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题(含答案)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课一练(含答案)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课一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3bbeb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8.png)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A.开展了土地改革B.实施了“一五”计划C.进行了三大改造D.发动了“大跃进”2.下面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从中可以直接读到的信息是()农林水利轻工业重工业运输邮电贸易物储文教卫生城市公用其他7.6 6.52 51.68 19.2 3 7.2 3.7 1.1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轻、重等各行业均衡发展B.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3.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有()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青藏铁路全线通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广大农民用努力增加生产、积极交纳农业税和交售粮棉的实际行动来支援工业建设;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大显身手;大批高等学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无条件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青春。
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能顺利完成主要得益于()A.苏联的援助B.良好的工业基础C.土地改革的完成D.人民群众齐心协力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的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153bb150e2524de5187e72.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题(解析版)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A. ③①④②B. ③④①②C. ④①②③D. ④③②①2.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A.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 优先发展重工业3.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
这表明()A. 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D.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4.如图所示,骑自行车身着“1953”工作服的劳动者,将写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给骑摩托车身着“1954”工作服的劳动者。
这些信息反映了()1 / 12A.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 三大改造即将大规模开展C. 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D. “一五”计划建设热情高涨5.“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主要的特点是()A. 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其他行业B.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C. 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兼顾D. 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和法制建设6.一九五六年六月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词中的“一桥”指的是()A. 济南黄河大桥B. 郑州黄河大桥C. 武汉长江大桥D. 南京长江大桥7.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基础练习(含解析)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基础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c8f3f1172ded630b1cb62f.png)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A. 1951年B. 1952年C. 1953年D. 1954年2.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
下图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 大跃进时期C. 改革开放以后D. 文革时期3.A. 农业B. 重工业C. 轻工业D. 商业4.下列图片能体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A. 图一B. 图二C. 图三D. 图四5.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的性质是( )A. 新民主主义宪法B. 社会主义宪法C. 旧民主主义宪法D. 共产主义宪法6.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事()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C.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中庆新生7.到1957年底,在工农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
由此可知当时我国B.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除经济阶段C. 优先发展重工业D. 已经超额完成各项指标8.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A. 交通运输业B. 农业C. 轻工业D. 重工业9.“它贯穿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这里的“它”指的是()A. 《共同纲领》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民法通则》10.国家统计局1953-1957年国民经济执行结果公报:“我们现在有了飞机、汽车、新式机床、发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等制造业。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A. 我国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 开始实践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C. 实行“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D. 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1.小明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期间的有① 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② 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③ 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④ 地主拱手交地契,农民获得新土地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有人说共产党只会打仗,不会搞建设,你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也不怎么样!请根据上述材料予以反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时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时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c87805767f5acfa0c7cd2f.png)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改革开放的实行2、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A.土地改革计划B.三大改造计划C.第一个五年计划D.分三步走的战略计划3、我国现在正处于“十二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应该是A.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B.实现国家工业化,完成三大改造C.优先发展重工业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A.重工业B.交通运输 C.农业D.商业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A.西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6、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是()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②大庆油田建成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④京广铁路建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8、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直接反映了()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改革开放重振东北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9、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的内容有()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经过全国人民的奋斗,许多梦想成为现实。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一桥”指的是()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钱塘江大桥D.郑州黄河大桥11、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后精练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后精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6bb94ba1c7aa00b52acb9c.png)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后精练含答案【单项选择】1.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完成2.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下列建设成就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有()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②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④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近郊建立起来了。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A.解放战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一五”计划期间D.改革开放时期4.下列内容发生在西藏的是()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川藏公路开通D.武汉长江大桥5.下列内容不属于“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的是()A.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D.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6.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农业B.重工业C.商业D.轻工业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产生于(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上述规定源于()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开幕,会议选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A.毛泽东B.朱德C.刘少奇D.周恩来10.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l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b6d49b02d276a200292e9a.png)
《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同步练习◆基础题一、选择题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2.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D.21世纪初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 )A.农业B.商业C.轻工业D.重工业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5.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C.宜昌长江大桥 D.黄浦大桥◆能力题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我国解放后土地改革开始到完成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C.沈阳第一机床厂制造出了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第一届政协召开②第一届人大召开③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结束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②④①③4.下列哪项内容出自右图法律文件?()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B. “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C.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5.“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A.1950——1952年B.1950——1953年C.1953——1957年D.1949——1956年二、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试卷【含答案】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26faf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1.png)
历史八下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1953~1957年,中国工业增长率为18%,其中钢产量增长率为31.7%。
这期间,中国工业及钢产量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 抗美援朝的胜利B. 一五计划的实施C. 三大改造的完成D. 人民公社的成立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A. 经济特区的建立B. 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C.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市场经济体制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政治协商制度4.下列不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的有()A. 新中国第一辆汽车B. 武汉长江大桥C. 青藏铁路D. 鞍山钢铁公司5.“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以上条文引自()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观察如图,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 如图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B. “一五”计划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上都有重要成就C. 重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在东北D. 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7.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投资比例为58%,交通运输为19.2%,水利农林为7.6%,文教卫生为7.4%,其他为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约为1:7.9.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期间()A. 农轻重比例协调B.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 重点培养建设人才D.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8.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b162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d.png)
一、选择题1.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A.背景B.经过C.特点D.成就2.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B.“一五”计划期间,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D.“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3. 胡兆森回忆道:“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感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A.中共七大召开期间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期间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4. 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我国生铁产量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A.①B.②C.③D.④5.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
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6﹪.这一状况应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B.大革命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文革”时期6. 下列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的是A.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B.中国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设C.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D.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7.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为少数民族代表们配备了汉语翻译,代表们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决票”上也印有汉、蒙、藏、维吾尔4种文字。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A.中央人民政府的正式成立B.各族人民平等地享有民主权利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D.西部大开发拉动边疆经济发展8. 下图是一套纪念邮票照片,上面写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部编版第四课第四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练习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部编版第四课第四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cb5010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8.png)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那是一名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20世纪(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2.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
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3.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
实践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从1954年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B.“一•五”计划胜利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胜利召开D.中共八大胜利召开5.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A.击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B.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C.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6.“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 1 :7.9。
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A.优先发展轻工业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C.优先发展重工业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7.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下图) ,时值()A.人民解放战争时期B.抗美援朝战争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土地改革时期8.下图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这辆汽车诞生于()A.沈阳B.长春C.大连D.武汉9.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个人的对话,其中正确的是( )A.西藏人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向外地的公路B.武汉人说,我第一次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是在1951年C.沈阳人说,我爸爸目睹了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的下线过程D.鞍山人说,我为我的家乡出现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而骄傲10.下列关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说法,错误的是()A.召开时间是1954年9月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D.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1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练习题 (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练习题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98ebae51e79b8969022620.png)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题一、填空题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从1953年至1957 年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选择题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B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6.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
这表明当时我国( B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D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8.“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新闻媒体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B )A.1950—1955年 B.1953—1957年C.1953—1958年 D.1952—1957年9.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D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D.大庆油田建成10.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图),时值( C )A.改革开放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土地改革时期1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完整版)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检测题含答案
![(完整版)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6435996c85ec3a87c2c5ef.png)
人教版历史(2017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检测题1.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障。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A.①②③ B.①②C.①③D.②③2.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化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抗美援朝3.下面是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
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 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5.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A.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B.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C.解放牌载重汽车投入运输 D.青藏铁路通车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这些成就( )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B.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D.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7.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99a4f1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f.png)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1953年9月,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运动,努力增加生产,节约原材料,降低产品成本,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全面地完成并争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这场运动()A.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为抗美援朝奠定工业基础C.促进工业化建设的发展D.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答案】C【解析】根据“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运动,努力增加生产,节约原材料,降低产品成本,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可知,这场运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利于促进工业化建设的发展,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建立,排除A项;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时间不符,排除B项;这场运动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排除D项。
2.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1954年,在某一次大会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主集中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D符合题意;A是我国的民族政策,B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排除。
3.19531957年,我国重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25.4%,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12.9%,农业年均增长速度是4.5%。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有()A.“一五”计划的实施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C.大跃进导致产量虚高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531957年,我国重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25.4%,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12.9%,农业年均增长速度是4.5%”,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7年,正值我国“一五”计划时期,“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https://img.taocdn.com/s3/m/f534d68bde80d4d8d15a4fe8.png)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测验出题人:眺知一、选择题1.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有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我党确立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A.发展重工业B.土地改革C.一化三改D.大跃进2.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其特点是()A.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B.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进行3.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实现()A.实现国家的工业化B.农业合作化C.手工业合作化D.工商业国有化4.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是指()①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有些话听了会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如:“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
”从这一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高指标、瞎指挥泛滥②“浮夸风”盛行③全国陷入动乱④体现了人们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表是吴斌同学整理的一张表格。
你认为这个表格的主题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新中国政权的巩固D.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7.“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到发电设备生产厂。
”以下属于那个年代成就的是()A.青藏铁路B.鞍山大型轧钢厂C.东方红一号D.大型客机C9198.“……特别是钢铁、煤、电力、石油机械制造、军事工业、有色金属、基本化工等工业。
有了这些工业,才能使国家工业化,才能巩固国防,才能使农业集体化,才能改造我国经济的面貌,才能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
(完整版)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6409d369eae009581becf8.png)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练习题(有答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人教版历史(XX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检测题1.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障。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2.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化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A.实行土地改革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抗美援朝3.下面是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当时部门工业农林水利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卫生其他投资比例58.2%7.6%9.2%7.2%7.8%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优先发展重工业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
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5.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A.武汉长江大桥通车B.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c.解放牌载重汽车投入运输D.青藏铁路通车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这些成就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B.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D.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7.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
2024北京重点校初二(下)期中历史汇编: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024北京重点校初二(下)期中历史汇编: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https://img.taocdn.com/s3/m/634a9c1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c.png)
2024北京重点校初二(下)期中历史汇编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2024北京西城初二下期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2024北京西城初二下期中)下表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员构成表,对此解释正确的是()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已经确立C.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广泛的代表性D.中国外交在这时期取得突破性进展3.(2024北京房山初二下期中)下面图文材料反映了()A.农村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B.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C.人民利益得到了法律保障D.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4.(2024北京北师大附中初二下期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前,有1.5亿人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说明()A.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了农村B.它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志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5.(2024北京北师大附中初二下期中)以下关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从1953年开始执行①使我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①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6.(2024北京十一实验中学初二下期中)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为少数民族代表们配备了汉语翻译,代表们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决票”上也印有汉、蒙、藏、维吾尔4种文字。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A.中央人民政府的正式成立B.各族人民平等地享有民主权利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D.西部大开发拉动边疆经济发展7.(2024北京十一实验中学初二下期中)1953年“鞍钢大型无缝七高炉开工纪念章”(下图)可用来研究()A.一五计划的工业建设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发与建设8.(2024北京十一实验中学初二下期中)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创造的伟大成就。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4[练习-素能拓展]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4[练习-素能拓展]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https://img.taocdn.com/s3/m/0a645ac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0.png)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个人的对话,其中正确的是()A.西藏人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向外地的公路B.武汉人说,我第一次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是在1951年C.长春人说,我爸爸目睹了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过程D.鞍山人说,我为我的家乡出现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而骄傲2.刘少奇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
”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3.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装本封面【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一五”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是沈阳第一机床厂。
因此,A、B、D三项叙述错误,C项正确。
2.【答案】B【解析】取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故选B项。
3.【答案】示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具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权的巩固,以及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迅速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被提上议事日程。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2022年春重庆市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2022年春重庆市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c5caf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f.png)
2.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2022春·重庆忠县·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1953~1957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图。
据此可知()A.一五计划成就显著B.英美经济持续衰落C.中国经济出现冒进D.三国均完成工业化2.(2022春·重庆南川·八年级统考期末)从1953年到2021年,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一幅治国蓝图。
下面属于“一五”计划主要成就的是()A.港珠澳大桥B.青藏铁路C.武汉长江大桥D.天问一号3.(2022春·重庆渝中·八年级统考期末)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沿海和内地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表明建国初期我国()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B.初步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D.充分发挥沿海工业的优势4.(2022春·重庆綦江·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5.(2022春·重庆万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一五期间,中国对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战争的威胁并未消失。
材料可用于说明“一五”计划实施的()A.背景B.目的C.结果D.意义6.(2022春·重庆梁平·八年级统考期末)“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
”上述现象发生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三大改造期间C.“大跃进”运动中D.改革开放后7.(2022春·重庆·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检测
【基础不倒翁】
1.下图漫画题为《敬祝进步》,骑自行车身着“1953”工作服的劳动者,将写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给骑摩托车身着“1954”工作服的劳动者。
该漫画反映了()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确立
C.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D.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
1.D
【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957年完成,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确立,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B 项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故C项错误;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漫画反映了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故D项正确。
2.下表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表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鼓励私人企业投入再生产
B.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C.对国民经济方针进行调整
D.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2.B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中国的重工业很落后,“一五”计划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
故选B项。
3.1953年~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和副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4.5%;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计划1
5.3%,农业和副业总产值也超过计划1.2%。
五年内,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42.8%,全国农民收入增加近30%。
上述数字说明了( )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C.我国改变了贫穷落后的局面
D.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3.A
【解析】1953年~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把握题干关键信息“超过计划”“增长”“增加”,不难判断题干中数字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故选A项。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成就最大的领域是( )
A.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B.工业和农业
C.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D.农业和商业
4.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在重工业与交通运输业方面所取得成就最大。
故选A项。
5.下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的发展情况,下列对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中国已经实现工业化
C.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
D.“一五”计划成就巨大
5.D
【解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指的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不是农轻重的比例,故A项错误;到1957年,中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故B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的比例有所变化,故D项正确。
故选D项。
6.《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可判断这里的会议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结合“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可知“代表们”参加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故选C 项。
7.大型纪录片《光辉历程》中有一段情节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下列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1956年制定的
B.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政府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7.D
【解析】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B、C三项都错误。
故选D项。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体制曾采取“议行合一”制,即中央人民政府不但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而且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我国最高行政权与最高立法权的分立开始于()
A.解放战争胜利以后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
C.中共八大召开以后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8.B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题干信息“最高行政权与最高立法权的分立”相符,B项正确。
故选B项。
9.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它颁布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82年
D.1999年
9.B
【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故选B 项。
10.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
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该“制度”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B
【解析】题干信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表明应是具体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之一,故A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与题干信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相符,故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与题干信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不符,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与题干信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项。
【能力过山车】
11.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是近现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
那一套。
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我们说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能立即执行,我们决定建立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1)材料一1954年宪法中的上述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规定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
【能力过山车】
11.(1)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优越性:执行力强,行政效率高。
趋势: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要符合本国国情;政治制度的制定必须坚持民主化、法制化。
【拓展摩天轮】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中苏两国就经济援助问题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谈判,两国政府最终商定,今后5年苏联给予中国必要的援助,开工建设骨干工程。
材料二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虽然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但是,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和强调以自力更生为主,凡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1956年,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方针。
材料三这是一个凯歌高唱的时期,中国人民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和斗志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取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取得对刚刚成为国家主人的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有何重大意义?
【拓展摩天轮】
12.(1)苏联的援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发扬自力更生的艰苦奋斗精神;等等。
(2)对广大劳动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精神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