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两减三基本

合集下载

一控两减三基本

一控两减三基本

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要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要划定总量的红线和利用系数率的红线。

规划要求,到2020年,农业的用水总量要保持在3720亿立方,利用系数要从现在的0.52提高到0.55,这主要需要通过工程措施和节水技术措施,并且通过鼓励农民节约用水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和鱼养农业。

“两减”,主要是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

按照规划的要求,2020年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要实现零增长。

解决化肥的问题,主要是要防止或者减少过度施肥和盲目施肥,通过测土配方等技术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提高利用率。

再一个办法,鼓励农民通过绿肥、农家肥的使用,来替代化肥、培肥地力。

对于农药来说,主要是解决过量的不安全的施用问题,要用“管住高毒、减少低毒、科学用药”的办法来解决。

管住高毒,要修改农药使用条例,明确高毒农药要实行定点购买和实名制购买,这样防止高毒限用农药的滥用。

同时,通过科技研发和补贴的政策,使农民用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这样,既降低生产费用,同时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基本”,就是针对畜禽污染处理问题、地膜回收问题、秸秆焚烧的问题采取有关措施,通过资源化利用的办法从根本解决好这个问题。

对于牲畜粪便主要抓两条:一是种养结合。

根据环境的承载量,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的发展来消纳牲畜粪便。

二是重点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改造,采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办法把粪污通过沼气工程充分利用起来。

对于地膜回收,一是要修改标准,要提高薄膜的厚度,现在薄膜太薄,很难回收。

二是研发可降解的农膜,以及研发回收机械,通过这些把地膜回收回来。

对于秸秆焚烧,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是肥料化,通过秸秆还田,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二是饲料化,通过青贮玉米发展草食畜牧业。

三是基料化,把它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充分用起来。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把回收储运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使它能够形成一个服务的新产业,让农民既方便又有好处,这个事情才能真正实施。

扎实“一控两减三基本”促农产品提质增效

扎实“一控两减三基本”促农产品提质增效

扎实“一控两减三基本”促农产品提质增效关键信息项:1、协议目的:扎实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

2、参与方责任与义务:明确各方在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中的具体职责。

3、执行措施与步骤:详细阐述为达到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和阶段性安排。

4、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体系,确保协议执行效果。

5、奖惩机制:对履行协议表现出色和不达标的情况设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11 协议背景为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特制定本协议,以扎实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的实现。

111 “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内涵“一控”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两减”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三基本”指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12 协议目标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在一定期限内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显著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121 具体目标指标明确农业用水总量的控制上限,设定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削减比例,确定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的资源化利用率目标。

13 参与方责任与义务131 农业生产者责任合理规划种植和养殖规模,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施药,积极参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

132 相关企业责任提供符合环保标准的农业生产资料,研发和推广绿色环保的农业技术和产品,协助农业生产者进行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133 政府部门责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

14 执行措施与步骤141 农业用水控制措施推广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优化种植结构,实行水资源定额管理。

142 化肥减量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加有机肥使用,开展化肥减量示范项目,加强施肥技术培训。

143 农药减量措施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农药使用监管。

“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剑指农资

“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剑指农资

14/758卷首语 近日,农业部出台《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和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保障措施。

《意见》指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

“一控”,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确保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两减”,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三基本”,即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确保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常态化、制度化运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农业资源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态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此次意见的出台而举行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实际上化肥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为特征的化学农业,“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剑指农资已经而且仍然将会为我国以及许多国家农业的发展发挥极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药利用率下降,而且环境负面影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无论从理论、实践,还是从国际国内的经验和做法来看,完全可以做到化肥农药减量而粮食不减产。

第一,化肥农药利用率虽然在粮食作物上面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我国跟先进水平比较,还有提升空间。

化肥使用这几年比较多的是果树和蔬菜,这几年果树和蔬菜种植面积扩展较快、施肥量比较高,而且超出了安全水平,减量空间非常大,将来这些方面要作为重点进行削减。

(完整word版)一控两减三基本

(完整word版)一控两减三基本

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要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要划定总量的红线和利用系数率的红线。

规划要求,到2020年,农业的用水总量要保持在3720亿立方,利用系数要从现在的0.52提高到0.55,这主要需要通过工程措施和节水技术措施,并且通过鼓励农民节约用水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和鱼养农业。

“两减”,主要是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

按照规划的要求,2020年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要实现零增长。

解决化肥的问题,主要是要防止或者减少过度施肥和盲目施肥,通过测土配方等技术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提高利用率。

再一个办法,鼓励农民通过绿肥、农家肥的使用,来替代化肥、培肥地力。

对于农药来说,主要是解决过量的不安全的施用问题,要用“管住高毒、减少低毒、科学用药”的办法来解决。

管住高毒,要修改农药使用条例,明确高毒农药要实行定点购买和实名制购买,这样防止高毒限用农药的滥用。

同时,通过科技研发和补贴的政策,使农民用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这样,既降低生产费用,同时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基本”,就是针对畜禽污染处理问题、地膜回收问题、秸秆焚烧的问题采取有关措施,通过资源化利用的办法从根本解决好这个问题。

对于牲畜粪便主要抓两条:一是种养结合。

根据环境的承载量,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的发展来消纳牲畜粪便。

二是重点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改造,采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办法把粪污通过沼气工程充分利用起来。

对于地膜回收,一是要修改标准,要提高薄膜的厚度,现在薄膜太薄,很难回收。

二是研发可降解的农膜,以及研发回收机械,通过这些把地膜回收回来。

对于秸秆焚烧,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是肥料化,通过秸秆还田,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二是饲料化,通过青贮玉米发展草食畜牧业。

三是基料化,把它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充分用起来。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把回收储运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使它能够形成一个服务的新产业,让农民既方便又有好处,这个事情才能真正实施。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安排布署,切实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蓝天碧水.绿色城乡”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发展要求,坚持生态优化、全面协调、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农业投入品减量化、高效化以及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采取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措施,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目标任务通过项目建设及技术推广,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治理目标,建立农业污染物统一收集、处理、再利用循环体系,强化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年内在全县13个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全县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8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8%;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高效科学的防病施肥技术,确保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力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年内建立残膜回收点1个,残膜回收率达到90%。

三、实施内容(一)突出重点,抓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1.加快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严格执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要求,按照划定区域严格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实行减量提质工程,在养殖总量逐年下降的前提下,适当发展规模适度、设施先进、标准化程度高的规模养殖。

同时本着优化结构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饲养畜禽品种规模。

严把畜禽养殖项目审批关,严格按照生态保护区红线、禁养区规划及环境保护敏感区建设要求进行审批,确保新增养殖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擅自在禁养区及限养区新建、扩建的一律按违法建筑处理。

2.加快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为改善提升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XX 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市委七届五次和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厕所粪污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注重保护、留住乡愁,村民主体、激发动力,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结合全省脱贫攻坚、幸福美丽新村、“四好村”创建等工作,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推进“美丽XX•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到2026年,“美丽XX・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取得显著成效,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等治理体系和村容村貌管护机制。

力争实现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50%左右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内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60%以上行政村建成省级“四好村”,通村通组硬化路率达到100吼第一类:美丽宜居示范村。

县城周边的城边村和城郊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旅游景区核心区及周边行政村,建立生活垃圾收运治理体系,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率先建成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第二类:改善提升型行政村。

具有一定基础条件的行政村,加大整治力度,力争实现90%左右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50%左右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容村貌有较大提升。

构建三大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

构建三大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重要讲话,明确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

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认真落实,把构建“三大体系”作为“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加快建成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构建三大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构建三大体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实现了“保供增收”两大目标,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农民收入增幅连续6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农业形势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我国农业产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一、二、三产融合不深;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业农弱,现代设施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强;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主体素质偏低,千家万户的小农户生产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竞争要求,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实现更大提升,任务十分艰巨。

破解这些难题,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重点解决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显著标志。

一控两减三基本

一控两减三基本

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要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要划定总量的红线和利用系数率的红线。

规划要求,到2020年,农业的用水总量要保持在3720亿立方,利用系数要从现在的0.52提高到0.55,这主要需要通过工程措施和节水技术措施,并且通过鼓励农民节约用水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和鱼养农业。

“两减”,主要是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

按照规划的要求,2020年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要实现零增长。

解决化肥的问题,主要是要防止或者减少过度施肥和盲目施肥,通过测土配方等技术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提高利用率。

再一个办法,鼓励农民通过绿肥、农家肥的使用,来替代化肥、培肥地力。

对于农药来说,主要是解决过量的不安全的施用问题,要用“管住高毒、减少低毒、科学用药”的办法来解决。

管住高毒,要修改农药使用条例,明确高毒农药要实行定点购买和实名制购买,这样防止高毒限用农药的滥用。

同时,通过科技研发和补贴的政策,使农民用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这样,既降低生产费用,同时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基本”,就是针对畜禽污染处理问题、地膜回收问题、秸秆焚烧的问题采取有关措施,通过资源化利用的办法从根本解决好这个问题。

对于牲畜粪便主要抓两条:一是种养结合。

根据环境的承载量,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的发展来消纳牲畜粪便。

二是重点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改造,采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办法把粪污通过沼气工程充分利用起来。

对于地膜回收,一是要修改标准,要提高薄膜的厚度,现在薄膜太薄,很难回收。

二是研发可降解的农膜,以及研发回收机械,通过这些把地膜回收回来。

对于秸秆焚烧,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是肥料化,通过秸秆还田,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二是饲料化,通过青贮玉米发展草食畜牧业。

三是基料化,把它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充分用起来。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把回收储运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使它能够形成一个服务的新产业,让农民既方便又有好处,这个事情才能真正实施。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18.05.07•【文号】农计发〔2018〕11号•【施行日期】2018.05.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18〕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办)、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财政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为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就业增收等功能作用,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决定2018年继续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优势特色产业,聚力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建设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示范带动省、市、县形成梯次推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强化政府的规划引领、机制创新、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二是以农为本,创新发展。

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坚决防止产业园非农异化。

三是多方参与,农民受益。

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汪洪洋李慧陆其通(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连云港222314)摘要:农业绿色发展目前面临农药、肥料不当使用、秸秆还田带来的负面影响、农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农村(田)环境亟需整治、农产品供需矛盾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了转变栽培方式、化肥减控、农药减控、改善农村(田)生态环境、缓解农产品供需矛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发展;化肥减控;农药减控;白色污染;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0)06-0005-0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

在当前农业生产全过程中,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笔者认为影响绿色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业投入品、农村(田)生态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及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农用投入品(农药、化肥、农膜)造成的面源污染、农产品重金属超标、农村(田)环境脏乱差等,媒体多次报道;稻区水稻栽插过后,秸秆还田及农药、化肥大量使用产生的污水流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严重污染,鱼死、水不能饮用现象频发;水富营养化造成太湖蓝藻爆发等。

上述现象虽经治理,但形势依然严峻,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努力实现到2020年,我国农业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的目标任务[2]。

1绿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1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居世界第1,但其利用率比世界发达国家低15%~20%[3]。

1.2亿hm2耕地,且多为1年2熟,不像欧美等发达国家有严格的土地休耕计划,轮子休耕的面积很少。

人多地少、高产出高投入,导致农药、化肥大量使用,面源污染非常严重。

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课件

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课件
(四)农膜回收行动农膜是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大量残膜造成了“白色污染”,特别是西北地区用膜量大,治理任务重。要推进加厚地膜使用,落实“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推进机械化捡拾。今年,要以甘肃、新疆、内蒙古等为重点区域,以棉花、玉米、马铃薯为重点作物,开展试点示范,整县推进,综合治理,率先实现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一、准确把握农业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
更加注重资源节约 ——这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高投入、高消耗,资源透支、过度开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升,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节本增效、节约增收。
更加注重环境友好 ——这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属性农业和环境最相融,稻田是人工湿地,菜园是人工绿地,果园是人工园地,都是“生态之肺”。近年来,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亮起了“红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重显农业绿色的本色。
(四)着力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老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2016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5%。但问题和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农兽药残留超标和产地环境污染问题在个别地区、品种和时段还比较突出。要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加快标准化、品牌化农业建设,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可追溯。到2020年,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如何统筹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畜牧业司司长答记者问: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做好统筹。坚持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三者并重。在畜牧业发展中解决粪污污染问题,通过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用绿色发展的办法推动畜牧业提档升级。我们既不能无视养殖污染而单纯追求畜牧业发展,也不能不顾历史发展阶段和基本条件,对养殖场一关了之、一禁了之。 第二,在工作部署上要统筹。无论是“十三五”规划还是年度工作安排,无论是政策设计还是投资安排,都要做到保供给和保环境的协调平衡,既支持畜牧业转型升级,又考虑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既有划定“禁养区”的要求,也有养殖区域调整优化的措施。既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又开展绿色发展示范创建。既考虑“为养而种”,也考虑“为种而养”,实现新型的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发展关系。 第三,在工作责任落实上要统筹。要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又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这两个责任是一体的。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区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工作要求,突出节水、减肥、减药、畜禽粪污、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深入落实《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XX)经济带的实施方案》(铜发〔2020〕19号)等文件精神,多举措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是着力推广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

近年来,我区着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

一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通过信息公示栏宣传、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等形式,加大推广力度,使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采取科学、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

二是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推广实施防虫网、诱虫器、杀虫灯诱杀等治虫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比例;编印《病虫情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污染。

二是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我区按照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区农业生产实际,围绕瓜果、蔬菜、优质稻米和特种水产等主要特色产业,以建设无公害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争创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

到2020年,全区培育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永兴岛甲鱼、西红柿、小麦);绿色农产品认证4个(普济圩稻米、白鱀豚食用油、添秀葡萄、佘家贡姜),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媒鸭)。

成功创建了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三是积极推行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

通过科学采用粉碎还田、深耕翻耕轮作等方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对秸秆还田机具进行补助。

以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饲料化“五化”利用为抓手,着力提升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全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在普济圩农场建成一处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年底正式投产使用。

2020年全区农作物秸秆总量约6.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总量5.7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8.2%。

新乡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及建议

新乡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及建议

河南农业2017年第12期(上)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主办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一)转变耕作方式,推广节水品种新乡市旱地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01万hm 2,主要分布在辉县市、卫辉市。

近年来,新乡市农技部门主要推广了百农207、矮抗58、周麦16等品种,逐步实现了旱地小麦主导品种更新换代。

在栽培技术方面,新乡市主要推广精细整地、充分镇压、配方施肥等技术,起到节水保墒、增产增效的作用。

(二)科学病虫防治,降低农药使用近年来,新乡市实施农药“零增长”计划,农药施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有效促进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

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加快发展,采取无人驾驶飞机喷雾和高速送风式喷雾机、弥雾机等方式作业,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的试验示范。

2017年,小麦统防统治覆盖面积13.67万hm 2,覆盖率达37%,农药利用率达37%。

加速生物农药推广应用,采用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植物病原菌的生物防治等方法,利用BT(苏云金杆菌)、绿僵菌、赤眼蜂等杀菌剂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药效吸收率。

(三)推广配方施肥,控制化肥用量自2005年新乡市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我们已累计化验土样8万多个,完成各类肥料试验示范3000余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23.27万hm 2次,相对农民常规施肥量,节约化肥6.98万t。

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拟定了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线,筛选引进高效节能化肥品种为突破点,大力推进有机质提升和水肥一体化为抓手的行动计划。

全面推进科学施肥。

建立施肥指标体系,转变施肥方式,落实蔬菜等作物减肥增效工作,大力宣传培训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机械深施等技术,改变施肥观念,加快种肥同播、缓控释肥、水溶性肥料等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稳步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坚持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倡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不同种类有机肥。

(四)加快沼气推广,减少粪便污染沼气技术应用于集约化养殖,能有效减少畜禽粪便对土壤的污染,将畜禽粪便发酵后产生的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施用可有效减少超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

贵州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贵州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贵州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根据《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环保部、农业部、住建部关于印发〈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的通知》(环规财函〔2016〕195号)及《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农科教发〔2015〕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总体要求,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以促进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目标,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以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修复为手段,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创新发展,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一)统筹谋划,系统设计,示范先行。

按照绿色农业发展要求,统筹考虑各区域农业产业布局、生产要素以及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系统设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工作重点及主要抓手,打造综合防治示范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以点带面,整区推进,持续支持。

以综合防治示范点(基地)为基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农业清洁化生产,分期分类支持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相关工程设施。

(三)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域、分步骤,采取工程建设、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多种措施,确保种植养殖良性循环、生产生态协调推进。

(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建立省市县产学研、农企政协同推进机制,构建基于多方合作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形成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同频共振、合作共赢的良好格局。

三、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水肥一体化面积30万亩,推广粮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40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30%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80%以上,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逐步提升农膜当季回收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比重达85%;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种运营模式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种运营模式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种模式全解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又叫现代农业园,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同样提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创建的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申报成功扶持资金一般达上亿元,产业园区可以获得还林造林补贴、水电路补贴、农机购置及更新补贴、土壤改良及提升补贴、基建补贴等福利。

一、现代农业园发展现状现代农业园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界的热点,如今的农业想要发展好,就要做大规模产业的形式。

国家也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发展,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新认定3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自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批准创建了151个全产业链发展、现代要素集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已认定87个,带动各地创建了3189个省、市、县产业园,基本形成以园区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格局。

在8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全国31省市皆有产业园入选。

其中四川省经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最多,目前共有7个;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别有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黑龙江及湖南省各有4个。

2017年,现代农业园的建设成为未来四年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五区一园四平台”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这里的“一园”就是指现代农业园。

现代农业园是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的载体、现代农业技术装备集成的载体、新主体“双创”的载体、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载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载体。

二、现代农业园区资金补助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最实际补贴政策。

现代农业园想要更好建设,就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国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资金支持:1、从国家现代农业园创建看中央财政给予适当奖补支持,一些省区市也加大了对省级现代农业园的支持,并要求地方统筹现有渠道资金向产业园倾斜,鼓励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加强投融资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保障水平。

兰考县农业环境治理现状及绿色发展举措分析

兰考县农业环境治理现状及绿色发展举措分析

兰考县农业环境治理现状及绿色发展举措分析杨 阳 李淑益 牛红梅 郭春莲 齐亚旭(河南省兰考县农业农村局)摘 要:随着人们对各类农作物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新要求。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农业种植中会使用到地膜、农药等,这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目前,农业种植中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业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以兰考县为例,分析兰考县的农业环境治理现状与绿色举措,旨在为其他地区的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治理;农业;绿色发展;举措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94(2023)09-0158-03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市场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对绿色产品的追求力度日渐增加,发展绿色农业已经成为必要。

人们关心环境保护、追求绿色产品,说明现代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从侧面体现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对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

兰考县地处豫东平原,总面积1 116 km2,由于黄河曾多次在兰考境内决口改道,现留有2条明显的黄河故道横跨全境,故道两侧有沙丘,故道中心为洼地,所以兰考县土地有“风沙”“盐碱”“内涝”3种自然灾害。

建国初期,兰考县含有“风化”“盐碱”“内涝”3种自然灾害的土地数量占总耕地面积的67%,曾是一块十分贫瘠的土地。

20世纪90年代,兰考县被国务院七部(委)、局列入全国首批生态农业试点县,兰考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大力发展生态环境建设[1]。

现在,曾经贫瘠的土地已经变成了全国的一个大粮仓,兰考人民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也随之增加,兰考县农业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1 绿色农业的意义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源于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实践,事实证明,绿色农业发展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

绿色农业指的是全部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产量质量安全,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形态和模式,基于此再逐步融入高新绿色产业技术,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控两减三基本
“一控”,要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要划定总量的红线和利用系数率的红线。

规划要求,到2020年,农业的用水总量要保持在3720亿立方,利用系数要从现在的0.52提高到0.55,这主要需要通过工程措施和节水技术措施,并且通过鼓励农民节约用水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和鱼养农业。

“两减”,主要是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

按照规划的要求,2020年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要实现零增长。

解决化肥的问题,主要是要防止或者减少过度施肥和盲目施肥,通过测土配方等技术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提高利用率。

再一个办法,鼓励农民通过绿肥、农家肥的使用,来替代化肥、培肥地力。

对于农药来说,主要是解决过量的不安全的施用问题,要用“管住高毒、减少低毒、科学用药”的办法来解决。

管住高毒,要修改农药使用条例,明确高毒农药要实行定点购买和实名制购买,这样防止高毒限用农药的滥用。

同时,通过科技研发和补贴的政策,使农民用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这样,既降低生产费用,同时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基本”,就是针对畜禽污染处理问题、地膜回收问题、秸秆焚烧的问题采取有关措施,通过资源化利用的办法从根本解决好这个问题。

对于牲畜粪便主要抓两条:一是种养结合。

根据环境的承载量,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的发展来消纳牲畜粪便。

二是重点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改造,采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办法把粪污通过沼气工程充分利用起来。

对于地膜回收,一是要修改标准,要提高薄膜的厚度,现在薄膜太薄,很难
回收。

二是研发可降解的农膜,以及研发回收机械,通过这些把地膜回收回来。

对于秸秆焚烧,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是肥料化,通过秸秆还田,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二是饲料化,通过青贮玉米发展草食畜牧业。

三是基料化,把它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充分用起来。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把回收储运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使它能够形成一个服务的新产业,让农民既方便又有好处,这个事情才能真正实施。

浙江省
浙江作为农业部批复的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未来三年将全面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实现,农业部将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

化肥农药减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节水、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市场将获政策带动。

2014年4月28日,农业部批复同意浙江作为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12月18日,农业部和浙江省政府签署了共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合作备忘录。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周二在农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农业部将和浙江省共同推进浙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力争在未来3-5年内实现“两减少、三基本”目标。

即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不断提高化肥、农药使用效率,实现化肥、农药用量的零增长;基本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及废弃农膜有效回收处理。

浙江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也在会上表示,浙江计划通过三年,也就是(2015-2017)左右时间的努力,全面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实现,从而形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史济锡称,浙江将组织实施试点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创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清洁田园推进、农业节水、生态模式与技术集成推广、农产品品质提升和生态自觉提升等八大专项行动,以确保目标达成。

唐珂表明,农业部将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各个方面对浙江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时给予一系列的支持。

一是有关司局将组成推进浙江试点省建设的协调工作机制,在安排有关改革工作时在浙江先行先试,支持浙江开展配方肥登记、小品种特色作物农药登记、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等工作试点。

二是在安排中央财政生态农业等资金时给予倾斜,整合一定量的资金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减量、病虫害绿色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推广利用、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等方面加大资金项目支持。

三是成立支持浙江推进试点省建设的专家指导组,加强部属科研机构与浙江的合作,帮助引进相关先进试用技术及成果,支持浙江申报国家生态农业科技研发项目。

四是在试点省建设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农业部在浙江召开全国性的现场经验交流会,把浙江的做法和经验推向全国。

浙江试点省建设六大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抓生态布局。

按照主体功能区、农业“两区”建设规划和农牧结合、循环
利用要求,在种养业空间和及产业内部实行生态化布局,形成产业循环。

制定并落实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禽禁限养区,科学确定养殖种类、规模和总量,科学布局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收集处理、沼液配送利用、有机肥加工等配套服务设施,整体构建循环利用体系。

二是抓治污攻坚。

以环保的硬约束为底线,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全面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停搬迁,完成年出栏生猪30万头以上的畜牧主产县(市、区)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建设,并建立完善长效运行机制;2015年底,全面完成年存栏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户)污染治理和生态化提升,并进行达标验收。

三是抓肥药控减。

健全完善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有机肥应用、高效低毒农药替代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到位率,以及秸秆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与处置的覆盖面。

到2017年,全省氮肥使用量比2013年减少6%;化学农药使用量比2013年减少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0%以上。

四是抓循环利用。

加大畜禽养殖排泄物、农作物秸秆、食用菌种植废弃物,以及沼液、沼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及无害化处置。

壮大“三品一标”农产品总量和规模,到2017年,全省主要农产品“三品”认证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

五是抓示范引领。

在湖州、衢州两市和16个县(市、区),打造全境域推进、全领域覆盖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构筑县域大循环;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建成110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形成园区中循环;培育1000个以上示范主体,形成一批生态农业主体小循环样板;通过畜牧养殖场
整治提升,建设1万个以上生态牧场。

六是抓机制建设。

按照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统筹、具体实践与机制建设相并进的要求,不断创新探索符合浙江实际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推进机制、监管机制、评价机制、链接机制和保障机制,努力建立健全法律约束、政策支撑、市场化运行有效衔接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

浙江省六大专项行动对“一控两减三基本”进行庖丁解牛。

“十百千万”推进行动。

在湖州市、衢州市和桐庐等16个县(市、区)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2017年,建成100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其中重点示范样板区16个。

建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1000个、生态牧场10000个以上。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动。

调整优化畜牧产业布局,全面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

到2017年,新增沼液肥用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

化肥农药减量行动。

围绕农业“两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主要作物品种,集成推广化肥和农药减量技术。

2015年起每年推广配方肥不少于25万吨(实物量),到2017年,全省推广商品有机肥100万吨,年种植绿肥面积力争突破240万亩,到2017年,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750万亩。

清洁田园推进行动。

组织建立秸秆收集利用体系,推进秸秆多途径资源化利用,禁止秸秆露天焚烧。

组织实施萧山等10个县(市、区)秸秆资源化利用试点。

到2017年,秸秆还田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组织实施21个县(市、区)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

到2017年,
全省基本实现农药废弃包装物、废弃农膜和肥料包装物回收处置。

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全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预警体系。

到2017年,基本扭转1000万亩左右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土壤污染防治加重趋势。

农业节水行动。

在种植业和畜牧业推广雨水回用、节水灌溉和自动饮水、污水处理回用等节水措施。

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作物种植结构,推进旱粮作物发展,扩大水肥一体化、喷滴灌等技术示范应用。

实施百万亩农业园区智能化标准型微灌工程,实行水肥耦合精准灌溉,形成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产品优质化行动。

建立国内领先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到2017年,全省标准化生产程度在60%以上,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在98%以上。

积极推行“三品”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到2017年,全省主要农产品“三品”认证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风险评估和防范,深化专项整治和“绿剑”专项执法行动。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