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适度、 结构合理以及流动有序。
这种状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该国或 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资源 的需要,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该国或该地区 的社会、政治稳定。
首先,人口膨胀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其次,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过于庞大,在城市, 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年龄人口需要就业; 在农村,有1.9亿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就业 出路。 今年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增加到 1.3亿,2030年将达到3.57亿,2050年达到 4.39亿,约占人口的1/4。
《德意志意识形态》
‚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 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 学、哲学、道德等等。‛ “而发展 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 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 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 物。‛
《 〈 政 治 经 马济 克学 思批 判 〉 序 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介绍
《序言》)发表于1859年。以《政治经济学 批判》为名出版的其中第一分册而写的。这 篇序言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独立的科学意义, 其中对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 质作了精辟的说明,对历史唯物主义实质本 身下了经典性的定义。 《序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作了 经典的论述,勾画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 体系的基本框架。《序言》共有七个自然段, 其中第四段是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 究得出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时 也是指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
◆从社会意识的主体看:分为个人意识 和群体意分为识; ◆从社会意识的高低层次看:分为社会 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从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基础看:分为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属于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三章)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第二章内容讲世界的本质、本原,讲“世界是什么?”也就是讲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那是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是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第三章内容讲“世界的状态”。
讲各种事物间的关系,就是讲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
唯物论是马哲的基础,辩证法是马哲的“灵魂”,形容它无处不在。
唯物论和辩证法在马哲体系中是自觉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它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它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二者不可分割地科学地揉合在一起。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第一节是辩证法部分的小绪论)一、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一方面与唯心主义辩证法根本不同,另一方面也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不同,是迄今为止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1、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定义有三种相似的说法,实质上是一致的。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总纲)(1)讲联系联系的观点(2)讲发展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叫总纲,也是它的基本观点。
它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宇宙间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孤立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和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同时也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静止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在这里,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完全是一致的。
3、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主要内容(1)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它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具有暂时性和过程性,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是普遍规律;稳定和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运动、发展是绝对的、普遍的;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2)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犹如智慧的大树,主要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三大规律”的学说是它的“主干”,“五对范畴”是它的“枝叶”。
A、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五对范畴二、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性和系统论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万事万物纷繁复杂、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它们没有完全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目的要求:学习本章要求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掌握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主要原理,着重分析以矛盾为核心的发展观,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上,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理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主要内容: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二、质量互变规律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四、对立统一规律教学重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教学难点:对立统一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联系的涵义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对联系范畴的上述理解,包含以下三个要点:第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二,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联系作为一种关系,并不指一般的关系,而是指那种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三,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
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事物的联系总是客观存在的。
(2)承认联系客观性的重要意义首先,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基本要求。
其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
再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也是指导人们合理建立各种联系的客观要求和实践原则。
3、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
整个世界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共有的规律,即一般规律或 普遍规律,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之中;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 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哲学既要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 么,又要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 关于世界状况怎么样的观点,通常 在哲学上称为发展观。在人类认识 史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 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第 四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 律是唯物辩证法与形 而上学斗争的焦点。
第四,开放性。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状态。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
系统论的观点深化了辩证法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
第一,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第二,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一定联系或关系结 合在一起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二、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发展的实质
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又是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也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二、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发展的实质
➢ 辩证的发展是一个前进上升的过程。辩证的发展不是单一水 平方向的变化,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 杂的前进上升的变化。
➢ 辩证的发展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 新旧事物的不断更替。
➢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马哲原理第三章-例子
第三章案例普遍联系1——它为何患“不育症”非洲的岛国毛里求斯,有两种特有的生物,一种是渡渡鸟,另一种是大颅榄树。
渡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
它身体硕大,行动迟缓,样子有点丑陋。
幸好,岛上没有天地,它在树林中建窝孵蛋,繁育后代。
大颅榄树是一种珍贵的树木,树干挺拔,木质坚硬,木纹很细,树冠秀美。
渡渡鸟喜欢在大颅榄树林中生活,在渡渡鸟经过的地方,大颅榄树总是绿林繁茂,幼苗茁壮。
十六、十七世纪,带着来福枪和猎犬的欧洲人来到了毛里求斯。
不会飞,跑不快的渡渡鸟的厄运来临了。
枪打狗咬,鸟飞蛋打,没有多少年,渡渡鸟越来越少。
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也被人类杀死了。
从此,地球上再也见不到渡渡鸟了。
除非是在博物馆的标本室和画家的图画中。
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似乎患上了不育症。
到本世纪八十年代,毛里求斯只剩下13株大颅榄树,这种名贵的树种眼看就要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使生态学家深深地焦虑。
大自然创造一个物种要成千上万年,无论人类多么心灵手巧,现在也难以创造大颅榄树。
抢救大颅榄树,成了一项紧急的课题。
1981年,美国生物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研究这种树木。
这一年渡渡鸟正好灭绝三百周年。
而测定大颅榄树的年轮发现,它的年轮正好是三百年。
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日,也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时。
这个巧合引起了坦普尔的兴趣,他就到处找到渡渡鸟的遗骸。
一天他找到了一只渡渡鸟的遗骸,伴有几颗大颅榄树的果实,原来,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木的果实。
一个想法浮上他的脑际:也许渡渡鸟与种子发芽有关。
可惜世界上已经没有渡渡鸟了。
不过他想,像渡渡鸟那样不会飞的大鸟还有。
吐绶鸡就是一种,他让吐绶鸡吃下大颅榄树的种子,几天后,种子排出体外。
果实被消化掉了,种子外面的硬壳也消化了一层。
坦普尔把这些种子栽在苗圃里。
不久,种子长出了绿油油的嫩芽。
不育症被治好了,这种宝贵的树木终于绝处逢生。
原来,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相依为命,鸟以果实为生,鸟又为树催生。
它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杀灭了渡渡鸟,实际上也扼杀大颅榄树的生机。
马哲 第三章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进步(或落后 或落后)性决定上层建筑的进步 经济基础的进步 或落后 性决定上层建筑的进步 (或落后 性: 或落后)性 或落后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服务的效果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进步的促进 作用,也可能是消极衰退的阻碍作用。 作用,也可能是消极衰退的阻碍作用。 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 务时, 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务时 , 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 反之, 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反之 , 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服务的方向——“为己”和“排他” 为己” 排他” 服务的方向 为己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 要排除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要排除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及其规律 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改革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革命 适 合 生产力 不适合 持续 发展 适 合 生产力 不适合 生产力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及其规律 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精品)马哲第三章
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联系都必然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事物彼此互为条件。
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就是这个事物的条件。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
联系的普遍性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二、联系的多样性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一方面,相互联系着的事物或现象不同,它们的联系方式也就不同。
另一方面,同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形式。
事物联系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等。
1、正确把握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首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在特定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
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
但是,如果把原因和结果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它们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
其次,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原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有一定原因的。
原因不仅可以作用于结果,结果又能反作用于原因,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因果关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其具体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
教学要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五章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0
(1)艺术:
依靠生动具体的美感形象影响社会生活。艺 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2)道德:
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 作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 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历史观:是指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 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 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6
3、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 。 (1)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关键词: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社会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7
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马哲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比如,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是辩证的还是形而上学的等等。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划分标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显然,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具体表现(延伸)。
而且这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承认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凡是承认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什么是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主要指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包括人口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
2.什么是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精神生活要素的总和,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以及社会心理等各种意识形式。
(二)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1.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2.唯心主义历史观(唯心史观)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②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④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积极促进;错误:消极阻碍)5.意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
第三章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社会本质观探索(1)几种主要的错误历史观A、神学历史观B、唯心主义历史观C、自然主义历史观(2)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历史观错误的根源:阶级偏见;生产规模小;不了解实践的意义。
2、社会的实践本质(1)社会的实践本质的基本含义什么叫社会的实践本质?即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类社会,把实践理解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这样理解的正确性,当然是因为它符合历史事实。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2)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类社会的根本点二、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1、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本含义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人类社会,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方面、多领域、多因素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发展变化着的整体。
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2、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第一、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第二、具有自我意识第三、存在与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三种生产的统一。
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一、生产力及其构成与特点1、生产力的含义2、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基本要素与非基本要素,非基本要素在其它章节还要专讲,这里主要讲基本要素。
(1)劳动对象及其在生产力中的地位(2)劳动资料及其在生产力中的地位(3)劳动者及其在生产力中的地位3、生产力的特征二、经济结构的内容和类型1、生产关系的含义辩析四环节说和三方面说2、生产关系的关系3、经济结构中的占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关系,又叫经济基础。
它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社会和国家的性质4、经济结构的功能第一、第一、把人和物结合,使可能的生产力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第二、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1、阶级和对抗阶级2、阶级是个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3、阶级与等级4、阶级与阶层5、阶级产生的根源6、阶级产生的途径第三节;社会的政治结构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1、政治结构的含义2、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1、国家的起源2、国家的特征3、国家的本质4、国家的职能三、国家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1、国体与政体及其关系2、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特点3、国家的消亡第四节;社会的观念结构一、社会意识产生及其相对独立性1、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2、社会意识形态的种类3、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二、观念结构的构成1、几种主要意识形态及其基本特征2、各意识形态的相互区别3、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联系三、观念结构的功能第一,反映社会存在第二,维护或批判现实第三,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第四、创新功能思考题;1、怎样理解社会的实践本质2、社会有机体及其特征3、怎样理解社会生产力及其基本要素在生产力中的作用4、怎样理解生产关系及其结构5、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有何重大作用?6、为什么说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7、国体与政体及其关系8、试分析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9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有哪些表现10、简述意识形态间的相互关系。
马哲课件第三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引起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史过程。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是指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
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它包括政治、 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的思想和 观点。
艺术
宗教
社会道德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根源 a. 社会历史根源: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 式的制约。 b. 认识根源:被社会历史的表面现象或某一方面 所迷惑,导致其认识歪曲了社会的 真实面目或本质。
c. 阶级根源:思想家们所属的剥削阶级的阶级利益 和阶级偏见导致对社会历史真象的歪 曲。
马哲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封建制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2、多样性 、 个别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形态的跨越 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社会形态不够 典型 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社会形态长期停滞甚至倒退 同一种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家呈现不同的特点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 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生产力: 生产力:
•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 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 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 量。
•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 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经济关系。
• 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 史性 • 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 况和发展要求等是理解生 产力的主要范畴
国体与政体: 国体与政体:
•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
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 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
式,即政权构成形式,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 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 二者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
•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国体 • 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 用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 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 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 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 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 监狱等
练习题: 练习题:
• 一、单选
• 1、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 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并过着默默无 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 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 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 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 •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 C人的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马哲-第三章
奴隶主
阶级专政
地主阶 级专政
资产阶 级专政
无产阶 级专政
国家的组织形式(政体) 国家的组织形式(政体)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 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 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 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 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 实现自己的统治。 实现自己的统治。
科学技术是潜在的 生产力, 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 的渗透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生产力中 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 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马克思说: 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 马克思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 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 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 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 机等等 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 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 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
(2)唯物史观 ) 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社会 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的就是唯物史观 第一,它使唯物主义彻底化了 第一, 第二, 第二,它使社会历史理论科学化了 第三, 第三,它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决定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 唯心史观 决定 社会意识
马克思指出: 为了进行生产, 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 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 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 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 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生产关系的性质由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决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
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
包括
生产关系
它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 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
生产方式结构图 劳 动 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所 有 制
生 产 力
生产 方式
生产关系
分配关系
人们在生产 中的地位及 其相互关系
关于生产力的要素的全面理解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人口因素作用的性质 (1)人口因素只是社会存在发展的自然前提。
(2)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变革。 (3)人口生产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制约。
决定因素: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就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统一。
思考:
生产方式由那些要素构成呢?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论 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 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 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 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 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 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根本问题。
这个观点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是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巨大贡献,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的。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它的主要缺陷是: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它的意义就好比是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重大。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的含义及其主要组成部分(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第一:地理环境第二:人口因素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恩格斯曾经这样表述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
因此,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身。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生产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意识及其分类(1)社会意识含义: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的分类: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按社会意识主体的不同:区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按社会意识反映层次的高低: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按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为标准:分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或者说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大部分的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等)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自然科学和部分的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语言学、修辞学、逻辑学等等)3、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有什么样的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马克思“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如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变迁。
法学专业的热门与冷门,80年代、90年代初的时候财务、会计很热,但是90年代末期就开始供过于求了。
法学也是一样,我们同学中读了法律专业的不好就业的很多。
如,对于有银行贷款的人来说,2007年是痛苦的一年。
这一年,在国际收支失衡、流动性过剩的刺激下,央行高举着紧缩的大旗,1年之内6次加息,以2006年底的50万元20年贷款为例,加息后月供足足多了300元。
2007年3月18日、5月19日、7月21日、8月21日、9月15日、12月20日,央行在2007年的这6个时间宣布加息,频率之高,历史罕见.又出台了关于购买第二套房子的相关政策,如首付四成,贷款利率也大大提高。
还有一系列的关于房地产的相关规定如90平米以下的住房面积需达到总面积的70%等。
如清明节假期的调整,以前没有假期,现在连放三天。
是因为人们有怀念祖辈,祭奠先人、弘扬中华人民孝的传统的需要。
】第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恩格斯: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比如我们国家文革时期,受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几亿人穿同一种颜色的衣服,穿同一种款式的鞋子,吃同一种饭,喝同一种酒,看同一种戏,根本没有个人选择空间。
这就说明社会意识政治和文化的相互影响。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突出的反映。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性质有两种基本情况:其一: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不久,面对着严峻的革命形式,革命队伍中的很多人开始怀疑我们能不能赶跑日本鬼子。
面对这种情况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鼓舞了全国人们的抗战斗志。
1945年9月9日,中国陆军司令何应钦在南京陆军司令部礼堂接受日本侵略军参谋长递交的投降书。
其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比如:各种复辟思想如反清复明,袁世凯复辟帝制等,都是因为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
比如我经常买菜的菜场里面有个卖肉的小摊贩,现在快被双汇冷鲜肉挤的没有生意了。
结论:这就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关系。
它要求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进而就要求我们重视文化的建设特别先进文化的建设。
案例:媒体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作用越来越大的导向作用,这么些年来,作为文化艺术产品的皇帝戏越拍越多,清宫大戏一部接着一部地播出,占据着央视和省视的屏幕,越演越烈,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忧虑。
在河南原阳县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发生了真实的一幕,19岁的小老师自封“皇上”,进教室“上朝”,一群孩子跪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是皇帝戏的培训,怎么会发生这么让人震惊的一幕。
而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其重要的基础是老百姓健康的公民意识。
皇帝戏在一定程度上渲染的是皇权思想,令人忧心。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
旧的社会历史理论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往往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的真正奥秘。
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
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了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了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咧?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扩大,各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多,人类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从生产力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来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如前所述,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状况就必然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而一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状况发生了变化,就会同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并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又会引发其他具体的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的矛盾甚至冲突。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
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的。
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这是在社会认识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