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钙合金基础知识(牌号化学成分、检验标准等)

硅钙合金基础知识(牌号化学成分、检验标准等)
硅钙合金基础知识(牌号化学成分、检验标准等)

硅钙合金基础知识

(牌号化学成分、检验标准等)

1、概述

硅钙合金由元素硅、钙和铁组成的三元合金,主要有块状和粉状两种物理状态。含Ca量一般在24-31%,含Si量在55-65%之间。硅钙合金是由元素硅、钙和铁组成的复合合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复合脱氧剂、脱硫剂。被应用于优质钢、低碳钢、不锈钢等钢种和镍基合金、钛基合金等特殊合金的生产当中,并适合作转炉炼钢用的增温剂,还可用作铸铁的孕育剂和球墨铸铁生产中的添加剂。大约从1907年开始采用电硅热法生产硅钙合金。

2、产地

主要产地有内蒙、陕西、山西等省。

3、用途

硅钙合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复合脱氧剂、脱硫剂。被应用于优质钢、低碳钢、不锈钢等钢种和镍基合金、钛基合金等特殊合金的生产当中,并适合作转炉炼钢用的增温剂,还可用作铸铁的孕育剂和球墨铸铁生产中的添加剂。钙和硅与氧都有强的亲和力。特别是钙,不仅与氧有有强的亲和力,而且与硫、氮都有很强的亲和力,所以硅钙合金是一种较理想的复合脱氧剂、脱硫剂。硅钙合金不仅脱氧能力强,脱氧产物易于上浮,易于排出,而且还能改善钢的性能,提高钢的塑性、拳击韧性和流动性。目前硅钙合金可以代替铝进行终脱氧,被应用于优质钢、特殊钢和特殊合金生产中。例如钢轨钢、低碳钢、不锈钢等钢种和镍基合金、钛基合金等特殊合金,均可用硅钙合金作脱氧剂。

硅钙合金也适合作转炉炼钢车间用的增温剂,硅钙合金还用作铸铁的孕育剂和球墨铸铁生产中添加剂。

4、生产

硅钙合金是在还原电炉中用碳质还原剂,还原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制取的,主要原料有硅石、石灰、焦炭等,生产方法有一步法(分混合加料和分层加料两种加料方法)和二步法。

牌号:

硅钙合金牌号及化学成分(YB/T5051-1997)

铜及铜合金的金相组织分析

铜及铜合金的金相组织分析一)结晶过程的分析 结晶是以树枝状的方式生长,树枝状的结晶容易造成夹渣外,通常形成显微疏松。 取决于模壁的冷却速度外,还取决于合金成分、熔化与浇注温度等。 (二)宏观分析中常见缺陷 在浇注过程中往往产生缩孔、疏松、气孔、偏析等缺陷。 浇注温度和浇注方式的影响,铸锭、紫铜中容易出现气孔和皮下气孔。 由于合金元素的熔点、比重不一,熔炼工艺不当造成铸锭的成分偏析。 铸造时热应力可产生裂纹。 浇注工艺不当(浇注温度过低),浇注时金属液的中断会造成冷隔。 (三)微观分析 与铜相互作用的性质,杂质可分三类: 1. 溶解在固态铜中的元素(铝、铁、镍、锡、锌、银、金、呻、锑)。 2. 与铜形成脆性化合物的元素(硫、氧、磷等)。 3. 实际上不溶于固态铜中与铜形成易熔共晶的元素(铅、铋等)。 铋与铜形成共晶呈网状分布于铜的基体上,淡灰色。 铅含量很少时和铋一样呈网状分布于晶界,其颜色为黑色; 铅含量大时在铜的晶粒间界上呈单独的黑点。 暗场观察:铅点呈黑色,孔洞为亮点。 硫与氧的观察:均与铜形成化合物(Cu2S、Cu2O),又以共晶形式(Cu2S+ Cu、 Cu2O+ Cu)分布在铜的晶界上。 氯化高铁盐酸水溶液浸蚀:Cu2O变暗,Cu2S不浸蚀。 偏振光观察:Cu2O呈暗红色。 QJ 2337-92 铍青铜的金相试验方法 金相分析晶粒度检测金属显微组织分析,晶粒度分析,GB/T 6394-02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ASTM E 112-96(200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YS/T 347-2004 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13298-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3299-91 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GB/T 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ASTM E45-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测定方法 GB/T 224-87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方法 ASTM E407-07 金属及其合金的显微腐蚀标准方法 GB/T 226-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方法 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5168-85 两相钛合金高低倍组织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ASTM A 247-06 铸件中石墨微结构评定试验方法 GB/T 7216-87 灰铸铁金相 EN ISO 945:1994 石墨显微结构 GB/T 13320-07 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CB 1196-88 船舶螺旋桨用铜合金相含量金相测定方法 JB/T 7946.1-1999 铸造铝合金金相 铸造铝硅合金变质 JB/T 7946.2-1999 铸造铝合金金相 铸造铝硅合金过烧 JB/T 7946.3-1999 铸造铝合金金相铸造铝 氧是铜中最常见的杂质,可产生氢脆。所以含氧量应严格规定。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 GB 6394-2002 自动评级【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铜及铜合金牌号对照表

铜及铜合金牌号对照表 CONVERSION TABLE OF GRADES FOR COPPER & ITS ALLOYS

Werkstoffe: Automatenstahl: 11SMn30 11SMnPb30 * 11SMnPb37 * *) auc h 麻省理工学院Zus5atzen 冯Bi und Te (1.0715) (1.0718) (1.0737) Nirosta (INOX): X14CrMoS17 X8CrNiS18-9 (1.4104) (1.4305) 弄乱: CuZn38Pb1,5 CuZn39Pb3 CuZn35Ni2 CuZn40Al2 (2.0371) (2.0401) (2.0540) (2.0550) Neusilber: CuNi7Zn39Pb3Mn2 CuNi12Zn30Pb1 (2.0771) (2.0780) Kupfer: OsnaCu58S OsnaCu58Te (2.1498) (2.1546) 铝: AlMgSiPb AlCu4PbMgMn AlCu6BiPb (3.0615) (3.1645) (3.1655) Titan: 6.Al4V (3.7165) Maschinen: ? 索引Automaten □2 - □60mm ? Tornos-Langdrehautom aten □2 - □26mm ? Esco-Ringdrehautomaten □1 - □9mm ? 索引, Tornos und Esco CNC-Drehautomaten bis □100mm ? Kummer Feinstdrehautomaten ? 6-Spindel-Drehautomaten: 索引bis □32mm (CNC), 可利用的合金从瑞士METALWORKS

硅锰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硅锰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GB4008) 发表商友:6517 发表时间: 2004年09月15日 10:46 阅读数: 1285 ...牌号................................化学成分% ....................Mn...........Si..........C...............P..............S ....................................................Ⅰ.......Ⅱ.. (Ⅲ) ...................................................不大于 FeMn60Si25.....60.0—70.0....25.0—28.0.....0.5....0.10....0.15....0.25....0. 04 FeMn63Si22.....63.0—70.0....22.0—25.0.....0.7....0.10....0.15....0.25....0. 04 FeMn65Si20.....65.0—70.0....20.0—22.0.....1.2....0.10....0.15....0.20....0. 04 FeMn65Si17.....65.0—70.0....17.0—20.0.....1.8....0.10....0.15....0.20....0. 04

FeMn60Si17.....60.0—70.0....17.0—20.0.....1.8....0.10....0.15....0.20....0. 04 FeMn65Si14.....65.0—70.0....14.0—17.0.....2.5....0.10....0.15....0.20....0. 04 FeMn60Si14.....60.0—70.0....14.0—17.0.....2.5....0.20....0.25....0.30....0. 04 FeMn60Si12.....60.0—70.0....12.0—14.0.....3.0............0.30 FeMn60Si10.....60.0—70.0....10.0—12.0.....3.5............0.35

轴承钢牌号、化学成分及标准对比

调研报告内容: 1、概述(研究目的与意义) 2、该产品研究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发展过程、现状及发展前景) 3、技术、市场分析(重点介绍) 3.1 国内生产现状 (包括主要生产厂家、各厂家生产该产品采用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关键技术、生产规格、执行标准或技术条件、产品产量和质量状况、现有及潜在用户、市场占有情况等)(重点介绍) 3.2市场分析 (包括现有和潜在市场容量、产品规格、售价、利润情况、主要品种、主要目标用户及加工工艺、技术质量要求等) (重点介绍) 4、可行性分析 莱钢开发生产该产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莱钢现有装备和工艺条件是否满足、产品利润预测等) 5、其它: 特殊要求品种需要介绍一下钢种定义、性能特点、主要用途、用户个性化要求等)

1、概述(研究目的与意义) 作为合金钢的一种,轴承钢包括高碳铬轴承钢、渗碳轴承钢、高温轴承钢、不锈轴承钢及特殊工况条件下应用的特殊轴承钢。目前,我国轴承钢总产量已达220万t左右,其中高碳铬轴承钢约占轴承钢总产量的90%以上。轴承钢是所有合金钢中质量要求最严格、检验项目最多、生产难度最大的钢种之一,主要用于制造滚动轴承。世界公认轴承钢的生产水平是一个国家冶金水平的标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轴承钢的生产水平也是一个企业冶金水平的标志,纵观国际及国内的知名特钢生产企业,无一不将轴承钢特别是高标准轴承钢作为其产品调整、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的一些知名特钢生产企业如:兴澄特钢、东北特钢、上海宝钢特钢生产的轴承钢具有品质高(通过国际知名轴承公司SKF、FAG、Timken 认证),产量大(年产量基本维持在30-50万吨的水平)等特点。 莱钢特钢作为一个老牌特钢生产企业,目前轴承钢生产只能按国内标准生产,档次低、品种单一、产量低(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与国际、国内的知名特钢生产企业相比差距明显。根据现有装备和生产水平,开发高品质轴承钢,并适当扩大产量不仅对于进一步调整、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高莱钢特钢产品的附加值及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2、轴承钢研究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发展过程、现状及发展前景) 2.1国内外轴承钢钢种系列发展状况 轴承用钢的质量是所有合金钢中要求最严格、检验项目最多的钢种。世界公认轴承钢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冶金水平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轴承钢使用条件日益恶劣,对轴承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由于轴承的工作环境、使用条件不同,除了大量生产高碳铬轴承钢外,还发展了渗碳轴承钢、中碳轴承钢、不锈轴承钢、高温轴承钢等系列钢种。 高碳铬轴承钢是轴承钢的代表钢种,各国对之都有专用的技术标准。例如, ISO/FDIS683-17中纳标的高碳铬轴承钢钢种有: 100Cr6、100CrMnSi4-1、100CrMnSi6-4、100CrMnSi6-6、100CrMo7、100CrMo7-3、100CrMo7-4、100CrMnMoSi8-4-6。美国的ASTM A295的高碳铬轴承钢包括:52100、5195、UNSK19526、1070M、5160。此外,美国对高淬透性的高碳铬轴承钢,有专用标准ASTM A485,其包括的钢种有: Grade1~Grade4、100CrMnSi4-4、100CrMnSi6-4、100CrMnSi6-6、100CrMo7、100CrMo7-3、100CrMo7-4、100CrMnMoSi8-4-6。 中国的高碳铬轴承钢(GB/T18254-2002)包括的钢种有: GCr15、GCr15SiMn、GCr4、GCr15SiMo、GCr18Mo。 渗碳轴承钢的表面经渗碳处理后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而心部仍有良好的

铜合金化学成分

铜合金化学成分 编制说明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文件《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中色协综字[2009]165号)的要求,我公司承担了GB/T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的修订工作。该标准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计划要求2011年完成修订任务,标准计划编号20091080-T-610。 为保证标准的编制水平,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并以函件的形式向同行业广泛征询修订意见及相关技术数据,全面准确地了解铜加工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动态。标准修订过程中经过多次征询意见,2010年2月形成了该标准讨论稿,四月武夷山会议及八月呼和浩特会议两次讨论后,标准稿经过较大调整,于2011年3月形成标准送审稿。 1.我国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标准修订历程及牌号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标准最早是仿效前苏联“ΓΟCΤ”标准形式,制订了YB145~148—65,1971年进行第一次修订为YB145~148-71、1985年第二次修订为GB5231~5235—85,2001年修订为GB/T5231-2001。几次修订后其中元素控制范围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其模式和系列化程度都没有突破性提高。 纳入原国家标准GB/T 5231-2001的变形铜及铜合金牌号一共有111个,其中紫铜9个,黄铜43个,青铜41个,白铜18个。但是各加工企业实际生产的牌号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申请专利的新型合金就达70余个,而各个公司、院所研究开发的新型铜合金更数倍于此,达1000个以上。随着专业化生产趋势的不断发展,合金系列化程度在迅速提高,铜合金材料的成份细化分类已成必然趋势,为适应下游用户不同生产线工艺条件的要求,个性化,精密化产品越来越多,相比10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本标准合金牌号达到201个(美国2009年11月18日最新公布合金牌号为397个),基本上纳入了近10年来新开发研制的热点新合金牌号,新增电子铜银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弥散强化铜合金、高强高导铜铬、铜铬锆合金、高速轨道交通接触线及受电弓用铜合金、无铅易切削铜合金系列、海水淡化用铜合金、高耐磨铜合金等。 而且合金系列化程度显著提高,尤其是铜银系合金,铜铬系合金,铜锡系合金、铅黄铜,锌白铜,系列化程度较原国标有大幅度的提高,部分合金系的系列化程度已接近美国ASTM标准。 例如,铅黄铜,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车削条件(车速和润滑方法),将铅含量的范围细分,从而衍生出多个新合金牌号。本标准草案新增8个铅黄铜合金牌号,加上原国标中已经纳入的合金牌号11个,共19个合金牌号,含铅量上限最高值4.5,最低下限值0.05,细化程度极高。美国2009年11月18日最新公布

铜合金分类与化学成分

铜合金分类与化学成分

铜合金分类与化学成分 一、黄铜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最简单的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称为简单黄铜或普通黄铜。改变黄铜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黄铜中锌的含量越高,其强度也较高,塑性稍低。工业中采用的黄铜含锌量不超过45%,含锌量再高将会产生脆性,使合金性能变坏。 为了改善黄铜的某种性能,在一元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黄铜称为特殊黄铜。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铝、锡、铅、锰、铁与镍等。在黄铜中加铝能提高黄铜的屈服强度和抗腐蚀性,稍降低塑性。含铝小于4%的黄铜具有良好的加工、铸造等综合性能。在黄铜中加1%的锡能显著改善黄铜的抗海水和海洋大气腐蚀的能力,因此称为“海军黄铜”。锡还能改善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黄铜加铅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耐磨性,铅对黄铜的强度影响不大。锰黄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蚀性;在锰黄铜中加铝,还可以改善它的性能,得到表面光洁的铸件。黄铜可分为铸造和压力加工两类产品。常用加工黄铜的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常用加工黄铜的化学成分 组别代号 主要化学成分(%)(重量) 杂质总和(%)(重 量) 铜锌其它合金元素 普通黄 铜H96 H90 H80 H68 H62 H59 95.0-97.0 88.0-91.0 79.0-81.0 67.0-70.0 60.5-63.5 57.0-60.0 余 量 ≤0.2 ≤0.2 ≤0.3 ≤0.3 ≤0.5 ≤1.0 铅黄铜 HPb63-3 HPb59-1 62.0-65.0 57.0-60.0 余 量 铅2.4-3.0 铅0.8-1.9 ≤0.75 ≤1.0 锡黄铜HSn62-1 61.0-63.0 余 量 锡0.7-1.1 ≤0.3

常用铜材牌号对照表

各国最常用铜及铜合金牌号对照表 品种分类 中国 (GB) 国际标准 (ISO) 美国 (ASTM) 日本 (JIS) 英国 (BS) 德国 (DIN) 欧洲 (EN) TU2 Cu-OF C10100 C1011 C101 OF-Cu CW008A T2 Cu-FRHC C11000 C1100 C101 E-Cu58 TP2 Cu-DHP C12200 C1220 C106 SF-Cu CW024A 紫铜 (红铜) TP1 Cu-DLP C12000 C1201 SW-Cu CW023A 银铜 TAg0.1 CuAg0.1 C10400 C1040 CuAg0.1 H90 CuZn10 C22000 C2200 CZ101 CuZn10 CW501L H70 CuZn30 C26000 C2600 CZ106 CuZn30 CW505L H68 C26200 C2620 CuZn33 CW506L H65 CuZn35 C27000 C2700 CZ107 CuZn36 CW507L H63 CuZn37 C27200 C2720 CZ108 CuZn37 CW508L 黄铜 H62 CuZn40 C28000 C2800 CZ109 CW509L CuSn4 C51100 C5111 PB101 CuSn4 CW450K QSn4-0.3 CuSn5 C51000 C5101 CuSn5 CW451K QSn6.5-0.1 CuSn6 C51900 C5191 PB103 CuSn6 CW452K QSn8-0.3 CuSn8 C52100 C5210 CuSn8 CW453K 锡青铜 QSn6.5-0.4 BZn18-18 CuNi18Zn20 C75200 C7521 NS106 CuNi18Zn20 CW409J BZn18-26 CuNi18Zn27 C77000 C7701 NS107 CuNi18Zn27 CW410J BZn15-20 C7541 锌白铜 BZn18-10 C7350 QFe0.1 (XYK-1) C19210 KFC 引线框架 QFe2.5 (XYK-4) C19400 C1940 注: 1、铜管的材质必须是TP2 或TU2挤压轧制拉伸铜管。TP2 或TU2均为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TU2为无氧铜,纯度高,主要用作真空器件,TP2为磷脱氧铜,多以管材供应,主要用于冷凝器、蒸发器、换热器、热交换器的零件等。 2、中国紫铜加工材按成分可分为:普通紫铜(T1、T2、T 3、T4)、无氧铜(TU1、TU2和高纯、真空无氧铜)、脱氧铜(TUP 、TUMn )、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种铜(砷铜、碲铜、银铜)四类。

钢结构质量检验具体内容和方法

钢结构质量检验具体内容和方法 1、原材料检验 ①钢材检验 检验项目: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及化学成分分析,UT,Z15。取样原则:不同材质,不同规格,不同炉批号的材料,分别取样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试验室出具书面报告,存档备查。 ②焊材的检验 检验项目:焊条质保资料、焊丝质保资料、焊剂质保资料、保护器质保资料。检验要求:质保资料必须齐全。 ③油漆检验 检验项目:色标试验、附着力试验、兼容试验。检验手段:色标对比卡、混合试验、粘贴试验。 ④材料外观质量、规格等检验

检验项目:外观表面质量、材料厚度、变形情况检验手段:目测、钢板测厚仪检测 2、制作过程检验 ①零件检验 检验内容:精度检验、标识检验。 检验手段:1:1 硫酸纸样板检验、目检。 ②材料的追溯 检验内容:材料流转过程中的过程记录

检验手段:检查流程卡的填写、零件的追溯抽检。 ③焊缝的追溯 代表炉批号 检查内容:焊缝钢印及书面记录 检查手段:专检员检查焊缝记录情况 ④胎具的检验 检查内容:胎具的精度、胎具的安全性。 检查手段:经纬仪、水平仪、重锤、书面设计数据、激光准直仪等。 ⑤焊接检查: 检查内容:焊缝的外观质量检查、焊缝的内在质量检查检查手段:目检、焊缝量规、NDT 检测。

3、预装过程检验 ①预装胎具的检验 检查内容:胎具的精度、胎具的安全性。 检查手段:经纬仪、水平仪、重锤、书面设计数据等。 ②预装后的精度检验 检验内容:对口精度、外形尺寸、就位尺寸。检验手段:书面设计数据、经纬仪、水准仪等。 4、涂装检验 ①除锈检验: 检验项目:粗糙度检验 检验手段:粗糙度检测仪、目测。

合金管牌号及化学成份表

合金管牌号及化学成份表 标准: GB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6479——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 GB9948——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ASTM A213 ——Seamless Ferritic and Austenitic Alloy-Steel Boiler, Superheater, and Heat-Exchanger Tubes ASTM A335 ——Seamless Ferritic Alloy-Steel Pipe for High-Temperature Service JIS G3458 ——Alloy Steel Pipes (STPA 12/ 20/ 22/ 23/ 24/ 25/ 26) JIS G3462 ——Alloy Steel for Boiler and Heat Exchanger Tubes (STBA12/ 13/ 20/ 22) JIS G3467 ——Steel Tubes for Fired Heater (STF 410/STFA 12/ 22/ 23/ 24/ 25/ 26) DIN17175-79Ⅲ——Electrical Resistance Or Induction Welded Steel Tubes for Elevated Temperature 主要生产钢管牌号: Cr5Mo (STFA25 STPA25 STBA25 T5 P5) 15CrMo (STFA22 STPA22 STBA22 T12 P12) 1.25Cr0.5Mo (STFA23 STPA23 STBA23 T11 P11)

Cu-ETP化学成分

Cu-ETP化学成分应用研究-上海盛狄金属合金研究中心 Cu-ETP 材料名称:Cu-ETP 标准:(GB/T5231-2001) 特性及适用范围: 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加工性能,可以焊接和纤焊。含降低导电.导热性的杂质较少,微量的氧对导电.导热和加工等性能影响不大,但易引起“氢病”,不宜在高温(如>370°)还原性气氛中加工(退火.焊接等)和使用。 化学成分: Cu+Ag:99.90 Bi:0.001 Sb:0.002 As:0.002 Fe:0.005 Pb:0.005 S:0.005 cu-etp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Rm/MPa)≥295 洛氏硬度:(HRF)≥65 伸长率:(%)≥3 铜合金简介:在纯铜中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如锌、锡、铝、铍、锰、硅、镍、磷等),就形成了铜合金。铜合金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具有较高强度和耐磨性。 根据成分不同,铜合金分为黄铜和青铜等。 1.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按照化学成分,黄铜分为普通铜和特殊黄铜两种。 (1)普通黄铜普通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由于塑性好,适于制造板材、棒材、线材、管材及深冲零件,如冷凝管、散热管及机械、电器零件等。铜的平均含量为62%和59%的黄铜也可进行铸造,称为铸造黄铜。 (2)特殊黄铜为了获得更高的强度、抗蚀性和良好的铸造性能,在铜锌合金中加入铝、硅、锰、铅、锡等元素,就形成了特殊黄铜。如铅黄铜、锡黄铜、铝黄铜、硅黄铜、锰黄铜等。 铅黄铜的切削性能优良,耐磨性好,广泛用于制造钟表零件,经铸造制作轴瓦和衬套。锡黄铜的耐腐蚀性能好,广泛用于制造海船零件。铝黄铜中的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在大气中的抗蚀性,铝黄铜用于制造耐蚀零件。 硅黄铜中的硅能提高铜的力学性能、耐磨性的耐蚀性,硅黄铜主要用于制造海船零件及化工机械零件。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汇总

(2009/11/30 15:05)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引用地址:未提供) ★阿里同摘目录:行业知识 小浏览字体:大中《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目前,金属钛生产的工业方法是可劳尔法,产品为海绵钛。制取钛材传统的工艺是将海绵钛经熔铸成锭,再加工而成钛材。按此,从采矿到制成钛材的工艺过程的主要步骤为: 钛矿->采矿->选矿->太精矿->富集->富钛料->氯化->粗TiCI4->精制->纯TiCI4->镁还原->海绵钛->熔铸->钛锭->加工->钛材或钛部件上述步骤中如果采矿得到的是金红石,则不必经过富集,可以直接进行氯化制取粗TiCI4。另外,熔铸作业应属冶金工艺,但有时也归入加工工艺。 上述工艺过程中的加工过程是指塑性加工和铸造而言。塑性加工方 法又包括锻造、挤压、轧制、拉伸等。它可将钛锭加工成各种尺寸的饼材、环材、板材、管材、棒材、型材等制品,也可用铸造方法制 成各种形状的零件、部件。. 钛和钛合金塑性加工具有变形抗力大;常温塑性差、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比值咼、回弹大、对缺口敏感、变形过程易与模具粘结、加热时又易吸咐有害气体等特点,塑性加工较钢、铜困难。

故钛和钛合金的加工工艺必须考虑它们的这些特点 钛采用塑性加工,加土尺寸不受限制,又能够大批量生产,但成材率低,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屑残料。钛材生产的原则流程如图1—1。 针对钛塑性加工的上述缺点,近年来发展了钛的粉末冶金工艺。钛的粉末冶金流程与普通粉末冶金相同,只是烧结必须要在真空下进行。它适用乎生产大批量、小尺寸的零件,特别适用于生产复杂的零部件。这种方法几乎无须再经过加工处理,成材率高,既可充分利用钛废料作原料,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不能生产大尺寸的钛件。钛的粉末冶金工艺流程为:钛粉(或钛合金粉)->筛分->混合->压制成形->烧结->辅助加工->钛制品。 钛材生产的原则流程 钛材除了纯钛外,目前世界上已经生产出近30 种牌号的钛合金。 使用最广泛的钛合金是Ti-6AI-4V, Ti-5AI— 2.5Sn等 医用钛标准(2008/05/29 23:54) 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执行标准GB/T 13810—1997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 检验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凡结构设计施工图所配各种受力钢筋应有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备注栏中应由施工单位注明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和进场数量。 (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并做出鉴定处理结论。 (3)使用进口钢筋应有商检证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进场后应严格遵守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进行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检验,其各项指标符合国产相应级别钢筋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后,方可根据其应用范围用于工程。当进口钢筋的国别及强度级别不明时,可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钢筋级别,但不应用在主要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 (4)冷拉钢筋、冷拔钢筋、冷轧扭钢筋、冷轧带肋钢筋除应有母材的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外,还应有冷拉、冷拔、冷轧后的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5)预应力砼工程所用的热处理钢筋、钢绞线、碳素钢丝、冷拔钢丝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其技术性能和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6)无粘结预应力筋(系指带有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现场抽样检验的力学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的要求。防腐润滑脂应提供合格证,其有关指标必须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标准的规定。 (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标准后方可用于工程。无合格证时,应按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预应力筋用锚具系统的质量检验和合格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8)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后方可用于工程。 (9)钢材检验报告应根据有关规定按质控(建)表4.1.3.1-1~12格式内容填写,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10)钢材进场后的抽样检验的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不大于60t为一批。 2)钢结构工程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以同一牌号、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不大于60t为一批。

铜合金的检测

一、 铜合金铸造缺陷的分类: 的多余金属,有时多肉中含 或未贯穿的裂纹,发生部位 金属液充型不足,铸件缺一 含有砂粒、氧化物,在表面 也有显露;经落砂、酸洗或 切削加工后,表面的夹杂可 除去,虽留有孔的痕迹,但 形状、尺寸虽都无误,但局 铸件看似健全,但用特殊检

二、黄铜 1.黄铜有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之分,普通黄铜为铜锌二元合金,若加入少量 其他元素就构成特殊黄铜。在铜锌合金的基础上加入锰、铝、硅、铁、锡、铅、镍等合金元素,就构成了三元或多元铜合金。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后,黄铜的机械性能、铸造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都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2.各元素的作用: 1)锌:在黄铜中作用主要是提高强度,改善铸造性能。 2)铁:黄铜中加入铁的加入量一般为1%~3%。它可细化晶粒,提高强度 和硬度,增加耐腐蚀性,但超过这个数值,则使合金发脆,降低塑性 和耐腐蚀性。 3)锰:锰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增加抗腐蚀性能,且不降低塑 性。 4)铝:少量的铝就能强烈地提高黄铜的强度,但降低塑性。铝能提高抗 腐蚀性能,提高合金的流动性,浇出的铸件表面质量较好。 5)硅:少量的硅能显著提高黄铜的强度和硬度,但也显著降低塑性。硅 也能提高黄铜的抗腐蚀和铸造性能。 6)铅:主要用来改善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 7)锡:锡主要用来提高黄铜的强度和抗海水腐蚀,故加锡的黄铜又称海 军炮铜。锡的加入量一般控制在1%以下。 8)镍:用来细化组织,提高冲击韧性和耐腐蚀性。 三、 铜 合 金 检 验

1.内部缺陷检验: 1)超声波探伤检验:利用物体自身或缺陷的声学特性对超声波传播的影 响,来检测物体的缺陷或某些物理特性。在超声检测中常用的超声频 率为0.5~5兆赫(MHz)。最常用的超声检测是脉冲反射式探伤。 2)射线探伤检验:利用X射线或γ射线在穿透被检物各部分时强度衰减 的不同,检测被检物的缺陷;若将受到不同程度吸收的射线投射到X 射线胶片上,经显影后可得到显示物体厚度变化和内部缺陷情况的照 片。如用荧光屏代替胶片,可直接观察被检物体的内部情况。 3)涡流探伤检验:由于涡流的大小随工件内有没有缺陷而不同,所以线 圈电流变化的大小能反映有无缺陷。 超声波探伤比射线探伤具有较高的探伤灵敏度、周期短、成本低、灵活方便、效率高,对人体无害等优点;缺点是对工作表面要求平滑、要求富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才能辨别缺陷种类、对缺陷没有直观性;超声波探伤适合于厚度较大的零件检验;涡流检验只能应用于导电材料。 2.化学成分检验: 1)光谱分析法: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 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做光谱分 析时,可以利用发射光谱,也可以利用吸收光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非常灵敏而且迅速.某种元素在物质中的含量达10^-10(10的负10次 方)克,就可以从光谱中发现它的特征谱线,因而能够把它检查出来。 ◆手持式合金分析仪:一种XRF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确认物质里的 特定元素,同时将其量化。它可以根据X射线的发射波长(λ) 及能量(E)确定具体元素,而通过测量相应射线的密度来确定此 元素的量。 2)化学分析法: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化学分析根据其操 作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 ?根据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 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计量关系,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分析被称 为滴定分析。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一 种组成固定的沉淀或气体形式,通过钝化、干燥、灼烧或吸收剂的 吸收等一系列的处理后,精确称量,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分 析称为重量分析。

各国最常用铜及铜合金牌号对照表

中国国际标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欧洲(GB)(ISO)(ASTM)(JIS)(BS)(DIN)(EN)紫铜TU2Cu-OF C10100C1011C101OF-Cu CW008A (红铜) T2Cu-FRHC C11000C1100C101E-Cu58TP2Cu-DHP C12200C1220C106 SF-Cu CW024A TP1Cu-DLP C12000C1201SW-Cu CW023A 银铜 TAg0.1CuAg0.1C10400C1040CuAg0.1H90CuZn10C22000C2200CZ101CuZn10CW501L H70CuZn30C26000C2600CZ106CuZn30CW505L H68C26200C2620CuZn33CW506L H65CuZn35C27000C2700CZ107CuZn36CW507L H63CuZn37C27200C2720CZ108CuZn37CW508L H62CuZn40C28000C2800CZ109CW509L CuSn4C51100C5111PB101CuSn4CW450K CuSn5C51000C5101CuSn5CW451K QSn6.5-0.1CuSn6C51900C5191PB103 CuSn6CW452K QSn8-0.3CuSn8 C52100C5210 CuSn8 CW453K QSn6.5-0.4BZn18-18 CuNi18Zn20C75200C7521NS106CuNi18Zn20CW409J BZn18-26CuNi18Zn27C77000 C7701NS107 CuNi18Zn27CW410J BZn15-20C7541BZn18-10C7350 QFe0.1(XYK-1)QFe2.5(XYK-4) C19400 C1940 各国最常用铜及铜合金牌号对照表 发布日期:2009-09-28 C19210KFC 品种分类黄铜 锡青铜 QSn4-0.3 锌白铜 引线框架

铜牌号及标准

各国铜牌号及标准对照表 中国德国欧洲国际标准美国日本GB DIN EN ISO UNS JIS KRUZZEICHEN NUMBER Symbol Number Symbol Number Number TU2 OF-Cu 2.0040 Cu-OFE CW009A Cu-OF C10100 C1011 - SE-Cu 2.0070 Cu-HCP CW021A - C10300 - - SE-Cu 2.0070 Cu-PHC CW020A - C10300 - T2 E-Cu58 2.0065 Cu-ETP CW004A Cu-ETP C11000 C1100 TP2 SF-Cu 2.0090 Cu-DHP CW024A Cu-DHP C12200 C1220 - SF-Cu 2.0090 Cu-DHP CW024A Cu-DHP C12200 C1220 - SF-Cu 2.0090 Cu-DHP CW024A Cu-DLP C12200 C1220 TP1 SW-Cu 2.0076 Cu-DLP CW023A Cu-DLP C12000 C1201 H96 CuZn5 2.0220 CuZn5 CE500L CuZn5 C21000 C2100 H90 CuZn10 2.0230 CuZn10 CW501L CuZn10 C22000 C2200 H85 CuZn15 2.0240 CuZn15 CW502L CuZn15 C23000 C2300 H80 CuZn20 2.0250 CuZn20 CW503L CuZn20 C24000 C2400 H70 CuZn30 2.0265 CuZn30 CW505L CuZn30 C26000 C2600 H68 CuZn33 2.0280 CuZn33 CW506L CuZn35 C26800 C2680 H65 CuZn36 2.0335 CuZn36 CW507L CuZn35 C27000 C2700 H63 CuZn37 2.0321 CuZn37 CW508L CuZn37 C27200 C2720 HPb63-3 CuZn36Pb1.5 2.0331 CuZn35Pb1 CW600N CuZn35Pb1 C34000 C3501 HPb63-3 CuZn36Pb1.5 2.0331 CuZn35Pb2 CW601N CuZn34Pb2 C34200 - H62 CuZn40 2.0360 CuZn40 CW509N CuZn40 C28000 C3712 H60 CuZn38Pb1.5 2.0371 CuZn38Pb2 CW608N CuZn37Pb2 C35000 -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 成分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2009/11/30 15:05) (引用地址:未提供) 目录: 浏览字体: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目前,金属钛生产的工业方法是可劳尔法,产品为海绵钛。制取钛材传统的工艺是将海绵钛经熔铸成锭,再加工而成钛材。按此,从采矿到制成钛材的工艺过程的主要步骤为: 钛矿->采矿->选矿->太精矿->富集->富钛料->氯化->粗TiCl4->精制->纯TiCl4->镁还原->海绵钛->熔铸->钛锭->加工->钛材或钛部件上述步骤中如果采矿得到的是金红石,则不必经过富集,可以直接进行氯化制取粗TiCI4。另外,熔铸作业应属冶金工艺,但有时也归入加工工艺。 上述工艺过程中的加工过程是指塑性加工和铸造而言。塑性加工方法又包括锻造、挤压、轧制、拉伸等。它可将钛锭加工成各种尺寸的饼材、环材、板材、管材、棒材、型材等制品,也可用铸造方法制成各种形状的零件、部件。

钛和钛合金塑性加工具有变形抗力大;常温塑性差、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比值高、回弹大、对缺口敏感、变形过程易与模具粘结、加热时又易吸咐有害气体等特点,塑性加工较钢、铜困难。 故钛和钛合金的加工工艺必须考虑它们的这些特点。 钛采用塑性加工,加土尺寸不受限制,又能够大批量生产,但成材率低,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屑残料。钛材生产的原则流程如图1—1。 针对钛塑性加工的上述缺点,近年来发展了钛的粉末冶金工艺。钛的粉末冶金流程与普通粉末冶金相同,只是烧结必须要在真空下进行。它适用乎生产大批量、小尺寸的零件,特别适用于生产复杂的零部件。这种方法几乎无须再经过加工处理,成材率高,既可充分利用钛废料作原料,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不能生产大尺寸的钛件。钛的粉末冶金工艺流程为:钛粉(或钛合金粉)->筛分->混合->压制成形->烧结->辅助加工->钛制品。 钛材生产的原则流程 钛材除了纯钛外,目前世界上已经生产出近30种牌号的钛合金。使用最广泛的钛合金是Ti-6Al-4V,Ti-5Al—2.5Sn等 医用钛标准 (2008/05/29 23:54) 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执行标准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送审稿) 编制说明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文件《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中色协综字[2009]165号)的要求,我公司承担了GB/T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的修订工作。该标准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计划要求2011年完成修订任务,标准计划编号20091080-T-610。 为保证标准的编制水平,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并以函件的形式向同行业广泛征询修订意见及相关技术数据,全面准确地了解铜加工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动态。标准修订过程中经过多次征询意见,2010年2月形成了该标准讨论稿,四月武夷山会议及八月呼和浩特会议两次讨论后,标准稿经过较大调整,于2011年3月形成标准送审稿。 1.我国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标准修订历程及牌号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标准最早是仿效前苏联“ΓΟCΤ”标准形式,制订了YB145~148—65,1971年进行第一次修订为YB145~148-71、1985年第二次修订为GB5231~5235—85,2001年修订为GB/T5231-2001。几次修订后其中元素控制范围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其模式和系列化程度都没有突破性提高。 纳入原国家标准GB/T 5231-2001的变形铜及铜合金牌号一共有111个,其中紫铜9个,黄铜43个,青铜41个,白铜18个。但是各加工企业实际生产的牌号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申请专利的新型合金就达70余个,而各个公司、院所研究开发的新型铜合金更数倍于此,达1000个以上。随着专业化生产趋势的不断发展,合金系列化程度在迅速提高,铜合金材料的成份细化分类已成必然趋势,为适应下游用户不同生产线工艺条件的要求,个性化,精密化产品越来越多,相比10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本标准合金牌号达到201个(美国2009年11月18日最新公布合金牌号为397个),基本上纳入了近10年来新开发研制的热点新合金牌号,新增电子铜银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弥散强化铜合金、高强高导铜铬、铜铬锆合金、高速轨道交通接触线及受电弓用铜合金、无铅易切削铜合金系列、海水淡化用铜合金、高耐磨铜合金等。 而且合金系列化程度显著提高,尤其是铜银系合金,铜铬系合金,铜锡系合金、铅黄铜,锌白铜,系列化程度较原国标有大幅度的提高,部分合金系的系列化程度已接近美国ASTM标准。 例如,铅黄铜,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车削条件(车速和润滑方法),将铅含量的范围细分,从而衍生出多个新合金牌号。本标准草案新增8个铅黄铜合金牌号,加上原国标中已经纳入的合金牌号11个,共19个合金牌号,含铅量上限最高值4.5,最低下限值0.05,细化程度极高。美国2009年11月18日最新公布

铜合金分类与化学成分

铜合金分类与化学成分 一、黄铜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最简单的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称为简单黄铜或普通黄铜。改变黄铜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黄铜中锌的含量越高,其强度也较高,塑性稍低。工业中采用的黄铜含锌量不超过45%,含锌量再高将会产生脆性,使合金性能变坏。 为了改善黄铜的某种性能,在一元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黄铜称为特殊黄铜。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铝、锡、铅、锰、铁与镍等。在黄铜中加铝能提高黄铜的屈服强度和抗腐蚀性,稍降低塑性。含铝小于4%的黄铜具有良好的加工、铸造等综合性能。在黄铜中加1%的锡能显著改善黄铜的抗海水和海洋大气腐蚀的能力,因此称为“海军黄铜”。锡还能改善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黄铜加铅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耐磨性,铅对黄铜的强度影响不大。锰黄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蚀性;在锰黄铜中加铝,还可以改善它的性能,得到表面光洁的铸件。黄铜可分为铸造和压力加工两类产品。常用加工黄铜的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常用加工黄铜的化学成分

二、青铜 青铜是历史上应用最早的一种合金,原指铜锡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故称青铜。为了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大部分青铜内还加入其它合金元素,如铅、锌、磷等。由于锡是一种稀缺元素,所以工业上还使用许多不含锡的无锡青铜,它们不仅价格便宜,还具有所需要的特种性能。无锡青铜主要有铝青铜、铍青铜、锰青铜、硅青铜等。此外还有成份较为复杂的三元或四元青铜。现在除黄铜和白铜(铜镍合金)以外的铜合金均称为青铜。 锡青铜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较好的耐蚀性、减摩性和好的铸造性能;对过热和气体的敏感性小,焊接性能好,无铁磁性,收缩系数小。锡青铜在大气、海水、淡水和蒸汽中的抗蚀性都比黄铜高。铝青铜有比锡青铜高的机械性能和耐磨、耐蚀、耐寒、耐热、无铁磁性,有良好的流动性,无偏析倾向,可得到致密的铸件。在铝青铜中加入铁、镍和锰等元素,可进一步改善合金的各种性能。 青铜也分为压力加工和铸造产品两大类,常用加工青铜的化学成分见表2。 表2常用加工青铜的化学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