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调整说明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科学《火山》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火山》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火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火山喷发的一些现象。

2.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3.体会自然界的现象,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

能力培养:1.通过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自然界的现象具有的两面性。

2.培养学生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能根据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原理。

2.能从正反两反面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火山喷发。

教学准备: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学具准备:报纸、铝盘子、干净的窄口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谈话:今天老师讲课之前,先给同学播放一段视频,(火山喷发的视频),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2、谈话:现在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是甚么?看来很多同学都想知道火山喷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火山的成因。

(板书:火山的成因)二、探究新知1、认识火山的成因谈话:因为火山喷发我们都没有亲身履历过,因而请同学们来做一个模仿火山喷发的实验,同学们拿出教师让你们准备的实验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上的实验步骤做实验,做实验时一定要小心不要把苏打水洒到衣服上,小心不要伤着手。

教师巡视小组做实验情形,个别小组进行指导。

1)、小组代表说一说看到的现象。

2)、思考:模仿火山喷发实验和视频中的现象有哪些类似的地方?3)、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类似火山喷发的现象?4)、联想火山喷发视频,说一说模仿实验分别代表甚么?教师出示火山喷发剖面图:提问:(1)地球内部有甚么?(2)地球内部温度怎么样?(3)火山喷发物有甚么?它们是从那里喷出来的?(4)岩浆是一种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冲出地面?(5)火山喷发到底是怎么回事?(6)通过火山的喷发现象我们想象一下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组讨论:火山是如何形成的?全班交流总结:火山形成的原因?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酿成了粥状的岩浆。

小学科学_火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火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火山》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内容选自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火山》~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对火山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

教学中鉴于学生在生活中不可能亲眼看到火山喷发的样子~即使对火山有所了解~那也是肤浅的、基于表面的~所以教材的设计思路是:先为学生提供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启发学生在事实基础上思考火山喷发的原因~借助观察火山喷发的外部现象进行合理猜测~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探究火山的成因~这在教学中是个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是一种典型的“解暗箱”式课堂教学类型。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火山是由于地球内部高温、高压而引发的一种自然现象,能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火山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情感目标渗透科学自然观~树立关爱地球的思想~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科学兴趣。

教具准备:1(学生用:土豆泥、番茄酱、200ml烧杯、漏斗、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2(教师用:自制PPT、“火山形成原因”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展示暗箱师:神秘小礼物,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答认识火山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火山、研究火山。

,师板书课题:火山,师:对于火山~你有什么要研究的问题,生1: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生2:火山喷发是什么样子的,生3: 火山喷发与我们人类有关系吗,生4:怎样才能防止火山喷发,……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想要研究的问题~说明大家对火山很有研究兴趣。

同学们认为在所有这些问题中应该先解决哪个最基本的问题,生:我们首先研究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师:对~要想了解火山喷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以及怎样来防止火山喷发~前提必须知道火山形成的原因。

板书问题:火山的形成,师:同学们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可以通过查资料,做模拟实验,可以上网查询,可以咨询专家,……师:这些都是我们在科学课上解决问题常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火山》一课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的第2课,是在学习了《地球内部有什么》一课后,了解地壳运动所引起的自然界变化的系列知识之一。

在课本中,教材的思路是:先为学生提供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启发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思考火山喷发是怎么回事;再由学生操作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然后讲解火山喷发的原因以及火山喷发与人、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情分析: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关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较少。

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电视或网络对火山喷发的成因、危害等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他们来说,只有靠设计模拟实验和自己的想象才能更进一步理解火山的成因,这在教学中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火山形成的原因。

2.认识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灾难,但也可以造福人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意识到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这些变化对人有利也有弊。

2.体会到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秘密的欲望。

过程与方法:1.会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帮助自己获取信息,并整理信息。

2.能够与同伴进行交流,资源共享。

教学重点:模拟火山喷发。

教学难点:根据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三角架、酒精灯、火柴、易拉罐制成的小盒子(剪下部三分之一即可)、土豆泥(将土豆煮熟后捣烂,不加水,做成土豆泥)、番茄酱、水、小勺、烧杯;小玻璃瓶、红墨水、热水、冷水2.学生阅读材料:关于火山喷发的相关材料3.教师演示材料:火山喷发的视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发问题【教师活动】1.谈话后播放视频: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火山喷发视频,注意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发生的是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相关的问题要研究?2.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想要研究的问题,这说明大家的研究兴趣非常浓厚。

要解决大家所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认为应该先解决哪些最基本的问题呢?【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 (2)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 (2)

科学《火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利用自己收集的有关火山的资料了解基本知识;能够模拟火山的形成。

2、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火山的有关资料,自己收集关于火山的影片和图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影片和进行讨论交流手头资料。

1、提问:地球的构造分为哪几部分?地球内部有哪些特点?2、谈话: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地壳在不断的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3、提问: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4、谈话:关于火山,你想知道哪些问题?请各组讨论后,提出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

5、全班交流: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多,不可能都研究,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几个问题来研究好吗?(二)探究新知1、火山是怎样形成的?(1)谈话:我们先来研究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试答)。

(2)谈话:下面请同学们看图片,看完后,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3)播放课件(4)小组讨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5)全班交流、小结(6)谈话: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类似火山喷发的现象呢?讲解: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变成了粥状的岩浆。

灼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

从火山口喷出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叫做火山。

高压锅的蒸汽喷发和汽水开瓶。

2、火山发生时的现象是什么?火山爆发时现象:响声(很大)大地(剧烈震动)浓烟(冲向高空)灰、石块(落下来)岩浆(火红)3、火山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全班交流(然后出示课件)三:火山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1、好处:温泉、矿产、发电、肥料等。

2、坏处:地震、毒气、熔岩。

四、拓展活动了解世界著名的火山制作一起手抄报。

小学科学_2.火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2.火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火山》学情分析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关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较少。

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电视或网络对火山喷发的成因、危害等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他们来说,只有靠设计模拟实验和自己的想象才能更进一步理解火山的成因,这在教学中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另外,学生对于火山喷发对人们的影响更多地停留在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方面,而对于火山喷发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则很少关注到,这也是要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火山》效果分析视频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因此导入环节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火山发生时的现象。

增加视觉刺激,引发思考,带学生进入探究情境。

然后,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学生会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聚焦,确定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将探究集中在火山成因上。

让学生根据现象进行合理推理和想象。

而学生最喜欢动手操作,通过亲自体验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学生很有成就感。

通过实验使学生更能清楚地观察到火山喷发的成因是因为地球内部温度高、压力大。

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探究,这些做法都加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实验能力,学习模拟实验方法解决问题。

形成结论是对所收集整理的事实证据进行分析、综合、推理的过程,引导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形成结论,对在其头脑中形成科学概念是有帮助的。

培养了学生想象力、推测能力。

通过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学生了解到火山喷发对人类的生活既有危害又有好处,从而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

本节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

《火山》教材分析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本课借助对火山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

火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既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本课借此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事物的能力。

《火山》评测练习一、填空1、火山喷发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火山喷发的原理。

2.能在科幻小说《地心之旅》的启发下,写一篇关于地球内部的科幻小短文。

3.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4.能在写作时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把自己知道的火山的知识告诉给其他同学。

2.能大胆想象地球内部的情况。

3.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奥秘的欲望。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地球内部存在什么物质。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火山喷发。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说出科学技术在火山预报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模拟火山喷发,通过模拟活动启发学生想像火山喷发时的景象。

三、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活动材料:报纸、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可乐。

四、课时建议: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播放录相:火山喷发。

2.提问:在录相中你看到了什么?汇报:交流。

3.谈话:欣赏了火山喷发的情景,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火山为什么会喷发?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火山的喷发原理是什么?火山喷发前的征兆是什么?火山有什么危害?火山有什么好处?板书:形成、预报、利弊首先,我们来解决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师: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两组实验材料,大家任选一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

1.认识实验材料:大屏幕出示:A组: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

B组:250毫升的可乐2.明确实验方法。

课件出示操作步骤A组:(1)在地面或桌面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

(2)往瓶中倒入50克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堆一样的铝箔。

(4)将50毫升醋倒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5)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

《火山》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火山》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火山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平乡县直第三小学李玲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知道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2、)说出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能力目标(1、)在实验教学中,形成小组集体合作探究合力,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探讨。

( 2、)能够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

3、情感目标通过网上观察、查找和交流信息,体验网上学习的乐趣,了解有关国内外探索火山的情况,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科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用实验的方法模拟火山的喷发过程。

三、教学难点归纳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查阅书籍、收集网上资料、访问师长,收集火山的有关知识。

2.教师准备:PPT课件、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等。

发出巨大声音地球内力作用喷出大量气体火山喷发 落下灰尘石块流出炙热熔岩七、课后反思本课是学习了地震之后的又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火山。

由于本课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结合起来,所以我应用了多媒体课件,庞贝古城就被火山喷发物掩埋的教学视频中,火山喷发时的声音以及岩浆的喷发、流动如身临其境让学生感受火山喷发时的震撼,集中了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由于课本上对火山喷发形成原因描述太少,学生难于理解这一课的内容并且农村小学生只能从一些书籍里查阅一些资料,条件有限,猜想环节是无效的,通过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模拟火山喷发时的现象,突破了难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学生很快就从实验中理解了火山喷发的原因,并且在这个实验中,小组的合理分工、共同合作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感受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与优越性。

在实验归纳总结时,广思集意,发展学生的思维。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喷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地壳运动是引发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的原因。

2.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火山的实验,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火山成因的结论,并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探究火山的成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4.认识到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火山成因的结论。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火山的实验。

【教具、学具】学生:番茄酱、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地壳模型、漏斗、湿毛巾、蒸发皿、火柴、实验记录单、土豆泥、水槽、球里放番茄酱、一次性手套教师:火山石、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课:1.师: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副美丽的图片。

出示长白山天池。

师:知道长白山这么美丽的景色是怎么形成的吗?生:师:这是一个火山口,积水成湖,就形成了这么美丽的景色,老师到这儿来旅游时,带来了一些长白山的火山石,你们想看看吗?(实物投影展示)教师讲解:火山石又称多孔玄武岩,孔隙比较多,是火山喷发后由火山玻璃、矿物与气泡形成的,是一种环保材料,火山石中含有钠、镁、铝、硅、钙、钛、锰、铁、镍、钴和钼等里面含有几十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2.谈话:你们见过火山喷发吗?师: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火山喷发的视频,大家在观看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并思考:火山喷发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播放火山喷发视频。

提问:谁来说说火山喷发时有什么现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汇报:3.师:想不想知道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课件图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火山喷发(板书课题:14.火山喷发)(二)探究新知:猜测火山是怎样形成的?1.谈话: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刚才看到的火山喷发时的现象,大胆的来推测一下,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生猜测火山形成的原因:师注重引导:岩浆、高温、地壳运动、高压等教师小结:根据所学知识和现象,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推测:认为地壳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当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岩浆就会沿着地壳薄弱的有裂缝的地带喷薄而出,形成火山。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火山喷发的利与弊。

科学探究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性的科学问题。

2.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火山喷发的相关事实。

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观察到的现象。

4.能用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5.能对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料学态度1.能表现出对火山喷发成因进行探究的兴趣。

2.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综合考虑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人类的好奇心是推动探究火山喷发现象的动力。

教学重点能说出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火山喷发的利与弊。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报纸、铝盘、带窄颈的干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等。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1000多年前,“轰隆”一声巨响,古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

猛烈喷射的气体冲出火山口,连同喷发的熔岩一起冲上云霄,然后向地面倾泻。

一夜之间,距维苏威火山10千来远的繁华的庞贝古城就被火山喷发物掩埋了。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2.提问:岩浆是怎样从地球内部喷射到地球表面的呢?(二)掌握方法,实验观察1.掌握方法。

(1)出示实验方法:A.在桌面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中间。

B.往瓶中倒入50克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C.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

D.将50毫升醋倒入杯子中,然后加入2~3滴红墨水。

E.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2)温馨提示:A.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玻璃物品要轻拿轻放。

B.实验观察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溶液溅落到身体上。

C.实验完毕后,将仪器整理好。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和构造特征;2.了解火山的分类、地理分布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掌握火山喷发的过程和危害,并明确自我保护和应急措施。

二、教学内容1.火山的构造特征;2.火山的分类和地理分布;3.火山的影响和危害;4.火山喷发的过程;5.自我保护和应急措施。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运用图像、模型等实物来让学生深刻体会火山的建构;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方法来模拟火山喷发过程;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火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防范措施;4.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互相合作来解决问题,促进交流与协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前铺垫:通过图片展示,引入学生对火山的认识。

2.导入新概念:通过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火山的形成和构造特征。

3.课文内容讲解:教师介绍火山的分类和地理分布,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4.实验:让学生参与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体验火山喷发的过程。

5.总结课题:通过课题总结,让学生深入了解火山的构造特征和归类,同时了解火山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第二课时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2.导入新概念:从火山喷发的实验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和类型。

3.课文内容讲解:通过故事、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大型火山喷发的危害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4.合作学习: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通过互相讨论和分享,共同找寻应对火山灾害的措施,并进行课堂讨论。

5.总结课题:通过该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和类型,并形成防范措施的意识。

五、教学效果评估1.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2.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讨论表现等进行评估;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展现所掌握的知识,并得到教师的评价。

六、课后延伸1.自主学习,了解全球著名的火山;2.展开社会调查,了解人们对火山的认识及其对火山应对措施的建议;3.利用多种图像资料、实物模型制作装置、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火山喷发等现象,并与课堂所学知识相结合完善所学;七、教学反思通过实验、案例、合作等多种方法,我们帮助学生了解火山的危害和应对措施,同时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火山的构造、分类等知识,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火山》教学设计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喷发【教材内容】: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课【教材内容分析】: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教材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单元以地球的剧烈变化为板块,为学生讲解了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让学生明白地球上的自然变异,以及这些变异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学生或多或少从书上了解过火山喷发,但对其形成的原因不解,通过模拟火山喷发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火山喷发的威力,学生交流讨论对火山喷发过程的感受和认识,引导学生辩证思考火山喷发的影响。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处于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对于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喜欢问为什么,缺乏实践经验,课堂时可以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引导学生往学习目标上思索问题,并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火山喷发过程和现象;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2、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和资料分析,了解火山喷发过程和现象;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科学态度:尝试辩证看待事物的方法,体会灾害也具有利弊的两面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难点:观察、分析实验。

教学设备: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模拟实验道具。

【教学设计】:一、初识火山喷发1、视频导入,激起兴趣。

2、图片出示,初步了解火山二、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图片展示:火山喷发过程火山是如何从地底喷出来的呢?三、实验——再现火山喷发的情形模拟火山喷发的情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

实验器材:塑料盘、洗洁精、苏打粉、白醋、锥形瓶、量杯、纸漏斗、铝箔小组进行实验,小组进行汇报总结现象和结论PPT小结: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在上升的过程中,有的会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会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四、深入探究火山喷发原因1、PPT播放视频“火山为什么会喷发”火山的组成:火山口、火山堆、火山通道、岩浆、熔岩、火山云向学生介绍火山的组成六、火山造成的影响小组讨论交流:火山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利以及有害方面)图片出示小结: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全面的看待问题。

青岛版小学科学《火山》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火山》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2、《火山》教材分析:《火山》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关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较少。

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电视或网络对火山喷发成因、危害等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的资料;能够模拟火山的形成。

2、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学生: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火柴、三脚架、铁盒(或铜片)、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地球的内部有什么》,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有地壳、地幔、地核。

本节课呢,咱们继续学习关于地球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之前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片。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图片并思考,图中发生的是什么自然现象?(播放课件)通过这段视频学生可能看到:火山喷发时有红色的岩浆喷出,同时还有浓烟冒出、石块飞出;看到火山喷发时红色的岩浆像液体一样流出;火山喷发的烟灰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危害……大自然在赐予我们人类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如火山喷发时火山灰覆盖了城市,夺取了人们的生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火山、认识火山。

(师板书课题:火山),对于火山,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火山形成的原因)板书问题:火山是怎样形成的?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师:同学们看图片,你能猜测火山出是怎样形成的吗?请同学们各小组讨论。

根据火山喷发时的现象,要求学生猜想火山的喷发可能是什么原因?学生猜想火山形成的原因:同学们火山口有红色的岩浆喷出来(猜测地球内部温度可能很高);同时有浓烟和石块飞出(猜测可能是因为地球内部的压力很大);因此推断火山内部的成因:高温高压。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通过岩浆喷出,大家猜测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因为受到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的作用。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地球系统”这一学科核心概念中,要求学生能知道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能解释火山的成因。

所以本课重点关注火山喷发的成因推测、模拟实验的实验现象以及基于证据解释火山喷发的成因三个部分,帮助学生在思维上建立相关科学概念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基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火山喷发有一定的概念,但更多的认知停留在文字、图片和视频上,没有想过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也对地球的内部情况较为陌生。

所以学生直接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课通过模拟火山喷发,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对成因进行合理推测。

在拓展部分,通过对比火山模型喷发前后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火山喷发对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知道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在薄弱地带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知道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

科学思维: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模型分析的方法,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合理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分析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探究实践:能运用观察、模拟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态度责任:对探究火山喷发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积极参加模拟实验,具有基于证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

难点: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出示火山喷发的动图。

2.提问:通过图片,我们观察到火山喷发时有哪些现象?3.小结:火山喷发时,滚烫的岩浆会从地球的内部喷涌而出。

4.推测:地球内部的岩浆为什么会突然喷发出来?二、火山喷发的成因1.火山模型:(1)出示材料:土豆泥、番茄酱,分别模拟什么?(2)展示火山模型的透视图,明确每一部分的结构。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定稿)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定稿)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定稿)第一篇: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定稿)《火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火山喷发现象;能初步根据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2)认识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辨证的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1)学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意见。

(2)能用简单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火山的知识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秘密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火山喷发的新闻图片学生观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火山》一课二、进行新课1、观看视频,提出问题师:,我们先来看一段火山喷发的视频资料。

看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看一看火山喷发时的场景是什么样的?播放火山的资料片2、讨论:观看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A.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B.火山喷发物有什么,喷多高?它们是从哪里喷出来的?C.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3、认识地球的构造谈话:学习火山,我们必须先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地球的最外层就像整个鸡蛋的蛋壳,她是有一层层坚硬的岩石构成叫做地壳。

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地球最里层就像蛋黄一样叫做地核。

地球就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幔温度大致在1000~3000℃之间,地核的温度约为4700℃。

地球内部的岩石被高温融化为粘稠的像粥一样的物质叫做岩浆,岩浆在高温高压下会怎样呢?我们先做个游戏来说明。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地球内部构造知识,更有助于学生思考火山的喷发的原因)4、游戏:吹气球比赛规则:找两个同学吹,看谁吹得更大,直至将气球吹爆为止。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3火山》教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3火山》教案

《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3 火山》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火山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以及火山的类型。

•学生能够知道火山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火山活动的特点和过程。

•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解释火山现象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火山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及类型。

•火山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理解火山形成的复杂过程。

•认识到火山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火山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火山模型或模拟实验材料。

•火山科学书籍或网站链接。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火山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及类型。

•演示法:展示火山模型或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了解火山活动的过程。

•探究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火山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展示火山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火山吗?知道火山是怎么形成的吗?火山活动会给地表带来哪些变化?1.新课学习•火山的基本概念(5分钟)•介绍火山是地球内部岩浆等物质冲破地壳喷发到地表的自然现象。

•展示不同类型的火山图片,让学生了解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的区别。

•火山的形成原因(10分钟)•讲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质循环,引出火山形成的原因。

•利用模型或模拟实验,演示地壳板块的运动和岩浆的上升过程。

•火山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0分钟)•介绍火山喷发时岩浆、火山灰等物质对地表的影响。

•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火山地貌的形成和特征。

•学生探究(10分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解释某个火山现象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小组汇报: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1.整理•总结火山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指导学生在遇到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
三、总结巩固
1、学生概述本课内容
谈话:同学们,到现在为止,你们对火山和地震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提出再研究的问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探究问题
1、观察录像,了解自然现象。
(1)让学生看一小段录像,用感官来认识地震和火山喷发对人类带来的影响,从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关键性的一步,学生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进行研究是科学探究的起始。
(2)提问:你刚才看到的录像中,哪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呢?
3、为每小组配备一根长约30厘米、直径1~1.5厘米、学生用力能折断的干木棍,一条毛巾。
4、教师:构建“火山和地震”网站主页。
5、铁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
预习活动设计:
1、收集资料:有关火山和地震方面的各种信息(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地震前的征兆、火山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等等)
2、收集资料: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地震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
如果地震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4、导入探究: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下面就让我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亲临”地震、火山喷发的模拟现场,去探究一下地震和火山的奥秘,你们想不想去?那就欢迎你进入火山和地震网站来探究。
(二)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有关火山和地震的教学录像片。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地球上的板块、现代地震仪的挂图或投影片。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
第四课 火山和地震
设计人: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拓展信息的能力
3、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
谈话:同学们了解的真多!那么对于这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你有什么想法呢?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想提出来继续研究呢?
二次备课:
要通过具体的知识向学生介绍,火山喷发属于一种极少发生的自然灾害,并且这种灾害和当地的地质条件有关。
利用课件展现四川汶川地震时的监控视频和我国唐山大地震时的图片,让学生感知地震的强大威力和巨大的破坏力。
二、学习新课解决提出的问题
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提出的问题。
推荐自主学习的方法:阅读课文搜集资料实验研究……(最好通过专题网站学习)
2、集体交流,逐个自主解决问题
A、指导学生认识地震的原因。
(1)讨论:你推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讲解:从地震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地震时大地在剧烈地震动,有很大的破坏力。地下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假如这根木棍是我们想象中的地下的岩层,当岩层受到挤压的力越来越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木棍在力的作用下被折断,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时发生的断裂,木棍折断时发出的声响,想象到地震时发出的巨大声响;木棍被折断后产生的震动,想象到地震引起的大地剧烈的震动)
(5)组织学生讨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E、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对地震的研究。
(1)(出示张衡像及地动仪挂图)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科学家。在1800多年前,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震了解得越来越多,发明了各种仪器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例如地震仪(出示地震仪挂图)就是通过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来记录和预报地震的。
看来关于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的问题。那就请大家把今天没有完成的研究继续下去,当然你还可以通过查阅课外书籍、实地观察等其它方法进行探究。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研究火山和地震的专家。
(2)、1991年,法国火山学家( )夫妇在考察日本云仙岳火山爆发时不幸遇难。
(3)、地壳的(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 )。
(4)、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年。
(5)、我国科学家(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
2、简答:
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教学延伸:
(3)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
讨论:假如我们想象这一层一层的毛巾就是地层,地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毛巾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供,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也会发生褶皱变动)
(4)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
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根小木棍,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折断。当木棍被折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2、揭题:火山和地震
谈话:是呀!火山喷发和强烈的地震都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3、提出探究问题:
(1)提问:
A、你有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或火山喷发呀?如果有,当时你的感觉怎么样?
B、那对于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呢?可以先相互讨论讨论。
(2)根据学生问题板书研究项目:(学生可能涉及的研究项目有:)
模拟地震发生的原因时也可以使用三合板,通过重力压附使其断裂。
教师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预测地震的知识,让学生能消除一些对地震的恐惧感。
除了在教材中出现的地震中自救的方法外,教师通过网络可以查找一些其他的自救的方法。
限时作业:
1、我会填:
(1)、( )是由于地下熔融的( )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C、讨论:为什么说我国台湾省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频繁地区?
小结:在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岩层受到压力较大,这往往是火山和地震的多发地带。
D、指导学生了解地震的前兆。
(1)讨论:地震前兆有哪些?你们已经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
(2)讲述:地震前兆还有: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等。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地震的“活仪器”。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老师介绍一首歌谣给大家:
(6)讲述: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年地球上都要发生几百次;只是有的地震较弱,人们感觉不出来;只有强的成因。
(1)学生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
(2)用土豆泥和番茄酱模拟火山的喷发。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3)小结火山喷发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