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金属》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上科学《金属》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上科学《金属》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7.金属》【教材及学情分析】《金属》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里的第四课,研究的是金属的特点、来源以及应用。

本课是继“木材”、“陶瓷”之后,再次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达成学生学会科学,合理,熟练选择探究方法的目的。

如果是常规上课,部分教学目标可以提前到课前完成,但因本节课要让四年级学生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教学目标需要降低难度,重点做以下调整:材料配备: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本节课需要教师提供有结构性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启发学生合理利用材料进行观察实验。

设计方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多种观察实验的方法,能在老师指导下选择实验方法,制定探究方案。

汇报交流:部分问题延伸到课外继续探究。

新的问题思考可以整理到“问题口袋”,放到课后自主探究。

金属应用与来源:离学生实际比较远的科学技术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资料让学生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目标】1.能提出探究金属的大致思路,能在老师指导下对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目标做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合作完善后的设计方案进行观察实验。

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对探究结果进行评议。

2.能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将探究方法、探究方案和探究结果进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实验结果。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3.了解金属的特点及用途;了解金属的来源及可再生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了解金属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特点,初步感知金属的多种性能及应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观察实验方法,合作制定实验方案,积极体验实验过程。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铜丝、铁丝、铝丝、木棒、塑料棒、金属棒、砂纸、金属片、烧杯、热水、电池、小灯泡、导线、铁锤、铁垫等供分组实验用材料。

多媒体材料:课件,视频资料等。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目标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金属》一单元。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金属;2.了解金属的一些常见特征;3.掌握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1.认识金属;2.理解金属的一些特性;3.通过案例学习了解金属的应用。

2.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什么是金属,识别常见金属材料;2.理解金属的一些常见特征,如导电导热、可塑性等;3.了解金属的应用,如建筑、交通、机械等方面。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用纸片团成一个球,并向学生展示。

请学生猜测这个球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引导学生思考格式不同材料的特点,如硬度、可塑性、耐磨性等。

2. 新知讲解(20分钟)1.什么是金属?(1)向学生讲解金属的定义,以便他们明白什么是金属。

自由电子将不同的金属原子结合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物质,称为金属。

(2)向学生展示几种常见的金属,并讲解其特点和用途。

2.金属的特性(1)导电导热以铜为例,向学生讲解铜的导电和导热能力。

这是为什么手机屏幕上的触控笔都是金属制成的原因之一。

(2)可塑性讲解金属的可塑性,如金属可以制成各种形状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3)耐腐蚀性用铁丝和铜丝做实验,比较其耐腐蚀性的区别。

3.金属的应用领域(1)建筑用例子向学生介绍金属在建筑中的应用:如钢材、合金等。

(2)交通介绍金属在交通方面的应用:如车身、发动机、轮胎等。

3. 练习(20分钟)1.给学生发放工作纸,要求在上面写出认识的不同金属及其用途。

2.分组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内,用金属做出一个简单的模型,尽可能多地体现金属的特点。

4. 总结回顾(10分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案例学习,学生们对金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了解到金属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并对不懂的内容询问。

三、教学评价1. 知识对接1.金属的分类和常见金属材料及其用途;2.金属的性质特点及其应用。

2. 能力提升1.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自由的表达;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制作模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金属的来历教学设计

金属的来历教学设计

金属的来历教学设计金属的来历教学设计篇一:金属的来历教案金属的来历(第一课时)金属的用途教学设计思想:本课教学首先引领学生查阅资料、搜集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然后通过研究讨论加深对常见金属用途的认识,懂得金属与金属矿物的关系,同时,对金属矿物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主要的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法搜集各种金属矿物的资料。

2.能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金属矿石的共同特性。

3.能设计实验研究“铜、铁、铝”等金属有哪些特性。

4.能够辨别出常见的金属制品是哪些金属材制成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举3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探究实验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常见金属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课展示几种金属制品,引导学生找出所有的金属制品的共同点(都是由金属制成的)。

金属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类物质,那么你知道哪些金属名称呢?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些金属是从哪里来的呢?又有什么用途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关金属的知识——金属的来历、金属的用途。

(二)新课教学活动1:金属的来历刚才大家说了那么多的金属,那么你们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吗?(从矿物中提炼出来的)1.这些金属分别是从哪种矿物中提炼出来的呢?(展示(介绍)一下自己在课前搜集的资料)2.我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几种金属矿物样本(分发样本)。

(观察金属矿物样本,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性质,也可以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信息)活动2:金属的用途金属矿物中可以提炼出这么多的金属,那么这些金属有什么用途呢?1.(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由金属制作的物品,你知道有哪些呢?2.我这里也有一些金属制品,这些物品分别是由哪种金属制成的呢?3.汇报结果。

金属的认识教学设计

金属的认识教学设计

金属的认识教学设计1.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概念和特点。

2. 探索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材料、实验器材、金属样品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阅读相关教材,了解金属的基本概念。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教师用教学课件展示金属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告诉学生这些都是金属。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提出自己对金属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步:讲解金属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金属的定义和特点,比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等。

2. 教师用教学课件和实例来说明金属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比如铁、铜、铝等常见金属的用途。

第三步:探索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金属样品,进行观察和实验。

2. 学生观察金属样品的外观、重量、颜色等物理性质,并记录下来。

3. 学生用火炬烧烤金属样品,观察金属样品的变化。

4. 学生将金属样品放入酸中,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

5. 学生整理实验结果,归纳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第四步:学习金属的应用(20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金属的应用领域,比如建筑、交通工具、电器等。

2. 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介绍一个金属的应用案例,并说明其优点和特点。

第五步:小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2.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参与和思考。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金属实验,观察和记录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金属进行深入研究,调查其性质、用途和相关的科学知识。

3. 学生可以进行金属的制作实验,比如用金属制作酒开瓶器、钥匙链等。

4. 学生可以就金属的环保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金属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并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加深对金属的认识。

小学科学第4课金属教案

小学科学第4课金属教案

小学科学第4课金属教案第一部分:引入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是一类物质,掌握金属的一般特性;2. 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金属及其用途;3. 学会简单的实验,观察金属的性质。

教学重点:了解金属的一般特性及常见的金属。

教学难点: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金属及其用途。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图片,小实验用具。

学生准备:教科书,铁、铝、锌等金属块。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金属样品(铁、铜、铝、锌等),然后询问学生:“你们见过这些金属吗?你们了解金属是什么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回答问题。

Step 2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金属是一类物质,具有特定的性质和用途。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常见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并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Step 3 探究(3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验证金属的性质。

实验1:导电性实验1. 教师将一根金属导线的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将另一端连接电池的负极。

2. 教师让学生用另一根金属导线的一端触碰带电的金属导线的另一端。

3. 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2:导热性实验1. 教师准备两块不锈钢片和一块木板。

2. 把一块不锈钢片放在木板上,另一块放在水中。

3. 教师在两块不锈钢片中间用火点燃一根蜡烛。

4. 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

Step 4 归纳(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并归纳整理出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等特性。

Step 5 拓展(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金属,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用途,如铁用于制造铁器、铝用于制造飞机和罐头等。

Step 6 小结(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并提醒学生记得铁、铝、锌等金属的特点及其常见用途。

第二部分:讲义金属及其性质1. 金属是一类物质,具有许多特点。

(1)导电性:金属能够传递电流,常用于制造电线、电器等。

(2)导热性:金属能够快速传递热量,常用于制造散热器等。

(3)延展性:金属可以拉长、弯曲而不破裂,常用于制造金属丝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了解金属的性质与分类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了解金属的性质与分类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了解金属的性质与分类一、课程中考点本节课是以“金属”的性质及分类为核心,重点介绍金属的概念、特征、分类、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们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能够更深入了解金属的性质特点,为以后学习化学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金属的概念、特征、分类、利用等方面的内容,了解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用途。

(2)能力目标:掌握金属的基本性质,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3)情感目标:让学生热爱科学,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1)认识金属的概念特征和性质;(2)学习金属的分类方法;(3)认识金属的利用。

四、教学难点(1)掌握金属分类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金属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热身:课前导入(5分钟)从学生身边的金属材料出发,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金属材料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这些金属是如何产生的,又有着怎样的用途。

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思考和探究。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理论讲解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概念及种类,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金属密度、熔点、化学性质等特性,加深他们对金属的认识。

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根据所给出的金属样本进行密度、电性能等特性的测试,探究不同金属的物理性质。

3.互动交流通过组织学生类比感性体验、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思考“金属是如何应用于我们环境和生活中的?”,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探究金属的应用领域。

(三)课堂练习(10分钟)开展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检验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

练习内容可以是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样化的形式。

(四)课后拓展(5分钟)推荐学生自行查找、收集有关金属的资料,带回家后整理,通过小组或个人的分享形式再次直观地展现出来。

六、教学手段黑板、PPT、金属样本、实验仪器及试剂、幻灯片等。

七、教学环节安排1.课前导入(5分钟)2.讲解金属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利用(10分钟)3.实验操作(15分钟)4.课堂互动交流(10分钟)5.课堂练习(10分钟)6.课后拓展(5分钟)八、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听从反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形式多样的测试能力训练,课后家庭自主拓展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课堂效果评估,从而达到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学设计设计1.认识常有金属的种类,认识不一样金属的性质。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经过实验研究不一样金属的性质。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1、叙述:在我们生活中的常有资料,除了我们前面认识和研究的纸和布外还有好多,今日我们就再来认识和研究一种资料:金属。

(板书课题)(1)、认识身旁的金属制品。

1、讲话:我们四周很多物体都是金属制成的,同学们认真想想我们四周有哪些物件是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何用金属制作它们?2、学生疏组议论,沟通。

3、报告本组的议论结果。

4、叙述:用金属制作的物件有厨房器具、高压电线、奖杯、常用工具等,由于它们比较耐用、能够导电、有光彩、锋利,因此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

用金属来制作是利用了金属的一些特征,如牢固耐用、坚硬锋利等,那金属的性质终究有哪些呢,我们接下来研究研究。

1、研究金属的光彩度。

(1)、选择铁钉、粗铝丝、粗铜丝等资料;(2)、用砂纸摩擦它们表面;(3)、比一比,摸一摸,谈谈有什么发现。

(变光明,有热度)(4)、学生疏组实验,报告。

(5)、总结:摩擦变亮、摩擦生热。

2、研究金属的导热性。

(1)、把铝勺、塑料棒、木筷放在热水里,过 3 分钟后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塑料棒有一点热,木筷没有感觉,铝勺很烫)。

(2)、学生疏组实验,报告。

(3)、总结:铝勺导热快。

3、研究金属的延展性。

(1)裁剪一段 5 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上;(2)用铁锤敲打它,把圆形敲成扁形的;(3)用尺子量一量,有什么变化?(变宽、变长)(4)、学生疏组实验,报告。

(5)、总结:金属在遇到外界压力时,形状能够发生变化,拥有向外扩散的延展性。

总结金属的性质。

(1)、发问:经过以上的实验活动,我们知道金属有哪些性质?(2)、学生疏组议论、沟通。

(3)、总结:轻重、硬度、延展性、导热性。

(4)、叙述:金属的性质还好多,我们在此后的学习研究中会逐渐学习到。

1、讲话:想想,依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联合书籍的资料,假如要制作锅、易拉罐、金饰,你会选择哪一种金属?为何?2、学生疏组议论,报告。

小学科学14《金属》(教案)

小学科学14《金属》(教案)

小学科学14《金属》(教案)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铁器到金首饰,金属制品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我们介绍金属的性质、制取方法以及用途。

本教案将详细讲解小学科学14《金属》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金属的基本认知和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特点和性质;2. 了解金属的常见制取方法;3. 探索金属的用途和作用;4.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铁、铜、铝和锡等常见金属样本;玻璃试管、酒精灯、火柴;2. ppt或黑板课件准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金属制品的图片或样本,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你能想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有哪些?你知道金属具有什么特点吗?步骤二:了解金属的特性(15分钟)1. 通过展示金属样本,让学生观察、摸索、聆听金属的外观、触感和声音,引导学生描述金属的特性,如光泽、导电、导热、坚硬等。

2. 讲解金属的特点:金属是一种有光泽的物质,可以传导电和热,而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韧性。

3. 展示温度效应:将导电性较好的金属,如铜条放在冰块上感受一下,然后放在手心中,观察学生感受到的温度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导热性。

步骤三:了解金属的制取方法(20分钟)1. 通过图片或实物介绍金属的制取方法,包括矿石提炼和熔炼两种常见方法。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采矿和冶炼的基本过程。

2. 多媒体展示矿石提炼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金属的制取过程。

步骤四:金属的用途和作用(20分钟)1.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金属,列举出该金属的常见用途和作用。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例如:铜用于电线、金属制品、合金等领域,铝用于飞机、汽车、包装等领域。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让其他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见解。

步骤五:实验探索(2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实验探索,如使用针状铝片和试管中的溴水进行反应,观察铝片在溴水中的变化。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基本特性,包括颜色、硬度、延展性、传热性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金属的基本特性。

2.教学难点:金属的延展性和传热性。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铜、铝、铁、银等金属样品,金属与非金属对比样品。

2.实验器材:天平、砝码、显微镜、加热器、实验桌等。

3.教学课件、视频等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品,如钥匙、硬币、餐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2.学生回答:它们都是金属。

3.教师追问:那你们知道金属有哪些特性吗?(二)探究金属的基本特性1.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一份金属样品和一份非金属样品。

2.学生观察并比较金属与非金属的外观、硬度、延展性等。

(1)金属的颜色: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呈红色,金呈黄色。

(2)金属的硬度:金属一般比较硬,但铝较软。

(三)实验探究金属的传热性1.教师将金属样品放在加热器上加热,观察金属的颜色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用金属和非金属样品进行传热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四)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展示一些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建筑、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

2.学生讨论:金属的哪些特性使其在这些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学生回答:金属的硬度、延展性、传热性等特性使其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2.学生回答:金属的基本特性有颜色、硬度、延展性、传热性等,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领域。

(六)课后作业1.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金属物品,找出它们的应用领域,并记录下来。

2.下节课分享观察结果。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探究金属的基本特性1.教师发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手中的金属和非金属样品在视觉上有什么不同吗?”2.学生回答:“金属看起来更光滑,有光泽。

”3.教师追问:“那我们怎么区分金属和非金属的硬度呢?”4.学生回答:“我们可以用金属和非金属互相刻画,看是否留下痕迹。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及其用途。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了解金属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硬度等性质。

3.学生能够培养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及其用途。

2.难点:通过实验了解金属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硬度等性质。

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分类及常见金属的性质。

2.金属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硬度实验。

四、教学过程A. 导入(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图示,介绍金属的优缺点、分类、应用等基本概念。

B. 学习(25分钟)1. 金属的分类及常见金属的性质(15分钟)讲解并呈现常见金属的性质及应用,包括铁、铜、铝、锌、锡、铅、金、银等。

要求学生理解各金属的性质,如硬度、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等,并通过图示加深印象。

2. 金属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硬度实验(10分钟)讲解实验流程,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操作规范。

导电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电流表、电烙铁等工具实验,热导性实验要求学生使用热导仪器实验,延展性和硬度实验则让学生进行手工操作。

C. 拓展(10分钟)1.扩展金属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性质和应用。

2.让学生思考金属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金属来服务人类。

D. 总结(5分钟)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探讨如何更好地学习金属知识,如何探究科学问题。

五、教具和媒体1.电流表、电烙铁、热导仪器等实验工具。

2.幻灯片、图示、模型等教学媒体。

六、作业1.回答金属分类及性质的小测验。

2.思考金属的应用,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展板,展示各自的发现。

七、教学评估1.通过小测验、展板等途径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测评。

2.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了解学生实验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探索金属的热传导特性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探索金属的热传导特性

第一节课:引入时间:5分钟目标:通过引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题——金属及其热传导特性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步骤:1.选取一些易于理解的实例,比如:早上喝茶时热茶水会很快地冷却,火车轨道里有时会出现“曲线”,怎么回事?家里电灯泡亮了一段时间后会发热,这是为什么?2.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答以上问题。

3.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讲解自己的想法。

4.随机抽取几组的代表,让他们就问题进行回答,并及时纠正错误,为本学期的金属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节课:实验前热身时间:10分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和习题训练,让学生复习温度、导热现象,为实验做好准备。

步骤:1.组织学生到小组内。

2.提供选题讨论,设定任务:学生人人必须回答至少一个问题才能离开组。

3.学生合作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导热现象、热传导、导热系数等相关概念。

4.备课训练:设定几个例题,供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铁棒的一个端点加上热量,热量开始向另一个端点传递,并使铁棒另一个端点的温度升高。

这个现象叫什么?铁棒另一个端点的温度升高,与铁棒的哪部分结构的密切相关?”5.学生上台讲解题目,老师随机点名检查学习情况。

第三节课:实验内容时间:30分钟实验目标:通过观察金属导热现象,探讨金属的热传导特性,了解热传导对工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材料:相同的铜、铝制棒,直径约2cm,1千克重,温度计2个,木棒2个,火柴2个,保温材料。

实验步骤:1.将铜制棒用于实验,并将其加热到80°C以上。

2.将铜制棒的两端动作,并用木棒轻敲软木塞上的温度计,以确保其插入程度。

3.记录棒两端的温度和时间,相将数据填入学生实验报告。

4.和棒子放在同等条件下,重复以上步骤,但这次使用铝制棒。

5.分析比较铜制棒和铝制棒在相同条件下的热传导特性。

6.控制实验变量,拓展实验步骤,研究其他类金属的热传导特性。

第四节课:案例分析时间:20分钟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金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热传导的应用。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17《金属》优秀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17《金属》优秀教案

《金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金属》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材料》单元的第四课时。

本课是根据小学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里的物体性质”的相应内容编写而成的。

是以金属为题,引导学生探究金属这一类物质的共同性质,即金属的共性。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首先本课在结构上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先认识金属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后由此提出问题:金属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其次利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启发学生归纳出金属的基本性质,即有金属光泽、容易传热、有延展性。

然后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来源,矿产的冶炼。

第三,以自由活动的方式探寻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以课外延伸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室里放置一个收集桶,收集废旧金属制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珍惜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学生分析】生活中,学生对于金属并不陌生,但对金属的特点、性能、优缺点并没有作专门的研究,虽然是很熟悉的常见材料,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让其独立探究,还是有一定难度,尤其《金属》与前面的几课相比,要引导学生探究同类物体的共性,更具有挑战性。

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介绍一些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金属的基本特点。

科学探究目标:1.能提出探究金属特点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问题作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

2.指导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到不同的探究方式方法,能够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

2.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2.珍惜金属资源,不浪费金属材料,保护环境。

【器材准备】学生准备:课前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铜、铁、铝。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铜丝、铁丝、铝丝、砂纸、导线、电池、小灯座、电池夹、小灯泡、烧杯、热水、小锤子等。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金属》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金属》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金属》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金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继“木材”、“陶瓷”之后,再次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探究方法有相似之处,利于达到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熟练选择探究方法的目的。

教科书选取金属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因为金属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金属不仅可以发现金属的特性,还因为金属材料较易获得,有利于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合理利用金属、创造性地利用金属的欲望,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情分析金属广泛应用于生活早已为学生所熟知,学生对金属物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但是对于常见事物的性质学生甚少注意,本课通过对常见事物的研究,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认识金属的特点。

学习目标1.能针对探究金属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问题做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尊敬他人的观察实验的结果。

3.知道金属是可再生的人造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并通过实验认识金属的特点。

2.了解金属的用途。

评价任务1.认识金属的特点。

2.了解金属的冶炼过程。

3.了解金属的用途。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铜丝、铁钉、铝丝、铜勺、铝勺、木棒、筷子、砂纸、粉笔、烧杯、热水、电池、小电珠、导线、铁锤、铁砧等,供分组实验用。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金属小物品3—5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让学生打开装有铜丝、铁钉、铝丝、铜勺、铝勺、木棒、筷子、砂纸、粉笔的盒子,可以按照什么标准将这些材料分成两大类?(意在引导学生分成金属类和非金属类,引出金属这一概念。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的强度和延展性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的强度和延展性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的强度和延展性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性质,理解金属的强度和延展性的概念;2.了解实验探究金属强度和延展性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3.发展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得出结论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强度和延展性的概念;2.实验探究金属的强度和延展性的方法;3.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的总结;2.如何将实验结果和概念联系起来。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即金属的特性和金属的分类,并提出下面的问题:你们知道铁是什么颜色的?铜呢?它们的外观、性质、使用方式有什么不同?思考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开始理解金属的性质,引导他们进入金属的强度和延展性的话题。

2.实验操作本次实验需要以下材料:1.金属钢丝2.测力计3.尺子4.刻度尺5.实验报告纸6.铅笔和橡皮操作步骤如下:1.预备环节:将金属钢丝平放在桌子上,用尺子测量出5cm的长度,用刻度尺将其分成5个相等的小段。

2.实验环节:将测力计的钩子钩在钢丝的一端,用手拿住钢丝的另一端,固定住,然后用测力计不断地往下拉,直到钢丝断裂为止。

3.记录环节:用实验报告纸记录每次拉力,以及最终断裂时的拉力值,然后将每次拉力与拉长距离的比例计算出来,并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

4.总结环节: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实验报告纸上绘制一个拉力-拉长曲线图,并解释结果。

同时,总结金属的强度和延展性的概念。

5.Homework作为扩展练习,可以把本实验扩展到其他金属材料上。

例如可以尝试用同样的方法测量铝、铁或铜等不同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

并尝试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五、教学反思这个实验探究金属的强度和延展性的方法简单易懂,实验难度适中。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拉力-拉长图表来解释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深入研讨金属的重要性与应用前景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深入研讨金属的重要性与应用前景

五年级上学期,学生将学习有关金属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应用。

教师需要设计一组教学计划,让学生深入了解金属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五年级科学《金属》的教学计划。

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介绍金属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教师可以使用PPT来呈现金属的分类、成分、物理和化学性质等重要信息。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金属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互动和交流。

通过问答形式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老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体,展示有关金属的实验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金属性质的独特之处,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一些应用,例如制造日用品、建筑结构、交通工具、电子设备等领域,指导学生探讨金属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教学学生在教室内完成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金属的性质。

前期,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用品中的各种金属,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应用领域和物理表现,培养学生对金属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可以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金属实验,从实践的角度了解深入金属。

例如:钢球的滚动实验,通过比较钢球和其他金属的滚动情况,从实验中分析金属的力学性质;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实验,可以将各种金属加热和通电,并观察和比较不同金属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金属的腐蚀实验,学生可以观察有关涂层的腐蚀,了解金属受到干扰的情况;金属的加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金属的加工和成型过程。

三、社区教育参观活动社区教育是学生认知和实践的重要环节。

对于五年级科学课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现场学习,以了解金属在社区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经验。

例如,学生可以参观金属加工公司、工业园区或建筑施工现场,了解不同金属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表现。

参与这样的参观,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金属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且通过现场实践进一步认识金属的生态环保、生产效率、质量效应等方面的经验。

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金属》教学设计精品版

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金属》教学设计精品版

在富集好的矿石 中利用不同方法将金 属还原出来,最后进 行提纯。
Fe
2O

3
3CO
高温 2Fe +3CO 2
5. 小结: 金属的一种来源: 矿石采集→冶炼→加工制作成金属制品 金属的另一种来源:回收金属物品→冶炼加工→获取金属 6. 让学生交流感受。 活动三:金属的利用。 1. 提出问题: 金属具有传热、导电、金属光泽、延展性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 是怎样利用金属特点的,你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2. 小组交流。 3. 汇报
生 1:我家炒菜的锅是利用金属易传热的特性把菜炒熟的。
生 2:导线是利用了金属能导电的特点。
生 3:钥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配制的。
…… 4.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
铝锅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金属广泛应用于生活早已为学生所熟知,学生对金属物品有丰富的生活体
验,因此,研究金属不仅可以发现金属的特性,还因为金属材料较易获得,有利
…… 师:经过同学们的团结合作,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 ( 6)教师分发实验材料 : ①各组成员认识实验材料。出示课件。 ②各组按商定的分工与实验要求进行实验。 出示课件
友情提示 1. 实验操作时,手应轻轻触碰加热金属棒,倾倒热水时, 别让烫水溅着自己或别人。 2. 绝对不能用导线(或实验用金属材料)把电池的两极直 接连接起来。 3. 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进行实验, 并做好记录。
下面就按验, (是参与其中给予指导。 )
(7)汇报交流 一组:我们组把铜棒、 铁棒和木棒用镊子夹住, 把他们同时放在酒精灯上
加热一端, 过一会用手小心地摸他们的另一端, 发现铜棒和铁棒另一端热了, 而 木棒虽然燃烧起来, 另一端却没有变热, . 用烫水浸泡金属的某一部位一段时间, 手触摸该金属的其它部位也越觉得热了。我们认为金属能传热。 (教师板书:易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金属》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金属》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金属》教学设计【课题】:金属【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教学目标】:1.能针对探究金属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问题作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3.知道金属是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获取真知。

难点:知道金属是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铜丝、铁钉、铝丝、铜勺、铝勺、木棒、砂纸、电池、导线、铁锤等。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金属小物品3—5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列举生活中所见的金属制品,思考这些制品属于金属中的什么材料?出示课件:铝锅、铝合金门、铝梯、铁大门、铁桌椅等物品。

学生讨论。

指名汇报。

教师小结:金属与我们的关系相当地密切,这节课我们将针对金属展开探究(教师板书课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针对金属进行质疑并提出问题。

关于金属你想明白什么问题?生1:金属有什么特点?生2:金属有什么作用?生3:金属是怎样来的?……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多,我们先来研究金属的特点。

2.探究金属的特点。

活动一:探究金属有哪些特点?(1)提出问题:你认为金属有哪些特点?(2)学生猜测。

生1:金属能传热。

生2:金属能导电。

生3:金属具有延展性。

生4:金属具有光泽性。

……(3)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呢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

(5)汇报一组:我组探究的是金属能传热。

方法是:①用火烤或加热金属的其中一端,一段时间后,触摸该金属的其它部位也觉着热,烤或加热的时间越长,触摸该金属的其它部位越觉得热或烫。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金属》教学设计
【课题】:金属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教学目标】:
1.能针对探究金属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问题作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3. 知道金属是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获取真知。

难点:知道金属是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铜丝、铁钉、铝丝、铜勺、铝勺、木棒、砂纸、电池、导线、铁锤等。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金属小物品3—5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列举生活中所见的金属制品,思考这些制品属于金属中的什么材料?
出示课件:铝锅、铝合金门、铝梯、铁大门、铁桌椅等物品。

学生讨论。

指名汇报。

教师小结:金属与我们的关系相当地密切,这节课我们将针对金属展开探究(教师板书课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针对金属进行质疑并提出问题。

关于金属你想明白什么问题?
生1:金属有什么特点?
生2:金属有什么作用?
生3:金属是怎样来的?
……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多,我们先来研究金属的特点。

2.探究金属的特点。

活动一:探究金属有哪些特点?
(1)提出问题:你认为金属有哪些特点?
(2)学生猜测。

生1:金属能传热。

生2:金属能导电。

生3:金属具有延展性。

生4:金属具有光泽性。

……
(3)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呢?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

(5)汇报
一组:我组探究的是金属能传热。

方法是:①用火烤或加热金属的其中一端,一段时间后,触摸该金属的其它部位也觉着热,烤或加热的时间越长,触摸该金属的其它部位越觉得热或烫。

②用烫水浸泡金属的某一部位一段时间,手触摸该金属的其它部位也越觉得热了。

二组:我组探究金属能导电。

方法是把不同种类的一些金属或非金属分别接入一个简单电路中,看小灯泡是否发亮,如果亮了说明金属能导电。

三组:我组用砂纸打磨铁丝、铝丝、塑料和木棒,看看谁的外表有光泽。

……
师:经过同学们的团结合作,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

(6)教师分发实验材料:
①各组成员认识实验材料。

出示课件。

②各组按商定的分工与实验要求进行实验。

出示课件
下面就按照你们的方案来验证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是参与其中给予指导。

)(7)汇报交流
一组:我们组把铜棒、铁棒和木棒用镊子夹住,把他们同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端,过一会用手小心地摸他们的另一端,发现铜棒和铁棒另一端热了,而木棒虽然燃烧起来,另一端却没有变热,.用烫水浸泡金属的某一部位一段时间,手触摸该金属的其它部位也越觉得热了。

我们认为金属能传热。

(教师板书:易传热)
二组:我们把铁丝、铝丝和小木条接入电路中,发现连接铁丝和铝丝时,小灯泡发亮,而连接木棒时小灯泡不亮,说明金属能导电,木棒不导电。

(教师板书:易导电)
三组:用砂纸打磨铁丝、铝丝、塑料和木棒后,发现铁丝、铝丝亮得多,我们认为金属有光泽。

(教师板书:有光泽)
……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金属有光泽、易传热、易导电的特点,其实金属还有一个特点。

(8)探究金属具有延展性的特点。

①教师出示实物:示圆柱形铁条,铁锤。

问生:这是什么?
②教师一手举着铁锤,另一只手捏着那根铁丝用反复击打铁丝状。

③让生猜想:用锤不停地锤击这根铁丝会出现什么情况?
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锤击铁丝”实验,验证个人的猜想。

⑤指名交流实验现象。

师小结:像铁这种金属通过锤击等外力作用,可使其形状变薄、变宽的情况,说明铁丝具有“延展性”的特点。

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验操作验证其它种类的金属是否也具有此性
质。

(教师可掺杂提供一些非金属物质材料。


师:是的,铁丝、铝丝被捶打的部分变薄、变宽了,而玻璃棒和塑料棒砸碎了,我们把铁丝、铝丝的这种特性叫“延展性”。

(教师板书:延展性)
3.金属的共同特点有哪些?出示课件
«Skip Record If...»
活动二:金属的来源。

1.提出问题:我们研究了金属的特点,你知道金属是从哪里来的
吗?
2.同学相互交流各自所收集的资料。

3.汇报
4.师补充资料:出示课件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5.小结:
金属的一种来源:矿石采集→冶炼→加工制作成金属制品
金属的另一种来源:回收金属物品→冶炼加工→获取金属
6.让学生交流感受。

活动三:金属的利用。

1.提出问题:
金属具有传热、导电、金属光泽、延展性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
是怎样利用金属特点的,你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2.小组交流。

3.汇报
生1:我家炒菜的锅是利用金属易传热的特性把菜炒熟的。

生2:导线是利用了金属能导电的特点。

生3:钥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配制的。

……
4.教师出示课件演示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金属广泛应用于生活早已为学生所熟知,学生对金属物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研究金属不仅可以发现金属的特性,还因为金属材料较易获得,有利于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合理利用金属,创造性地利用金属的欲望,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金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各种金属制品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在探究金属的特点时,学生通过猜想、讨论、汇报、设计方案、实验等一系列活铝锅
铝合金门
动过程,最终研究出金属具有光泽、易传热、易导电、延展性等特点,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加上教师补充的相关金属的课件,丰富学生的认知,拓宽学生的视野
师: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用青铜这种金属制成的物品—-青铜器,它们制作精美,艺术价值很高。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关于金属的知识吗?好,就让我们一起去遨游金属之最知识城堡吧。

2.课件展示
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属——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钙
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导热、导电性最好的金属——银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六、板书设计
有光泽
17.金属(特点)易传热
易导电
延展性
来源
爱惜
【使用说明】:
教后反思: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在这一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探究需求,关注学生的探究情绪,淡化探究程式,强化学生在探究中的真实感受,让探究活动像“春雨润物”一样融入学生的科学学习,使整个探究过程更具人文色彩。

在执教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人文性。

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
究,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学生真正体验了探究成功的乐趣。

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探究情感,精心创设探究环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使用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完全放手,让学生尽可能进行探究,千万不要急于组织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3.需破解的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把探究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进行中长期科学探究的习惯和热情。

【相关链接】:
枣庄市小学科学优秀教案等相关材料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新课程体验与探究》
枣庄市小学科学优秀教案评选办法。

峄城区实验小学杜晓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