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散文名篇
欧阳修散文作品
欧阳修散文作品
以下是欧阳修的一些主要散文作品:
1、《醉翁亭记》:这是欧阳修最著名的散文作品之一,描述了他在滁州醉卧翁亭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的山水情怀和寄情山水的思想。
2、《秋声赋》:这篇赋以秋声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文学造诣。
3、《六一居士传》:这篇传记是欧阳修的自传,描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他的个性和人生哲学。
4、《伶官传序》: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言,通过对伶官的描述和评价,表达了他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5、《卖油翁》: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品文,通过卖油翁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技能和熟练度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作者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
原文: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yóu)美,望之蔚(wèi)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yuē)“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zhòng),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欧阳修及其《秋声赋》简介
2.《秋声赋》原文及分段
3.《秋声赋》翻译及赏析
正文
1.欧阳修及其《秋声赋》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的文学成就极高,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的散文、诗、词均有建树,其中以散文最为著名。
他的散文宏丽博雅,行文大气磅礴,尤以《秋声赋》最为脍炙人口。
《秋声赋》是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描绘秋天景色的骈文,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表达了秋天的肃杀、寂寥之美。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依次描绘了秋声、秋容、秋气、秋意。
2.《秋声赋》翻译及赏析
(翻译)
小孩子不要对着我,低着头睡觉。
只听到四周虫子的叫声唧唧,好像在帮我叹息。
(赏析)
《秋声赋》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秋天景色的寂寥、肃杀之美。
作者以虫声代替人的叹息,形象地传达了秋天的寂静和孤独。
这种写景手法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第1页共1页。
醉翁亭记翻译对照词义解析
作者连用21个“也”字,大约有两个原因:第一、文章采用了直接诉诸读者形象思维的写法,总是先将实际的景物描绘出来,而后加以解说,如此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个“也”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
第二、作者的纵情山水,决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种感情既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与之互为表里,又表现在某些内心独白式的话语里,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字的连用则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
对此,细心的读者通过反复吟诵是不难达到心领神会的。
我们无妨来做一点比较。
例如“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其实是暗示命名的深意,也表达了作者得意的心情,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或“山之僧智仙作亭,而太守名之”,上述的意味就消失殆尽了。
又如最后一段的前三句,从“太守归”“禽鸟乐”一直写到“太守之乐其乐”,层层加高,最后点明全文中心,其中的三个“也”字都显示了作者“与民同乐”的胸襟,值得玩味再三;如果把“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的“也”改为“之”,把“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也”改为“焉”,意境就会变得平淡得多,毫无咀嚼之味了。
“而”字的妙用《醉翁亭记》是散文中别出一格特具风采的名篇,也是体现欧阳修散文风格的代表作。
历来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哦句调。
我认为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五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娓娓动听。
文中除“已而”一处作表时间词用外,其余的“而”都作连词用。
有的连接状语和谓语,帮助描述动作的情状,如“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
有的连接两个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主谓词组,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
有的用于连接两个谓语,如“往来而不绝者”,把来往的人多与延续时间长两方面紧连。
有的连接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两个谓语,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漫山遍地的野花竞相开放,又闻到鲜花的幽香,后句则使人象在酷暑烈日当空时置身于横柯上蔽的浓荫之中,顿觉凉爽。
醉翁亭记说课稿(8篇)
醉翁亭记说课稿(8篇)醉翁亭记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课文在中考复习所处的位置及复习目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之作,在创作背景上是作者因倡导革新不成而被贬降职后的发愤之作,是作者虽遭贬谪却仍存济世安民之心的主题的散文名篇。
《醉翁亭记》这篇文章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也是中考复习的重点篇目。
复习《醉翁亭记》,意图指导学生着重领会欧阳修山水游记的借景抒怀,与民同乐的思想。
所以我确定了如下的复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
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
2、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3、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
与同类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学习虽遭贬谪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二)本课设计思路及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说课设计针对的是常态教学下的普通班级,为了发避免复习课死气沉沉的现象,防止学生的厌学心理,提高复习的效果。
本堂课主要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碰到疑难,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
重点实词、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采用必答题的形式,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进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把文言文的复习落到实处,避免花架子。
对于文章主要内容、主题的把握、写作手法的运用,采取学生分组互相提问的形式进行,学生设计的问题,老师事先提出要求:1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题两道。
(这里重点是对文章名句的积累与运用)2围绕文章主要内容及主题理解的问题2道3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的题1道。
(这里主要是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本节复习课的重难点确立为:重点为:掌握文学常识,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
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
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与同类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二、说教法本课主要在学生自主复习的基础上,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结合小组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
醉翁亭记教案(7篇
醉翁亭记教案(7篇教学目的及要求:1、题解,了解本文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根底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留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根底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留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题解,了解本文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题解,了解本文及写作背景: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闻名文学家、史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首领,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2、写作背景:写于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
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
欧阳修渥衬瓯槐幔?送臼猓??槐?萼堤荆??且曰??奶?鹊焙盟?牡胤焦伲??傩瞻焓隆3?莘绻庑憷觯?费粜薇慵那樯剿??允?谱杂椋?朊裢?郑?涯谛牡囊钟粞谘乖谏剿?胧?浦?种?小?3、出处: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文忠是他的谥号。
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识课文内容:1、生字:chú hè láng yá chán niàng zhé滁壑琅琊潺酿辄fēi míng huì yǔ lǚ liè yáo霏暝晦伛偻洌肴sù hān yì gōng chóu yì蔌酣弈觥筹翳2、重点词: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密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⑤野芳发而暗香:香花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⑨觥筹交叉:酒杯;酒筹三、朗读课文,留意句中停顿。
其次课时阅读理解课教学目的及要求:在把握重点字词含义的根底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教学过程:一、第一段:1、朗读,留意句中停顿。
《醉翁亭记》英译文赏析
艺术海岸线Artistic Coastline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于宋仁宗天圣八年中进士,仕途顺利,在中央和各地做官,由翰林学士、札部侍郎,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他关心人民疾苦,力求为人民做实事,也主张文学变革和实用,是典型的政治家兼文学家。
他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借助骈散结合的句子,十分简洁洗练的语言,尤其是二十一个“也”字构成的一连串的解释句,生动地描写了滁州山林朝夕异趣与四时变幻的景色,表达了滁人及作者自己游历于山水之间的无限乐趣,抒发了古代儒官“与民同乐”的豪迈和得意,达到了艺术升华的境界。
他的《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许多中外翻译家将其译成英文。
但是,对其译本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而本文对Giles译的《醉翁亭记》中的经典译例做了简单赏析。
一、译者简介这篇散文的英译者是英国著名汉学家和汉语典籍翻译家翟理思(Herbert A.Giles,1845-1935)。
他曾于1867年来华任英使馆翻译,对于中国文化和古典文学有精深的造诣。
他的译笔古雅流畅,且讲究散文的音韵效果和内在的节奏感;在行文和措辞上比较能照顾到中国文化词语的趣味,也深得古典散文翻译之妙。
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同一般所谓的“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法和企图全面传达原语文化的“注释派”译法有天壤之别,十分讲究“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功夫,足可供初学者模仿和借鉴,也值得进一步做深入研究。
二、经典译例赏析(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Giles:The district of Ch’u is entirely surrounded by hills,and the peaks to the south-west are clothed with a dense and beautiful growth of trees,over which the eye wanders in rapture away to the confines of Shantung[1].首句“环滁皆山也”是欧阳修修改后的句子。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异曲同工,各臻其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之作,在创作背景上都是作者因倡导革新不成而被贬降职后的发愤之作,都是为表述他们虽遭贬谪却仍存济世安民之心的主题的散文名篇。
尽管这两篇佳作在主题立意方面相近,但在结构技巧、语言表述等方面却又迥然不同,既可谓异曲同工,又各臻其妙。
结构技巧不同这两篇佳作文不甚长,但思想深邃,足见结构技巧之高超。
《岳阳楼记》开头两语三言,扼要叙述修楼作记之事,中间以“得无异乎”这一反问既开启下文对阴晴悲喜之景的描绘,又为最后精辟的劝勉说理阐明志趣安根设伏。
文虽短却“以事出景,景中有情,情中潜理,理中蕴情,结构严谨、清晰、自然而又不失波澜。
”在行文上作者可谓精心构思,严密组织,使得全文跌宕而又自然,有时似乎文意已尽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明明是酣畅淋漓洋洋洒洒的描写的却非要旨,也非闲笔,层层推论正儿八经道出的似正确,却又以否定。
《醉翁亭记》却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连缀全篇,使得文章环环相扣,构思精巧,开篇似长镜层层推近,点出醉翁亭及其得名并自然引出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的醉与乐。
作者又巧妙地运用了照应和伏笔。
“醉”是现象,“乐”为本质,“乐”是“醉”中之乐;“醉”则因“乐”而醉。
“醉”“乐”一隐一现,一明一暗,联前顾后,前伏后应,不蔓不枝,一气到底,形成了谨严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语言表述不同《岳阳楼记》为阐发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思想和伟大政治报负,采用了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语言上骈散结合,抑扬顿挫,参差错落;短语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
且造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韵铿锵,思之文情壮美。
《醉翁亭记》却不用议论,只在记叙描写抒情中表达他的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思想,借以排遣他抑郁复杂的思想感情,可谓情景交融,意境相谐。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酿泉为酒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酿泉为酒酿泉为酒篇(1):《醉翁亭记》赏析《醉翁亭记》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赏析:《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
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
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之流。
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被贬,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醉翁亭记(优秀4篇)
醉翁亭记(优秀4篇)醉翁亭记篇一广宇学校—XX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课题《醉翁亭记》课时2备课人审核人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2.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重点难点1.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2.“乐”为主线,前呼后应,严谨的结构。
3.散中有整、别具一格、错落有致的句式。
板书设计醉环境: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亭亭名:作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翁山水乐风景画:朝、暮、春、夏、秋、冬亭风俗画: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宴酣乐记太守归——禽鸟乐归主旨:醉——醒太守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庆历四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庆历五年被贬邓州,欧阳修也在庆历五年被贬滁州,我们知道范仲淹在被贬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巧的是同一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另一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美文吧!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关于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文学家。
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
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简便灵活的形式。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环滁(chú) 壑(hè) 琅琊(1ánɡ yá) 潺潺(chán) 辄(zhé) 霏(fēi) 暝(mínɡ) 晦(huì) 伛偻(yǔ lǚ) 提携(xié) 蔌(sù) 酒洌(liè) 觥筹(ɡōnɡ) 弈(yì)翳(yì) 颓然(tuí) 肴(yáo)3.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
欧阳修的散文名作
欧阳修的散文名作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欧阳修的散文作品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为代表,这是他创作的一篇描写秋夜的散文。
文章以秋夜的寂静、凉爽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了欧阳修细腻入微的写作风格。
二、《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另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作。
这篇散文以醉翁亭为背景,通过描绘亭中的景物和记录自己的游玩经历,展现了欧阳修豁达洒脱的性格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三、《伶官传》《伶官传》是欧阳修创作的一篇记叙文,以北宋时期的伶官为主要人物,通过讲述他们的生活和事迹,展示了欧阳修对于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的思考。
四、《梅花》欧阳修的《梅花》是一篇描写梅花的散文。
他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形态、芳香和品质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梅花的喜爱和对梅花美的赞美。
五、《五言绝句·人月圆》《五言绝句·人月圆》是欧阳修的一首五言绝句,虽然不是散文作品,但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诗歌造诣。
这首诗以人与月的关系为主题,通过精炼的语言和饱含情感的表达,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六、《论词》《论词》是欧阳修的一篇文艺理论散文,他在文章中对于词的创作和鉴赏给予了深入的探讨。
欧阳修提出了“别是一家”、“正是李清照”等观点,对于词的创作和表现手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主张。
七、《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欧阳修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他的散文作品中的代表之一。
这首诗以秋水为主题,通过对秋水的描绘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表达了欧阳修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八、《杂剧·祭黄公》《杂剧·祭黄公》是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戏剧作品,通过祭祀黄公的故事,展示了欧阳修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以上是欧阳修的散文名作,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多方面的创作才华和思想境界。
欧阳修的散文作品以细腻的描写、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为特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欧阳修名篇
欧阳修名篇
欧阳修(1007年-1072年)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文化名人。
他是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一些被誉为名篇。
以下是欧阳修的一些名篇:
1.《醉翁亭记》:这是欧阳修最著名的散文之一,描写了
他与友人在醉翁亭畔品茗作诗的故事。
文中抒发了欧阳修对自
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感悟,充满豁达和深邃的思考。
2.《丰乐亭记》:这篇散文描写了欧阳修与友人游览丰乐
亭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和友情的赞
美和感悟。
3.《秋声赋》:这是欧阳修的一篇辞赋,以秋天的景象为
背景,运用婉约清新的语言,抒发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
叹。
4.《醉落魄·归秋怀古》:这是欧阳修的一首豪放洒脱的
词作,以秋天的景象为引子,回顾了自己的往事,表达了对逝
去时光的怀念和感伤。
5.《采桑子·无可奈何花落去》:这是欧阳修的一首七言
绝句,以描写春天花落的景象为主题,抒发了对光阴流逝和人
生无常的感慨。
欧阳修(一)醉翁之意在哪里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一、醉翁之意在哪里前导言:青年时代的欧阳修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但却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遭到贬谪,那么这件蹊跷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他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敬请关注。
画外音: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也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公元1007年生于江西吉安,公元1072年卒于安徽阜阳,终年六十六岁。
走近这个在北宋政坛和文坛都有丰厚建树的一代伟人,我们发现他留给世人许多匪夷所思的疑问,比如:青年时代的欧阳修,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之时,为什么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而遭到贬谪?以骈文成功取仕的他,为什么对古文情有独钟,并最终成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人才济济的科举考试中,他如何慧眼识珠,亲自提携了后来成为一代文坛宗师的苏轼?晚年时期德隆位高的他为什么被王安石百般阻挠,没能成为宋神宗时代的宰相?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一起走近百家讲坛,听他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破解这一个个谜团。
今天播出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
康震:大家好,前一段时间我们讲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唐代的两大家——韩愈和柳宗元,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陆续地给大家介绍另外的宋代的六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还有曾巩。
我们讲唐代那两大家的时候是从韩愈讲起的,当时我们说了很多理由,说必须得从韩愈讲起,因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那现在我们要讲宋代的这六大家,从谁讲起呢?得从欧阳修讲起。
大家说那为什么从欧阳修讲起啊?为什么不从王安石讲起,为什么不从苏轼讲起啊?因为欧阳修在宋代这六大家当中,包括在唐宋的八大家当中位置非常地特殊,他有三个领袖的地位:首先,欧阳修是宋代政坛和文坛上的当然的领袖,他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醉翁亭记》课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xx》课文xx作者:xx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白话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
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醒心亭记中欧阳修的志趣
醒心亭记中欧阳修的志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醒心亭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部文章中,欧阳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自己在醒心亭的生活点滴。
欧阳修被认为是绍兴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以及扎实的功力而闻名于世。
在醒心亭记中,欧阳修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文学的执着追求,让人们更加了解他的志趣。
醒心亭记是欧阳修在醒心亭的生活经历和感悟的记录,文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在文中,欧阳修描述了醒心亭的风景优美,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也描绘了人们在那里相聚交谈的情景,展现了人们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在这里,欧阳修不仅感叹大自然的壮美,更是在这段平凡的生活中汲取到了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诗文作品。
在醒心亭记中,欧阳修还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他认为,人生在世,应当珍惜时光,珍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尤其要注重心灵的净化与修养。
欧阳修深知,只有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与美好,才能在变幻莫测的人生中保持一份清醒与坚定,不被世俗的诱惑与尘嚣所迷惑。
这种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使欧阳修的作品更加有思想性和内涵。
除了文学创作,欧阳修还在政治、教育等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
他曾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国子监博士等职,参与过一些重要的国家事务。
在文学创作中,他也常常借助政治背景,反映社会风貌,表达他对社会的关切与担忧。
这种融合了政治与文学的创作方式,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引导着人们思考社会发展与人生意义。
欧阳修的志趣主要体现在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上。
他以清新俊逸的文风和扎实的功力,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诗文作品,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在醒心亭记中,欧阳修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在平凡的生活中汲取灵感,对心灵进行修养与净化,保持清醒与坚定,不受世俗的干扰。
《秋声赋》欧阳修
《秋声赋》欧阳修《秋声赋》欧阳修《秋声赋》欧阳修1一、教学内容分析《秋声赋》是语文版选修课《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作品,其中对秋声的描绘,可谓古代散文中的经典。
本课旨在让学生领会作者将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具体可感的手法,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并从不同角度鉴赏文本,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及鉴赏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新课改后的高中学生,渴望表现的欲望和自主探究的欲望很强烈,但对文言文,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感兴趣,学习只停留在重点实词虚词的积累上,背诵成为文言文学习的一大难题,至于感悟鉴赏方面,更为薄弱。
本班中有七八个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基础不扎实,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课堂教学要充分关注这部分学生,让他们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设计思想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反复的诵读中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提高鉴赏能力。
本文总的教学原则是,以读为主,自主学习,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本文当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②学习欧阳修将无形的秋声转化为种种可见的视觉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①初读整体感知,通过词语的解释,古今异义及活用的归类,把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②悟读研习文本,理解文意。
③议读理清文清的思路,讨论文章所蕴涵的情感。
④赏读多角度鉴赏文本,提高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热爱生的情感,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点点滴滴独特的审美感悟。
②体味作者由秋声引发的人生感叹。
联系背景,辩证看待其思想中消极的内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①学习用多种比喻描摹无形的秋声的手法。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体味作者由无形的秋声而引发的人生感叹。
教学难点①多角度鉴赏文本。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前人在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风格时说:(屏显)“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名家散文的特点有哪些
名家散文的特点有哪些欧阳修的散文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他的散文创作特点有三:1、文体多样,议论、叙事和抒情兼备;2、采“古文”与骈文之长,融成新的风格;3、富于变化,开阖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
欧阳修的政论散文,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不仅富于现实意义,而且语言婉转流畅,是“古文”中的名篇。
最能体现他散文成就的是记事兼抒情的作品。
他的这类散文,无论状物写景,或叙事怀人,都显得楚楚动人,如他最着名的《醉翁亭记》,写滁州山间四时的景色和早晚的变化以及人们游玩山间的情景,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抒发了一种解脱束缚后,从容怡然而又怅惘若失的情怀。
《醉翁亭记》连同他的《鸣蝉赋》、《秋声赋》一样,都保持了骈文注重声律辞采的特点,散文句法的加入,又使得文章节奏变化协调、舒敛自如。
简约有法的叙事、迂徐有致的议论、曲折变化的章法、圆融轻快而无窘迫滞涩之感的语句,构成了欧阳修散文含蓄委婉的总体风格。
苏轼的散文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苏轼,在诗、词、散文创作三个方面都表现出超凡的才能。
他的作品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第一章里,对苏轼的诗、词已经作了介绍,这里再对他的散文作品作一概览。
苏轼的散文,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家的散文媲美。
苏轼散文,首先在其政治论文中大露峥嵘。
在《策略》、《策别》、《策断》等篇章里,作者满怀儒家的政治理想,凭借大量的历史事实加以周密的论证,字里行间颇有贾谊、陆贽的气势、神韵。
文脉晓畅,文采飞扬,所受《战国策》的影响,明显可见。
苏轼的历史论文,如《平王论》、《留侯论》等,是其政治论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作者借描画、评述历史人物、事件、典故,阐释政治见解。
这些文章尽管在内容上无什么特别可取,但写法上善于随机生发,仍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苏轼还给后世人留下不少书札、杂记、杂说、小赋。
这些精致典雅、小巧玲珑之作,大都夹叙夹议,挥笔轻盈自如,抒发了作者坦诚的胸怀,也表达了对人生、对文艺的见解和喜爱之情,成就大大超过他的政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一 陈康肃公①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②。尝射於家圃,有卖油翁 释担③而立,睨之④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 ** ,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 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 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⑤ 者何异 ? 二 孙何、孙仅⑥俱以能文驰名一时。仅为陕西转运使,作《骊山诗》二篇,其 后篇有云秦帝墓成陈胜起, 明皇宫就禄山来⑦。 时方建玉清昭应宫, 有恶仅者欲 中伤之,因录其诗以进。 真宗读前篇云: 朱衣⑧吏引上骊山, 遽曰:仅,小器也, 此何足夸 ! 遂弃不读。而陈胜、禄山之语,卒得不得闻⑨,人以为幸也。 三 钱思公⑩虽生长富贵, 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言:平生惟好读书,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 去而禽鸟乐也⑦。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 阳修也。
【注释】
①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②林霏:山林间的雾气。暝:昏暗。 ③负者:以背负物的人。涂:同途。伛偻 (y ǔ_l ǚ) :弯腰曲背。指老者。 ④蔌 (s) :菜蔬。前陈:摆列于前。 ⑤觥 (g ōng) :酒器。筹:饮酒时用来计胜负的筹码。意谓饮宴时酒杯和酒筹 交相错杂。 ⑥颓:神情颓靡的样子,形容醉态。 ⑦阴翳 (y) :指树林茂密遮蔽成荫。 【赏析】
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
,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杀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 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 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四 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 胜数,为三司使者常以为患。 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 每温颜强笑以遣之。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 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注释】
本文是欧阳修散文的名篇之一。 全文通过写景、写人,描绘出一幅太平盛世、 官民同乐的谐和图景, 从而表达了作者的生活和社会理想, 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 和生活的热爱,以及治理滁州的政绩和才干。同时也寄托了其被贬后放情山水、 外似超然实则郁愤的心情。
全文可分四段。首先交代醉翁亭方位和命名由来,段末点出乐字贯穿全文。 次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 又以乐亦无穷承上启下。 再写山中游人之多及亭中饮宴 盛况,摆脱凡俗,各尽其乐。末写醉归之乐,在知与不知的映照中,衬托出作者 乐其乐的愉悦心境。
【赏析】
《归田录》共二卷,是欧阳修的笔记集。成书于宋英宗治平四年 (1067) ,当 时作者辞去参知政事,仅以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以《归田》为名,表 示了作者希望及早引退,远离官场祸患的愿望。
笔记这种文体, 是宋代特别繁荣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们较全面地反映了有宋 一代的时代风貌,文字也大多生动活泼,富于趣味性。 《归田录》是其中较早出 现的一部书。 书中追记朝野遗闻轶事, 内容丰富, 充分体现了欧公从容不迫的行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②。野芳发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 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 山肴野蔌,杂然而 前陈者,太守宴也④。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 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⑤。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⑥。
【1】 醉翁亭记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①。山行 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 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①陈康肃公:陈尧咨,字嘉谟,阆州阆中 ( 今属四川 ) 人。善射,自号小由基, 能百步穿杨。②自矜 (j īn斤) :自夸。③释担:放下担子。④睨 (n 匿 ) 之:斜着 眼睛看他射。⑤斫 (zhu 卓) 轮:见《庄子 ?天道》中轮扁斫轮的故事
。⑥孙何、孙仅:二人均是宋太宗时进士。⑦秦帝:秦始皇。陈胜:秦末农 民起义领袖。明皇:唐玄宗。他曾在骊山上建造温泉宫。⑧朱衣:唐贞观四年规 定四品、 五品文官的服色为朱色。 这里是说由高品级的宫廷服役人员导引。 ⑨卒 得不闻:终于没有被真宗知道。⑩钱思公: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俶之子, 从其父归宋后,官至使相,卒谥思。西洛:西京洛阳。洛阳在北宋东京汴梁 ( 今 开封 ) 之西,为北宋西京。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尹洙、谢绛等都 是钱惟演的僚属。小说:在中国古代指神话传说、志怪志人、传奇讲史、杂言琐 记之类的作品,与今天小说概念不同。谢希深:谢绛,字希深,宋仁宗时历任知 州、知制诰。欧阳修友人。宋公垂:宋绶,字公垂,宋仁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参 知政事,家多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史院:史馆,宋代史馆称为国史实录 院,有修撰、编修、检讨等官,意, 撰写文章。 三司:宋朝主管财经的机构。 田元均:田况,字元均, 宋仁宗庆历年间任三司使。
欧阳修的散文名篇
欧阳修 (10071072) 字号: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籍贯:吉州永丰 ( 今江西永丰 ) 人 个人简介: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
家、史学家和诗人,是宋朝第一个在散文
、诗、词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的杰出作家,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仁宗时, 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 ; 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 参知政事 ; 神宗朝,迁兵部尚书, 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