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华导演简介
校园文化艺术沙龙之电影《金色时光》暨主创人员见面会

校园文化艺术沙龙之电影《金色时光》试映会暨主创人员见面会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我校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校团委于2014年4月25日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沙龙系列活动之电影《金色时光》试映会暨主创人员见面会。
《金色时光》是中国资深导演李曼华创作的电影。
李曼华中国内地纪录片、电影导演,曾在央视担任《人物》纪录片导演。
她的作品中,故事长片《闭上双眼》入围第五届圣地亚哥女性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单元,第三届印度女性国际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人物纪录片《范长江》获得中国西安民间影像节最佳导演奖。
这几年李曼华一直致力于老年题材的电影拍摄,呼吁社会关爱老年人,希望推动中国养老改革。
《金色时光》同样是一部以老人为题材而创作的电影,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关于老人的感人故事。
影片《金色时光》的主人公是一位怀揣音乐梦想的85岁老人李安格。
李安格是金色合唱团的指挥,在一次聚会上,李安格与其他老人们重温了合唱的欢乐时光,同时李安格提议在他85岁生日上举办一场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会,这一提议立马得到了其他老人们的一致赞同。
针对合唱的曲目,一位老人风趣的喊出“江南style”,一句“耄耋过年也抽风”逗乐了在场的所有老人。
从那天起,李安格便开始筹划音乐会的举办。
筹办音乐的过程中并不是一番风顺,虽然老人们都积极热情的排练,但是也有老人因身体原因不得不退出,也有老人因为其他事情而不得不中途放弃,面对这些李安格心中也许有些许失落,却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笑容。
为了在演出之前做好歌片,李安格有时甚至深夜还在忙碌,昏黄的灯光下闪烁的是一位老人的音乐梦想。
影片中多次出现李安格在现实生活中的背影,这既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也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
最终音乐会如期举行,李安格在演出前激动落泪,对在场所有人表示感谢。
李安格回忆了自己担任中国女排教练的经历,在他心中还有另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帮助中国女排重新夺回冠军,正如他在音乐会上所唱的那首《我的希望不是梦》。
红妆剧情介绍信模板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您好!在此,我们诚挚地向您推荐一部感人至深、充满悬疑的电视剧——《红妆》。
该剧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为背景,讲述了一位神秘女性沈荷的传奇故事,生动再现了共产党人对使命的忠贞,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以下是《红妆》的剧情介绍,请您耐心阅读。
一、剧情梗概1949年初夏,解放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时刻,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逼近,国民党仓皇百逃台湾。
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直属特别勤务处少校参谋邓家骥及其妻子沈荷(张歆艺饰)正是这败逃大军中的一员,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中国红妆情报小组的成员。
为了继续从内部瓦解敌人,二人不惜随军前往台湾。
然而,在登机时,沈荷突遇临产,这一突发事件让沈荷留在了上海,邓家骥只身一人去了台湾。
两人都是长时间潜伏在敌人中心的中共地下党员。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敌特分子无所不用其极的破坏活动,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沈荷又悄悄地隐藏起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与敌人展开了新一轮的斗争。
沈荷以医生的身份在宁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供职,而当年国民党的特务也化身工人混入医院,觑准一切机会制造混乱与恐慌。
在和平的背景下,新一轮的角力由此展开。
二、主要角色介绍1. 沈荷(张歆艺饰):红妆情报小组的成员,曾是邓家骥的妻子。
为了掩护丈夫的身份,她隐姓埋名,以医生的身份在宁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
沈荷聪明、机智、勇敢,面对敌人的威胁,她始终坚守信念,为保卫新中国的安全而奋斗。
2. 邓家骥(汤镇宗饰):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直属特别勤务处少校参谋。
他深谋远虑,智勇双全,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3. 田春江(朱晓渔饰):宁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保卫科科长,曾担任沈荷的上级。
他忠诚于党,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勇敢地与敌特分子斗争。
4. 郑一民(陈思璇饰):沈荷的青梅竹马,娃娃亲丈夫。
他性格豁达,深爱着沈荷,但在沈荷身份暴露后,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抉择。
5. 熊尔健(刘佳佳饰):国民党特务,潜伏在宁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谋女郎李曼

李曼,中国内地85后新生代实力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2006年,18岁的李曼凭借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出色演绎一夜成名,披上“谋女郎”的光环。
之后出演了多部影视作品:《人在途》、《少林僧兵》、《十二生肖传奇》、《血色樱花》、《汉阳造》、《博弈》、《唐朝浪漫英雄》、《等待绽放》、《新京华烟云》等,并以谍战大戏《黑狐》中的精湛演技赢得了“年代戏女王”的美誉。
beauties under the lensI 色 影 I7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摄影师的话通常我会先了解李曼大概想要的感觉,然后根据我自身的风格进行拍摄。
拍摄这两组照片前我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构想,而是在拍摄的过程中碰撞出来的灵感,这种反而比较可贵,因为有时设计一些东西可能跟预期的不同。
之前她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给大家的印象可能是比较性感的,这次我主要想拍出内敛的美,突出她自己真实的感觉,柔美的一面,显得更自然、高雅一些。
作为摄影师,要善于捕捉模特的气质。
我比较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神和灯光的运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电影中,如果人物属于反派或者内心比较忧郁,灯光会打得暗一些,或者是打着底光,如果拍美女,灯光则相对亮一些,其实摄影跟电影的表现手法非常相似。
白帽子的这组照片我会在后面打两个逆光,让白色显得更透亮、更干净,突出她的纯洁。
但是深绿色的那组我希望质感更强一点,这在布光上就比较有讲究。
在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些人物拍摄的小技巧。
如果拍外景,逆光拍出来的会显得人更漂亮,但是要注重脸部的曝光。
因为逆光拍摄时人的脸部比较黑,所以要做一些曝光补偿,在正确测光的基础上加上一档或两档,这样拍出来的美女会更透彻,显得皮肤更好。
而且光从模特身后照过来透过镜头,会有种雾的感觉,显得更美,更朦胧。
另外,拍人物要尽量用柔和的光线,这个特别重要。
如果现场光线不足时,则可以加上一块反光板。
《黄金甲》李曼:接地气儿的“谋女郎”

《黄金甲》李曼:接地气儿的“谋女郎”
杜泊萱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
【年(卷),期】2015(000)016
【摘要】当年不到17岁的李曼误打误撞在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影视巨作《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饰演性感妩媚的蒋婵,合作的搭档更是周润发、巩俐等国际知名影星,而最直接“发生感情”的太子也是由一线男星刘烨扮演,人生中的第一部戏以如此高的起点开始,而头上“谋女郎”的桂冠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光环,更是成长道路中的历练。
初生牛犊误撞虎当年一心喜爱舞蹈的李曼因为身体受伤被医生下了“禁舞令”,在面对人生高度冲击力的情况下,李曼的父母问孩子还想干什么,对于拍戏尚属懵懂的曼曼回答是“我想演电视”,就这样考取了“中戏”的李曼潜心学习表演,而就在她还不到18岁时,上天再一次眷顾了这位有梦想又有股冲劲的姑娘。
【总页数】6页(P40-45)
【作者】杜泊萱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5.1
【相关文献】
1.本地资源融入课堂——让思想政治课更接“地气儿”
2.哈利·波特接地气儿吗?首届编剧研讨会,编剧们集体质问“接地气儿”
3.接行业“地气儿”2014会展产业展洽会亮相北京
4.本地资源融入课堂——让思想政治课更接“地气儿”
5.教师发展既要接“地气”,还要接“天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骑兵

中国骑兵《中国骑兵》是由真实事件改编,以抗战为背景,谱写中国骑兵感人故事的一部电视剧。
剧中李嘉明扮演的并不是勇猛的骑兵,也不是英雄侠士,而是首次尝试饰演胆小如鼠的汉奸角色“崔秉志”,为取悦日本人杀死了自己的团长。
李嘉明表示演绎这个角色确实是次挑战,虽是个大反派,却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他希望最终能够得到观众认可,并不担心观众会因此“恨”上他。
中文名:中国骑兵其它译名:中国骑兵连出品时间: 2011年出品公司:北京华录百纳影视公司制片地区:中国大陆导演:宁海强主演:王雷、李健,马苏集数:32类型:革命抗战上映时间:预计2012年中开机时间:2011年08月25日杀青时间:2011年12月05日拍摄地点:山东沂蒙影视基地、临沂影视城中国骑兵人物主要人物刘春雷( 王雷 ) 胡彦明( 李健 ) 罗娟子( 马苏 ) 曾玉良(冯国庆)其他人物吴朵( 宋丽娜 ) 鹰孝森一(荆明华) 西村秀郎(芦芳生) 崔秉志(李嘉明) 柳金魁( 王小虎 )电视剧简介剧名:中国骑兵题材:近代革命集数:32集导演:宁海强拍摄日期:2011.8月制作周期:6 个月出品公司: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东阳腾客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开明盛世(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后期制作:广州市无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主演﹕王雷饰刘春雷李健饰胡彦明马苏饰罗娟子冯国庆饰曾玉良宋丽娜饰吴朵荆明华饰鹰孝森一芦芳生饰西村秀郎宁宁饰小罗成李嘉明饰崔秉志王小虎饰柳金魁剧情介绍刘春雷是一个普通农民,生性乐观。
抗战爆发时他和同村胡彦明寻求保家卫国之路,几经周折,终于成为一二九师骑兵战士。
刘春雷多次犯错受罚。
胡彦明积极进步被提升为班长。
铁壁合围,遭遇日军精锐骑兵,胡彦明负伤落马,刘春雷拼死营救。
两人参加武工队,智拔据点,巧锄汉奸,逐步由班、排升为连队干部。
胡彦明巧遇昔日东家女儿罗娟子,两人产生恋情,后胡彦明在战斗中牺牲,娟子百里寻尸,削发为尼,为胡守墓。
刘春雷意外结识通讯员吴立然的妹妹吴朵,两人产生感情。
李曼:谋女郎出道,霸气女走红

李曼:谋女郎出道,霸气女走红作者:任千千来源:《音乐周刊》2014年第09期由于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18岁的李曼成为众人所知的“谋女郎”。
此后,李曼又接连参与拍摄了《黑狐》《博弈》《人在囧途》等多部影视作品。
尽管是“85后”年轻演员,但她表现出的成熟稳重,远远超越了自身年龄与限制,举手投足的“大青衣”气质和精湛纯熟的演技,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新京华烟云》学会吵架电视剧《新京华烟云》在尊崇原著的前提下,编剧将背景设定为民国时期,别出心裁地融入诸多“西洋元素”。
李曼在剧中挑战原版中胡可饰演的崇洋媚外、飞扬跋扈的牛家大小姐牛素云。
无论自己演得好与孬,观众都会与旧版的牛素云进行对比,因此从决定接演牛素云的那一刻起,李曼就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为了不影响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李曼并没有参考胡可的表演,只把“它”当作一部新剧来创作。
李曼将牛素云定位成一个可爱、任性、善良又被宠坏了的大小姐,让人看后又爱又恨,而她的表演也得到了导演的认可。
在牛素云向爸爸撒娇要钱的片断中,拿到钱的牛素云兴奋得抱着爸爸光溜溜的脑袋一连亲了几口,这个微小的细节将李曼拉回到童年,“小时候一遇到生活费不够时,我就会给爸爸打电话,告诉他…我想他‟,爸爸总是一语道破…你要多少钱‟,我总会回答…爸,你怎么老提钱呢……‟生活中我和爸爸撒娇时也有点像戏中的牛素云,只不过没她那么夸张。
”生活中的李曼是一个很少发脾气的人,每次和别人“吵架”,她总是说着说着就不吱声,用冷战默默对抗。
可在《新京华烟云》几个月的拍摄中,李曼几乎每天都要“大闹一场”,现场灯光师还开玩笑地为李曼传授吵架经验:“你应该去横店大街上随便找个人吵两天架,这对你的体能绝对有帮助。
”《血色迷情》挑战霸气在另一部电视剧《血色迷情》中,李曼饰演的则是充满霸气的角色金子。
金子在妓院里长大,人情世故上比一般女孩更加成熟,但她为人单纯、善良。
这个角色带给李曼最大的挑战就是气质上的挑战,导演希望她能演出金子身上散发出的那种霸气:“你要相信自己没问题,就按武则天、慈禧的感觉来演就对了。
电视剧 长安的荔枝 主创团队

马伯庸
马伯庸,原名马力,男,满族,出生于1980年,内蒙古赤峰人,中国 当代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风起陇西》 《三国配角演义》《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长安十二时辰》 《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七侯笔录》《古董局中局》《长安 的荔枝《大医》等。
2004年,从新西兰怀卡多大学经管系毕业;2005年开始发表作品; 2010年,获2010年“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散文奖;2012年4月,获第二届 “朱自清散文奖”;201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12月16日,当选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2月27日,获第四届“茅盾新人 奖”;2023年2月,首次担任编剧的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 播出。
2019年6月,主演的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播出;获得第24届 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内容奖最佳男演员奖 ;名列《2019福布斯中国名 人榜》第62位 ;获第三届影盛典年度剧集最佳男演员奖 、第三届银川 互联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和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受大学生瞩目电视剧男 演员奖 。
曹盾
曹盾,1972年1月12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摄影指导。
马伯庸1980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谢谢观看
青年导演李曼华:深情看老人

青年导演李曼华:深情看老人作者:来源:《金色年代》2012年第08期一则新闻和社区里跳楼的老人,激发她拍摄养老纪录片2007年4月,在央视工作了5年的李曼华决定辞职成立工作室,打算拍摄自己的女性电影三部曲。
电影拍摄完成后,很快入围了国外的几个电影节,一些投资商找到她,希望为她的下一部电影投资,她也着手为后两部电影做准备。
但是,偶然的浏览却改变了她的生命轨迹。
一天工作到深夜,李曼华无法入睡,打开电脑,首先看到的便是一条“老人死于家中,两周后被发现”的新闻。
她无法相信这是事实,这天晚上,她开始搜索中国老年人养老的现状,了解得越多越吃惊,中国的养老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地步,目前已呈现倒三角结构,二十年后,一对年轻夫妇需要负担十二位老人……而目前关于中国养老现状的影像资料几乎没有,上层政策面与下层之间的交流存在着鸿沟。
李曼华想,也许影像是一种方式,能将底层的现状和意愿转达上去,并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那天晚上她做出决定,女性电影不拍了,以这个事件为素材,改拍一部关于中国养老的电影。
工作室的媒体总监和运营总监对李曼华的决定坚决反对,他们的想法也有道理,她的第一部电影已经拍完,有现成的资金可以用来拍第二部,这是多少电影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怎么可以“心血来潮”地放弃这一切?但李曼华态度坚决,伙伴们只能作罢。
2008年,李曼华开始撰写养老题材的电影剧本,经过两年的打磨,写完了《六个大人和一个小孩》、《蓝莲花》电影剧本,并取得了广电总局的拍摄许可证。
但是,没想到,当她带着剧本去和投资人谈时,人家都表示对养老题材不感兴趣,反过来想说服她拍摄喜剧、爱情题材等商业片,她对每一位有投资意向的人讲述拍摄养老电影的重要性,并保证他们也可以得到好的商业回报。
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为这样的电影投资。
2011年,有一件事情的发生,再次让李曼华做出一个决定。
4月到6月期间,她家里长辈所在的小区先后有两位空巢老人跳楼自杀,都是她长辈的朋友,这个小区住的都是退休的高干,他们经历过那么多的挫折和人生起伏,应该比其他人更坚强才对,为什么现在退休可以享清福了,却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李曼华,她更加坚定了要拍养老片的决心,并且决定不再等下去了,既然没有人肯投资,那就自己出钱拍。
《一江春水向东流》影评观感

《一江春水向东流》影评观感1月3号有幸在电影院窝了一个下午,把由两位大神导演——蔡楚生和郑君里联合编导的史诗钜制《一江春水向东流》上下两部看完了。
首先,这部电影为何称之为"史诗巨制",因其时间跨度大,从1931讲到了1945抗战胜利之后;空间跨度大,从上海到汉口到重庆再回到上海,随着躲避日本侵略而逐渐逃到内地,在抗战胜利后回归;演员阵容大,人物多。
而这部电影是由三线叙事进行的,犹如三条原先拧在一块的绳索,后来分流(称为"八年离乱"),中间大部分时长都是以典型的平行蒙太奇叙事,最后战后三线再次交织,最后一场戏也是其中的两线进行交叉蒙太奇叙事。
三线分别是,忠良个人的离乱(战时参加救护队,战后踏入上流阶级社交圈逐渐堕落);素芬母子与母亲的离乱(战时在农村遭受日寇蹂躏,战后在贫困的生活中挣扎);忠明和婉华的离乱(战时参加抗日游击队,战后自力更生过上自给自足的幸福日子)。
虽然忠明和婉华线叙述力度稍弱,只在最后的家信中稍作带过,不过这也体现了原本一家人在抗战时期的八年离乱,被迫分离。
而在这种平行蒙太奇的叙事线里,我个人认为看到了希区柯克制造悬念的方法,希区柯克的作品中,会把观众置于"知情太多的人"的地位,去玩弄观众心理,甚至让观众与罪犯站在同一立场上,不愿罪犯的罪行被揭穿。
而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第二代导演虽然形式上摆脱了影戏的观念,但内容上仍是十分注重设置冲突悬念注重情节的一波三折,在这部电影里,导演通过设置忠良和素芬两人的平行蒙太奇将观众置于了"知情太多"的位置,观众知道的比剧中人物的多,我们知道忠良出轨但素芬不知,我们知道素芬没死但忠良不知,因此我们会为剧中人担忧,也会担忧两人相遇的"惨状"。
在视听语言上,影片(就如其他那个年代的电影)中遇到人物的重点反应会切到一个人物的"绝美"特写,包括会有精美又柔和的打光,女主角粼粼的泪眼这样的特写。
《巫山云雨》中小人物的生存方式探析

小人物们在生活中注重节俭,精打细 算,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 用,以应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善于抓住机遇改变命运
敏锐洞察,发现机遇
在《巫山云雨》中,小人物们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机遇,他们 敏锐地洞察到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从而为自己谋求更好的发 展机会。
勇于尝试,拼搏进取
当面对机遇时,小人物们勇于尝试,敢于拼搏进取。他们不 畏艰难,不惧失败,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善良、真诚、宽容品质彰显
01
善良
小人物们大多具有善良的品质,他们对待他人充满善意和同情心,这种
善良也让他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02
真诚
他们待人真诚,不虚伪、不做作,这种真诚的态度让他们在生活中赢得
了他不公和挫折,小人物们往往能够选择宽容和理解,这
社会环境剖析及其制约因素
社会制度不公,阶层固化
01
在《巫山云雨》所描绘的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不公和阶
层固化现象,小人物往往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际关系复杂,社会信任缺失
02
社会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人们之间缺乏信任和关爱,使得小
人物在生存过程中倍感孤独和无助。
文化传统束缚,思想解放不足
03
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和落后,
XX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REPORTING
自然环境描绘及其影响
1 2
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巫山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势险峻,交通相对 闭塞,给小人物的生存带来诸多不便。
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
巫山地区气候多变,常有暴雨、山洪等自然灾害 发生,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2019父亲节电影:《金色时光》 陪父母看一场电影吧等3篇励志电影

2019父亲节电影:《金色时光》陪父母看一场电影吧《金色时光》6月14日将在全国影院上映,是一部为父亲节定制的纪录电影。
影片讲述了一个86岁老人的热血青春,激情四溢地追梦,观众能看到一个勇敢的、有魅力的、甚至是性感的男性人物形象。
同时看到主人公李老师和夫人相濡以沫,以及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老年护养中心邀请了众多市民共同免费观赏86岁老人的追梦故事。
据影片导演李曼华介绍,《金色时光》欢乐、温暖、励志的特点决定它也是一部为节日定制的适合全家人一起观影的合家欢影片。
该片以有梦的人生永不落幕,帮咱爸咱妈重新出发为诉求,动员中、青年观众在父亲节陪着父母一起看电影,鼓励他们在退休后重新规划人生,追求梦想,享受老年生活。
前国家女排主教练李安格50岁重新出山,助力女排夺取五连冠;70岁组建合唱团;86岁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
《金色时光》以真实纪录的方式,跟踪拍摄了李安格搞音乐会的故事。
他和46岁,智力水平却只有3岁的先天智障女儿之间的亲情故事温暖动人...80后导演李曼华携主人公李安格和他的老伙伴们亮相,这些老伙伴们现场还打出了年轻人,请帮我们上头条吧的条幅,场面欢快热闹。
导演李曼华6年来专注老年题材影像作品的创作,XX年,她导演的纪录片《我们正在老去》入围了第九届半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影片单元。
李曼华在调研中发现,有些老人完全是强势群体,尤其60岁到80岁的20年,甚至更长时间,可以称为其人生的第二春,这个时期,个人的财富、智慧、时间达到顶峰,完全可以享受老年生活的黄金时代,因此,我们的拍摄主题有了一些变化,从被动的‘我们正在老去’转变为主动的‘我们快乐老去’,希望能够倡导一种积极快乐的健康的享老生活。
享老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梦想。
我们不要因为年老而停止欢乐,我们会因为停止欢乐而变老。
影片将于今年6月15日父亲节上映,李曼华导演表示,把这样一个纪录片推进影院,就是想让更多的老年人看到这部电影,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能够接受享老主义理念,追求有梦想有快乐的丰富的老年生活。
电影《辛亥革命》影评(1)

精美剧照
我的观后感
一、注重细节,刻画人物,表达满腔革命情怀 二、尊重历史,不偏不倚,展现恢弘革命画卷
三、还原历史,辅以加工,再现悲壮战斗画面
影片中的历史事件大都围绕着革命的主体展开。 就像电影中某个人物所说的,暴力革命一定会 有牺牲。但片中无论是影片开篇秋瑾的从容就 义,林觉民、喻培伦的慷慨赴死,亦或者是后 来在战场上牺牲的无数不知名革命军人,影片 画面中向观众所传达的都是悲壮而非悲情的情 调。
谢谢
三、还原历史,辅以加工,再现悲壮战斗画面
四、以小见大,意义深远,提供精神层面教导
一、注重细节,刻画人物,表达满腔革命情怀
电影《辛亥革命》虽是一部史诗巨片,但它却不 是一味地用历史大事件来说教,而是注重从细节 出发,用细腻、严谨的人物刻画手法,塑造了一 大批革命党人和革命先驱们救国救亡、英勇不屈 的动人形象。比如,同盟会黄兴在阳夏保卫战的 战壕中和徐宗汉不期而遇时脸上激动与羞涩、铁 血与柔情的复杂情感的表露;徐宗汉在阴雨中悲 愤地抱着黄花岗起义烈士的遗体痛哭……
二、尊重历史,不偏不倚, 展现恢弘革命画卷
面对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制作人在 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不偏不倚,以全景式的 手法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开篇通过 纪实的手法,以大量的真实历史影像资料还原了 清朝末年中国贫困落后、民不聊生的局面,在客 观、冷静的视角下将大屏幕前的观众自然而然地 引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中。
四、以小见大,意义深远,提供精神层面教导
看《辛亥革命》,我们看到的不应只是历史事 实,而更应看到的是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 的规划。电影《辛亥革命》中每个人物的故事 确是我们都可以感知得到的,他们对于理想和 信念的那种执着的追求也是和我们的心灵共通 的。它告诫我们,即便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 们也不应得过且过、腐败堕落,而是应有自己 的信仰,爱国爱民,并努力为自己以及国家的 理想与信念奋斗终身。
文稿二关于《贞观长歌》主创人员

文稿二关于《贞观长歌》主创人员文稿二:关于《贞观长歌》主创人员一、吴子牛(导演):川籍导演吴子牛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他的电影代表作基本都是属于战争题材的作品。
其中有《喋血黑谷》、《晚钟》、《欢乐英雄》、《阴阳界》、《南京大屠杀》。
吴子牛创作的一个重大特色,便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战争与人的关系,消洱战争,呼唤和平,是他创作的母题。
在《喋血黑谷》中展现的是战争氛围中面临生死的心灵搏斗;《晚钟》则以人性的真诚,抚摸着战争给一切人留下的累累伤痕;《南京大屠杀》也不单纯的去写日本侵略者的残酷,而是贯注了在这场战争中,中日两国人民都是受害者、从人性高度俯瞰战争的立意。
吴子牛创作的第二大特点,是重写“情”。
吴子牛是个重情义、认真、直率的人,他认为“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言情’,而是‘大情节’、‘大情怀’、‘大情趣’、‘大情义’、‘大情爱’。
剧中人物为着一个‘情’字在干着每一件大轰大烈的事情。
这个‘情’字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心理感觉,而是行为感觉”。
在吴导看来,人物的一切行为,都在煅造着“情”字,那是对人类和平的一种呼唤,“回归”的真正意义在于人性的回归。
这使得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在外观的严峻、粗犷中,蕴含情感的绵绵细流,深沉、凝重,充溢真诚与诗情,给世人以情感上的感动和精神上的慰寄。
吴子牛导演了第一部电视剧《天下粮仓》,讲述关及社稷民生的粮食问题,以及由于此番利益争夺而带来的政治、人情中的纠葛和变故;他导演的第二部电视剧是32集大型历史剧《热血忠魂之独行侍卫》,该剧营造出邪恶与正义斗争的惨烈,热血忠魂的主题得到完美体现,突显了真实的人性;继而他导演的第三部电视剧是30集古装戏《汗血宝马》汗血宝马成为一种自由的象征而得到了呵护,也正是在这样的呵护中,人们开始了人性人道人义的寻找,有的在寻找中毁灭,有的得到了自我救赎。
《贞观长歌》是吴导演首次执导的战争题材电视剧,延续了他善于写“情”,善于对人物心态、智慧和性格、性情的把握的特色;更延续了表现“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课程总结

在这学期的课程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关于美国青春期少年恋爱,发生性行为却不注意安全措施而导致各种危害的纪录片。那部片子对我来说真的挺恐怖的,那里面所介不健康的婴儿,更是让我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看着那些孩子完全感受不到欣喜的感觉,听那些年轻的父母们的自述,也完全体会不到他们初为人父母的喜悦,反而是无尽的悲哀。片中介绍大多数青少年都在14岁左右,这个数字让我难以想象。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应当重点掌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从而对人类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行为变化做科学性的判断和决策。作为女性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人们的行为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行为所导致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对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环境进行研究,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人在社会环境中成长和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
另外一个我想说一下我们这学期的期末考试。依然不是普通的笔试考试,而是比上学期更难的“情境创设”。万事开头难!因为之前没有尝试过,所以开始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虽然有125元钱在手,也全然没有头绪。好在最后我们决定做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情境,毕竟在学校里,学习才是我们的主业,所以在教室自习成为很多同学的不二之选。我们通过创设一动一静两个教室环境,看看被试者的反映,从而判断环境所产生的隐形规则对个人是否会产生影响,并且这个隐形的规则对个人的影响具体有多大。在整个情境创设的实验的讨论过程中,我、周晓芳和温梓涵共同提出了创设一动一静两个情境做对比的想法,然后经过我们整个小组的讨论和仔细推敲,最后我们三个又整合加工,整理出一个情境创设的文案。
李曼江城令观后感

李曼江城令观后感《李曼江城令》是一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水墨人物角色扮演电视剧,由《那江烟花那江盐》主要演员再度联袂主演,剧情以唐朝为背景,揭示了唐朝末年的政治斗争、江湖纷争以及爱情的甘苦。
观看完《李曼江城令》后,我对这部电视剧的制作、剧情以及人物形象都有一些感悟。
首先,我对《李曼江城令》的制作非常赞赏,特别是对剧中的布景和服装设计。
在剧中,每一个场景和角色的服饰都经过精心挑选,展现出了唐朝的繁华和庄严。
尤其是一些大场面的戏份,如宫廷、江湖以及村庄,都给人一种置身于真实唐朝的感觉。
水墨画般的画面和细腻的细节让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在观看过程中收获了视觉上的享受。
其次,剧中的剧情编排紧凑,情节跌宕起伏,给人以不断猜测与期待的感觉。
故事以江湖为背景,通过江湖英雄李曼江的自由奔放和正义感,引出了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斗争与江湖纷争。
而他与红衣江女子蓝玉渐次相遇,经历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整个剧情逻辑严密,扣人心弦,展现了一个充满争斗和爱恨情仇的唐朝江湖。
最引人注目的是剧中的人物形象刻画。
李曼江作为男主角,他是一个性格豪放、爱自由的江湖人,同时又冷静、聪明,有着相当高的武功。
他的形象很符合当时江湖人物的大气与神秘感,充满了传奇色彩。
而与李曼江形成鲜明对比的女主角蓝玉,她是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美貌和执着的性格。
两位主角的组合让整个剧情更加动人。
此外,剧中的配角形象也十分鲜明,各具特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蓝玉的父亲蓝兄才,他是一个江湖中的传奇人物,有着卓越的武功和无尽的智慧,他的形象给人一种霸气与智慧并存的感觉。
还有一些其他的角色如庞石灵,刘可人等,他们都是铁血豪杰,有着各自的信念和理想。
这些配角的出色表演为整个剧情增添了一份动力和悬念。
总的来说,观看《李曼江城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中的制作精良,剧情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
这部电视剧不仅展现了唐朝末年的政治斗争和江湖纷争,也温情地描绘了人们对自由、爱情和正义的追求。
优秀本土抗战题材电影《火凤重天》观影体会

优秀本土抗战题材电影《火凤重天》观影体会《火凤重天》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段历史的回音,一个文化的承载,一次心灵的震撼。
它由重庆史研究会、国广文化传媒、重庆出版集团、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通过三年的论证和制作,将一个曾经的历史时期和一段不为人知的抗战故事赋予了生动的画面和声音。
电影的背景设定在抗日战争时期,主要线索围绕着华裔李凌爱和美国人斯科特来中国采访中国抗战展开。
在日寇轰炸重庆的历史关头,重庆人民展现出不怕牺牲、不怕轰炸、拼死战斗的精神,他们誓死赢得抗战胜利。
这一段历史,是重庆人民乃至中国人民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是对和平与正义的永恒呼唤。
电影的艺术表达非常精湛,它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呈现了那段历史时期的生活和战斗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民的坚韧。
同时,电影中的音效、配乐也十分到位,进一步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被重庆人民的英勇和坚韧所感动。
他们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中坚守家园,不畏生死,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信仰,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们的英勇和坚韧,不仅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此外,《火凤重天》也是一部彰显民族精神的电影。
它展示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时的团结和坚定,以及对于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这种民族精神,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弘扬和学习的。
同时,《火凤重天》也是一部在动画艺术上达到很高水平的电影。
它的制作精良,画面细腻,色彩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它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具有教育性和启示性。
总的来说,《火凤重天》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
它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抗战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更让我们看到了重庆人民的英勇和坚韧,以及对于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同时,它也为我们展示了动画电影的艺术魅力。
最后,我要说,《火凤重天》是一部有深度、有内涵、有质量的电影。
它不仅代表了重庆动画电影的最高水平,也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儿童剧导演李明华:一颗童心做教育

55EDUCATOR跨界KUAJIE儿童剧导演李明华:一颗童心做教育文 | 本刊记者 孙习涵人物简介:李明华,台湾地区著名儿童戏剧教育家,儿童剧导演,现任台北鞋子儿童剧团顾问、北京李明华戏剧屋负责人、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客座教 授。
的地方。
所以它们永远见不到自己的亲生母亲。
有一个绿蠵龟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记住她,就在蛋壳里留下录有自己的歌曲的录音盒,后来她在大海里遇见了一群哼着她的曲子的孩子,她哭了,知道那是它的孩子,但她最终并没有与她们相认,因为那是自然的生态。
剧的主创者是台湾著名儿童剧导演李明华。
在她的戏剧生涯中,她写了近50个剧本、导演了三十多部儿童话剧,在每一部戏中,她都糅合了种种教育的元素:情感、价值观、科学……但她从来都只是呈现故事,而不把道理说破。
“说破了的都不值钱。
”她半开着玩笑。
父母和孩子来到剧院一起看一部儿童剧是戏剧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戏剧的媒介,很多跨越时空和场域的亲子对话得以被促成。
“每一部儿童剧都会在孩子内心埋下一颗种子。
”这也是李明华所希望看到的,一部剧所催生的教育并非在当下就能发生,或许在若干月、若干年之后,或许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儿戏非儿戏虽然儿童剧承载着教育意义,但“说教”这个词从来不会出现在李明华的儿童剧中出现。
“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和父母讨论问题,或者带着疑问在自己的生命寻找答案,这才是儿童剧真正能够带给孩子的。
”李明华说。
她从来不觉得儿童剧是“简单”的,相反,它的深度可以超乎想象,“正所谓儿戏非儿戏,童话非童话”。
在很多成年人的认知中,儿童剧是“无聊”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儿童能从剧中看到儿童的某天,一位母亲突然收到了女儿的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为什么绿蠵龟的妈妈没办法见到她的小孩?”女儿解释之后,她方才想起来,两个月前她带女儿看了一场儿童剧,说的是关于绿蠵龟的故事。
而她自己早把这部剧给忘了。
这部剧的主角是自然界的一种叫绿蠵龟的生物,它们一出生之后就要爬向大海,在此后的生命中,它们浪迹于大海,唯有到了生育的时候才会回到出生56EDUCATORKUAJIE跨界世界,成人能从剧中看到成人的世界。
导演李曼华专访:没梦了会很怕老

导演李曼华专访:没梦了会很怕老
佚名
【期刊名称】《电影世界》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您之前拍摄的影片有过其他题材和形式,包括故事片《闹上双眼》,纪录片《范长江》等等,但近年来更多地专注于老年题材影片,尤其是纪录片的制作.为什么?08年的时候看到新闻,一个老人在家中去世,两周才被发现,而他的子女就在北京上班。
那篇报道写的很细,它甚至提到那个老人心脏病发后都已经爬到了电话边。
做电影的人都习惯于画面思考,当时想象到那个画面就觉得很震动我。
【总页数】1页(P29-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老故事的新讲述专访「逃跑的姜饼人」导演Tod Poison [J],
2.专访曾光(第二届中韩梦享微电影展最佳影片《送别》导演) [J], ;
3.《艋舺》导演钮承泽专访我有一个很大的梦,我难以言说。
[J], 雪风;娄军;
4.没一部通过,但我还要继续拍下去——导演吕乐专访 [J], 达到厂;
5.《中国梦之声》:我们的声音不一样——专访执行总导演严敏 [J], 丹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曼华导演简介
李曼华,女,纪录片、电影导演。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居住中国北京。
2000年-2002年在经济日报担任文字记者,负责人物报道。
2002年进入CCTV文化专题部《人物》栏目,担任人物纪录片导演,在五年间拍摄数十部人物纪录片。
2007年4月,成立电影工作室,策划、编剧完成女性电影三部曲《闭上双眼》、《自言自语》、《名存实亡》。
并完成同名女性小说。
2007年7月,作为编剧,导演,制片人完成女性电影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故事长片《闭上双眼》,入围第五届圣地亚哥女性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单元,第三届印度女性国际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
2008年-2010年,创作了电影剧本《六个大人和一个小孩》、《蓝莲花》。
2011年7月,作为导演的人物纪录片《范长江》获得中国西安民间影像节最佳导演奖。
2008年至今,致力于推动女性进步,关注老年事业。
目前工作主要包括,一方面,对现代女性生存状态进行调研、梳理,观察、思考,希望用纪录片、电影、小说、摄影等多种方式呈现,使一些陷入生存或精神困境的女性得到关注,从而这些女性获得帮助。
另一方面,主要关注中国养老问题以及全球老龄化问题,准备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如拍摄一系列养老题材的纪录片、电影,图片摄影等,呼吁全社会关爱老年人,希望推动中国养老改革。
2011年10月,制作完成中国首部反映中国高速老龄化养老现状,中国空巢老人生存状况的纪录片《我们正在老去》暨同名摄影展。
目前,正筹拍中国首部养老题材电影《蓝莲花》。
导演定位:推动女性进步关注养老事业
社会身份
北京迷影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常务理事
亚洲女性发展协会理事兼影视专业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
中国新电影俱乐部发起人、副理事长
主要作品年表
2002年导演人物纪录片《古琴大师----李祥霆》、《神经外科专家—韩济生》
2003年导演人物纪录片《中医专家----刘保延》、《海洋科学家—翦知敏》
2004年导演人物纪录片《著名作家----王小波》、《国际著名意大利建筑设计师--卡纳第》、《国际著名导演—张元》
2005年导演人物纪录片《国际整形医生--范金才》、《环境艺术家—米丘》《新闻家---范长江》
2006年导演人物纪录片《麻风病专家---李桓英》、《人兽共患病专家----于恩庶》、《影视明星—张静初》
2007年导演剧情片《闭上双眼》
2008年编剧剧情片《六个大人和一个小孩》、《蓝莲花》
2009年导演女性口述史《我是谁?》
2010-2011年导演纪录片《我们正在老去》暨同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