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大城市的殡葬沿革史

合集下载

中国殡葬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殡葬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殡葬文化发展历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殡葬文化的演变深受历史、宗教、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上海殡葬风俗

上海殡葬风俗

上海殡葬风俗上海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经济发达的国际大都市。

在这个繁忙的城市中,人们对待殡葬的方式也有着独特的风俗。

下面将以人们的视角,为您介绍上海的殡葬风俗。

一、尊重和关怀在上海,人们对待死者的态度非常尊重和关怀。

当有人去世时,亲朋好友会第一时间前往悼念,表达悼念之情。

他们会为逝者准备花圈和鲜花,在殡仪馆或家中摆放,以示对逝者的敬意。

亲朋好友会悲痛地扶灵,他们会坚守在逝者身边,陪伴他们度过最后的时刻。

二、殡仪馆的举办在上海,殡仪馆是举办告别仪式的常见场所。

殡仪馆提供了宽敞的殡仪厅,供家属和亲友们参与葬礼。

葬礼前,家属会在殡仪馆的告别厅摆放遗像和遗照,以示对逝者的怀念和追思。

葬礼期间,家属会请来专业的主持人,帮助组织葬礼仪式,包括朗诵悼词、唱挽歌等。

殡仪馆还提供鲜花和烛台,供人们祭奠逝者。

三、火化和骨灰安葬在上海,大部分人选择火化作为最终的处理方式。

火化后,家属会收到一份骨灰,他们可以选择将骨灰安放在家中的灵堂中,或者选择将其安葬在公墓或骨灰堂中。

上海有许多公墓和骨灰堂供人选择。

家属可以根据逝者的意愿和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葬地点。

四、祭祀和祈福在上海,人们会定期举行祭祀和祈福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祝福。

在清明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家属会前往墓地或骨灰堂,献上鲜花和祭品,并进行祈福仪式。

他们会为逝者烧香、点烛,祈求他们在天堂里安宁和幸福。

五、丧葬礼仪的变化尽管上海的殡葬风俗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元素,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丧葬礼仪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更加开放和积极,他们更加注重生命的庆祝和纪念。

因此,一些家庭选择举办非传统的葬礼仪式,如生命庆典,以回顾逝者的生活和成就,展示他们的个性和价值观。

六、殡葬服务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命的尊重,殡葬服务在上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如今,有许多专业的殡仪馆和殡葬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遗体处理、丧葬礼仪、骨灰安葬等。

这些机构致力于为家属提供便利和周到的服务,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同时也让逝者得到更好的安葬。

中国近代丧葬习俗的演变-最新文档

中国近代丧葬习俗的演变-最新文档

中国近代丧葬习俗的演变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a's Funeral Custom—— Taking the Suburb of Wuhan in 1980s and 1990s as an exampleDONG Furong(The History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 Jiangsu 210093 )The burial form , funeral consumption and sacrificial rituals have taken great changes in the suburb of Wuhanin 1980s and 1990s , which ar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and so on. However , how to make the evaluation coordinat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s what we should consider.120 世纪 80、90 年代武汉市郊丧葬习俗的演变1.1入葬方式武汉市郊传统的入葬方式以土葬为主,也就是把逝者装在棺材里下葬,但自上世纪 80 年代尤其是 90 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入葬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土葬改成了盒葬或套葬。

这两种方式都属于火葬,这是 80、90 年代武汉市郊丧葬习俗的第一个显著变化,即由土葬变成火葬。

如武汉市“新洲区一自然村在 2000-2006 上半年间共死亡 77 人,从 2000-2003 年,历年土葬的的人数分别为 8 人、6 人、 3 人和 2 人,2004 年后土葬消失,从 2000-2005 年实行套葬的人数分别为 3 人、3 人、2 人、1 人、1 人、 1 人,实行盒葬地人数分别为 2 人、4 人、6 人、8 人、11 人、12 人,2006 年上半年死亡4人,全部实行盒葬。

中国古代丧葬演变史

中国古代丧葬演变史

中国古代丧葬演变史一座座墓碑墓地运载了我们的怀念,也更是由于有这种固有的典礼,才使我们有固有的怀念有所存放。

人这一辈子,谁都逃不出出生、长大、死亡,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和不可避免的。

因此自古以来产生了一整套系统、完善、庄重而又复杂的丧礼制度,并随着时间推移的转型不停的充足和发展。

尽管在我们的当代日常生活,逐渐地人们生活习惯不停地发生变动,这种复杂的丧礼制度也慢慢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散。

那麼我们现在就来简略认识一下,古时候丧葬制度的演化和發展。

上古时期的丧葬据文献记载和出土的文物实证,上古时期没有埋葬的习俗,人死后常常尸体被丢弃在山野沟壑中。

有时因为食物的缺乏,甚至出现食人的残忍现象。

据《孟子滕文公》中记载到:"盖世上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有了保障,食用死者尸体的事情己经不再发生。

另外,思想观念上有了进步,人们觉得把死者的尸体抛在荒野任由野兽蚊虫咬噬于心不忍,才出现了埋葬死者的现象。

上古时期虽然开始埋葬死者,但还没有丧礼习俗可言。

后来出现了原始祖先崇拜和原始宗教,丧葬也由以前简单的埋葬仪式,而被加进了很多宗教崇拜的东西。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丧葬制度不断被加入新的内涵、思想、文化,在仪式上也逐渐繁琐,不断演变成为系统完备、隆重而又繁琐的礼节。

夏商周时期周朝时期,丧俗礼仪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己经逐步完成,据《礼记》中记载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

"古时的先民认为人死后"魂气归于天,行魄归于地。

"周朝丧葬制度日益完备而严谨。

"丧葬之礼节,皆整顿于周。

由贵贱亲疏,而有种种差别。

其用情之厚,世界所未见也。

周公之制,节目详备,哭泣僻踊皆有法。

"这个时候丧礼己成为古代五礼制度之一,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一部分。

据《周礼》记载,居于五礼中第二的凶礼,是指诸侯国之间天灾人祸时的相互哀悼、慰问及救助之事,原包括丧、荒、吊等五个方面。

殡葬改革案例

殡葬改革案例

殡葬改革案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殡葬改革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一、上海市殡葬改革上海市是全国殡葬改革的一大引领者,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殡葬改革,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了“一红、一绿、一送”、“五统一、三区分”的系统,实现了公益性殡葬和商业性殡葬相互补充和协调。

其中,“一红、一绿、一送”是指尸体可以被靠绿色环保殡葬(海葬、树葬)、红色传统火葬或墓葬的方式处理,同时还有公益送葬服务。

而“五统一、三区分”则是指统一墓型、墓碑,统一定价、骨灰盒样式、经营管理,在规划、审批、检查等环节中实行统一标准,区分殡葬志奉祀区、商业墓区和公益墓区。

北京市于2014年开始了殡葬改革,将公共殡仪馆和私人殡仪馆合并,并取消了“限量供应、限价销售”的垄断经营体制,让市场化运作实现了民有所得。

此外,北京市还推出了“无偿火化”政策,即对因突发意外或其他原因身故的军人、消防员、警察及其配偶、未足月婴儿、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实行无偿火化。

这一政策旨在响应国家“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也减轻家庭的负担。

三、广东省殡葬改革广东省在殡葬改革方面特别注重创新,推出了“生态安葬”的概念,即通过推行绿色殡葬,将遗体安置在自然环境下,促进自然循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该省还大力发展“亲情公墓”,通过“亲情公墓”将殡葬过程还原为尽可能贴近亲属感受的个性化服务,打破了传统墓地的单一格局,创造了更多元、丰富的安葬方式。

福建省在殡葬改革方面提出了“三投资”,即培育“爱心公墓”、建设“殡仪互动中心”、发展“殡仪事业产业化”,推动殡葬产业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其中,爱心公墓是指公募、公益性的墓地服务,通过社会募捐的方式,为贫困家庭解决殡葬安置问题。

殡仪互动中心则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型殡葬服务模式;殡仪事业产业化旨在通过“殡葬文化旅游”、“殡葬康养”等多元化方式,推进产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

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

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

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殡葬文化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吧!人类殡葬的历史,如同人类诞生的历史一样,古老而久远。

它伴随着人类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历程,既受着人类发展的制约,又受着人类发展的促进。

对殡葬的起源,人们的说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1.人类的本能意识人类初期,当活着的人看到死去的人再也无声无息时,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原始的、朦胧的意识,认为这种无声无息是人生不可挽回的转折,人人都会遇到,应当采用一种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置。

这种处置,除因当时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外,还会因或对死者的亲恋、或对死者的怜惜、或对死者的恐惧、或对死者的憎恶等而有所不同,有的可能往死者身上盖些柴草,有的可能往死者身上堆些土石,有的会将死者拉到隐蔽一些的地方。

也有的可能会弃之下管而另外择地而居,总之,人们会根据对死者的态度和认识,采取一些有当时认为是恰当的方式予以处置。

这一方面是出于人的本能,另一方面也是人们为了保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考虑日后自己死去的归宿而采取的一项社会措施。

2.灵魂观念的影响当时人们受落后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认为人的灵魂是永存的,人死灵魂不死,对于后代既可以降福,也可以施祸,关键是要看对死者的态度和安葬的方式、如果死者满意,活者也就可以相安无事,反之就会给活者带来灾祸。

从这个意义上说,丧葬产生于最初人们的灵魂观念。

古老的中国就是在这种灵魂观念的影响下,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进化,逐步形成了中国丧葬的传统特征:厚葬、隆祭、久祀。

在灵魂不灭的观念支配下,人们对丧葬的认识越来越具体、越全面,越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新奇多样的丧葬形式,开始追求墓室的精良、葬品的丰盛、葬礼的隆重。

并开始流行殉葬奴隶、合葬夫妻,出现了数十代于一地的家族墓地,产生了祭祖,要上溯数十代的习俗等,给古老的丧葬深深地打上了灵魂观念的印记。

3.宗教信仰的产物殡葬的起源和发展,除了人的本能意识和唯心的灵魂不灭观念的因素外,还有愚昧落后的宗教信仰方面的原因。

中国古代殡葬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殡葬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殡葬文化的发展历程古代中国的殡葬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古代中国人民对死亡和葬礼的理解逐渐深化,殡葬仪式也逐渐丰富起来。

早期的殡葬文化主要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人们相信生者死后会有来世,并且需要把死者的身体安葬好,以便其灵魂得到安息。

这时期的殡葬方式简单粗暴,主要是土葬和树葬。

土葬是将死者的尸体直接埋入地下,树葬则是将尸体放在树上供鸟兽食用,以实现生者与死者的交流。

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开始出现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殡葬文化也逐渐得到发展。

商代时期,出现了青铜器的使用,这对殡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商代的墓葬中,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作为陪葬品,认为这可以让死者在来世中享受更好的生活。

墓葬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出现了大型的墓穴和墓道,葬礼仪式也更加庄重隆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殡葬文化进一步发展,各国争相研究和借鉴对方的殡葬方式。

这个时期出现了葬车、葬具等更加豪华的陪葬品,人们开始讲究墓葬的气势和布局。

同时,墓志的出现也使得墓葬更加具有纪念意义,人们在墓志中详细记录了死者的生平事迹,以表达对其的怀念和敬意。

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葬礼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秦始皇实行了统一的葬礼制度,规定所有贵族和官员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葬礼。

这一制度称为“封禅制度”,要求死者的墓葬规模宏大,陪葬品丰富,以彰显死者的地位和尊荣。

同时,秦始皇还下令焚书坑儒,使得古代文献资料大量流失,对古代殡葬文化的研究造成了困难。

汉代时期,殡葬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开创了“地下宫殿”的概念,即将死者的墓穴建设得宏大壮丽,仿佛是一个地下宫殿。

同时,汉代开始流行私家葬,贵族和官员可以在自己的府邸中修建墓穴,这进一步丰富了殡葬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宋时期的殡葬文化逐渐趋于庄重和内敛。

唐代的墓葬规模逐渐减小,但陪葬品的种类更加丰富,人们开始注重墓葬的装饰和布局。

宋代时期,墓葬更加注重环保,开始流行石棺墓,以实现尸体的自然分解。

浅议徐州地区殡葬习俗(之一)(t Word 文档

浅议徐州地区殡葬习俗(之一)(t Word 文档

浅议徐州地区殡葬习俗浅议徐州地区殡葬习俗(之一)一、徐州介绍徐州古称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

帝尧时建大彭氏国。

夏禹治水时,徐州为九州之一,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彭城因而得名。

夏商时期为五霸之一。

传说大彭氏国的创始人彭祖活了800岁,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彭城为宋邑,徐国国都、楚国国都。

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

彭城还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

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则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

西汉时期,彭城为刘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国——楚国和彭城国。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唐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五代、宋、元时各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曾设徐海道,日伪时曾为伪淮海省省会。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

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

1953年1月徐州市正式划归江苏省直辖。

徐州市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国务院定位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徐州市现下辖丰县、沛县、睢宁县三县,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铜山区、经济新区。

根据《江苏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市共登记常住人口 858.05万,市区人口150万,总面积为11258平方公里。

徐州是两汉文化发源地。

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

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

中国一个大城市的殡葬沿革史

中国一个大城市的殡葬沿革史

上海殡葬业简史开埠前后的传统殡葬业上海旧时专门从事殡葬的行业叫“红白杠”。

它代为丧家结素彩,挂白球,布置灵堂,提供炊具、餐具、席面桌凳用具,主持葬祭仪式,接待宾客等等。

红白杠是个松散的组织,平时杠员散居各处,遇有红白事,由杠头召集,事毕即散。

红白杠往往和贳器店相配合。

贳器店专为婚姻殡葬提供搭棚、扎彩、挂堂幔、张挽幛、出租茶担、圆桌、餐具等。

贳器店在上海有较广泛的分布,如新星合记贳器公司、振昌公司、史宝泰、仁松记等,比较集中的在永寿路,那里可称得上贳器店一条街。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开埠后的百年间,80%以上是外乡人。

以宁波籍人为例,到清朝末年已有40余万人旅沪。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外地人离乡背井来上海,立足谋生、身陷困境谁来帮;客死他乡谁来为制施恤掩葬,于是出现了以籍贯为经络,按行业而集结的会馆公所。

早期的会馆公所,多为同邑旅沪人故后,停柩或掩埋无力回乡棺木之场所。

如较早的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的关山东公所,就是合关东、山东两帮,集资置田以为葬埋公地。

又如,嘉庆二年,旅沪甬人发起“一文愿捐”,每日人输一钱,经历年积累,在上海北门外25保4图购地30余亩,建房寄柩,并以余地为义冢,嘉庆八年,又建筑了殡馆、祠堂和墓地,取名“四明公所”。

开埠前上海的会馆公所,为数不过20个,开埠后,曾发展到140余个。

它们主要分布在十六铺大小东门和老城内外、洋行街、咸瓜弄、棋盘街、董家渡、斜桥以及城隍庙一带。

比较知名的有三山会馆、商船会馆、徽宁会馆、钱业会馆、浙绍会馆、青蓝布业公所、宁波同乡会等。

丙舍和寄柩所均系暂停棺柩的场所。

上海最早出现的丙舍是在1798年,是年,四明公所在上海北门外置地30余亩建厂寄柩,1808、1886、1898年又在各区续建丙舍。

据1933年统计,四明公所保管的棺柩达3435具,已运回故乡的3824具,可见丙舍的规模之大。

同仁辅元堂和普善山庄是两个慈善团体,均创建于前清。

同仁辅元堂位于南市乔家路梅家弄,在法租界也设有分堂,其前身分别为同仁堂和辅元堂,后两堂合并改为此称。

南京历史上丧葬习俗的变迁

南京历史上丧葬习俗的变迁

历史上我们南京在丧葬习俗方面的有趣变迁清明祭祖,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不过,与以往隆重仪式相比,今天的祭祀活动已是一切从简了。

其实,不仅仅是清明节,如今丧葬问题的处理都大大简化了。

但是,在过去,南京却一直有着重丧厚丧的习俗,而且相沿甚久。

整个丧葬过程相当复杂,不仅程序繁多,祭品丰富,而且要求严格,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许有半点差池,否则会被视为对已故亲人的不敬。

重丧厚丧相沿甚久,早在三国东吴时的,民俗就好治丧,动辄耗费十数万,倾家荡产在所不惜。

东晋、宋、齐、梁、陈,在南京定都的历朝都重视丧服,凡治礼者多殚心于此。

唐、宋对一般士庶虽提倡丧葬从俭,但多不受约束,居丧时引酒食肉一如平日,毫不顾忌。

至明代尤甚。

御史高元侃言:“京师人民循习旧俗,凡有丧葬,设宴会亲友,作乐娱尸,竟无哀戚之情。

”一些富家超越礼制,奢办丧事。

力不足者,“称贷财物,夸耀殡送”。

有的惑于风水,停柩经年,不行安葬。

到了清代,丧俗更是繁文缛节,且多迷信色彩。

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辛亥革命前后,南京丧俗的程序竟多达近20个环节:烧轿马。

病人将死,即预备纸扎轿、马各一,在门外焚化,说是死者至阴司即不致徒步以行。

易衣。

富者用绸绫之衣十二件,贫者布衣十二件,有官职者则用礼服。

打狗饼。

俗传人死必经饿狗村,故易衣后,必以龙眼七枚悬于手腕,或以面作球状,说是可借此防御恶狗咬噬。

招魂幅。

以极稀的丝娟一方,藏于死者胸际,殓后取出悬于灵幡,说是可招魂归来。

择七单。

以死者的出生年、月、日、时及绝气时间,命星相术士推算入殓的吉时和避冲犯的方法,说是偶一不慎,便会犯“重丧恶煞”,最为不详。

入殓。

届时亲人均需环送,将死者抬入棺。

棺内放置黄土、石灰、炭屑、雄黄、衾、褥被、鸡鸣枕、脚炭、纸卷等物;另外尚有兜巾、暖肩、分金、收钉、上凳安位、叫好、正荐魂幡等礼节。

成服。

死者死后三日或五日,全家易凶服,所有亲戚均于是日吊唁。

富家则铺张扬厉,悬挂灯彩,奏乐致哀。

作七。

死者死后每隔七日(至“七七”止),设盛馔以祭。

殡葬改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殡葬改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殡葬改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殡葬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进程中,我国的殡葬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在形式上发生了革新,更重要的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传承和创新。

本文将从殡葬改革的历史背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殡葬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殡葬改革的历史背景殡葬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和变革,传统的殡葬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传统的殡葬仪式繁琐、费用高昂,不仅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也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展了殡葬改革,旨在减少殡葬仪式的繁琐程度,降低殡葬费用,提高殡葬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在殡葬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改革传统的殡葬方式,还要传承和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殡葬仪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殡葬仪式的改革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和缅怀祖先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

在殡葬改革中,我们要推崇尊重和缅怀祖先的精神,提倡崇尚亲情和家族观念。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仪式,通过合理的仪式流程和礼仪规范,让人们对逝者表示敬意和怀念,同时也传递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三、殡葬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殡葬改革不仅仅是对传统殡葬方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殡葬改革使殡葬服务从封闭和狭隘中走向开放和多元化,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能力。

其次,殡葬改革降低了殡葬费用,减轻了社会的负担,提高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殡葬改革促使人们对生命、对社会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反思和重新认知,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总结起来,殡葬改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体现。

中国殡葬制度发展历程

中国殡葬制度发展历程

中国殡葬制度发展历程
中国殡葬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时期,中国殡葬制度以尊重祖先、祭祀祖先为核心。

人们在祭祀祖先时,通常会进行丧葬仪式,并将亡者埋葬在家族墓地中。

这种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出现,墓地变得日益紧张。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丧葬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限制墓地规模、规定丧葬仪式等。

此外,中国还创立了火葬和树葬等新的葬礼方式。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殡葬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956年,中国实行了封建迷信的反对运动,丧葬制度改革成
为其中的一部分。

火葬成为了中国的主流葬礼方式,而土葬被限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此外,国家还设立了公墓和骨灰堂,方便人们进行葬礼和祭祀。

在当代中国,由于城市化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紧张,中国的殡葬制度继续发生变化。

政府提倡绿色葬礼,推广骨灰安葬和海葬等方式,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此外,也出现了一些商业化的殡葬机构,提供各种殡葬服务。

总的来说,中国的殡葬制度从祭祀祖先的尊重开始,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发展、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时期的变革,到如今的绿色葬礼和商业化殡葬。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中国殡葬制度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重庆丧葬风俗

重庆丧葬风俗

重庆丧葬风俗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大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丧葬风俗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也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的表达。

本文将介绍重庆丧葬风俗的起源、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传统仪式。

起源重庆丧葬风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人们对死亡和生命有着深刻而独特的认识。

他们相信死后有来世,并希望通过合适的葬礼仪式和祭祀活动来安抚亡灵,并为其提供所需物品。

这些信念和价值观逐渐形成了重庆独特的丧葬风俗。

特点1.葬礼仪式重庆的葬礼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告别、出殡和安葬。

在告别阶段,亲友们会前往丧家吊唁,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慰问。

出殡阶段是将逝者的遗体送往墓地或火化场所的过程,通常会有丧车、花车等陪伴。

安葬阶段是将逝者遗体埋葬或火化后进行祭祀的环节。

2.祭祀仪式重庆人民非常重视祭祀活动。

在传统观念中,通过祭祀可以安抚亡灵,并与已故亲人保持联系。

重庆的祭祀仪式通常包括上坟、扫墓、烧纸钱等活动。

人们会在特定日期前往墓地,清理墓地周围环境,并献上食物、酒水和纸钱,以供亡灵消费。

3.服饰和礼仪在重庆的丧葬仪式中,参与者通常穿着素色服装,佩戴白色丧带或黑色纱巾表示哀悼之情。

他们会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行事,例如低头默哀、鞠躬致敬等。

这些礼仪和服饰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

4.民间信仰重庆的丧葬风俗深受民间信仰的影响。

人们相信死后有灵魂存在,并会回到世间与活人保持联系。

因此,他们会通过祭祀和供奉来安抚亡灵,并希望得到亡灵的保佑和庇护。

相关仪式1.拜年祭祀在重庆,每逢春节,人们会在家中设置神台,烧香拜神,以祈求来年平安、健康和幸福。

这是一种传统的丧葬风俗,旨在感谢已故亲人对家庭的保佑。

2.祭扫活动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扫墓日,在重庆也有类似的祭扫活动。

人们会前往墓地或纪念馆,清理墓地、献花、烧纸钱,并默哀悼念逝者。

3.纪念活动在逝者生日或忌日之际,家人和亲友通常会组织纪念活动。

中国近代丧葬习俗的演变

中国近代丧葬习俗的演变

中国近代丧葬习俗的演变作者:董芙蓉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35期摘要 20世纪80、90年代的武汉市郊在入葬方式、丧葬消费和殡葬、祭祀礼仪等方面较之以前都发生了重要演变,造成这些演变的原因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家政策的调整等,如何使社会习俗的演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则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近代丧葬习俗武汉市郊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a's Funeral Custom——Taking the Suburb of Wuhan in 1980s and 1990s as an exampleDONG Furong(The History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Abstract The burial form, funeral consumption and sacrificial rituals have taken great changes in the suburb of Wuhan in 1980s and 1990s, which ar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and so on. However, how to make the evaluation coordinat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s what we should consider.Key words modern; funeral custom; the suburb of Wuhan1 20世纪80、90年代武汉市郊丧葬习俗的演变1.1 入葬方式武汉市郊传统的入葬方式以土葬为主,也就是把逝者装在棺材里下葬,但自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 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入葬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土葬改成了盒葬或套葬。

我国殡葬改革的发展历程(4个阶段)

我国殡葬改革的发展历程(4个阶段)

我国殡葬改革的发展历程(4个阶段)1.殡葬改革的倡导与实践(1949~1979 年)。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及当时国家领导人倡导“移风易俗,改造中国”的思想,我国随即逐渐开始实施殡葬改革工作。

1956年,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牵头倡导实行火葬后,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开始了火葬场的初期建设工作。

1965年国家内务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搞好殡葬改革的宣传工作,完善各地区火葬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土葬改革,大力推行火葬。

从整体来说,这一阶段,东部及中部地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较快,发展较早,西部地区相对于中东部地区则基础设施建设较晚,发展较慢。

2.殡葬改革在曲折中发展(1979~1985年)。

十年文革已过,但是文革时期极左思想的影响及改革开放初期一些资产阶级思想让民众对于殡葬改革存在一些疑问。

1981年正式开始殡葬改革的全面整顿工作,这一时期火葬场内部管理工作得以加强,服务质量也随即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982年,民政部向国务院递交《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改革工作的报告》,国务院批转,该报告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坚持殡葬改革的方针,加强对于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作用。

在1983年全国殡葬改革工作交流会上,明确要求殡葬事业单位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且各殡葬事业单位在经济上要实行独立核算。

而后几年,根据政府相关一系列指示要求,殡葬行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殡葬改革事业快速推进。

3.殡葬改革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1985~1997 年)。

1981年的火葬场全面整顿工作开始至1983年推行殡葬行业承包责任制改革,我国大部分地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殡葬行业发展逐渐进入正轨,部分未建造殡仪馆、火葬场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则在这些地区设置了殡葬服务站、公墓等殡齐服务机构。

1990~1993 年,民政部、劳动部先后发出《关于印发< 殡仪馆等级标准(试行)> <殡仪馆等级标准评定办法> 的通知》、《关于颁发< 民政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的通知》,在通知的指导下全国殡葬行业进行了迁建、扩建,殡仪馆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改造完成。

中国殡葬发展极简史(下)

中国殡葬发展极简史(下)

中国殡葬发展极简史(下)民国时期1911年10月1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起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新型国家——中华民国,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些改革,使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当然包括传统丧葬习俗。

1918年11月,著名文化人士胡适的母亲逝世,为了提倡新文化,胡适办理母亲的丧事,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改革。

胡适认为,丧葬改革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删除古礼遗留下来的种种虚伪仪式,如旧式讣文中说“不孝某某等罪孽深重、祸延显妣”等虚套;二是删除和尚、道士的超度亡灵的迷信仪式。

这两方面的改革,主要就是改革安葬之前的礼仪,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吊唁之礼。

这样,原本需要七、八天的吊唁之礼,简化成半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

1928年,时任礼制服章审订委员会及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与内政部长薛笃弼等人,鉴于各地丧俗的纷繁复杂,不利于新俗的形成,为改变这种状况,制定了《丧礼草案》。

草案对丧礼的“报丧、亲殓、受吊、祭式、别灵、出殡、葬仪”等全过程进行了内容简化的安排,对丧服、丧葬用品等也进行了规范。

无论是胡适所提倡的丧礼改革,还是《丧礼草案》所倡导的丧俗,其核心精神都在于,一方面破除封建迷信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简化繁杂的丧葬程序,这也奠定了中国现代殡葬改革的方向。

新中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着力改造旧殡葬业,建立殡葬新秩序:在农村,配合土地改革运动,群众“迁坟置地”、“开荒扩田”;在城市,配合爱国卫生运动,清理整顿乱埋乱葬,取缔或改造旧的杠房(杠房为旧时对提供丧葬服务的称呼),设立殡仪馆、火葬场、殡仪服务公司等。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国家提倡改土葬为火葬。

1956年4月27日,由毛泽东、朱德等151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签名倡议实行火葬。

火葬只保留骨灰,不留逝者遗体。

这种简化的殡葬方式,拉开了我国殡葬改革的帷幕。

1965 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前身——内务部,发布《关于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见》,阐述了我国新时期的殡葬改革。

殡葬文化发展历程

殡葬文化发展历程

殡葬文化发展历程殡葬文化是指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所形成的一套文化传统和仪式。

中国的殡葬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以下是中国殡葬文化发展历程的简述。

古代古代的殡葬文化多为祭祀和祭物,其具体形式取决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

最早的祭祀和祭物可能只是简单的石器或动物尸体,而到了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人祭、牲祭和用布帛财物供奉祖先的礼仪。

古代的大臣、贵族、将军等死后都要举行隆重的殡葬仪式,以此表达对其的尊敬和缅怀。

封建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殡葬文化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和仪式,它由上层社会的权威力量进行规范,成为了一种官方文化主导的仪式。

例如明清时期,殡仪部门成立,制定官式殡仪仪式和禁令,掌握着殡仪的权威。

在封建社会中,殡葬仪式和习俗将死者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财富等因素考虑在内,表现出一定的阶层色彩。

最高规格的殡葬仪式只拥有皇帝、郡王、亲王等极少数人享受,普通百姓只能进行普通的殡葬仪式。

近代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道德观念的变迁,殡葬文化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由于现代观念关注环保问题,传统的火葬方式被限制。

现如今,宁波市就对环保目的,鼓励生态殡葬。

同时,因为社会发展导致家庭结构Broken,殡葬的责任不再完全落实到家庭和部门个体,而是落实到社会集团或政府等大型实体的民间组织。

这就导致了殡葬服务业的崛起,从一个传统的家庭责任向社会化服务模式的转变。

当代进入21世纪以后,殡葬文化又逐渐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改变,传统的殡葬文化逐渐被重新审视,有专家对传统殡葬文化有所批评,提昇科技化,减少葬负。

另一方面,人们开始反思殡葬文化的多元性,积极探索体现个性化、选择化、民主化的殡葬方式,如海天烽火生态公墓等等,慢慢向中遇倒退成为一种家庭与家族的重要仪式和传统,NHK和音大师黄自发合作为青少年介绍传统殡仪仪式也关注时力的意义。

总体来讲,中国的殡葬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它不仅反映了古人们对死亡的认同和敬畏,也反映出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和文化演变的轨迹。

我国古代丧葬制度的演变及发展

我国古代丧葬制度的演变及发展

我国古代丧葬制度的演变及发展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演变及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从原始葬礼到后来形成的完整宗法制度的漫长历程。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演变及发展。

第一,原始葬礼。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死者的葬礼非常简单,主要是埋葬尸体。

这是人类的最初形式,表现了原始人对死者的敬重和对来生的一种祈盼。

同时,人们也开始表达对死者的悼念,通过举行一些简单的祭祀来安抚逝者的灵魂。

第二,古代高级社会的丧葬制度。

在夏商周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丧葬制度变得日益复杂和固定。

在这个时期,封建宗法制度逐渐形成并在丧葬制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贵族将丧葬制度作为展示自身地位和家族荣誉的象征,先后出现了祭祀庙堂和宗庙祭祀,如王者祭祀和先祖祭祀。

同时,还出现了形式繁杂的丧葬程序,包括修建墓葬、进行丧礼、举办各类祭祀等。

第三,封建社会的丧葬制度。

秦汉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丧葬制度进一步形成完整的宗法制度。

在这个时期,皇室和贵族社会的丧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民众的丧葬行为。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丧葬制度出现了更多的规范和仪式,丧礼也更加庄重和典范。

同时,人们根据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不同,所进行的丧葬活动也有所区别。

第四,现代丧葬制度的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观念的更新,中国古代丧葬制度逐渐发生了重大变革。

封建的宗法制度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丧葬制度。

现代丧葬制度强调个人的选择权和尊重个体意愿,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现代丧葬制度的发展主要通过法律和政策的规范来实现,加强了对丧葬行为的监管,提高了丧葬仪式的简便性和规范性。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经历了从原始葬礼到封建宗法制度的演变。

在每个时期,丧葬制度都与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反映了不同历史时代人们对死者的尊重和敬仰。

同时,现代丧葬制度的发展也是社会进步和观念更新的体现,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

1949年之后的殡葬改革措施

1949年之后的殡葬改革措施

1949年之后的殡葬改革措施
1949年之后,新中国成立后,殡葬改革措施也跟着进行了改革,包括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社会风气等方面。

首先,政策法规方面,新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强调人民
文化卫生,注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殡葬改
革政策,例如禁止火葬,开展土葬,设立公墓等等。

其中,新中国成
立初期,因为人口众多和物资匮乏的原因,许多地方采取了共葬和树
葬的方法,进行群葬。

但因生态和卫生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各地陆续开始修建了公墓。

其次,社会风气也在逐渐改变。

当时除开官员家庭,百姓家庭多
数采用丧葬传统。

殡葬形式方面,当时流行的是让亲属饯行,这需要
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实际上对于家庭经济造成的压力比较大。

但由
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精神文明建设运动,宣扬文明新风,公民的素
质逐步提高,进而对于人们的墓葬形式也进行了改变。

公墓、骨灰塔
和火化等方式更加普遍,人们也逐渐接受省钱省力的葬送方式。

最后,随着国家扶植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殡葬改革也面临
了不小的挑战。

市场化的殡葬业难免有些不规范的行为,例如“恶势力”“乱收费”等,这也使得政府逐渐增强了对于殡葬业的监管力度,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违规的殡葬企业予以了惩罚。

总之,1949年之后,随着政策的调整和社会风气的变化,新中国的殡葬改革措施逐渐地得到了完善。

但由于市场化的推进和一些问题
的出现,殡葬改革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

因此,应该促进行业健
康有序发展,为人民提供优质服务。

殡葬历史演变过程

殡葬历史演变过程
殡葬历史演变过程
徐州பைடு நூலகம்葬
• 在一百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 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 们生活
• 活动的扩大,原始人群逐渐被一种固定的生活 集体所代替,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在 公社内部没有人剥削人、
• 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贫富不均,每个成员地位 是平等的。反映在丧葬问题上极为简单,如一个 成员去世后,
• 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棺椁”。在 半坡遗址墓碑中,埋葬的死人多是头朝西,表示 灵魂寄托西方的意思。
• 这种宗教信仰,对祖先的崇拜观念,在我国母系 氏族就产生了。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厚葬之风和 迷信活动更加盛行,
• 奴隶主阶级为利用宗教迷信维持其统治,大力 提倡对凶礼的习俗,甚至把奴隶也作为祭品杀 掉,作为殉葬品埋掉。
• 椁项排放着商王的兵器和仪仗执器奴隶、男女 侍从奴隶,还有儿童和供玩的狗猴等动物。
• 象这样的大墓一般要杀生殉、杀祭三四百人,这种 奢华、浪费、残酷的杀葬陪葬实在令人发指。
• 后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坏,用柴草盖上,埋在 野外,既不挖坟墓,也没有礼仪。而随着社会 进步人们采用了土葬。
•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逐渐产生了宗教迷信灵魂不 死的观念,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自产 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
• 就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唐杜氏《通典》说太古时 代凶礼中规定“;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
• 商周时期制定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的葬制, 天子、诸侯、大夫、士及一般奴隶主死了,在殓、 殡祭上从时间、
• 仪式棺椁到殉葬品都有等级区分,而奴隶则只“举 而委之”或当殉葬品活活埋掉,如古侯家庄西北冈 发现的大墓,
• 墓室面积三百多平方米,深达12米,墓室中埋有执 戈的奴隶和狗。棺室雕花饰纹,摆满了珍贵服饰器 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殡葬业简史xx前后的传统殡葬业上海旧时专门从事殡葬的行业叫“红白杠”。

它代为丧家结素彩,挂白球,布置灵堂,提供炊具、餐具、席面桌凳用具,主持葬祭仪式,接待宾客等等。

红白杠是个松散的组织,平时杠员散居各处,遇有红白事,由杠头召集,事毕即散。

红白杠往往和贳器店相配合。

贳器店专为婚姻殡葬提供搭棚、扎彩、挂堂幔、张挽幛、出租茶担、圆桌、餐具等。

贳器店在上海有较广泛的分布,如新星合记贳器公司、振昌公司、史宝泰、仁松记等,比较集中的在永寿路,那里可称得上贳器店一条街。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开埠后的百年间,80%以上是外乡人。

以宁波籍人为例,到清朝末年已有40余万人旅沪。

在家1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外地人离乡背井来上海,立足谋生、身陷困境谁来帮;客死他乡谁来为制施恤掩葬,于是出现了以籍贯为经络,按行业而集结的会馆公所。

早期的会馆公所,多为同邑旅沪人故后,停柩或掩埋无力回乡棺木之场所。

如较早的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的关山东公所,就是合关东、山东两帮,集资置田以为葬埋公地。

又如,嘉庆二年,旅沪甬人发起“一文愿捐”,每日人输一钱,经历年积累,在上海北门外25保4图购地30余亩,建房寄柩,并以余地为义冢,嘉庆八年,又建筑了殡馆、祠堂和墓地,取名“四明公所”。

开埠前上海的会馆公所,为数不过20个,开埠后,曾发展到140余个。

它们主要分布在十六铺大小东门和老城内外、洋行街、咸瓜弄、棋盘街、董家渡、斜桥以及城隍庙一带。

比较知名的有三山会馆、商船会馆、徽宁会馆、钱业会馆、浙绍会馆、青蓝布业公所、宁波同乡会等。

2丙舍和寄柩所均系暂停棺柩的场所。

上海最早出现的丙舍是在1798年,是年,四明公所在上海北门外置地30余亩建厂寄柩,1808、1886、1898年又在各区续建丙舍。

据1933年统计,四明公所保管的棺柩达3435具,已运回故乡的3824具,可见丙舍的规模之大。

同仁辅元堂和普善山庄是两个慈善团体,均创建于前清。

同仁辅元堂位于南市乔家路梅家弄,在法租界也设有分堂,其前身分别为同仁堂和辅元堂,后两堂合并改为此称。

清末明初,集合其它善团,分设施棺、济贫、育婴、养老、习艺和妇女六个部门。

普善山庄初设在闸北普善路。

后迁入租界,其设在戈登路的材栈,长年生产材头上刷有蓝底白十字的杉木薄皮棺,供作收敛露尸或施舍改无力买棺盛殓者。

两个善团还建立了许多义葬地,据1942年统计,普善山庄有义地638亩,主要分布在大场附近;同仁辅元堂有义地21处,共32638亩,大多分布在浦东白莲泾一带。

两个善团通过募集钱款和棺木,解决施行善举的资材,他们收集露尸,3施放棺木,掩埋无主尸体,做了大量的工作。

同仁辅元堂和普善山庄一直存在到1955年,被人救分会合并改组为上海市殡葬服务站。

近代殡葬业的出现和发展公墓近代殡葬业的出现表现在公墓的设立。

上海最早的公墓建在英租界。

1844年,英商麦都恩组织一公墓公司,购买今海关后的一块地皮作为安葬外侨棺柩之地,后易地山东路287号建立公墓,时人称“外国坟山”,又称“山东路公墓”。

其后,外国人又在浦东坟山码头、东新桥九亩地、八仙桥、静安寺、虹桥路等处陆续开办外国公墓,专葬外国人。

比较著名的有八仙桥公墓、静安寺公墓、虹桥公墓等。

为了管理这些外侨公墓,以及办理外侨土葬申请手续,1866年2月,工部局在卫生处设公墓股。

41909年,浙江上虞人经润山在徐家汇虹桥路购地20亩,于1913年辟墓千余,初名“韭露园”,未久,经妻汪国贞将墓地西移至张虹路重建,名“韭露园万国公墓”。

1929年6月,天主教上海景教弟子马相伯、朱孔嘉、何理中等人发起建立了天主教息焉公墓。

1936年,圆英法师,玉佛寺方丈远成以及屈文六、李经纬等人集资创办了佛教公墓。

座落在北郊北宝兴路底,占地329亩的联义山庄是广东人林镒泉于1924年5月独资创办的。

山庄内共辟有墓穴11595穴,分特等、头等、二等、三等、免费和半价六个穴区。

30年代,国民党市政府在江湾开辟新市区,其时,由卫生局直接领导的有市立第一公墓(即江湾公墓)和市立万国公墓。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直至解放,上海先后出现过100多家公墓。

内有万国公墓、市立第一公墓(后改称江湾公墓)、山东路公墓、浦东公墓、八仙桥公墓、静安寺公墓、虹桥公墓、番禺公墓、徐家汇公墓、卢家湾公墓、联义山庄、广肇山庄、永安公墓、安乐公墓、光裕山庄、慎安公墓、福安公5墓、普济公墓、家庭公墓、普益公墓、庙行公墓、中国公墓、道义公墓、五邑公墓、息焉公墓、佛教公墓、通海公墓等,此外还有惠民路犹太公墓、定海港犹太公墓、黄陂北路犹太公墓、太仓路巴基斯坦公墓、福州路白头公墓等。

殡仪馆1924年,美国纽约中华凯斯柯特公司设“大礼行”办理殡葬,又于1925年改名为“万国殡仪馆”(外文名为;INTERNATION FUNERAL DIRECTORS)。

其初时专以外侨为服务对象,后也设有中国式殡殓,照顾到华人的习俗,以招徕国人。

1931年,南昌人陶醒予以恢复中华传统礼仪为号召,在华山路670号创办中国殡仪馆。

此后,一些商人纷纷斥资开办殡仪馆,先是在沪西一带相继有了上海殡仪馆(徐家汇路)、中央殡仪馆(新会路)。

“八.一三”事变后,沪西的殡仪馆有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大众殡仪馆(昌平路)、乐园殡仪馆(华山路)、万安殡仪馆(江苏路)、世界殡仪6馆(康定路)、大华殡仪馆(凯旋路)、白宫殡仪馆(大西路)、上天殡仪馆(焚皇渡路)、大陆殡仪馆等,还有位于市中的安乐殡仪馆(武定路)。

太平洋战争后,日军开进租界,南市开放,人口又趋集中,南市本是老城区,是会馆公所会集的地方,比较起来,这里离市区比沪西更近一些,因而殡仪馆在这里兴起后,大有取代沪西地区的殡仪馆的趋势。

在南市,继沪南殡仪馆(云南南路)、南市殡仪馆后,以后又有斜桥殡仪馆(制造局路)、永安殡仪馆(陆家浜路)、丽园殡仪馆(丽园路)、国际殡仪馆(丽园路)。

在沪东,有国华殡仪馆。

直到解放前夕,上海共有过大小殡仪馆约30家,这些殡仪馆的业务大多包括接尸、整容、著衣、停柩、入殓、寄柩等,亦出售棺木、寿衣,代办运柩、落葬,延请僧尼诵经,代叫贳器筵席,少数有条件的殡仪馆还可用注射防腐针或冷气来保存尸体。

自40年代起,一般市民虽有本乡的俗例,但7多数已经习惯到殡仪馆去办理丧事了。

分布在市内各地的殡仪馆成了上海人不可缺少的场所了。

火葬场上海最早的火葬炉是出现在静安寺公墓内的。

1896年,静安寺公墓建立并设立了火葬处。

1927年,火葬处安装了上海第一座以煤气为燃料的火葬炉。

静安寺公墓内还辟有骨灰供藏室,内有用大理石砌就的壁龛,有400多格,分成A至Q共17个区,用来存储骨灰。

西宝兴路火葬场是在日侨公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年代就在公墓的西侧设有火葬设施,以火葬日侨尸体为主。

抗战胜利后被接管,改称市立西宝兴路火葬场,1948年9月重修火葬炉,用来火葬倒毙街头的露尸。

火葬场内有唐式礼堂一座,礼堂一侧有同样建筑风格的火葬间,后有八角亭骨灰壁龛室一幢。

8同时期,普善山庄在北新泾有火葬处,专门用于焚烧露尸。

位于中山南一路的法藏寺,为满足佛教徒的需要,1935年设立化身窑,内有荷花座缸炉和棺木化身炉各一。

由于解放前土葬盛行,能够接受火葬的只有少数的外侨、佛教徒和一些开明人士,所以火葬主要业务集中在静安寺火葬场,当时把这种火葬称之为“个别火葬”;它区别于露尸的火葬,露尸多无名无姓,且数量很多,一般是采用“集体火葬”的方式。

寄柩所随着近代殡葬业的出现,提供暂存棺柩的丙舍和寄柩所数量渐多,据1942年资料,当时已登记核准的丙舍有36家,寄柩所17家,另有未经登记的丙舍14家,共67家。

较早的有大同公所寄柩所和沪东公所寄柩所,以后有保安、通海、安全、静安、大安、公平、灵安、福安、泰山、普济、安定、沪xx、安平等寄柩所。

9建国初期的殡葬业xx解放以后,1949年6月,鉴于战事结束以后,死亡甚众,市民申请公墓及火化者甚多,为公共卫生计,市政府卫生局指示,殡葬业务照旧进行,同时抓紧接管了旧政权卫生局的殡葬管理所。

当时列入移交单位有:虹桥公墓、万国公墓、静安寺公墓、山东路公墓、八仙桥公墓、番禺公墓、徐家汇公墓、浦东公墓、大场公墓、市立第一公墓和西宝兴路火葬场11处,人员共58名。

解放初期,殡葬管理所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积柩和清理浮厝的工作。

这些积柩和浮厝大多是战争年代积存下来的。

积柩主要存放在会馆、山庄、丙舍、寄柩所、殡仪馆及宗族祠堂内,这些场所大多在人烟稠密的市中心和半郊区,不少棺柩存放年代久远,有的棺柩破裂,尸骨狼藉,臭气熏天,人不能近,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949年7月,市卫生局制定《清除积柩第五步骤实施办法》,次年又拟《上海市清除积柩补充办法》,8月15日,再颁《上海市清10除积柩申请减免运葬费用暂行办法》。

1951年10月19日,市卫生局邀集嵩山、闸北、长宁等区政府、普善山庄、四明公所、浙绍永锡堂、江淮、福安、通海等寄柩所以及公安局行政处治安股召开会议,决定由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局、人救分会等部门组成清除积柩督导小组。

到1952年底,清除积柩的工作基本完成,全市共清除积柩83,629具。

同时,主要集中在斜土路、瞿真人路一带和光复西路至交通路铁路沿线的浮厝展开了大规模的清理。

1951年,在浮厝最多的地带日晖港北票码头和同济大学新校原址两处,共清除浮厝1万余具。

为了尽快清除浮厝,殡葬管理所雇佣红白杠人员近400人、临时工300人,组成5个大队开棺拾骨,或就地焚毁,或运至大场公墓埋葬。

到1952年底,使用人力40,107工,总共清除了分布在19个郊区,5个工房建筑工地和2个回民公墓内的浮厝209,708具,清出土地约1千亩。

11建国初期,露尸的处理任务也很重,主要由普善山庄和同仁辅元堂两善团协助殡葬管理所共同处理。

根据1953年市政府《关于露尸处理的指示》,各慈善团体收集的成年人尸体采用火葬的方式处理,有主的露尸,也可申请请求施棺送义冢地土葬;婴尸则送西宝兴路火葬场集体火化。

自1949年6月至1954年10月底,全市火化露尸129,248具,土葬露尸34,382具,共163,530具。

为满足人们将棺柩运回原籍的愿望,运柩所应运而生。

解放初期,承运量和承运范围较大的运柩所有安远联合运柩所,后分为安远、华东、淮扬、江浙等四家运柩所。

1951年后,陆续又有宁绍、宁波、永锡堂、永庆堂祥、苏浙皖、四明公所、中国、阜扬、通商等运柩所设立。

1955年,原运柩所的职工组成了劳动互助、生产自救性质的上海棺柩外运站。

配合市政建设,1951年,山东路公墓的坟墓迁葬,原址建成体育场。

1953年,静安寺公墓的坟墓迁往大场公墓;121957年,八仙桥公墓全部坟墓迁往吉安公墓,两处分别改建为静安公园和淮海公园。

浦东公墓也在以后划出大部土地建设浦东公园,其中部分外国人坟墓又于“文革”后迁至万国公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