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么2017年将是我国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一年,有关部门将出台一系列举措,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持续落地和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那么,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任务是及目标什么?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相关资料吧。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通过“三步走”最终实现中国制造业强国的核心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2049年),制造业强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第一步目标是制造强国战略实现的关键,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中制定了细化的目标。

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 融合迈上新台阶。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见图1-4)。

将实行五大工程,具体介绍如下。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

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中国制造2025》(全文)

《中国制造2025》(全文)

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给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论“中国制造2025”战略意义

论“中国制造2025”战略意义

论“中国制造2025”战略意义作者:周思梅刘佳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8年第08期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今后我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实施“中国制造2025“,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2009年奥巴马总统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强调制造业,回归实体经济,来应对挑战。

特朗普总统上台后,亦加强实体经济制造能力。

为何制造业如此重要呢?本文用产品周期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出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及其意义1.中国制造2025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对此,国内届倍感振奋,国际经济界高度关注。

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2.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今后我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18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中美进出口产品分析与“中国制造2025”1. 美国加收关税与“中国制造2025”2018年1月23日,特朗普提出对太阳能电池板和大型洗衣机征收 30%和50%的进口关税。

3月9日,美国再次提出自3月23日起对钢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不等的进口关税。

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宣布将基于“301 调查”结果,对约600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对中资投资美国设限并在世贸组织采取针对中国的行动等。

对进口美国的钢和铝加征25%和 10%的关税,并延续 1 月23 日对进口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冰箱征收30%和50%的关稅。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制造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5年5月8日《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中国制造2025》(全文,2015年5月19日发布)

《中国制造2025》(全文,2015年5月19日发布)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制造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5年5月8日(本文有删减)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心得体会:解读《中国制造2025》

心得体会: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国制造2025”之后,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任务、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

推动“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一、背景和意义(弘利教育)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也是一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德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依然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受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

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誉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等。

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也需直面这场竞争,以大国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大而不强”,一直是困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

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产值占全世界的20%,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超过210多种,但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至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至30年。

技术差距主要在于技术指标水平低、数字化技术运用低、自动化水平低等方面,即使在具有较高技术的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国内企业获得授权的专利数也还不足40%。

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出口效益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多数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中国制造2025》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中国制造2025》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

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五五”,就是有两个“五”。

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

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就是十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二、一条主线“中国制造2025”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主要包括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三、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什么是2025中国制造?

什么是2025中国制造?

什么是2025中国制造?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但究竟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你知道吗?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将是中国工业未来10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

政府的诸多行动向市场传递出强烈信号,显示工业转型将迎来大突破、大提速。

工信部曾表示,计划大体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将指导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总理对此说了啥?“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自从2014年12月被首次提出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制造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

欢迎各国企业积极参与,利用国际产能合作等机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希望有关国家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倡导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共同反对保护主义。

《中国制造2025》九大战略任务、武大重点工程

《中国制造2025》九大战略任务、武大重点工程

〈〈中国制造2025 »九大战略任务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

第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第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第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

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第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

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第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活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第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第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第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2.回顾中国制造业的近20年发展历程,谈谈你的体会

2.回顾中国制造业的近20年发展历程,谈谈你的体会

2.回顾中国制造业的近20年发展历程,谈谈你的体会近几年由于我国优秀的防疫措施,在其他国家因为疫情原因逐渐停摆的时候。

只有中国靠着自己优秀的防疫举措,保证了制造业农业等基本工业的正常经营,在保障国民生存的同时,还有余力支援其他国家。

这和我国一直坚持制造强国是分不开的。

今天小察就跟大家念叨念叨我国制造业,这20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正式搭上了全球化的浪潮。

中国也正式开始了制造强国之路。

2002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工厂”,“made in china”开始出现在全世界,中国成为了世界排名第四的制造大国,前三名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

到了2003年,中国外贸增幅高达37.1%,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了8512.1亿美元,其中工业制品进出口总额达到7436.1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87.36%。

“中国制造”走向了全世界。

200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6252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前两名为美国和日本,虽然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但依旧无法抵消美国和日本在高端制造业上的优势。

2005年,随着制造业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正在快速上涨,直接导致了国民收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工成本大幅上涨。

上涨的人工成本让部分低附加值的外资企业纷纷出逃,衣物、玩具等低附加值外企纷纷逃到东南亚。

2006年,中国制造业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达到了10956亿美元,中国从此成为世界第二制造大国,超越了日本,仅次于美国。

但中国依旧没有摆脱“代工厂”的地位,根据当时的数据显示,全世界销售的笔记本电脑有86%来源于中国,但这部分笔记本电脑中,仅有联想一家民族品牌。

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速连续20年居世界首位,在大量现金的刺激下,很多人选择投身制造业。

制造业大扩张。

但紧接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给了我国当时高速发展的制造业当头一棒,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仅东莞一地一年就关停了两千家制鞋业企业。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中国制造2025》明确9 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 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 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 项战略任
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

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

7
22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 2025》提出了深 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
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 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中国制造 2025》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 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
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 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 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
6
22
《中国制造 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 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 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 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
1
2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 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
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
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 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 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 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
16
22
战略任务和重点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智能制造的理解

智能制造的理解

今年5月份,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

文件明确提出,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

其中,智能制造作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同时,也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思想,引发我们的思考。

那么,怎么样正确认识智能制造呢?智能制造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环境前所未有。

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石,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保障,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这早已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而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对制造业在推动贸易增长、提高研发和创新水平、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纷纷提出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计划”和日本的《制造业白皮书》等,制造业正重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智能制造国际环境前所未有,我国推动智能制造正当其时。

支撑技术日趋成熟。

纵观制造业的发展史,每一次制造业的革命性的变革都离不开相应技术的支持。

智能制造是一种高度网络连接、知识驱动的制造模式,它优化了企业全部业务和作业流程,可实现可持续生产力增长、高经济效益目标。

智能制造结合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人类智慧,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研发、制造、运输和销售过程。

正像电子信息技术推动了工业的变革一样,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必将不断推进智能制造的健康发展。

产业机构调整的不二选择。

现阶段,我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人口红利已逐渐消失,部分制造业也逐渐向东南亚等人工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可见,我国传统制造业依靠低廉的人工成本占领市场的局面已经一去不返了。

我国制造业要想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下突出重围,实现制造业由大转强的历史性跨越,产业机构调整势在必行。

而智能制造正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的创新,由此可见,智能制造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制造业强国+国企改革

制造业强国+国企改革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分)材料一: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过程中,国家如何正确履行其职能。

(14分)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中国制造的转变;(2分)②国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2分)深化对外开放政策,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抓住当前战略机遇。

(2分)③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制造业创新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3分)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制造业推动科技创新,走自主创新道路(3分)⑤国家加快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推进制造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制造业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

(2分)材料二:《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论述在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方针、原则和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国家需要发挥哪些作用?(12分)①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发挥市场的质量监管职能,国家宏观调控的引导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打造开放的、公平的、竞争的市场环境;(3分);②组织社会文化建设,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3分)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3分)④建设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

心得体会:解读《中国制造2025》

心得体会: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国制造2025”之后,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任务、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

推动“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一、背景和意义(弘利教育)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也是一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德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依然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受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

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誉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等。

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也需直面这场竞争,以大国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大而不强”,一直是困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

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产值占全世界的20%,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超过210多种,但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至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至30年。

技术差距主要在于技术指标水平低、数字化技术运用低、自动化水平低等方面,即使在具有较高技术的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国内企业获得授权的专利数也还不足40%。

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出口效益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多数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么2017年将是我国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一年,有关部门将出台一系列举措,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持续落地和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那么,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任务是及目标什么?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相关资料吧。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通过“三步走”最终实现中国制造业强国的核心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2049年),制造业强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第一步目标是制造强国战略实现的关键,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中制定了细化的目标。

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 融合迈上新台阶。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见图1-4)。

将实行五大工程,具体介绍如下。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

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作者: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5年第34期
新华社信息电: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
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
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
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