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
资源综合利用申报`认定流程与具体操作 精品

资源综合利用申报、认定流程与具体操作一、认定依据1、《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2、《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3、《关于执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7号)4、《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5、《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7]1564号)6、《关于印发〈上海市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沪经信节(2009)81号)二、市认定委员会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认定委员会”)在市经济信息化委的领导下,由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办公室牵头,会同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组成(形成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专家库),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办公室为组长单位。
三、市认定委员会认定审查制度1、认定审查流程审查流程包括:申报、初审、认定审查(1)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行企业申报;(2)初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送区县经委初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市属企业送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办公室初审;(3)认定审查:市认定委员会认定审查制度,包括抽样检测、专家现场踏勘与评审。
每年上半年申报截止时间3月底(送报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办公室截止日期每年3月31日),6月底完成认定;下半年申报截止时间8月底,12月底完成认定,具体时间安排提前一个月向社会公布。
为保证认定审查质量,每次认定企业为3-4家。
上海市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工作流程图2、企业申报提供材料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除电厂),材料一式六份:(1)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申请表(可从网上下载);(2)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3)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4)生产工艺、技术或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证明;(5)产品工艺流程图(新产品须有国标、行标、地标等标准);(6)原(材)料配比表,原材料采购合同、发票,原材料收料、出料台账,原材料采购进料汇总表,产品耗料汇总表,产品产值产量汇总表;(具体记录格式按照样板记录)(7)利用资源检测报告,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市级以上含市级);(8)主要生产设备、计量申报的计量检定报告;(9)污染物排放检测报告,产品准用证(或备案证明等),特殊行业环保、安全有关证明等。
发改环资 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改环资〔2006〕1864号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精神,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将保留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与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工作合并。
根据《行政许可法》有关精神,结合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实际,我们对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1998〕716号)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2000〕660号)进行了修订。
在此基础上,特制定《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要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的管理,落实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事业健康发展。
在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告我们。
附: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二○○六年九月七日附: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是指对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和扶持政策的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或产品进行认定(以下简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发改能源[2007]141号
![《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发改能源[2007]141号](https://img.taocdn.com/s3/m/42cbc86f1eb91a37f1115c88.png)
发改能源[2007]14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建设厅(建委)、物价局,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中电投集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神华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华润集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范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对促进我国能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推进技术进步、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制定了《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二○○七年一月十七日主题词:热电联产规定通知附件: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热电联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健康有序发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新(扩)建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
第三条发展改革部门(经委、经贸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规划、项目申报与核准,以及相关监管工作。
第二章规划第四条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应按照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依据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模、工业发展状况和资源等外部条件,结合现有电厂改造、关停小机组和小锅炉等情况编制。
热电联产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科学预测热力负荷,具有适度前瞻性,并对不同规划建设方案进行能耗和环境影响论证分析。
地市级及以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编制专项规划,并应纳入全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工业发展规划。
各地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装机总量应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
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培训班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申报样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二〇一一年八月·河南焦作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申报样本编制说明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申报、审核、认定程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9月联合发布的《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2007年下发的《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发改办环资[2007]1564号)的要求,并结合近两年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申报和认定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一份有代表性的企业申报材料为例,编制样本,内容中隐去了企业名称、地名及其他相关信息。
按照下一步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申报材料规范化的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调整,明确对申报材料具体内容的要求,主要涉及:1、申报材料的装订、排版要求,包括页码标注、目录编制、申报文件材料的排列顺序等;2、重新修改后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申报表;3、在《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发改办环资[2007]1564号)所列申报材料要求的基础上,需额外添加的文件要求;4、对13.5万千瓦以下机组(含垃圾电厂)的环保达标证明材料的要求;5、对13.5万千瓦以下机组(含垃圾电厂)的灰渣处理证明材料的要求;6、对13.5万千瓦以下机组(含垃圾电厂)的燃料来源证明材料的要求;7、对13.5万千瓦及以上容量申报资源综合利用机组认定企业的资格要求和申报材料要求。
规范的申报材料中,材料封面应详细注明申报企业所在省份、工商登记注册时的企业名称、申报认定机组序号、机组容量、申报认定年度等信息,力求醒目、简明扼要。
材料装订要求必须确保文件在查阅和传递过程中不发生散乱,防止文件资料遗失。
×省××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2×50MW 机组2010年度综合利用电厂(机组)申报认定材料二○一一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申报材料真实性声明、申报请示(或企业简介) .......................... - 1 -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申报材料真实性的声明............................................ - 2 -申请认定请示(或企业简介)........................................................................ - 3 -第二部分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申报表............................................. - 7 -第三部分企业经营执照、税收登记证等材料 ................................................ - 13 -第四部分项目可研批复、建设审批(核准)、竣工验收、并网协议等证明文件... - 14 -关于××××煤矸石电厂2×5万千瓦机组示范工程项目可研的批复 ..... - 15 -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 17 -并网调度协议.................................................................................................. - 22 -第五部分市级和市级以上环保部门提供的监测报告和环保达标排放证明 - 27 -市级和市级以上环境部门出具的监测报告.................................................. - 28 -市级及市级以上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达标排放证明.................................. - 40 -第六部分燃料来源、检测证明和现场核查结论 ............................................ - 42 -入炉燃料检测报告和燃料现场核查报告...................................................... - 42 -锅炉使用燃料量季报在线记录数据.............................................................. - 55 -第七部分灰渣处理协议(合同)及灰渣利用途径说明 ................................ - 58 -灰渣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 - 59 -粉煤灰(炉查)利用协议书(不符合要求的无效协议) (60)第八部分有资质机构出具的锅炉检测报告 .................................................... - 61 -#1机组电站锅炉外部检验报告................................................................... - 63 -#2机组电站锅炉外部检验报告................................................................. - 67 -申报材料规范化的过程,包括了申报文件的排版的标准化,2012年起,所有申报认定的材料,应参照此模板,按照顺序对文件进行排序。
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最新汇编(2011.3)

节能降耗法律法规政策汇编(部分)2011年3月目录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7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主席令第33号)3、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4、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5、关于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运行〔2010〕2643号)6、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371号)7、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0]249号)8、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1]51号)9、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11、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12、关于印发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9]2441号)1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办〔2010〕173号14、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1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16、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10]582号)1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18、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国家质监局17号令)19、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发改办环资[2010]2528号)20、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财税[2009]166号)(与17重复)2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22、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国发〔2009〕38号)23、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978号)24、关于促进节能服务行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与14重复)25、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与14重复)二、循环经济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主席令第四号)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3、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801号)4、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发改环资〔2010〕991号)5、关于印发《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303号)6、再制造产品认定实施指南(工信厅节[2010]192号)7、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的通知8、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977号)9、关于印发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25号)三、清洁生产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主席令72号)2、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令16号)3、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03]100号)4、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太湖流域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09]104号)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工业和通信业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09]461号)6、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707号)7、《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简介8、《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导向目录》(第二批)9、《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三批)10、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2、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3、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4、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5、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6铜冶炼等5个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工信部节[2011]113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2、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3、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4、关于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48号)4、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5、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公告)6、工信部发布《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公告(工产业政策[2010]第4号)7、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8、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9、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660号)五、节能评估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年国家发改委第6号令)2、国家节能中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0年本)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资料汇编(征求意见稿)4、《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若干要求》和《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编写大纲》(国家发改委第37号公告)5、关于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135号)六、新能源1、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财建[2010]230号)2、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七、其他1、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2、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3、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家发改委公告2009年第27号)4、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 (2010年第33号公告)5、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应用技术导向目录(第二批)(工信部节[2011]9号)6、国家能耗限额标准(26项)目录7、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8、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9、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财建[2011]61号)浙江省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人大常委公告第9号)2、浙江省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浙经贸资源[2001]268号)3、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34号)4、浙江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43号)5、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10〕39号)6、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63号)7、浙江省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实施方案8、关于印发《浙江省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经贸资源〔2006〕511号)9、关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0〕34号)10、浙江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浙财企〔2010〕232号)11、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0〕57号)12、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418号)1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8〕80号)14、浙江省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08〕42号)15、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贯彻国发〔2009〕38号文件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27号)16、浙江省执行差别电价政策企业认定暂行办法17、浙江省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管理办法(浙政发[2010]39号)18、关于超能耗产品惩罚性电价加价标准的通知(浙价资〔2010〕275号)二、循环经济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0〕63号)2、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浙财建字〔2006〕158号)3、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及工业循环经济财政领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企字[2008]134号)三、清洁生产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3]22号)2、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通知(经贸资源〔2003〕1040号)3、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暂行办法(浙经贸资源〔2005〕643号)4、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浙经贸资源〔2008〕331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关于印发《浙江省实施〈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浙经贸资源〔2007〕265号)2、关于我省水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的意见(浙经贸资源〔2003〕39号)五、节能评估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35号)2、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审查程序(试行)》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575号)3、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内容及深度要求(试行)4、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559号)5、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1〕101号)六、新能源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0〕59号)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09〕55号)杭州市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杭州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杭政〔2011〕1号)2、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10〕276号)3、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26号)4、关于印发杭州市节能奖励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83号)5、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资助力度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77号)二、循环经济1、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05]211号)2、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杭政办函【2008】353号三、清洁生产1、杭州市强制性清洁生产实施办法(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9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市经委关于转发浙江省实施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杭经资源[2007]336号五、节能评估1、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杭政办函〔2008〕366号)2、杭州市2010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杭政办函〔2010〕11号)3、杭州市薄钢板行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六、新能源1、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10〕86号)2、杭州市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杭政办函〔2011〕31号)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杭政办函〔2009〕330号)七、其他1、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08〕283号)2、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市财政局关于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杭政办函〔2010〕258号)富阳市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富政函[2007]109号)2、关于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工作的意见(富政函〔2006〕39 号)3、转发省发计委《关于富阳市江南片造纸企业集中供热热力规划的批复》的通知(富政办〔2004〕53号)二、循环经济1、富阳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富政办〔2008〕3号)2、关于调整和完善工业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富政〔2006〕1号)3、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富政函[2007]110号三、清洁生产1、富阳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办法(富政函〔2005〕73号)四、节能评估1、《富阳市2008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富政〔2008〕5号)2、关于促进富阳造纸行业转型提升的若干意见(富政〔2007〕13号)节能降耗基础知识1.能源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审核认定细化要求等工作规则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2】584号)

发改办环资[2012]584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
电厂审核认定细化要求等工作规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发展改革委、经信委(经贸委、工信委、工信厅),有关行业协会:
为进一步规范申报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审核认定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对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审核认定要求进行了细化完善,并组织编制了《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申报范本》(相关表格可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子网站下载),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好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审核认定申报工作,按规定于每年7月底前上报我委(环资司),过期将不予受理。
附件:一、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审核认定细化要求
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申报范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主题词: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规范通知。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含电厂)认定审批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含电厂)认定审批一、法律依据(1)《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6]1864号);(2)《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发改办环资[2007]1564号)。
(3)《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4)《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的通知》财税[2009]163号(5)《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6)《山西省〈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晋经资源字[2006]696号)(以下简称《细则》)(7)《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的通知》(晋经资源字[2011]174号)二、认定范围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电厂。
三、认定条件(一)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条件: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生产工艺、技术或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2、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能独立计算盈亏;3、所用原(燃)料来源稳定、可靠,数量及品质满足相关要求,以及水、电等配套条件的落实;4、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二次污染。
(二)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综合利用发电单位,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按照国家审批或核准权限规定,经政府主管部门核准(审批)建设的电站。
2、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发电的,必须以燃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为主,其使用量不低于入炉燃料的60%(重量比);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发电的入炉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不大于12550千焦/千克;必须配备原煤、煤矸石、煤泥自动给料显示、记录装置。
3、城市生活垃圾(含污泥)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垃圾焚烧炉建设及其运行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使用的垃圾数量及品质需有地(市)级环卫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每月垃圾的实际使用量不低于设计额定值的90%;垃圾焚烧发电采用流化床锅炉掺烧原煤的,垃圾使用量应不低于入炉燃料的80%(重量比),必须配备垃圾与原煤自动给料显示、记录装置。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就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就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
理办法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就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
定管理办法》发出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以发改环资[2006]1864号文发出通知,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总页数】4页(28-30,36)
【关键词】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发改委;管理;财政部
【作者】佚名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
【相关文献】
1.国家三部门联合发布鼓励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J],
2.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文件(发改环资[2006]1864号)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J],
3.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J],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J],
5.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J], 无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发改委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流程

办理地址:项受理大厅
办理电话:(窗口一),(窗口二),(窗口三),(窗口四)。
办理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30。
受理标准及依据
免费
办理时限(工作日)
30
受理单位及事项名称
发改委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流程
设定依据
1.《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
2.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
3.《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发改环资[2004]73号)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企业财务年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4.产品工艺流程方框图、产品标准(国标、行标、地标);
5.产品原料配比;
6.产品质检报告(市级以上,含市级),新产品需鉴定证书或权威单位意、安全等部门批复或证明材料等要件;
8.现场(实地勘察)纪录表和配比实测纪录表。
申请条件
1.实行独立核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能独立计算盈亏;
2.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有关标准;
3.不破坏资源,不造成二次污染;
4.利用各种废弃物均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范围内。
申请材料
1.《北京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报表》(须经所在区县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北京市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产品)年报表、北京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表);
资源综合利用申报`认定流程与具体操作 精品

资源综合利用申报、认定流程与具体操作一、认定依据1、《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2、《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3、《关于执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7号)4、《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5、《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7]1564号)6、《关于印发〈上海市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沪经信节(2009)81号)二、市认定委员会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认定委员会”)在市经济信息化委的领导下,由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办公室牵头,会同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组成(形成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专家库),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办公室为组长单位。
三、市认定委员会认定审查制度1、认定审查流程审查流程包括:申报、初审、认定审查(1)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行企业申报;(2)初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送区县经委初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市属企业送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办公室初审;(3)认定审查:市认定委员会认定审查制度,包括抽样检测、专家现场踏勘与评审。
每年上半年申报截止时间3月底(送报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办公室截止日期每年3月31日),6月底完成认定;下半年申报截止时间8月底,12月底完成认定,具体时间安排提前一个月向社会公布。
为保证认定审查质量,每次认定企业为3-4家。
上海市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工作流程图2、企业申报提供材料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除电厂),材料一式六份:(1)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申请表(可从网上下载);(2)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3)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4)生产工艺、技术或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证明;(5)产品工艺流程图(新产品须有国标、行标、地标等标准);(6)原(材)料配比表,原材料采购合同、发票,原材料收料、出料台账,原材料采购进料汇总表,产品耗料汇总表,产品产值产量汇总表;(具体记录格式按照样板记录)(7)利用资源检测报告,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市级以上含市级);(8)主要生产设备、计量申报的计量检定报告;(9)污染物排放检测报告,产品准用证(或备案证明等),特殊行业环保、安全有关证明等。
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

资源综合利⽤电⼚(机组)认定管理办法⽬录第⼀章总则第⼆章申报范围及认定条件第三章申报和认定程序第四章优惠政策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罚则第七章附则第⼀章总则第⼀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步开展资源综合利⽤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关停⼩⽕电机组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44号)等⽂件精神,⽀持和规范资源综合利⽤电⼚的发展,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于全国所有资源综合利⽤电⼚(机组)。
第⼆条资源综合利⽤电⼚(机组)是指利⽤余热、余压、城市垃圾、煤矸⽯(⽯煤、油母页岩)、煤泥和农林废弃物等低热值燃料以及煤层⽓、沼⽓、⾼炉煤⽓等⽣产电⼒、热⼒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资源综合利⽤电⼚。
资源综合利⽤电⼚发电原料限定在《资源综合利⽤⽬录》范围内。
第三条国家经贸委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全国资源综合利⽤电⼚认定⼯作,省级经贸委负责实施资源综合利⽤电⼚的认定、审核和管理⼯作。
第四条资源综合利⽤电⼚的认定,实⾏单位申报、现场检测、专家评审、认定委员会审定的办法。
第⼆章申报范围及认定条件第五条申报认定资源综合利⽤电⼚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机组单机容量在500千⽡及以上,机组设备没有超期服役或淘汰;(⼆)发供电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所⽤原料在《资源综合利⽤⽬录》内,燃料属于就近利⽤;(三)对废弃物采取综合利⽤措施,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四)建设项⽬审批⼿续齐全,并按照批准内容建设、验收。
第六条煤矸⽯(⽯煤、油母页岩)、煤泥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煤矸⽯(⽯煤、油母页岩)电⼚必须燃⽤以煤矸⽯(⽯煤、油母页岩)为主,且⼊炉燃料应⽤基低位发热量不⼤于12550千焦/千克;(⼆)1998年3⽉1⽇后批准建设的煤矸⽯(⽯煤、油母页岩)、煤泥综合利⽤电⼚必须使⽤循环流化床锅炉;(三)利⽤应⽤基含硫超过1%的燃料应采取脱硫措施。
第七条城市⽣活垃圾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垃圾焚烧炉及其运⾏符合国家或⾏业有关标准或规范;(⼆)使⽤的垃圾数量及品质需有地(市)级环卫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每⽉垃圾的实际使⽤量不低于设计额定值的90%,并定期将记录报送省级经贸委;(三)垃圾焚烧发电采⽤流化床锅炉的,原煤掺烧量应不超过⼊炉燃料的20%(重量⽐),必须配备垃圾与原煤⾃动给料显⽰、记录装置。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1.17•【文号】发改能源[2007]141号•【施行日期】2007.01.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1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建设厅(建委)、物价局,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中电投集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神华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华润集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范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对促进我国能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推进技术进步、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制定了《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二○○七年一月十七日附件: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热电联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健康有序发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新(扩)建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
第三条发展改革部门(经委、经贸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规划、项目申报与核准,以及相关监管工作。
第二章规划第四条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应按照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依据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模、工业发展状况和资源等外部条件,结合现有电厂改造、关停小机组和小锅炉等情况编制。
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审核认定细化要求及申报范本

( ) 三 所用燃料应本着有利于减少二次污染和运输能耗的原则, 避免长距离运输 ,煤歼石、煤泥、油母页岩、石煤运距不应超 过 3 0 公里, 且燃料供应合 同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 2 年, 并提供燃料产生t
证明.
1 、煤歼石等燃料直接 由矿区或洗煤厂供应的,要说明近三年的 煤炭产量、入洗t等情况. 2 、煤歼石等燃料由中间商供应的,还须提供燃料主要来源于哪 些矿区 ( 矿井、洗选厂 ) 及矿区产t等情况.近三年的煤炭产t、 入
提供 )
申报材料按照 此样 式将 同类型文件进行分类, 以彩 色 ( 纯色即可) 页分隔开,标题 内容需指明此章节下所附主要文件名称。具体形式可 参照本页示例,大章节标题之后附有小章节内容及所跨 页 范围。 码
xx煤歼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申报材料真实性的声明
我公司现承诺:此次上报材料中的所有文件和数据真实无误,如有不实,我
第一部分
申报材料真实性声明、申报请示 ( 或企业简介)
1 、关于资源综合利用 电厂 申报材料真实性的声明 2 、xx煤研石发 电有 限责任公司 Z 0 MW 资源综合利用 x5
电厂 申请认 定请示
3 、xx煤研石发 电有 限责任公司 Z 0 X5 MW 发 电机组 21 00 年资源综合利用 电厂 ( 机组)认定证书复印件 ( 复审机组需
化床锅炉. 设计燃料为煤歼石,炉内低温燃烧,加入石灰石后实现炉内脱硫,同
我公司与 xx省电力公司签有 ( 并网协议》 ,公司发出的电能升压后经过
每年形成的 10 0 0余万吨歼石、煤泥造成了严!的环境污染,为此xx有限公司 与xxxx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煤研石电厂,以改善环境、 节约土地、提高资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1998年11月5日国经贸资源[1998]7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的开展,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加强税收管理,防止骗取税收优惠,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在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告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税务总局。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 36号),为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加强税收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是指对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分厂、车间)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的认定。
第二章申报条件和认定内容第四条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实行独立核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能独立计算盈亏;2、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有关标准;3、不破坏资源,不造成二次污染。
第五条认定内容1、审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是否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范围之内;2、审定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文件所规定的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3、认定适用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种类和范围第三章认定及申诉程序第六条凡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单位,应向所在地地(市)级人民政府的经贸委(经委、计经委,以下简称地级经贸委)提出书面申请并抄报主管税务机关。
经地级经贸委初审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以下简称省级经贸委),同时抄报省级税务主管机关。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认定委员会由省级经贸委牵头,同级税务局、财政厅(局)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参加。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管理细则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管理细则为规范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促进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按要求进行生产活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按照市发展改革会、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关于印发《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京发改[2008]1101号),我们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在日常生产活动及申报认定中的相关要求进行了梳理,制定本管理细则。
一、生产工艺、技术符合国家和北京市产业政策,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
(一)企业生产资质符合相关规定,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等应在有效期内。
(二)生产产品及利废符合《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目录(2008年版)》(财税[2008]117号)或《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财税[2009]163号)的要求。
(三)生产工艺流程合理、生产工艺流程图与生产实际相符。
(四)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应由市级以上(含市级)检测机构出具,报告应在有效期内并加盖CMA章;检测报告应与申报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相符,报告中要注明原材料的种类、规格和配比,检测结果要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
二、财务会计核算健全(一)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应独立核算,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要合理。
(二)生产非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非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应独立核算,且有相应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完税证明。
(三)财务核算成本合理。
三、所用原(燃)料来源稳定、可靠,数量及品质满足相关要求,以及水、电等配套条件的落实(一)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应与提供废弃物资源的单位签订供货合同,合同中应注明产品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价格,合同有效期内实际供货量应不大于合同供货量,供货价格应一致。
如实际供货量大于合同供货量、供货价格发生变化或合同中未注明产品品种、规格、数量和价格的,应签订补充协议。
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

《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发改办环资[2007]1564号)为进一步规范申报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审核程序,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6]1864号)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电厂类别及审核部门(一)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
1、单机容量在25MW以上的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工艺;2、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综合利用发电工艺;3、垃圾(含污泥)发电工艺。
(二)除上述情况以外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和企业的认定,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审核,经审核通过且公告无异议的要填报附表三,并连同电子版材料一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备案。
各地具体的实施方案可参照本规定制定。
二、总体原则及依据按照“材料齐备、分级管理、程序到位、责任明确”的原则进行审核,建立三级管理、层层把关的工作机制和规范化的管理程序。
《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6]186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141号)、《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国经贸资源[1999]1005号)及《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要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7号)及相关标准等。
三、企业申请申请认定的企业向所在地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申报表》(见附表一),并按照附件一中规定的有关材料进行申报。
同时,企业要提供相关材料的原件备查,并对所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申报材料一式四份,统一采用A4纸规格,按申报材料要求打印目录,并按顺序、加封装订成册。
企业申报材料,由市级、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各留存一份,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两份。
[最新]国家发改委令6号节能评价审查暂行办法
![[最新]国家发改委令6号节能评价审查暂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e0404eb0717fd5370cdc0b.png)
[最新]国家发改委令6号节能评价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6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特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现予发布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七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管理的在我国境内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以下统称节能评估文件,或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节能审查~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的行为。
第四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及其审查意见、节能登记表及其登记备案意见~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臵性条件以及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核准机关不得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第二章节能评估第五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按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能源消费量实行分类管理。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二,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3000吨标准煤,不含3000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5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发展战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放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

灰渣排放量
万吨/年
灰渣综合利用量及主要途径
综合利用率
企业申报说明:
法人代表签字: (公 章)
年 月 日
注:企业申报说明中需说明是否为首次认定还是证书到期办理复审
地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省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初审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注:省级初审意见中要证明所用燃料能够有效供应的内容。
家
千瓦利用煤矸石源自万吨利用石煤万吨利用煤泥
万吨
利用油母页岩
万吨
综合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
电厂数量及装机容量
家
千瓦
利用余热
利用余压
综合利用垃圾(含污泥)发电
的电厂数量及装机容量
家
千瓦
利用垃圾
万吨
利用污泥
万吨
综合利用其他废弃物发电
的电厂数量及装机容量
家
千瓦
(填写名称)
万吨
备注:
日期:
附:初审通过的电厂名单
附表三:
年度省(区、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备案汇总表
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公章):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
申报认定的企业数量
家
申报认定的电厂(机组)数量及装机容量
家 千瓦
审核通过的企业数量
家
审核通过的电厂(机组)数量及装机容量
家 千瓦
废
弃
物
综
合
利
用
情
况
类别及废弃物品种
年利用数量
(万吨)
品 种
附表一:
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申报表
企业名称
《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布

《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布
佚名
【期刊名称】《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并于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此次发布的《办法》是根据《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有关规定.按照精简效能、加强监督的原则.结合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实际.对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进行了合并修订。
【总页数】1页(P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7
【相关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2.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3.国家三部门联合发布鼓励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4.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12年修订)的通知
5.政策与标准:《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二
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
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申报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审核程序,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6]1864号)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电厂类别及审核部门
(一)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
1、单机容量在25MW以上的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工艺;
2、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综合利用发电工艺;
3、垃圾(含污泥)发电工艺。
(二)除上述情况以外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和企业的认定,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审核,经审核通过且公告无异议的要填报附表三,并连同电子版材料一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备案。
各地具体的实施方案可参照本规定制定。
二、总体原则及依据
按照“材料齐备、分级管理、程序到位、责任明确”的原则进行审核,建立三级管理、层层把关的工作机制和规范化的管理程序。
《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6]186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141号)、《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国经贸资源[1999]1005号)及《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要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7号)及相关标准等。
三、企业申请
申请认定的企业向所在地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申报表》(见附表一),并按照附件一中规定
的有关材料进行申报。
同时,企业要提供相关材料的原件备查,并对所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申报材料一式四份,统一采用A4纸规格,按申报材料要求打印目录,并按顺序、加封装订成册。
企业申报材料,由市级、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各留存一份,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两份。
四、地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组织核实情况
1、材料审查
(1)审查企业是否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以及材料是否齐备;
(2)审查所报材料的复印件与原件是否相符;
(3)审查所用发电燃料(包括余热、余压等)是否符合《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和《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规定范围。
2、现场核查
(1)核查所用发电燃料能否稳定供应;
(2)核查机组设备运行情况和企业生产情况;
(3)核查灰渣等废弃物排放情况和综合利用情况;
(4)核查其它配套条件的落实情况等。
根据现场核查情况,写出核查报告,并在《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申报表》(附表一)中签署意见。
3、材料申报
对符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申报材料,由地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将企业申报材料连同现场核查报告等一并报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
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告知申报企业并说明理由。
五、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组织初审
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接到各地市申报的材料后,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专家等组成认定委员会进行评审。
主要内容包括:
(一)电厂(机组)建设审批文件的审查
依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审查电厂建设是否严格执行国家项目投资管理审批(核准)权限规定,在向有关部门了解并确认电厂合规后进入下一环节的审查。
对违规建设(或运行)的综合利用电厂,一律不予认定。
(二)专家审查
1、材料审查
(1)审查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材料是否齐备。
(2)审查所用燃料是否能够稳定供应。
(3)对企业提供的发电工艺及相关数据进行推算、比对和判断。
(4)审查所用锅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属于超期服役设备,入炉燃料等检测报告是否有效,环保检测是否达标等。
2、现场抽查及检测
对评审中有异议或需对重要数据进行核实的,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可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抽查,根据需要也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专家组根据材料审查情况并结合现场抽查和检测结果,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做出所申报的电厂(机组)是否符合《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初步结论。
(三)认定委员会初审
专家组将通过评审的企业申报材料,连同评审结论一并提交省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讨论并做出初审结论。
初审通过的,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在附表一上签署意见,并将有关材料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
初审未通过的,由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书面通知地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告知企业,并说明理由。
(四)材料上报
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上报以下材料:
(1)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申请报告,并填写附表二;
(2)专家评审意见(附专家名单);
(3)认定委员会初审结论(附参加人员名单);
(4)提供附件一中所列材料;
(5)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根据情况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将会同委内相关司局对所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首次申报认定或证书到期办理复审的情况予以分类管理,并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评审中有异议的或其他需现场核实的,可委托有关单位或专家进行现场考察。
对通过审核认定的电厂(机组)名单,将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名义下达核准名单。
对未通过审核认定的,由环资司将审核意见告知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
七、颁发认定证书
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的核准名单,对本辖区内审定合格的企业予以公告,自发布公告之日起10日无异议的,颁发《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
同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财政、税务部门。
八、监督管理
(一)地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通过认定电厂的日常监管,并逐步通过在线监测等信息化手段实施管理。
此外,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由其做出处理决定。
(二)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应将本辖区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运行、燃料供应等情况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并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建议等及时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
同时,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行为,要严格按照《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中有关罚则进行处理。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省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或委托有关单位)不定期的对通过审核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采取组织各省市交叉互检等形式进行重点抽查和区域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严格按照《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第五章罚则予以处罚,同时,对监管不力的省、市予以通报批评。
九、企业申诉
企业对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按照《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申诉。
十、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各地依据本规定组织企业进行申报。
十一、本规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