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及破坏形式
地震破坏对桥梁结构安全性影响分析
地震破坏对桥梁结构安全性影响分析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地震破坏对桥梁的结构安全性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结构的抗震设计、桥梁材料的性能以及地震引起的震动等。
首先,地震破坏对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抗震设计中,如果发生地震,桥梁要能够保持基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不会发生断裂或崩溃。
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地震的因素,如地震力和地震波传播的特性等。
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可以降低地震对桥梁结构造成的破坏。
其次,地震会对桥梁材料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震引起的振动会对桥梁结构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惯性力,使桥梁承受更大的荷载。
因此,桥梁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成为了衡量抗震能力的重要指标。
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可以增加桥梁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对其造成的破坏。
而一些脆性材料,则容易在地震中发生断裂和破裂。
此外,地震引起的震动是桥梁结构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震波的震动强度和频率特性对桥梁结构的影响非常大。
当地震波通过桥梁时,会导致桥梁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剧桥梁的振动。
如果桥梁的自振频率与地震波的频率相近,就可能发生共振现象,造成桥梁结构的剧烈震动,进而导致桥梁发生破坏。
因此,合理调整桥梁的自振频率,使其远离地震波的频率范围,是一种有效减小地震影响的方法。
总体而言,地震破坏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桥梁抗震设计中,应考虑地震的因素,合理设计桥梁的结构和材料,以及降低地震波的影响。
这样才能够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减小地震对桥梁结构安全性造成的影响。
然而,由于地震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完全消除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对于桥梁的安全性,定期的检修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检查桥梁的结构完整性、材料性能以及抗震性能,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缮,可以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能。
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提高桥梁抗震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今,工程师们可以通过模拟地震试验、数值计算和结构改进等方法,来针对特定的地震情况对桥梁的抗震能力进行精确评估和改进设计。
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与加固方法
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与加固方法摘要:我国都是个地震频发的区域,我国国土占地41% 的区域处于地震基本烈度七级以上。
地震的发生会严重的影响到桥梁结构,带来无法修复的损伤。
本篇论文结合以往的经验,分析了五种在地震中经常出现的桥梁破坏形式,并对桥梁的抗震设计进行了相关描述,总结了提高抗震等级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方法1.引言通常,地震的发生会带来很大的破坏,特别是交通,对于地震后的救援重建工作有很大影响。
桥梁对于救援非常重要。
所以,进行桥梁的设计时,抗震设计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较易发生地震的地区,更应该加强重视。
1.地震对桥梁的主要损坏(一)桥梁地基与基础容易遭受的损坏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地基与基础部分是十分重要的,地震时,会产生地质变动,会对于地层的稳定性有所破坏,从而使得桥梁会出现地层的水平滑移、下沉和断裂等情况,影响到桥梁的结构,使桥梁的结构发生损坏。
地震发生时,桥梁的桩机容易出现剪断、倾斜破坏的情况,对于救援的及时性有所影响。
(二)桥台沉陷在桥梁施工时,桥台后填土与桥台两者没有完全进行固结,所以当地震发生时,就会以很大的破坏力出现,使得桥梁填土会出现较大的纵向荷载,地层产生的破坏力将使得桥台填土承受较大的纵向荷载,而且在发生地震时,桥台会受到被动土压力,因为,桥梁中受到桥面的支撑作用,地震产生时,桥梁会产生纵向力,使得出现以桥台顶端为支撑的旋转,造成桥梁结构上的破坏,出现偏差或者错位的情况。
地震时出现的纵向荷载,不只是会使得桥梁出现竖向旋转的情况,还会使得桥台垂直沉陷的情况发生,在强大的作用下,出现桥面的损坏。
(三)墩柱破坏进行桥梁设计时,应该考虑到抗震问题,增加桥梁墩柱的弯曲强度、弯曲延性、抗弯能力以及剪切强度。
如果墩柱受到破坏,会使得桥梁承受地震的能力变弱,从而产生如落梁、倒塌等情况的出现。
(四)支座破坏发生地震时,因为地震产生的外力巨大,会出现桥梁上下位移的情况,从而出现破坏支座的问题,由于支座破坏,使得桥梁整体性荷载分布会出现很大变化。
地震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分析
地震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分析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对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关键节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深入研究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桥梁在地震中的受力特点桥梁在地震作用下主要受到水平地震力和竖向地震力的影响。
水平地震力通常是导致桥梁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它会使桥梁产生水平位移、弯曲变形和剪切破坏。
竖向地震力虽然相对较小,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引起桥梁的墩柱破坏、支座失效等问题。
此外,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也会对桥梁的受力产生影响。
地震波包括纵波、横波和面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和振动方式不同,使得桥梁在不同部位受到的地震作用存在差异。
例如,面波在地表附近传播,其能量较大,对桥梁基础的影响较为显著。
二、桥梁结构对地震响应的影响1、桥梁的类型和跨度不同类型的桥梁(如梁桥、拱桥、斜拉桥等)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梁桥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其跨度较小,在地震中的变形能力有限;拱桥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对水平地震力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斜拉桥由于其复杂的结构体系,地震响应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桥梁的跨度也是影响地震响应的重要因素。
跨度越大,桥梁的自振周期越长,与地震波的共振可能性就越大,从而导致更大的地震响应。
2、桥墩和桥台的形式桥墩和桥台是桥梁的重要支撑结构,它们的形式和尺寸对地震响应有显著影响。
实心桥墩的抗弯和抗剪能力较强,但在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力;空心桥墩则具有较好的延性,但在强震作用下可能发生局部屈曲。
桥台的类型(如重力式桥台、轻型桥台等)也会影响桥梁与地基的相互作用,进而改变地震响应。
3、支座和伸缩缝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关键部件,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桥梁在地震中的变形和受力。
常见的支座类型如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支座等,它们在地震中的滑移和变形特性不同,会导致桥梁的地震响应有所差异。
地震效应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地震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一、背景介绍地震是地球上发生的地壳震动现象,常常造成重大的灾害和损失。
地震对工程建设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地震对工程建设的潜在和实际影响。
二、地震对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影响1.土地破裂:地震引起的巨大地壳震动可以导致土地破裂。
这种破裂可能会破坏地面上的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
2.地基沉降:地震会导致地基的沉降,这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地基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倾斜、变形甚至倒塌,因此在地震高发区域的工程建设中需要特别注意地基处理。
3.地下水位变化:地震可能会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
这对需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导致地下水的渗透和涌水,给建筑物和地下结构带来潜在的风险。
三、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1.结构破坏:地震的震动能够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压力。
如果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者质量不达标,地震很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因此,在地震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严格按照地震设计规范进行建筑物设计和施工。
2.建筑物震动:即使建筑物没有严重破坏,地震仍然能够引起建筑物的震动。
这种震动会对建筑物内部的设备和设施产生冲击和振动,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甚至影响建筑物内部的空间使用。
四、地震对工程进度和成本的影响1.工期延误:地震可能导致工程建设的停工和延期。
一方面,地震后需要对已经建造的工程进行安全评估和维修;另一方面,地震预警系统可能会触发工地的紧急撤离,从而导致工程停工。
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进度产生不利影响。
2.成本增加:地震可能导致工程建设的成本增加。
一方面,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地震防护措施,这将增加建设成本。
另一方面,地震后需要对已建工程进行修复和维护,这也会增加成本。
五、地震对工程安全管理的影响地震对工程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地震防护措施,加强对工程施工和设计的监督,确保建筑物能够抵御地震的冲击。
地震对桥梁各部结构的破坏
土木1103班谢立忠111120107(06)地震对桥梁的影响一、地震对桥梁的危害桥台的震害桥台是桥梁两侧岸边的支撑部分,一般是在岸边的原域填土上,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三角形或矩形的支台。
因为桥台的路基高且三面临空,振动大,桥台和下面土的刚度不同,又相互作用,土体本身在地震中会产生液化、震陷破坏。
桥墩震害桥墩是支撑桥身的主要构件,其震害主要包括桥墩的断裂、剪断和裂缝,其次还有桩柱因埋入深度不够等原因遭受破坏。
落梁震害落梁是桥梁最严重的震害现象。
地震时梁与桩柱发生位移,两岸桥台往河心滑移,引起岸坡滑移破坏。
对于钢筋混凝土梁式桥,地震时该桥活动支座上的梁均从支座上脱落,固定支座钢板焊接缝均被破坏,桥墩压碎。
不良基础导致桥梁破坏地震中大部分桥梁倒塌都是由于地基失效和砂土液化造成的,砂土液化通常指饱和粉细砂,在地震作用下失去抗剪能力,变为流动状态。
地基失去承载力,使得位于上部土层的桥墩倾斜、滑移。
支座破坏支座在桥梁结构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桥梁的桥身并不是直接架放在桥墩上,必须安装防落梁支座,用来防止地震时位移过大而造成落梁。
支座破坏是桥梁上部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破坏现象,相邻梁互相碰撞或梁的纵、横向位移,大多数都是以支座破坏为前导,强震时支座受到很大剪力和变形,这是桥梁上部就会脱离支座,产生落梁现象。
二、桥梁防震措施隔震支座法隔震支座法是在抗震应用的较为广泛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增加结构的柔性和阻尼来减小桥梁的地震反应的。
采用减、隔震支座在梁体与墩、台的连接处,通过设计或是应用新材料来实现结构柔性和阻尼的增加。
可以有效的减小墩、台所受的水平地震力,从根本上减小了地震的影响,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
利用桥墩延性桥墩的延性是抗震设计中可以加以利用的特点。
由于桥墩自身是具有延性的,将这一性质加强。
在强震时,这些部位形成的稳定延性塑性铰可以产生弹塑性变形,这样变形将延长结构的周期同时耗散地震的能量。
利用桥墩自身加强的延性,将地震力通过限度内的塑性变形渐渐分散,是在桥梁设计中比较容易实现的抗震方法。
桥梁抗震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桥梁抗震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在地震发生时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地震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桥梁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桥梁抗震性能的理论研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首先,需要对地震波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频率、振幅和相位,这些因素都会对桥梁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对地震波的频谱分析,可以了解其能量分布情况,从而为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基础。
在理论研究中,结构动力学是一个关键的领域。
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振动,而结构动力学则研究这种振动的规律和特性。
通过建立桥梁结构的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等动力特性。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桥梁在地震中的响应至关重要。
另外,材料力学在桥梁抗震理论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桥梁所使用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在地震作用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
研究这些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变形和破坏模式,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
有限元分析方法是目前桥梁抗震理论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可以将复杂的桥梁结构离散为多个单元,通过求解方程组来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利用有限元软件,可以模拟不同类型的桥梁结构、不同的地震工况,从而为设计提供详细的分析结果。
除了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也是评估桥梁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振动台实验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将桥梁模型放置在振动台上,施加模拟的地震波,可以直观地观察桥梁结构的振动情况和破坏模式。
在实验中,模型的制作至关重要。
模型需要按照一定的相似比例缩小,同时要保证材料特性和结构细节的相似性。
这样才能使实验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桥梁的抗震性能。
另外,传感器的布置也是实验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在桥梁模型的关键部位布置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可以获取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加速度等数据,为分析结构的响应提供依据。
桥梁抗震设计
桥梁抗震设计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两岸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桥梁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桥梁抗震设计的关键要素,以及现代技术在提升桥梁抗震性能方面的应用。
一、地震对桥梁的影响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它给桥梁结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地震力的作用下,桥梁结构可能发生严重的破坏,甚至导致垮塌,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桥梁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桥梁抗震设计要素1. 结构设计:桥梁结构设计是抗震设计的基础,其中包括桥梁的布局、材料选择和连接方式等。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降低破坏风险。
2. 地震动力学参数:在桥梁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地震动力学参数,如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频谱特征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模拟计算获得。
3. 桥墩设计:桥墩是桥梁结构中承受地震荷载的重要部分。
在桥墩设计中,需要考虑墩身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因素,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4. 受力分析:通过受力分析,可以确定桥梁各部分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合理的受力分析可以指导桥梁设计过程中的结构优化。
5. 抗震设计指标:抗震设计指标是评估桥梁抗震性能的重要依据,常用的指标包括破坏概率、损伤指标和位移响应等。
通过合理选择抗震设计指标,可以有效提升桥梁的安全性能。
三、现代技术在桥梁抗震设计中的应用1. 桥梁模型试验:桥梁模型试验是评估桥梁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
通过搭建桥梁模型,并对其进行地震模拟测试,可以获取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情况,从而指导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与施工。
2. 数值模拟分析: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桥梁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通过建立桥梁的有限元模型,结合地震动力学参数,可以模拟桥梁在地震中的响应情况,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3. 新材料应用:新材料的应用对桥梁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高性能混凝土、钢材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都可以提升桥梁的抗震能力。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地震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严重影响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因此,对桥梁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是保障桥梁安全的关键。
一、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其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
当地震波到达桥梁所在地时,会对桥梁结构产生多种影响。
首先是水平地震力的作用。
水平地震力会使桥梁产生水平位移和加速度,导致桥墩、桥台等构件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剪力。
如果这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不足,就可能发生开裂、屈服甚至破坏。
其次是竖向地震力的影响。
虽然竖向地震力通常比水平地震力小,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近断层地震或大跨径桥梁中,竖向地震力也不可忽视。
它可能导致桥梁支座脱空、梁体与墩台的碰撞等问题。
此外,地震还可能引起地基土的液化、滑坡等现象,削弱桥梁基础的承载能力,导致桥梁整体失稳。
二、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为了确保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多道防线原则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多个抗震防线,当第一道防线失效后,后续的防线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例如,墩柱可以作为第一道防线,当墩柱破坏后,支座、伸缩缝等构件能够起到一定的耗能作用。
2、能力设计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桥梁结构的各个构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式屈服和破坏,避免出现脆性破坏和不合理的破坏模式。
例如,应确保桥墩的塑性铰出现在预期的位置,并且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3、整体性原则注重桥梁结构的整体性,使各个构件之间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抵抗地震作用。
例如,通过合理设置系梁、盖梁等构件,增强桥墩之间的连接,提高桥梁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三、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1、静力法静力法是一种简单的抗震设计方法,它将地震作用等效为一个静态的水平力,作用在桥梁结构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规则、简单的桥梁结构,但对于复杂的桥梁结构,其计算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桥梁设计中的抗震技术与应用研究
桥梁设计中的抗震技术与应用研究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员和物资的流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不可预测且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对桥梁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在桥梁设计中充分考虑抗震因素,采用先进的抗震技术,对于提高桥梁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桥梁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要有效地设计桥梁的抗震性能,首先需要了解桥梁在地震中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桥墩破坏桥墩是桥梁的主要支撑结构,在地震中容易受到水平力和弯矩的作用。
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包括混凝土开裂、钢筋屈服、墩身倾斜甚至折断。
2、桥台破坏桥台与路堤的连接部位在地震中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和位移,导致桥台开裂、倾斜或坍塌。
3、支座破坏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部件,在地震中可能会发生移位、脱落或损坏,从而影响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
4、梁体破坏梁体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会出现裂缝、断裂或移位,严重影响桥梁的通行能力。
二、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场地选择应尽量选择地质条件良好、地势平坦的场地建设桥梁,避免在地震断层、软弱土层等不利地段建造。
2、合理的结构体系选择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结构形式,如连续梁桥、刚构桥等,避免采用抗震性能较差的结构。
3、强度和延性设计既要保证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又要具备一定的延性,能够通过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
4、多道抗震防线通过设置多个抗震构件和体系,形成多道抗震防线,当一道防线失效时,其他防线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保证桥梁的整体稳定性。
三、桥梁抗震技术1、基础隔震技术基础隔震是通过在桥梁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如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等,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少地震能量的输入。
隔震装置能够有效地隔离水平地震作用,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
2、耗能减震技术耗能减震技术是在桥梁结构中设置耗能装置,如金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等,在地震作用下,耗能装置通过自身的变形和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减轻结构的破坏。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给桥梁结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针对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结构的影响以及可能的防护和减灾措施。
首先,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是指桥梁受到地震荷载作用后的振动情况。
地震荷载由于其具有瞬间性和冲击性,会导致桥梁结构发生振动,进而引起桥梁上部结构的变形、裂缝以及破坏。
因此,对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次,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和实测两种方法进行评估。
数值模拟主要依靠有限元方法或其他数值计算方法,对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模拟和预测。
通过建立桥梁的数学模型,结合地震波的输入和土层特性等参数,可以得到桥梁结构在地震下的振动情况。
实测方法则是通过在实际桥梁上布设振动传感器,对地震发生后桥梁结构的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得到振动频率、加速度和位移等参数。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地震荷载的强度和波形特性。
地震的强度是指地震震级的大小,而地震波形特性则包括频率、周期、加速度等参数。
这些地震参数都会对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产生直接影响。
其次是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特性。
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是指其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固有频率,而阻尼特性则反映了桥梁结构动力响应的耗能能力。
同时,桥梁的几何形状、材料的力学参数以及支座的刚度等也会对其动力响应产生影响。
在进行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时,首先需要进行动力特性参数的确定。
这包括地震参数的选择,如地震波的输入要满足设计要求;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确定;以及结构模型的建立和校验等。
接下来,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或实测方法进行动力响应的预测和评估。
数值模拟方法需要根据结构特点和地震参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结构的动力响应。
而实测方法则需要进行地震发生后的实时监测,通过振动传感器等设备获取结构的振动数据。
地震对桥梁建造的影响与抗震设计
地震动的频谱特性与桥梁结构的自振 频率相互作用,影响结构的振动幅度 和破坏程度。
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
地震波引起的地面运动使桥梁结构产 生振动,包括水平、垂直和扭转振动 。
地震引起的桥梁破坏形式
01
02
03
支座破坏
地震作用下,桥梁支座可 能出现位移、剪切破坏或 脱落等现象。
桥墩破坏
桥墩是桥梁的主要承重构 件,在地震中可能因弯曲 、剪切或扭转而破坏。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智能化抗震设计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桥梁抗震设 计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减震隔震技术创新
发展新型减震隔震技术,如摩擦摆隔震支座、金 属耗能装置等,降低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力。
高性能材料应用
研发和应用高性能材料,如超高性能混凝土、碳 纤维复合材料等,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 久性。
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
该桥在1989年洛马普列塔地震中受损,但经过抗震加固和 改造,成功抵御了后续地震,展现了先进的抗震设计理念 和工程技术。
日本东名高速公路
在多次地震中,该高速公路的桥梁结构表现稳定,得益于 其采用的隔震支座和耗能装置等先进技术,有效降低了地 震对桥梁的破坏。
中国港珠澳大桥
作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在设计中充分考虑 了地震因素,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塑料等先进 材料,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
03
桥梁结构抗震措施
基础隔震技术
隔震沟和隔震槽
在桥梁墩台下方设置隔震沟或隔 震槽,通过阻断地震波的传播路 径来减小地震力对桥梁结构的影
响。
隔震支座
采用特殊设计的隔震支座,如橡 胶隔震支座、滑动隔震支座等, 以延长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降
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与改进
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与改进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桥梁结构来说,地震易损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因此,对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桥梁结构在地震中遭受破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地震产生的震动会使桥梁产生共振,从而增大桥梁受力;其次,地震会引起桥梁结构的变形,从而导致桥梁的屈曲和断裂;最后,地震可能引起桥梁基础的沉降和移动,导致桥梁整体的失稳。
为了减少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损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结构设计的改进:在桥梁结构的设计阶段,应运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软件,对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和优化的设计。
通过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2. 材料选择的改进:桥梁结构的材料选择也是减少地震损伤的关键。
使用具有较高抗震性能的钢材和混凝土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同时,还可以采用新型的抗震材料,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来增强桥梁的抗震能力。
3. 桥梁维护的改进:桥梁的维护工作也是保证桥梁在地震中不受损坏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查和维修,防止因老化和磨损等原因导致桥梁在地震中失稳。
此外,还可以在桥梁上设置抗震装置,如阻尼器和增稳支座,来减少地震的影响。
4. 可行性研究的改进:在设计桥梁结构时,应对其所在区域的地震条件进行详细研究,并进行地震承载力和地震易损性的分析。
通过合理的地震设计计算,可以精确地评估桥梁的地震易损性,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总结起来,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与改进是保障桥梁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改进结构设计、优化材料选择、加强桥梁维护和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可以有效地减少桥梁在地震中的损坏。
这些改进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还能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虽然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与改进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经验的积累,我们相信,在专家学者和工程师们的努力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为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及抗震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及抗震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
1. 桥墩和桥台的破坏:地震会对桥墩和桥台造成破坏,导致桥梁失稳或坍塌。
2. 桥面的破坏:地震会对桥面造成破坏,导致车辆无法通行。
3. 桥梁结构的变形:地震会对桥梁结构造成变形,导致桥梁失去承载能力。
4. 桥梁支座的破坏:地震会对桥梁支座造成破坏,导致桥梁失去稳定性。
抗震措施:
1. 设计抗震:在设计公路桥梁时,应考虑地震因素,采用抗震设计方法,确保桥梁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2. 加固改造:对于已经建成的公路桥梁,可以通过加固改造来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加装钢筋混凝土包裹、加装支撑等。
3.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公路桥梁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桥梁的安全性。
4. 建立应急预案:建立公路桥梁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
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灾害,对建筑物和桥梁结构造成严重破坏的能力不可小觑。
在桥梁结构的设计和建设中,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是确保桥梁在地震中具备合适抗震能力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 地震对桥梁结构的作用桥梁结构在地震中受到两个主要作用:地震激励和地震反应。
地震激励指的是地震震级和地震波对桥梁结构的作用力,地震反应则是指桥梁结构对地震激励的响应。
2.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地震响应分析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动力响应。
常用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包括等效静力法、模态叠加法和时程分析法。
等效静力法适用于简单桥梁结构,模态叠加法适用于中等复杂度的桥梁结构,而时程分析法适用于较为复杂的桥梁结构。
3. 设计地震动参数设计地震动参数是进行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中的关键参数,通常包括设计地震加速度、周期、阻尼比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地震区域和结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
4. 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指根据地震响应分析的结果,对桥梁结构进行合理的结构抗震设计,确保其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抗震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确定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设计抗震支座等。
5. 结构减震措施除了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结构减震措施来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
常见的结构减震措施包括增加阻尼器、设置减震支座、采用橡胶支座等。
6. 桥梁结构的监测与评估在桥梁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的有效性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的结构健康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结构问题,确保桥梁结构的长期安全性能。
总结: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是确保桥梁结构在地震中具备合适抗震能力的重要步骤。
通过合理选择分析方法、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采用适当的抗震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
此外,结构减震措施和监测评估也是确保桥梁结构长期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桥梁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中,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应被高度重视,以确保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可靠性。
地震对桥梁的危害、抗震措施及结构振动控制
提 高桥 梁的抗震 能力。国 内外多次地震 经验 证明 , 只要 桥 梁能满足 场地有利 、 结构合理 、 整体性 强、 工质 量 良好 施
和措施得 当, 一般均能提 高桥梁结构 的抗震 防灾能力。 关键词 : 地震 ; 梁震 害; 桥 抗震措施
中图分类号 : 4 25 U 4 . 5
文献标识码 : B
第 1 期 1
北 方 交 通
・ 9・ 5
地 震 对 桥 梁 的 危 害 、 震 措 施 及 结 构 振 动 控 制 抗
刘 春 , 长宏 , 刘 宋俊杰
180 ) 10 0 ( 中国华 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 司大连分公 司, 大连 摘
要 : 对桥 梁在地震 中暴露 出来的薄弱环 节 , 过慎 重选择桥 位 , 对结构 的薄弱部 位予 以局 部加 强, 针 通 并 来
地震对桥梁 的危害与结构型式 ( 包含 动力特性
因素) 体 系 布置 以及 抗震 构造等 有着很 大关 系。 、
另外 , 桥梁的震害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 于桥址 的地
基 条件 。
由石砌或素混凝土修建的桥墩 , 多从施工缝开 始断裂直至墩身被剪掉。此外 , 位于斜 坡上 的桥墩
因受斜 向土压力 的作 用会 在墩身 与锥 坡交 界处被 水 平 剪断 。 对 城市 高架 桥 、 交桥 , 立 因桥 墩破坏 而导 致落梁 的震 害 较 为 普 遍 。 在 美 国 洛 马 ・普 里 埃 塔 地 震 (99年 1 18 0月 1 7日, 7 0震 中烈度 8度 ) , M ., 中 最严 重 的震 害是 一座 长 80 的双 层 高架 桥 的 上层 公路 0m 桥 面 因柱体 断裂 而 塌落 在 下 层 桥 面上 ; 美 国诺 斯 在 雷 奇地 震 (94年 1 1 19 月 7日, . , 中烈度 9度 ) M67 震 中 , 7座 桥 梁 ( 括 一 座 立 交 枢 纽 ) 到 严 重 震 有 包 遭
道路桥梁的抗震性能提升与优化
道路桥梁的抗震性能提升与优化道路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保障人员和物资的流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不可预测且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对道路桥梁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提升和优化道路桥梁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一、道路桥梁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要提升道路桥梁的抗震性能,首先需要了解它们在地震中常见的破坏形式。
地震作用下,道路桥梁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主要的破坏情况:1、桥梁上部结构的破坏上部结构可能会因为强烈的水平地震力而发生位移、倾斜甚至掉落。
例如,梁体之间的连接部位可能会开裂,导致梁体失去整体性;桥墩顶部与梁体的连接处也容易在地震中受损。
2、桥墩的破坏桥墩是桥梁的主要支撑结构,在地震中容易受到较大的弯矩和剪力。
常见的桥墩破坏形式包括弯曲破坏、剪切破坏以及墩柱的纵筋屈曲等。
3、基础的破坏基础承受着整个桥梁结构的重量和地震传来的能量。
软弱地基上的基础可能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桥梁倾斜或倒塌;桩基础的桩身可能会折断或产生过大的位移。
4、支座的破坏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部件。
在地震中,支座可能会因为变形过大而失效,失去对上部结构的约束作用。
5、桥梁附属设施的破坏如栏杆、伸缩缝等附属设施在地震中也可能会受到损坏,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
二、影响道路桥梁抗震性能的因素了解了道路桥梁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后,还需要明确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提升和优化。
1、结构形式不同的桥梁结构形式在抗震性能上存在差异。
例如,连续梁桥相对简支梁桥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拱桥由于其拱圈的受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地震作用。
2、材料性能桥梁所使用的材料的强度、韧性和延性等性能直接影响其抗震能力。
高强度的材料能够承受更大的地震力,而具有良好延性的材料则可以在地震中通过变形吸收能量,减少结构的破坏。
3、桥梁的跨度和高度较大的跨度和高度会增加桥梁在地震中的动力响应,使其更容易受到破坏。
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与对策
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与对策地震,这一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常常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了解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于保障桥梁的安全和交通的畅通至关重要。
一、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1、水平地震力地震产生的水平震动是对桥梁结构最主要的影响之一。
这种强大的水平力会使桥梁的墩柱、梁体等主要构件发生位移和变形。
如果水平力超过了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就可能导致墩柱开裂、倾斜甚至倒塌,梁体滑落等严重破坏。
2、竖向地震力虽然竖向地震力相对水平地震力较小,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忽视。
它可能会增加桥梁结构的竖向荷载,导致桥墩的受压破坏,或者使梁体与支座之间产生过大的压力,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3、地基失效地震可能会引起地基的液化、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地基的不稳定会削弱桥梁基础对上部结构的支撑作用,使桥梁整体发生倾斜、下沉甚至垮塌。
4、结构共振桥梁结构具有自身的固有频率,如果地震波的频率与桥梁的固有频率接近,就会发生共振现象。
共振会使结构的振动幅度急剧增大,从而加重结构的破坏程度。
5、构件破坏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各个构件,如桥墩的混凝土开裂、钢筋屈服,桥梁支座的损坏,伸缩缝的破坏等,都会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
二、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1、墩柱破坏墩柱是桥梁的主要竖向支撑构件,在地震中容易出现弯曲破坏、剪切破坏和受压破坏。
弯曲破坏表现为墩柱的混凝土开裂、钢筋屈服,墩柱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剪切破坏则是墩柱在水平剪力作用下混凝土破碎、钢筋剪断;受压破坏通常是由于竖向荷载过大导致墩柱混凝土被压碎。
2、梁体破坏梁体可能会因为与墩柱的连接失效而发生滑落,或者由于自身的弯曲、剪切变形过大而出现裂缝甚至断裂。
3、支座破坏支座在地震中起到传递荷载和缓冲震动的作用,但其往往容易受到损坏。
常见的支座破坏形式包括支座的移位、剪断、脱落等。
4、基础破坏基础的破坏主要包括桩基础的断裂、承台的开裂以及地基的液化和不均匀沉降等。
简析桥梁震害成因与抗震设计
简析桥梁震害成因与抗震设计桥梁设计时需保证其可靠安全性,防止桥梁受到地震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出现严重破坏。
所以,在地震多发区域架设桥梁时,须保证其具备一定的抗震性。
力求保证桥梁在经历地震之后,还能保持其基本功能,尽量减少地震所带来的危害,以便日后修复。
本文主要对桥梁结构震害成因与抗震设计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标签:桥梁工程;结构;抗震;设计1、桥梁震害分析根据大量研究与调查我国震例以及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可发现,我国桥梁震害主要有如下几种:(1)地基基础破坏。
导致地基破坏原因通常是因为稳定性差、不均匀沉降等,而这都有可能会导致出现地层下沉、断裂以及水平滑移等现象进而对结构物造成破坏。
地基破坏以及基础破坏息息相关,如若地震影响到结构周围地基,则会降低结构强度,极易导致基础滑移或沉降情况发生,还可能致使倾斜或是剪断等情况出现,严重的还会导致墩台折断、倾斜或是倒塌。
(2)桥台沉陷。
地震出现时,如无完全固结桥台及其后填土,则纵向压力及被动土压力会变大,并逐步由桥台移动至桥跨方向。
(3)墩柱破坏。
该现象往往是因为弯曲强度小、剪切强度小以及弯曲延性差等原因导致,而其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
(4)支座破坏。
受到地震作用力影响,支座锚固螺栓可能会出现剪断、拔出等情况,从而改变了结构力传递方式。
2、地震对桥梁的破坏性分析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突发性的严重灾害,具有典型的偶然性和短暂性。
(1)场地和地基的破坏作用当地震发生时,首先是场地和地基破坏,从而产生桥梁破损并引起其他灾害。
地震发生后,桥梁的破坏形式一般表现为:桥台锥体、墩周铺护开裂,甚至滑移;墩台身位移,支座锚栓剪断,严重时产生落梁现象;砂土液化,桥墩下沉;墩台身开裂,严重时桥梁倒塌。
(2)场地的振动作用场地的振动作用是指由于强烈的地面运动引起桥梁的振动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地震响应与抗震设计
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地震响应与抗震设计地震是一种灾害性极强的自然现象,对于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挑战。
因此,在公路桥梁的设计和建设中,地震响应和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地震响应特点,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一、地震对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影响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是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震波的传播会导致桥梁受到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振动,对其结构产生影响。
另外,地震还会引起土体的液化、滑移、侧移等现象,使地基产生沉降或破坏,进而影响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地震响应1. 结构动力响应地震波导致桥梁受到的动力荷载会引起其结构的动态响应。
在地震作用下,桥梁可能发生振动、位移、变形等现象,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桥梁的破坏。
因此,进行桥梁的动力响应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2. 液化现象在地震中,土壤可能发生液化现象,这是一种会引起土体流动的现象。
液化土壤的产生会导致桩基和软基的沉降,进而影响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 断层影响地震发生时,断层会发生断裂和滑动,引起地震表面破裂。
如果桥梁建在断层或断层活动区域上,地震断层的影响将对桥梁的安全性造成重大威胁。
三、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抗震设计1. 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在进行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抗震设计时,首先需要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
通过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监测仪器的观测数据,可以获得地震动的频谱特性,进而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如设计地震烈度、设计地震加速度等。
2. 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设计是为了确保桥梁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能够承受并适应地震作用。
在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桥梁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桥梁基础、支座设计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动力响应分析,以评估桥梁的受力性能和变形情况。
3. 基础和地基处理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桥梁的抗震能力至关重要。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需要对桥梁的基础和地基进行处理,以增强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及破坏形式
【摘要】当前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发展较快,桥梁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延伸长度方面上都在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城市,高架桥已经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动脉。
然而,在地震的强烈影响下,桥梁设施会遭受巨大破损,甚至倒塌,其所带来的影响常常超过了桥梁因改建或维修所需要的巨额财政支出,由此可见,在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中,必须加强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以减轻一些损失。
为此本文就阐述了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及破坏形式,以期对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地震;桥梁结构;影响;破坏形式
桥梁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动脉和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不仅仅具有投资大、公共性强的特点,而且维护管理也显得比较困难。
因此在抗震防灾、危机管理系统中,桥梁成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而对于提高其抗震能力是加强区域安全、减轻地震损失的一项重要举措。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发展较为迅速,桥梁不管是在数量方面还是延伸长度方面都增长较快,可以说城市高架桥在大中城市中已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动脉,给居民日常生活活动带来了方便,为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地震的强烈影响下,桥梁设施会遭受巨大破损,甚至倒塌,其所带来的影响常常超过了桥梁因改建或维修所需要的巨额财政支出,由此可见,在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中,必须加强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以减轻一些损失。
1.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场地相对位移从而引起的强制变形,第二种就是场地运动发生的结构物振动。
前者是由于支点强制变形引起的过大的相对变形或超静定内力致使结构的安全性受到影响,而后者则是以惯性力的方式把地震荷载施加在结构物上从而导致安全性受到影响。
1.1场地运动引起的结构振动(第一种影响)
图1.1表示地震波从震源到结构物的传播过程示意图。
如图所示,地震时,桥梁结构物遭受到的地震运动主要是因为震源产生的地震波先通过地壳逐渐传至地下的深层基岩,然后由深层基岩传到表面土层的场地,因此建筑在地基上的桥梁结构物在场地运动的影响下而产生振动以及变形。
对于柔性结构的地震响应来说,不仅仅取决于同场地的振动外,而且还取决于相对于地基的振动,但是刚性结构的地震响应则主要由场地的运动决定。
所以,桥梁结构物受地震惯性力影响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场地运动特性,同时还取决于结构物自身特有的动力特性(如振动周期、阻尼等)。
根据图1.1的地震波传播方式来看,震源产生的地震波传播到地表面,其过程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地震波先通过地壳逐渐传至地下的深层基岩,第二阶段由深层基岩传到表面土层的建筑物。
在第一阶段,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其波形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振幅逐步减弱。
按照机理振幅衰减原理可知,它包括三个部分:能量辐射衰减、粘性衰减
和几何衰减。
因为在个阶段中,地震波的周期特性变化不是很大,波形变化主要表现为振幅衰减,因此也将它为距离衰减。
但是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第二阶段,需要传播至地表面的土层,土层之间又存在着分界,因此波在土层之间便产生折射和反射,然后传播至地表面。
基岩位置的地震波和地面的地震波振幅特性与周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与地表面土层的地质条件和结构有着密切得联系;按照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在研究分析结构地震响应时,不仅仅要考虑震源产生的地震规模,而且还要考虑表面土层的土质条件和结构、地震波的传播距离等的影响。
图1.1地震波传播途径示意图
1.2场地相对位移引起结构的变形(第二种影响)
对于纵向延伸较长的桥梁来说,各桥墩所处的位置、地质条件大体上都各有所异,支点之间遭受到的地震影响往往不一致,因此地震中发生的场地相对位移将对桥梁结构施加强制变形,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场地相对位移是导致梁及墩的结构损伤、支座切断、落梁破坏等地震破坏的主要因素。
场地相对位移对桥梁结构的影响相对场地运动引起的结构振动影响来说更难以预防,因而对于桥梁抗震的设计比较困难,目前的研究还在进一步探索完善中。
2.桥梁结构的地震破坏形式
根据在实际生活中桥梁产生的地震破坏情况来看,混凝土桥梁受到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体现有以下几方面。
2.1弯曲破坏
桥梁结构物因受到水平地震荷载作用,其弯曲变形严重致使混凝土T型柱的表面保护层掉落,钢筋压屈以及内部的混凝土被压碎、崩裂,从而使得桥梁结构物承载能力下降。
其破坏的整个过程如下。
2.1.1当弯矩超过了开裂许应力时,在截面就会产生水平弯曲裂缝(图a所示)。
2.1.2当裂缝不断扩展和荷载强度增大后,受拉侧的纵筋超过了它的屈服强度(图b所示)。
2.1.3在变形量增大的过程中,混凝土保护层逐步掉落、塑性铰范围也逐渐扩大(图c所示)。
2.1.4内部混凝土被压碎、崩以及裂钢筋被拉断(图d所示)。
在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物在受到弯曲破坏时,变形能力较好,即使在破坏产生以后,因其塑性变形能够减轻地震能量和刚度下降能够使地震荷载的强度减弱,基于这种特性,这种形式的破坏常可以不让桥梁在地震中产生倒塌。
2.2剪切破坏
桥梁结构物在水平地震荷载的作用影响下,当其T型柱遭受的剪切力大于截面剪切强度时,桥梁会产生剪切破坏,其破坏的整个过程为。
2.2.1当截面弯曲超过开裂强度时,在截面处就会产生水平弯曲裂缝(图a所示)。
2.2.2随着裂缝的逐步扩大以及荷载强度的增大,柱内就会发生斜方向的剪切裂缝(图b所示)。
2.2.3随着局部剪切裂缝的发展,箍紧屈服致使剪切裂缝进一步增大(图c所示)。
2.2.4出现脆性的剪切破坏。
当地震发生时,剪切破坏会导致桥梁遭受致命性的破坏,这种形式的破坏在实际中发生得教多(图d所示)。
2.3落梁破坏
当梁体的水平位移过大并大于梁端支撑长度时,就会导致桥梁产生落梁破坏。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墩和梁的相对位移过大,使得支座的约束能力消失从而引发,当梁的支撑长度不够、桥墩之间地震相对位移过大、梁间地震碰撞以及支座破坏等情况。
2.4支座损伤
支座损伤主要是上部结构的地震惯性力经过支座传至下部结构,当传递荷载过大并超过支座强度时,支座便产生破坏、损伤。
落梁破坏主要就是因支座损伤引起的。
■
【参考文献】
[1]陆本燕,刘伯权等.基于RC桥梁墩柱的地震损伤模型比较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S1).
[2]单波.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考虑地震及使用损伤的长期性能和修复[D].湖南大学,2006.
[3]江辉.近场地震下桥梁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能量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7.
[4]张菊辉,胡世德.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J].结构工程师,2005,(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