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
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制定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奠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贺凤春、匡振鶠一、前言城市绿化是现代都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城市绿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研究和制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苏州市绿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延续性,促进苏州城市发展更上新台阶。
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切合点,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二、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①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全市地势靠山濒湖,西高东低,城市位于山水之间。
地貌属江南丘陵山地的一部分,由低山丘陵过渡到山麓平原,洪积平原,广积平原。
城市西南临太湖,湖区有岛屿。
多低山丘陵,近郊有虎丘、何山、狮子山、天平山、灵岩山、七子山;远郊有阳山、邓尉山、穹窿山、清明山、洞庭东、西山。
群山海拔高度一般为100-300米,最高峰穹窿山高341米,西山缥缈峰336.6米,东山莫厘峰296.6米。
山势浑圆,一般坡度不超过20°25°。
城市东部地势低平,多大小湖泊,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黄天荡、石湖、澹台湖,水系网络主要有太湖和三江(吴淞江、娄江、东江),京杭大运河等。
古城区地形平坦,河流纵横,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海拔标高为4.2-4.5米,郊区一般3.8米左右(吴淞高程)。
古城内河道纵横密布,宋平江图上河道长82公里,桥325座,至清中期开始逐呈衰落趋势,至清末仅剩河道约55公里,桥241座。
民国期间又陆续填没,现今保存着“三横三直”骨干水系,河道35.28公里,桥梁163座,其中古桥约70座,仍为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之一,形成街坊临河而建,居民依水而生“家家户户泊舟航”,“小桥流水人家”的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城市风貌。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报告 第四章 能源规划
第三章空间环境建设3.1城市设计3.l.1生态科技城城市设计总体形象再现苏州水网密布连通勾连的江南水乡风貌,保护并提升生态科技城的自然环境质量,确保场地自然-人工符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营造生态结构安全、景观优美、自净能力良好的水环境,提高生物多样化,结合公交导向发展,集约使用土地建设功能混合、从早到晚生机勃勃的生态科技新城。
3.1.2 生态科技城城市设计原则生态优先、绿色交通、功能混合、尺度宜人、情趣盎然的不夜科技城。
3.1.3 居住空间意向在北部居住与研发区设置场地水系与周边阳澄湖、青剑湖等水系相通,场地水系集合景观、生态、雨水收集、排涝、行洪等功能,既方便场地排水(防水灾),又可结合景观做微地形,或做成人工湿地,净化场地排水,增加生物多样性,挖出的土方可就地平衡,堆成优美的绿化屏障,遮蔽北边高速铁路的噪声。
1)通过场地水系将各地块划分为大小适宜,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组团,围绕水系设置公共绿地公园。
2)场地水系:场地水系总宽度包含两侧绿化以及步行道共9m。
分图图册已按中轴线定位水系在场地的出入口位置,水系在场地中的流向与形态应结合建筑组团灵活布置。
3)场地水系应采用T形断面,综合考虑平时游览及暴雨行洪的需要。
如图3-1多样化的水系驳岸设置,可供适宜人们步行、骑车游览,水系两侧可结合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小型广场、锻炼场地、观演等设施。
图3-2水系剖面可见两层亲水界面,第一层围紧水面得步道,第二层为绿化两侧的步行和骑车路。
图3-3和图3-4可见水系两侧也可结合会所等住区服务设施,提供优雅,静谧的高档住区环境,适用于A1—01、Al—02、A1一05、A2—0l、A3一l1等低密度高档住区。
4)地块A1-02、A1—03、BI一02、B4—01、B6.01、B6—02应利用水系及建筑挖方在沿高铁一侧设置人工高起地形,密植乔术,形成有效的声屏障。
图3-1水系剖面(多样化的水系与驳岸设置)图3-3水系剖面3(可结合会所等住区服务设施) 图3-4水系小透视图3.1.4研发区空间意向研发区结合中央绿色生态轴两侧设置商业、文化娱乐、研发、居住混合区,设置影院、酒吧、商业街等服务设施,积聚人气,变目城为不夜城,提供高质量、经济的公共服务和设施以及从早至晚丰富的生活体验,吸引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在此工作和居住。
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制定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奠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贺凤春、匡振鶠一、前言城市绿化是现代都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城市绿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研究和制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苏州市绿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延续性,促进苏州城市发展更上新台阶。
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切合点,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二、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①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全市地势靠山濒湖,西高东低,城市位于山水之间。
地貌属江南丘陵山地的一部分,由低山丘陵过渡到山麓平原,洪积平原,广积平原。
城市西南临太湖,湖区有岛屿。
多低山丘陵,近郊有虎丘、何山、狮子山、天平山、灵岩山、七子山;远郊有阳山、邓尉山、穹窿山、清明山、洞庭东、西山。
群山海拔高度一般为100-300米,最高峰穹窿山高341米,西山缥缈峰336.6米,东山莫厘峰296.6米。
山势浑圆,一般坡度不超过20°25°。
城市东部地势低平,多大小湖泊,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黄天荡、石湖、澹台湖,水系网络主要有太湖和三江(吴淞江、娄江、东江),京杭大运河等。
古城区地形平坦,河流纵横,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海拔标高为4.2-4.5米,郊区一般3.8米左右(吴淞高程)。
古城内河道纵横密布,宋平江图上河道长82公里,桥325座,至清中期开始逐呈衰落趋势,至清末仅剩河道约55公里,桥241座。
民国期间又陆续填没,现今保存着“三横三直”骨干水系,河道35.28公里,桥梁163座,其中古桥约70座,仍为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之一,形成街坊临河而建,居民依水而生“家家户户泊舟航”,“小桥流水人家”的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城市风貌。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材料2015130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为加快高新区发展转型、深化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合理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的存量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编制《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的编制将合理挖潜存量用地,科学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彰显山水特色,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细化道路交通组织和绿地景观体系,进一步优化市政设施配套,全面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科学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4年5月份启动,并于2014年12月完成专家论证。
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2015年2月27日。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一、规划范围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狮山街道行政边界、西至金枫路(中环快速路)、北至枫津河,总规划用地面积19.01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苏州主城中心区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发展高效、乐活宜居的生态型城区。
三、建设规模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25.0万人。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755.75公顷;军事用地1.93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45.23公顷。
四、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带、十字、一环、八片”的空间结构:1、“一带”:即运河景观带,沿京杭运河构建游憩休闲的城市景观带,将滨河绿化景观建设与大运河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居民,对话主城,彰显特色。
2、“十字”:由东西向狮山路城市发展轴和南北向长江路片区发展轴形成十字型发展主轴,依托轨道交通及城市中心建设,沿轴线集中布局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
3、“一环”:即两山周边的环状发展公共设施,以两山城市中央公园为核心,环狮山和何山布局文化、体育、创意、商业商务等公共设施,打造围绕两山的中央活力区。
4、“八片”:即八大功能片区,包括狮山路商务商业区、狮山-何山活力休闲区、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金山浜总部经济区、向阳路创意研发区以及南、北两大生活区。
五、各类建设用地1、城市建设用地在规划范围内,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630.0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35.48%;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150.0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55%;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197.1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23%;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332.1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8.92%;规划仓储物流用地面积为1.6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09%;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309.7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64%;规划公用设施用地面积28.7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2%;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103.7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5.91%;预留白地2.5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14%。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苏州工业园区简介: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
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
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
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湿地公园规划的设计
时而又有轻松翻阅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
感觉;而植物知识长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 水八仙景区、观鸟亭、湿地栖息岛等景点又将人 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 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
四、发展规划: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苏州 高新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丰富了苏州高新区旅 游的构架和内涵,已成为苏州旅游的新地标。
湿地公园规划的设计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 规划设计
一、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简介:
太湖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是以场地内自
然环境、人文地理、城市发展与因素为基 础的圈层发展模式,即内圈以生态完善的 湿地为核心区,中部为服务、休闲、展览 、新农村产业等功能区,外区为湿地公园 协调区。
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是集体新农村建设、生态
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 根基承载的不同功能和比较优势,合理划分功能 区,规划了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渔业体验区、 湿地生态休息地、湿地展示区、原生湿地区、湿 地生态科教基地、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的七 大功能区。
二、公园理念:
地公园遵循生态性、艺术性、多样性、社会性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将湖河岸线空间与水 体有机融合,充分体现自然特性、创造充满生态 情趣的湖滨环境。湿地公园共分入口区、金杉银 芦区、梅花坞服务区、水庭暗香景区、“新天地” 休闲服务区、临湖漫步游憩区、太湖水上食府区 等7个分区,同时,在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 设计景观小品,修复名胜古迹,是太湖湿地公园 一个集水生植物观赏、生态科普、候鸟栖息、步 道游览等旅游项目以及芦苇荡、湿地景观为主的 主题公园。
开放至今,太湖生态湿地公园月平均人流量 50000人/月,在成功的参与接待了“世界轮滑锦标 赛”、“万人看吴中”、“吴中金秋洽谈会”等活动的
吴中太湖新城规划
吴中太湖新城规划吴中太湖新城规划吴中太湖新城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地处太湖畔,是一个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地区。
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个地区,太湖新城规划应运而生。
以下是对这个规划的简要介绍。
一、地理环境太湖新城地理环境优越,水质好,风景宜人。
规划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打造一个绿色生态新城。
二、城市功能太湖新城将以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如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研究等。
同时,规划中还将设立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区,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
三、交通规划太湖新城交通规划以公路、铁路、水路等多元化交通方式为基础,便于居民出行和物资运输。
同时,规划中还将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四、建筑布局太湖新城建筑布局注重景观和生态,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建筑物设计以低碳环保为原则,同时考虑实用性和美观性。
五、生态保护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生态保护,致力于保护太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规划中将设立保护区和植被区,保护稀有物种和珍稀植物的生存环境。
六、人口规模太湖新城的人口规模暂定为30万人,以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七、公共设施太湖新城规划中将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
同时,还将建设公园和休闲娱乐设施,提供居民生活的便利和娱乐场所。
八、环境治理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环境治理,加强废水、废气、噪音等的控制和治理,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良好。
九、文化传承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文化传承。
规划中将保留原有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同时还将建设文化广场和博物馆等设施,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
综上所述,吴中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生态和人文,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太湖新城将成为一个受人瞩目的现代化新城。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郊野公园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府[2014]58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郊野公园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郊野公园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府[2014]58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为推进我市郊野公园建设,经市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苏州市郊野公园建设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苏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4月17日苏州市郊野公园建设指导意见郊野公园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
为贯彻落实好这一决策部署,使公园建设切实起到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区三城”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以控制城市开发规模、守住城市生态红线、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拓展城乡居民休闲空间为核心;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加快形成苏州城市生态圈,促进苏州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
二、建设目标自2014年起,将郊野公园建设纳入到各级政府城乡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中,用5~7年的时间,完成张家港市一干河生态休闲观光带、常熟市南湖湿地公园、高新区大阳山郊野公园等21座郊野公园的建设目标,逐步形成生态作用明显的郊野公园群,在城市周边构建起清新和谐、天然野趣、景色优美、环境宜人的绿色生态空间。
三、建设原则(一)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原则。
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对原有山体、河湖水系、林地、生物物种等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
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制定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奠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贺凤春、匡振鶠一、前言城市绿化是现代都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城市绿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研究和制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苏州市绿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延续性,促进苏州城市发展更上新台阶。
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切合点,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二、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①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全市地势靠山濒湖,西高东低,城市位于山水之间。
地貌属江南丘陵山地的一部分,由低山丘陵过渡到山麓平原,洪积平原,广积平原。
城市西南临太湖,湖区有岛屿。
多低山丘陵,近郊有虎丘、何山、狮子山、天平山、灵岩山、七子山;远郊有阳山、邓尉山、穹窿山、清明山、洞庭东、西山。
群山海拔高度一般为100-300米,最高峰穹窿山高341米,西山缥缈峰336.6米,东山莫厘峰296.6米。
山势浑圆,一般坡度不超过20°25°。
城市东部地势低平,多大小湖泊,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黄天荡、石湖、澹台湖,水系网络主要有太湖和三江(吴淞江、娄江、东江),京杭大运河等。
古城区地形平坦,河流纵横,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海拔标高为4.2-4.5米,郊区一般3.8米左右(吴淞高程)。
古城内河道纵横密布,宋平江图上河道长82公里,桥325座,至清中期开始逐呈衰落趋势,至清末仅剩河道约55公里,桥241座。
民国期间又陆续填没,现今保存着“三横三直”骨干水系,河道35.28公里,桥梁163座,其中古桥约70座,仍为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之一,形成街坊临河而建,居民依水而生“家家户户泊舟航”,“小桥流水人家”的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城市风貌。
《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
《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项目评价报告xx园林和绿化管理局2019年4月目录1《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项目的编制情况 (2)1.1项目概况 (2)1.2时间安排 (2)1.3实际完成内容 (3)1.4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32实施过程评价 (3)2.1前期决策过程评价 (3)2.2前期准备工作与评价 (4)2.3规划编制阶段评价.................................................................................................. 53实施效果评价 (5)3.1环境效益评价 (5)3.2社会效益评价 (6)3.3综合评价................................................................................................................. 64评价结论..............................................................................6评价结论. (6)1《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项目的编制情况1.1项目概况为进一步加强苏州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推动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局于2017年底启动了《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局深入开展城市绿地现状绿化调研,并充分对接各区县分管部门落实基础数据,同时我局充分对接规划局、中规院等部门,保持与总规等上位规划的信息互通,确保核心管控内容纳入总规。
苏州工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
来源:作者: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紧临苏州古城区,西与古城以苏嘉杭高速公路相隔,北抵娄江为界,南临斜塘河一一吴淞江,东接青秋浦,占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其中首期约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实施完成。
中新合作区是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基础条件优越,发展势头良好,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绿地系统以“城在森林、人在花园”一一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化、公园化、现代化园区,建设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东方“花园城市”为目标,规划风格力求简洁、明快、现代,以全新的绿色景观与古城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苏州的开放和发展。
景观特色注重体现“三彩花园城市”:
① 浓浓绿意衬托下的红、黄、蓝三原色的“交响曲”;
② 绿化景观“红黄绿”(同一色叶类型植物集中布置,乔木成林、花灌成块、草坪成片,景观大气)。
布局特色强调利用园区自然资源特色和“绿化缓冲带”优势营造一体化的“绿色网络”体系,总体“点上成片、线上成带、面上成林”。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充分考虑园区自然地形条件和总体规划布局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并注重与外围大环境的协调统一,强调绿地景观体系的连续性和层次性,以水引绿,绿水交融,形成“东方水城”之特有的绿地体系格局。
规划采用网状与放射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构筑全园“绿色网络”具体布局结构可总结为:“一环、三湖、四园、六带、八景、十二苑”。
咎
J.
'i O-Kl-UEHE 4EH4^MHI7Q
HL-piil 一二
已ftH 1X1:■■HI "■=■*'
“一环”:即沿中新合作区四个方向分布的生态防护带,构筑起园区的绿色屏障。
苏州白马涧生态园总体规划暨龙池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苏州白马涧生态园总体规划暨龙池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地点:江苏苏州项目类别:风景区与保护地专业内容:规划设计项目规模:2平方公里设计时间:2003年委托单位:苏州白马涧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设计说明白马涧生态园位于苏州市高新区中南部的枫桥镇,是枫桥西部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用地在吴县林场以东、天平山以北,华山路、马运河以南,上方山以西。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为711公顷(10664亩)(暂定),涉及2个行政村,723户。
其中,耕地面积为80公顷(1198亩),山地面积为463公顷(6950亩),村庄面积为19公顷(286亩),旱地面积为149公顷(2230亩)。
通过系统分析,本规划将白马涧生态园定位为:“苏州城区内的自然生态型休闲度假区。
”突出场地自然、生态和文化特色,形成“东有金鸡湖(城市型休闲度假—水、城),西有白马涧(乡村型休闲度假—山水、村落)”的城市休闲格局,并与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观光相辅相承。
在尊重场地自然人文现状的前提下,加大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将本生态园规划建设成青山环绕下独具魅力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休闲区,为市民提供设施现代、种类繁多、体验多样的休闲度假的生活设施,在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市民提供回归自然,重返梦里水乡的理想休闲场所。
方案特色具有以下3特色:1.现代生活理念。
分时度假概念的拓展,5+2生活模式下的周末村庄和田园生活,自然生态环境中全新的休闲度假体验。
2.三明治结构的景观格局。
在山——林(村落式功能组团)——田组成的三明治式总体景观格局中,功能设施配套齐全的休闲度假功能组团镶嵌在山林田园中,成为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3.服务对象多样化。
在规划中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产生休闲设施级别和环境等级。
大致分为大众型、中档和高档三个层次。
等级划分有助于对象多样化,并有利于社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附图。
苏州市绿地率计算规则
苏州市绿地率计算规则
苏州市的绿地率计算规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以及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制定的。
绿地率是指城市内建筑物用地面积与绿地用地面积之比。
具体的计算规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首先确定计算范围,一般是针对整个城市、行政区域或具体的规划区域。
2. 确定绿地用地类型,包括公园、花坛、草坪、绿化带等。
3. 通过调查和测量,获取建筑物用地面积和绿地用地面积的具体数值。
4. 将建筑物用地面积与绿地用地面积相除,并乘以100,得到绿地率的百分比。
例如,如果某城市的建筑物用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绿地用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则绿地率为(2000/5000) * 100
= 40%。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城市或地区可能会有自己的具体计算规则和标准,因此在具体计算绿地率时,还需参考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
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
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
佚名
【期刊名称】《风景园林》
【年(卷),期】2022(29)S01
【摘要】1项目背景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世界级城市
群的核心城市之一.苏州是举世闻名的"园林之城",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苏州作为首批"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和
社会文化经济基础,而如何通过高品质建设和有效管控,推动苏州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开启"公园城市"建设,是苏州市绿色空间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
【总页数】4页(P98-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对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考——关于北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与实践(一)
2.基于"城市大园林"目标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福州市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3.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获省优二等奖4.城市规划互
联网公众调查方法——以《厦门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为例5.城市总体
规划文本表达技术实践特征与思考——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报告生态规划
第一章生态规划概述1.1生态规划编制背景中新生态科技城是苏州市和新加坡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一个区块。
其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于2005年底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该项规划在传统规划方法的框架内进行了建设用地、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市政工程规划等专项规划,解决了地块南区的研发工厂区和北区研发居住区等基本的功能分区问题。
该项规划建立了中新科技城用地基本合理的框架,满足了土地迅速开发的要求,但局限于当时的视野与环境,是按传统规划方法以土地开发为目的规划,简单地采用从预测人口规模到功能分区到土地开发的以需定供的线性思维模式,没有充分考虑资源、能源的有限性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各种规划措施,降低对资源与能源的耗用;也没有充分考虑场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问题。
近年来,在规划建设中要考虑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已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节一环保”等已成为政府的口号和要求。
在此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审时度势提出建设生态科技城,从生态优先,资源、能源与环境一体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园区的规划和建设。
因此在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2008 年月,委托清华大学联合北京林业大学等规划设计、研究机构组织编制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目标是建设一个倡导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具有苏州本土特色的示范性科技新城。
当生态规划编制启动时,中新科技城场地已经按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三通一平”的场地准备工程,主要路网已经成形,部分市政管线已经敷设,地块划分基本完成,部分土地已在拍卖,主要水系已经成形,大部分驳岸工程已经完成。
所以此次生态规划并非在场地原生态状况下的“初始”规划,而是在场地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条件下的“改进”规划,并要配合开发建设的进程(如地块拍卖、招商引资)等。
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的通知
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09.12.28•【字号】苏建园[2009]401号•【施行日期】2009.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的通知(苏建园〔2009〕401号)各市(县)建设局(建委)、规划局、园林局:为了更好地指导、规范我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我厅对《江苏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在今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中遵照执行。
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告我厅风景园林处。
附件:江苏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附件江苏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编制说明一、《江苏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所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系统规划的深化和系统化,是一项专业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二、《纲要》是在建设部2002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家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及我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1995年颁布的《江苏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和规范,更加突出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与统一,如指标体系、规划范围、层次等,增加了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绿地系统特色景观规划、植物多样性规划、节约型园林绿化实施措施等章节,强化了规划基础材料汇编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要求。
三、《纲要》的有关说明:1、绿地分类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为基本依据,参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并与之协调一致。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分期规划一般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层次一般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具体与当地的《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指标体系宜与《城市总体规划》的指标相衔接,与城市建设统计年报的规定和口径相协调。
生态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效益评估
汤 峰 制 递 王剑 塞国 蕉 值1 生 型 陈 飞缨 树 陈 夔 迁 4 盔 控 燕 塑 盛 旌伟 春 蛙
规 划
PLANNI NG
文章编号 :0 9 6 0 ( 1)6 0 8— 6 10 - 0 02 10 — 0 2 0 0 中图分 类号: U 8 文献标 识码 : T 94 B 基金项 目: 海外科学家江苏发展项 目 “ 徐州九里 湖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 究” 目 项
(Z 0 9 6 ) B 2 0 0 2 资助。
As e s n o I lme t r B n f s f c l gc l e ua o y s s me t f mpe n a y e e i o E o o ia R g lt r t De a d P a nn t i ln ig l e
汤春 峰
陈燕飞
王树盛
陈国伟
王磊
涉及 到城市建设中各个方面的利益 是 城 市政 府意 图、公众利益 和个 体利益
平衡协调的平台,体 现着在城市建设中
各方角色的责、权、利关系,是实现政 府规 划意图 保证公共利益、保护个体
效 实施 的关 键。在我国城 市规划体 系
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连 接城市总体规
8 现代城市研究 2 1 7 2 01
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质量。 关键词: 低碳 ; 生态型控规 苏州工业园区
Ab t a t Th sp p r a e t e e oo ia e u ao y d t i d p a n n fS z o s u L k ce c s r c : i a e k s”h c lg c lrg lt r e al ln ig o u h u Du h a e S in e t e a d E u a in I n v to itit s a x mp e T r u h a a y i g t e q e t n t h s e s e t n d c t n o a in D src ”a n e a l . h o g n l zn h u si o t e a s s m n o o o mp e e tr e e t fta i o a e u a o y d t i d p a n n , h s p p rp o o e o a s s h f i lm n a y b n f s o d t n l g lt r ea l l n i g t i a e r p s st s e st e i r i r e i lm e tr e e t fe oo i a r g lt r e ald p a n n r m h rn p ra in s r ieb n f , mp e n a y b n f so c l gc l e u a o y d ti ln i g fo t eta s o tto e v c e e t i e i t e In c n m i ef in y t e e o o ia n io m e t e e ta d t er s u c s u i g b n f n O h a d e o o c f ce c , h c lg c l v r n n n f n h e o r e s e e ta d S i e b i n i o , hc a ep t eg ee fc ie e so g lt r e ald p a nn c u aey a d e h n et e n w ih c n h l ow ih t f t n s f e ua o y d t i l n i g a c r tl , n n a c h h e v r e i pe e tr u l yo ter g l tr ea ldpa n n . m lm n a yq a i f h e ua o yd tie ln i g t K e r s o c r o ; c lg c l e u ao y d t i dp a n n ; u h uI d sra P r ywo d :l w-a b n e o o ia g lt r eal ln i g S z o n u ti l a k r e
江苏居住绿地设计标准是什么
江苏居住绿地设计标准是什么
江苏居住绿地设计标准是指在江苏省内,为了满足人们居住需求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所规定的绿地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江苏居住绿地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江苏居住绿地设计标准要求在住宅小区建设中,要合理规划和设置绿地。
根据江苏省的相关规定,住宅小区建设的绿地比例应在15%以上,且按照公园、庭院花坛等不同用途进
行划分。
同时,要根据居住人口数量、住宅楼栋数量等因素,合理分配绿地面积,并注重连通性和可达性,方便居民通行和使用。
其次,江苏居住绿地设计标准要求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多样。
绿地布局应考虑到住宅小区的整体环境,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包括休闲娱乐区、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等。
此外,绿地设计应注重景观效果,合理配置绿化植物和景观设施,营造宜居、舒适的环境。
再次,江苏居住绿地设计标准要求绿地保育和管理。
根据江苏省有关政策,住宅小区绿地建设后应成立专门的绿化管理组织,负责绿地的日常养护和管理。
同时,要注重物种的选择和合理的搭配,推广抗逆性强的植物品种,提高绿地的适应性和生态效益。
最后,江苏居住绿地设计标准还要求合理设置绿地设施。
住宅小区绿地应配置相关设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和活动。
如设置休息椅子、健身器材、亲子游乐设施等,提供丰富多样的服
务,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住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江苏居住绿地设计标准要求合理规划和设置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多样,注重保育和管理,合理设置绿地设施。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一个美丽、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三纵四横一环 大力发展道路、航道沿线绿色防护系统的建设,构筑市域大环境绿化
网络框架。 三纵:望虞河(一纵)
常浒河、苏虞河(二纵)
虞嘉杭高速公路(三纵)
四横: 沿江高速公路(一横) 锡太线公路(二横) 苏申内港线(三横) 太浦河(四横) 一环:
绕城高速公路 近期规划沿线两侧各建设绿化带30-50米,远期达到 100-250米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规划指标一览表
年份
绿地率%
绿地覆盖率 %
绿地总面积 (km²)
2002 31.20 36.10
40.3736
2003 32.30 37.20
44.74
2005 33.50 38.0
53.60
2010 37.50 43.0
81.19
2.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根据苏州市域发展总体目标及城镇空间布局结构,结合苏锡常都市圈 绿化系统规划布局的要求,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以“一城五片四隔, 三纵四横一环,一区三带多点”为基本结构,构筑多层次、多功能、 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结构体系。
①一城五片四隔
一城:苏州市城区规划区
五片:张家港市区片、常熟市区片、太仓市区片、昆山市区片、吴江 市区片
四隔:苏州与无锡、苏州与吴江、苏州与昆山、昆山与太仓之间的城 镇 绿化分隔区,以苏州都市区、张家港市区、常熟市区、太仓市区、 昆山市及吴江市区的绿化建设为核心,加强各片区及一般城镇之间的 绿色隔离体系的建设成完整的市域绿地空间形态。
Page 2
二、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①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 全市地 势靠山濒湖,西高东低,城市位于山水之间。地貌属江南丘陵山地的一 部分,由低山丘陵过渡到山麓平原,洪积平原,广积平原。城市西南临 太湖,湖区有岛屿。多低山丘陵,近郊有虎丘、何山、狮子山、天平山、 灵岩山、七子山;远郊有阳山、邓尉山、穹窿山、清明山、洞庭东、西 山。群山海拔高度一般为100-300米,最高峰穹窿山高341米,西山缥 缈峰336.6米,山莫厘峰296.6米。山势浑圆,一般坡度不超过 20°25°。
根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河湖水系、自然山体及丰 富的人文景观,开辟各类城市绿地,形成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 溪的结构体系,构成环形带状加楔形绿地的点、线、面相结合的“人工 山水城中园、自然山水园中城”的城市绿地系统,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 环境。
五片:中心城区分区片、虎丘高新区分区片、相城区分区片、工业园 区分区片、吴中区分区片
八园:东部金鸡湖滨公园、东沙湖公园、西北狮山何山中心公园、横 山公园、南部石湖风景名胜公园、澹台湖公园、西北部大白塘公园、 北部虎丘风景名胜公园
四楔:东北角的阳澄湖及其周边绿化用地、东南角的独墅湖及其周边 绿化用地、西南角的石湖上方山、七子山及其周边绿化用地、西北角 的三角嘴湖及其周边绿化用地
三带:沪宁城北交通干线防护林带、城西、城南京杭大运河沿岸防护 及景观林带、城东虞嘉杭高速公路防护林带
一环:古城区古城墙、护城河两侧用地所形成的环古城风貌景观带
防护林
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为前提,注重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城市 大环境绿化。弘扬和加强苏州水城独具特色的绿化风貌,充分利用自 然水网,加强其两侧绿地的建设,形成全城的绿色廊道系统,点、线、 面相结合,构筑健全的绿色生态网络。
多大小湖泊,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黄天荡、石湖、澹台湖, 水系网络主要有太湖和三江(吴淞江、娄江、东江),京杭大运河等。
古城区地形平坦,河流纵横,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海拔标高为 4.2-4.5米,郊区一般3.8米左右(吴淞高程)。古城内河道纵横密布,宋 平江图上河道长82公里,桥325座,至清中期开始逐呈衰落趋势,至 清末仅剩河道约55公里,桥241座。民国期间又陆续填没,现今保存 着“三横三直”骨干水系,河道35.28公里,桥梁163座,其中古桥约 70座,仍为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之一,形成街坊临河而建,居民依水 而生“家家户户泊舟航”,“小桥流水人家”的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 城市风貌。
Page 1
苏州制定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
23号焦润堃 21号郭程
一、前言
城市绿化是现代都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 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水平与生态环 境质量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研究和制定与城市可持 续发展相协调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苏州市绿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延续性, 促进苏州城市发展更上新台阶。 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与生态 环境保护的切合点,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生态可 持续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③一区三带多点
在现有山水格局的基础上,加强生态敏感区的建设,充分发挥绿化的 保土涵水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为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改善创造良好 的区域环境基底。
一区:西部沿太湖山水生态保护区,包括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光 福景区、木渎景区、石湖景区、西山景区及东山景区等五个景区。
三带:北部沿长江岸线所形成的绿色生态廊道:整个沿江区域除经法定 程序批准的城镇建设用地、港口用地外,其余沿江岸线均应用于防护林 建设,总宽度不少于200米中部沿沪宁交通走廊所形成的绿色生态廊道: 每侧控制范围为100米,防护林带宽度不小于50米西部沿京杭大运河岸 线所形成的绿色生态廊道:每侧控制范围为100米,防护林带宽度不小 于50米。
三、苏州市绿化建设发展情况
近年来,苏州市区根据“古城居中,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格 局,因地制宜地采取“全面推进,东西中联动,古城上水平,园区新 区上规模”的城市绿化方针,加大加快绿化建设步伐。
苏州市在“创园”中,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采取规划建绿、拆违 增绿、拆房扩绿、破墙透绿、租地造绿、买地添绿和见缝插绿等多种 途径增加绿化用地。三年来,针对古城区建筑密度大、可绿化用地少 的现状,动迁居民8000余户,单位85个,拆迁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 米,腾出土地160多万平方米,不搞楼盘搞绿化,建设公园绿地,实 现了市民出行350500米就可以步入绿色空间的目标,满足市民休憩、 晨炼和娱乐的需求,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拥护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