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前增分热点主题练(五) 民生问题与社会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练(五)民生问题与社会保障
1.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高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
A.重视人的主体地位
B.强调理性思考
C.主张维护等级秩序
D.反对贵族专权
解析据题干材料“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可知孔子注重个人的主体地位,故选A项;古希腊哲学家强调理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孔子的道德理念而非维护等级,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道德修养而非贵族专权,排除D项。答案 A
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平籴法”,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这一措施()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导致了商品经济的停滞
D.抑制了生产热情的提高
解析题干中“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有利于确保农户的稳定,故A项正确;题干提及的是平价收购、平价出售粮食,不会加重国家负担,故B项错误;题干未提及国家反对商业,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国家要防止农户破产,防止谷贱伤农,故D项错误。
答案 A
3.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D.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从周代到宋代的各种救济方式,体现了政府的手段多样化,故选C项;材料中只是涉及周代、汉代及宋代,并不能历代延续,排除A项;
材料中并未涉及不同地区不同的扶贫策略,排除B项;材料仅仅说明的是政府的救助方式并未说明其效果,排除D项。
答案 C
4.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
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
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说明历代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铸铁器、煮盐者”手工业者,没有涉及富商大贾与小农,故C项错误。
答案 D
5.口分田是唐代均田制下的一种份地,下表为唐代某时期有关口分田的法令。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均田制加剧了贫富差距
B.口分田的推行具有灵活性
C.政府立法鼓励土地兼并
D.口分田打击了地主利益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政府清楚地罗列了不同情况下口分田的处理方法,这
表明口分田在推行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B
6.黄宗羲认为要使民富必须“崇本抑末”。所谓“崇本”,即“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所谓“抑末”,即“凡为佛、为巫、为优倡及淫巧等不切于民用而货者”,应“一概痛绝之”。这说明他主张()
A.格物致知,提倡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
C.限制君权,提倡君臣平等
D.儒礼民本,反对鬼神享乐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即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凡为佛、为巫、为优倡及淫巧等不切于民用而货者”,应“一概痛绝之”,意思即反对鬼神享乐,故选D项;格物致知,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深入细致的探究,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经世致用,指到实践中求真知,与材料表达意思不符,排除A项;题干无从体现手工业和商业的信息,排除B项;黄宗羲的确主张限制君权,提倡君臣平等,但与本题题意不符,排除C项。
答案 D
7.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医疗保险法》,1884年又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老龄和残疾保险法》。这三大保险法旨在()
A.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
B.应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
C.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
D.推动企业自觉科技创新
解析解读题干可知,三大保险法的通过是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故选B项;现代保险制度建立于二战结束后,排除A项;保险制度的建立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保险法的颁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不能推动科技创新,排除D项。
答案 B
8.20世纪3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罗斯福提出这一自由,意味着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这说明罗斯福()
A.主张创新自由制度以活跃经济
B.意在鼓励民众摆脱贫穷
C.强调政府应承担社会保障责任
D.唤醒人们自信推进改革
解析通过题干中“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可知罗斯福主张政府应该承担民众的社会保障责任,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述及创新自由制度问题,故A 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没有涉及摆脱贫穷的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述及的是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责,而不是民众的自信,故D项错误。
答案 C
9.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这些做法()
A.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
B.推动了福利制度建设
C.体现了以工代赈思想
D.证明了新政的可行性
解析由材料“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可知政府出资鼓励人民参加各类工作,体现了以工代赈的思想,故选C项;“实现了充分就业”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时期加强社会救济而非社会福利,排除B项;材料强调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而非新政的可行性,排除D项。
答案 C
10.罗斯福指出:1936年有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全国47%的家庭的全部收入,少数人积聚了大量财富,而多数人处于依附和贫穷的状态,这样,国家的民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