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绩效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的探讨

摘要: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越发达,并购的频率就越高。虽然并购的最初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利润最大化和竞争力提升为最终目的。因此不论并购活动的起初形式如何,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后,成功而有效的并购应以综合经营能力的提高来衡量。就企业并购后的绩效如何评价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并购、绩效评价、评价指标、指标体系

1、对目标公司的财务效益评价

(1)投资回收率,该指标是指并购公司兼并目标公司后取得的年净收入的增加额与兼并投资之比。即投资回收率=年净收入增加额/兼并总投资×100%。年净收入额增加额的计算主要是指并购公司兼并后取得集团的年净收入扣掉兼并前并购公司的年净收入的余额,衡量由于并购公司的兼并投资所产生的增量效益与投资总额的比率。

(2)剩余收益,该指标是指目标公司的营业利润超过预期最低受益的部分,这个预期收益是根据对目标公司的投资占用额和并购公司管理当局确定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确定的。如果目标公司的营业利润超过了并购公司预期的最低报酬率,就可能为集团带来剩余收益。同样也有利于目标公司。

(3)经济增加值,该指标可以测定公司在单一年份中所创造的货币经济价值,其定义如下:经济增加值=投入资本额×(投

入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者,经济增加值=调整后报告期营业净利润-投资资本费用。该指标的意义在于:它综合了公司投入资本规模、资本成本和资本收益等多种因素,作为一项并购投资,只有当投资者从目标公司的收益中,获得大于其投资的机会成本后,才表明股东从并购活动中获得了期值收益。在有效的金融环境中,资本成本反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由于各种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不同。在同样投入资本规模及资本收益水平下,资本成本低的公司所获得的资本净收益更高,资本经营水平更好。

(4)市场增加值,市场增加值与经济增加值都是在资本收益中扣除资本成本,但经济增加值中的资本收益率及资本收益是以会计意义上的经营利润为计算依据的,而是厂增加值是以资产的市场为基础对企业业绩的衡量。其计算公式为:市场增加值=T期末公司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按期末公司资产的市场总价值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该指标认为公司用于创造利润的资本价值总额既不是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也不是公司资产的经济价值,而是其市场价值,经济增加值指标比较适合评价具体某个年份的资本经营效益,而市场增加值是以未来预期现金流量为计算依据,反映出市场对公司整个未来经营收益的预期。适合于评价公司中长期资本增加能力。

2、对并购后集团公司的财务效益评价——成本收益法

对于并购后集团公司可以从成本收益两方面全面地考察并

购绩效,既可以为本次并购活动提供阶段性的评价依据,也可以为日后的并购操作留下或是作为教训的参考资料。

2.1企业并购的成本分析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并购成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并购实施前的准备成本、对目标公司的购买成本和并购后的整合成本。准备成本和购买成本都比较好理解,在实际操作中也容易掌握。在实践中,有一种倾向就是绝大部分实施并购的企业都非常关注购买成本的高低,认为购买成本是决定实施并购与否的核心因素。实际上,购买成本只是并购成本的一部分,多数企业并购的准备成本、购买成本看起来很低,但总成本实际上却很高。在企业并购失败的诸多案例中,导致其失败的原因主要还是对并购后的整合成本认识不足。

整合成本,也被称作并购协调成本,是指并购企业为使被并购企业按计划启动、发展生产所需的各项投资。在并购完成后,由于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作为两个不同的企业,在业务经营、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等当面都会存在显著的差异。要使它们成为一家企业,就必须对这些相异点进行整合,实现一体化运作。

2.2企业并购的收益分析

(1)获得规模经济的收益。企业规模经济是由生产规模经济和管理规模经济两个层次组成的。生产规模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并购,对生产资本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在保持整体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在各分厂实现单一化生产,达

到专业化的要求。管理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由于管理费用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分摊,就使得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大大减少。

(2)合理避税的收益。税法中,不同类型的收益所征收的税率是不一样的。比如,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营业收益和资本收益的税率就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企业可以利用并购来合理避税。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亏损递延条款来获得合理的避税收益。如果企业在一年中出现了严重亏损,或者企业连续几年不盈利,拥有相当数量的累计亏损时,这家企业往往会被考虑为并购对象,或者该企业考虑并购盈利企业,以充分利用它在纳税方面的优势。

(3)寻找机会和分散风险的收益。在跨行业并购中,一些并购公司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追求高收益,而在于通过并购其他行业的公司,寻求投资新领域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同时分散经营单一产品的风险。这种跨行业并购一定要以成功的专业化为基础,不可盲目多角化经营。

(4)获取融资渠道的收益。我们很多民营企业之所以并购上市公司或金融企业,主要在于为自己寻求一条比较方便的融资渠道,“买壳上市”就是这种方式。非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收购已挂牌上市的公司,再以反向收购的方法注入自己的有关业务和资产,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优势企业通过“买壳上市”可以利用“壳”企业的配股和增发新股较为便利的募集资金。

3非财务效益评价

一项并购行为的完成,意味着并购公司实现了某种战略目标,

这些战略目标可能是在现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也可能是市场或产品的扩张,或者是平均资本成本的降低等。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某一目标可能占主导地位,但同样也会伴随着对其他目标的影响。因而对企业并购效果的评价,既要包括对财务协同效应的评价,如筹资能力、筹资成本及资本累积等方面的评价。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动因中最终的并购目标仍然是增加企业价值,使股东财富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但在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经济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可能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或是基于战术上的需要;或是其他动因,企业的总目标总是要通过各种分部目标或非财务目标来实现。因此考核评价时应将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指标相结合。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失衡,导致存量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产业经济的动态演进是通过产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兴衰、各企业之间配置结构的变化,使较高生产率的产业和企业在资源配置总构成中的比重上升,从而使经济达到非均衡式增长。而并购正是实现非均衡增长的一种总要机制。因此,企业并购的非财务效益评价应着手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并购是否达到合理的规模经济;(2)并购是否实现生产关系变革;(3)并购是否协调了企业之间的关系。兼并是一家企业吞并另一家企业,这种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企业之间存在差异,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缺点,所有这些差异,都要求企业之间相互协调彼此补充,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4)并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