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一、基本概念
1、城市绿地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区,是市民生活的环境载体。绿地一词的定义和范围,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称为开敞空间。城市中的绿地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城市的有几座城部分。
我国现行标准城市绿地是: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内覆有人工(或自然)植被的用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2、绿地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所谓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和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绿色有机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整体性特征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同的绿地类型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绿地类型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绿地系统发挥更多的综合功效。
(2)层次性特征现代城市绿地系统都具有一定完的内部也随着时间、季节的更替转换,发生着变化,导致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整的层次结构体系,按照规模及精细程度可以从大到小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3)互动性特征包括绿地系统各层次、要素内部的互动和绿地系统与城市其他系统间的互动。
(4)时间性特征绿地系统是一种有生命的系统。根据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植物景观会随时间、季节、年龄逐渐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绿地系统的时间性演变特征。
(5)开放性特征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中唯一有生命的面向每一个居民的市政基础服务设施,是向公众开放的开敞空间。
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提供生态产品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重要的
生态产品生产者。
(1)城市绿地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城市低空范围内调节和改善城区的碳氧平衡,缓解和消除局部缺氧,以改善局部地区的空气
质量。
(2)长沙市绿地具有提供清洁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3)城市绿地具有明显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作用。
(4)城市绿地可以结合观赏种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既可以售出又可以丰富人们生活。
2、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中不同群落类型配植的绿地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
生活空间,另外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对于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3、防灾减灾合理布置尘世绿地可以增强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
衡。
(1)植物群落通过降低风速二起到减尘作用,并可有效地减少地面尘土进入空气。(2)植物可以降低沙尘暴对城市的影响。
(3)城市绿地可以减少暴雨带来的经济损失。
(4)城市绿地系统对于减轻洪涝灾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5)城市绿地具有防火作用。
(6)园林植物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减低光辐射的传递和冲击杀伤力。(7)城市绿地具有避震作用。
4、提供休闲空间城市人居空间狭小,绿地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聚会、娱乐活动的主要
场所,也是进行绿化宣传及科普教育的场所。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1、从城市出发,综合规划无论总体与局部规划,都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密切结,统筹安排,作出内外协调、统筹兼顾、全面合理的绿地规划。
2、远近结合,便于实施根据城市的经济能力、施工条件、项目的轻重缓急,订出长远目标,做出近期安排,使规划能够逐步得到实施。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规划时应将园林绿地的环保、防灾、娱乐与审美、体育、教育等多种功能综合设计,安排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4、合理布局,均衡分布规划时应考虑四个结合:点线面结合,大中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构成有机的整体。
四、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
1、场所概况及现状分析
城市概况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状况和城市基本概况等;绿地现状与分析包括各类绿地现状统计分析、城市绿地发展优势与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2、规划总则
包括规划编制的意义、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目标与策划指标。
3、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
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和相关指标。
4、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主要阐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市域绿地系统包括市域内的林地、公路绿化、农田林网、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城市绿化隔离带以及城镇绿化用地等。
4.1 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
(1)系统整合,建构城乡融合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以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
(3)加强对生态敏感区的控制和管理,形成良好的是与生态结构。
(4保护有历史意义、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地环境。
4.2具体规划要求
(1)耕地规划需结合农业生产用地规划,严格保护耕地,同时,将宜林地耕地退耕还林。
(2)园地规划应根据适应性原则,考虑栽种品种,积极改造地产园地,建设稳定高产园地,适当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提高经济效益。
(3)林地结合国家生态林工程规划,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形成农田林网化的绿色网
络,完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发挥森林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牧草地保护城郊天然牧草地资源,控制放牧强度,实行科学轮牧,封滩育草;结合划定宜牧地,解决农牧争坡、林木争山的矛盾,实行林牧结合。
(5)水域和湿地结合《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定绿化生态保护带,积极恢复退化的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系统。(6)未利用土地未利用土地一般需要治理才能利用或可持续利用。
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规划
5.1布局原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置于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园林绿化的法规,贯彻为生产服务、为生活服务的总方针,布局原则应遵守城市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
5.2主要布局形式
(1)点状绿地布局这种模式多出现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这样可以做到均匀分布,与居住区的结合较为密切,居民可以方便使用,但对构成城市整体的艺术风貌作用不大,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也不大。
(2)环状绿地布局一般出现在城市较为外围对的地区,多与城市环状交通线同时布置,绝大部分以防护绿带、郊区森林和风景游览绿地等形式出现,在改善城市生态和体现城市艺术风貌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
(3)带状绿地分布带状绿地多与城市河湖水系、主要道路、高压走廊、古城墙、带状山体等结合布局,形成纵横交错地带、环状绿带与放射状绿带交织的绿带网,比较容易体现出城市的艺术风貌。
(4)楔形绿地布局一般与城市的放射交通线、河流水系、起伏山体等要素结合布局,同时还应考虑与城市的主导风向一致,便于城市外围气流的进入。优点是城市通风效果好,也便于城市艺术风貌的体现。
(5)组合式绿地布局组合式绿地布局就是将以上几种布局方式加以综合利用,进行新的组合,形成如点网状等布局模式,它将以上基本模式对的诸多优点进行综合,与之相比优势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可以很好地与城市的各个要素如工业用地、住宅用地、道路系统、山水地形、植被条件等进行结合,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形成独特的绿地系统布局。
②可以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便于组成完整的城市绿地体系。
③可居民以使生活居住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休憩娱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
④有助于丰富和体现城市总体和布局地区的艺术风貌。
6、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城市绿地分类应该按国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执行,包括公园绿地规划、生产绿地规划、防护绿地规划,附属绿地规划、其他绿地规划。
7、城市绿化的树种规划
7.1树种选择原则
(1)与同城市所处的森林植被区的自然规律一致。
(2)坚持选用乡土物种,注意选用引种栽培成功的外来物种。
(3)以乔木为主,坚持乔木、亚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花卉、草坪以及地被植物全面地合理安排。
(4)严格筛选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
(5)因地制宜贯彻园林结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