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速率理论
三、分离度及色谱分离方程式
色谱法前沿进展
问题讨论
第一讲
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气固色谱
气相色谱(GC):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 气液色谱
基本原理
混合组分被蒸发为气体并注入到色谱分离柱柱顶,以载气 (如N2)将待测物样品蒸汽带入柱内,在色谱柱中,各待测物 将在气相和固定相之间进行反复的作用,[吸附-脱附(气 固) 和分配(气液)]由于各组分的性质不同,它们被吸附的能力 (分配系数)也不同,从而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产生差速 迁移,先后流出色谱柱,实现彼此的分离。
三、分离度( Resolution,R )及色谱分离方程 概念的引出
(一) 分离度
衡量选择性:用色谱图上两峰间的距离(取决于组分热力学性质)
衡量柱效能:用理论塔板n, n 值越大 (或 H 越小),
峰越窄,则柱效越高,取决于色谱过程的动力学性质。
a、选择性和柱效能都差
b、选择性好,但柱效能差 c、选择性和柱效能都好 分离效果理想 柱效和选择性对分离的影响
:弯曲因子
相对分子量大的流动相( Dg ↓) 适当增加流速,组份停留时间短 低温( Dg ↓)
(三)传质阻力项
(Mass-transfer term, Cu)
产生原因:因传质阻力的存在,使分配不能“瞬间”达至平衡。 对于气液色谱 Cg 组分分子 流动相(气相)
播放 动画
Cl 传质阻力系数 C 液相传质阻力系数C1 气相传质阻力系数Cg
不同分离度时,色谱峰分离程度
R
t R2 t R1 1 (Wb1 Wb 2 ) 2

2(t R2 t R1 ) Wb1 Wb 2
部分重叠 R=0.75
R=1.0
能分离,分离 程度可达98%
R=1.5 能完全分离,分离 程度达99.7%,但 延长了分析时间。
当R=1.5时,分离程度可达99.7%,
二、速率理论( Rate theory)
1956年,荷兰化学工程师van Deemter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
速率理论:吸收了塔板理论中的板高H概念,考虑了组分在
两相间的扩散和传质过程,从而给出了van Deemter方程。
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
B H A Cu u
u :流动相的线速度 A:涡流扩散系数 B:分子扩散项系数 C:传质阻力项系数
k:容量因子
dp:固定相粒度
D:扩散系数 df:液膜厚度
提高柱效方法
减小填充颗粒直径dp;
此时k又减小,故当保持固
定液含量不变时,可通过
采用分子量小的流动相,使Dg增加; 增加固定液载体的比表面
适当减小液膜厚度df,Cl下降。
适当增加柱温,可增加Dl。
来降低df 。但比表面过大
又会因吸附过强使峰拖尾。
气路系统
温控 系统
分离系统
一、气路系统
(Carrier gas supply)
载气连续运行的封闭管路系统,包括气源、流量计及气体净化装置 对气路系统的要求: 密封性好、流速稳定、流速控制方便和测量准确。 载气(Carrier Gas):要求化学惰性,不与有关物质反应。 最常用的如:N2、 H2 、Ar、He。 净化器(除去水、氧气以及其它杂质): 载气与硅胶、分子筛、活性碳的净化管的串联。 流量计(流速控制与测量): 在柱前:使用转子流量计(Rotometer),但不太准确。
理论塔板数由组分保留值和峰宽决定。
n 的意义:
评价柱效:n 值越大 (或 H 越小),色谱峰越窄,则柱效越高。 对峰形状的解释
•当塔板数 n 较小时:
组分在柱内达分配平衡的次数较少,流出曲线呈峰形,但不对称; •当塔板数 n>50 时: 峰形接近正态分布。(GC的n:103~ 106 )
tR 2 tR 2 n 5.54( ) 16( ) W1/ 2 Wb
分离度-总分离效能指标(分辨率)
既能反映柱效能又能反映选择性的指标。
定义式:
反映选择性:取决于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
R
t R2 t R1 1 (Wb1 Wb 2 ) 2

2(t R2 t R1 ) Wb1 Wb 2
反映柱效能:取决于色谱过程的动力学性质
R 越大,相邻组分分离越好。
注:定义并没有体现影响色谱分离的诸因素。
问题讨论
H = A + B/u + Cu
p2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讲
气相色谱仪
一、气相色谱仪的流程
二、构成:五大系统
(一)气路系统 (二)进样系统 (三)柱分离系统 (四)温控系统
上海GC112A
日本GC-2010
(五)检测记录系统
问题讨论
一、气相色谱仪的流程 载气流程 样品流程 进样 系统 检测记录系统
上式因没有扣除t0(与组分在柱内的分配无关)
有时并不能真正反映色谱柱的分离效能。
通常以有效理论塔板数 neff 和有效理论塔板高度Heff表示:
nneff
L t R’ 2 t R’ 5.54( ) 16( ) 2 H eff W1/ 2 Wb
说明柱效时,必须注明该柱效是针对何种物质及色谱条件 (固定液种类及其含量、流动相种类及流速、操作条件等)
因此,R=1.5 通常用作是否分开的判据。
(二)色谱分离方程-分离度与柱效能、选择性的关系
对于相邻的难分离组分,由于它们的分 配系数 K 相差小,可合理假设Wb1 Wb2
nneff
L t ’ 16( R ) 2 H eff Wb
色谱分离方程式
公式的应用:例12-1,自学
' tR2 r2,1 ' t R1
检测方法的研究
检测方法也是色谱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不断更新检测器 的灵敏度,使色谱分析能够更灵敏地进行分析。人们还将其他光 谱的技术引入色谱,如进行色谱-质谱连用、色谱-红外光谱连 用、色谱-紫外连用等,在分离化合物的同时即行测定化合物的 结构。色谱检测器的发展还伴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检测获 得的数据随即进行计算处理,使试验者获得更多信息。
第十一章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
GC的基本理论(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分离度) 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色谱法前沿及文献
日本GC-2010
上海GC112A
第一讲
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基本过程及分离条件 一、塔板理论
由于色谱柱并无真正的塔板,故塔板数又称理论塔板数
(4)被分离组分达平衡的次数 理论塔板数
n= L H
柱长
理论塔板高度
理论塔板数
n= L H
柱长
理论塔板高度
经验公式(与半峰宽W1/2和峰底宽Wb的关系)
推导见:孙传经编,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52-55
tR 2 tR 2 n 5.54( ) 16( ) W1/ 2 Wb
气液界面 固定相(液相) C = Cg+ C1 k:容量因子 dp:固定相粒度
2 d2 0.01k 2 d p 2 k f C C g Cl (1 k ) 2 Dg 3 (1 k ) 2 Dl
D:扩散系数 df:液膜厚度
2 d2 0.01k 2 d p 2 k f C C g Cl (1 k ) 2 Dg 3 (1 k ) 2 Dl
有关塔板理论的说明:
塔板理论是一种半经验性的理论,用热力学的观点描 述了组分在柱内的分配行为及对柱效能的评价,解释了 流出峰形状。 但该理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导出的,未考虑动力学因素 对柱内传质的影响,只能定性地给出板高的概念。
塔板理论不能解释:
板高受哪些因素影响? 峰形为什么会扩张? 速率理论
影响柱效的动力学因素是什么?
色谱法前沿进展 新固定相的研究 检测方法的研究 专家系统
色谱新方法介绍
色谱新方法研究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目前研究最多的色谱新方法
基本原理:
这种方法没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区分,而是依靠外加电场 的驱动使带电离子在毛细管中沿电场方向移动,由于离子的带 电状况、质量、形态等的差异使不同离子相互分离。 特点:
A + Cu
Cu
uopt
最佳流速
u (cm.s-1)
速率方程
H = A + B/u + Cu
注意:许多影响柱效的因素是相互制约的, 应综 合考虑,以速率方程为指导来选择分离条件。
以上介绍了:
影响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影响柱效的各种因素。
问题
如何从总体上定量描述色谱分离效能;
如何将各种影响因素对分离的影响定量地表述出来。
分离的条件
KA>KB →A组分在移动过程中滞后
随着两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距离 的增加,两峰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每一组分的浓度轮廓(即区域 宽度)也慢慢变宽,对分离是不 利的,但又是不可避免的。
A、B两组分沿色谱柱移动时,不同位置处的浓度轮廓。
若使A、B两组分完全离应考虑三点: 完全分离的 第一,两组分的分配系数必须有差异; 第二,区域扩宽的速率应小于区域分离的速度; 必要条件 第三,在保证快速分离的前提下,提供足够长的色谱柱。
塔板理论假定
(1) 色谱柱假想为精馏塔,塔内有一连续的、相等体 积的塔板,每一块塔板的高度称为理论塔板高度H。 (2)在每一块塔板上,组分在两相间瞬间达到一次分配平衡;
然后,随载气从一块塔板向下一块塔板脉动式迁移,使分
配系数不同的组分得到分离。 与组分在某一塔板上的量无关 (3)某组分在所有塔板上的分配系数相同;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 是色谱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由于应用色谱 法进行分析要根据研究内容选择不同的流动相、固定相、预处理 方法以及其他条件,因此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色谱专家系统是 模拟色谱专家的思维方式为色谱使用者提供帮助的程序,专家系 统的知识库中存储了大量色谱专家的实践经验,可以为使用者提 供关于色谱柱系统选择、样品处理方式、色谱分离条件选择、定 性和定量结果解析等帮助。
A、B、C产生的原因
根据A、B、C经验式及H-u曲线
降低H
(一) 涡流扩散项A ( Multipath term )
产生原因 填充物颗粒大小及填充的不均匀性 同一组分运行路线长短不同 流出时间不同
播放 动画
色谱柱中的类似涡流的流动 dp—填充物平均直径
峰形展宽
减小 A,提高柱效方法 A = 2 dp
通常在柱后:皂膜流量计(Soap-bubble meter)测流速。
二、进样系统
(Sample injection system)
作用:液体试样瞬间气化,快速、定量加到色谱柱上端。 注射器 注射器
六通阀进样 进样器 自动进样器 气化室 气化室
作为一个色谱理论,它不仅应说明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的 速率,而且应说明组分在移动过程中引起区域扩宽的各种因素。 塔板理论 以色谱过程中分配系数恒定为前提, 速率理论 故称为线性色谱理论。
一、塔板理论( Plate theory- 1952年,Martin等人提出 )
将一根色谱柱当作一个由许多塔板组成的精馏塔,用塔板 概念来描述组分在柱中的分配行为。
—填充不规则因子
使用细粒的固定相,填充均匀
(二)分子扩散项(B/u, Longitudinal diffusion term)
产生原因:由于浓度梯度引起的。
流动相 (a)柱内组分浓度分布构形 (b)相应的响应信号
播放 动画
减小 B/u ,提高柱效方法 B =2 Dg
Dg:扩散系数(cm2/s)。
不存在的传质阻力、 涡流扩散等降低柱效的因素, 纵向扩散也因为毛细管壁的 双电层 的存在而受到抑制, 因而能够达到很高的理论塔板数,有极好的分离效果。
色谱法前沿进展
新固定相的研究 固定相和流动相是色谱法的主角,新固定相的研究不断扩展 着色谱法的应用领域,如手性固定相使色谱法能够分离和测定手 性化合物;反相固定相没有死吸附,可以简单地分离和测定血浆 等生物药品。
意义 揭示引起色谱峰展宽的因素,指导选择色谱分离条件
如固定相粒度、流动相的选择柱温、载气流速等
二、速率理论( Rate theory) 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Van Deemter方程
讨论
B H A Cu u
目标:降低H,提高柱效,使色谱峰越窄。
讨 论 思 路 指导色谱条件的选择, 使右边的三项减小
增加柱温,k值也减小,为保持合适Cl值,应控制柱温。
(四)流速 u 由van Deemter 方程 H = A + B/u + Cu
当u一定时,在A、B、C 较小时,H 较小,柱效较高;
反之则柱效较低,色谱峰将展宽。 H-u曲线
H
Hmin 对方程 H = A + B/u + Cu微分
B/u
A + B/u + C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