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鲁教版历史七上《活动课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侵略》word教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四次侵华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反抗运动。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和影响,认识中国近代史上侵略与反抗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侵略与反抗》这部分内容,对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细节记忆不清,对事件的影响和意义理解不深。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回顾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的历史事实,掌握相关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侵略与反抗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的时间、地点、过程、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感受到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历史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爱国情怀。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历史事件的课件,辅助教学。

3.视频资料:搜集相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4.练习题:准备相关的历史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侵略与反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摘要本文是对模拟时事报道活动课一的记录。

通过参与这一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侵略和反抗的概念,并通过模拟的方式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活动课的设计使我们能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并思考当今世界侵略与反抗的形势。

介绍侵略和反抗是历史上重要的主题之一。

通过模拟时事报道活动课一,我们有机会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这一主题,增进对历史事件、政治冲突以及侵略与反抗的理解。

活动内容活动课一的主题是侵略与反抗。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被分成不同的群体,并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

有的人饰演侵略者,有的人饰演反抗者,还有的人饰演观察者。

我们被要求根据给定的情景,就侵略和反抗的动机、手段以及后果进行讨论。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一些历史案例,以加深对侵略和反抗的理解。

我们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什么是侵略,什么是反抗,侵略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反抗的形式和策略等等。

这些问题的讨论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侵略与反抗问题的基础。

在角色扮演中,我们被要求根据我们的角色身份以及情景,展开讨论和辩论。

侵略者必须解释其侵略的原因和目的,而反抗者则需要阐述其反抗的理由和手段。

观察者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些讨论,从中分析和总结。

讨论和成果活动课一的讨论充满了激烈的辩论和深入的思考。

我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侵略和反抗的动机和手段。

有的人认为侵略是为了资源和权力的扩张,而反抗则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和权益。

另一些人则认为侵略和反抗都是相对的,取决于不同的立场和利益。

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侵略与反抗的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在一些情况下,侵略者可能有合理的动机,而反抗者可能采取过激的手段。

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解决侵略和反抗的冲突,并避免人类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加深了对侵略与反抗的理解,也学会了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历史案例和现实生活中侵略与反抗的问题并不孤立存在,它们相互影响,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模拟时事报道—— ——侵略与反抗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慈禧光绪仓皇出逃
• 据我报社记者1900年8月16日报道 据我报社记者1900 1900年 16日报道 • 昨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 昨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 北京城沦陷。前两月,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 北京城沦陷。前两月,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 命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两千多人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 进犯北京,不料途中遭遇义和团奋勇抵抗, 进犯北京,不料途中遭遇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死伤惨 重被迫逃离;不过随即各国舰队夺取了大沽炮台, 重被迫逃离;不过随即各国舰队夺取了大沽炮台,八国联 军登陆攻占天津,慈禧慌忙求和却遭冷眼, 军登陆攻占天津,慈禧慌忙求和却遭冷眼,侵略军沿运河 向北京进犯。如今北京城大部分村镇已成废墟一片, 向北京进犯。如今北京城大部分村镇已成废墟一片,侵略 军烧杀抢掠肆无忌惮,他们挨家挨户掠夺财物、抢夺耕牛、 军烧杀抢掠肆无忌惮,他们挨家挨户掠夺财物抢夺耕牛、 杀人放火、侮辱妇女、屠杀居民;军队特许公开抢劫三日, 杀人放火、侮辱妇女、屠杀居民;军队特许公开抢劫三日, 稀世珍宝被批量运走;户部银库被洗劫一空然后放火烧毁; 稀世珍宝被批量运走;户部银库被洗劫一空然后放火烧毁; 一些传教士、主教、 一些传教士、主教、总教习更是脱下道袍疯狂加入了强盗 行列,残忍杀害义和团团员。一时间, 行列,残忍杀害义和团团员。一时间,北京城成为了八国 列强蹂躏的对象,哭声、火光、血泊、尸海遍布北京, 列强蹂躏的对象,哭声、火光、血泊、尸海遍布北京,原 本富丽堂皇的北京眼下已是人间地狱。 本富丽堂皇的北京眼下已是人间地狱。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活动课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侵略》教学设计1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活动课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侵略》教学设计1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活动课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侵略》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活动课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侵略》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模拟时事报道的方式,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认识这些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事件,通过这些事件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侵略与反侵略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侵略与反侵略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不能深入理解事件背后的历史规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认识这些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时事报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2.难点:分析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背后的历史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记者,模拟时事报道的形式,报道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战争事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3.史料分析:提供相关历史史料,让学生分析史料,深入了解战争事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历史事件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准备模拟时事报道的场地和设备。

3.划分学生为不同的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事件进行研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这些战争的基本情况。

七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课学案鲁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课学案鲁教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七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抗争》复习课教课方案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抗争》复习课教课方案鲁教版第一单元《侵略与抗争》复习课讲课设计复习目标:见教参复习要点:中国近代签订的不一样样样合约及其危害复习难点:对不一样样样合约危害的理解讲课方法:教师采纳启示式、点拨法学生采纳自主研究、合作学习法教具:小黑板教材解析: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合约》的签订,中国完满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复习过程:(一)知识回顾指引学生回顾近代中国签订的不一样样样合约。

(二)师生构建知识网络 1 、近代中国签订的不一样样样合约时间不一样样样合约名称内容危害 1840-1842 年 1856-1860 年 1894-1895年 1900 年 2、俄国经过不一样样样合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时间不一样样样合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1858 年 1860年 1860 年 1864 年 19 世纪 80 年月师: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今后处于风口浪尖之中。

大家想想,这一单元列强对我们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生:四次。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师:战争给清政府带不深刻的灾害。

你能说出哪些有名的合约?以及它们给中国造成的影响?生 1:从 1840 年至 1901 年,西方列强经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南京合约》《马关合约》《辛丑合约》等一系列不一样样样合约。

使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生活在风口浪尖之中。

生 2:《南京合约》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合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合约》中国完满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鲁教版历史七上《侵略与反抗》word复习教案

鲁教版历史七上《侵略与反抗》word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

P12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2100万元赔款白银2亿两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英进出口货物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鲁教版历史七上《活动课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侵略》word教案1

鲁教版历史七上《活动课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侵略》word教案1

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活动主题:侵略与反抗活动目标:1、通过搜集、选择、整理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图片、实物、史料,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和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模拟时事报道,加深对中国近代屈辱史、抗争史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时事报道的交流、展示、评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通过撰写事实报道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感悟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重点及处理办法: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认识侵略者的本质。

通过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英雄事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使学生树立起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心。

活动难点及处理办法:各小组对资料的搜集、加工与整理;撰写报道内容的时空顺序。

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研讨。

教师深入各组进行指导。

活动的设计思路:把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划分成四个板块:即列强的侵略、列强的侵华罪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结果与原因分析感悟与启示。

活动方式:1、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结成四个合作小组。

2、师生分别搜集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和学习课件。

3、师生共同展示搜集的成果。

4、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5、约定评价标准(简练、醒目、深刻、准确);组内自评、小组间互评、全班投票等方式,评出优秀作品。

活动时间与要求:1、一小时。

2、每个同学要分工明确,推荐出的组长召集并给组员分派任务;3、搜集整理资料3天,组内交流、讨论1天,撰写报道文章3天。

4、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通过采访、朗读、多媒体展示等形式,进行交流。

5、标题醒目,时间、地点明确,内容具体过程清楚,文字简洁。

活动资源: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了解有关近代列强侵华的图片、实物、史料;考察有关近代反抗与斗争的历史遗迹;观看影视《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等作品,在拥有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对图片、实物、材料、遗迹等历史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写出一篇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期间的西方列强侵华或中国人民反抗的时事报道。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说课课件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说课课件

经过 主要战役
结果
原因 日本为 征服朝鲜 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影响 内容结构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邓世昌率致远号 勇撞敌舰 旅顺屠杀 黄海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4.增辟通商口岸 3.允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 签订 2.赔偿二亿两
经过 1.割辽东半岛、 结果 威海卫战役 主要战役 台湾、澎湖列岛 中考要求: 考查的知识点: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经过及 影响 原因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英勇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 北洋舰队 内容结构 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最常见的题型为 全军覆没 日本为 选择题。再者是综合题目,考查中国近代列强的五 大大加深 甲 征服朝鲜 大侵华战争,或针对中日关系来考查。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午 侵略中国 中 称霸世界 日 战 争
2、抓住关键词“开 始”“大大”“完 全”,掌握中国逐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家的过程;
3、从割地、赔款、 开埠通商等方面 掌握近代的不平 等条约。
4、掌握左宗 棠收复新疆。
知识与能力
1、从战争的背景、 进程及影响等方面 掌握近代列强的侵 华战争;
课标要求 侵 略 与 反 抗
1、动手制作表格 分类对比不平等条 约的有关知识;
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1842 名称 割 主 地 要
赔 款
割香港岛给英国
《马关条约》 1895
分割辽东半岛、台湾、澎 失去更多领土主权 湖列岛及附属岛屿
《辛丑条约》 1901
通 内 商 攫 容 取 特 权
建始《 化深《 2100 万西班牙银元 白银两亿两 社 沦 南 赔更多的款,加 程 了马 重财政负担 会为京 度中关 五处通商:广州、厦门、 增设苏州、杭州、重 福州、宁波、上海 庆等通商口岸 半 条 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国条 殖约 的约 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 商品输出到 民》 半》 岸开设工厂 出口关税应有两国商 资本输出 地中 殖大 议 半国 民大 封开 地加

活动一 模拟时事报道

活动一   模拟时事报道

八年级上册
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假如能够穿越时间隧道,你和你的同学们作为富有正义感的新闻记者,一同回到一百年多年前备受列强欺凌的中华大地,你能用简练、醒目的文字向世人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吗?
活动内容
以“侵略与反抗”为主题,以富有正义感的当时人的身份,模拟进行新闻时事报道——向世人报道发生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军民的抵抗。

活动目标
通过模拟时事报道的活动,加深对近代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进行奋起抗争的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提示
1.报道范围: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期间的某一件事件、人物等。

例如:以“北洋水师苦战黄海大东沟,致远舰邓管带昨日殉国”为题,报道黄海海战,重点报道邓世昌英勇牺牲的情况。

2.报道要求:标题醒目,时间、地点明确,内容具体,过程清楚,文字简洁。

3.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4.活动前,准备相关历史书籍,以便活动中查阅。

活动步骤
1.分工选题
2.撰写报道
3.全班交流
4.协商评价。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活动课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侵略》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活动课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侵略》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活动课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侵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活动课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侵略》,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模拟时事报道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我国在侵略与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现了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历程,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伟大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侵略与反侵略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时事观念可能还不够强烈,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以来我国在侵略与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认识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时事报道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近代以来我国在侵略与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2.难点: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记者,模拟时事报道的形式,报道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历史事件。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3.讲解示范:教师对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图片、文字和数据。

2.材料: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供学生研究和学习。

3.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侵略与反侵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近代以来我国在侵略与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历程。

(七年级历史教案)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教案

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等基本史实。

2.能够正确识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3.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1. 阅读课本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初步学会阅读历史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等,这些斗争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

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列表归纳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来&源:WWW.教学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预设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明清两朝已经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经逐渐走向没落。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逐渐走向没落的明清帝国又相继受到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是怎样面对这些侵略的呢?2、过程:3、胜利的原因小结:过渡: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内容,思考:1、明清时期中国哪些地区遭到了哪些国家的侵略?2、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来侵略作了哪些英勇斗争?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课件展示、明确以上问题)。

1、多媒体播放《戚继光抗倭》视频片段。

2、游戏---欢乐砸金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的问题:(1)什么是倭寇?(2分)(2)面对倭寇侵扰,年轻将领组建(2分)(3)据图指出戚继光抗倭的过程。

(3分)(4)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

(2分)(5)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小组内可以快速交流,答对1点得2分)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

初一历史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教案

初一历史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教案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教案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历史组选手孔钊。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明清时期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一、说教材(一)本节地位和作用本节是选自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第3课,本课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外来侵略的历史,是中国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封建统治而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对比。

学习本课有助于对学生我国历史由盛向衰的一个认识,也为近代史上中国遭受西方凌辱埋下伏笔。

所以本节起着典型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导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戚继光抗倭地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理解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背景和取得抗击倭寇胜利的原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

通过对戚继光抗击倭寇和雅克萨之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

通过对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等的事迹评价,训练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中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戚继光和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从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扞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本课重、难点为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难点:理解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背景;正确分析《尼布楚条约》的历史意义。

具体方法见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设想:本课内容目标对象是初一学生。

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着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抽象思维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绝对的特点;我们学校的初一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自我表现欲强、思维活跃,通过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说课稿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说课稿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等列强对中国进行的侵略和掠夺。

教材通过详细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展示了列强的罪行和对中国造成的严重损失。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鸦片战争期间的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并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具体罪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参与讨论,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的严肃性,对列强的侵略行为产生愤慨和反思,培养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具体罪行。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并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具体罪行。

2.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图片展示法:教师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列强的侵略行为,增强学生的感知和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列强侵华的具体罪行。

3.讨论: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展示:教师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展示列强的侵略行为。

5.总结: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考,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反思和爱国情怀。

七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1)鲁教版

七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1)鲁教版

侵略与反抗(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在近代史上掠取我国领土最多的列强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俄国7.发动了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是()A.林则徐B.洪秀全C.石达开D.朱红灯8.太平天国的都城()A.北京B.天津C.天京D.应天9.由美国人华尔组织的,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动势力是()A.英法联军B.洋枪队C.八国联军D.湘军10.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割给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C.中俄《改订条约》D.中俄《北京条约》11.率军收复新疆,巩固了西北边疆的清政府官员是()A.林则徐B.左宗棠C.李鸿章D.曾国藩12.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是()A.1871年B.1876年C.1878年D.1884年13.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4.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威海卫战役B.马尾海战C.旅顺战役D.黄海战役16.因签订《马关条约》而被国人唾骂的清政府官员是()A.奕訢B.李鸿章C.左宗棠D.曾国藩17.以下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条约中,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八国之一的“奥国”是指()A.澳大利亚B.奥地利C.奥匈帝国D.奥斯曼帝国19.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0.哪一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____________逐步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美国、俄国等列强对中国进行的侵略行径。

教材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列强侵华罪行的严重性,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本课内容是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的了解相对片面。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全面了解列强侵华罪行,认识到侵略者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此外,学生应学会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历史教训,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认识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暴行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历史教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

2.难点:分析侵略者行径的恶劣影响,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音频、视频等,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历史事件,总结历史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

3.网络资源:相关历史资料、学术研究等。

4.教学道具:地图、时间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列强侵华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侵略者的暴行。

七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2)鲁教版

七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2)鲁教版

侵略与反抗(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反对中国禁烟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希望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2.开放某某、某某等通商口岸是在()结束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A.乾隆帝B.嘉庆帝C.道光帝D.咸丰帝4.英国侵略者最初占领某某岛的手段是()A.1841年派兵强占B.1842年8月根据《某某条约》占领C.1843年根据《某某条约》附件占领D.1840年贿赂清政府地方官占领5.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A.中俄《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尼布楚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6.大破“洋枪队”取得青埔大捷的太平军将领是()A.石达开B.陈玉成C.李秀成D.冯云山7.1853年,太平天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金田起义B.攻克武昌C.定都天京D.天京事变8.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的战斗发生在()的一次战斗中()A.某某B.某某C.某某D.某某9.某某设立行省是在()A.1871年B.1875年C.1876年D.1884年10.黄海大战发生在()A.1883年B.1884年C.1894年D.1895年11.割让某某、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某某条约》B.《马关条约》C.《条约》D.《某某条约》12.下列几项说明了《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B.使中国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3.1900年6月,八国联军的统帅是()A.西摩尔B.戈登C.克林德D.瓦德西14.下列条约中,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A.赔偿各国军费某某2亿两B.允许各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D.外国公使可以进驻15.“保证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抗侵略”这一内容体现在下列哪一条约中()A.《某某条约》B.《马关条约》C.《条约》D.《辛丑条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战争中属英国发动或参与的有:()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左宗棠的事迹包括()A.进军某某,打败阿古柏侵略军B.率兵收回伊犁C.收复某某(除伊犁外)D.设立某某行省3.下列条约中既有割地又有赔款的条约包括()A.《某某条约》B.《爱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慈禧太后掌权时期中国的两任皇帝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同治帝D.光绪帝5.《某某条约》、《马关条约》的共同之处有()A.清政府向侵略者赔款B.清政府被迫开辟通商口岸或商埠C.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D.清政府强割让领土6.下列战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有()A.虎门战役B.黄海战役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三、识图题:(6分)观察图一和图二,请回答:图一人物______________图二人物_________________图一人物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人物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材料分析题(第1题8分,第2题9分,共17分)1.阅读下列材料:“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活动课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活动准备】
1840年,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四万万中国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尊严,为了中华的崛起,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

请你作为一名记者,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一百多年前的今天,将你见到的这幅交织着腥风血雨,凝聚着亲仇爱恨的历史画卷告诉世人。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请用你的这正义之笔,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把中国人民的不屈反抗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吧!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搜集、选择、整理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图片、实物、史料,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和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模拟时事报道,加深对中国近代屈辱史、抗争史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时事报道的交流、展示、评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通过撰写时事报道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感悟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活动程序
1.分工选题: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教科书第一单元一节课内容,选出正副组长。

每组选定一项专题。

(若不设组亦可,由学生按其所好选题,使学生更有自由发展空间)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了解有关近代列强侵华的图片、实物、史料;考察有关近代反抗与斗争的历史遗迹;观看影视《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等作品,在拥有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对图片、实物、材料、遗迹等历史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写出一篇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期间的帝国主义侵华或中国人民反抗的时事报道。

3.阅读《林则徐》《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中国近代战争史》等书籍,撷取有关片段,写成时事报道。

4.将写成的报道按标题、作者、撰稿时间、内容、评价的要求在小组交流,由小组选出若干篇到班级评比。

5.按约定的评分标准,用全班投票的方式评出优秀作品一、二、三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