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8af165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c.png)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会计的概念,会计存在的原因,会计的主要应用领域,会计的信息使用者,会计学的十大原理,机会成本,边际收益(成本),复式记账法,会计恒等式,权责发生制第二章像会计专家那样思考(4学时)知识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体验会计专家的思考方式,进而了解整个会计学科的基础构架;了解会计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掌握会计专家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掌握会计基本假设;掌握会计学科的重要模型;了解会计学科的分支;并了解会计专家的工作领域重点难点:会计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模型第三章会计职业道德与企业伦理(2学时)知识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与道德的关系,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以及应当遵守怎样的会计职业道德;了解企业伦理的概念与内涵重点难点:会计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企业伦理第四章会计事项、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3学时)知识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建立起会计事项、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等基本概念,了解会计交易、事项和环境等概念的区别,掌握会计循环的步骤;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会计六大要素,掌握各个会计要素的主要会计科目的设置;掌握会计恒等式重点难点:会计事项、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相关概念及具体内容,会计循环各项程序和步骤,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的关系等第五章账户与复式记账(6学时)知识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账户的含义;理解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掌握账户的结构,包括掌握发生额、余额的概念及余额的计算;了解账户体系,通过账户体系理解账户的结构;掌握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并能将借贷记账法进行具体应用,通过大量案例熟悉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重点难点:账户的结构,包括发生额、余额的概念及余额的计算;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对交易、事项如何进行分析;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应通过大量的案例帮助理解“借“'、贷”仅仅是一种记账符号第六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5学时)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与填制的知识,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的规则,发生错账如何更正等方法重点难点记账凭证的种类,格式与填制,账簿登记规则,错账更正第七章期末账项调整与试算平衡表(4学时)知识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区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应计收入和费用的记录、预收和预付的确认与摊销、折旧的账项调整,利用试算平衡表编制基本财务报表,简单了解结账及应计调整项目的转回重点难点: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下确认收入和费用,应计收入和费用的记录,预收和预付的确认与摊销,折旧的账项调整,理解试算平衡表与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对折旧的账项调整的理解,应计收入和费用记录的理解,对预收和预付的确认与摊销的理解,对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理解第八章内部控制(2学时)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演进,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fccb0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4.png)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会计学原理课程是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和阅读方法,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理解会计报表的重要性。
2、掌握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规则。
3、理解并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概念、结构和编制方法。
4、理解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并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5、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和规范,树立诚信、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会计基础知识: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会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2、会计记账方法:介绍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规则。
3、资产负债表:介绍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结构和编制方法,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方法,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和计量方法。
4、利润表:介绍利润表的概念、结构和编制方法,收入的分类和确认方法,费用的分类和确认方法。
5、现金流量表:介绍现金流量表的概念、结构和编制方法,现金流量的分类和确认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会计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期末考试:通过试卷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25bc4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3.png)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会计学的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特征、会计等式、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等基本知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会计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特征;3.理解会计等式和会计凭证的作用;4.学习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5.培养学生的会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会计学发展历史1.1会计学的起源与发展1.2会计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学派2.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1会计学的定义和范围2.2会计信息的特征和目的2.3会计信息的分类和质量要求3.会计学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等式3.1会计学的基本假设3.2会计等式的含义和作用3.3会计等式的变形和扩展4.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4.1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用途4.2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4.3会计账簿的种类和作用4.4会计账簿的记录方法和账户余额调整5.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5.1资产负债表5.2利润表5.3现金流量表5.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5.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6.会计分析和解决问题6.1根据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分析会计信息6.2根据会计报表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6.3解决与会计相关的问题和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授课、讨论、研讨、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主教材:《会计学原理》(李晓东著,人民出版社)2.参考资料:-《会计学导论》(刘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财务会计概论》(谢其德、曹勤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罗念群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六、课程评估方式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方式进行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包括期中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和期末考试等。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224e4e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4.png)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制定人:杜云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会计学原理是高等学校财务会计专业、管理专业、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根据教学要求,会计学原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看懂会计报表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1、总论了解会计的产生及发展、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任务、会计的基本方法;了解会计学的发展趋势及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重点:会计的基本方法。
难点:会计的职能。
2、会计科目及账户熟悉会计要素,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的方法。
理解会计科目及账户的概念,重点:会计要素难点:会计要素3、复式记账掌握会计等式,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借贷记账的方法,熟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
重点:会计等式、复式记账。
难点:复式记账4、经济业务核算掌握筹集资金、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核算以及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重点:核算的实务操作难点:核算的实务操作5、账户的分类了解账户分类的意义与作用,了解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和按用途与结构分类。
重点:账户按用途与结构分类。
难点:账户按用途与结构分类。
6、会计凭证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熟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装订保管。
重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难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
7、会计账簿了解账簿的意义和种类,熟悉账簿的格式及登记,记账规则及更正错误方法。
重点:账簿的登记、记账规则及错账的更正方法。
难点:错账的更正方法。
8、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掌握期末存货的计价、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对账和结账的方法。
重点:对账和结账的方法难点: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9、财产清查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和盘存制度,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了解财产清查组织,熟悉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重点: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的方法。
难点: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10、会计报表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理解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概念,熟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编制。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4e078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7.png)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会计学原理是一门介绍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掌握基本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会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 使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方法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会计学的概述1.1 会计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会计学的对象和内容1.3 会计学的基本假设和原则2.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2.1 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分类2.2 国内外常用的会计准则体系2.3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会计伦理3. 会计核算基本原理与方法3.1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2 会计账户和核算方法3.3 基本会计核算报表的编制方法4.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4.1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要素分析4.2 利润表的结构和要素分析4.3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横纵向分析方法5.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5.1 现金流量表的用途和编制方法5.2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和应用6. 会计估计和会计错误的纠正6.1 会计估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6.2 会计错误的发现和纠正方法7. 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7.1 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2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要素7.3 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学原理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会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讨论与互动:开展课堂讨论和小组互动,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4. 作业与案例:布置相关作业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会计学原理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f91372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2.png)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yllabus of《Principles of Accounting》课程代码:221102003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4学期总学时: 54(讲课:54)总学分:3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金融学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一、课程简介《会计学原理》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是所有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
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以企业会计为主要对象,系统地讲解了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和会计核算的完整过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会计凭证、登记帐簿、账务处理程序、编制会计报表等。
该门课程的开设为后续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掌握会计学原理的基本知识点,能够根据会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讲授内容,掌握当前会计做账的主要方法,掌握会计单据的填制、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够处理基本的财务数据。
同时在教学环节中,培(备注:毕业要求具体内容详见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概述1. 会计的概念2.会计的产生发展、特点3. 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第二节会计对象1. 企业会计对象内容2. 机关事业单位会计对象内容第三节会计核算方法1. 设置会计科目2. 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第四节会计法规1. 会计法2. 企业会计准则学生学习预期成果:通过讲授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的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教学重点:企业会计对象、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教学难点: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和复式记账教学内容:第一节资金平衡原理1. 资金平衡关系2. 会计要素3. 会计恒等式第二节会计科目1. 会计科目的概念2. 会计科目分类及设置第三节会计账户1. 会计账户概念2. 基本结构和内容3. 总分类及明细分类账第四节复式记账1. 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2. 借贷复式记账法学生学习预期成果:通过讲授和操作演练,使学生能够掌握资金平衡的原理、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的概念和内容,能够理解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能用复式记账法编制T字型账户。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be2150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0.png)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与背景会计学原理是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报表编制技巧。
本课程的学习也是财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更高级的会计学和财务管理课程学习的前提。
二、课程设置与内容1.会计学概论(1)会计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会计学的发展历程(3)会计学的基本定位和作用2.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1)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等式(2)会计要素和会计分录的编制(3)会计凭证的填制与核对(4)会计账簿的建立和实际应用3.会计报告与财务分析(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2)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4)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和技巧4.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1)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流程(2)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目标(3)内部控制的实践方法和案例分析5.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1)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准则(2)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影响(3)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组织监管6.会计制度与法律法规(1)会计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制度要求(2)会计报告的法律法规及其适用(3)会计准则的解读和实施情况7.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1)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和评价方法(2)审计的基本原理和程序(3)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审计意见的表达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说明相关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报表编制技巧。
2.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学原理,解决实际的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问题。
3.案例研讨结合实际的会计信息和财务报告,进行案例研讨,加深学生对会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实践操作安排实验课程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5.讨论与互动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占比:40%(1)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57e177f767f5acfa1c7cd9c.png)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目的与任务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帮助学生学习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基本方法与程序,认识会计活动的规律性,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践,培养和提高从事会计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三、与其他课程关系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是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后续课程有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
四、推荐教材《会计学原理》作者:葛军高等教育出版社五、章节内容:第一章:总论重点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教学要点:1.会计的意义2.会计的对象、目的与任务3.会计的方法4.会计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5.会计学和会计学科体系6.会计职业与管理7.会计法规体系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重点掌握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和复式记账原理教学要点:1. 会计要素2 .会计恒等式3. 账户的设置4. 复式记账原理5.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的运用重点掌握供、产、销过程的核算,财务成果的核算教学要点:1. 复式记账运用概述2.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3.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4.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5.财务成果的核算6.其他业务的核算第四章:账户的分类重点掌握账户的性质及分类方法,加深对账户的理解教学要点: 1.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2.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第五章:会计凭证重点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方法教学要点:1. 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2. 会计凭证的填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与保管第六章:帐簿重点掌握帐簿的设置与登记教学要点:1. 会计帐簿及其种类2. 会计帐簿的设置与登记3. 会计帐簿的结帐、对账与记账规则4. 记账规则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重点掌握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教学要点:1.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2.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3.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4.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5.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6.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第八章:财产清查重点掌握财产清查的作用、方法及结果的处理教学要点:1. 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2. 财产清查范围和方法3.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重点掌握三大报表的作用及编制方法教学要点:1. 财务报告概述2.资产负债表3.利润表4.现金流量表5.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第十章:会计工作的组织及发展重点掌握会计制度、会计人员及会计电算化教学要点:1. 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要求2. 会计制度3. 会计机构4. 会计人员5.会计档案6.会计电算化。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a6b0b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2.png)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2.课程代码:ACC1013.学时:48学时(每周3学时,16周)4.学分:3学分二、课程教学目标1.系统学习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
2.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主要教学内容1.会计概述1.1会计定义和目标1.2会计的发展历程1.3会计的功能和作用1.4会计的职业道德2.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等式2.1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和分类2.2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构成2.3会计等式的含义和应用3.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基础原则3.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分类3.2收入、费用、损益的概念和分类3.3会计基础原则的原理和应用3.4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4.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4.1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4.2会计凭证和日记账4.3原始凭证的分析和处理4.4分录和账户的编制和簿记5.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5.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5.2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5.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5.4股东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和分析6.会计信息的利用与决策分析6.1财务比率分析6.2财务风险分析6.3经营绩效分析6.4投资决策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授课教学:通过讲授会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实操练习:安排学生进行会计核算实操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操练习等,占总评成绩的40%。
2.期末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占总评成绩的60%。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教材:《会计学原理》(第三版)李晓霞、张鑫编著2.参考书目:-肖克国,《会计学原理》-成仿吾,《财务会计》-王涛,《财务会计》七、备注1.课程教学大纲为参考,具体教学进度和内容以教师的教学安排为准。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165fd2cdaef5ef7bb0d3c50.png)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学时:64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工业工程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及其他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等基础理论,以及划分会计科目和设置帐户、复式记帐、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等基本知识;掌握从会计初始设置、日常处理到期末处理、编报会计报表的一个完整会计循环各步骤的具体工作内容,学会设置帐簿、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各类帐簿、进行期末处理以及编制会计报表,掌握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后续课程: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2•掌握复式借贷记帐法及其在工业企业中的具体运用3•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及具体操作方法三、教学条件1 •多媒体教室2.手工会计实训室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中所有的实训所使用的帐证报表等资料,应尽可能按企业实际使用的情况从市场购买,对个别确实无法取得的(如增值税专用发票)采用影印件,以便更加贴近实际。
我国的会计工作目前处于一个不断改革和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过程中,在教学中应密切关注我国会计改革情况,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谨防知识过时和老化。
六、考核形式及评分方法1.考核形式:笔试2.考核比例:平时成绩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其中理论考试占20%,实务考试占80%)3.考核要求:(1)平时成绩包括对课堂提问、讨论、作业以及课程实训的情况进行评价计分;(2)期中考试主要考核会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复式记帐法的实际运用能力;(3)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实务考试采用真实的帐证资料,完成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核算工作,考核学生对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测试学生是否具备细致、准确、有条不紊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7663a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9.png)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教师:XXX课程简介:会计学原理是一门专门研究会计基本原理、会计基本规则、会计核算和报告等内容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会计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学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1.掌握会计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2.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核算方法;3.运用会计知识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4.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会计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会计信息的分类和作用;5.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6.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复核;7.会计账簿的建立和使用;8.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流程;9.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10.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作用和限制;11.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12.会计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全面了解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3.讨论交流: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4.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基本技能。
教学评价:1.平时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课后习题和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于会计基本原理和核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于会计核算和报告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理解。
参考书目:。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5b844b767f5acfa1c7cd56.png)
《会计学原理》课程大纲一. 适用对象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学生二. 课程性质《会计学原理》是一门研究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学科,它将为后续《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公共课程。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从代表经济活动开始的原始票证到编制出最终的财务报表整个会计循环所涉及到的七个方法,并以制造业企业为背景,将这些基本方法运用于反映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活动,如:企业的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及经营成果的分配等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最终形成企业的会计报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理论、方法和技能上为学习专业会计课程和有关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教学目的1.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学习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掌握会计循环的七个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的会计方法和技术正确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日常账务处理;了解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四. 教材及学时安排《基础会计》(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主编:张捷学时安排:五. 教学要求(按章节详细阐述);第一章总论教学要求:了解:会计的基本含义掌握:(1)会计对象与会计方法的含义;(2)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的主要内容应用:根据会计假设和一般原则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基本的分析内容要点:1.1:会计与社会环境1.2:会计的含义与对象1.3:会计的任务与方法1.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5: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账户教学要求:了解:(1)账户的含义;(2)会计科目的含义;(3)会计等式;掌握:(1)账户的基本结构;(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3)会计科目的内容与级次;应用:运用会计等式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企业的会计要素进行正确的划分和界定内容要点:2.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2: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教学要求:了解:(1) 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及借贷记账法的含义;(2)会计分录的含义;(3)简单会计分和复合会计分录的含义掌握:(1)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原理和平衡方法;(4)账户的对应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目的与任务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帮助学生学习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基本方法与程序,认识会计活动的规律性,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践,培养和提高从事会计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是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后续课程有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
四、推荐教材
《会计学原理》作者:葛军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章节内容:
第一章:总论
重点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教学要点:1.会计的意义
2.会计的对象、目的与任务
3.会计的方法
4.会计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
5.会计学和会计学科体系
6.会计职业与管理
7.会计法规体系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重点掌握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和复式记账原理
教学要点:1. 会计要素
2 .会计恒等式
3. 账户的设置
4. 复式记账原理
5.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第三章:复式记账的运用
重点掌握供、产、销过程的核算,财务成果的核算教学要点:1. 复式记账运用概述
2.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3.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4.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5.财务成果的核算
6.其他业务的核算
第四章:账户的分类
重点掌握账户的性质及分类方法,加深对账户的理解教学要点: 1.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2.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第五章:会计凭证
重点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方法
教学要点:1. 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
2. 会计凭证的填制
3. 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与保管
第六章:帐簿
重点掌握帐簿的设置与登记
教学要点:1. 会计帐簿及其种类
2. 会计帐簿的设置与登记
3. 会计帐簿的结帐、对账与记账规则
4. 记账规则
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
重点掌握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教学要点:1.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
2.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3.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4.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5.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6.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第八章:财产清查
重点掌握财产清查的作用、方法及结果的处理教学要点:1. 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
2. 财产清查范围和方法
3.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
重点掌握三大报表的作用及编制方法
教学要点:1. 财务报告概述
2.资产负债表
3.利润表
4.现金流量表
5.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十章:会计工作的组织及发展
重点掌握会计制度、会计人员及会计电算化教学要点:1. 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要求
2. 会计制度
3. 会计机构
4. 会计人员
5.会计档案
6.会计电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