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桥梁工程防震方案

桥梁工程防震方案

桥梁工程防震方案一、前言桥梁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对于地震易发区的桥梁来说,地震安全性是一项关键问题。

地震对桥梁的破坏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桥梁结构的设计、材料、连接方式等因素。

因此,对桥梁进行有效的防震设计和加固是非常必要的。

二、地震对桥梁造成的影响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破坏可以对桥梁造成灾难性影响。

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会对桥梁结构产生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力,这种力会对桥梁结构产生变形,从而引起桥梁的破坏。

地震还会引起桥梁的基础沉降或破坏,导致桥梁整体的倾斜或塌陷。

三、桥梁防震的设计原则1. 考虑地震影响的设计载荷在桥梁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地震的影响,将地震影响的设计载荷作为桥梁设计的重要参数。

根据地震带来的水平和垂直向力对结构的影响,对桥梁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分析,确保桥梁在地震情况下的安全性。

2. 选择抗震性能良好的材料桥梁结构在地震的影响下,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

因此,在选用材料时,应该选择抗震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材等,确保桥梁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

3. 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针对地震易发地区的桥梁,应该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如桁架结构、悬索桥结构等,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此外,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配置,可以减小桥梁受地震影响的程度。

4. 设计合理的桥梁防震措施在桥梁设计中,应该合理设计桥梁的防震措施,如设置合理的支座、加固桥墩、设置减震装置等,以提高桥梁在地震情况下的安全性。

四、桥梁的抗震加固措施对于现有桥梁,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可以采取一些加固措施。

1. 加固桥墩在桥梁的桥墩部分,可以采取增加钢筋、包裹混凝土、设置剪力墙等加固措施,提高桥墩的抗震性能。

2. 设置减震装置在桥梁的结构中,可以设置减震装置,如液体阻尼器、摩擦减震器等,以减小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3. 采用抗震支座在桥梁的支座部分,可以采用抗震支座,提高桥梁在地震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桥梁设计中的地震防护考虑与措施

桥梁设计中的地震防护考虑与措施

结构健康监测
01
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桥梁结构响应,评估结构健康状况和
安全性。
地震预警系统
02
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提前预测地震并启动应
急措施,减轻地震对桥梁的破坏。
数据分析与优化
03
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优化桥梁设计方案和抗震措施,提
高桥梁抗震性能。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前景
限。
塑性力学方法
考虑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和能量耗散,通过弹塑性分析或塑性极限分析等 方法,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适用于结构刚度较小、地震动强度较高的情况,可更准确地模拟结构在强震作用下 的响应。
塑性力学方法需要更复杂的计算模型和参数设置,计算成本较高。
有限元法及数值模拟技术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桥梁结构的 精细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技 术模拟地震波的传播和结构的 地震响应。
桥梁设计中的地震防护考虑与措 施
• 地震对桥梁的影响及危害 • 桥梁地震防护设计原则与策略 •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分析方法 • 桥梁地震防护措施与实践案例 • 桥梁地震防护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地震对桥梁的影响及危害
地震波传播特性
体波
包括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地面上 下颠簸,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体波传播速度较快,对桥梁的垂 直和水平方向都会产生影响。
结构加固与改造措施及应用实例
结构加固措施
通过增加钢筋、钢板、碳纤维等材料,提高桥梁结构的承载力和 延性,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
结构改造措施
对原有桥梁结构进行改造,如增设墩柱、改变桥墩形状等,以提高 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应用实例

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与加固方法

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与加固方法

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与加固方法摘要:我国都是个地震频发的区域,我国国土占地41% 的区域处于地震基本烈度七级以上。

地震的发生会严重的影响到桥梁结构,带来无法修复的损伤。

本篇论文结合以往的经验,分析了五种在地震中经常出现的桥梁破坏形式,并对桥梁的抗震设计进行了相关描述,总结了提高抗震等级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方法1.引言通常,地震的发生会带来很大的破坏,特别是交通,对于地震后的救援重建工作有很大影响。

桥梁对于救援非常重要。

所以,进行桥梁的设计时,抗震设计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较易发生地震的地区,更应该加强重视。

1.地震对桥梁的主要损坏(一)桥梁地基与基础容易遭受的损坏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地基与基础部分是十分重要的,地震时,会产生地质变动,会对于地层的稳定性有所破坏,从而使得桥梁会出现地层的水平滑移、下沉和断裂等情况,影响到桥梁的结构,使桥梁的结构发生损坏。

地震发生时,桥梁的桩机容易出现剪断、倾斜破坏的情况,对于救援的及时性有所影响。

(二)桥台沉陷在桥梁施工时,桥台后填土与桥台两者没有完全进行固结,所以当地震发生时,就会以很大的破坏力出现,使得桥梁填土会出现较大的纵向荷载,地层产生的破坏力将使得桥台填土承受较大的纵向荷载,而且在发生地震时,桥台会受到被动土压力,因为,桥梁中受到桥面的支撑作用,地震产生时,桥梁会产生纵向力,使得出现以桥台顶端为支撑的旋转,造成桥梁结构上的破坏,出现偏差或者错位的情况。

地震时出现的纵向荷载,不只是会使得桥梁出现竖向旋转的情况,还会使得桥台垂直沉陷的情况发生,在强大的作用下,出现桥面的损坏。

(三)墩柱破坏进行桥梁设计时,应该考虑到抗震问题,增加桥梁墩柱的弯曲强度、弯曲延性、抗弯能力以及剪切强度。

如果墩柱受到破坏,会使得桥梁承受地震的能力变弱,从而产生如落梁、倒塌等情况的出现。

(四)支座破坏发生地震时,因为地震产生的外力巨大,会出现桥梁上下位移的情况,从而出现破坏支座的问题,由于支座破坏,使得桥梁整体性荷载分布会出现很大变化。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地震,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常常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对桥梁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交通生命线畅通的关键。

一、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形式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可能会遭受多种形式的破坏。

首先是桥梁上部结构的位移和落梁。

强烈的地震波会导致桥梁上部结构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如果相邻梁体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就可能发生落梁现象,使桥梁彻底失去通行能力。

其次,桥墩的损坏也是常见的破坏形式。

桥墩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住地震力而出现弯曲、剪切破坏,甚至发生倒塌。

另外,基础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地震可能导致地基土的液化,使基础失去承载能力,从而引起桥梁的整体下沉或倾斜。

二、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小震不坏”。

即在较小强度的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应保持完好,不出现任何损坏,能够正常使用。

二是“中震可修”。

当遭遇中等强度的地震时,桥梁结构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但经过修复后仍能继续使用。

三是“大震不倒”。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虽然桥梁结构可能遭受严重破坏,但应保证不发生整体倒塌,以避免造成更大的灾难。

三、桥梁抗震设计的方法1、静力法静力法是最早用于桥梁抗震设计的方法之一。

它将地震作用简化为一个等效的静力荷载,通过计算结构在这个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来进行设计。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由于没有考虑地震的动力特性,其设计结果往往偏于保守。

2、反应谱法反应谱法是目前桥梁抗震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基于大量地震动记录的统计分析,得到不同周期结构的地震反应谱。

通过将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代入反应谱,计算出结构的地震响应。

反应谱法能够较好地考虑地震的频谱特性,但对于长周期结构和非线性结构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时程分析法时程分析法是一种直接动力分析方法,通过输入实际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对桥梁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得到结构在整个地震过程中的响应。

公路桥梁在地震后的安全评估与修复计划

公路桥梁在地震后的安全评估与修复计划

公路桥梁在地震后的安全评估与修复计划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威胁。

公路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后的安全评估与修复计划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震对公路桥梁的影响、安全评估及修复计划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震对公路桥梁的影响地震对公路桥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损伤:地震会给桥梁结构带来巨大的震动力,从而导致桥梁结构的损伤。

如桥梁主梁的位移、断裂,墩柱的开裂等。

2. 破坏地基:地震会引起地基的液化现象,导致桥梁地基失稳,进而影响桥梁的安全。

3. 设施受损:地震会使得公路桥梁的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如护栏、路面等。

二、公路桥梁地震后的安全评估为了确保公路桥梁地震后的安全,需要进行科学的安全评估。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安全性评估:对桥梁结构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主梁、墩柱、桥面等各个部分的受损程度和安全性。

2. 地基稳定性评估:对桥梁的地基进行评估,包括地基液化程度、承载能力等。

3. 设施完好性评估:对桥梁的设施进行评估,包括护栏、路面状况等。

4. 影响分析:对公路桥梁受损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复。

三、公路桥梁地震后的修复计划根据安全评估的结果,确定公路桥梁地震后的修复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临时措施:对于受损严重的桥梁,需要立即采取临时措施以保证人员安全。

如设置警示标志、限制车辆通行等。

2. 抢修工作:对于不具备正常通行条件的桥梁,需要进行抢修工作,主要包括恢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完整性。

3. 完善设施:在修复过程中,还应考虑到桥梁的设施完善,如修复护栏、恢复路面等,以确保平稳的交通流畅。

4. 加固改造: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对受损的桥梁进行加固改造,提高其抗震能力,从而减少类似地震发生时的损害程度。

5. 监测与维护:修复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桥梁的监测与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桥梁的长期安全运行。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地震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严重影响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因此,对桥梁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是保障桥梁安全的关键。

一、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其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

当地震波到达桥梁所在地时,会对桥梁结构产生多种影响。

首先是水平地震力的作用。

水平地震力会使桥梁产生水平位移和加速度,导致桥墩、桥台等构件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剪力。

如果这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不足,就可能发生开裂、屈服甚至破坏。

其次是竖向地震力的影响。

虽然竖向地震力通常比水平地震力小,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近断层地震或大跨径桥梁中,竖向地震力也不可忽视。

它可能导致桥梁支座脱空、梁体与墩台的碰撞等问题。

此外,地震还可能引起地基土的液化、滑坡等现象,削弱桥梁基础的承载能力,导致桥梁整体失稳。

二、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为了确保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多道防线原则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多个抗震防线,当第一道防线失效后,后续的防线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例如,墩柱可以作为第一道防线,当墩柱破坏后,支座、伸缩缝等构件能够起到一定的耗能作用。

2、能力设计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桥梁结构的各个构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式屈服和破坏,避免出现脆性破坏和不合理的破坏模式。

例如,应确保桥墩的塑性铰出现在预期的位置,并且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3、整体性原则注重桥梁结构的整体性,使各个构件之间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抵抗地震作用。

例如,通过合理设置系梁、盖梁等构件,增强桥墩之间的连接,提高桥梁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三、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1、静力法静力法是一种简单的抗震设计方法,它将地震作用等效为一个静态的水平力,作用在桥梁结构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规则、简单的桥梁结构,但对于复杂的桥梁结构,其计算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桥梁防震方案

桥梁防震方案

桥梁防震方案随着城市的发展和道路交通的日益繁忙,桥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地震是一个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对桥梁的破坏性极大。

为了保障桥梁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桥梁防震方案。

1. 地震对桥梁的影响桥梁作为交通的重要枢纽,承受着巨大的荷载,同时也容易受到地震的冲击。

地震的主要影响包括地震力的直接作用、沉降和滑动的导致桥墩和支座的破坏、振动引起的桥面和桥梁结构的损伤等。

因此,防震方案的制定必须综合考虑桥梁的结构特点和地震作用特点。

2. 桥梁材料和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对于桥梁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首先,在桥梁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地震区域确定地震设计参数,并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如梁式桥、拱桥、悬索桥等。

其次,桥梁的材料选择也要密切关注地震性能,应使用高强度、耐震性能好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材等。

此外,桥梁的连接方式和支座设计也需要经过充分的计算和模拟,以确保其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桥梁抗震措施除了材料和结构设计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震措施来增强桥梁的抗震能力。

首先,通过在桥面和桥墩上设置减震装置,在地震时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少震害。

其次,增加桥梁的耐震连接及支撑方式,如采用抗震支座、抗震墩等。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桥梁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桥梁的长期安全运行。

4. 抗震技术与标准为了指导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抗震技术标准。

例如,在中国,有《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桥梁抗震检测技术规程》等。

这些标准提供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和指导,要求在桥梁建设中充分考虑地震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抗震设计要求。

遵循这些技术和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桥梁的损害。

5. 桥梁防震的经济性桥梁的防震方案不仅要考虑技术可行性,也需要考虑经济性。

制定防震方案时,需要权衡抗震措施的成本和效益,并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方案。

地震对桥梁建造的影响与抗震设计

地震对桥梁建造的影响与抗震设计

地震动的频谱特性与桥梁结构的自振 频率相互作用,影响结构的振动幅度 和破坏程度。
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
地震波引起的地面运动使桥梁结构产 生振动,包括水平、垂直和扭转振动 。
地震引起的桥梁破坏形式
01
02
03
支座破坏
地震作用下,桥梁支座可 能出现位移、剪切破坏或 脱落等现象。
桥墩破坏
桥墩是桥梁的主要承重构 件,在地震中可能因弯曲 、剪切或扭转而破坏。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智能化抗震设计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桥梁抗震设 计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减震隔震技术创新
发展新型减震隔震技术,如摩擦摆隔震支座、金 属耗能装置等,降低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力。
高性能材料应用
研发和应用高性能材料,如超高性能混凝土、碳 纤维复合材料等,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 久性。
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
该桥在1989年洛马普列塔地震中受损,但经过抗震加固和 改造,成功抵御了后续地震,展现了先进的抗震设计理念 和工程技术。
日本东名高速公路
在多次地震中,该高速公路的桥梁结构表现稳定,得益于 其采用的隔震支座和耗能装置等先进技术,有效降低了地 震对桥梁的破坏。
中国港珠澳大桥
作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在设计中充分考虑 了地震因素,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塑料等先进 材料,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
03
桥梁结构抗震措施
基础隔震技术
隔震沟和隔震槽
在桥梁墩台下方设置隔震沟或隔 震槽,通过阻断地震波的传播路 径来减小地震力对桥梁结构的影
响。
隔震支座
采用特殊设计的隔震支座,如橡 胶隔震支座、滑动隔震支座等, 以延长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降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及抗震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及抗震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及抗震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
1. 桥墩和桥台的破坏:地震会对桥墩和桥台造成破坏,导致桥梁失稳或坍塌。

2. 桥面的破坏:地震会对桥面造成破坏,导致车辆无法通行。

3. 桥梁结构的变形:地震会对桥梁结构造成变形,导致桥梁失去承载能力。

4. 桥梁支座的破坏:地震会对桥梁支座造成破坏,导致桥梁失去稳定性。

抗震措施:
1. 设计抗震:在设计公路桥梁时,应考虑地震因素,采用抗震设计方法,确保桥梁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2. 加固改造:对于已经建成的公路桥梁,可以通过加固改造来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加装钢筋混凝土包裹、加装支撑等。

3.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公路桥梁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桥梁的安全性。

4. 建立应急预案:建立公路桥梁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理与加固措施

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理与加固措施

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理与加固措施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公路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遭受地震影响,会引起桥梁结构的破坏和功能的丧失,从而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

因此,深入研究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理以及有效的加固措施,对于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探讨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理。

地震震源能量释放后,地震波将传播到桥梁结构中,桥梁的抗震能力直接受到地震波的影响。

公路桥梁的破坏机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 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地震波的振动会使桥梁产生横向、纵向和扭转等多个自由度的振动,引起结构的动力响应。

这种响应可能导致桥梁产生位移、应力和变形等,如果超过了结构的承载能力范围,就会引发破坏。

2. 支座和墩台的破坏:地震波会使桥梁支座和墩台产生振动,长时间的振动作用下,支座和墩台的基础土体可能发生液化或失稳现象,导致桥梁支撑体系的破坏。

3. 桥梁构件的损伤:地震波的振动会引起桥梁各个构件的相互碰撞和摩擦,从而损伤构件的连接点和材料,降低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4. 地质灾害的影响:地震往往伴随着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土石流等,这些地质灾害会直接影响桥梁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

针对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加固措施来提升桥梁的抗震能力和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

1. 构造设计的考虑:在桥梁的构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震荷载的作用,选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并进行合理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2. 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可以通过增加桥梁的自重和地基的基准强度,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可以采用增加墩台和桥面板的厚度,增加桥墩的数量和高度等措施,以增加桥梁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3. 使用抗震材料和技术:采用抗震设备、抗震支座和减震器等材料和技术,可以有效减小桥梁受地震波作用的振动幅度,降低结构的损伤程度。

地震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地震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地震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失。

其中,交通运输系统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

本文将探讨地震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来应对这些影响。

一、地震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 道路状况恶化:强烈的地震会导致道路破坏、坍塌和变形。

道路上的裂缝和巨石会阻碍交通流畅,甚至导致道路不通,对路面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2. 桥梁损毁:地震会对桥梁结构产生巨大破坏,进而阻碍陆上和水上交通。

桥梁的损毁不仅会导致交通无法顺利通行,而且可能导致车辆和人员的伤亡。

3. 铁路受损:地震会导致铁路线路损毁、铁轨断裂和道岔错位等问题。

这将导致列车无法正常运行,对长途客运和货物运输造成严重干扰。

4. 交通设施破坏:地震可能破坏交通设施,如停车场、加油站和修车场等。

这会限制车辆维修和燃料供应,进一步影响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

二、应对策略1. 灾前规划: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针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细化规划。

这包括建设抗震设施和增强交通设施的韧性,以减少地震对交通的影响。

2. 快速评估和维修:地震发生后,及时进行交通设施的快速评估,确定受损程度。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修复破损的道路、桥梁和铁路,恢复交通运输的正常流通。

3. 多样化交通方式:在地震发生后,可通过调整交通方式来减少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例如,推广使用轻轨、公交和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并提供多种选择以适应各种交通需求。

4. 分流和疏导交通:当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受损时,及时引导交通流至备选路线或交通纽带。

这有助于分流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和延误。

5. 加强技术支持: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增强交通运输系统的抗震能力。

例如,使用地震预警技术,提前通知相关人员,以便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6.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确保在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响应、组织救援和修复工作。

同时,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抗震应对能力。

浅谈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防治

浅谈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防治

浅谈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防治摘要强烈地震时,公路桥梁将遭受严重的破坏,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求地震区的桥梁在抗震、防震方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本文针对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防治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地震;桥梁危害;防治对现有的桥梁要做好防震加固工作,新建的桥梁要从设计上采取措施,并应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以适应抗震的要求。

1 地震引起的桥梁病害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常指由于地震波传播到地基引起桥梁震动,对桥梁结构及附属设施造成的损坏。

地震引起常见损坏如下。

1.1 墩台下沉和位移在砂性土和软黏土地区,地震使土的抗剪力大幅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土的承载力,导致墩台大幅度下沉。

构造地裂缝使墩台产生水平、竖直、倾斜变形。

1.2 砂土液化、地基和岸坡滑移砂土液化、地基失效和岸坡滑移也将导致桥梁大幅度破坏乃至倒塌,如裂缝、落梁等。

2 桥梁震害的基本规律2.1 高烈度震害比低烈度震害严重时桥梁产生位移的动土压力都是随烈度增加而增加的,一般来说,在稳定地基上地震烈度大于一定的地震动峰值加速系数才使桥梁遭受震害。

2.2 岸坡滑移和地基失效桥梁比稳定地基上的桥梁震害严重建桥场地处较广范围的地面以下10m~20m深度内的土层称为场地土,我国将场地土分为三类。

一般说来,一类土抗震性较好,二类土次之,三类土在强震的作用下导致地基失效,故震害较重。

2.3 顺桥向震害比横桥向震害严重由于顺桥向刚度比横桥向小。

顺桥向搭接长度比墩台横桥向富裕宽度小,各梁在顺桥向为串联结构,而横桥向为并联结构,因此地震荷载和相对位移在顺桥上出现较大的传递和不均匀分配。

3 梁式桥的震害3.1 刚性地基上梁式桥的震害洪水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洪峰到来时,桥梁墩台等部位有明显的阻水流作用,直接承受水流的冲击,容易发生损坏,造成桥梁坍塌、道路断行。

凡在地震中基础不出现位移、倾斜主岸坡不出现滑移地基,称为刚性地基,其主要震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顺桥向的震害(1)活动支座的震害活动支座是梁式桥抗震中的一个最薄弱的环节,一般当地震烈度大于地震动峰值加速系数时,都有可能造成活动支座的失稳、倾倒、脱落。

地质灾害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与防护

地质灾害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与防护

地质灾害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与防护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或外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这些灾害在发生时会对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影响,给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本文将探讨地质灾害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地震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与防护地震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破坏:地震能够导致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发生严重破坏,破坏程度与地震的震级密切相关。

2. 土壤液化:在震级较高的地震中,土壤可能发生液化现象,使得地基失稳,导致基础设施的沉降和倾斜。

为了减轻地震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1. 建筑物抗震设计:在设计建设高楼大厦时,需要采用抗震设计标准,确保结构在地震中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减少倒塌事故的发生。

2. 弹性桥梁设计: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

弹性桥梁设计可以使桥梁在地震发生时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减轻破坏程度。

3. 土壤改良工程:针对土壤液化问题,可以通过土壤改良的方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地震对基础设施的损害。

二、泥石流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与防护泥石流是由山体坍塌或降雨等原因引起的一种水土混合物流动现象,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损毁道路交通:泥石流中的大量泥沙和石块会淹没道路,导致道路交通中断,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2. 损害水利设施:泥石流冲击水利设施,如水库、堤坝等,有可能导致设施破坏或溃灌,进而引发洪灾。

为了有效应对泥石流的威胁,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防治治理措施: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泥石流防治工程,如搭建挡土墙、拦挡沟等,以减轻泥石流对基础设施的冲击。

2. 地质勘察和预警系统:通过地质勘察分析,及时预警泥石流的发生,提前采取措施避免其对基础设施造成损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滑坡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与防护滑坡是由于土地坡度过陡或地下水位上升等因素引起的土地下滑现象,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道路交通中断:滑坡往往会破坏道路,导致交通中断,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

桥梁工程中的震害及防治

桥梁工程中的震害及防治

桥梁工程中的震害及防治1摘要:地震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它的发生将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震害是桥梁工程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地震会导致桥梁不同程度的破坏,损害桥梁的使用性能。

本文简述了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形式,提出了防震减灾方法,综述了几种常见的减、隔震设置。

对汶川地震下典型的桥梁破坏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抗震设防建议。

关键词:桥梁;地震;减、隔震;防震减灾.0引言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地表破坏和桥梁受震破坏引起的。

其中地表破坏有地裂、滑坡、塌方、岸坡滑移和砂土液化等现象。

地震会使桥梁发生竖向和横向的位移,造成桥梁跨度的缩短、伸长或墩台下沉。

在陡峻山区或砂性土和软黏土河岸处,强烈地震引起的塌方、岸坡滑动以及山石滚落,可使桥梁遭到破坏。

在浅层的饱和或疏松砂土处,地震作用易引起砂土液化,致使桥梁突然下沉或不均匀下沉,甚至使桥梁倾倒。

在坡边土岸或古河道处,地震则往往引起岸坡滑移、开裂和崩坍等现象,造成桥梁破坏。

桥梁受震破坏的表现梁桥受震破坏的表现形式1.墩台开裂、倾斜、折断或下沉;2.支座弯扭、断裂、倾倒或脱落;3.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间相对位移;4.落梁。

拱桥受震破坏的表现形式1.拱圈开裂;2.墩台下沉;3.多孔时墩身开裂、折断;4.落拱。

1、桥梁减震、隔震技术减隔震技术是减震、隔震技术的总称。

减震技术是指在结构中安装具有特殊性能的特制装置,发生强震时该特制装置能率先进入塑性,产生比较大的阻尼,消耗输入到结构中的大量地震能量;而隔震技术是指利用隔震装置,将结构与地面运动隔离开,从而大幅减小进入到结构的地震能量。

实际应用中,常将两种技术合二为一。

1.1、减、隔震技术原理减隔震技术利用隔震和阻尼耗能双重作用来达到减隔震目的。

当结构周期超过一定值以后,结构的地震响应是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减小的。

同时,结构阻尼在运动中能大量吸收耗散地震能量。

阻尼力与位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结构的阻尼越大,结构耗散的能量越多,结构的地震响应值在周期不变的情况下是随着阻尼的增加而降低。

地震与城市交通:地震对城市交通和道路的影响

地震与城市交通:地震对城市交通和道路的影响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造成广泛而严重的影响。

地震可能导致道路受损、桥梁倒塌、地铁线路中断等情况,进而造成交通瘫痪、人员伤亡和物资运输困难。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震对城市交通和道路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应对。

一、地震对城市交通的影响1. 道路受损:地震会导致道路地基沉降、地面裂缝、路面塌陷等情况,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

道路受损会使得交通拥堵,甚至无法通行,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困扰。

2. 桥梁倒塌:地震可能导致桥梁结构受损,甚至倒塌,阻断了道路的连通性。

桥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受损,会导致交通中断,对城市交通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3. 地铁线路中断:地震可能导致地铁路轨变形、隧道倒塌等情况,使地铁线路中断。

地铁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旦发生中断,会使得大量乘客无法正常出行,对城市交通运输造成重大影响。

4. 路面破损:地震震动会导致道路路面破损、坑洼等情况,使得行车不顺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此外,路面破损还可能导致车辆故障,进一步影响交通流畅性。

5. 交通信号中断:地震可能导致交通信号灯倒塌或损坏,使得交叉口无法正常进行信号控制。

交通信号的中断会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二、应对措施1. 加强道路抗震能力:在城市道路建设和维护中,应注重抗震设计和抗震技术的应用,提高道路的抗震能力。

通过使用抗震材料、合理设置排水系统、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等手段,提高道路的抗震性能。

2. 建立灾后交通恢复预案:城市应建立完善的灾后交通恢复预案,明确各项抢修工作的优先级和时间表。

预案应包括抢修队伍的组织、交通管制措施、临时交通设施的建设等内容,以便在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交通恢复工作。

3. 快速抢修道路和桥梁:地震发生后,应立即进行道路和桥梁的紧急抢修工作。

重点修复主干道路和关键桥梁,保障交通的连通性。

同时,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次生灾害对道路的进一步破坏。

混凝土桥梁的地震工程保护

混凝土桥梁的地震工程保护

混凝土桥梁的地震工程保护一、引言混凝土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一直是广大路政人员和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焦点。

而由于地震的影响,混凝土桥梁的安全性往往会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如何保护混凝土桥梁的地震安全性,已经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地震对混凝土桥梁的影响及危害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造成的震动,地震的强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离、震源能量密度以及地质构造等有关。

地震对混凝土桥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震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桥梁的动力响应,会引起桥梁的振动,从而对桥梁结构产生破坏。

2.地震震源波在地面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从而产生地震波的反应谱,地震波的反应谱会对桥梁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

3.地震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某些构件可能会出现破坏,如混凝土的裂缝、钢筋的拉断等,这些破坏可能会导致桥梁结构的整体破坏。

4.地震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可能会发生局部塌陷或全面垮塌,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地震对混凝土桥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地震工程保护措施,将会对桥梁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威胁。

三、混凝土桥梁地震工程保护措施1.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保证混凝土桥梁地震安全的首要措施。

抗震设计的目的是使桥梁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包括抗震强度、抗震可靠性和抗震韧性等方面。

抗震设计应根据地震区划、地震地质条件、桥梁结构类型和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采用先进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方法,确保桥梁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结构加固对于现有的混凝土桥梁结构,需要进行结构加固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结构加固的方法包括增加钢筋、加固节点、加装补强板等。

增加钢筋是指在现有混凝土结构中增加钢筋的数量和直径,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加固节点是指在现有混凝土结构节点处增加强化筋、加固板等,以提高其节点的抗震能力。

加装补强板是指在现有混凝土结构表面加装一层钢板或碳纤维板等,以提高其整体的抗震性能。

桥梁震害分析及加固维修措施

桥梁震害分析及加固维修措施

桥梁震害分析及加固维修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桥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桥梁运行时间的增加,桥梁的状态也会逐渐恶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地震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对桥梁震害分析及加固维修措施进行探讨。

桥梁震害分析地震对桥梁的影响地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灾害,它可以对桥梁造成严重的影响。

地震的力量会对桥梁产生一定的冲击,使得桥梁的构造受到破坏,导致桥梁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以下是地震对桥梁造成的破坏情况:•地震会引起桥面上的振荡和位移,导致桥梁杆件和连接处产生应力、变形和裂缝等问题。

•地震也会导致桥梁的地基土体产生液化,进而直接危及桥梁的稳定性。

•地震会引起支座的破坏和位移,导致桥梁整体发生侧倾和沉降等问题。

桥梁震害诊断针对桥梁的震害问题,需要进行专门的诊断和检测。

目前,针对桥梁震害问题的常用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扫描式激光测量:这种方法可以在高速公路桥梁中实现全面的道路路面及桥梁的三维形态数据自动化测量。

其优点在于,高效且准确度高。

•桥梁结构物非接触式检测:通过对桥梁上的电磁波进行检测,可以获取桥梁结构的信息,如线性变形、非线性变形、刚度系数等信息。

•特征频率分析法:该方法用于侦测桥梁结构的自由振动频率,并通过对振动频率和涉及结构参数对其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评估。

桥梁加固维修措施桥梁加固方法针对桥梁的震害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

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以下几种:•加强横向刚度:通过在桥梁的横梁上添加刚性横向支撑杆,来增强桥梁的横向刚度。

•加强纵向刚度:通过在桥梁上添加桥面加筋钢筋,来增强桥梁的纵向刚度。

•置换损坏部件:对于已经损坏严重的部分,需要及时置换为新的部件,以保证桥梁的完整性。

桥梁维修方法桥梁的维修对于保证桥梁的安全至关重要。

常见的桥梁维修方法有以下几种:•涂漆:通过在桥梁上涂上特殊的防震涂漆或防腐蚀涂漆,来保护桥梁表面。

•补漏:当桥梁表面出现水漏现象时,可以采用补漏的方法来修复。

地震对桥梁的危害

地震对桥梁的危害

地震对桥梁的危害 当地震波遇到⼟质松软的盆地地形时,所发⽣的扩⼤效应称为共振现象。

共振现象会使建筑物摇晃的更厉害。

那么你知道地震对桥梁有哪些危害吗?下⾯是店铺为你带来的地震对桥梁的危害,⼀起来看⼀看吧。

地震对桥梁的危害 浅谈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防治摘要强烈地震时,公路桥梁将遭受严重的破坏,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求地震区的桥梁在抗震、防震⽅⾯贯彻预防为主的⽅针。

本⽂针对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防治进⾏详细阐述。

对现有的桥梁要做好防震加固⼯作,新建的桥梁要从设计上采取措施,并应进⾏抗震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以适应抗震的要求。

1 、地震引起的桥梁病害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常指由于地震波传播到地基引起桥梁震动,对桥梁结构及附属设施造成的损坏。

地震引起常见损坏如下。

1.1 墩台下沉和位移在砂性⼟和软黏⼟地区,地震使⼟的抗剪⼒⼤幅度降低,从⽽降低了⼟的承载⼒,导致墩台⼤幅度下沉。

构造地裂缝使墩台产⽣⽔平、竖直、倾斜变形。

1.2 砂⼟液化、地基和岸坡滑移砂⼟液化、地基失效和岸坡滑移也将导致桥梁⼤幅度破坏乃⾄倒塌,如裂缝、落梁等。

2、桥梁震害的基本规律 2.1 ⾼烈度震害⽐低烈度震害严重 地震的简介 地震具有⼀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地震带。

太平洋地震带⼏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70千⽶),全部的中源(70千⽶~300千⽶)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的⼤⼩,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震级通常⽤字母M表⽰。

我国⽬前使⽤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的⾥⽒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通常把⼩于2.5级的地震叫⼩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

地震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地震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地震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当地震发生时,道路、铁路、桥梁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可能会受到损坏,导致交通运输的中断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地震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地震对交通运输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道路破坏和封闭:强烈地震可能导致道路的破坏和垮塌,使得道路无法通行。

破坏的道路会阻碍车辆通行,从而导致交通运输的中断。

2. 桥梁受损:地震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破坏,使得桥梁无法承载重量或者垮塌。

桥梁的破坏会影响交通运输的连通性,使得车辆无法通行于不同地区之间。

3. 铁路中断:地震对铁路系统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地震可能导致铁轨错位或者桥梁的破坏,使得铁路无法正常运行。

铁路的中断会对大范围的运输产生影响,并导致运输成本的上升。

4. 港口损坏:地震可能对港口设施造成破坏,包括码头、堤岸和船只。

当港口无法正常运营时,货物的装卸和运输会受到影响,导致货物滞留和供应链中断。

面对地震对交通运输的严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减轻损失并提供恢复交通的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对策略:1. 加强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时,应采取抗震措施来提高其抗震能力。

这包括选用抗震设计标准、加强桥梁的稳固性和结构强度,并对道路进行适当的地质勘测。

抗震设计的基础设施能够更好地抵御地震的冲击,减少交通运输的中断时间和损失。

2. 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建立完善的紧急救援机制是减轻地震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关键。

相关部门应建立紧急救援计划,包括快速清理道路和铁路、恢复交通设施、组织紧急运输等。

同时,还应提前培训专业救援人员,以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和效率。

3. 提供备用交通通道:为了应对道路和铁路的中断,可以提前规划和建设备用的交通通道。

这包括建设替代道路、桥梁和铁路线路,以确保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顺畅地转移交通流量。

4. 制定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在地震发生后,需要采取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来减少拥堵和混乱。

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与对策

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与对策

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与对策地震,这一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常常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了解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于保障桥梁的安全和交通的畅通至关重要。

一、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1、水平地震力地震产生的水平震动是对桥梁结构最主要的影响之一。

这种强大的水平力会使桥梁的墩柱、梁体等主要构件发生位移和变形。

如果水平力超过了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就可能导致墩柱开裂、倾斜甚至倒塌,梁体滑落等严重破坏。

2、竖向地震力虽然竖向地震力相对水平地震力较小,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忽视。

它可能会增加桥梁结构的竖向荷载,导致桥墩的受压破坏,或者使梁体与支座之间产生过大的压力,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3、地基失效地震可能会引起地基的液化、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地基的不稳定会削弱桥梁基础对上部结构的支撑作用,使桥梁整体发生倾斜、下沉甚至垮塌。

4、结构共振桥梁结构具有自身的固有频率,如果地震波的频率与桥梁的固有频率接近,就会发生共振现象。

共振会使结构的振动幅度急剧增大,从而加重结构的破坏程度。

5、构件破坏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各个构件,如桥墩的混凝土开裂、钢筋屈服,桥梁支座的损坏,伸缩缝的破坏等,都会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

二、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1、墩柱破坏墩柱是桥梁的主要竖向支撑构件,在地震中容易出现弯曲破坏、剪切破坏和受压破坏。

弯曲破坏表现为墩柱的混凝土开裂、钢筋屈服,墩柱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剪切破坏则是墩柱在水平剪力作用下混凝土破碎、钢筋剪断;受压破坏通常是由于竖向荷载过大导致墩柱混凝土被压碎。

2、梁体破坏梁体可能会因为与墩柱的连接失效而发生滑落,或者由于自身的弯曲、剪切变形过大而出现裂缝甚至断裂。

3、支座破坏支座在地震中起到传递荷载和缓冲震动的作用,但其往往容易受到损坏。

常见的支座破坏形式包括支座的移位、剪断、脱落等。

4、基础破坏基础的破坏主要包括桩基础的断裂、承台的开裂以及地基的液化和不均匀沉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防治
摘要强烈地震时,公路桥梁将遭受严重的破坏,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求地震区的桥梁在抗震、防震方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本文针对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防治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地震;桥梁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u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060-02
对现有的桥梁要做好防震加固工作,新建的桥梁要从设计上采取措施,并应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以适应抗震的要求。

1 地震引起的桥梁病害
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常指由于地震波传播到地基引起桥梁震动,对桥梁结构及附属设施造成的损坏。

地震引起常见损坏如下。

1.1 墩台下沉和位移
在砂性土和软黏土地区,地震使土的抗剪力大幅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土的承载力,导致墩台大幅度下沉。

构造地裂缝使墩台产生水平、竖直、倾斜变形。

1.2 砂土液化、地基和岸坡滑移
砂土液化、地基失效和岸坡滑移也将导致桥梁大幅度破坏乃至倒塌,如裂缝、落梁等。

2 桥梁震害的基本规律
2.1 高烈度震害比低烈度震害严重
时桥梁产生位移的动土压力都是随烈度增加而增加的,一般来说,在稳定地基上地震烈度大于一定的地震动峰值加速系数才使桥梁遭受震害。

2.2 岸坡滑移和地基失效桥梁比稳定地基上的桥梁震害严重
建桥场地处较广范围的地面以下10m~20m深度内的土层称为场地土,我国将场地土分为三类。

一般说来,一类土抗震性较好,二类土次之,三类土在强震的作用下导致地基失效,故震害较重。

2.3 顺桥向震害比横桥向震害严重
由于顺桥向刚度比横桥向小。

顺桥向搭接长度比墩台横桥向富裕宽度小,各梁在顺桥向为串联结构,而横桥向为并联结构,因此地震荷载和相对位移在顺桥上出现较大的传递和不均匀分配。

3 梁式桥的震害
3.1 刚性地基上梁式桥的震害
洪水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洪峰到来时,桥梁墩台等部位有明显的阻水流作用,直接承受水流的冲击,容易发生损坏,造成桥梁坍塌、道路断行。

凡在地震中基础不出现位移、倾斜主岸坡不出现滑移地基,称为刚性地基,其主要震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顺桥向的震害
(1)活动支座的震害
活动支座是梁式桥抗震中的一个最薄弱的环节,一般当地震烈
度大于地震动峰值加速系数时,都有可能造成活动支座的失稳、倾倒、脱落。

(2)固定支座的震害
固定支座的破坏将引起以下两个方面的破坏:一是顺桥向的纯剪力破坏;二是横桥向的弯扭损坏。

(3)墩台位移震害
梁墩的相对位移将引起固定支座销钉剪断、柱式支座倾斜甚至倾倒、桥台胸墙及梁端撞裂、每孔缩短或延长成不规律的交替变化等震害。

(4)胸墙及梁端破坏
当地震烈度等于或大于地震动峰值加速系数时,墩身开裂,固定支座被剪断后,梁将撞击胸墙或梁端出现弧形撞击。

2)横桥向的震害
当地震荷载在桥梁上部结构中产生的横向水平力大于支座的摩阻力或支座的抗剪强度时,梁与墩台出现相对位移并剪断支座,使支座产生横向位移,当梁两端支座形式不同时还会产生扭矩使支座扭转破坏。

3.2 非刚性地基上梁式桥的震害
非刚性地基是指地震中地表以下土层出现液化和岸坡出现滑动的地基,或者墩台出现位移,沉降的地基。

其主要震害如下:1)由于岸坡滑移造成的桥梁震害
在地震作用下,土体向河心滑动,出现地裂缝并以此形成多道地裂缝,其缝宽可达1m以上,一般发生在地震烈度以上。

墩身倾斜、开裂和折断。

在岸坡滑移时,墩台位移向河心倾斜,移动土压力增加,使墩身或桩身在稳定层顶面附近弯裂和折断;
2)由于地基液化造成的桥梁震害
饱和松散粉细砂土和黏粉含量小于15%~20%的饱和粘砂土,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液化。

桥台和台后路基下沉;出现在地基液化或岸坡滑移现象后,大部分桥台发生下沉,台后路基也都出现大幅度下沉。

4 桥梁抗震加固措施
4.1 桥梁抗震构造要求
对于简支梁、连续梁、系杆拱等梁式体系,必须设置阻止梁墩横桥向相对应位移的构造,阻止梁的横向位移。

对于悬臂梁和t型刚构除采取与简支梁、连续梁、系杆拱等梁式体系相同措施外,还应采取阻止上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出现横桥向相对位移的构造
措施。

对于活动支座,均应采取限制其位移、防止其歪斜的措施。

对于简支梁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震中落梁,如采取螺栓连接、钢夹板连接,以及将基础置于可液化层一定深度等措施。

不论是梁式桥还是拱桥尽量避免在不稳定的河岸修建,并应合理布置桥孔,避免将墩台布设于在地震时可能滑动的岸坡突变处。

大跨径拱桥的主拱圈宜采用抗扭刚度较大、整体性较好的断面型式,如箱形拱、板拱等。

当主拱采用组合断面时,应加强组合截面的连接强度。

对于双曲拱桥应加强助波间的连接。

砖石、混凝土腹拱的拱上建筑,除靠近墩台的腹拱采用二铰或三铰,其余腹拱宜采用连续结构。

4.2 梁式桥的抗震加固措施
1)防止顺桥向落梁的抗震措施主要有:增设挡块和加强胸墙,桥台加固挡板,用h形卡架和三角形支架加固,墩帽上设置活动支座挡块等;
2)防止横桥向落梁的抗震措施主要有:用钢丝绳横向连接加固,边主梁外侧设置挡块或挡杆,边主梁外侧设钢支架加固等;
3)防止支座破坏的主要措施有:宽盖梁上设置支座挡块,u形承托支座加固,一字形承托支座加固,两支座用钢筋纵向连接加固等。

4.3 拱式桥的抗震加固
对于双曲拱桥,因其连接部位的连接较多,这些薄弱环节也予以加固。

其主要抗震措施有:拱肋与拱波之间用钢筋混凝土补强,拱顶上部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或用加劲钢及剪力撑法,对拱脚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等。

4.4 墩台和基础的抗震加固
基础在设计或修建时没考虑地震因素时,应采取以下加固措施:对于扩大基础,可采用外加固围裙的方法进行抗震加固;加打木桩,浇筑混凝土,增大基础底面面积;对于桩基础,采用加筑围裙式条
形基础;在一般冲刷线以下,桥台前端加高斜撑;桩墩两侧架设斜撑加固;对于排架桩,采用扩大桥墩断面加固法;台后土压力较大时,可在台后加建挡墙;在台前增设扶壁加固,其基础埋深一般在冲刷线以下1m。

地震造成台后沉陷,用台后增设桥孔来稳定桥台。

台背两侧出现坍塌时,改建后u形台,从而加固台身以稳定土坡。

5 结论
综上所述,为适应桥梁队抗震的要求,针对震害所出现的各种薄弱环节,加强桥梁构造以提高桥梁抗震能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亚辉,林家浩.香港青马桥抗震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2(3).
[2]毕桂平,江涌.大型复杂立交工程中匝道桥抗震分析计算模型研究[j].桥梁建设,2003(6).
[3]顾培英,曹庆明,邓净.桥梁横桥向抗震减震措施研究[j].桥梁建设,20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