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罢头飞雪_重读马克思_韩毓海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是在一部风靡北大、清华的马克思课讲义的基础上润色而成。
韩毓海继畅销书《五百年来谁著史》后,激扬文字再推力作,带你重上马克思课,了解当前中国与世界。
韩毓海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显微镜和解剖刀,深刻解剖中国千年兴衰的动因,以及西方世界债务危机的根源。
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胡鞍钢、李玲等联袂推荐内容推荐《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从现代资本与金融革命的问题出发,结合中国及世界社会政治与经济革命的漫长历史,重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探寻中国千年兴衰的动因,并就当今世界经济危机、中国金融改革进行了发人深省的思考。
作者韩毓海用平实、生动甚至略带犀利的笔触,援引马克思著作中的精彩部分,充分解读了马克思对当今世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危机的成功预测和判断。
针对马克思的三部作品《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作者引导读者沿着马克思的足迹解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货币、债务、道德、信用等,并反思马克思对上述问题的剖析有哪些现实指导意义,从而鞭策现代人要想看懂并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要回归马克思。
作者简介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纽约大学访问教授、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特任教授。
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大学杰出青年人文学者计划。
并获得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七届上海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畅销书一等奖等。
著作《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名列2010年度全国优秀图书排行榜总榜第一名,并收入《中国高层领导荐书集萃》。
《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获评“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
目录前言第一章“大国”是怎样“崛起”的?马克思对经济学的革命“金箍棒”与“紧箍咒”:债务驱动的暴力“人”如何成为“世界货币”文明的辩证法反对“资本主义”不等于反对“资本”社会主义与金融第二章古典经济学的“扯淡”“批判”与“扯淡”市场经济的起源信用:货币化的道德银行券:债务货币怎样读懂《资本论》古今兴亡多少事第三章“人间喜剧”纤夫的“爱”“召唤亡灵的行动”“流氓无产者”与国债小块农地的金融化“现代社会靠无产阶级过活”跋一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李玲跋二向马克思学习胡鞍钢参考文献媒体评论今天,对真正有头脑和良心的中国人而言,没有什么工作比向人民群众普及金融知识更为重要,在这方面,马克思的著作无疑是一个光辉的典范。
文化中国的思想魂魄由重读一篇经典文献想到的
文化中国的思想魂魄由重读一篇经典文献想到的
戴云鹏
【期刊名称】《新湘评论》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近日重读了对中国新文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典文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把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创造、文化价值,提升到凝聚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实力的战略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戴云鹏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6
【相关文献】
1.信用是最大的财富《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读后 [J], 梓夫;
2.一篇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J], 祝志男
3.《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J], 韩毓海;
4.《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J],
5.展现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经典文献
——重读《论十大关系》 [J], 朱继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量阅读方案
马蹬一小海量阅读实施方案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经典文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决定在我校开展师生同参与的海量阅读活动。
一、指导思想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和古今中外优秀著作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书香校园文化,使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海量阅读活动的开展,使师生通过诵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从文字精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在诵读中,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以名著为伴,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启迪智慧,让名著经典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3、夯实学生文化底蕴。
激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摘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诵读活动开展,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道德、文化、情操、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活动要求(一)明确“海量阅读”基本量各年级最低月读量要求:1-2年级10万字,3-4年级80万字,5-6年级200万字。
为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海量阅读实行量化管理,每班按实际情况分组,每周评比一次,每组评出前三名和后三名,分别发放喜报和反思卡。
(二)海量阅读涉及面经典国学、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社科类文本中外优秀人物传记、时文,美文等(三)海量阅读时间保证1、每周各年级开展两节“海量阅读”指导课2、每节语文课,课前5分钟,找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书籍的内容3、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晚上放学时间阅读4、周六社团日学生阅读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
重读党史(外一篇)
重读党史(外一篇)
赵月明
【期刊名称】《河南消防》
【年(卷),期】1999(000)007
【摘要】重读党史,如同跨越一个又一个耀眼的光环。
心舟在一道道惊涛骇浪中,巅簸出一条永恒的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就没有亿万人民的翻身解放,就没有国泰民安的安定局面,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就没有经济繁荣国富民强的今天。
重读党史,毛泽东让我...
【总页数】1页(P40-40)
【作者】赵月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8.1
【相关文献】
1.信用是最大的财富《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读后 [J], 梓夫;
2.《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J], 韩毓海;
3.《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J],
4.学习研究中共党史的方法论
——重读毛泽东同志《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启示 [J], 朱继东
5.学习研究党史应坚持的四项原则--重读毛泽东同志《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启示[J], 朱继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文品与人品
三一文库()〔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文品与人品〕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品与人品满分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中国传统强调“颜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外国则认为写作仅是一种技艺,与人品无关。
如果从这方面切入,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除此,如果联系现实,“颜文不一”的例子,时常可见。
新闻上经常看到“语言腐败”的例子,官员在位置上,对反腐败等问题夸夸其谈,然而实际上自己就是一个腐败的人。
学生也可以联系自己,平日里的命题作文,有多少是假话,空话,套话。
这也都是语言的腐败。
当然,你也可以想想歌德,想想莎士比亚,文章是这么的棒,人是这么的小气;也可以想想创出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优秀作文】▲文品与人品“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本是元好问评论西晋诗人潘岳的诗品与人品的诗。
情志高洁的诗与趋炎附势的人怎么看都不搭调。
这也往往让人质疑文学作品的真诚性。
那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吗?关键看你求什么。
如果你看重作品的趣味,立志做一个自我丰盈的读书人;那么,如果鸡蛋尚可,母鸡如何也大可不必计较。
蒲松龄亦真亦幻的狐妖鬼怪多少含有那个时代的影子;湘西的翠翠与二佬的懵懂爱情却不见得就是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文坛佳话。
鲁迅的警醒深邃,匕首投枪;汪曾祺的平淡质朴,娓娓道来也都是各自作品中的乾坤。
_一篇读罢头飞雪_重读马克思_韩毓海
78重复《红岩》小说里那些为大家熟知的感人故事,不是简单地为已有定论并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崇尚的英雄“再创作”,而是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严格分开,以对党史负责、对烈士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全面还原中共重庆地方组织黎明前的历史,披露真实的白公馆、渣滓洞这个人间魔窟的内幕,让真正的烈士群体包括那些长期未能甄别的烈士“浮出水面”,让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解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笼罩在白公馆、渣滓洞上空的历史烟云逐渐散去,由于作者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由于作者的执著追求,经过他们的艰辛劳动,终于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原始的、真实的故事,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英烈群体!这无疑是对中共重庆地方组织历史资料的一大补充、是对中共重庆地方组织历史研究的一大突破,也是本书作者对红色文化的一大贡献!书中还详尽地披露了“狱中八条”产生的背景、经过及主要内容。
让我们惊叹的是,早在60多年前,白公馆、渣滓洞监狱里的共产党员们牺牲前集体留给党组织的最后遗书里,条条是血的教训,条条是肺腑之言,一群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披沥赤诚向党倾诉了真知灼见。
“狱中八条”中关于“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严格进行整党整风”等建议,对于党的建设具有多么重要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啊!《忠诚与背叛》启示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忠诚与背叛这个问题,将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
而与此同时,围绕“忠诚与背叛”,必然产生灵魂的“拷问”。
但愿这样的“拷问”成为每个共产党员勇于面对的“考题”,通过经常性的“拷问”,对党员的党性、信仰、作风进行检查、反省,以不断纯洁思想、纯洁灵魂、纯洁作风、纯洁队伍,使广大共产党员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永葆党的先进性!本书是在一部风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马克思课程讲义的基础上润色而成。
作者韩毓海用平实、生动甚至略带犀利的笔触,援引马克思著作中的精彩部分,充分解读了马克思对当今世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危机的成功预测和判断。
“一篇读罢头飞雪”——毛泽东与“二十四史”概议
作者: 陈晋[1]
作者机构: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100017
出版物刊名: 党的文献
页码: 58-6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毛泽东;“二十四史”;阶级斗争史观;国家民族立场;批判分析方法;古为今用
摘要:“二十四史”是毛泽东读了一生的书。
毛泽东阅读、批注、评论、运用“二十四史”,常常体现出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的鲜明观点。
对毛泽东揽史,可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从不回避,甚至有意彰显像严谨的历史学家那样的读史情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阶级史观,对中国历史发展运动线索进行整体评述;带着浓厚的情感,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统一,关注中国历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发展;对“二十四史”记载的内容,采用批判分析的方法;毛泽东读史、评史、用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借鉴治国理政方法。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原文、译文与赏析
爱读西洋文学。 诗人写的这首《贺新郎·读史》就是自己一生读书,尤其是读中国历史书的 艺术性的总结,充满诗情画意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这首诗从人类诞生一 直写到社会主义,纵贯几百万年的历史,而着墨仅仅 115 个字,的确是气象 恢宏,古今罕见。 上阕起笔就是“人猿相揖别”,说出人类刚诞生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但表 面写来却是那幺轻松,好像只是人与猿作了一个揖就从此分道扬镳了一般。 这个“揖别”用得极为形象,而富有谐趣,但“人猿”却显得很巨大,富有深沉 遥远的历史感,两个词汇一搭配,诗意立刻就产生了,读者的心也一下被震 荡起来了。 接着是漫长的人类的“蒙昧时代”,几百万年就这幺过去了,这就是人类发 展最早的阶段——石器时代。这个时代在诗人眼中不过是磨过的几个石头, 仿佛只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时代。一个“磨”字让人顿生漫长而遥远 之感,而“小儿时节”让人感到诗人对人类的把握是那幺大气又那幺亲切,这 一句有居高临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烟之叹。 第四、五、六句,诗人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 代和铁器时代。“铜铁炉中翻火焰”一句写得既形象又浓缩,仅此一句就把火 焰中青铜之光的象征意义写出来了,人类随着铜与铁步入了奴隶社会与封建 社会。但若要问这一具体时间,却不易猜得确切,不过也就是几千年的春夏 秋冬而已嘛。时光在飞逝,时光在诗人的眼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 并不足道,仿佛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人世难逢开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一句:“尘世难逢 开口笑”。但诗人在这里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欢喜少悲伤多,也就 是哭多笑少,恨多爱少),在此句中注入了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含意,正如诗人 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的:“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
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面对如此严峻的斗 争,人生当然难逢开口笑了。而且还不仅仅是“难逢开口笑”;还要在人生的 战场上一决生死,剑拔弩张,这是指具体的生死存亡的阶级斗争,是指革命 是暴动,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而结局呢?那自 然会有牺牲,会有鲜血。人类的历史充满了血腥与残杀,诗人在此喟叹出二 句:“流遍了,郊原血。”鲜血只能不断唤起革命者的斗争,革命者面对鲜血 岂能笑得出声来。 下阕第一句非常富有诗意,用一句“一篇读罢头飞雪”就艺术性地浓缩了诗 人自己一生读历史书的情形。诗人从少年到老年一直潜心读史,不知不觉一 下就满头青丝变白雪了。这句诗也透露了诗人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真是 人生易老,一刹那青春即逝,转眼就是暮年。 那幺对于中国浩瀚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能让人记得些什幺呢?诗人仍从 一贯的大象着眼,举重若轻,一笔带过。诗人道:只记得些斑斑点点,那也 不过是几行陈年旧事而已,什幺“五帝三皇”的神圣伟业,那不过是些骗人的 东西,却还骗过了多少人世间匆匆的过客。其中到底有几个真风流人物呢? 诗人虽用的问句,但意思却是所谓正统史书上所赞誉的风流人物都是伪风流 人物。 在诗人的眼中,真正的风流人物是那些被所谓历史斥骂的人物,如盗跖、 庄蹻、陈胜,这些农民起义的领袖,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他们揭竿而 起,反抗剥削阶级,是赫赫有名的造反英雄。 最后二句,诗人沉浸在吟咏历史的情景中,歌声意犹未竟。当诗人终于拨 开历史的迷雾,剔除了伪英雄,找到了真英雄时,不觉已是东方曙色初露 了。这“东方白”一句,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诗人吟咏此诗直到天亮,犹如李 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诗中一句:“吟诗一夜东方白”。二是 喻指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历史谱写了新篇章,犹如旭日东升,势必光华万
中央向官员推荐书目
中央向官员推荐书目中央向官员推荐书目1.《中国美德读本》(苏叔阳/主编中华书局)2.《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韩毓海/著中信出版社)3.《反“四风”转作风——“四风”问题案例解析》(本书编写组中国方正出版社)4.《做官与修德》(刘长富/著解放军出版社)5.《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李从军/著人民出版社)6.《从政再提醒——不犯错误的智慧(修订本)》(林广成/编著中国方正出版社)7.《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8.《邓小平文选》(邓小平/著人民出版社)9.《江泽民文选》(江泽民/著人民出版社)10.《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1.《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程继隆/著中国方正出版社)12.《焦裕禄》(何香久/著河南文艺出版社)13.《读懂中国改革》(林毅夫、周其仁等/著中信出版社)14.《史记精讲》(韩兆琦/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5.《之江新语》(习近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中央向官员推荐书目16.《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17.《雷锋传略》(解放军总政治部办公厅编研室解放军出版社)18.《中国经济史》(钱穆/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9.《正能量》(理查德·怀斯曼/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研究》(李晓明等/著法律出版社)21.《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厉以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领导干部读党史经典》(刘绍卫/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3.《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左宪民等/著北京出版社)24.《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党史读物出版社)25.《论中国》(基辛格/著中信出版社)26.《青年们,读马克思吧!》(内田树石川康宏/著红旗出版社)27.《习仲勋传》(本书编委会中央文献出版社)28.《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陈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9.《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纪简史》(弗里德曼/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0.《中国经济专题》(林毅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31.《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赵启正/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2.《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梁漱溟晚年口述》(梁漱溟、艾恺/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33.《激荡三十年》(吴晓波/著中信出版社)34.《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张维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35.《曾国藩》(唐浩明/著中央编译出版社)36.《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斯蒂格利茨等/著新华出版社)37.《我的父辈——中国共产党著名烈士后代深情回忆(英烈篇)》(张黎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38.《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谢春涛/主编新世界出版社)39.《忠诚与背叛》(何建明厉华/著重庆出版社)40.《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以震撼政坛的四大腐败案为例》(冷葆青/著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央向官员推荐书目1.《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斯图尔特·布兰德/著中信出版社)2.《走向未来的中国与世界》(李忠杰/著中共党史出版社)3.《乱世中的大国崛起: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世界》(李稻葵/著中信出版社)4.《履职忠告——公职人员清正廉洁读本》(林广成/编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5.《中华文明史》(袁行霈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6.《村民监督委员会实践与思考》(郝宗友、崔利民/著中国方正出版社)7.《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等/编中国方正出版社)8.《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读本》(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等/编中国方正出版社)9.《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当代中国研究所/著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0.《大数据时代》(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软实力》(约瑟夫·奈/著中信出版社)2.《中国道路: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洛丽塔·纳波利奥尼/著中信出版社)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大事记》(中央纪委研究室/编中国方正出版社)4.《辉煌历程——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三十年》(本书编委会中国方正出版社)5.《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7.《纲鉴易知录》(吴乘权等/编中华书局)8.《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23》(中宣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9.《苦难辉煌》(金一南/著华艺出版社)0.《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方正出版社)。
《沁园春·雪》发表前后
《沁园春·雪》发表前后作者:孟兰英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10期孟兰英1936年初,刚刚在陕北站稳脚跟的中共中央,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发起“东征战役”。
此时,黄土高原飘起了鹅毛大雪,仿佛是要为出征的红军战士壮行。
毛泽东目睹了雪后初晴的高原风光,抒写了这一传诵遐迩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雪》,发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共产党人”的时代强音。
本文要叙述的,就是围绕着这首《沁园春·雪》的发表,所发生的有趣故事。
1.“东征战役”前发出时代强音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了陕北。
12月,刚刚在陕北站稳脚根的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
会后,立即组织了“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寇作战。
1936年1月26日,红军“东征部队”由长县出发,2月挺进至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进行了为期16天的休整,并发布了《东征宣言》,将红军奔赴抗日的消息通电告知国人。
2月23日,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毛泽东指挥下,渡过黄河发起了“东征战役”。
在袁家沟的那段时间,毛泽东经常彻夜不眠,他伏在小桌上,凭借如豆的烛光,谋划着红军东征的战略部署。
此时陕北普降瑞雪,袁家沟的山岭笼罩在皑皑白雪之中。
工作了一夜的毛泽东信步走出窑洞,远远望去,高原似蜡象奔驰,山峦似银蛇起舞,一泻千里的滔滔黄河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目睹了雪后初晴的高原风光,一首《沁园春·雪》在毛泽东的笔下流淌而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沁园春·雪》中,有扫六合,并诸侯,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有北控朔漠,西征匈奴,命张骞出使西域,令名将飞度关山的汉武帝;有一统江山,创造了巍巍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有在五代纷争中再度统一华夏,建立了赫赫功名的宋太祖;有策马弯弓,驰骋草原,曾建立横跨欧亚大陆庞大帝国的成吉思汗。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韩毓海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作者: 韩毓海前言过去,我常在各种材料上写上“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这句话,但其时我并没有认真研究过马克思的书,甚至一度连研究的兴趣也没有。
要“照镜子、正衣冠”,那我就得老老实实地承认,在这件事上,我是长期说假话且对不起马克思的,而类似我这种说假话不脸红,乃至连内疚都不曾有过者,的确是该“红红脸、出出汗”。
“多难兴邦”这种话虽说绝不好玩,但我第一次系统地读马克思确是在2003年“非典”期间。
记得北大中关园宿舍门外的一树梨花,岁岁都开得如雪一般,而我年年打树下走过,却从未留意过自家门前便有这样的美景。
花的后面有一爿旧书店,有一日,我踱进去,只见店主一个人在躺椅上睡觉,阳光扑面进来,四周静悄悄的,倒也正应了那句滥俗的话:太平时代,“连午后的阳光都是安宁的”。
猛然看到了屋子角落里堆着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黑皮精装,一共是50卷,便顺口问了价钱。
听到有人,店主却连眼也懒得睁开,只是懒懒地应着:“100。
”“什么!”我大吃了一惊。
店主显然会错了意:“唔,80块你拿走吧,可是全套的,一本不多、一本不少。
真想要,我这就帮你捆好,用自行车推你家去,反正放在这里也白占地方。
”于是,大梦未醒的小店主便乐陶陶地推着一车马克思的书,由我在后面小心翼翼地扶着,走在洒满阳光的大路上—如今想来,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悲欣交集的人间喜剧。
“白占了地方”的“马克思”让我得了大便宜。
此后有一段时间,我常独自在那棵梨树下坐着望蓝天,怀里捧着一本黑皮精装的马克思著作,四周一片静谧,感觉花瓣落在自己身上,忽而想起徐凝的诗句:“一树梨花春向暮,雪枝残处怨风来,明朝渐校无多去,看到黄昏不欲回。
”“一篇读罢头飞雪”,不知今夕何夕。
那时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安静乃至干净,而现实逼迫着我,不得不结束了“开莫名其妙的会、见莫名其妙的人、讲莫名其妙的话”—四处胡行野走、狼狈不堪的日子。
时代的机缘使我这样一个无知的躁动者,第一次与马克思慈父般的目光、与他乐章般的灿烂史诗“狭路相逢”。
找回读书的初心韩毓海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找回读书的初心韩毓海现代文阅读题答案而今天的我们,最需要找回的,就正是毛泽东、周恩来那种读书的“初心”。
读书首先是带着问题去读。
问题可大可小,我个人以为应择其大。
有些大问题,可能我们一辈子也解决不了,但惟其解决不了,所以就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人类往何处去”“中华民族往何处去”,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最大问题,商务印书馆初创时期,发行过一种读书票,右边二字为“读书”,左边二字为“救国”,这很形象地说明:近代以来,进步的中国人读书的目的,便是爱我们的国家、救我们的国家,便是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
(一)读书,需要有重点。
我以为马克思的书,就是重点中的重点,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马克思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而当下中国读书人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弱点,恰恰在于对马克思的原著,读得比较少,而关于马克思的知识,往往是从现成的教材里,乃至于道听途说中得来的,而这就构成了当代知识中一个很严重的薄弱环节。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难道也需要读马克思的书、补马克思的课?回答是:必须的!传统文化并不能空谈,因为我国自古就是“农国”,而中国的土地制度,便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经济基础,一旦完全离开了这个基础去空讲,那么,传统文化的研究就既难以找到方向,也将丧失根本的问题意识。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曾经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发展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与西方发展方式的不同。
马克思指出,由于中国文明诞生于干旱少雨的华北地区,所以,这就使得公共水利工程成为土地耕作的前提,于是,在中国,正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共同劳动,使得大的共同体(统一体)得以形成,然后,在那些水利问题得以解决的地方,方才派生出村落和家庭的土地耕作。
“那些通过劳动而实际占有的共同条件,如在亚细亚各民族中起过非常重要作用的灌溉渠道,还有交通工具等,就表现为更高的统一体”,因此,正是这种自然条件,使中国成为一个“天然的共同体”,而这种共同体“并不是共同占有(暂时的)和利用土地的结果,而是其前提”。
5首红色诗词
5首红色诗词
1、《大江歌罢掉头东》作者: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2、《忆秦娥·娄山关》作者: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3、《西江月·井岗山》作者:毛泽东
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威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4、《七律·到韶山》作者: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5、《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们看到,在迈出账户支付这个关键一步 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向互联网金融的各 类业务延伸和开展市场竞争,其实都是 客户网络关系沉淀与业务信息流、数据 流之间不断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 在互联网经济推动下,我们还会不 断看到第三方支付以外的企业参与到首 要入口的竞争中来。在这一浪潮中,投 资的有效性值得打个问号。因为即使给 了企业投资也不一定能让企业成为客户 网络的入口。给企业资金投入,不如给 企业数据投入更有效,因为高质量的数 据投入能让企业更好地掌握客户信息、 更好地锁定客户关系。 因此,固守传统以投资拉动生产和 消费的产业增长模式,未必能在互联网 浪潮中赢得优势。 政策取向:有容乃大。第三方支付 从营利能力、产业规模上看,是一个非 常小的领域。但是这个领域对降低中国 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提升效率、促 进经济发展转型非常有价值,对中国将 深化的改革也有很多启发。它是中国引 领电子商务变革的“创始人”、闯入金 融业变局的“野蛮人”、深入制造业和 服务业变化的“内部人”、启发政府管 理方式转变的“敲门人”。 在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用IT变 革金融服务方式,推动金融向服务于实 体经济回归、向充分市场竞争回归、向 为民价值创造回归。在贸易领域,第三 方支付推进了中国商务的电子化发展, 促进了跨境贸易,使电子商务的积极作 用得以真正实现。在制造和服务领域, 第三方支付深入企业内部,推动行业供 应链效率提升,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长 尾产品创新提供电子支付支撑。 对政府管理而言,第三方支付及其 他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政 府管理方式和产业政策内容。适应这些 领域的发展,对政府管理转型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政府管理要从事前向 事后、分业向混业、分地区向跨地区转 变。同时,在金融监管领域,也需要研 究与电子交易形态、电子货币形态和电 子认证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新金融监管, 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分类监管。 其次,要求产业政策要把“以税 收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论贡献”和 “以促经济效率论贡献”并重。对政府 来讲,千方百计扶持第三方支付领域, 得到的不是直接的税收收益,而是间接 地提高经济活动整体效率的更大收益。 这个结果可能是更有意义的。 最后,应对第三方支付及其他互联 网经济类企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特 点,要求公共政策资源投放要从政府主 导下“伯乐相马,百里挑一”的方式转 向市场主导的“群马赛马,万里挑一” 的方式,更要注重加强政府公共信息资 源开放和加大数据等公共资源投入。 互联网经济总体上需要在政策制定 方面“有容乃大”,让更多税收不那么 高、规模不那么大的新兴企业有好的创 新发展环境,整体上发挥它们在中国经 济运行中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 的积极作用,这对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可 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 2014.03 | 全国新书目
23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马克思对经济学的革命 《资本论》第一卷第24章“所谓 原始积累”,这一部分讲的是资本主义 和资本家是从哪儿来的,讲的是资本主 义起源这个问题。我们这一讲便是集中 讨论这个问题。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革命、资本 主义制度的形成不是一般地以生产力的 革命、交换的革命,而是以一场深刻的 金融革命为标志。 欧洲16世纪以来连绵不息、不断 升级的战争产生了巨大的战争融资需 求,跨国的金融信贷体系形成了,一个 被称为“金融”的领域独立了,“国王 的债务”被货币化了,成为在银行家们 之间投资转卖的财富—资本,一条“由 债务驱动”的发展道路由此开辟。 马克思的天才之处正在于紧紧抓住 并率先深刻分析了这条后来被称为“资 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揭示了它产生的 历史背景、崛起的根源、不可避免的危 机,真理性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方式 的限度及其与生俱来的脆弱之处。 关于马克思的经济学,最广为流行 的舆论里面大概只有一句话庶几正确: “马克思的经济学不是市场经济学。” 即使马克思活着,他本人也会同意这句 话,但这丝毫说明不了什么。相对而 言,另外一种流行的舆论则是不正确 的,这种舆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是 “政治经济学”。持此观点的人忘记了 《资本论》的副标题叫“政治经济学批 判”,他们忘记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恰恰
行各业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支配性的 领域,而这划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时代—资本自我增值的时代。按照马克 思的这种观察,把债务打包成“信用凭 证”进行买卖就绝非米尔顿•弗里德曼 的了不起的发明,因为早在16 世纪意 大利皮亚琴察交易会上,这种把国王的 债务打包成信用券进行买卖的交易,即 “债券”交易,就已经非常流行了,而 在马克思看来,这也正是资本主义本质 性的东西。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弗里德 曼的理论实际上只不过是在重复一些陈 俗老套罢了。 问题并不在“市场经济”—那只不 过是一个18世纪的陈腐话题,问题在信 用的垄断和滥用即“资本主义”—这才 是自19世纪以来支配世界和人类经济活 动的真正力量。由于看不懂马克思,后 来的经济学家就不可避免地要把一种流 行了500年的东西当作“新发明”来反 复地重新倡导,并徒劳地采用18世纪苏 格兰手工业行会的语言,叙述资本主义 的世界,而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经济学家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其实 就像1787年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和盐 税专员的亚当•斯密一样,他们正是因 为憎恨“债务型国家”—而绝非一般意 义上的政府和国家,方才热烈地倡导自 由市场和市场经济,因为哈耶克所憎恨 的当时的奥地利政府与斯密笔下的英国 汉诺威王朝统治者一样,都迷信依靠借 债、发债维持财政和经济活动。因此, 如果离开了对“债务型国家”的憎恨, 我们就完全不能理解他们对于“反国家 的市场经济”的倡导与呼吁。但是,弗 里德曼与斯密和哈耶克的出发点都不 同,弗里德曼不但是“债务型国家”的 积极拥趸,他更是故意混淆了“贸易自 由”与“金融自由”之间的根本区别。 由于这种致命的混淆,弗里德曼的政策 起初使美国的金融机构获得了空前的自 由,随后则使美国的债务绑架了世界经 济,最终世界经济就这样被美国的债务 拖着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全国新书目 | 2014.03 22 |
是在批判“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 什么是马克思的经济学?最简单 地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是“资本经济 学”,把它理解为“金融经济学”倒庶 几接近于马克思的原意。实际上,马克 思是在对“市场经济学”和“政治经济 学”的双重批判与超越的基础上,方才 建立起他独特的方法论。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采用 他独创的“经济学—哲学”方法,采用 资本的语言或者金融的语言,重新叙述 了市场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所讲述的内 容。“马克思的语言”使得熟悉市场经 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叙述的人们感到困惑 不解,“马克思的方法”也使经济学家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韩毓海 中信出版社 978-7-5086-4287-1 2014-03 49.00 和哲学家陷入了双重困境,于是,经济 学家们只好说《资本论》是哲学书,哲 学家们则说《资本论》乃是经济学著 作。而这不过暴露出现代知识最根本的 缺陷与困境:哲学家不懂经济学,从而 使哲学变成了玄学和空谈;经济学家不 懂哲学,这使得经济学缺乏思想的含 作者韩毓海用平实、生动 甚至略带犀利的笔触,援引马 克思著作中的精彩部分,充分 解读了马克思对当今世界社会 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危机的成功 预测和判断。针对马克思的三 部作品《资本论》、《法兰西 内战》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 十八日》,作者引导读者沿着 马克思的足迹解读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货币、债务、道 德、信用等,并反思马克思对 上述问题的剖析有哪些现实指 导意义,从而鞭策现代人要想 看懂并解决政治、经济、社会 发展问题,就要回归马克思。 量,甚至变成了统计。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伊始所遭 遇的最广泛的批评就是,当时的人们认 为:马克思对于经济的叙述是“极其抽 象的”,而马克思对此的回答也很著 名:要分析资本和金融,靠化学试剂和 手术刀、靠斯密所开创的那种“经济学 家讲故事”的通俗方式是完全不行的, 因为这需要“抽象力”。 今天,任何对于期货、期权交易和 证券投资有一定了解的人,或许都会明 白马克思所说的“抽象力”是指什么, 因为资本和金融是高度抽象的领域。华 尔街已经开始雇用高等数学家和高等物 理学家对资本市场进行分析,只是在马 克思所处的时代,要理解马克思的方 法、马克思的洞见和预言确实是非常困 难的。 马克思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 他比迄今为止任何一位经济学家都懂 历史。在他看来,16世纪地中海地区 极端活跃的融资活动使得“金融”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