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接技术.
第三章 数字复接技术
外钟
定 时
同 步 复 接 分 接
定 时
1 2 3 4
码速 调整 复接器
合路
恢 复 分接器 支路
29
同步:位同步、帧同步等 帮助使分接器的基准时间信号与复接器的基准时间信号保持 正确的相位关系
30
2、数字复接系列 数字复接是按照一定的规定从低速到高速分级进行的。 一次群(基群)、二次群、三次群…… 现在使用的两类准同步数字复接系列:P76表3.1.1 北美、日本:以1544kbit/s为基群(24路PCM语音信号时分 复用,构成一次群 ) 8000*8*24=1536k 四个一次群合并为一个二次群,…… 欧洲、我国:以2048kbit/s为基群(30路PCM语音信号时分 复用,构成一次群 ) 8000*8*30=1920k 四个一次群合并为一个二次群,四个二次群合 并为一个三次群,四个三次群合并为一个四次群 ……
33
准同步信号的复接: 参与复接的各支路码流时钟的标称值相同,而码流时钟 实际值是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内变化。 同步复接与异步复接的区别: 同步复接只需要相位的调整(甚至不需任何调整) 异步复接需要对各个支路进行频率、相位的调整
34
3.1.1数字信号的复接方式 3.1.1数字信号的复接方式
1、按位复接 每次复接一比特,顺次取第一路的第一个比特、第二路的第 一个比特……第一路的第二比特……P77图3.1.2 若四路信号复接,复接后每位码的宽度只有原来的1/4 在复接中需要用缓冲存储器,以便在其他路信号复接期间 将本路到来的信号储存起来
串无头无尾的码元序列,无法分辨出哪八位码是一个抽样值所编的码字和每一
个八位码字是哪一路话音信号——(采用帧同步方法)。为了建立帧同步,需 要一种特征信号,在每一帧(或几帧)的固定位置插入具有特定码型的帧同步码
多业务数字复接分接技术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多业务数字复接分接技术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数字话路(DS0)是由一个时隙(slot)组成的,时隙长度为125微秒,包含8个比特(bit),每个时隙在传输中承载一个8kHz采样率、8位量化的模拟信号。
为了提高数字话路能力,通常将多个DS0话路复合为一个高速数字通道,称之为倍增通道。
利用倍增通道时,需要使用数字复接分接技术对信号进行复合和分离。
目前,多业务数字复接分接技术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的复合和分离,以及实现各种复杂业务的调度和管理。
因此,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多业务数字复接分接技术,以满足各种通信业务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种多业务数字复接分接技术,其具体目标如下:1.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的复合和分离;2.支持各种复杂业务的调度和管理;3.提高通信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三、项目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1.设计和实现多业务数字复接分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算法;2.开发复合和分离模块,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的复合和分离;3.实现调度管理模块,支持各种复杂业务的调度和管理;4.测试和评估多业务数字复接分接技术的性能和效果。
四、预期成果本项目预期实现以下成果:1.多业务数字复接分接技术的设计和实现;2.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的复合和分离;3.支持各种复杂业务的调度和管理;4.提高通信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五、项目计划1.立项和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2周);2.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并进行分析和研究(4周);3.设计和实现多业务数字复接分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算法(8周);4.开发复合和分离模块,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的复合和分离(12周);5.实现调度管理模块,支持各种复杂业务的调度和管理(8周);6.测试和评估多业务数字复接分接技术的性能和效果(6周);7.撰写项目报告和总结,并进行论文相关工作(4周)。
MUX—2M继电保护信号数字复接接口装置技术说明书
a) 如果HDB3 信号的前一个传号的极性与其前一个破坏点的极性相反而本身又不是 破坏点,则四个空号串的第一个空号应编为空号;如果HDB3 信号的前一个传号的 极性与其前一个破坏点的极性相同或者本身就是破坏点,则四个空号串的第一个 空号编为传号,即非破坏点(即B+、或B-)。
图 4 面板布置图
装置为 19 吋的 1U 标准机箱,可安装在通信机房的 19 吋机架上。该装置的结构及安装尺 寸见图 5。
5 订货须知
1. 本装置只能提供 75 欧姆同轴连接方式,若要采用 120 欧姆双绞线连接方式,可选用
原型号 MUX-2048 继电保护数字复接接口装置,须在订货合同上注明,按特殊工程处 理。
FC/PC 型 9/125μm 单模光纤 1.3μm -10dbm -35dbm ≤50km
2.3 通用电气技术数据
直流电源输入: 直流电源输入范围: 直流功耗: 报警接点容量: 正常工作温度: 极限工作温度: 机箱尺寸: 重量:
-48VDC(OV 接地) -34VDC~-64VDC 10W 5A,30VDC 0℃~40℃ -10℃~50℃ 482.6mm(19″)×44.4mm(1U)(H)×229mm(D) 2KG
2. 本装置在发货时一般不提供同轴电缆及同轴连接器(头),这部分工作由用户在现场
自己制作。
3. 若用户需要提供同轴连接器(头)时,请在合同上注明。若需要提供同轴电缆时,
请注明电缆长度(单方向,电缆另一端的同轴连接器不提供)。同时须在合同上注明。
5
MUX-2M 继电保护信号数字复接接口
光纤发
光纤收
发信
目录
第六讲 OFDM技术
10
1.2 OFDM发展历史
1971年, Weinstein 和 Ebert 提出利用DFT变换来实现 OFDM的调制解调.
进一步利用FFT变换为降低OFDM的实现复杂度提供了条件
1980年代,人们研究在数字移动通信的高速调制解调和高密 度存储中应用OFDM技术
0.2
0.4
0.6
0.8
1
0.8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
-0.8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
0.8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
-0.8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
0.8
0.6
0.4
-5
0
5
10
1.2
1
0.8
0.6
0.4
0.2
0
-0.2
-0.4
-10
-5
0
5
10
18
42 13
02..8531.5
0.62 1 0.42 1.5 0.20.5
11 00 0.5 -0.20 0-0.5 -0.4
--00-..651 -1
-0-.81
-2-1.5
-1-.-510.8-0.8 -0.6-0.6 -0.4-0.4 -0.2-0.2 0 0 0.20.2 0.40.4 0.60.6 0.80.8
数字复接技术-SDH部分
据/语声通路链接。
6. 比特间插奇偶检验8位码(BIP-8):B1
用作再生段误码监视,使用偶校验的比特间插奇偶校验码。 BIP-8码对扰码后的上一个STM-N帧的所有比特进行计算, 结果置于扰码前的本帧的B1字节位置。
8比特监视码的产生过程如下: › 首先,将STM帧结构中所有被校验的部分按8比特为一组,分为一
D10
D11
D12
S1
M1 E2 × ×
注:×为国内使用保留的字节;*为不扰码字节;Δ为与传输 媒质有关的字节 ;空白字节是保留给将来的国际标准使用的。
例:以STM-1内的K1字节为例,由于其处于第5行、第4复列, 间插层数为1层,因此其矢量坐标为S(5,4,1),行列坐 标为
---(5,4)。
MST指复用段终端,完成复用段的功能,相应设备有光缆线路 终端、高阶复用器、宽带交叉连接器等。
RST指再生段终端,产生和终结再生段开销。
通道终端
(线路终端) (复用/解复用)
(线路终端) (复用/解复用)
通道终端
交换 系统
适匹 系统
交叉 连接 系统
光纤 线路 系统
光纤
再
光纤
生
器
光纤 线路 系统
交叉 连接 系统
8. 自动保护倒换(APS)通路字节:K1,K2(b1~b5)
用于传送自动保护倒换(APS)协议。专用于保护目的嵌入 信令通路,响应时间较快。
9. 复用段远端失效指示(MS-RDI)字节:K2(b6~b8)
用于向发送端回送一个指示信号,表示收信端检测到来话 方向故障或正接收复用段告警指示信号(MS-AIS)。MSRDI用解扰后K2字节的b6、b7和b8为“110”来表示。
第3章 数字复接技术
3.3.4 开销和指针
③ C2:信号标记字节。C2用来指示VC帧的复接结构和信息净负 荷的性质,例如通道是否已装载、所载业务种类和它们的映射方 式。例如C2=00H表示这个VC-4通道未装载信号,这时要往这个V
C-4通道的净负荷TUG-3中插全“1”码——TU-AIS,设备出现高 阶通道未装载告警——HP-UNEQ。C2=02H,表示VC-4所装载的 净负荷是按TUG结构的复用路线复用来的,我国的2Mbit/s的信号 复用进VC-4采用的是TUG结构。C2=15H表示VC-4的负荷是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格式的信号。在配置华为公司的设备时,2 Mbit/s的信号的复用,C2要选择TUG结构。
3.1.2 数字复接
(1)同步复接 同步复接是用一个高稳定的主时钟来控制被复接的 几个低次群,使这几个低次群的数码率(简称码速)统一在主时钟的 频率上,可直接进行复接。
(2)异步复接 异步复接各支路信号的时钟源无固定关系,且又无 统一的标称频率,时钟频率偏差非常大。 (3)准同步复接 准同步复接是各低次群各自使用自己的时钟,由 于各低次群的时钟频率不一定相等,使得各低次群的数码率不完 全相同,因而先要进行码速调整,使各低次群获得同步,再复接。 2.按位复接和按字复接 (1)按位复接 按位复接是每次复接各低次群的一位码而形成高次 群。
3.2.2 PDH数字复接系统结构
图3-5
数字复接系统
3.2.2 PDH数字复接系统结构
图3-6
高次群数字复接等级
3.2.3 PDH传输体制的缺陷
1.接口方面 2.光接口方面 3.复用方式
1)从高速信号中分/插出低速信号要一级一级的进行。
图3-7
从140Mbit/s信号分/插出2Mbit/s信号示意图
数字复接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数字复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2. 掌握数字复接设备的使用方法;3. 熟悉数字复接实验系统的搭建和操作;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数字复接技术是一种将多个低速数字信号合并成一个高速数字信号,并通过高速信道传输的技术。
在接收端,再将高速数字信号分解成原来的低速数字信号。
数字复接技术分为两种:同步复接和非同步复接。
本实验采用同步复接技术。
同步复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多个低速数字信号按照一定的时序关系进行合并,形成高速数字信号;在接收端,将高速数字信号按照相同的时序关系进行分解,恢复出原来的低速数字信号。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数字复接实验系统;2. 实验台;3. 信号发生器;4. 信号分析仪;5. 数字复接器;6. 数字分接器;7. 电缆线。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系统:将数字复接实验系统、信号发生器、信号分析仪、数字复接器、数字分接器和电缆线连接好。
2. 设置信号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参数,如频率、幅度、码速率等。
3. 发送端操作:(1)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数字复接器的输入端;(2)设置数字复接器的复接方式,如2:1复接、4:1复接等;(3)启动数字复接器,观察信号分析仪的显示,确保信号正常复接。
4. 传输过程:将数字复接器输出的高速数字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5. 接收端操作:(1)将数字复接器输出的高速数字信号连接到数字分接器的输入端;(2)设置数字分接器的分接方式,与发送端的复接方式相对应;(3)启动数字分接器,观察信号分析仪的显示,确保信号正常分接。
6.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复接效率、误码率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复接效率:实验中采用2:1复接方式,复接效率为50%;(2)误码率:实验中误码率为0,表明信号传输质量良好。
2. 分析:(1)复接效率:复接效率与复接方式有关,本实验采用2:1复接方式,效率较高;(2)误码率:实验中误码率为0,说明数字复接技术在实验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时分多路复用与复接技术
第三章时分多路复用与复接技术1 时分多路复用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使多个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而互相不干扰,称多路复用。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用于模拟通信,例如载波通信,时分多路复用用于数字通信,例如PCM通信。
时分多路复用通信,是各路信号在同一信道上占有不同时间间隙进行通信。
由前述的抽样理论可知,抽样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将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其在信道上占用时间的有限性,为多路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提供了条件。
具体说,就是把时间分成一些均匀的时间间隙,将各路信号的传输时间分配在不同的时间间隙,以达到互相分开,互不干扰的目的。
图3-1为时分多路复用示意图,各路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将频带限制在3400Hz以下,然后加到快速电子旋转开关(称分配器)开关不断重复地作匀速旋转,每旋转一周的时间等于一个抽样周期T,这样就做到对每一路信号每隔周期T时间抽样一次。
由此可见,发端分配器不仅起到抽样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复用合路的作用。
合路后的抽样信号送到 PCM编码器进行量化和编码,然后将数字信码送往信道。
在收端将这些从发送端送来的各路信码依次解码,还原后的PAM信号,由收端分配器旋转开关K2依次接通每一路信号,再经低通平滑,重建成话音信号。
由此可见收端的分配器起到时分复用的分路作用,所以收端分配器又叫分路门。
当采用单片集成PCM编解码器时,其时分复用方式是先将各路信号分别抽样、编码、再经时分复用分配器合路后送入信道,接收端先分路,然后各路分别解码和重建信号。
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正常通信,收、发端旋转开关必须同频同相。
同频是指的旋转速度要完全相同,同相指的是发端旋转开关连接第一路信号时,收端旋转开关K2也必须连接第一路,否则收端将收不到本路信号,为此要求收、发双方必须保持严格的同步。
时分复用后的数码流示意图示于图3-21.1 时分复用中的同步技术时分复用通信中的同步技术包括位同步(时钟同步)和帧同步,这是数字通信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数字复接码速调整
A/D 抽样量化编码D/A变换 4.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通常所说的模拟信号数字化是指将模拟的话音信号数字化、将数字化的话音信号进行传输和交换的技术。
这一过程涉及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个是发送端的信源编码器,它将信源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即完成模拟/数字(A/D)变换;另一个是接收端的译码器,它将数字信号恢复成模拟信号,即完成数字/模拟(D/A)变换,将模拟信号发送给信宿。
4.1.1 A/D变换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抽样、量化和编码。
抽样是指用每隔一定时间的信号样值序列来代替原来在时间上连续的信号,也就是在时间上将模拟信号离散化。
量化是用有限个幅度值近似原来连续变化的幅度值,把模拟信号的连续幅度变为有限数量的有一定间隔的离散值。
编码则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把量化后的值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然后转换成二进制或多进制的数字信号流。
这样得到的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光纤、微波干线、卫星信道等数字线路传输。
上述数字化的过程有时也被称为脉冲编码调制。
1.抽样要使话音信号数字化并实现时分多路复用,首先要在时间上对话音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这一过程即是抽样。
话音通信中的抽样就是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T,抽取话音信号的一个瞬时幅度值(抽样值),抽样后所得出的一系列在时间上离散的抽样值称为样值序列,如下图所示。
抽样后的样值序列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可进行时分多路复用处理,也可将各个抽样值经过量化、编码后变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
抽样过程如图4-1所示。
理论和实践证明,只要抽样脉冲的间隔满足:(fm是话音信号的最高频率)则抽样后的样值序列可以不失真地还原成原来的话音信号。
图4-1 模拟信号的抽样过程例如,一路电话信号的频带为300~3400Hz,fm=3400Hz,则抽样频率f s≥2×3400=6800Hz。
如按6800Hz的抽样频率对300~3400Hz的电话信号抽样,则抽样后的样值序列可不失真地还原成原来的话音信号,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通常取fs=8000Hz。
第6节课 多路复用与数字复接技术
第6节课 多路复用和数字复接技术
一个基群(Basic Group)由12路电话复用 组成, 其频谱配置如图 1 - 3(c)所示。每 路电话占4kHz带宽,采用单边带下边带 调制(LSB),12路电话共48kHz带宽,频 带范围为 60~108 kHz。或采用单边带上 边带调制(USB),频带范围为148 ~196 kHz。
式中,Ts 为每路信号的抽样时间间隔,满足奈奎斯特间隔。
然后对PAM波形进行编码,得到TDM-PCM信号。TDM-PCM 信号脉冲宽度为
Ta Ts Tb n 3n
(2-2)
式中,n为PCM中编码位数。
在接收端,输入的TDM-PCM信号经过译码器输出 TDM-PAM波形,与发送端抽样开关相同步的接收抽样开关 对输入的TDM-PAM波形同步抽样并正确分路。于是,三路 信号得到分离,各分离后的PAM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 从而 恢复出发送的三路基带信号。
时,若将TS16所包含的总比特率集中起来使用,则称为共路
信令传送;若将TS16按规定的时间顺序分配给各个话路,直
接传送各话路所需的信令,则称为随路信令传送。 当采用共路信令传送方式时,必须将16个帧构成一个更 大的帧,称为复帧。复帧的重复频率为500Hz,周期为2ms, 复帧中各帧顺次编号为F0,F1, …, F15。
一个基本超群(Basic Supergroup)由5个基群复用组成,共 60路电话,其频谱配置如图1 - 3(d)所示。5个基群采用单边带 下边带合成,频率范围为312~552kHz,共240kHz带宽。 或 采用单边带上边带合成,频率范围为60~300kHz。 一个基本主群(Basic Mastergroup)由10个超群复用组成, 共600路电话。主群频率配置方式共有两种标准:L600和 U600 , 其 频 谱 配 置 如 图 1-4 所 示 。 L600 的 频 率 范 围 为 60~2788kHz,U600的频率范围为564~3084kHz。
SDH数字复接技术
SDH具有高效的纠错和 保护机制,提高了信号 传输的可靠性。
SDH是国际标准化的传 输技术,具有良好的互 通性和互操作性。
工作原理
帧结构
SDH采用矩形帧结构,由多个容器(C)组成,每个容器中包含若干个字节的数据。
复接过程
低速信号首先经过码速调整,适应SDH的帧速率,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排列到容器 中。多个容器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更大的结构单元,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SDH帧。
H技术可以支持多种业务,如语音、 数据、图像等,使得电信网络能够更 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大容量传输
通过SDH复接技术,可以将多个低速 信号复接到高速信号中,实现大容量 数据的传输,提高了电信网络的传输 效率。
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应用
节目信号传输
SDH技术可以用于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确保节目信号的稳定 和高质量传输。
输标02入题
低阶复用包括基本单元的复用,如2Mbit/s、 34Mbit/s、140Mbit/s等速率的数字信号的复用。
01
03
SDH帧结构由段开销、通道开销和净荷三部分组成, 其中段开销包括再生段开销和复用段开销,通道开销
包括容器通道开销和虚容器通道开销。
04
高阶复用包括高阶通道的复用,如VC-3、VC-4等速 率的数字信号的复用。
03 SDH数字复接的关键技术
定时同步技术
1 2
定时同步的概念
定时同步技术是SDH数字复接技术的核心,它确 保了各支路信号在复接后的同步性。
定时源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定时源是实现定时同步的关键,通常 选择高稳定度的原子钟或GPS作为参考时钟。
3
同步原理
通过比较参考时钟与本地时钟的偏差,自动调整 本地时钟的频率和相位,使其与参考时钟保持一 致。
通信网-第二章(SDH数字复接技术)
• 6.最后在N个AUG基础上加上段开销 (SOH)便形成STM_N帧结构,即 • N ×AUG+SOH→ STM_N
从以上的复接过程来看,SDH的形成包含映 射( C→ VC)、定位校准( VC→ TU及 VC→ AU )和同步复用N ×AU→ AUG)三 个过程。
6.2.4 SDH的复用结构和步骤
1. 140Mbit/s复用进STM-N信号
1)首先将140Mbit/s的PDH信号经过码速调整(比特塞入
法)适配进C4,C4是用来装载140Mbit/s的PDH信号的标 准信息结构。
参与SDH复用的各种速率的业务信号都应首先通过码速调 整适配技术装进一个与信号速率级别相对应的标准容器: 2Mbit/s ——C12、 34Mbit/s—— C3 、140Mbit/s ——C4。
段开销(SOH):为保证信息净负荷正常, 灵活传送所必需的附加字节,是供OAM 使用字节。
• 净负荷(payload):存放各种信息负荷的地方, 其中含有少量的通道开销(POH),用于监视, 管理和控制通道性能。
–管理单元指针(AU-PTR):指示信息 净负荷的第一个字节在STM-N帧中的准 确位置,以便在接收端正确地分解。
分)用于网络的OAM。
• (3) SDH网有一套特殊的复用结构,
允许现存准同步数字体系、同步数字 体系和B-ISDN的信号都能纳入其帧结
构中传输,即具有兼容性和广泛的适 应性。
• (4) SDH网大量采用软件进行网络配 置和控制,增加新功能和新特性非常 方便,适合将来不断发展的需要。 (5) SDH网有标准的光接口, 即允许不同厂家的设备在光路上互通。
• SDH的帧结构必须适应同步数字复用、交 叉连接和交换的功能,同时也希望支路信 号在一帧中均匀分布、有规律,以便接入 和取出。ITU-T最终采纳了一种以字节为 单位的矩形块状(或称页状)帧结构
基于FPGA的战术数据链中继传输复接技术
Re e r h o s a c n FPGA — a e a a m u tpl x n e h l g o b s d d t l i e i g t c no o y f r
TDLs r l y t ans i s o ea r m s i n
YANG B o p n 。 ,Ct EN n u n ,CH EN J F ,XU h n — u a ig。 t Yo g g a g UI Z o gf。
息实时处理的要 求;P F GA 内部 采 用模 块化 设 计 , 具备 开 放 性 和 灵 活 性 , 于 系统 可 重 配 置 和 升 级 ; 例 仿 真 验 证 便 实
表 明 , 模 块 能 够 有 效 地 实现 不 同 速 率 多种 战 术 数 据 链 中继 传 输 的 数 据 复接 。 该
V o132 No.1 . 2 De e be cm r201 0
基 于 F G 的 战 术 数 据 链 中继 传 输 复 接 技 术 P A
杨 保 平 ,陈 永 光 ,陈 军 。 ,徐 忠 富 。
( .装备 指挥技 术 学院 ,北京 1 1 1 ; .军械 工程 学院 。河 北 石家庄 0 0 0 ; 1 04 6 2 5 0 3 3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6 8 0部 队 ,河 南 洛 阳 4 1 0 ) . 38 3 70
t1 l Ac d l y o u p n mma d & T c n l g Bej n 0 4 6,C i al . e a e j Eq i me t h n Co n eh oo y ii g 1 1 l h n
.
Or n n eEn n e i g Co [ ,S i i z u ng0 0 0 d a c gi e r n l . h j a h a [ , 0 3,( i a; 5 ?n k
PCM复用技术
数字复接与同步技术
7) TSl6:信令与复帧同步时隙,用于传送话路信令,如 呼叫、应答等,在复帧结构下分配使用。
8) TS1~TS15和TS17~TS31:共30个时隙,传送30路话 音或数据信号的8位二进制编码码组。
(2)复帧结构 1) 由16个帧组成,帧周期2ms。 2) 采用共路信令方式,将16个帧的TS16集中起来传送信 令,本路信令与本路语音不在一个时隙里传送。 3) 设复帧中包含F0,F1,…F15共16个帧,则: F0的TS16前4位发复帧同步码“0000”,第6位A2为复帧 失步告警码,其余位码备用,可暂发“1”;F1~F15的TS16 前4位码用来依次传送1~15话路的信令码,后4位则依次传 送16~30话路的信令码。
图6.3 同步时分复用原理图
数字复接与同步技术
2.异步时分复用(STDM):又被称为统计时分复用或 智能时分复用(ITDM),允许动态分配信道的时间片,以 实现按需分配。如果某路信号源没有信息发送,则允许其他 信号源占用这个时间片,这样可大大提高信道的利用率,但 控制复杂。其原理如图6.4所示。
图6.4 异步时分复用原理图
数字复接与同步技术 图6.5 PCM30/32路制式基群帧结构
数字复接与同步技术
(1)帧结构 1) 帧周期:125s为1个抽样周期。 2)32个时隙,帧长为32×8=256bit。 3) 每时隙8bit,时隙的时间宽度为125÷32=3.9s。 4) 每比特时长为125÷256=0.488s。 图6.5 PCM30/32路制式基群帧结构 5 ) PCM30/32 路 系 统 一 次 群 的 总 的 码 速 率 为 fb=8 000×[(30+2)×8]=2.048Mbit/s。 6) TS0:帧同步码、监视码时隙,接收端在识别出帧同步 码组后,即可建立正确的路序。 偶数帧TS0:用于传送帧同步码,码型为0011011; 奇数帧TS0:第2位码固定发送“1”,作为监视码,监测 出现假同步码组;第3位码为失步告警用,以A1表示;第4~ 8位码为国内通信用,暂时定为“1”。 每一帧TS0的第1位留给国际通信用也可用于CRC校验码, 不用时固定发“1”。
复用与多址技术
【例】多路载波传输系统组群方案
.......... ........
0
4k
f
60
64
68
104 108
kHz
图8-3 单路话音频带
图8-4 单边带频谱组成一个基群频谱
.......... ........
312 360
408
kHz
.......... ........
f 21
LPF 信道
m1n (t )
LPF
f1n
mm1 (t )
BPF
f1n
LPF
f m1 f m1
LPFmm1 (t )m Nhomakorabea2 (t )
LPF
f m2
LPF
m m2 (t )
m mn (t )
f2m
数字通信原理
f 2m
f m2
LPF
mmn (t )
LPF
f mn f mn
2019年1月20日星期日
2019年1月20日星期日
复用的基本原理
复用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将多路信号综合在一起, 并保持它们各自的“独立性”,以便在接收端能将各 路信号完全分离出来。 复用的理论基础,是信号正交分割技术,要求任意两 路信号之间满足正交的关系。对于任意两路信号f1(x) 和f2(x),如满足
x2
x1
f1 ( x) f 2 ( x)dx 0
数字通信原理 2019年1月20日星期日
【例】多路载波传输系统组群方案
分群等级 基群 超群 主群
容量(路数)
KHz ) 带宽(
第4讲 数字复接技术
将 几 个 ( 4个 ) P M 复 用 后 的 数 字 信 号 ( 4 如 经 C 如
个 P M3 / 2系 统 ) 进 行 T M( C 03 再 O 时分 复 用 方 式 ) 形 成 ,
更 多 路 的数 字 通 信 系统 。 虽 然 经 过 数 字 复 用 后 的 信 号
9 .2 778
P M 0 3 C 3 / 2基 群 ( ) 2
2 2 4 4×4 6 9 =9 5×5 8 40×3 40 =4 0 8 .6
80 0×8×10=76 0k / , 0 2 8 b s 由于 每 帧 时 间
高 次群
低
次 群
为 15 t , 个 路 时 隙 的 时 间 只 有 1t 左 2 s每 * * s
右 , 样 每 个 抽 样 值 编 8位 码 的 时 间 只 有 这
1t 时 间 , 编 码 速 度 非 常 高 , 编码 电 路 及 元 器 件 的 s * 其 对
数 字 复 接 技 术 主 要 是 指 解 决 P M ( 冲 编 码 调 C 脉
制 ) 号 由低 次 群 到 高 次 群 合 成 的 技 术 。 信 在 频 分 制 载 波 系 统 中 , 次 群 系 统 是 由若 干 个 低 高
次群信号通 过频 谱搬 移 叠加 而 成 。如 6 0路 载 波 是 由 5个 1 2路 载 波 经 过 频 谱 搬 移 叠 加 而 成 ; 8 0路 载 波 是 10 由3 0个 6 0路 载 波 经过 频 谱 搬 移 叠 加 而 成 。 在 时 分 制 通 信 系 统 中 , 了 扩 大 传 输 容 量 和 提 高 为 传 输 效 率 , 常 需 要 将 若 干 个 低 速 数 字 信 号 合 并 成 一 通 个 高 速 数 字 信 号 流 , 便 在 高 速 宽 带 信 道 中传 输 。 以
第三章PDH和SDH数字复接技术11
再生段误码检测字节B1字节
BIP-24偶校验
复用段误码检测B2字节
• B2字节是对STM-N帧中的每一个STM-1帧 的传输误码情况进行监测,每三个B2对应 一个STM-1帧。 • 1.发送端对本帧(第N帧)除了SOH第一到 第三外的全部比特进行BIP-24偶校验计算, 结果放在下一帧扰码前的B2字节的位置。
复用段远端差错指示M1字节
• 1.对告信息,由信宿回传到信源。 • 2.告知发端,收端当前收到的B2检测的误 块数。 • 3.在发端通过MS-REI(复用段远端误块数 指示)性能事件中反映出来。
K1,K2字节
• K1,K2(b1-b5):自动保护倒换信道(APS) • APS用于保证设备能在故障时自动切换,使网络 业务恢复。 • K2(b6-b8):复用段远端失效指示。 • 1.由收端回传给发端 • 2.收端检测信号流中的K2( b6-b8 )为111,则 收端产生MS-AIS告警 ,表明在收端信号已经劣 化,那么要将这样一个状态通知发端,所以收端 沿着与信息流相反的方向将K2( b6-b8 )设置为 110
6.312 32.064 44.736
1440(日) 97.728 4032(美) 274.176
30路系列的比特率容差
不同等级的复用设备所允许的比特率容差,容差单 位为ppm(10-6),规定如下: 基 群 2.048Mbit/s50ppm 二次群8.448Mbit/s30ppm 三次群34.368Mbit/s20ppm 四次群139.264Mbit/s15ppm
• 用于通道单元之间的通道联络
H4位置指示字节
• 1.该字节为净负荷提供一般位置指示,也可以指示特殊 的净负荷位置,例如作为VC-1/VC-2的复帧位置指示。 • 2.PDH复用进SDH时,H4字节仅对2M信号有意义,指 示当前帧是复帧的第几个帧,以便收端据此找到TUPTR,拆分出2M信号。 • 3.H4字节范围00H-03H • 4.若收端收到H4字节超出此范围,或不是预期值,本端 在相应通道产生TU-LOM(复帧丢失)告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 二次群复接帧结构主要参数
4. 标称插入速率fs
fs=支路标称码率-标称基群码率-6×帧频 =2112-2048-6×9.962=4.228 kb/s
5. 码速调整率S
码速调整率为标称插入速率与帧频的比值, 即:
S
f s 4.228 0.424 FS 9.962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还是传输信息比特,用码速调整标志比特C11、C12、C13来标志。若V1位置插入调
整比特,则在C11、C12、C13 位置插入3个“1”; 若V1位置传输信息比特,则在
C11、C12、C13位置插入3个“0”。
04 二次群复接帧结构主要参数
1 支路子帧插入比特数
二次群输入四路基群码率为2.048 Mb/s,经码速调整后支路码率达到2.112 b/s 。因此,需要插入64 kb/s才能达到标称支路码率。支路子帧长为212比特,传输一帧 所需时间为212/211200(s),则在212个比特内应插入的比特数为
1 2 3 4 支路
码 速 调 整 复接器
复 接
合路
分 接
恢 复 支路 分接器
1 2 3 4
图 1 数字复接系统组成原理
02 数字复接原理
1码速调整单输入各支路信号的速率和相位进行必要的调 整,形成与本机定时信号完全同步的数字信号,使输入到复接单元的各支 路信号是同步的。
。
F11F12F13 帧码 组
插 入 标 志 C11
插 入 标 志 C12
插 入 标 志 C13
码插 速入 调比 整特 V1
图 2 二次群复接子帧结构
03 复接帧结构
子帧结构说明
1
2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一个子帧有212 个比特, 分为四组, 每组53个比特;
第一组中的前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3个比特F11、F12、F13用于帧同步和管理控制 然后是50比特信息; 第二、三、四组中的第一个比特C11、C12、C13为码速调整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3
4
标志比特;
第四组的第2比特(本子帧第161比特) V1为码速调整插入比特,其作 用是调整基群码速,使其瞬时码率保持一致并和复接器主时钟相适应 ;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03 复接帧结构
码速调整方法
在第一组结束时刻进行是否需要调整的判决,若需要进行调整,则在V1位置插入 调整比特;若不需要调整,则V1位置传输信息比特。为了区分V1位置是插入调整比特
同步单元从合路信号中提出帧同步信号, 用它再去控制分接器 定时单元。
5 恢复单元 恢复单元把分解出的数字信号恢复出来。
03 复接帧结构
复接帧结构分为两大类:同步复接帧结构和异步复接帧结构。 我国采用正码速调整的异步复接帧结构,采用正码速调整的二次群复接子帧 结构如图2所示:
212 bit 53 1 2 3 4 … 信息 50 bit 53 54 55 53 … 信息 52 bit 106 107 108 53 … 信息 52 bit 159 160 161 162 53 … 信息 51 bit 212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
数字复接技术
主讲: 杨 光
目 录
01 02 03
数字复接技术概述
数字复接原理 复接帧结构 二次群复接帧结构主要参数
04
01数字复接技术概述
1 目的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了扩大传输容量,通常将若干个低等级的支路比特流汇集成一
个高等级的比特流在信道中传输。 这种将若干个低等级的支路比特流合成为高等级
谢谢
主讲: 杨 光
2 定时单元
定时单元受内部时钟或外部时钟控制,产生复接需要的各种定时控制 信号。分接器的定时单元受合路时钟控制,因此它的工作节拍与复接器定 时单元同步。
3 调整单元
调整单元及复接单元受定时单元控制。 在分接器中,合路数字信号 和相应的时钟同时送给分接器。
02 数字复接原理
各 单 元 作 用
4 同步单元
212 6400 6.434 bit 211200
04 二次群复接帧结构主要参数
2 帧频Fs
帧频是指每秒传输的帧数。 二次群标称码率为8.448Mb/s,帧长为848 比特, 则有
FS
8448 2112 9.962 KH Z 848 212
3 帧周期Ts
帧周期为帧频的倒数,即
TS 1 100.381 FS
比特流的过程称为数字复接。
2 实现设备
完成复接功能的设备称为数字复接器。 在接收端,需要将复合数字信号分离成各支
路信号,该过程称为数字分接, 完成分接功能的设备称为数字分接器。
02 数字复接原理
数字复接实质上是对数字信号的时分多路复用。 数字复接系统组成原理如
图1所示:
外钟 定 时 同 步 定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