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 解决问题(1)-优质教案.doc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第6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1)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第6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1)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第6课时,主要讲解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将围绕人教版教材中的相关例题和练习题展开,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进而求解。
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会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3. 能够正确地解方程,并验证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抽象问题具象化: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时,学生往往难以抓住关键信息,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
2. 方程的求解:学生在求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运算上的困难。
3. 答案的验证: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如何验证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教材、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2. 新授: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通过例题演示解题过程。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供个别辅导。
5. 总结:总结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2. 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步骤。
3. 例题的解题过程。
4. 练习题的题目和答案。
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后的相关练习题。
2. 自选一个实际问题,尝试将其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应能理解和掌握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并能够正确地求解方程。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课时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对教学方法和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步备课】第6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1)(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6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1)(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P78例1、例2以及“做一做”1~3题。
例1讲述了小明买羽毛球的故事,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例2则以小华买书为背景,同样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做一做部分,我设置了三个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方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明买羽毛球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2. 例题讲解:讲解例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78“做一做”1~3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明买羽毛球问题:设x为羽毛球的单价,y为小明买的羽毛球数量。
根据题目信息,列出方程:x y = 总价。
2. 小华买书问题:设a为书的单价,b为小华买的书的数量。
根据题目信息,列出方程:a b = 总价。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20元钱,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
请问小明最多能买几本书?答案:小明最多能买2本书。
2. 题目:妈妈给小华10元钱,小华想买一些铅笔,每支铅笔的价格是2元。
请问小华最多能买几支铅笔?答案:小华最多能买5支铅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除法 第6课时 循环小数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除法第6课时循环小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进行计算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2.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3. 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4. 循环小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小数除法,引导学生发现小数除法中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2. 探究循环小数的概念(1)让学生观察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发现除不尽的情况。
(2)引导学生发现除不尽的小数会重复出现,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3. 探究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1)让学生观察循环小数的重复部分,学会用省略号表示循环。
(2)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4. 探究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长除法计算循环小数。
(2)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5. 探究循环小数的应用(1)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2)拓展循环小数的其他知识点,如无限循环小数、有限循环小数等。
五、课后作业1. 巩固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2. 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让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是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概念后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地引导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循环小数进行计算。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导学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乘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三、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整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整数的规律。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举例验证。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强调注意事项,并进行典型例题讲解。
5. 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巩固记忆。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小数乘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1.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2.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3. 小数乘整数的注意事项4. 典型例题讲解5. 巩固练习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七、课后拓展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小数乘整数问题,并尝试解决。
2. 阅读有关小数乘整数的数学故事,了解数学文化。
3. 探究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进行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测试,检验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定期进行阶段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在不断探索中,学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学具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在养牛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是31.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是多少千克?学生列式解答:31.5÷3=10.5(千克)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明确是要把31.5千克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改编实际问题。
这是一道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你能通过改变条件把它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改编,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改编的想法。
二、交流探索,解决问题(一)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对比这一题与上一题,哪个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学生观察到:“每天的产奶量是31.5千克”变成“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教师引导除了数据的变化,叙述上也发生了变化,“上周”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上周”这个词中隐含着一周7天这个条件。
请你再认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条件:3头奶牛,一周(7天),总产奶量是220.5千克。
问题: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二)分析问题“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这个问题能一步求出来吗?三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有直接联系?小组讨论。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第 6 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P15例8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不同的估算方法来解决超市购物问题的过程,体会估算的意义,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和整理信息,能根据实际问题和具体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实际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一、复习导入计算下列各式:0.12×0.6×100 1.25×5.2×8 1.86×3.04+0.14×3.04师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稿纸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刚才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这三题都是有关小数的乘法计算。
同学们都逛过超市吧?知道物品的价格往往都不是整数,而是小数,在购物过程中如何估算所购物品的金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法的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出示教材第15页例8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分析和发现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如下表所示:(课本第15页表格)单价数量总价大米30.6 2肉26.5 0.8鸡蛋10 1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课本第15页表格。
师:题中的问题是什么呢?生:这位妈妈买完2袋大米和0.8kg肉,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样解决第一个问题呢?想要知道剩下的钱够不够,只要把买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方法。
生1:我是笔算的。
30.6×2=61.2(元),26.5×0.8=21.2(元),买2袋大米和0.8kg肉所花去的钱是61.2+21.2=82.4(元),100-82.4=17.6(元),17.6>10,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第6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第6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例10及练习九。
内容简析例10 借助“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结合实际情况能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2. 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渗透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除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与学法1. 本课时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时,主要是运用转化和类比的教学方法:首先用转化,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其次用类比的方法,联系实际找出确定计算结果的近似位数的标准,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确定。
2.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发现、比较、类比等方法学习用小数除 法解决实际问题。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情景导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 识来解决问题,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 复习:回顾有关小数连除的知识,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结合实际情况能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会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延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小数除法的实际应用问题。
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使学生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创设情景,课件导入:妈妈前几天买来了一桶香油,重2.5 kg(出示实物),因这桶香油太多,妈妈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请你们帮她想一想该怎么办?(分装在小瓶里) 这个主意好!瞧,(出示小瓶)我找来了一些瓶子,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 kg 香油,那么妈妈需要准备几个这样的瓶子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品析:这种导入给由加减乘除组成的单调的数学课堂渲染了生活的墨彩,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39页例10(1),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 解方程(1)-教案
解方程(1)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的题目,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正确解形如x+a=b的方程,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7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一、自主学习1、回忆填空。
(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 )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2)天平两边的()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天平保持平衡。
2、阅读教材67页主题图,理解图意。
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用小正方体代替球,用天平演示解方程的思考过程。
(1)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左边盒子中的x个小正方体加上旁边的3个小正方体等于天平右边的9个小正方体。
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
(2)如何求出x等于多少呢?a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9。
b利用加减法的关系:9-()=3。
c把9分成3+(),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3,或者利用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d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1、认识和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x+3=9解:x+3-( )=9-( )x=6(1)像这样,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6就是方程3+x=9的解。
(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2、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而解方程是一个()。
3、解方程。
x+3.5=79.4 6x=7.5 x÷5=4.25三、过关检测1、后面的括号中哪个是方程的解?(1)x+32=76 ( x=44, x=108 )(2)12-x=4 ( x=16, x=8 )2、解方程x+15=36 x-18=273、探究创新题。
小晴家、小强家和学校都在成一条直线的路上,并且位于学校两侧,小晴从家出发,每分钟走60米,m分钟可到学校,小强从家出发,每分钟走65米,m分钟可以到学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6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除数和被除数都是小数的情况。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新课导入:讲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展示小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课时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小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场景。
3.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除数和被除数都是小数的情况。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练习、应用、总结。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小数除法题目。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 拓展练习:研究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了小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和应用环节,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6课时 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第6 课时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第15 页的内容。
1.使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引发应用估算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价值,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回顾反思,使学生感受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能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重点:正确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课件。
课件出示习题:估算下面各题。
11×102≈19×43≈29×18≈师:你们是怎样进行估算的?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整数估算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用小数的估算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15 页例8。
1.阅读与理解。
(1)师: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条件:①妈妈有100 元钱;②每袋大米30.6 元,买了2 袋;③肉每千克26.5 元,买了0.8 kg。
问题:①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 元的鸡蛋吗?②够买一盒20 元的吗?)(2)师:题中有这么多的信息,这里的“30.6 元”、“26.5 元”、“10 元”、“20 元”都是单价,这里的“2 袋”、“0.8kg”都是数量。
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示、整理这些信息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看清楚这些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 教师归纳:当信息较多时,我们就需要对信息进行适当地整理,并且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
(课件出示表格。
)学生交流、汇报表格里填写的各种信息。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回答表格中的信息,并适时用课件演示。
)2.分析与解答。
(1)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刚才,同学们用表格的形式表示、整理了题目中的各种信息,从表格中你发现了哪些数量关系?(教师演示课件。
)师:要解决“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10 元或者20 元的鸡蛋”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相互交流。
人教版五年数学上册教案、教学设计:第6课时 解方程
(1)引导学生说一说:x的值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汇总学生的解法。
(2)引导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师: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所以我们在等式两边都减去3,算出x=6。
(1)强调检查。让学生将x=6带入方程中,看等式是否成立。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6课时解方程(1)
课题
解方程(1)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利用天平原理解方程的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教学板书
解方程(1)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例1:x+3=9检验:方程左边=6+3=9=方程的右边
解:x+3-3=9-3所以x=6是方程的解。
x=6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二是应用等式的性质解只含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简便方程。解方程是学生刚接触的新鲜知识,学生在知识经验的储备上明显不足,因此教学中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领学生经历将现实具体的问题加以数学化,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师点评和总结:
(2)规范步骤:从方程的第二行起写一个“解:”,利用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为了美观,要注意每步等号要对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1 小数乘法 第6课时解决问题
面2小时付5元,后面3小时按每小时4.5元计算(如图),需要付
5+3×4.5=18.5(元) 5
4.5
4.5
4.5
③4.5小时按5小时计费,假设5小时都按每小时4.5元计 算,5×4.5=22.5(元);前2小时多算4.5×2-5=4(元),那么需要付22.54=18.5(元)
基础·开心园
二、圈出正确的答案。 1.妈妈想买3 kg香蕉,每千克7.8元, 带25元钱(够 不够)。 2.小钟带60元钱,想买一套3册的漫画,每册漫画21.8元,带的钱(够 不够 )。 3.甲地到乙地全程是500 km,一辆汽车早上8:00出发,以每小时79.9 km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这辆汽车下午2:00(能 不能 )到达乙地。
=72-0.72×2
=85+1.7
=70.56
=86.7
能力·闯关岛
四、我会解答。 1.妈妈带了300元钱想买下面这三样东西(每样东西买2件)。钱够用 吗?
(87.5+65.9+10.2)×2=327.2(元) 327.2元>300元 钱不够用 2.一间会议室长为8.7 m,宽为7.6 m。现在要用边长为0.6 m的正方 形地砖铺地面,200块地砖够吗?(不考虑损耗) 地砖总面积:0.6×0.6×200=72(m2) 会议室的面积不超过9×8=72(m2) 故200块地砖够。
能力·闯关岛
3.开学第一天,五(1)班12名学生拍合影照留念。拍一次付20元,给4 张照片,加洗一张另付2.5元。如果每人要一张照片,那么他们一共 要付多少钱? 20+(12-4)×2.5=40(元)
拓展·训练营
五、我会做。 学校规定,月用电量超过25千瓦时,超过部分按0.65元/千瓦时计 费,25千瓦时以下(含25千瓦时)按0.45元/千瓦时计费。请你算出下 表中三位老师家上月应付的电费。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六课时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这样买东西行吗?(1)给我买1.5双鞋。
(2)我要买3.2本书。
(3)我买2.8件这样的衣服。
(4)小明家今年要买1.3辆汽车。
学生自由回答,并说明理由。
2.创设情境师: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
小强的妈妈和王阿姨在生活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出示例10(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第个瓶子量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学生独立读题,列式。
2.5÷0.4=6.25(个)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需要准备的瓶子个数能是小数吗?应该准备多少个瓶子?怎样求出整数结果?学生讨论,交流。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6.25≈6,需要准备6个瓶子,但6个瓶子装不下2.5千克香油,只能装2.4千克,所以需要准备7个瓶子。
师:像这样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个小数某一位后面的位数直接舍去并向前一位进一而求得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里用到进一法?(租游船、纸箱装货等。
)师: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2.出示例10(2):王阿姨用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①学生读题,先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25÷1.5=16.666…(个)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礼盒的个数应该是整数,根据生活实际说说能包装几个礼盒?(学生自由说一说)师: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像这样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个小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而求得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想想生活中哪里还用到“去尾法”?(装油,运货……)师:比较一下这两个例题,有什么不同?(取近似值一个用的是“进一法”,一个用的是“去尾法”。
)引导学生发现去尾法的结果比整数部分少1,进一法的结果比整数部分多1。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第6课时 解方程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6课时解方程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方程”的第六课时,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涉及方程的识别、等式性质的运用、方程求解步骤的掌握,以及如何运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概念,认识到方程是表示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方程求解过程中,保持等式两边的平衡。
2. 理解并运用等式的性质,如加减同一数或乘除同一数不改变等式的平衡。
3.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进行正确的求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方程的解法和步骤。
2. 实际问题案例,用于让学生练习方程的应用。
3. 练习题和小测,用于巩固学生对方程解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回顾方程的定义。
2. 新授:介绍并演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强调等式性质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4. 巩固:通过练习题和小测,让学生独立解方程,加深对解法的理解。
5. 总结:对本课时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解法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板书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设计:1.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解方程2. 方程定义:简要回顾方程的定义3. 解方程步骤:详细展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4. 等式性质:强调等式性质在解方程过程中的应用5. 实例展示:展示一到两个实际问题的方程求解过程6.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解方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1. 基础练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练习,巩固解法。
2. 应用题:解决一到两个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课件
三、巩固练习
2.五(1)班35名师生照 合影。每人一张照片, 一共需付多少钱?
27.5+30×2.5=102.5(元) 答:一共需付102.5元钱。
四、课堂小结
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列表整理
解决问题方法:计算、估算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五年级上册
1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课时目标
1.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 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复习导入
1.25×7×8 =1.25×8×7 =10×7 =70
二、互动新授
回顾与反思 你是怎样解决的?能完成下面的出租车价格表吗?
行驶的里程/km 出租车费/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7
8.5 10 11.5 13 14.5 16 17.5
答: 行驶6.3km需要付13元。
三、巩固练习
1.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 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 (1)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1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11×2.5=27.5(元) (2)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12×2.5+5×3.8=49(元)
7.2×0.26+7.2×3.74 =7.2×(0.26+3.74) =7.2×4 =28.8
二、互动新授 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
买了0.8kg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
「优质」部编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资料-推荐下载
6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材第3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会灵活运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口算卡,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口算。
10-2.480.45×22.36-2.30.51÷1.7 0.96÷0.6 0.4÷0.04二教学实施1.学习教材第39页例10(1)。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解题思路。
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就是看2.5kg里有几个0.4kg。
(3)猜一猜。
请同学猜一猜,需要几个瓶,把结果和理由告诉同伴。
(4)算一算。
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出结果。
集体订正,教师根据同学口述,板书如下:2.5÷0.4=6.25(个)(5)提问。
按“四舍五入”法,准备6个瓶子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kg 香油,还剩下0.1kg香油)怎么办?(需要再准备1个瓶子装剩下的0.1kg香油,所以需要准备7个瓶子才行)师: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要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6)验证。
刚才你猜对了吗?理由符合实际情况吗?(7)讲述。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的原则是:如果被舍去的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时,就舍去这些数字,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等于或大于5时,就要在保留部分的末位数字上加1。
今天通过例10(1)的学习,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根据实际需要取近似数的方法。
在除法计算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数某位后面的数字舍去,无论舍去的最高位是几,都要向保留部分的末位进一,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8)想一想。
生活中哪些情况用到了“进一”法,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2.学习教材第39页例10(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 解决问题(1)-优质教案
解决问题(1)学习目标:1.经历运用不同的来解决超市购物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性。
2.在解决有关小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难点: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一.前提测评:妈妈到超市购买了3盒牛奶,每盒2.8元,4千克苹果,每千克7.8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第15页例8.1.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单价数量总价大米30.6 2肉26.5 0.8鸡蛋10 120 12.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
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只要把买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元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这样的题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3.列式解题(1)解决问题一: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用“上舍入”取单价的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不超过()元,2袋大米不超过()元;肉每千克26.5元,0.8千克不超过()元;一盒10元的鸡蛋总价不超过()元+()元+10元=()元,也就是说100元()(够、不够)。
(2)解决问题二: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用“下舍入”的思想取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超过()元,2袋超过()元;肉每千克26.5元,超过()元,0.8千克超过()元;总价超过()元+()元+20元=()元,也就是说:100元()(够、不够)。
4.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的正误。
5.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实际数。
三.达标检测1.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够吗?2.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38.2元一箱的苹果,9.6元一箱的梨子,22.8元一箱的香蕉,100元够吗?四.整理学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 解决问题
绵阳中学育才学校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三章小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材第3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灵活运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口算卡,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口算。
10-2.480.45×22.36-2.30.51÷1.7 0.96÷0.6 0.4÷0.04二教学实施1.学习教材第39页例10(1)。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解题思路。
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就是看2.5kg里有几个0.4kg。
(3)猜一猜。
请同学猜一猜,需要几个瓶,把结果和理由告诉同伴。
(4)算一算。
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出结果。
集体订正,教师根据同学口述,板书如下:2.5÷0.4=6.25(个)(5)提问。
按“四舍五入”法,准备6个瓶子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kg香油,还剩下0.1kg香油)怎么办?(需要再准备1个瓶子装剩下的0.1kg香油,所以需要准备7个瓶子才行)师: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要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6)验证。
刚才你猜对了吗?理由符合实际情况吗?(7)讲述。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的原则是:如果被舍去的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时,就舍去这些数字,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等于或大于5时,就要在保留部分的末位数字上加1。
今天通过例10(1)的学习,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根据实际需要取近似数的方法。
在除法计算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数某位后面的数字舍去,无论舍去的最高位是几,都要向保留部分的末位进一,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8)想一想。
生活中哪些情况用到了“进一”法,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2.学习教材第39页例1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1)
学习目标:
1.经历运用不同的来解决超市购物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
性。
2.在解决有关小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难点:
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一.前提测评:
妈妈到超市购买了3盒牛奶,每盒2.8元,4千克苹果,每千克7.8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第15页例8.
1.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单价数量总价
大米30.6 2
肉26.5 0.8
10 1
鸡蛋
20 1
2.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
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只要把买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元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这样的题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3.列式解题
(1)解决问题一: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
用“上舍入”取单价的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不超过()元,2袋大米不超过()元;
肉每千克26.5元,0.8千克不超过()元;
一盒10元的鸡蛋总价不超过()元+()元+10元=()元,也就是说100元()(够、不够)。
(2)解决问题二: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
用“下舍入”的思想取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超过()元,2袋超过()元;
肉每千克26.5元,超过()元,0.8千克超过()元;总价超过()元+()元+20元=()元,也就是说:
100元()(够、不够)。
4.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的正误。
5.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
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实际数。
三.达标检测
1.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够吗?
2.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38.2元一箱的苹果,9.6元一箱的梨子,22.8元一箱的香蕉,100元够吗?
四.整理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