鉴世界各国各地的先进经验,探讨可持续发展、绿色能源和智能城市这三个热点话题。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热点,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这对于未来全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欧洲国家的经验。

例如,挪威作为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之一,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

该国通过实施绿色税收、鼓励绿色消费、开展海洋能源研究等措施,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丹麦的绿色城市规划和德国的循环经济模式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

绿色能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美国政府设立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新能源研发投入、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日本也是一个在绿色能源方面非常积极的国家。

日本政府制定了“能源基本计划”,大力推进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绿色能源的发展,同时还加强了能源的回收和利用。

智能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一,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智能化的城市,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和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智慧国家”计划,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

瑞典的可持续城市规划和德国的智能电网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经验。

通过借鉴世界各国各地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快绿色能源发展和实现智能城市的建设。

这些先进经验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从他人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智慧,共同努力,为未来的全球发展做出贡献。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政策是全球面临的难题之一,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垃圾生产国之一,更需要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生活垃圾。

城市规划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规划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城市管理者重视的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上的城市规划经验,并探讨其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社会经济规划等多个方面。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城市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合理安排城市的功能布局,使城市更加高效、便利。

其次,城市规划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规划,可以合理分配城市资源,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最后,城市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二、国际上的城市规划经验1.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经验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其城市规划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新加坡注重城市的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

他们通过大规模的绿化工程,使城市充满了绿色,提高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其次,新加坡注重提高城市的功能性。

他们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城市的交通、商业、住宅等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整合。

最后,新加坡注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他们通过规划,提供了丰富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2. 日本的城市规划经验日本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其城市规划经验也是世界上独特的。

首先,日本注重城市的细节规划。

他们注重城市的细节设计,使城市充满了人文气息。

其次,日本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通过规划,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城市的发展更加可持续。

最后,日本注重城市的文化保护。

他们通过规划,保护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使城市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氛围。

三、国际城市规划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中国是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国家,城市规划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习国外城市规划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学习国外城市规划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学习国外城市规划经验的启示与借鉴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国内的城市规划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学习国外城市规划经验,对于提升我国城市规划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学习国外城市规划经验的启示与借鉴,并分析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国外城市规划经验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子孙利益的发展方式。

国外城市规划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他们注重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建设生态园区等方式,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借鉴国外城市规划经验,我国可以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对生态保护区的保护,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推广低碳出行方式等,都是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注重人文关怀国外城市规划经验的另一个启示是注重人文关怀。

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建设,更要关注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国外城市规划注重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园、图书馆、体育场馆等,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此外,他们还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借鉴国外城市规划经验,我国可以加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例如,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地,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设施,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等,都是可以借鉴的经验。

三、注重社会参与国外城市规划经验的第三个启示是注重社会参与。

城市规划不应该是少数人的决策,而是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民意表达。

国外城市规划注重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来。

借鉴国外城市规划经验,我国可以加强社会参与机制的建设,让居民更多地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

例如,可以建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平台,通过征集意见、举办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居民的声音,提高城市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80年的20%发展到2002年的38%。

作为世界上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国外经验表明,立法先行,运用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的矛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一些大中小城市相继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目前660多个城市中,已有近百个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然而由于相关立法不完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通过完善的立法建立健全保障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依法规范生态城市建设,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当务之急。

1、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概况及特点分析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通过严格的立法来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例如,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等。

这些国家通过立法,已经建立了涉及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贸易、绿色税收、绿色审计、绿色教育、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

下面以日本、美国、欧盟为例论述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的特点。

1.1日本城市生态化建设立法进程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高,自然资源匮乏,人口、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环境立法最全面和最早探索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之一。

目前,日本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型环境问题,有关城市生态化建设方面的立法大多存在于环境法律体系之中。

作为环境保护综合性的基本大法,日本环境法的立法经历了从1967年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到1972年的《自然环境保全法》,再到1993年的《环境基本法》的过程,立法目的从公害控制发展到对环境整体的保护,立法目的不断深化。

美英日三国城市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美英日三国城市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业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涌入给城市基 础设施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对政府的管理能 力提出了考验。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 城市化的国家,其政府一向遵守“管得最少的政 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一传统信条,在飞速发展的 城市化时期基本上保持着消极无为的态度。“直 到 1914 年 8 月,除了邮局和警察外,一名具有守 法意识的英国人可以度过他的一生却几乎没有 意识到政府的存在。”[2]政府疏于城市管理的结 果是城市成为疾病与灾难的多发地,如 1865— 1873 年,伦敦共发生了十多次烟雾事件,导致大 量市民因此 丧 生[3]。 城 市 生 活 质 量 的 低 劣 使 英 国政府被人们视为“一个混乱不堪的、传统的既 得利益者大杂烩,他们目光狭隘,不愿意在城市 建设上花大价钱”[4]。而“纠正社会和经济的弊 病是政府的职责”[2]这一民主国家的普遍共识促 使政府必须从无为转向积极作为,转变职能以应 对城市化 进 程 中 的 各 种 社 会 问 题。 美、英、日 三 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宪政民主的背景之下进行 的,“有公民权 的 公 民 …… 通 过 选 举 箱 已 经 获 得 使政治体系对其要求予以回应的权力”[2],而在 回应的具体方式上,政府无不选择了法律这一权 力行使与权利保障集中体现的载体作为城市管 理的主要手段。由于城市管理涉及面广泛,立法 要求细致和专业,仅靠立法机关很难满足城市发 展的需要,因此大量的立法任务由立法机关以授
2000 年日本《地方分权法》的实施确立了社区自 治主体的 地 位,该 法 将 町 内 会 定 位 为 服 务 于 社 区,以从事居民相互联络、完善环境、维护管理集 会设施等有助于维持和形成良好地域性共同活 动为目的的公益法人。社区自治不仅能使公民 有组织、有效率地参与到政府决策之中,同时也 改善了城市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2006 年英国 一家保险公司对全英国人民的安全意识进行了 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全英国有 200 万人在离家时 不锁门,因为他们觉得社区关系非常融洽而且犯 罪率极低,且邻居们在其离开后会帮着看守他们 的房子[8]。

建设方案的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与分析

建设方案的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与分析

建设方案的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与分析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国都在不断推进建设项目,以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

然而,成功的建设方案并非易得,需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并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借鉴与分析,探讨建设方案的关键要素和成功因素,以期为今后的建设项目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案例借鉴与分析1.1 中国的高铁建设中国高铁建设是世界瞩目的成功案例之一。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资,以及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工程管理方面的突破。

中国高铁的成功经验在于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和高效执行,这为其他国家在高铁建设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1.2 日本的城市交通系统日本的城市交通系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为先进和高效的之一。

日本的地铁和高铁系统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在运营和管理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日本城市交通系统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和持续创新是建设方案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能源与环境建设的成功案例借鉴与分析2.1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德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德国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化运作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建设的重要因素。

2.2 新加坡的水资源管理新加坡作为一个缺水国家,成功地建立了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系统。

新加坡政府通过投资研发和创新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政府的积极作用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成功案例借鉴与分析3.1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新加坡以其卓越的城市规划而闻名于世。

新加坡政府注重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可持续性和人性化,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城市规划要注重人文关怀、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摘要: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融入全球一体化格局的背景下,应客观、正确地估计我国情况借鉴国外城市规划技术的环境,对国外城市规划技术进行目的明确的有选择借鉴,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城市规划技术体系。

关键词:国外城市规划;经验;借鉴1 国外案例中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1.1城市规划理念超前,功能分区定位明确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理念、公众参与理念和集体“回忆”四大理念。

规划上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外仅开发总土地面积的23.7%,灌丛、草地、湿地预留达66%,力求以更少的资源满足更多的需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注重将生态理念体现在城市规划中,其生态保护地区达到了城市面积的四成,未建设土地基本上是规划的郊野公园。

同时倡导节能的建筑设计和运作,使城市成为一个生态宜人、节能环保的城市。

1.2 城市规划法制健全,法定程序严格以法定规,是城市规划的一大特色。

城市规划法规完善,且注重细节,实际操作性强,规划执行和管理中几乎发生的任何问题均能在法律条文上找到答案。

城市规划法规严格按照程序制定,城市规划委员会由官方及非官方成员组成,既代表了政府意志,又体现了市民意愿。

1.3 指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文化、景观等多方面因素指标的制定通常是经过前期扎实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有所针对地调整指标,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指标的确定通常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定,指标内容综合了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各方面信息,涉及的内容涵盖物质和社会经济两个层面。

例如,在英国城市规划考虑的因素可以分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资源系统三大方面,涉及到文化、人口、生产、资源、环境的9个类别(表1)。

表1 城市规划系统结构内容环境评价成为指标内容中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指标内容日趋完善,内容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不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从人文、从经济多方面综合考虑。

美、德、日等国城市环境治理若干措施及其经验

美、德、日等国城市环境治理若干措施及其经验

心理 。这 些经验及其教训 留给人们诸 多启示, 值得 中国学习与借鉴。
关键 城市环境; 司: 污染; 治理; 经验; 发达国家 中 图分类 号 :2 F9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456(08 0.2.8 10- 520 )4080 4
M e s r s a d Ex re e fUr a a u e n pe i nc s o b n收稿 日期 源自o 8— 3— 0 2o 0 2
作者 简介 :姜爱林( 9 4 ) 男, 16 一 , 湖北襄樊人 , 博士后 , 教授 , 全总研究所经济社 会政 策研 究室主任 , 北京 工业大 学 硕士生导师 , 究方 向: 研 城市经济与资源经 济; 钟京 涛( 92 ) 男, 17 一 , 山东潍 坊人 , 高级 经济 师, 研究方 向 : 源经济与环境 ; 资 张志辉(9 3 ) 男( 17 一 , 白族) 云南昆明人 , , 博士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 : 资源经济与环
理; 注意推动 自 愿性行动 来保护环境 ,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境 治理 ; 用经济手段 , 运 制定激励 奖惩措施 , 高环境治 提
理 的 效 率 ; 理 划分 环 境 治 理 权 限 , 立权 威 性 的 管 理机 构 ; 量发 展 环境 教 育 , 过 民众 环 境 保 护 意识 , 成 民族 合 建 大 通 形
3 hn s cdmyo oi c ne ,B in 10 0 , hn ) .C i eA a e f c l i cs e ig 0 12 C ia e S aS e j
A b t a t Du n r a n io m e t g v r a c e eo e c u re d pe a o s me s r s s c s sr c : r g u b n e v rn n o e n n e d v lp d o ntis a o td v r u a u e u h a i i e v rn e d n s a in, e v r n n c no n io m nta mi it t r o n io me te o my,e v rn e tlg sain,e vr n n e h oo y a d n io m n e il t o n io me tt c n lg n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Foreign Eco-cit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马交国 杨永春摘要:本文从国外若干个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出发,总结出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几条成功经验;指出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国外的实践经验不能一味照抄照搬,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城市发展现状循序渐进地进行。

最后作者结合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对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五点启示。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foreign eco-citi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ir experien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co-city is the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developmentand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foreign eco-cities is not surely fit for China.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eco-cities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concludes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eco-cities development in China.关键词: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中国生态城市Keywords: Foreign Eco-cities;Construction Experience;Chinese Eco-cities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201016)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2BJL033)成果1 引言生态城市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全球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例如美国的克里夫兰[1]和伯克利市[2]、德国的埃尔兰根(Erlangen )[3]和弗赖堡[4]、印度的班加罗尔[5]、巴西的库里蒂巴[6-7]、澳大利亚的怀阿拉 [8-9]和阿德莱德[10]、新西兰的Waitakere [11]、丹麦的哥本哈根[12-13]、日本的大阪和千叶新城[14]等,可以说这些案例代表了当今世界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

美国环境执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环境执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环境执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者:张丽娟王延伟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6期摘要中国是发展中大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环境执法压力,而美国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其环境执法在执法基础、执法机构、执法理念、执法手段和执法经验方面具有很多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我国环境执法是非常好的借鉴。

关键词环境执法执法理念执法监督执法手段基金项目:1.吉林省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13B019;2.提升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对策研究,吉林省教育厅,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91号。

作者简介:张丽娟,讲师,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延伟,副教授,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137-02去过美国的中国人无不感叹美国优美的环境,优美的环境来自于环境保护,而环境执法是环境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环境执法,又称环境行政执法,是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它依法行使环境监管权的部门依照法定的职权与程序对环境行政相对人所实施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美国环境执法经验总结美国的环境执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完善,取得了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一)环境执法基础方面立法是执法的基础。

美国的环境立法强化了环境保护机构的权力和地位,建立强有力的、集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执法体制。

美国的最主要的环境保护机构是美国国家环保局(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在美国众多的法律当中,有13部法律直接授权美国国家环保局的行政行为。

由于美国是联邦制的国家,各州立法相对独立,所以美国在环境保护的立法上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各州可以根据自己州的特色及环境保护的特殊情况,在不违背宪法以及联邦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

中美两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比较

中美两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比较

中美两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比较时红斌;刘兆文【摘要】Combining with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Sino-US city design development,such as the historical stage,value identity,design content,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other each aspects existed differences,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control method of Sino-US city design made comparison,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our city design,hoping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control method of our city design.%结合中美两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基本国情不同,如历史阶段,价值认同,设计内容,管理实施,公众参与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针对中美两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并对我国城市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提供一定指导。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02【总页数】2页(P4-5)【关键词】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比较【作者】时红斌;刘兆文【作者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等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格局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启示作者:荀福建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05期摘要:在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值得学习借鉴的先进经验,如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利用城市绿地和山水资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广泛的群众参与等,这些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共性,着手总结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少走弯路。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经验教训;启示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面临着内部资源消耗日益严重、自然生态环境愈发脆弱、居民生活品质逐渐下降等问题。

为了应对此种不良状况,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发展生态城市作为未来的实践目标。

一、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一)坚持规划引领:广东珠海、韩国首尔广东省珠海市位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重要的中心和风景旅游城市。

在城市建设早期,管理者们就制订了“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建设指导方针,主张打造生态宜居的环境,并坚守城市各个方面建设的高标准原则。

早在1998年,珠海就获得了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的“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行动奖”; 2013年,珠海在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中综合排名全国第一;此后又获得了新型花园城市、幸福之城、浪漫之城等称号。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首尔迫切需要战后重建。

在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发展转型的过程中,首尔的城市建设始终紧密结合本地的山水资源,在前期规划中注重绿地系统的建设。

依托沿江优势自然资源,继续兴建大量城市绿地,供市民休闲娱乐。

1967~1976年,首爾经济飞速发展,人口激增。

为了应对土地资源短缺、城市空间不足的情况,首尔改变了原先的发展策略,在填埋河道修建道路的同时建设城市高架,这些措施曾导致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直到2005年,首尔市政府又拆除了部分城市高架,修复原先的河道,重新还给市民宝贵的亲水空间;首尔还创造性地把垃圾填埋场改建为媒体城,扭转了原先不良的空间配置。

(二)合理利用城市绿地和山水资源:美国纽约绿地和山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稀缺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效用。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借鉴国际经验与创新实践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借鉴国际经验与创新实践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借鉴国际经验与创新实践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同时进行创新实践。

首先,借鉴国际经验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世界各国的城市规划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部分。

例如,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上有着独到的经验。

他们注重细节,将绿化空间融入到城市中,创造出了宜居的环境。

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精神,将绿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其次,创新实践也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我们需要寻找适应本地的创新规划方法。

例如,柏林的「公共空间气候策略」,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位置和密度,提供了城市内凉爽的公共区域,帮助居民度过酷热的夏季。

这种创新的实践可以让我们思考如何根据本地气候条件,为居民创造舒适的城市生活。

在国际经验和创新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是规划师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功能合理性、空间效益、环境友好、社会公平等。

功能合理性指的是在规划中合理分配各类用地,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空间效益强调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尽可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环境友好要求在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公平则是在规划中充分照顾社会边缘群体,不让他们被边缘化。

这些原则需要贯彻在城市规划中的每一个细节,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在借鉴国际经验、创新实践和城市规划原理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与当地文化和传统的结合。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我们不应该随意抛弃自己的文化特点,而是要在规划中融入当地的特色。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借鉴国际经验与创新实践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大田)))浅析美[日两国的经验Y 兼论我国借鉴的可行性利用非强制型城市设计引导手法改善城市环境=提要>为弥补限制土地用途、控制容积率等强制型城市设计引导手法的不足,美、日两国先后研究出了广场奖金制度、奖励分区制度等非强制型引导手法,本文通过分析这一系列手法的特点,初步探讨可否借鉴其经验来完善我国现行的城市设计引导手法。

=关键词>非强制型;城市设计;引导;手法1 强制型城市设计引导手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对各个开发建设项目在城市设计方面的引导,主要是通过对土地用途(或称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覆盖率、退红线、建筑高度、绿化率等几项基本指标附加要求来落实的,这样一套引导手法其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三方面:一是运用范围广。

一般都覆盖了整个城市规划区域。

二是强制性(根据这方面的特点,本文中将这一套手法统称为强制型引导手法)。

即要求的指标数据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容商榷的,项目的设计必须无条件满足要求。

如土地用途规定是商业的一般不能转为居住;容积率、建筑覆盖率不能超标;红线必须退够等等。

第三方面的特点则是各项指标往往反映的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建筑高度等要求的是上限,而绿化率要求的则是下限,这些要求的背后含义可以理解为: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就会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这些指标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并非满足了这些条件就能形成理想的城市环境。

这主要是因为在设定指标时需要顾及土地利用的灵活性及其商业开发价值,如果把对每个开发建设项目的要求都提高到要创造理想的城市环境的高度的话,那么很多地块的商业开发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其结果很可能是没人有兴趣投资开发,从而最终导致城市建设得不到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也就根本谈不上创造理想的城市环境了。

从城市整体来看,强制型引导手法因其在具体的运用过程当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对于从大的层面上规范和控制城市建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城市环境的质量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现实情况当中,各个开发建设项目的业主甚至建筑师在处理其项目的具体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时,由于仅仅是处于一种单方面受限制的被动地位,往往将最基本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当成了追求的目标(如容积率尽可能接近指标,绿化率只要达标即可等等),而较少主动去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项目来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

另外,由于强制型引导手法的引导方式及内容均较为简单划一,对于一个城市当中某些特色(包括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鲜明或面临特殊问题的区域或地段,如果仅仅依靠这一套手法,并不足以有的放矢地在城市环境的形成效果上进行详尽而细致的有效引导。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今天,上述强制型手法的局限性可以说是日益明显。

2 非强制型城市设计引导手法)))美、日两国的经验同样在整个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对土地用途、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等进行严格控制的美国和日本,在落实城市设计的过程中,针对强制型引导手法的局限性先后研究出了一系列辅助性手法,这些手法适用范围较窄但针对性强,而且在不同程度上留给业主一定的选择余地,从而相应地调动他们关心城市环境的积极性(本文将这一系列手法统称为非强制型引导手法)。

211 广场奖金(Plaza Bonus)制度与综合设计制度1961年美国纽约市在对其土地开发分区控制制度(Zoning)的修改条例中,创立了一项名为/广场奖金0的新制度。

这项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对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各个土地开发建设项目,如果能在设计上尽量降低建筑覆盖率,并将腾出来的空地设计成可供广大市民自由享用的公共广场,那么就可以对这个项目在容积率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每设置一定规模的公共广场,该项目就可以在原有的容积率控制的基础之上另外得到相当于公共广场面积的两倍的可建建筑面积的奖励)(见图1)。

这项制度主要是针对城市中心高密度区的环境特点来设立的,其目的在于鼓励营造更多的适宜于市民休憩和散步的公共空间,从而改善城市的环境。

与原先的控制制度相比,这项新制度的特点在于其可选性,即这项制度并不是强制的,如果某一开发建设城市设计URBAN DE S IGN项目的业主愿意在其地块内设置公共广场,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他就可以申请得到相应的容积率方面的奖励。

而如果他不愿意在其地块内设置公共广场的话,那么他只要满足原有的容积率方面的要求即可,完全不受这项新制度的制约。

这一制度的设立,对于市政府及广大市民来说,可以在基本上不增加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而对业主而言,则增加了一个进一步挖掘土地开发潜力的机会。

在城市的基础设施负荷能够承受的条件下是易于创造出一个双赢的局面来的。

正因为如此,新制度设立后至1973年为止的十多年时间里,纽约市内利用这一制度新设置的公共开敞空间累计面积达到了一百一十多万平方英尺(注1),充分证明了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尤其在街道狭窄而行人众多的下曼哈顿区(L ower M anhattan),这一制度的应用对改善城市环境带来了显著的效果。

1970年,日本通过对其最基本的建筑法规/建筑基准法0的修改,设立了与纽约市广场奖金制度类似的/综合设计制度0(注2)。

具体内容是对在其地块内设置一定规模的/公开空地0(即无条件对一般市民开放的开敞空间)的开发建设项目,各个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条例,在容积率上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放宽在建筑高度方面的限制。

尽管这一制度并非强制性的,但至1986年5月为止,仅大阪和神户两个城市就已经有200多个项目利用这一制度设置了/公开空地0(注3),显示了这一制度对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尽可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开敞空间是有相当成效的。

图1 纽约市/广场奖金制度0概念示意图212 奖励分区(Incentive Zoning )制度奖励分区制度是从广场奖金制度发展而来的。

如上文所述,由于广场奖金制度在着意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也顾及到了各个地块的业主本身的利益,这一机制的有效性使得美国其他城市也纷纷仿效纽约市引进了广场奖金制度,并不断地加以改善及发展,利用相同的原理逐步将奖励的对象从公共广场扩展到其他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要素(Amenities)或有利于公众利益的因素(Public Benefit F ea -tur es)。

在美国西雅图市,1963年开始引进了分区奖励制度,最初的奖励对象仅限于有助于改善城市步行环境的几项要素如小广场、室内步行街等,之后经过数次修改条例,至1985年已将奖励的对象扩展到28项。

这些项目按类型可以归纳为:(1)有助于改善步行环境的要素,如小公园、小广场、加宽的步行道、自动扶梯等;(2)有助于改善土地利用状况的设施,如演艺剧场、电影院、商业购物中心、博物馆等;(3)提供社会服务的设施,如低成本住宅、日间服务设施、保健设施、吸毒者医疗设施等;(4)给城市环境添色的设计特征,如屋顶花园、室内中庭等。

针对每个项目,均定有明确的容积率奖励指标及最高奖励极限。

奖励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仅仅着眼于改善个别地块及其周围等局部的城市环境,有些要素更是着眼于其对城市整体环境所产生的效果。

显而易见,奖励分区制度已被当作整体城市政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13 特定区(Special District)制度特定区制度是针对某些环境、条件较为特殊或因发展历史等原因已形成较有特色的地区地段而设置的,其特点是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这个制度起源于1931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Charleston)市。

当时为了防止有丰富的传统建筑特色的旧城区因新的开发活动而遭到破坏,查尔斯顿市政府将市中心的22个街区指定为/查尔斯顿有历史特色的旧城区0并对这个特定区内的新建、改建、拆除等所有建筑活动采取了与一般市区不同的审查及许可措施,使其传统的特色得以保存。

特定区制度的应用最广为人知及影响大的例子是纽约市的/特定剧场区0(Special T heater District)。

在纽约市中心时代广场周围第六大街和第八大街之间汇聚40多个剧场的百老汇,是一个自然形成但特点鲜明的地区,因其对舞台表演艺术的巨大影响而闻名于世。

1969年当曼哈顿的办公楼开发热潮威胁到了位于第五大街西侧的这片极富传统特色的地区时,市政府为保护其特色免遭破坏而将这一地区指定为/特定剧场区0。

鉴于剧场的拆除或兴建纯属一般的商业行为,如果用强制型手段去干预,既缺乏合理的依据也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市政府针对这一特定区研究出了一项新措施,内容是对区内的办公楼开发项目中,如果加建剧场则给予20%的附加容积率奖励。

尽管这一措城市规划1999年第23卷第6期CITY PLAN NIN G R EVIEW Vol 123No 16Ju n 11999黄大田 利用非强制型城市设计引导手法改善城市环境图2办公楼开发项目On e Astor Plaza及其加建的剧场断面图(资料来源:Jonathan B arnett,Urban Design as Pu b-lic P olicy,Arch itectural Record B ooks,New York,1974)图3业主考虑在中央大车站上加建的55层办公大楼(资料来源: Alexan der G avin,The American City:What Works,Wh at Doesn.t, McG raw-H ill In c1,N ew Y ork,1996,p14071)施并不是强制性的,但却因其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最终促使五个新剧场依附着新的开发活动而诞生(见图2)。

之后,为进一步完善相应措施以充分维护好这一地区的特色,除了对新建剧场进行容积率方面的奖励之外,市政府又增设了剧场翻新工程奖励制度,鼓励对现有剧场的保护及维修。

这些措施对巩固和加强百老汇地区的传统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除了特定剧场区之外,纽约市还先后划定了其他数十个特定区,这些特定区对保护市区内一些范围小但特色鲜明的地段不受新开发的影响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14建筑协定制度建筑协定是日本建筑基准法中制定出来的一个很有特点的制度(注4),其内容是允许各居住区或商店街内的各个业主等自行协商,在满足一般强制型城市设计引导制度要求的基础上,为使这一地段的居住环境或商业环境能进一步超越一般市区的水准,以签订建筑协定书的形式,对地段内各个地块上的建筑活动进行更为详尽和细致的引导,引导的范围包括建筑物的位置,形态及设计特征,如加大退红线距离以形成较宽的宅前绿化带,屋顶全采用双坡形式并选用质感色彩相同的瓦,外墙或屋顶限制挂广告牌等等。

这一制度最大的特点在于开创了一个渠道给各个业主等主动去关心自已所在的区域环境,并可以经过互相协商讨论形成共识,然后依据具体的法规程序以协定的形式将这个共识转化成具有约束力的规则,这样这种共识就能对环境的维护或改善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不是象很多情况下业主们仅仅能以提意见这样一种被动方式去关心自已周围的城市环境,而这种关心最终又往往只能以爱莫能助来结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