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整理
文艺美学(曾繁仁)读书笔记
《文艺美学》(曾繁仁著)读书笔记导言部分1、文艺美学学科产生与定位产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与美学文艺学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①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学、美学领域“拨乱反正”的结果。
②中国学者长期思考如何总结中国古典美学经验,将其运用于现代并介绍到世界的一个重要成果。
③我国美学与文艺学领域经历的由“外”到“内”转向的反映。
④从更宽广的世界思想文化哲学背景来看,文艺美学的产生则同世界范围内20世纪以来由抽象的思辨哲学——美学到具体的人生美学的转变有关。
定位:既不是美学与文艺学的分支,也不是两者的中介,更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哲学。
其内涵如下①新视角。
对文学、艺术进行全方位的美学研究。
(立足文艺作品,以重要审美艺术范畴为切入点。
)②包含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人文主义、科学主义、实践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统一。
)③新资源。
(传统美学理论资源、文艺学资源、艺术学资源)④新方法。
(以审美经验现象学方法为基点,广采其它新方法之有价值成分)⑤新体系。
(超越艺术“本质”,以审美经验为出发点。
)2、文艺美学研究对象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是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
(包含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以如此的两个理由:西方当代美学的经验转向;中国古典美学一贯的重经验传统提供了大量的资源。
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具体内涵:一、个人感悟性与社会共通性。
二、经验与社会实践。
三、经验与主体。
四、经验与想象。
五、经验与表现。
六、经验与快感。
七、经验与接受。
八、经验论与心理学。
九、经验与真理。
3、研究方法审美经验现象学的四个特征:一、审美态度的改变性。
二、审美知觉的构成性。
三、审美想象的填补性。
四、审美价值的形上性。
文艺美学应该以“内部研究”为主。
历史优先、辅以逻辑。
第一章艺术的审美经验1、审美经验是最基本的审美事实①从具体的艺术审美活动中寻找最基本的审美事实。
②对审美经验作为最基本的审美事实的理论说明。
(审美对象与审美经验共同发生)③艺术的审美经验一直是中西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文艺美学复习资料
文艺美学复习资料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本分析(类似于案例分析)重点第一章、艺术的审美经验(看一看就好)在美学上,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被称为审美经验,艺术的审美经验是文艺美学学科的理论出发点,是最基本的审美事实。
音乐欣赏的三个前提:艺术文本的先行存在、艺术家的二度创作(演奏)、乐意欣赏的听众。
应该承认,审美对象的存在是产生我们的审美经验不可缺少的前提,必须有艺术对象,才可能有我们的欣赏。
但是,在任何艺术的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艺术作品)都不以纯然课题的方式存在,因而也不能等同于审美客体(艺术作品文本)。
审美客体确实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之外和之前的,而审美对象只能存在于具体的审美活动之中,也就是存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遭遇,相互作用之时,因此,主要的环节在于我们的欣赏者。
首先我们欣赏艺术对象完全出自愿,无论创作者或者演奏者都不可能强迫我们去欣赏;其次,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又是完全能动的,是我们的心灵对于艺术对象的一种积极并带有创造性的回应,否则就不可能有那样的感受和想象,就不可能产生那样的审美经验。
正如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在我们的审美经验中,或者说在我们内心被及其的情感体验、想象和感悟中,作曲家写出的那些无生命的乐谱符号,乐队奏出的那些物理性的声波震动,才变成了动人的乐音和旋律。
也就是说,乐曲只有在我们的审美经验中才能从前在的状态转变成为它现实的存在。
如此看,在我们欣赏艺术形象的时候,最基本的审美事实既不是文本的存在,也不是演奏,而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审美经验。
因为如果没有我们的审美经验,就没有这艺术形象的存在。
1.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的关系:米杜夫海纳认为,如果说审美对象只有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遭遇(即杜夫海纳所说的审美知觉的形成)时才能存在,那么它的呈现也只有在审美主客体遭遇的那一时刻产生的审美经验中才有可能。
这就是说,审美经验的产生与审美对象的呈现是同时发生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就意味着审美对象的呈现,而审美对象的呈现就意味着审美经验的产生。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文艺美学文艺美学基本理论·文艺美学美学的一个分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也发展提高了,对美的认识也是这样。
于是,美学产生了许多分支,如技术美学、实用美学、建筑美学,等等,文艺美学也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文艺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和美学、文艺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美学是研究世界上所存在的一切美的学问,它研究的范围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文学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最集中的体现,应该把人类这种审美活动单独地加以研究,文艺美学就是这样一种对文学艺术活动单独进行美学研究的学科。
由于文学艺术有许多不同的类别,所以文艺美学又包括小说美学、诗歌美学、戏剧美学、散文美学以及舞蹈美学、音乐美学、电影美学、绘画美学、摄影美学等。
文艺美学既然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当然和一般美学有一定的联系;但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所以不能以一般美学来取代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通过对文学艺术进行分门别类的具体深入的美学研究,把美学理论和文艺创作及欣赏的实践结合起来,又可以丰富和发展美学。
文艺美学和文艺理论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文艺美学和文艺理论都是对文艺活动进行理论研究,但它们的范围和侧重点有很大的差别。
文艺理论是对一切和文艺活动有关的因素和方面进行理论的研究,它包括对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文艺社会学,包括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文艺活动的文艺心理学,包括从欣赏者欣赏的角度对文艺活动进行研究的接受美学,等等。
从审美的角度对文艺活动进行研究的文艺美学,可以说也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分支。
由于文艺活动主要是一种审美的活动,因此着重从审美的角度对文艺活动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它能更好地揭示文艺活动的审美特性。
文艺美学把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一个系统,对创作——作品——欣赏三个方面各自有关的美学问题进行研究。
审美活动,简单地说是一种审别美丑的活动。
文艺美学研究优秀作品所以美,低劣作品所以不美的内在原因,并从理论上给予规律性的说明和总结。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艺术美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艺术美文艺美学基本理论·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
即艺术创造主体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媒介、载体)来表现的物态化产品的美,或者说,是艺术家审美心理物态化的对应品。
艺术美是经过艺术家的认识、理解并加以审美处理的,因而它是被赋予一定的审美理想,体现了艺术家审美心理组合方式的外在存在物。
艺术美的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存在于一切种类、样式的艺术作品中。
视觉艺术如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听觉艺术如音乐,视听觉艺术如舞蹈、戏剧、电影,想象艺术如文学等,都是艺术美存在的具体形态。
艺术美同社会美、自然美不是同一个层次的美。
艺术美作为美的特殊形态,作为美最为集中的存在领域,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艺术美是一种反映形态的美。
艺术美来源于现实,但又不等于现实,它是主体对于现实美和现实丑的审美创造的结果,是第二性的美,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艺术美作为审美心理、审美理想物态化的产物,一方面显示了现实美的特性,另一方面必然渗透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
这后者不仅可以体现在美的对象上,也可以体现在对丑的对象的否定上,以审美的否定范畴出现。
因此,艺术美作为反映形态美是现实美的特性与审美历史具体性的结合物、统一体。
其次,艺术美是理想美的现实感性存在。
艺术美作为真与善统一的自由形式,真是认识和理解的真(真理),善是艺术家追求和渴望的善。
真与善统一符合历史必然性的理想要求,两者的统一构成意识自由,艺术美是意识自由的形式。
意识自由是审美理想,因此,艺术美是理想美。
艺术家把审美理想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上,便获得了物态化的形式。
现实美与艺术美相比,现实美具有本原性,艺术美带有创造性;现实美具有易逝性;艺术美带有永恒性;现实美具有分散性,艺术美带有集中性;现实美具有芜杂性。
艺术美带有纯粹性。
再次,艺术美以审美形式表现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认识,因此,艺术美是主体从审美内容到审美形式的转化,最后完成于物质载体所构成的审美形式之中。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规律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规律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规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问题,他说:“人类也依照美底规律来造形。
”要弄清这句话的意思,首先必须了解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判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的出发点。
国民经济学忽视了劳动者作为人的本质,而“把劳动者只当作劳动底动物,当作一个还原到仅仅有肉体需要的家畜来认识。
”马克思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他严格区别人的劳动和动物的劳动。
他认为动物的劳动是没有目的、没有意识的,而人的劳动则是有目的、有意识的。
“自由的意识活动是人类底族类的特征”,“有意识的生活活动直接把人类和动物底生活活动区别着”。
在《资本论》中,他还举例来说明这一区别:“但是最劣的建筑师都比最巧妙的蜜蜂更优越的,是建筑师以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他脑筋中把它构成了。
劳动过程终末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了。
”正因为这样,所以人的劳动“不仅引起自然物的一种形态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他的目的。
”正是这一目的的实现,所以人类通过劳动,能够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能够在一个“由他来创造的世界中直观着自己的本身”。
这样,人通过劳动所得到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同时也是精神上的享受。
劳动所创造的,不仅是物质的产品,而且也是劳动者的思想和感情、聪明和智慧等这样一些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
就在这些本质力量实现的过程中,人感到了愉悦和庆幸,因而也感到了美。
马克思说:“劳动生产了美”,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劳动怎样生产了美呢?马克思说:“动物只依照它所属的物种底尺度和需要来造形,但人类能够依照任何物种底尺度来生产并且能够到处运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所以人类也依照美底规律来造形。
”这句话,既说明了“人类也依照美底规律来造形”的根本含义,也说明了人类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生产美的。
此地所说的“尺度”,是法则或规律的意思、由于动物的劳动是本能的,只是直接满足它的肉体的需要,所以动物并不能自觉地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而只能够按照它的物种的本能给它所规定的一种“尺度”,来进行劳动。
文艺美学--第二章:文艺审美生成
,形动凸显色刻 满
其状物不然勾得 了
生,的平,的很 精
动再躯,当线深 美
形加干以时条, 的
象上时表的很有 壁
就蜷,动画粗的 画
是曲巧物匠,刻 。
这的妙的极红得 著
样四地肌富色浅 名
制条利肉艺填而 的
作腿用和术的细 大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壁画
出,岩骨功色, 窟 来而石骼底彩再 顶
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30000~前20000年 (1869年发现) 的 举 的 的 , 又 用 画
坚毅雄浑无私坚毅雄浑无私拓大悠闲和蔼拓大悠闲和蔼是怎样的辛劳是怎样的辛劳你都能够忍耐你都能够忍耐脚踏实地而神游天脚踏实地而神游天你于人有功于物无害你于人有功于物无害耕载终生还要受人耕载终生还要受人筋肉肺肝供人炙脍筋肉肺肝供人炙脍皮骨蹄牙供人穿戴
文艺美学--第二章:文艺审 美生成
一、作为一般形态的人的活动 二、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性
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 绝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 趣。(清·张维屏《松轩随笔》)
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 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 其诗文及书已,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 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 徐悲鸿
生老
者干
,为 十扶 丈持 龙。 孙明 绕年 凤再 池有 。新
瘦 ” 的 简 洁 风 格 写 成 。 画 面 简 约 明 快 , 竹 清 石 秀 。 图
石 前 新 篁 修 改 两 三 枝 , 劲 拔 挺 秀 , 以 “ 冗 繁 削 尽 留 清
皱 , 棱 峥 之 态 顿 出 , 平 稳 中 有 聚 散 欹 侧 , 极 尽 变 化 ,
长 折 带 皱 勾 出 坚 硬 挺 削 的 石 质 , 嵴 裥 处 略 施 以 小 斧 劈
文艺美学整理
美学、来源、提出背景、关于美的争论、古今美学的不同、美学发展的五个阶段“美学”一词,英文为Aesthetics。
它本来的意思是“感知学”。
这个词儿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提出来的(《埃斯特惕卡》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将美的现象与“美本身”区别开来,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
“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
”我们们常常认为“美”是一种凭着我们的感知就可以领悟的东西。
因此,我们对美的追问常常发生一个逻辑上的颠覆。
即——美是到底一种原因还是一个结果?按照伊格尔顿的看法,“美学”是一个矛盾的概念。
一方面扮演着解放主体的角色,为中产阶级提供了政治理想的通用模式,起到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统治的方式,把“社会统治更深地置于被征服者的肉体之中。
”关于美的争论历来美的问题争论无外乎在这几个方面:1,客观论;2,主观论;3,主客观统一论4,社会论;5,语言论。
“美存在于客观的世界”人们相信,“美”是一种客观条件或者客观质素,只要满足这个条件或者存在这个质素,“美”就会出现。
所谓的“美在客观”正是这个意思。
“美离不开人的感觉和精神”从主观精神或主观感受出发去探求美的本质,是美学史上的另一传统。
人们认为美的根源在于个人的感觉、趣味和鉴赏力,因而美在心灵。
(吕荧和高尔泰)“美在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似乎是为了摆脱客观论和主观论的片面性,一些美学家认为美既不在客观自然属性,也不在主体的精神和感受,而是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
(狄德罗和杜夫海纳)“美的本质在于社会内涵”被人们认为美的东西,显然与人的生活相关。
花也好,水也好,只有当它们暗示生活时才会成为人的情感的寄托。
所以,美学史上一些人从事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追问美的本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从语言学角度探讨美的问题”首先,美的本质是不是一个真问题?其次,我们用来谈论美的语言是否本身就出了问题?花、水、蓝天、白云,它们都是美的,但有什么“共同本质”呢?这就产生了如下语言论本质观:宣布美的本质是伪问题,认定美学的唯一问题是清理语言。
美学的分支之一:文艺美学
美学的分支之一:文艺美学文艺美学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上一篇大致阐释了「美学」这门学科究竟学什么的问题,笼统地下了个定义:美学是一门哲学。
其实,美学这一门学科的确切称呼应该是「审美学」。
它不止研究美,而是研究整个审美。
只不过,在我国和日本翻译时译成「美学」,于是「美学」便变成约定俗成的称呼。
在本篇中主要阐述的「文艺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分支。
大致画了个关系图,是这样的:而这个图中最右下方的文艺美学,下面还包括文学美学、电影美学、音乐美学、建筑美学……等等,对于文学理论而言,文学美学自然便是研究的重心。
文艺美学(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研究文学艺术这种社会现象的特殊的审美性质和特殊的审美规律的科学。
学科名称由来1971年11月由台湾文学理论家王梦鸥出版的《文艺美学》一书提出。
在该书中,王梦鸥把文学定义为“表现美的文字工作”。
王梦鸥认为,文学之所以成为艺术,乃是在于它具有审美目的性。
文学是美的研究对象,必具有美的含义。
基于对文学性质这一认识,王梦鸥文艺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便有合理依据。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你懂的……),《文艺美学》一书在20世纪的70年代,还没有传到我们大陆这边来。
到了1980年左右,这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才兴盛起来。
其实,说到文艺美学这一学科的出现,其原因必须要追溯到文艺学和美学的深入研究。
此二者促使文艺美学这一门交错于两者之间的学科的诞生。
回到文艺美学的定义:文艺美学(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研究文学艺术这种社会现象的特殊的审美性质和特殊的审美规律的科学。
那么文学艺术有什么审美规律值得研究的呢?引用胡经之的说法,文学艺术至少有3个层次的审美规律:1、文学艺术同一切审美活动(劳动生产、军事斗争、日常生活……)共有的普遍审美规律。
2、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审美活动而独具的审美规律。
文艺美学知识点
文艺美学知识点美学是研究美的研究领域,它包含哲学、艺术、文化等多个维度。
文艺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绘画、雕塑等文艺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文艺美学的核心在于审美,即通过对文艺作品的感知、思考、评价达成对美的认识和体验。
下面,我们来探讨文艺美学中的一些知识点。
一、美的概念1. 客观美:客观美是一种属性,指的是物体或事物本身的美。
2. 主观美:主观美是一种经验,指的是在感知美时产生的主观心理感受。
3. 绝对美:绝对美是一种理念,指的是在美学中的美与美感,是美的本质和目的。
4. 相对美:相对美是一种实践,指的是在具体的文化环境下,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
5. 常规美:常规美是一种惯常的美,是人们在文化传承中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观念。
6. 革新美:革新美是一种变革性的美,是对于常规美的反叛和突破,是通过艺术手段实现的。
二、审美理论1. 审美主义:审美主义认为审美是一种自由而纯粹的体验,它跳脱了日常生活和功利目的。
2. 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而非内容和主题。
3. 感觉体验主义:感觉体验主义认为审美是基于感觉和知觉,是无须思维和理解的直接经验。
4. 调和理论:调和理论认为美源自各种视觉元素的和谐与平衡,并通过对比或张力的形式具有活力。
5. 德国浪漫主义:德国浪漫主义认为美是无法被全面理解和概括的,它是一个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
6. 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研究审美心理的作用机制,认为审美心理是包括感知、意义、认知、情绪等多个层面的。
三、文艺作品和艺术流派1. 形式和主题:文艺作品有两个核心元素:形式和主题。
形式是作品的表现形式,主题是作品所呈现的思想和内容。
2. 文艺流派:文艺流派是指在一个时期内,多个创作者在某个题材或艺术风格上的共同特征。
3. 现代派:现代派是20世纪欧洲文艺界的一种艺术潮流,它强调独创性和实验性,推崇自由的美学观念。
4.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潮流,它强调多元文化、相对主义和反传统观念。
文艺美学完整版
一、选择1、文艺美学这个学科的名称首先由中国台湾学者王梦鸥提出。
2、《声无哀乐论》作者是嵇康3、盛行于西方20世纪50年代的新批评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开始流行,学术界对文学艺术的内在审美特性及其规律重新重视。
4、审美经验论之发端是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
5、真正打出艺术的审美经验旗帜的则是杜威,1934年,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一书,标志着经验派美学逐步走向成熟。
6、经验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鲍姆嘉通有关美学是"感性学"的一种恢复。
7、列宁在《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一文中认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
8、现象学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其创始人是胡塞尔。
9、审美对象只能存在于具体的审美活动之中,也就是存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遭遇、相互作用之时。
10、杜夫海纳说:"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的区别是:要有审美对象的呈现,必须在艺术作品之上加上审美知觉11、艺术的审美经验就是在审美主客体" 相遇"的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一切审美活动的最基本形态。
12、中国古代美学始终以文艺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
1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很明显,这里说的"境界"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体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经验的理论提升。
14、古希腊时期所说的"艺术"包括了一切"技艺性" 的活动。
15、1746年法国学者查理斯*巴托首次提出了"美的艺术"的概念。
16、欣赏与创作这两种形态的审美经验的心理过程是相反的。
17、"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为刘勰所说。
18、欣赏和创作这两种审美经验由于心理指向的不同而导致的诸多差别。
19、创作的审美经验是欣赏审美经验的前提,欣赏审美经验又是创作审美经验的延伸。
王岳川文艺美学笔记总结
王岳川《文艺美学》之导论审美对象(审美客体),审美经验,审美体验,审美主体。
美学是研究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认知和感受的复杂过程所形成的学科。
文艺美学研究对象用审美体验看艺术美。
文艺学研究文学作品,包括形成文学史、究文学作品,包括形成文学史、文学理论。
王岳川观点:文学理论。
王岳川观点:文学理论。
王岳川观点:文艺美学运用了美学中关于艺术审文艺美学运用了美学中关于艺术审美体验和文艺学中关于文本分析、文学史的史论价值和文学批评的睿智见解组合。
文艺美学重视的是审美体验。
中西方的丑学——当代西方艺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丑的夸张,原因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
审丑的问题……对经典的尺度不要去消解他。
民间的插科打诨照样有智慧。
诗经原来有2000首诗,经孔子老人家删成305首。
王岳川的观点:文艺美学研究是指通过对自身的,生命的体验,把握人类经典作品中的灵魂。
是指通过对自身的,生命的体验,把握人类经典作品中的灵魂。
中国的丑学最早不是丑学。
在中国美学问题中,有四位美学大家: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散步)、高尔泰、李泽厚。
“一个大学教授如果没有写作,就说明他已经死了。
他还活着,还在呼吸,但是他已经死了,只有写作的教授才是活着的。
”(杜维明)“五四的时期中国的学者应该开窗,让欧风美雨、新鲜空气进入像坟墓一样的中国。
”(宗白华)1.朱光潜先生的美学史主客观统一论;2.宗白华基本上是一个艺术论美学,不在乎主观或客观,而在于艺术形式。
3.高尔泰是现代中国五大美学家之一,曾写了一本《美是自由的象征》,谈美是主观的,并坚持己见。
他是一个主观论者。
4.李泽厚,其美学研究偏向客观,也成为历史派,强调历史。
其著作《美的历程》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这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
李泽厚有一个概念“积淀说”,严格意义上,这个词是抄袭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而他的老师佛洛依德谈的是“个体无意识”。
文艺美学
1
文艺美学 2015-10-25王岳川
1.1文艺美学上
一,美学研究对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审美主体:审美经验/审美体验
二者的区别就是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区别。
文艺学:研究文学本文/文本作品;文学史(作品集合);文学理论/批评
文艺美学运用了美学中关于艺术美审美体验和文艺学中关于文本分析、文学史史论价值和文学评论的睿智见解组构而成。
用审美体验看艺术美
美学研究是指通过对自身的、生命的体验,把握人类经典作品中的灵魂。
中国美学问题: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美学:主客观统一论(原来主观)
主要做西学宗白华《美学散步》重要思想:散步哲学/散步美学
形式美
国学艺术论美学
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主观论者心派
李泽厚《美的历程》偏于客观(主客观统一)历史派
积淀说——荣格(瑞士心理学家)
1.2文艺美学下
总结:中国文艺美学的发展应寻求文化本身的美丽精神,而不是跟风与西方对丑的追逐;中国的文艺美学研究要形成一种大思路即中国身份重新书写。
文艺美学教程
文艺美学教程文艺美学是一门研究艺术与美的学科,它探讨了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美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文艺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文艺美学强调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
审美特征是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的属性和特点。
例如,一幅画作的色彩运用、构图和绘画技巧都是其审美特征的表现。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特征来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文艺美学关注美的表达方式。
美的表达方式是指艺术家通过作品传递美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家可以通过绘画、音乐、文学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一首音乐作品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来传递情感,一部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字的运用和故事情节来表达思想。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文艺美学的原则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作品。
首先是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
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是主观的,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审美观点。
其次是艺术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形式。
艺术作品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结构和形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手法。
再次是艺术作品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艺术作品是社会和历史环境的产物,了解作品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文艺美学还强调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来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和个性。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可以关注作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文艺美学是一门研究艺术与美的学科,通过探讨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美的表达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可以运用文艺美学的原则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和了解文艺美学,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享受艺术带来的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
文艺美学知识点
绪论何为美的本质?一、客观派对美的本质的看法即从万事万物的客观属性来说明美的本质。
毕达哥拉斯:“整个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
”“身体美确实存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
”二、主观派对美的本质的看法柏拉图《会饮篇》:“首先,这美是永在的东西,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其次,它既非仅仅这点儿美那点儿丑,也非这会儿美那会儿不美,或者这样看来美那样看来丑,或者在这里看起来美,在别处看起来又丑,仿佛对某些人来说美,对另一些人来说又丑。
对于他来说,美并非显得是一张面孔、一双手或身体上某个地方的美,也不呈现为某种说辞或者某种知识的美,不呈现为任何在某个地方的东西,比如在某个生物、在地上、天上或任何别处的东西,毋宁说,这东西自体自根、自存自在,永恒的与自身为一,所有别的美的东西都不过以某种方式分有其美;美的东西生生灭灭,而美本身却始终如是,丝毫不会因之而损益。
”柏拉图对“美的阶梯”的描绘:异邦来的女先知第俄提玛说:“从一个到两个,再从两个到一切美的形体,更从美的形体到那些美的行动,从美的行动到美的知识,最后从各种知识终于达到那种无非是关于美本身的知识,于是人终于认识了那个本身就美的东西。
”在人生中委实有数级阶梯,从审美之阶(形体的美),通过伦理之阶(灵魂、习俗、知识的美),到达最后生存的宗教之阶(或是形而上学的),在这最后一级直接窥见了善与美。
首先是发现个别形体中的美,然后就会发觉这种形体的美与其他形体里的美是相通的,他爱一切美的形体,从而把他的热情从专注于某一形体推至一切形体。
而且他须把灵魂的美看得比身体的美更为珍贵。
与灵魂之美的交会产生“理念”(ideas),使年轻人变得更好。
这与美的相遇使得他遍览行为、律法、习俗中的美,这是超越的,从而他认识到“形体的美只是末端”。
他还须进一步瞥见知识的美,不是去爱个体,而是瞥见美的沧海,它孕育着各种华美的言辞、大器的思想,对智慧有着永不褪色的爱。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本质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本质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本质△“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历史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精神世界出发,把美归结为意识、理念,它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属于唯心主义;一种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认为美仅仅在于对象的自然的物质形式,它带有明显的机械的直观性质。
自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创造了美”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问题之后,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才真正开始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美是对人而言的。
在人类出现之前,因为没有观照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从事物皆以对立方面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的对象化关系意义上说,则无所谓美丑。
即使人类社会初期,因为人还没有彻底与动物相分离,这时凭借自然条件而存在的自然美的底蕴,也不是以美的对象物存在的。
只有当人摆脱了动物的形态,体现出人的本质之后,才产生了“对外界的喜悦,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
才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创造了美。
因此探讨美的本质,不能不了解美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从这里入手才能把握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质。
美与人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由人而论及美。
就物种关系来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
”这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的活动出于本能;而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他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化作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通过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生产产品,同时也创造了自身。
马克思曾用生动的事例阐明人与动物的这个根本区别,他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就是说,人的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并且知道怎样使自己的意志去服从自己的目的。
他在改变客观世界的自然形态之前,就已经在大脑中构成一种蓝图,“人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图画,他的活动改变外部现实。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特征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特征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特征美的存在是具体可感的。
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美具有形象上的具体可感性,观赏上的愉悦感染性,标准上的客观规定性。
凡是美的事物都以具体的感性形象出现,没有形象就没有美。
中国古代的训诂学著作对形象作过这样的解释:“形,见也。
” “象也者,像此者也。
”就是说,凡是形象都具有一定的客观存在的物质形式,都是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
抽象的概念只存在正误是非,谈不到美丑。
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誉,但如果我们只是读地理教科书上对它的地形地貌的介绍,则无法引起审美感受。
只有亲身荡舟漓江,观顾两岸的秀岩叠彩,才会感到从来没有象桂林这样奇、这样秀的山,象漓江这样清、这样静的水。
因为此时的桂林山水就在你的眼前,是具体可感的形象。
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的形象可感性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带有感情抽象意味、重在心灵感受的音乐,大多也是通过特殊的音乐语言,创造具体生动的联想形象,去感染、激发听众的。
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就形象对于美的重要性来说,这种观点是切中肯綮的。
当然,并不是具有形象的可感性就一定是美的,美是指那些肯定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
丑也有其可感性的特点,但它们对人的本质力量不是肯定,而是否定;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
这种形象的内涵性质是决定美丑的界石。
关于美的愉悦感染性,曾引起西方古典美学和我国古代美学的普遍关注,直到十九世纪末,西方仍然有“快乐说”的美学观出现。
我国古代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对“乐”这个象形字的解释,不仅是把它当作音乐的象征符号,而且还标志着由音乐引起的*** 。
所谓“乐者,乐也”就是这个意思。
“快乐说”的美学观点虽然混淆了主体心理、生理因素和美的客观社会性的界限,但它确实注意了美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那就是观赏的愉悦感染性。
复杂的生活美,更会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
美的事物都具备这种共性,而且美的品级越高,其审美愉悦性的程度就越强烈。
文艺美学意境与典型
欲辨已忘言。
• 颍亭留别
• 元好问
•
故人重分携,临留
驻归驾。乾坤展清眺,
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
雪,太素秉元化。九山
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
寒波澹澹起,白鸟
悠悠下。怀归人自急,
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
啸,尘土足悲咤。回首
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 蝶恋花
• 凤栖梧
• 晏殊
• 柳永
•
•
•
槛菊愁烟兰泣露。•
伫倚危楼风细细。
鲁迅称,王国维“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 人” 。
•
境界:有佛教之语意,表现了空明灵透之态的 精神世界,其着重取佛教的“空”和“灵”的状态。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意境:内涵比较明确,其情与景、意与境相交 融的状态比较明显,主客体的融入关系也比较明显。
A、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 界,本也。气质,神韵,本也。有境界而二者随 止矣。 ”
第五章
意境与典型: 艺术美的构成载体
一、“言志说”与中国艺术表现之发端
“言志”:主体对自身的意志、愿望的抒发和表 达,它是以诗、乐为主的中国古代艺术表现的主要方 法。
《尚书·舜典》: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汉书·艺文志》: “诗以喻其志。 ”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
诗人对宇宙 人生,须入乎其 内,又须出乎其 外。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 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 生气。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
(三大境界说)
• 蝶恋花 • 欧阳修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之美学观[整理]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之美学观建环一班摘要:在人类文艺理论史上,历代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过艺术的本质与特点,提出过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论的角度考察艺术,认为艺术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更加突出了艺术创作自由自觉的生产本性,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理论艺术美学的定义文艺美学是研究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
文艺美学的研究其实可以被理解为美学、文艺理论内在话题的当代延伸,它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从内在结构层面观照艺术的具体审美存在特性、审美表现方式、审美体验过程和规律等的特定理论思路、讨论形态。
质言之,文艺美学的定位可以在当代美学、文艺理论的自身问题中获得确立,“学科化”的“文艺美学”实际就是一种当代形态的“文艺的美学研究”。
文艺美学被正式当作一门特定的理论“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
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接受西方美学学科方法之后在自身后期发展中的一种努力,文艺美学研究及其学科化建构不仅追蹑了现代中国美学的理论意图——把美学的思辨过程延伸进感性形象的文艺活动之中,正是自王国维以来中国美学一以贯之的学理追求之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美学界对于“美学的中国化”、“美学体系建设”的一种具体回应方式和现实态度。
美学的内容一、美的本质和起源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并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密切关系。
二、美的规律的理论。
在审美创造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类创造美的活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是按照美学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美的规律的理论充分肯定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又不忽视作为审美创造材料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对于人类审美创造作出了深刻的理论概括。
三、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
文艺美学的资料
一、通俗艺术和精英艺术的主要区别1.从内容和所反映的生活看,精英艺术比较注意在审美方面深化,关注更深层次的东西,如观念上更新,感觉上的某点突出,起着精神导向和高审美层次的作用。
通俗艺术表达的多为都市人对人生、青春、生命、爱情诠释的主题,往往是诉诸于具体的感情生活,直接对应于具体的真情实感,实用性很强,具有很强的消费型、娱乐型。
2.在形式技巧方面,精英艺术注重语言本身的内在魅力,刻意于整个作品的谋篇布局。
其形式精益求精,并已形成极其严谨、标准很高的艺术风格、技巧,成为精品艺术、塔尖艺术。
但它的形式比较传统、甚或保守,不易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通俗艺术的语言则中语化或城市化,在作品中居于从属的地位,没有自身的价值,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叙事技巧可言。
通俗艺术表现形式则是大众化、通俗化、平民化、口语化,往往投合读者、观众的口味。
3.在再现现实世界时的经验方式方面,精英艺术趋向于整体经验,而通俗艺术趋向于单维经验。
4.在思想深度上,精英艺术总是以是日常意识、现实意识或正统意识的挑战者自居,而通俗艺术基于本身固有的商业利益,屈服于世俗意识,迎合于大众的心理需求,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性。
二、对后现代艺术审美特征认识后现代艺术的四个基本审美特征:1.主体消失。
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2.深度消失。
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快感。
3.历史感消失。
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
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深度而沉迷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
4.距离消失。
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生活美学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生活美学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生活美学美学下属的分支学科,它与文艺美学并列。
它的下属学科又分自然美学与社会美学。
它研究人对生活(自然与社会)的审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自然美的研究对象,包括未经改造的自然美和经过改造的自然美。
社会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技术美学(下面又包括设计美学、劳动美学、商品美学等)和人的精神文明美学(下面又包括行为美学、环境美学)等。
人的精神文明美,包括人自身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还有服装、仪表、发式、饮食、爱情、旅游、文化娱乐休息等活动中的审美因素。
还有人体美,也包括在生活美学之内。
人应该一切都美,把美带到生活的一切领域,美化自己和生活。
美学固然应当把最集中、强烈、充分地表现和满足审美要求的艺术作为研究重点,但决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艺术。
人的审美活动也不能局限于欣赏艺术。
审美的领域十分宽广,除了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外,人的社会生活里就有非常广阔丰富多样的美学问题。
它们对人的精神文明的形成,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心灵美,是人要按美的规律塑造自身的核心。
心灵美是人的特点,它和人有理想、信仰、情操、志向密切联系。
外表美丽但内心卑劣丑恶的人,是被人厌弃的。
心灵美的核心是有美好的道德和崇高无私的思想感情。
善和美有密切联系,基本上应一致。
它们的区别就是:美是直接可以感知的;善的道德品质,表现在可感知的言语、行为、表情中,就成为美的对象。
语言美和行为美是心灵美的表现,它们与心灵美的区别在于:它们还有令人愉悦的优美表现。
言语和行为,不仅应该表现崇高无私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应该有优美的表现形式,例如,措辞文雅,彬彬有礼,语言中经常运用“请,谢谢,对不起,您好,再见”,不说粗鲁、辱骂人的污言秽语,谈吐优美委婉,行为中态度谦让,和蔼可亲,热情真诚,举止文雅,不越轨违法,不损人利己。
《傅雷家书》中说的对尊长要立直,垂手,不把手插在上衣或裤子的口袋里等,都属于“行为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来源、提出背景、关于美的争论、古今美学的不同、美学发展的五个阶段“美学”一词,英文为Aesthetics。
它本来的意思是“感知学”。
这个词儿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提出来的(《埃斯特惕卡》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将美的现象与“美本身”区别开来,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
“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
”我们们常常认为“美”是一种凭着我们的感知就可以领悟的东西。
因此,我们对美的追问常常发生一个逻辑上的颠覆。
即——美是到底一种原因还是一个结果?按照伊格尔顿的看法,“美学”是一个矛盾的概念。
一方面扮演着解放主体的角色,为中产阶级提供了政治理想的通用模式,起到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统治的方式,把“社会统治更深地置于被征服者的肉体之中。
”关于美的争论历来美的问题争论无外乎在这几个方面:1,客观论;2,主观论;3,主客观统一论4,社会论;5,语言论。
“美存在于客观的世界”人们相信,“美”是一种客观条件或者客观质素,只要满足这个条件或者存在这个质素,“美”就会出现。
所谓的“美在客观”正是这个意思。
“美离不开人的感觉和精神”从主观精神或主观感受出发去探求美的本质,是美学史上的另一传统。
人们认为美的根源在于个人的感觉、趣味和鉴赏力,因而美在心灵。
(吕荧和高尔泰)“美在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似乎是为了摆脱客观论和主观论的片面性,一些美学家认为美既不在客观自然属性,也不在主体的精神和感受,而是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
(狄德罗和杜夫海纳)“美的本质在于社会内涵”被人们认为美的东西,显然与人的生活相关。
花也好,水也好,只有当它们暗示生活时才会成为人的情感的寄托。
所以,美学史上一些人从事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追问美的本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从语言学角度探讨美的问题”首先,美的本质是不是一个真问题?其次,我们用来谈论美的语言是否本身就出了问题?花、水、蓝天、白云,它们都是美的,但有什么“共同本质”呢?这就产生了如下语言论本质观:宣布美的本质是伪问题,认定美学的唯一问题是清理语言。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哲学和美学发生了重要的“语言论转向”(linguistic turn)。
这使得“语言”成为一个中心问题:不再是传统美学的理性与感性问题、而是新的语言与意义问题,成为各种美学思潮和流派共同关注的一个中心。
“语言既是中心,又意味着理想境界”,因而“语言及相应的语言论成为美学的中心和理想境界”,从而出现了以追问语言问题为特征的语言论美学美在客观说中国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蔡仪在《新美学》,他提出:“美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于这事物本身,不在于我们的意识作用”;“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李泽厚一直坚持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他断言美“不依赖于被反映被感知的个人主观的客观存在性质”,“不依赖于人类主观意识、情趣而独立存在的客观性质”,又强调美是社会的,不能离开人类社会实践,强调美只有对人和人类社会才有意义。
“活”的形象提出者、理论基础、特点、内容席勒(J.C.F.Schiller,1759~1805年)提出,审美来自两种对立的人类基本冲动的相互作用:1,“感性冲动”,即在感觉世界中确证人类本性的冲动,它是受动的;2,“形式冲动”,即把感觉世界整理为人类形式的冲动,它是主动的。
希勒认为,文明发展到现代的最大悲剧正是“形式冲动”压抑着“感性冲动”,导致了现代人性的分裂,生命的残缺以及感性的暗淡。
席勒认为要解决这种人性分裂难题,就要以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来调节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对立,以便重建“完整的人的形象”。
“活动形象”正是这种人性辩证过程的结晶。
在席勒看来,真正的人道的生存是“游戏”而不是苦役,是生活在表演中而不是生活在需要中。
“活的形象”就体现了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辩证的“调和”,成为完整、和谐和美丽的人的形象●符号性1,“活”的形象是一个符号,并在一个符号系统中生成审美意义。
比如,我们对“谢公屐”这个形象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把它“符号化”,并按照符号的系统意义来看待它。
2,“活”的形象无关实际功利,它是在一个审美象征形式中显示其魅力的。
比如,“谢公屐”并不是要求你购买或者仿造,而是显示它的审美内涵。
事实上,一双鞋子就是一双鞋子,它只有在成为自身以外的世界的“象征”的时候才具有价值。
●修辞性1,“活”的形象可不是因为天生的生命“活”力而成为“活”的形象的,它是符号实践的产物,是一种修辞感染的效果。
比如,“谢公屐”的美绝对不是其自身的美的显示,而是一个在修辞使用的过程中逐渐被赋予意义的结果。
2,“活”的形象和各种各样的修辞但是联系在一起,具有明显的文化修辞的倾向性。
比如,在不同的文化修辞使用中,鞋子的意义是不同的;鞋子的美,无论是其自身的装饰之美(如舞蹈中的鞋子),还是它的破旧不堪(《小鞋子》中的器物),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特征性所谓“特征”,在黑格尔那里,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贴性。
”因此,“特征性”,指的是审美形象具有的丰富性、孕育性和深刻性。
在这里,“特征”也就成了一种“特殊”,即和一般的形象“不一样”:特征性的特征第一个“不一样”:它总是一种风得到、摸得着的可感的具体物。
第二个“不一样”:它比那些常见的具体事物更有个性特征,往往凝聚着创作者的价值追求。
第三个“不一样”:它虽然是具体的、个别的、独特的,是和抽象的观念、意义不一样的,但是,它身上总是体现出一些社会和文化的观念和意义。
审美形象:典型·意境·意象特点典型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象,典型指的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或共同特性的人物或事物形象。
典型本是外来词(type),来源于希腊文tupos,原义为铸造用的模子,后来指接近理想之型的具体模型,在艺术中被用来描述那种在特殊或个别中体现普遍性或共性的人物或事物形象。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幷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1] 在这一段话里面,恩格斯强调典型人物创造过程中,性格和性格的环境要达到艺术的高度融合,即,性格典型和环境典型都要合理塑造。
这事实上是在强调典型形象的审美内涵(性格)和历史内涵(环境)的结合。
这个说法,指明了典型的不同于一般艺术形象地特点在于,典型形象不仅仅是一种独特鲜明的审美形象,也是一种深刻多义的历史形象。
第一,从价值形态角度讲,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
第二,从审美表现角度讲,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
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因此,也就往往成为一定时期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揭示,具有丰富的历史性、现实性的内涵。
第三,从阅读接受角度讲,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
具有独创性和历史性的典型形象,也就因此复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造就一种复杂多样的阅读感受。
往往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具有多种意义读解的可能性。
第四,从修辞效果角度讲,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
典型具有强烈的召唤魅力和感染色彩,往往和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呼应,激发起人们的认同。
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
艺术家们往往利用典型的丰富的历史信息,来剖析灵魂、揭示现实、展示生活。
因此,西方审美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
在细节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能给人带来深刻的社会与历史状况的认识和领悟,是西方审美典型的主要特点。
这就有了典型的认识论形态。
典型自20世纪初以来曾经长时间风行于中国现代艺术及其理论领域。
这种风行的原因,正在于中国现代艺术的特殊的表现性需要。
典型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凝缩性的艺术形象,可以视为中国人对自身在现代遭遇的天下与世界、中心与边缘、土与洋、道与器、古与今、个体与群体、个别与普遍等等复杂冲突的一种辩证解决方式。
这些冲突构成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当然内核。
正是在典型中,上述种种复杂的冲突能够获得一种典范性表征形式。
也就是说,透过这些典型形象,人们可以集中地和富有代表性地体验中国人的现代性境遇及其意义。
[1] 这就有了典型的体验型形态典型的碎片化近年来,艺术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于典型的塑造往往不再成为艺术家的至高审美理想。
在许多作品中,“典型”常常是碎片化的、片段化的。
我们可以瞥见典型的身影,可是,又不能尽情领悟典型的全部内涵。
这种塑造典型的能力的缺失,似乎表明了现代人对于那种具有召唤性魅力的形象的一种厌倦和警惕。
意境意境是一个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术语,也是我国一个独创的美学范畴。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象,它指的是通过读者的感会于心,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具有韵味无穷的阅读特点的想审美画面。
意象所谓“意象”,也就是表意之象,指的是艺术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形象;作为一种形象,它往往具有特定的哲理意味或者观念内涵,具有象征性的特点。
苏东坡的诗里面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飞鸿哪复计东西?”意思是说,人生所到之处象什么呢?应该说就像飞鸿歇息时踏着了雪泥,只不过偶然留下了一抹爪的痕迹,之后的去向,谁也说不清啊!在这里,“飞鸿”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观念:人生变换无常,无论悲喜,都最终会过如云烟。
虽然这个形象引发了我们的感喟和惆怅,但是,那是因为它清楚地说明了一个道理,而不是清晰呈现了一种体验或者刻写了一个场景。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形象就是一个意象。
由来:意象这个词幷不好懂。
英国学者在《现代评论术语词典》中解释“意象”概念时也说,这是一个“灵活得令人困惑”的术语,“任何由文学语言所引起的可感效果,任何感人的语言、暗喻、象征,任何形象,都可以被称为意象。
”[1] 在西方,意象理论起于何时,难以确切考证,但意象理论的盛行,则是在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时起,直到本世纪初到20年代西方意象主义兴起以后。
而在中国,意象理论是源远流长的,最早可追溯到上古神话时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不妨说,“意象”这个概念是中国的文学理论的一个贡献。
“表意之象”最早应出自于《周易·系辞传》:“《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这里的“象”,指的是卦象,以抽象的形式符号表示具体的形象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