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结构图 1
最新版高中政治鲁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高中政治鲁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
一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为最新版高中政治鲁教版材选择性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
选择性必修一是高中政治课程中的一部分,涵盖了以下知识点: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出发点和依据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基本要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任务和总布局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和基本路线
3. 中国的基本理论
- 中国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和最高纲领的形成- 中国的性质、宗旨、纲领和组织结构
- 中国指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中国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4.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与立足点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理论成果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内容和新要求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
以上是最新版高中政治鲁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们对政治思想理论的充分认识和学习。
高中政治 哲学
高中政治哲学
高中政治中的哲学部分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以下是一些高中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
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同时也要重视认识的指导作用。
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促进事物的发展。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5.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同时也要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以上是高中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知识框架图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知识框架图思维导图知识提炼明确1个实质:国家的实质。
理解4个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明确2个关系:国体与政体、民主与专政。
掌握5个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
理解2个结构:单一制和复合制。
把握2个力量:政党和利益集团。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4.议会制和总统制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
5.政党的基本特征10.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1)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3)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统一与完整、保障国爱管理的有效与使得等方面的考虑。
11.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专题二世界多极化思维导图知识提炼明确2个趋势:多极化趋势、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
掌握1个关系:国际关系。
理解2个主题:和平与发展。
把握1个实质:国际竞争的实质。
明确3大贡献: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慧。
重点梳理1.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4.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1)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①成就: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②新时代开放要求: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适应新形势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四要)①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②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③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④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逻辑图(纲要)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逻辑图(纲要)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社会变革的先导(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美好生活的向导二、百舸争流的思想三、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产生于实践(2)源于在实践..中的追问和思考(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的本义:(2)哲学的作用(3)哲学的任务1.哲学的起源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②③③ 1.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2)(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是什么:2. 内容3.为什么(1)(2)(3)(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①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②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①思维能认识存在(可知论)②思维不能认识存在(不可知论)1.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各自的进步性、局限性(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2)自然科学(3)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2)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3)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体系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体系一、唯物论(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指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自然界、社会的存在是客观的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②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人们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及规律;人们改造自然物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
③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首先,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经济关系)是客观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第三,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3、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从自然界的客观性角度分析,人为何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根据自然界的客观性分析,人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
首先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其次正确认识客观自然物的属性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发挥人们意识的能动反作用,利用和改造自然物,以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第三利用和改造自然时一定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根据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分析人应该怎样与社会和谐相处。
首先要承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这是人类变革社会活动的前提。
其次要根据现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去变革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三在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变革社会。
第四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二)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推荐)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九课知识结构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
根本任务
培育“四有”公民
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必须培育一代 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 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需要。
内容
发展教育、 科学和文化 事业
途径 开展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
教育事业
原因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 基石
目的 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 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青年学生要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 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传播者。
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②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
的④这是由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怎么走?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5)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九课 第二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知识结构图
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③有利于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
原因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 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高中政治哲学框架知识整理 推荐
董文华物质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唯物论基础知识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意识含义: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高度发达物质系统,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基本原理物质对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推动,错误阻碍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要求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实践含义: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特点: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真理含义: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识论特点: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本原,是发展的基础,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基本原理认识对实践反作用:正确推动,错误阻碍哲学依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方法论: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真理联系发展1,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辩证否定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矛盾基本知识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辩证法树立创新意识2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政党永葆生机源泉1,辩证否定观原理: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实2,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肯定包含着否定,一切都是暂时的,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要求密切关注发展的实际,突破陈规旧说,破除落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确立新观念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一个总特征2,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基本知识3,联系的四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联系4,系统的概念: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思想政治必修一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政治能力和政治参与意识的重要途径。
下面对思想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2. 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产物,是能够自由地改造社会的主体。
3. 劳动和劳动价值:劳动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劳动价值是物质产品质量和社会需要的反映。
4. 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5. 公有制和私有制:社会主义是公有制的最高形式,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基础。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必然阶段,社会主义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人民民主的最高形式。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5.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部分:中共党史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成立到现在的发展过程,包括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
高中政治必修4——马哲基本原理
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
(4)整体与部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①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 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 到部分,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
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 部分也会影响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 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 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前途是光明的,
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②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不断克服挫折与困难。
9
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 (3)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0
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8.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地投身到为人民服 务的实践中去,立足平凡工作岗位。(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①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基础) ②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7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 3.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 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是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方法论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 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高中政治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知识点
自主思考 即学即练
审设问:本题要求依据引文分析和判断英国哲学家休谟所属的哲 学派别。
审材料:休谟的观点有两层意思:一是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 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二是认为“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 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 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 问题
意义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 准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 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 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 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 问题的回答。
知识点
自主思考 即学即练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与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有没有区 别?
提示: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1)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 本问题,它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同一性的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且 必须回答的问题。 (2)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和物 质关系问题的观点,它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 用两方面内容。
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
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第1单元第2课第1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1)这里的“形”与“神”分别是指什么? (2)“形”和“神”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
【提示】 (1)这里的“形”即人的形体,指的是存在;“神”即精 神,指的是思维。
(2)“形”和“神”的关系揭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其中,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一标准。
(3)从方法论角度看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它决定着实际工作是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客观实际。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从方法论角度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 问题。它决定着实际工作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是从主观愿望出 发、脱离客观实际。它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 基本问题。 第二,从地位和作用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切哲学必然遇 到的问题,而且是一切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对世界 本质问题的回答,关系到世界观的根本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 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 和基础。
易错警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提示: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 展开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问题 ②地位: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 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 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 学问题的回答
突破点1 全面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马克思主义哲学(共20张PPT)
动
物
抽象
具
物质 抽象
体表 现
物质的具体形式 具体
同学的观点
观点一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 实在性:不管你是否认识、是讨厌、是喜欢,它都在 人的意识职位独立存在着。换句话说就是不管你讨厌, 还是喜欢那个教政治的人,他都暂时或在这个世界上。
哲学上的物质(共性) 具体的物质形态(个性)
区
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物质 具体形态的共同本质——客
别 观实在,既不能创造,也不
能消灭。
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 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 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 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 的,有生有灭。
联
①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
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92021/11/192021/11/1911/19/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192021/11/19November 19, 2021
没有物质,就没有世界,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
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
物质的。
物质是从万事万物机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
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离开了具体的具体
的物质形态,就没有物质。
物质是世界之母。
——朱宝欣
合理:准确并颇有诗意的表述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十课知识结构图
灵魂:马克思 主义指导思想
主题: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
精髓: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
基础:社会主 义荣辱观
巩固马克思主 义指导地位
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 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 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 辱观引领风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 基本任务 德建设
全面提高 公民道德 素质
措施 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基本道 德规范
根本任务
核心
要
求
为人民服务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社 会 主 义 根本任务
内容 有理想
根
精神文明
培育“四
重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建
要
设
精髓
性
如何建设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知
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识
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结
构
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
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十课 第二框《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图
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 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综合探究《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知识结构图
高中政治哲学板块划分
高中政治哲学板块划分辨证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强调物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强调意识)2.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唯物辩证法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含义及客观、普遍性内容: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不过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客观性(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们可以按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内容: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原理1: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整体的性能状态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
(强调整体)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大局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原理2: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会具有全新的功能;反之有损整体功能的发挥。
(强调结构)方法论:要求我们善于“优化结构”。
原理3: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
部分的性能状态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甚至关键的部分对整体的性能状态具有决定作用。
(强调部分)方法论: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因果联系原理:原因与结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因果联系之中。
方法论:要求我们正确把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的自觉性和遇见性。
二、发展的观点1.事物运动发展观点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高中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不过,人们可以根据事
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
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
为转移。
4、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
没有的功能,要求办事情要顾全大局,从整体着
眼,寻求最优目标。
5、部分对整体有影响,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马
辩证唯物论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克 辩证唯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物主义
思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主
唯物辩证法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义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哲 历 史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学 唯物主义
6、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求把 握好度。
5
第
唯九
物
辩课
证唯
法物
原 理
辩
及证
其法
方的
法实
论质
之和
核
心
1、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要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 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 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要求我们学会分析事物的正确 方法:从矛盾特殊性中慨括 出矛盾的普遍性,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 分析矛盾特殊性。同时,要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如 何实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人生 价值
高中政治知识点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原理)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包含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包含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内容。
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唯物论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一原理与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事实)作为根本出发点。
即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制定路线方针政策。
反对从主观出发的错误观点与做法。
(2)如何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是轻而易举的。
既需要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反对主观主义,又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觉地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分析和处理我们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而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统一是从静态讲的,历史的统一是从动态来讲的。
因此,我们既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又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不仅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ppt教材-统编版2
返璞归真的宁静和安详,可以想象,暮春花落的四月,这里的桃花却绽放正艳,诗人是怀着何等惊喜的心情,挥笔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 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人间绝唱。我想,有诗歌滋养的地方是温馨的,是幸福的,它带给花径的不仅是一代诗人刚正不阿的千古风范,而且让今天生活在花径的庐山 人和走在花径景仰诗人的当代人,无论走至天涯海角,都会常常感到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 本单元围绕责任这一主题,共设计两课,一是《责任与角色同在》,二是《积极奉献社会》。负责任的公民就要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无论是塑造美好品格、成就幸福
2.36GHz的A76大核+3枚2.2GHz的A76中核+4枚1.8GHz的A55小核 组成,性能提升27%;采用Mali-G57 6核GPU,图形能力提升 38%,支持GPU Turbo和麒麟Gaming+ 2.0;新升级华为自研 NPU,AI性能提升73%;采用麒麟990同款Kirin ISP 5.0,支持 BM3D单反机图像降噪和视频双域降噪。从配置来看,已经完爆目 前骁龙的765g处理器了!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运用实践观点,领会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2.科学精神:树立实践第一观点,明确理论来自实践、在实践中 发展、受实践检验、为实践服务。 3.公共参与:倡导奋斗精神,以实践为平台,发挥才干、建设祖 国。
高中政治必修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导图)
马哲辩证唯物论
物质观物质与运动、物质运动与时空
意识观物质与意识、意识的本质
实践观尊客主能、人与自然
唯物辩证法
联系与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辩证思维方式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沦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规律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认识反复性与无限性
真理现
真理具有客观性与一元性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真理与价值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历史发展的动力
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其余动力
阶级斗争
革命
改革
科学技术
历史发展中人的作用
人的本质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最重要、最根本的属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个人与历史人物。
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第四单元第一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结论:
①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 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因此,社会意识和社会存 在具有不同步性。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 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 作用。因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 作用。
以上结论概括起来就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 BCDF )
A.邓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
请判断以下图片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
道德
说一说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之一。你能说说《西游记》中的 玉皇大帝、天宫、观世音菩萨各 是什么样的吗?他们在现实生活 中能否找到原型?《西游记》描 绘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是什么关系?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你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皇帝的饺子
从前,有一个农夫,家里很穷。有一 年过春节的时候,妻子给他包了一顿 饺子。农夫见了喜出望外,吃得有滋 有味。吃完了,农夫很感慨地对妻子 说:“我要是当上皇帝,就天天吃饺 子!妻子一听,很不以为然地说: “让我天天给你包饺子吃?我才不干 呢!”
这说明了一个哲学道理,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不仅要认识自然界的奥
秘,还要追索社会的本质,探究社
会历史的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
价值。
辨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联系
唯物辩证法
发展
“马哲”
认识论
矛盾(全面)
历史唯物主义
考纲展示: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辩证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唯物论(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3、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要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辩证唯物,切忌主观随意。
(3)联系具有多样性。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物主义1、联系的观点(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与部分又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整体影响部分,部分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同时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唯物(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
马克思辩证法2、发展的物的灭亡。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我们要对前途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
主义哲观点好充分的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学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
3、矛盾的(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
观点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
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矛盾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5)矛盾的不平衡性。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
与次要矛盾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坚持两点论
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在认识事物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
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认识论:(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又反作用于实践。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我们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检验真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2、两个矛盾、两个规律
主义3、群众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
4、人生观取向。
(3)我们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