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七单元古诗词
人教版小学1-6年级日积月累及古诗词

二年级上册日积月累第一单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第二单元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
第三单元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二年级下册日积月累第一单元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鱼满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第二单元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第三单元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善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四单元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第五单元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独木不林孤掌难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多多益善第六单元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第七单元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第八单元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单元的日积月累第一单元小儿垂钓[唐]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二单元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为中华起崛而读书。
(周恩来)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第三单元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文生字复习和古诗词默写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班级__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__一、读拼音,写词语。
yíwàng wú jì jiā jǐng zhèng zhòng gòng pǐn jìqìjiǎng jiu pàn wàng chú fáng zhān mào xiàng quān cì weilíng lì jīng lìcháo xùn二、日积月累。
gāo shān liú shuǐ tiān lài zhī yīnyú yīn rào liáng huáng zhōng dà lǚqīng gēmàn wǔ xíng yún liú shuǐqiǎo duó tiān gōng wéi miào wéi xiàohuàlóng diǎn jīng bǐzǒu lóng shémiào bǐshēng huā xǔ xǔ rú shēng订正与练习参考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一望无际家景郑重贡品祭器讲究盼望厨房毡帽项圈刺猬伶俐经历潮汛二、日积月累。
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轻歌曼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画龙点睛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栩栩如生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做到“三抓”: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准确、工整、清洁,不能“虎头蛇尾”或“龙飞凤舞”。
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六年级上册背诵古诗词

1.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三主题单元“母亲河”)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杂树,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做饭,采葵持做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7主题单元“战争”)5.墨竹图题诗(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6.苍松怪石图题诗(清)李方膺(杨州八怪之一)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风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7.墨梅图题诗(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8.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9.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1,.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17课 古诗三首 课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重点)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重点)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浪 九曲 淘 浪淘风簸 沙 直上银河
万里 气势雄伟
自天涯 向往美好生活
同到
课文主旨
《浪淘沙(其一)》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 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 诗篇。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 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
课堂小结 这首诗作者借黄河雄壮美丽的景象,抒发
指导朗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成畦”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 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江南地湿, 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 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 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 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 )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 簸:颠簸。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天边。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牵牛:传说中的牛郎。织女: 传说中天上的仙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学习成果展示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学习成 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 自己的学习成果,如优秀 作文、手抄报等。
学习互助小组
学生可以自发组成学习互 助小组,通过互相帮助和 学习共同提高语文水平。
03
日积月累
古诗词积累
总结词
通过背诵古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鉴 赏能力。
详细描述
本部分精选了多首经典古诗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等,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 意境美,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体会人物形象
通过阅读经典故事,分析故事中的人 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 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01
掌握本单元生字、生词 ,理解并运用重点语句 。
02
了解古典名著的基本情 节和人物关系,能简要 复述故事。
03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及 塑造手法。
04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 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和审美情趣。
总结词
注重实际运用,提高辨析能力
详细描述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实际运用,通过多读 、多写、多听、多说等方式,提高对字音字形的敏感度和 辨析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 ,帮助学生加深对字音字形的理解和掌握。
词语理解与运用
总结词
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详细描述
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生应该 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了解词语的词义、词性、 词类、近义词、反义词等,以及词语的搭配、用法和语境 。
总结词
掌握常见的词语辨析方法
详细描述
常见的词语辨析方法包括语义辨析、语境辨析、语法辨析 等。学生应该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掌握这些辨析方法 ,并能够根据不同的词语特点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辨析方法 。
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内容

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内容范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箫。
醉月频中圆。
彼也正好,我也正年少。
俗情有迁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22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2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材简解《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读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古诗读诗能使人灵秀。
古诗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诗中美的因素,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读”中“悟”,“悟”中“读”,主动学习,品味古诗,深入其中,吸取营养,探索真谛,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充实、灵秀起来。
1、赋材料以生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指教者的创造性加工,赋予材料人文性,使之走向学习者。
在教学伊始,先让学生介绍陆游,然后补充介绍陆游写这首诗的情况,此时,《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不只是纸上的几行黑字,而是幻化成了一幅幅活的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愿意与文本进行对话。
2、还课堂给学生,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
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应互交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设计思路读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古诗读诗能使人灵秀。
古诗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诗中美的因素,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读”中“悟”,“悟”中“读”,主动学习,品味古诗,深入其中,吸取营养,探索真谛,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充实、灵秀起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日积月累翻译赏析、阅读链接翻译第 1 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第 3 课(1 )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 唐)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划动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中沙洲旁,日落黄昏时分更增添了游子的愁思。
茫茫旷野里低垂的天幕好像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映照得那轮明月仿佛与人更亲近。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苏轼( ( 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像泼洒的墨汁般翻滚的乌云尚未遮住山峦,白花花的雨点便似珍珠一样乱纷纷地跳上船。
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忽然把云和雨吹散了,望湖楼下的西湖碧波如镜,水天一色。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 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的喜鹊。
半夜清风习习,有蝉在不时地鸣叫。
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气,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土地庙附近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突然出现在眼前。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
打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端起酒杯,畅谈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重阳节,我还要再来与你欣赏菊花。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农家的劳动生活,真切地抒发了朋友间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隐逸之情。
《丁香结》阅读链接(1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译文】: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六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词和日积月累

六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词和日积月累一、古诗词部分- 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解析:诗人乘坐着小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时候呀,天已经傍晚了。
在外面漂泊的游子,本来就有点忧愁,这傍晚的景色呢,让他的忧愁又添了几分。
你看那原野空旷得很,远处的天空好像比树还低呢,江水清澈得很,月亮倒映在水里,感觉离人特别近。
就好像这个孤独的诗人啊,只有天上的月亮能陪陪他,这种描写把那种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和淡淡的忧愁表现得特别到位。
- 原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解析:哇,你看这天,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全遮住呢,这雨就噼里啪啦地下起来了。
那雨点啊,就像白色的珠子一样跳进船里,感觉特别有画面感。
可是突然呢,一阵大风刮来,把这些乌云啊、雨啊全吹散了。
再看看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天空一样。
苏轼真是个厉害的诗人,这么短的诗就把西湖的雨景写得这么生动有趣,一会儿乌云密布,一会儿雨过天晴的。
- 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解析:晚上啊,月亮出来了,明亮的月光让树枝上的喜鹊惊飞了。
清凉的风在半夜里吹着,还有蝉在鸣叫呢。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到处都是青蛙呱呱叫的声音,就像在开一场热闹的丰收大会。
天上呢,只有七八个星星挂在天边,山前也飘来了两三点小雨。
这时候呀,诗人走着走着,突然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看到了以前住过的小茅草店。
辛弃疾把乡村夜晚的景色写得活灵活现的,让人感觉特别亲切,就像自己也在那个小路上走着一样。
- 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解析:黄河弯弯曲曲的,里面有好多好多泥沙啊。
那浪涛汹涌,就像被大风簸弄着一样,从天边滚滚而来。
诗人可真会想象,他说现在要是沿着黄河一直往上走,就能到达银河,然后和牛郎织女的家在一起了。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课堂笔记六上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课堂笔记六上一、导入本次语文园地是第七单元的最后一个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包括对古诗词的欣赏、成语的积累、语言运用等。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习目标1. 欣赏古诗词,理解其意境和表达方式。
2. 积累成语,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3. 学习语言运用,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古诗词欣赏本次古诗词欣赏选取了《登鹳雀楼》和《赋得古原草送别》。
首先,我们来欣赏《登鹳雀楼》。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远眺黄河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在欣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感受诗人的情感。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对草原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在欣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体会诗中的情感和表达方式,感受诗人的才华和诗歌的魅力。
四、成语积累本次成语积累选取了“画龙点睛”、“亡羊补牢”、“杯水车薪”等成语。
首先,我们来学习“画龙点睛”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画龙时加上眼睛,比喻在事物的关键或重要之处加上精彩的点子或语句,使其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这个展览的布置真是画龙点睛,让整个展览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亡羊补牢”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失去羊后修补羊圈,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再次遭受损失。
例如,“虽然考试失败了,但是她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最后,我们来学习“杯水车薪”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燃烧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例如,“虽然他尽力了,但是他的帮助只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问题。
”五、语言运用本次语言运用包括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首先,我们来练习口语表达。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情境进行口语表达练习:你的一位朋友向你请教如何提高写作水平,请你给他一些建议。
要求表达清晰、有条理。
接下来,我们来练习写作练习。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笔记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部编版第一单元1草原2丁香结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_花之歌习作:变形记语文园地第二单元5七律·长征6狼牙山五壮士7开国大典8_灯光口语交际:演讲习作:多彩的活动语文园地第三单元9竹节人10宇宙生命之谜11_故宫博物院习作:___让生活更美好语文园地第四单元12桥13穷人14_在柏林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第五单元15夏天里的成长16盼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18只有一个地球19_青山不老20_三黑和土地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习作:学写倡议书语文园地第七单元2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22月光曲23_京剧趣谈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语文园地第八单元24少年闰土25好的故事26_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7_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习作:有你,真好语文园地写字表词语表部编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到底有啥区别?什么是部编版教材?很多同学不知道部编版的教材是怎样的,具体来说和人教版有几点不同:对比人教版教材,经典课文仍然存在,但顺序做了很大地调整;部编教材更加注重基础的掌握与积累,如果人教版要求孩子学写8个字,那么部编教材会要求学写16个字;教材更加体现了“现代性”,教材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课后作业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
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如何高效学习语文1、经常查阅工具书读书学习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 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 (共18张ppt)(推荐下载课件)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行黄沙道中》这两首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雨前 黑云翻墨未遮山, 雨中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雨后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雨前 黑云翻墨未遮山, 雨中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雨后
望湖楼下水如天。
拓展阅读,比较异同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唐)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人所做 诗人所思
诗人所见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唐)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诗人所做 诗人所思
诗人所见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唐)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用微笑告诉别人,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强。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孤独是 每个强者必须经历的坎。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会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只有经历人生 的种种磨难,才能悟出人生的价值。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学会坚强,做一只沙漠中永不哭泣的骆驼!一个人没有钱并不一定就穷,但没 有梦想那就穷定了。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炫丽的彩虹,永远都在雨过天晴后。没有人能令你失望,除了你自己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 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 脚也无法到达。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 会及时把握机会。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 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 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不举步, 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别人只能给 你指路,而不能帮你走路,自己的人生路,还需要自己走。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 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只有那些能耐心把简单事做得完美的人,才能获得做好困难事的本领。生活就像在飙车,越快越刺激,相反,越慢越枯燥无味。人生的含义是什么,是奋 斗。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是成功。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放弃。未跌过未识做人,不会哭未算幸运。人生就像赛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 达终点,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累了,就要休息,休息好了之后,把所的都忘掉,重新开始!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总会有许多得失和起落。 人生离不开选择,少不了抉择,但选是累人的,择是费人的。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 现其实那都不算事。要先把手放开,才抓得住精彩旳未来。可以爱,可以恨,不可以漫不经心。我比别人知道得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你若不想 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见时间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飞过一片时间海,我们也常在爱情里受伤害。1、 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没有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不 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逆境中,力挽狂澜使强者更强,随波逐流使弱者更弱。凉风把枫叶吹红,冷言让强者成熟。努力不不一定成 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永远不抱怨,一切靠自己。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 路。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 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 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赚钱之道很多,但是 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
六上语文 第3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分层作业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系列

(1)《宿建德江) 近景(填诗句):_
生情(填诗句):
(2)(六月二十七日望潮楼醉书》通过四个方面表现出了的景色。
①黑云翻墨 ③卷地狂风)
②白雨跳珠I ④湖水如天)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描写乡村夏夜的月明风清、
蛙声蝉呜,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在望的之情,表达了词人对
的热爱。
选做题
【梳理与探究】
阅读策略
方法引导
从诗人的心情想开去
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阅读与鉴赏】
1.一词多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遮:①阻挡,拦阻;②掩蔽;③掩护;防护;④代词,这。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 )
(2)妈妈的爱像一片天空,我们在它的遮庇下无忧无虑的成长。( ③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潋滟:
相宜:
4.对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表格:
古诗
描写景物诗句
写作方法
抒发感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对比阅读《宿建德江》《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节选)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5.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我们彷佛能够看到_烟雾迷蒙的秋江暮色,感受到作者羁旅思乡的感情
(2)读“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车马叮当的早行场景,感受到作者羁旅思乡的感情。
6.这两首诗在内容和表达上都独具特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古诗词古文翻译

(2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赏析】:这句话含蓄、深刻,鲁迅以此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
(3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三魂》【赏析】:“民魂”即民族精神。鲁迅认为民族精神是最宝贵的,只有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中国才有进步。
此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第七单元日积月累
【高山流水】:现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天籁之音】:形容声音十分悦耳动听。天籁: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余音绕梁】: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译文】:信使(青鸟)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3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译文】:如若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丁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的才能飘香万里。
(4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译文】:丁香树上的花朵已经落尽了,只剩下空空的枝条,这丁香结让我愁肠寸断。(“丁香结”是丁香的花蕾。用以喻愁绪之郁结难解。)
第2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第5课《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溅起阵阵水雾,就像冒出的蒸汽;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让人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总结一、诗词鉴赏1. 我喜欢的诗词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古代诗词,其中有一些让我们印象深刻,让我们感受颇深。
可以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词,或者是一个诗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展示我们对诗词的理解与喜爱。
2. 诗句默写在诗词鉴赏的学习中,我们要定期进行诗句的默写。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记忆诗词的句子,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诗词欣赏能力。
每周进行一次诗句默写,可以让我们不断地巩固所学的诗词知识。
3. 诗词朗诵通过诗词朗诵的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诗词的美妙之处。
而且,通过朗诵,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我们可以组织班级诗词朗诵比赛,让同学们在朗诵中感悟诗词的魅力。
二、作文表达1. 写景作文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词,比如《登鹳雀楼》、《江雪》等。
我们可以模仿诗词的写法,写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作文,让我们更好地领会诗词中的意境和写景技巧。
2. 记叙作文通过学习诗词,我们也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可以选取一首诗或一段古文,以此为题材进行记叙性作文的创作,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抒发我们的情感,体会古人的情怀。
三、词语辨析1. 词语搭配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具有特色的词语,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青青河畔草”等。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词语串烧的形式,巩固这些词语的搭配使用方法,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2. 词语辨析有些词语在意思上很相近,容易混淆。
我们可以通过做题的方式,进行词语辨析的训练,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词语的用法,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四、阅读理解1. 古诗词阅读通过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风土人情、哲理和情感。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进行朗读和理解,进一步领会古诗词的深刻内涵。
2. 古文阅读在本单元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古文,比如《爱莲说》、《桃花源记》等。
通过阅读古文,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总分:一、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2分)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10分)1.下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gān gà)-——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B.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比如《拾玉镯(zhuó)》中小站娘趟( shàng)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C.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lái yīn)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D.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táo zuì)了。
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永远不变....的方法。
B.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C.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
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D.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伯牙善(好)鼓琴。
B.以为世无足(值得)复为鼓琴者C.所宝(珍藏)以百数。
D.处士笑而然(认为…对)之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B.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涯、莺”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浪淘沙》(其一)。
3.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4.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涯、莺”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本课三首古诗,疏通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浪淘沙(其一)》中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同学们还能背出来吗?(指名背诵。
)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这三首古诗词都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相当有画面感。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三首古诗也描绘了大自然的风光,我们先来听一听,想一想它们又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
2.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三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描绘的情境。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①借助拼音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②借助课本注释或者工具书了解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
③想想这三首古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三首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读正确。
◆着重正音:九曲(qū)浪淘风簸(bǒ)南朝(cháo)净无苔(tái)畦(qí)绕(rào)闼(tà)◆着重辨形:“簸”下部左边的“其”,最后一点要小。
(3)同桌间互相读,互相正音。
(4)齐读,读出节奏。
朗读示例:浪淘沙(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