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权威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马列文论权威期末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权威期末复习资料

论述1.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答案见课本普鲁士政府为了加强对出版的限制,于1841年12月24日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表面上似乎不对作家的写作活动加以干涉,实际上强化了对民主和自由的防范。

马克思撰写的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揭露普鲁士政府的虚伪的自由主义、真正的专制主义的面孔。

(1)从文章的写作背景而言,该篇写于1842年初。

这是马克思的第一篇反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和代表德国封建反动势力的思想统治的政论性文章。

(2)从写作风格的主体特征而言,马克思引用布封的话“风格就是人”风格是作为写作主体的人的精神个性,(3)从对文化专制舆论的批判而言,p5橙色笔“书报检查不得阻碍人们对真理做严肃和谦逊的探讨,不得使作者受到无理的约束,不得妨碍书籍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4)从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而言。

P62.“艺术生产论”的意义和危机问法一: 如何理解“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艺术理论脱离艺术实践的大毛病,克服了主要从静止的观点,主要从创作成果(作品)去看问题的缺点,而是把艺术当做一个感性生活来考察。

”这句话?问法二: 与艺术反映论和艺术创造论相比,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意义何在?意义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绝大多数文艺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因此就不能无视市场的存在,应当适应市场的需求,面向消费者,参与市场的流通与交换,从而显示它的价值。

同时又要充分考虑艺术生产的特性,尊重艺术自身的规律,让文艺产品始终保持自己鲜活的艺术个性,所以不应把文艺完全交付给市场,靠市场引导调节艺术生产,由市场主导文艺的命运。

“艺术生产论”的危机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

艺术创造和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包括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和艺术品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意义和作用,都不应该也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艺术无价。

真正的艺术品是民族的宝贵财富,真正的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把艺术品和艺术生产推向市场风险很大。

拜金主义也会腐蚀文化队伍中的堕落者,不仅使他们摒弃崇高的文化责任和艺术追求,不惜粗制滥造,唯利是图,还会影响到整个文艺创造的结构布局和生态环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完整版)

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案: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案:首先回答实践的含义,然后实践的特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最后是回答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社会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答案: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既不能完全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尤其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因该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怎样理解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答案: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马列文论资料

马列文论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复习资料名词解释:l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义称《巴黎手稿》,是马克思涉及美学思想的主要论著,他从实践的角度回答了美和美感产生的根源以及审美活动构成的基本要素和条件等,在美学史上是划时代的贡献。

wgrMn。

2、两种尺度:马克思在《手稿》中谈到的“种的尺度”和“内在尺度”,就是所谓两种“尺度”,种的尺度是指事物以其不同的物种特征而具有体现了其物种性质的尺度。

mVqZ6。

内在尺度指是的作为生产者的人所具有的,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尺度,既体现了人类改造、利用对象的愿望和要求。

3、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说,首先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指的是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在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使人的本质在自然界客观地展开,造成“人化的自然界"的成果。

这一观点揭示了美和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qu3Mu。

4、文艺的社会性质(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艺在社会整体结构中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一种意识形态。

它由经济基础决定,随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发展,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它还同政治等上层建筑因素相互作用,并以这些因素为中间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

71TWe。

5、希腊艺术的永久魅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肯定了希腊艺术具有永久的魅力。

这是因为它真实在再现了人类的童年时代,而且希腊人作为“正常的儿童”正是人类童年的天性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这就使希腊艺术由于表现了人类章年的永不复返的天性而具有了永久的魅力。

这一事实说明文艺应当真实地反映自己时代的特征,深入揭示人的精神面貌。

0RSiX。

6、“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手稿》中提出的,概括地表达了人类的感觉包括审美感觉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思想。

AHUQL。

7、“妇女的皮肤的是历史的发展,因为它必定是白色或黑色、黄色、棕色或红色—因此,她不会有人类的皮肤:意思是恩格斯以妇女的皮肤为例,指出它是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颜色,具有历史发展的特点。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版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版
马恩合著的书:《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第一部政论性文章。
“只有叫花子才是谦虚的”引子歌德的《总结》一诗。“天才的谦逊”摘自席勒的《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一文。
‘劳动创造美’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观点出自《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该书是马克思在1844年4月到8月在巴黎写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巴黎手稿’。
莎士比亚化:马、恩对莎士比亚创作的科学概括,对现实主义创作规律的形象概括。他要求作家从现实出发,用生动丰富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反应时代的风貌。
席勒式:指的是席勒的部分创作中,从观念出发,以理想代替现实的抽象化、概念化、公式化的创作方法。
神话: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大众化:这是20世纪30年代做一文艺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议的讲话中给出了科学解释。即就是文艺工作者得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三,解答和论述
1.如何理解“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A.“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是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
B《手稿》对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基本内涵。
C.所谓“种的尺度”是指种的本能和肉体需要。“内在的尺度”指的是人超越动物本能后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尺度,表现为某种自觉地目的、计划、意识。
D人是不仅可以像按照种的尺度生产,同时也可按内在的尺度生产。通过此,达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致斐迪南.拉萨尔》这封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59年5月18 日致拉萨尔的。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本校马列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思考练习题马克思主义文论》一、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1、“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3、(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 性冲突”4、“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了现实主义的东西”5、“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 ,而且应当是如此” 。

6、“真正艺术家的勇气”7、“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8“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9、出版物的党性原则10、“每一个民族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11、“无产阶级文化协会”12、“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13、“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14、“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15、“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16、“外国的许多东西都要去学,而且要学好,大家也可以见见世面”17、“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18、“向古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活人”19、“百花齐放,推陈出新”20、“双百”方针21、“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22、“审美反映” 23、“文化工业”2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产品”25、“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26、“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27、“文学与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二、简答题1、简述美学的观点的内涵。

2、简述历史的观点的内涵。

3、简述马克思对文艺在社会结构中地位的认识。

4、希腊神话为什么会有永久的艺术魅力?5、简述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6、简述“席勒式”的内涵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

7、简述“莎士比亚化”的内涵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

8、简述现实主义人物创造的原则。

9、简述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未来理想艺术的内涵。

10、简述恩格斯关于艺术典型塑造的理论。

11、经典理论家是如何认识现实主义艺术的历史使命的?12、简述列宁是如何驳斥资产阶级“创作绝对自由”论的。

超强版马列文论期末复习整理.doc

超强版马列文论期末复习整理.doc

13、如何理解阿多诺的“有些艺术作品是完全属于意识形态的,真理性内容能够存在于作品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把意识形态视为“错误意识”,“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把人类史归结为一种歪曲的理解,就是归结为一种完全的抽象”。

就是说意识形态是不真实的,常常遮蔽或扭曲现实,把自己的思想普遍化,编造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谎言,达成维护其统治目的。

而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器也必然带着意识形态的功能。

文学有可能在生产一种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在偷偷的或无意识地拆解这种意识形态话语。

处于统治地位的主导意识形态,必须以普遍化的形式来获取合法地位。

而普遍化的前提是整合各种异质的声音,调和各种社会矛盾。

文学虚构了一个和谐的世界,提供了社会矛盾相像的解决方式。

只要社会矛盾这个前提依然存在这些主导意识形态的同声合唱也依然存在。

它们藏身于文本的缝隙,这些缝隙是不会被人们的理性意识形态充分注意的“阁楼上的疯女人”。

这才是文学在建构一种意识形态的同时,也生产出批判和解构意识形态因素的根本原因。

《简·爱》里面有个疯女人,女权主义批评家发现了这个母兽般的疯女人,雄辩地试图还给她原来的面目。

她们以现代心理分析学为基础,认为伯莎是愤怒的简爱,是简爱的叛逆的一面。

疯女人就是被压抑的女性创造力的象征,是解答有关妇女创造力问题的一个答案,疯女人就是叛逆的女作家本身,能够在理性的父权制文本下面发现隐性的文本的真相。

简·爱和疯女人都是女性分裂出来的极端的一面,她们都存在于每个女人的内心。

或许会在很多不同的舆论、环境或者来自自身的观念等意识的驱使下,把自己心中的“疯女人”锁到阁楼上去,展现出自己“简·爱”的一面。

《简•爱》中,男性主人公罗切斯特在为自己的错误的婚姻辩解时,指出伯莎具有先天遗传的疯病,此时她被关在阁楼上,无力为自己辩解,这是一场缺席的审判。

对于主旋律文化来说,其必须坚持完成意识形态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一、填空题(1’*8=8)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真正诞生和成熟也就在19世纪中期,或者说就在1844年前后,即经济学哲学手稿,或,《1844年巴黎手稿》。

2.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奠基之作,它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奠定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起源和诞生地。

3.在《致拉萨尔》信中,恩格斯说:“您看,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是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

”(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统一。

)4.列宁的文论思想主要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阶级性、实践性]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他明确地提出了文学艺术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5.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1913年10月—12月)中提出了:“两种文化论”。

“两种文化论”: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6.在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日、23日,简称《讲话》),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理论基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的历史阶段。

《讲话》的意义:(1)《讲话》最为明确地解决了“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2)明确地解决了“如何去服务”的问题。

7.艺术意识形态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社会结构理论中,艺术被定位于社会意识领域。

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

8.恩格斯还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9.1859年,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写道:“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他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0.马克思恩格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见课件]可能是简答题11.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批评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一、马克恩主义文论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奠基时期;第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初始建构时期;第三,从20世纪十月革命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批判与反思时期;第四,从1968年以后开始的开放性发展时期。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1. (1844年手稿》美学的中心思想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思想。

2.“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1)物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这是从劳动对象和结果一—即产品的角度提出问题的。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对象的关系。

”劳动者创造产品但并不拥有;产品是支配劳动者的异己的力量。

(2)自我异化/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劳动的本质:劳动是对象化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存行为中,表现在生存活动中。

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工人的劳动是被雇佣于别人的劳动,是已经售出的劳动,因此完全是外在的东西,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3)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类本质异化人的普遍性就是自由。

人的类特征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种类本质的特点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4)人同人相异化“商品拜物教”:人明明是物的创造者,现在却倒过来被巨大的物的权力所支配。

劳动产品对工人是异己的,活动也是异己的,它属于资本家。

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出了另一个与劳动过程毫不相干的人(即资本家),以及与这一劳动性质相对应的劳动关系(不劳动,但是占有)。

3.“对象化”原则。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体现的基本哲学原则:对象性活动。

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力量。

4.本质力量对象化。

①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在认识了自然规律以后,在劳动者的头脑中形成内在尺度之后才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一、马克恩主义文论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奠基时期;第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初始建构时期;第三,从20世纪十月革命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批判与反思时期;第四,从1968年以后开始的开放性发展时期。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1. (1844年手稿》美学的中心思想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思想。

2.“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1)物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这是从劳动对象和结果一—即产品的角度提出问题的。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对象的关系。

”劳动者创造产品但并不拥有;产品是支配劳动者的异己的力量。

(2)自我异化/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劳动的本质:劳动是对象化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存行为中,表现在生存活动中。

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工人的劳动是被雇佣于别人的劳动,是已经售出的劳动,因此完全是外在的东西,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3)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类本质异化人的普遍性就是自由。

人的类特征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种类本质的特点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4)人同人相异化“商品拜物教”:人明明是物的创造者,现在却倒过来被巨大的物的权力所支配。

劳动产品对工人是异己的,活动也是异己的,它属于资本家。

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出了另一个与劳动过程毫不相干的人(即资本家),以及与这一劳动性质相对应的劳动关系(不劳动,但是占有)。

3.“对象化”原则。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体现的基本哲学原则:对象性活动。

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力量。

4.本质力量对象化。

①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在认识了自然规律以后,在劳动者的头脑中形成内在尺度之后才进行的。

(完整)《马列文论》复习题

(完整)《马列文论》复习题

《马列文论》复习题一、填空题1.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具有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给《》一书写的导言中提出的一个命题.2。

恩格斯在《致保尔•恩斯特》一信中,将德国的小资产阶级与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批判了奥地利资产阶级政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

3。

爱莎是的小说《旧人与新人》中的女主人公。

这位作家的国籍是奥地利。

4.“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命题出自恩格斯与的通信,信中批评的是这部小说。

5。

《》1932 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公开出版。

在此之前,卢卡奇在1923 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已经提出了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意义近似的“”这一概念。

6.1844 年八九月,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第一次合作,着手合著《》一书。

7。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1857 年的《》一书。

8.把《》视为人道主义的逻辑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关键所在。

9。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两个:在创作方面是卡尔•倍克,在批评方面是。

10、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在《金枝》中提出了原始部落的风俗、神话、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巫术的理论。

二、名词解释1、法兰克福学派2、形式的相对独立性3、典型4、悲剧5、典型化三、简答题1、恩格斯如何评价歌德?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3、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简述文艺的真实性。

4、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简述马克思的异化概念.5、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简述“自然的人化"。

四、论述题1、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对异化劳动进行分析的?这一分析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有什么影响?2、请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谈谈你对艺术发展“不平衡"理论的理解。

《马列文论》参考一、填空题1.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具有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给《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写的导言中提出的一个命题。

2.恩格斯在《致保尔•恩斯特》一信中,将德国的小资产阶级与挪威的小资产阶级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批判了奥地利资产阶级政论家巴尔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3.爱莎是敏•考茨基的小说《旧人与新人》中的女主人公。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内涵与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内涵从历史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本人关于审美、文学、艺术的论述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而从现实形态来说,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社会运动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文论是这种世界观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文论又是后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根据某种知识框架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解和重建。

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文艺理论和美学可以算是这种理解和重建的一部分,当然是比较重要和最有影响的部分;同样,其他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所做的工作也是这种理解和重建的一部分。

2.《手稿》的内容从总体上看,《手稿》的内容可归结为互相关联的三个部分:从异化劳动入手批判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以异化的扬弃为核心建立共产主义学说,以人的感性活动为依据对黑格尔思辩唯心主义的批判。

这三部分内容都与美学有关。

3.物化卢卡奇发现,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交换关系遍及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这种条件下,物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拜物倾向在社会中普遍蔓延开来。

不是人统治物,而是物统治人,人和物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以至于拜物教变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

生产的产品不仅是一种消费品,也是一种价值抽象载体,一种经济运动和交换的工具。

在这样的社会中,一种拜物教普遍蔓延开来。

这里所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类社会及其生话的“物化”状态。

4.超语言学(translinguistics)。

巴赫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的新的研究对象和概念体系,即“超语言学”(translinguistics)。

超语言学是一种超出常规语言学之外的语言学,它既不研究语言的发展历史,也不关注语言的结构体系,而是把生活中活生生的交际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巴赫金称之为话语(discourse)及其表述(utterance)。

话语是言语对话行为中包含一定意识形态的语言,而话语的实际应用即为表述。

5.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也被简言之为“批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材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材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材料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材料(本材料根据课件整理,请结合课本自己丰富补充,填空题注意加粗部分)题型:一、填空题:1分×10=10分;(马克思、恩格斯的短篇论文中的理论观点)二、名词解释题:5分×4=20分;三、简答题:10分×3=30分;四、论述题:40分。

一、填空题(选择重点文选)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2、杰姆逊的“西马”美学三部曲:《马克思主义与形式》(1971)、《语言的牢笼》(1972)、《政治无意识》(1981)。

3、恩格斯《致敏·考茨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

4、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

我所指的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5、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济金根(而胡登多少和他一样)的覆灭并不是由于他的狡诈。

他的覆灭是因为他作为骑士和作为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反对现存制度的新形式。

”“革命中的这些贵族代表——在他们的统一和自由的口号后面一直还隐藏着旧日帝国和强权的梦想”。

6、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我丝毫不想否认您有权把济金根和胡登看做是打算解放农民的。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形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考察文学艺术现象的理论结晶。

它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定位文学艺术,突出了文学艺术的实践性和阶级性,并且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内容:狭义上: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思想。

广义上:除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西方拓展的成果,包括列宁、普列汉诺夫、高尔基、毛泽东、邓小平以及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等人的文艺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体系面貌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形成1、转变期(1844年以前)2、确立期(1844-185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新的文艺观、美学观的正式开始。

《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个部分。

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

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

(1)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

(2)提出了人的五官感觉(包括审美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人的审美活动的本质是人在他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到自己的全面、自由的感受。

(3)提出美感区别于“囿于粗糙的实际需要的感觉”,是一种在实践中形成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超越实际功利目的的全面、丰富、自由的感觉。

(4)提出艺术是一种特殊生产方式。

3、成熟期(1857-1872)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2)“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3)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4、总结期(1872-1895)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体系特点(一)体系的存在与重构之辨1.关于体系存在与否的争论2.对体系否定说的否定(二)体系的性质与特点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文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手里,始终是整个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始终是进行战斗的精神武器。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马列文论的概念与基本范畴马列文论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为指导,对文学现象、文学规律和文学发展进行研究和阐释的理论体系。

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观点,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无产阶级文学为最高原则,对文学进行科学、客观、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2、马列文论的发展历程马列文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创立和发展、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创新和发展。

3、马列文论的基本观点马列文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文学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学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反对脱离群众的唯心主义倾向;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反对只追求形式的纯艺术倾向;批判地吸收和改造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遗产,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

二、重点知识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反对脱离群众的唯心主义倾向;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反对只追求形式的纯艺术倾向。

其特点在于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把文艺看作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强调人民群众是文艺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

2、列宁的文艺思想列宁的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文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立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认为作家应该深入生活实践,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和需要;提倡革命文艺的多样性,鼓励作家创作具有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作品。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马列文论的概念与基本范畴马列文论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为指导,对文学现象、文学规律和文学发展进行研究和阐释的理论体系。

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观点,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无产阶级文学为最高原则,对文学进行科学、客观、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马列文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马列文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马列文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马列文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具有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给《》一书写的导言中提出的一个命题。

2、恩格斯在《致保尔?恩斯特》一信中,将德国的小资产阶级与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批判了奥地利资产阶级政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

3、爱莎是的小说《旧人与新人》中的女主人公。

这位作家的国籍是奥地利。

4、“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命题出自恩格斯与的通信,信中批评的是《》这部小说。

5、《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 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公开出版。

在此之前,卢卡奇在1923 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已经提出了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意义近似的“”这一概念。

6、1844 年八九月,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第一次合作,着手合著《》一书。

7、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1857 年的《》一书。

8、把视为人道主义的逻辑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关键所在。

9、“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两个:在创作方面是卡尔?倍克,在批评方面是。

10、“风格即其人”源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________的《___________》。

11、马克思在《》中对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和施里加的评论的分析是他们确立新的文艺观的一次认真的尝试。

12、马克思在《》中明确表述了艺术与一般生产关系的理论,特别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不平衡”的命题。

13、马克思在《》中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

14、“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将的消极内容与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混为一团”而构成的思辨哲学。

15、经典作家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1.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答案见课本普鲁士政府为了加强对出版的限制,于1841年12月24日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表面上似乎不对作家的写作活动加以干涉,实际上强化了对民主和自由的防范。

马克思撰写的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揭露普鲁士政府的虚伪的自由主义、真正的专制主义的面孔。

(1)从文章的写作背景而言,该篇写于1842年初。

这是马克思的第一篇反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和代表德国封建反动势力的思想统治的政论性文章。

(2)从写作风格的主体特征而言,马克思引用布封的话“风格就是人”风格是作为写作主体的人的精神个性,(3)从对文化专制舆论的批判而言,p5橙色笔“书报检查不得阻碍人们对真理做严肃和谦逊的探讨,不得使作者受到无理的约束,不得妨碍书籍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4)从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而言。

P62.“艺术生产论”的意义和危机问法一: 如何理解“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艺术理论脱离艺术实践的大毛病,克服了主要从静止的观点,主要从创作成果(作品)去看问题的缺点,而是把艺术当做一个感性生活来考察。

”这句话?问法二: 与艺术反映论和艺术创造论相比,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意义何在?意义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绝大多数文艺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因此就不能无视市场的存在,应当适应市场的需求,面向消费者,参与市场的流通与交换,从而显示它的价值。

同时又要充分考虑艺术生产的特性,尊重艺术自身的规律,让文艺产品始终保持自己鲜活的艺术个性,所以不应把文艺完全交付给市场,靠市场引导调节艺术生产,由市场主导文艺的命运。

“艺术生产论”的危机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

艺术创造和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包括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和艺术品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意义和作用,都不应该也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艺术无价。

真正的艺术品是民族的宝贵财富,真正的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把艺术品和艺术生产推向市场风险很大。

拜金主义也会腐蚀文化队伍中的堕落者,不仅使他们摒弃崇高的文化责任和艺术追求,不惜粗制滥造,唯利是图,还会影响到整个文艺创造的结构布局和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文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还比较低,高雅艺术作品在市场的消费水平低。

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迅速地反映出群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有利于艺术家根据群众需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创作势态,有利于艺术家和群众的关系。

但是群众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群众的趣味和需求也是多样的。

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也有病态消极向下的。

若不加以分析,而一味地满足市场需求,完全跟着市场走,有些艺术家就会成为低级庸俗堕落的艺术家,损害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

各国的艺术文化传统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艺术生产的日趋商业化色彩对传统艺术生产的全面覆盖使当下艺术生产在商业中失去自我,传统艺术的价值体系已经被解构,至少在绝大部分文化的场所中,传统艺术生产中视为轴心的道德理念被放逐,作为传统艺术品灵魂的道德属性也已为极度的感官享受所吞噬。

3.请以希腊神话为例,分析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以书本答案为主183-1854.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问法一:名解。

问法二:马克思:“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恩格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请你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每份卷子都会出现!)名解的答案:“莎士比亚化”的基本含义是形象化,审美化,也就是要符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它至少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要从社会生活出发,通过广阔生动的艺术图画真实地反映时代的脉搏、时代的本质;二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要使情节不仅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而且要使反映出来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四要使作者的主观倾向性达到与客观真实性和艺术形象性有效融合。

“席勒式“主要指席勒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观念化、概念化,即不从生活出发,而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理想化,即把他所描写的人物和世界无限加以美化,离开和超越了现实的土壤,以及把人物当作表达自己观念和理想的工具。

即是马克思说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样的一种创作倾向。

论述的答案: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的提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席勒式“主要指席勒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观念化、概念化,即不从生活出发,而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理想化,即把他所描写的人物和世界无限加以美化,离开和超越了现实的土壤,以及把人物当作表达自己观念和理想的工具。

即是马克思说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样的一种创作倾向。

“席勒式”创作的表现:①创作的出发点是观念,而不是现实;②把作品中的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③忽视艺术思维的情感性、形象性的特点,离开剧情的发展,热衷于滔滔不绝的说教和连篇累牍的议论,失去艺术的感染力。

所谓“莎士比亚化”,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其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

“莎士比亚化”的基本含义是形象化,审美化,也就是要符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它至少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要从社会生活出发,通过广阔生动的艺术图画真实地反映时代的脉搏、时代的本质;二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要使情节不仅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而且要使反映出来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四要使作者的主观倾向性达到与客观真实性和艺术形象性有效融合。

莎士比亚的创作特点:①广阔的背景描写。

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里,展现广阔的社会背景的同时,去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即恩格斯所说的“福斯泰夫式的背景”。

这样从内容上可以包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各式各样的人物,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是“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混合。

”②多姿多彩的人物个性描绘。

经过他的典型化创造,成就了许多不朽的文学典型。

如哈姆雷特,麦克王,李尔王,夏洛克等等③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意识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完美结合。

莎士比亚的悲剧虽然都是以死亡结束的,但是每一个死亡的情节并不相同,而是各有各的特点,丰富多彩。

④利用故事、场面、情节自然而然滴表现作者的倾向和理想。

“莎士比亚化”要求严格地从客观的现实生活出发,严格地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再现现实;要求文艺创作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社会生活,正确处理文物和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特定环境的现实任务的真实描写,揭示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人物塑造的个性化以及语言的明快、朴实、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席勒式”,并不意味着对席勒创作的全面否定,而只是限于对他的创作的薄弱方面和严重缺陷作些批判。

在历史上,席勒的功绩和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是有其特定的语境和针对性的。

启示:因此我们要提倡“莎士比亚化”,反对“席勒式”。

“莎士比亚化”要求严格地从客观的现实生活出发,严格地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再现现实;另外要求我们在文艺创作中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社会生活,正确处理文学和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特定环境的现实任务的真实描写,揭示现实生活的某些本方面;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这种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人物塑造的个性化以及语言的明快、朴实、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5.美学和历史的文艺批评观论述题问法: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绝不是从道德、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责备他。

”恩格斯对歌德及其创作的评论充分体现了“美学和史学的观点”。

恩格斯是把歌德作为艺术家而不是作为政治家或政治领袖来对待的。

他对歌德的批评,不是从政治斗争、党派斗争的观点着眼的。

他并不是要求作为艺术家的歌德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必须做什么,而是批评他的所作所为如何损害了自己的艺术。

恩格斯的着眼点是一个艺术家做了些什么,他对于自己做处时代的现实生活、对于自己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否具有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是否具有真实的、正确的美感。

恩格斯正是根据文艺的本性提出了“美学和历史的文艺批评观”。

“美学观点”就是指文艺批评必须着眼于人同世界的审美关系。

批评家要充分注意艺术的审美特性,理解文艺创作、作品构成以及文艺鉴赏的各种规律;对作家、作品及其他文艺现象作出符合艺术审美规律的具体分析,把艺术审美价值作为衡量批评对象价值的一个尺度或标准。

“历史的观点”,是指文艺批评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着眼于文艺所反映或体现的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关系。

批评家要把作家及其作品放在特定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作历史的、阶级的具体分析,把它们反映历史真实的程度、对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程度以及具有的进步倾向,作为衡量批评对象价值的一个尺度或标准。

关于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的结合观点认为:1.美学批评和历史批评各有所长,各有侧重。

美学批评侧重于艺术的审美价值的评判,历史批评侧重的是艺术内容的历史价值或社会价值的评判。

2.两者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截然分开。

离开历史批评的美学批评,就无法判断传达所要表现的历史内容的艺术的形式和技巧是否成功;离开了美学批评的历史批评,更无法判断理应由艺术方式传达的历史内容是否被艺术地表现出来。

3.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主张,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的结合。

恩格斯在提到未来戏剧理想时主张“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

这种完美融合的思想体现在文艺批评上,就是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的结合。

恩格斯所倡导的用观点和史学观点来评论对象包括并且理应体现着作家作品是进行人学的、道德和政治的评价。

恩格斯提倡的史学观点中应当包括人学观点。

因为人是历史的人,历史是人的历史。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必然从史学观点中引申出人学观点。

恩格斯是从批评的方法、标准和模式的角度和侧面提出来马克思主义对文艺本质的理解,即文学观念。

从美学观点看文艺,着重考察文艺的审美本质。

从史学观点看文艺,着重揭示文艺的社会本质。

恩格斯之所以倡导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是他首先从文艺观念上把文艺的本质理解为审美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

恩格斯将美学观点,人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完美融合,表现出艺术精神,人文精神和历史精神的有机统一。

6.追风筝的人影片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尔。

主人公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

阿米尔将对手通通打败,然而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

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承诺阿米尔一定追到。

然而,风筝追到了,哈桑却惨遭侮辱强暴。

阿米尔眼睁睁地看着哈桑被残忍地强奸,性格软弱的他却始终没有勇气走上去救他。

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卑惭愧,每天面对哈桑让他内心备受煎熬,便诬陷哈桑偷了他的手表,迫使哈桑父子离开了这个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