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诊断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基本情况

实验室建立的背景:

临床检验诊断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本学科国内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我校医学检验系成立于1983年,1984年在国内首批招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1986年、1990年获全国高校首批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开始招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方向7年制学生,同年被教育部评为本学科国内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2005年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立项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技函[2005]73号),

也是本学科教育部惟一立项建设的重

点实验室;2006年被评为重庆市市级

重点实验室;2007年本学科再次被确

认为本学科目前国内惟一的国家级重

点学科。

实验室主任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77级),1989年获医学硕士学位(临床检验诊断学),1991-1994年美国Rockefeller 大学分子传染病实验室副研究员,现任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主任(本专业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重庆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市分析测试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师学会委员,重庆市医学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检验学会蛋白质组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检验医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检验医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重庆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教育部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审专家。《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和《中国检验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华肝脏病杂志》审稿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检验专业)编写指导小组成员。重庆医科大学校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委;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

管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公共卫生学院、中医学院、应用技术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

现为临床检验诊断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本专业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重庆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作为实验室主任,领导的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在2006年、2008年先后获得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医学检验系主任,该系在全国75所设置检验系的医学院校中,专业排名名列第一,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名列第二、第三位(2005年、2006年、2007年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2008年获得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主要从事临床检验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先后承担过本科、研究生的临床生物化学、分子诊断学、检验与临床等课程。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实践”教改课题(高教研 [2005] 21号) ,主、参编专着、教材10部,其中主编的分子诊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7-04-020236-6)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讲授的“临床生物化学”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任简介:

阮长耿,男,1939年生,上海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79—1981年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获法国国家博士(血液学)学位。现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中华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脑血管病防治领导组成员,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科协副主席,江苏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血液学会主任委员,“Int. J. Hematol.”、“Thromb. Res.”、中华医学杂志等编委。

1979年赴法国进修,发现并从事国际上第一株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Ⅰ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并首先应用单抗阐明糖蛋白Ⅰb在血小板粘附过程中的生理功能。1981年学成回国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研制成功国际公认的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vW因子等苏州(SZ)系列单抗。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发表科研论文280余篇,其中60多篇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主编专着4部。培养博士研究生 36名、硕士研究生37名。

曾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及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和奖励。1994年由法国总统授予他“法国功勋骑士勋章”。

二、内部机构设置

三、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学科特点和研究工作基础,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为3个方面:

(1)现代生物医学技术与实验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该研究方向重点突出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检测和诊断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尤其是疾病诊断与治疗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与重大疾病相关的标志物筛选、检测与分析;质谱分析技术、芯片分析技术和化学信息学等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应用与开发。

(2)病原微生物致病分子机制及诊断方法研究:针对学科新的生长点,开展微生物与环境(宿主)的相互作用;探索传染性疾病诊断和预防控制相关的新理论、新途径和新方法,其中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分子机理、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细菌的自然转化与毒力表达、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等是该方向研究的重点。

(3)恶性肿瘤及出生缺陷性疾病的分子机制、诊断方法及干预实验研究:本方向重点研究肿瘤细胞与胚胎细胞发生、发展机制,开展发病机理及诊断与治疗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四、人才队伍

本实验室的3个研究方向已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现有教授19名,副教授17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全部具有或正在攻读博、硕士学位,其中博士%,硕士%。具有留学经历人员16人,占梯队%。本学科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检验研究会理事长1名,重庆市“巴渝学者”1名,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名,重庆市分析测试学会理事长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

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中青年科研团队建设,重点扶持培养一批45岁以下、学术造诣较高,国内知名,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在三年建设期间新增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3名,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新增博士生导师4名。“十五”建设期间选派了6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分别赴美国Chicago大学、Baylor医学院、Scripps研究所、Pennsylvania大学,英国Oxford大学及日本九州大学等进修学习,其中3人已学成归国。3名赴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名教师已取得博士学位回校工作。本实验室已形成了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高学历科技创新群体,为“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储备了人才,并于2007年获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