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图文转换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图文转换训练

2022届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项:图文转换训练1.阅读下面三则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来源:《全球滑雪市场报告》)(1)用一句话概括2012年到2019年我国滑雪场滑雪人次和增速的情况,不超过20个字。
(2)调查结果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滑雪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仍远低于其他国家,滑雪活动参与率仅有1%,从图表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滑雪参与率低的原因,不超过60字。
2.阅读下面“招聘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部门职能”的角度概括“招聘流程”的两个特点。
(2)根据当前“疫情防控”的要求,尝试调整流程使其更为合理,并说明理由。
3.阅读下面的我国进出口贸易报关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用一句话概括“综合窗口”工作职能,不超过25个字。
(2)根据图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报关部门最大的工作亮点是什么?4.阅读下面两图,按要求回答问题下面两图是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的“新形势下海外高端人才回国意愿”调研图,旨在全面了解海外高端人才回国意愿,为我国海外人才引进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建议。
图1:首选就业地区所占百分比图2:确定就业院校时考量的因素(注:满值为4)(1)综合两图,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
(不超过25字)(2)请根据图1,向政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不超过20字)5.阅读下边台州市基层文化俱乐部徽标,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徽标的内容。
(2)请阐述徽标的设计意图。
6.语文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
你的任务是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点评(可以点评诸葛亮的精神境界,也可以点评他的所作所为),准备发言。
要求:①语言使用得当。
②字数在100~150之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抗疫,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1)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1)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1.下面是将要在山西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会徽“山河”,会徽整体使用五环色彩,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汉字及英文单词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
【答案】构图要素:“山西”书法字形,跑道(泳道)。
寓意:跑道(泳道)表达了运动拼搏的内涵。
书法字形点明了举办的地点;会徽上下部分呈现出山峦的形态,分别代表太行山和吕梁山,横的线条代表穿流而过的汾河, 体现出山西“表里山河”的特点。
五环色彩的使用,融入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也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解析】【分析】本题徽标是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会徽“山河”,举办地是山西,会徽整体使用五环色彩。
由举办地是山西,可分析出整体构图是“山西”的书法变体,点明了举办的地点;由“山河”可分析出在上下部分呈现出山峦的形态,分别代表太行山和吕梁山,横的线条代表穿流而过的汾河,体现出山西“表里山河”的特点;由“青年运动会”可分析出“跑道”的要素,表达了运动拼搏的内涵;由“会徽整体使用五环色彩”,可分析出五环色彩的使用,融入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也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故答案为:构图要素:“山西”书法字形,跑道(泳道)。
寓意:跑道(泳道)表达了运动拼搏的内涵。
书法字形点明了举办的地点;会徽上下部分呈现出山峦的形态,分别代表太行山和吕梁山,横的线条代表穿流而过的汾河, 体现出山西“表里山河”的特点。
五环色彩的使用,融入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也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表文转换的能力。
我们要抓住图文的构成要素,如果是表,还要注意它的变化趋势,用文字叙述,当然,还要抓住图文所表达的主旨,是表的还要总结变化的规律。
2.阅读下面这幅华君武先生的漫画,然后说明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
【答案】内容: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出一张脸。
画面上写有画中人的独白:“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
初三语文图文转换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语文图文转换试题答案及解析1.表达与交流(共66分)【1】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6分)漫画题目:《记分簿挂在脸上》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漫画所表达的观点,并对观点作简要的论证。
(字数100字左右)【答案】分数只能代表当时学生考试的水平,而并不能代表学生的能力,也不能反映学生的好坏。
分数是对孩子学习的评测而已,所以家长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的考分,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要注重引导,多给予鼓励,不以“分”喜,不以“分”悲。
【解析】解答好漫画题的关键是审题。
只有仔细审题,才能看懂并准确领会漫画的寓意。
审题方法:1、看漫画的标题。
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漫画的画面。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
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审题的重要环节。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简洁,漫画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语言文字。
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领会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夸张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予变形夸张;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观者共鸣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还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还应注意把上述几个方面所得的信息结合起来思考,这样才能全面、准确领会漫画的寓意。
解答漫画题也可分三步走。
第一,全面观察漫画。
它包括四个方面:①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②观察画面形成的特点、情景;③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提示和注解,④观察漫画的标题。
(完整版)中考语文——“图文转换”题

中考语文一一“图文转换”题1.(陕西、安徽、河南推荐)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源。
为此,校学生会调查了在校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方式,下面是相关数据的调查表,请你结合下图,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分)□步行■自■承家车【答案】(3分)在校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方式中,乘坐公交车的人数最多,乘坐私家车的人数次之,骑自行车和步行的人数最少。
(答出一方面给1分,意思对即可)2.(安徽、河南推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图是全国敬老月”的活动标志,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
(4分)【答案】该标志以重阳节的“ 9・9”为设计元素,把圆点比作夕阳,寓意老年人如夕阳红;(1分)圆点与中间弧线构成手舞足蹈、快乐无比的老人,寓意当代老年人幸福的晚年生活;(1分)标志上方的汉字和下方的拼音点明了活动的名称。
(1分)标志造型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及现代文化内涵,表现出“敬老月”活动所蕴含的公益、奉献的文化寓意。
(1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3.(河南、陕西、安徽推荐)为了提高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学校要举行语文学科节”活动,下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调查与分析,你在表格中发现了什么问题?(2 分)不喜欧上的诣文谋类型课外阅读项目罔谴课作丈课一雜比例17«73«72^2S%【答案】(1分)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习题课,喜欢课外阅读。
4.(陕西、河北、河南推荐)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即使在现在也有很高的地位。
学校拟开展关注中医发展弘扬中医文化”勺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中同学对某手机APP上中、西医类文章阅读数据对比统计结果,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结论?(2分)中/西医类文章阅读数据对比【答案】(2分)中医类文章的关注度远远低于西医类文章5.(河南、河北推荐)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的肯定。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关于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邮票,清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
初三语文图文转换试题

初三语文图文转换试题1.某地一公交车上,司机因无人给一抱着小孩的女子让座,无奈停车7分钟,待有人让座后才继续行驶。
分析下面对此事件的调查结果,简述参与调查的大多数人的看法。
(2分)【答案】①让座是应该的,为让座而停车也是可以理解(支持、赞同)的。
②养成自觉让座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共2分。
)【解析】抓住材料的话题,注意表中数据大的一项内容,据此表达观点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寓意,80字左右。
(3分)【答案】(3分)内容:有人不慎溺水,唯见一只手露出水面,挣扎求救。
岸边闻风涌来一群记者,或扛摄像机,或持话筒,或拿纸笔,他们不施以援手,竟然在等待见义勇为者的出现。
(意对即可)(2)寓意:漫画以夸张的手法抨击了新闻界存在的以报道的功利至上、违背职业道德,缺失人道关怀甚至做人良知的荒谬现象。
(意对即可)【解析】这是一幅漫画欣赏题。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画注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画情画景;画注是对画情画景的提示与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品味,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注意简要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抓住“水中落水者”急需求助和“岸上记者”熟视无睹来思考寓意并写出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3.简述下面这幅小漫画的内容与寓意。
(2分)【答案】①一人到问讯处询问时一只鹦鹉说不知道,而工作人员却在睡觉;②讽刺了有些人工作不负责任,缺乏服务意识。
(共2分。
意对即可。
)【解析】题干中两个答点,内容和寓意,把漫画上的图案和文字以及在画中的相当位置说清楚,可以用形容词,然后根据图像和文字联系实际思考寓意。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4.八年级时我们曾作过“假如我是导游”的口语交际训练,本学期我们又学习了《飞红滴翠记黄山》这篇解说词,现在请你根据下面的“桂林山水”图,写一篇60-100字的解说词(3分)(帮帮你:(1)可以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全景,或中近景、特写。
【语文】语文图文转换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下面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入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解析】【分析】此题提供一个框架图,答题前必须先读懂这个框架图的意思,弄明白题干对答题的要求。
必须注意的是,题干说的是“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要求“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因此答案除了必须符合题干明确提出的要求之外,在内容上还必须包括四种反应及其应对方式。
组织此题答案,应该要注意话语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因此,在开头必须有一句话指出语境,后面的内容应该将框架图中所有的内容组织进去。
比如下面的答案:面对拒绝,有人会潇洒地说一句“算了”,然后彻底结束,换个想法;有人会怏怏地说“好吧”,内心却深感郁闷,产生挫败感;有人则会反问“凭什么”,然后怀疑之,批判之;还有一些人会追问“为什么”,然后不断地分析,勇敢地再尝试。
故答案为: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入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2.下面是将于2019年8月在山西省举办的中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会徽“山河”,请说明其构图要素及寓意。
【答案】①汉字“山西”的书法形态,点明举办地山西省。
②灵动的线条,是跑道与泳道的变形,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与运动拼搏的精神。
2022届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2届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2届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语言文字运用——图文转换【强化训练】1.阅读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请写出其中2个构图要素(文字除外):①;②。
(2)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示例:(1)扇面、江潮或浪花、跑道、太阳等。
(2)①扇面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跑道代表体育运动和竞技,江潮体现举办地杭州的特色或代表浙江儿女勇立潮头,太阳象征亚奥理事会或运动健儿的热情与活力。
②整个会徽象征亚运大家庭团结携手,共同助推新时代体育精神大潮的涌动和发展。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1)写构图要素要先了解主题,因为构图要素必须要能体现主题,然后仔细观察徽标,从整体到局部,注意细节。
本徽标主题是“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然后观察徽标,从整体上看,徽标呈现“扇面”形状,体现中国特色;“扇面”是由一道道半圆弧构成,可以把它理解为“江潮”或“浪花”,因为徽标叫做“潮涌”,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跑道”,因为这是一届“亚运会”;细节部分,上面有“太阳”。
注意是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
(2)寓意的理解仍然离不开主题,然后按照构图要素从整体到局部往主题上面理解。
比如,整个徽标是“扇面”形状,一是体现我们中国的文化特色,二是体现江南文化风格,富有人文意蕴;而“跑道”则暗合“亚运会”的主题,与竞技、体育运动有关;“江潮”与杭州钱塘江大潮有关,体现举办地地域特色,也代表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而“太阳”则代表亚洲蒸蒸日上的祝福,代表体育健儿们的活力和热情。
整个造型,特别是“江潮”上的“手挽手”的浪花变体,代表亚洲体育健儿携手共进,共同助推新时代体育精神大潮的涌动和发展。
2.阅读下面这幅题为“如此带货”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1)结合漫画标题和内容,说说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不超过25个字。
初三语文图文转换试题

初三语文图文转换试题1.分析以上表格,概括出中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的几种现状。
(3分)【答案】答案要点:①2012年,中国第一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或“1901-2012年间中国只获得了一次诺贝尔奖”);②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差距巨大);③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诺贝尔奖数量尚为空白。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第2个要点没有“较大(或巨大)”等表示程度的词语不得分。
【解析】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
教学时侧重对语境的分析和语言得体、流畅等的指导和落实。
这里学生总结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3分)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答案】答案示例:这是一幅题为“蒸了一锅馍,费了三堆柴”的漫画。
画面的中间是一个四方锅台,上面放着四个蒸屉,蒸屉上方冒着热气,蒸屉上自上而下写着“发展经济”四个大字。
锅台的灶口里燃烧着两棵树,树干上写着“环境”二字。
寓意: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这幅漫画构思新颖,别具一格,能震耳发聩的警示作用。
评分:答对构成内容、特点得1分,答对寓意得1分,成语使用恰当得1分。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注意题目的要求,内容,即指出图中画着什么(图形、文字),寓意,即联系现实生活所表达的含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标题:辩题:正方:“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反方:“读图”大行其道,弊大于利主持人:有人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读图的时代。
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网络、手机,在我们打开它的一瞬间,弹出窗口跃入我们眼帘的无一不是图像。
我们无法否认图像处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读图”大行其道,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首先有请正方一辩和反方一辩进行观点陈述。
【观点陈述】正方一辩:我方认为“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
首先图像的优点是生动形象,信息量大,进入“读图时代”,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知识、新闻、故事、娱乐等信息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分) 14.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2分)
8.请说说此漫画创作缘起于哪则俗语,常表达怎样的意思?(2分) 9.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2分)
10.观看右边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共3分)
(1)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1分) (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11.语文活动:请在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说说你从图中读出了什么。(4分)
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并回答问题。(4分)
22.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2分) 23.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
语言运用(10分) 请你积极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眉山人”的综合实践活动。24.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校园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2分)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图书馆------ ②洗碗池――― 25.文明进社区 。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 (字数不超过50个)(3分) 26.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副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2分) 答
3.研究了图中的有关数据,你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3分)
6.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国全民阅读的情况,倡导大家积极读书,某校学生会准备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4分)
【注】⑴综合阅读指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阅读。 ⑵ 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形式。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说明主体部分(阴影。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的构成要素、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认真读下面漫画按要求完成问题。(4分)
2013-2014学年度中考二轮复习图文转换专项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语言表达(题型注释) 1.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3分)
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2.【诗配画】如果请你为一本以思乡为主题的诗集设计一个封面,下面哪幅图片可供选择?请说明理由。(2分)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27.情感升华。通过这次活动,相信你有不少收获吧。请你围绕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段结束语,50字左右。(3分)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5分)
28.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形由地球、、 三部分组成(2分) 图形的寓意是: (2分) 观察漫画《父与子》,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8.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3分) 19.时间是无影无踪的东西,作者是怎么通过漫画让我们感受一年之后这一时间的变化的?(2分)
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20.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分) 21.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分)
综合性学习(8分)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于10月11日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一事件令无数中国人不胜激动,诺贝尔奖也一下子将国人的眼球吸引了过来。 某校初三学生收集了以下材料,请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1901年到2012年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统计表 国家 得主总量 自然科学三项奖 其他奖项 2012年得主 美国 331 235 94 5 英国 114 76 38 1 德国 102 68 34 0 法国 64 31 33 1 俄罗斯 27 13 14 0 中国 1 0 1 1 【注】诺贝尔奖共设立和平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6个奖项。 30.分析以上表格,概括出中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的现状。(3分) 【材料二】 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说:“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更优秀吗?大概不是。总的来说,这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然。”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的经费。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表示该基金会在多名得主获奖之前向他们提供了资助,而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也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认为:近十年来,我国科研实力大大提高,提高到只要国外有人提出新的信息,我们很快就可以跟上而且能出很有水平的文章。紧跟没问题,也可以超越,但要做到领先的原创,我们还有一定距离。应该更多地鼓励对科研原创性有追求的年轻人。如果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诺贝尔奖早晚要到来。 【材料四】 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说:“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31.诺贝尔奖被视为各领域的最高奖项,对获得更多诺贝尔奖我们有着极大的期待。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为我国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提出三条建议。(3分)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一事和未来中国诺贝尔奖方面的发展,人们热切关注。有人写了一个上联,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对出下联。(2分) 上联:莫言得奖填补空白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中学对该校初三的学生就“焦点访谈”和“快乐女声”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焦点访谈 快乐女声 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 29% 71% 81% 19% 15.概括地说,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 。 (2分) 16.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分)
17.下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探究结果。(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