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大《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2018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8ebf336c85ec3a87c2c5f8.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法理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l0分)1.个别性调整是针对具体主体、具体情况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性调整。
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3.社会主义法产生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特点是人民群众参加法的创建。
4.法律调整机制有四个基本要素,其中机动性要素为法的适用。
5.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 A )的关系。
A.一般与特殊B.整体与局部C.理论与实际D.论与史2.法的第三层本质是( C )。
A.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一和整体的B.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3.英美法系是以( D )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教会法 B.罗马法C.日耳曼法 D.英国法4.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 C )。
A.单纯说服教育B.必要的强制C.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D.单纯的强制惩罚5.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 C )。
A.规范内容相同 B.要求相同C.指导思想相同 D.调整范围相同6.法制和法治是两个( B )的概念。
A.相同 B.不同C.意思不一样,用法相同 D.意思一样,用法不同7.在我国,法律案的通过是指( D )。
A.有关领导对法律案予以圈阅B.中央书记处对法律案予以批准C.人大委员长会议对法律案表示同意D.立法机关中法定多数人对法律案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案成为法律8.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A A.法的体系 B.立法体系C.法的历史类型 D.法系9·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 D)。
精 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三)
![精 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035012c6a45177232e60a22f.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二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这段话中所体现的法学基本原理是( )。
A.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法在本质上体现着社会的共同利益D.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2.亚里士多德曾经对正义作了一个著名的区分。
他将正义区分为( )。
A.程序正义与自然正义B.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 C.自然正义与社会正义D.制度正义与个人正义3.某市《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名称、别称、图案制作招牌、菜谱招徕、诱导顾客”。
这一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D.逻辑性规范4.下列有关判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的法律解释 B.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C.在大陆法系,判例法是一种基本的法律渊源D.我国最高法院通过案例指导制度引进了判例法制度 5.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看一定的后果( )。
A. 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C.是否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D.是否有法律意义6.我国《刑法》第358条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某地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嫌组织同性恋卖淫案时,将法律规定的“他人”理解为既指女性,也包括男性。
这一解释属于( )。
A.扩大解释B.限制解释 C.字面解释D.自由解释7.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发展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制发展呈现渐进性B.法制发展呈现不平衡性C.法制改革以立法为龙头D.政策依然是主要的社会调整方式8.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 )。
《法理学》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8402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d.png)
《法理学》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形成的标志是( )。
A.监狱的出现
B.国家的最终形成
C.阶级的出现
D.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的出现
2.法律规定了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债权制度、税收制度、遗产制度等,国家根据这些制度分配社会财富,体现了法的( )。
A.确认性价值 B.分配性价值
C.衡量性价值 D.保护价值
3.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叫做( )。
A.法的历史类型 B.法的体系
C.法系 D.法的渊源
4.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是( )。
A.党的政策 B.社会道德
C.社会习惯 D.乡规民约
5.属于法律调整范围的是( )。
A.血统关系 B.父子关系
C.爱情关系 D.友谊关系
6.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
A.法的体系 B.法学体系
C.立法体系 D.法律部门
7.以下属于执行调整性职能的法的适用是( )。
A.取缔非法营业场所 B.判处某一杀人犯死刑
C.发给某一企业营业执照 D.出示拘捕令
8.在二般情况下,法律( )。
国家开放大学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127c82cf84b9d528ea7ad1.png)
法理学取消第一部分:法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国家开放大学教务处课程管理办(2015年3月1日修订)一、课程简介法理学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一学期。
法理学是法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学员系统地讲授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员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为学员学习法律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法理学课程力求全面、正确地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密联系实际,反映国内外法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法理学课程按照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专业教学计划安排为一学期,课内学时90,5学分。
本门课程的教学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网络课程为主干,音像教材为辅助的资源配备方式。
为采用文字教材与网络课程、音像教材相结合,直接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文字教材为《法理学》,孙国华主编,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1第二版版。
音像教材主讲孙国华,共56讲,每讲25分钟。
二、教学说明(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法理学,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为学习法律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运用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理解实践问题。
(二)教学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设计方案的要求,对教材中的内容分别达到掌握、明确和了解的程度。
掌握法学最基本的概念、术语,掌握法的创制与法的实施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明确法的起源与社会主义法产生有关的知识;了解作为法学学科基础的一些理论知识。
(三)课内学时与面授学时安排(课内学时90,面授学时不超过45)三、学习支持服务(一)主要教学资源1.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法理学》,孙国华主编,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第二版。
2.本课程还将建设法理学网络课程。
(二)教学环节1.面授辅导各试点电大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得到总体原则和法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体化设计方案、考核说明组织面授辅导。
完整word版,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f0fd7c3c850ad02df80413d.png)
****大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课程名称:法理学开课单位:考试方式:闭卷适用班级:考试日期:考试时间:120分钟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交给监考教师。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 法律格言说:"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关于该法律格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事实上是平等的B. 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C. 法律可以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2. 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B. 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C. 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D. 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3. 尹老汉因女儿很少前来看望,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女儿每周前来看望1次。
法院认为,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
而\ 且,关爱老人也是中华传统美德。
法院遂判决被告每月看望老人1次。
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 被告看望老人次数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法官自由裁量B.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中没有规定法律后果C. 法院判决所依据的法条中规定了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D. 法院判决主要是依据道德作出的4. 张林遗嘱中载明:我去世后,家中三间平房归我妻王珍所有,如我妻今后嫁人,则归我侄子张超所有。
张林去世后王珍再婚,张超诉至法院主张平房所有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婚姻自由是宪法基本权利,该遗嘱所附条件侵犯了王珍的婚姻自由,违反《婚姻法》规定,因此无效,判决张超败诉。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b98e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d.png)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的哪一方面?A. 法律的制定过程B. 法律的实施过程C. 法律的本质和规律D. 法律的解释方法答案:C2.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A.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人群B.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地区C. 法律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约束力D.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时间答案:C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者B. 法律的实施者C. 法律的内容D. 法律的解释者答案:A4.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B. 公民个人C. 法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则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A. 法律优先B. 法律平等C. 法律公正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法律效力的终止情形包括:A. 法律被废止B. 法律被修改C. 法律被宣布无效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范B. 法律制度C. 法律机构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A. 法律性B. 社会性C. 规范性D. 强制性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任意性规范答案:ABCD3. 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包括:A.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原则B. 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原则C. 法律解释的系统性原则D. 法律解释的稳定性原则答案:ABCD4. 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包括:A. 逻辑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公正性原则D. 合理性原则答案:ABCD5.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A. 法律适用的合法性原则B.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原则C. 法律适用的平等性原则D.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原则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的基本法律。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03db10240c844768eaee2f.png)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表明法律具有哪种属性?()A 国家强制性B 国家意志性C 规范性D 普遍性2、下列不属于司法的属性是哪一项?()A 中立性B 裁判性C 主动性D 程序性3、国务院根据自己的职权制定的,是哪种规范性法律文件?()A 行政法B 行政法规C 法律D 行政规章4、下列关于法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哪项?()A 法理学是理论法学,不是应用法学B 法理学围绕实践理性展开讨论C 法理学具有理论意义,不具有应用意义D 法理学是法学的理论基础5、《合同法》第17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这一规则属于哪种类型?()A 确定性规则B 准用性规则C 委任性规则D 义务性规则6、对法的词源考察,汉字古体“法”字有诸多意蕴,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神明裁判B 公平C 制裁D 一般调整先于个别调整7、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是哪一个?()A 实体法和程序法B 普通法和衡平法C 公法和私法D 根本法和普通法8、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不是国际法体系B 法律体系包含国际私法内容C 法律体系以法律部门为基本单位D 英美法系没有法律体系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基本法》,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在全国范围内生效B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C 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D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10、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它没有法律效力B 它没有法律意义C 它有一定的说服力D 它会影响司法裁判11.关于法学,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法学研究的是法律现象B法学研究的是价值性事实C法学具有务实性D法学是价值无涉的12.关于法学思维的性质,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实践思维B以实在法为起点的思维C坚持理由优于结论D坚持实体优于程序13.关于法的可诉性,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可争讼性B可裁判性C可诉性是法的生命力的体现D我国的法律都具有可诉性14.下列哪项不是法的形式?()A.制定法B习惯法C自然法D判例法15.关于从旧兼从轻原则,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原则上案件按旧法处理B原则上案件按新法处理C从旧的精神在于维护法的安定性D从新的精神在于保护公民的利益16.国务院根据自己的法定职权制定的,是哪种类型的规范性文件?()A.法律B行政法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17.无过错责任的作用主要是哪一个?()A惩罚B教育C预防D救济权利18.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B法律体系是部门法体系C法律体系是静态体系D法律体系是规范体系19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是()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20.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是为了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人”,针对王海知假、买假、打假的行为,法院认为王海是“消费者”,这一解释是属于?()A字面解释B限制解释C扩大解释D体系解释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5分,共25分)21、下列有关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A “恶法亦法”是自然法理论的主张B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圣经》是法C 国法中也包含有习惯法22、法学方法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法条的理论B 法律的解释C 法的续造方法23、法律权利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应然性B 自主性C 利益性24、英国法系与美国法系的主要区别是哪些?()A 是否实行成文宪法B 法院是否拥有违宪审查的权力C 是否有联邦法与州法的区别25、以下哪些是解决同一位阶法律渊源之间冲突的规则?()A 特别法优先适用于普通法B 后法优先适用于前法C 实体法优于程序法26、以下哪些法律属于经济法这个法律部门?()A 《公司法》B 《土地管理法》C 《反不正当竞争法》27、以下有关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A 有行为能力必有权利能力B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一定同时终结C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28、司法平等原则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A 公民必须平等地遵守我国的法律B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C 任何人在案件审判中,都理应受到平等的、公平的对待29、类比推理所应当遵循的必要步骤包括哪些?()A 寻找判例B 寻找案件事实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C 判断相同点于不同点的重要程度30、以下不属于正式解释是哪些?()A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物权法》的解释B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对《刑法》的解释C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对《合同法》的解释三、论述题(共35分)31. 请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解释以下格言:“法律永远比立法者更聪明”。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2018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试题与答案-法理学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2018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试题与答案-法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e0ebf85701f69e3142329417.png)
5. 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中,有权公布法律的主体是(
)。
A. 国家主席 C.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B. 国务院总理 D. 全国政协主席
)。
6. 法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其中最主要的是( A. 法律概念
B. D.
法律规范
法律逻辑
C.
法律原则
7. 关千法与宗教之间关系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B.
法的实施是把法律调整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
C. 法的实施是与立法相对应的两个不同过程
D. 通过法的实施,从而形成法律秩序
得分 1 评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21. 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要素看,保护性法律规范由
和制裁两个要素构成。
和对人的效力。
22. 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法的时间效力、
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 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关千该条文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规定所涉及的诸法律概念是构成法的要素之一
B. 该规定宽泛,难以起到法的指引和预测作用
C. 该规定中的”等”字说明民事权益并不局限于所列举的诸项权利
试卷代号: 2094
座位号rn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8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理学试题
2018 年 7 月
得分 1 评卷人
1. 以下关于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法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属于精神范畴
B. 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C. 法不一定体现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正义观 D. 法的内容取决于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的客观需要
法理学-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2018年秋季学期专科期未考试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2018年秋季学期专科期未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8e4575852458fb770b5693.png)
c.其他国家机关依据宪法、法律制定和发布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D.被国家认可的习惯
141
17. 以下关于类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997 年制定的《刑法》取消了类推
B. →般说,在刑事案件中不宜使用类推
C. 在民事案件中,类推难免存在并且具有很大意义
D. 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司法作为社会中最权威的纠纷处理渠道,法院不能以"法律没
解为既指女性,也包括男性。这一解释属于(
)。
A. 扩大解释
B. 限制解释
c.字面解释
D. 自由解释
7. 有关科技发展与法律之间关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技作为生产力,其发展变化能够直接改变法律
B.法律的发展和变化能够直接改变科技的发展方向
c.科技立法具有国际性和普适性,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
25. 按照法律监督的主体划分,我国法律监督主要包括
和社会监督。
142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26. 大陆法系 27. 法律原则 28. 法律上的义务 29. 习惯
试卷代号 :2094
座位号rn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8 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理学试题
2019 年 1 月
l刊~1 二|三 l 引五 ~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关于法的起源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D. 法律既能促进科技进步,也能抑制科技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8. 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
2018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3e1672964bcf84b9d57bdb.png)
2018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2094课程代码:00364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法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属于精神范畴B.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C.法不一定体现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正义观D.法的内容取决于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的客观需要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对该条文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D)。
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也是保护性法律规范B.该条文只是政策性规定,并不具有法律效力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D.该条文是法律原则,也体现国家的基本政策3.以下关于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B)。
A.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制与其政治基础相适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法制变革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法制的稳定与法制的变革不是矛盾的D.就法制而言,法律规则最不容易移植,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最容易移植4.关于法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大陆法系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是最大B.英美法律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是最大C.大陆法律不是以民法典最为典型D.英美法系不是以民法典最为典型5.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中,有权公布法律的主体是(A)。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全国政协主席6.法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其中最主要的是(B)。
A.法律概念 B.法律规范C.法律原则 D.法律逻辑7.关于法与宗教之间关系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D)。
A.政教分离原则要求法律涉及任何宗教问题B.法与宗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着人的世界观C.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不属于社会文化现象D.法与宗教不仅能约束人的行为、也影响人的思想8.法律调整过程有多个阶段组成,其中初始阶段是(A)。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5a8814647d27284a73510b.png)
A. 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C. 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
D. 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3.尹老汉因女儿很少前来看望,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女儿每周前来看望1次。法院认为,
律。”关于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从性质上看,有民主的法律,也有专制的法律
B.在实行民主的国家,君主或者国王不可以参与立法
C.在实行专制的国家,国王的意志可以上升为法律
D.实行民主的国家,也是实行法律至上原则的国家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
D.《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属于确定性规则
10.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要求法院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组织犯罪、“黑
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尤其对于极端仇视
国家和社会,以不特定人为侵害对象,所犯罪行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该依法重判的坚
D.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21.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文化现象
B.法与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C.法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浑然一体的,但目前所有国家的法与宗教都是分离的
D.法与宗教都是社会规范,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宗教同时也控制人的精神
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c910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d.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1.法律要素是指A 法律条文、法律规范和法律概念B 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C 法律概念、法律条文和法律文本D 法律政策、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正确答案:B单选题2.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A 法律体系B 法律部门C 法律规范D 法律制度正确答案:B单选题3.以下关于法系的判断,哪些是不正确的?A 大陆法系重视规则B 英美法系重视程序C 伊斯兰法系重视道德D 中华法系重视强制正确答案:C单选题4.《民族区域自治法》所归属的法律部门是A 宪法B 法律C 地方性法规D 行政法正确答案:A单选题5.“程序法”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A 边沁B 乌尔比安C 凯尔森D 艾利希正确答案:A单选题6.下列关于公法与私法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来的B 按照乌尔比安的解释,公法是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C 通常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诉讼法、民商法属于私法D “我们不承认任何‘私法’,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中的一切都属于公法范围,而不属于私法范围。
”这段话是列宁讲的正确答案:C单选题7.依据法律规范的内容,可将其划分为A 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C 确定规范和不确定规范D 法律规范、习俗规范、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多选题8.法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表现为()A 历史上,法理学与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是相互独立的B 政治学思考的问题有可能是法理学思考的问题,但法理学思考的问题却与政治学无关C 法理学与政治学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D 理学与政治学具有内在统一性正确答案:CD多选题9.《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对这条规定,下列哪些理解不正确?A 这一条的内容是法律规则B 一切民事案件均可以优先适用这一条文C 这一条的内容所反映的是正义的价值D 在处理民事案件时可以采取“个案平衡原则”适用这一条文正确答案:ABC多选题10.根据法律的认识论来划分,可以把法学分为:()A 应用法学B 理论法学C 民法学D 经济分析法学正确答案:AB多选题11.根据规范的属性,可以把法律分为哪些?A 专业性法B 政治性法C 宗教性法D 道德性法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12.下列哪些属于体现法的官方性?()A 法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度或认可的B 法是依靠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施C 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D 法是借助于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公布正确答案:ABD多选题13.除基本规范外,一个规范体系中的所有规范的效力都是由另一更高规范决定的,或说是由另一更高规范授权或委托创立的。
法理学-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2018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试题与答案-
![法理学-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2018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ebf85701f69e3142329417.png)
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 育。”对该条文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也是保护性法律规范
巨
)。
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
试卷代号: 2094
座位号rn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8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理学试题
2018 年 7 月
得分 1 评卷人
1. 以下关于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法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属于精神范畴
B. 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C. 法不一定体现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正义观 D. 法的内容取决于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的客观需要
治即“良法之治”。“良法”有形式方面的规定性,也有内容方面的规定性,这是更根本的,即要 求法律适合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生活的需要。 (3 分)
(3) 法治也指在依法治理基础上形成的和谐秩序 (2 分)
依法治国,要求从秉持良法、从严格守法而形成一种以法律为主导的社会秩序,即要求从
“法治国家”进而达到“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严格限制权 力的原则,也是社会领域保障社会治理有效性和社会生活自主性的原则。依法治国要达到的
律所作的解释,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 (5 分)
27. 法律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一定利益所采取的、由义务人的义务所
保证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 (5 分)
28. 法的适用,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授权单位的按照法律的规定运用国家权力,将法
中央电大专科《法理学》近五年期末考试问答题题库
![中央电大专科《法理学》近五年期末考试问答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4c2c883284ac850ad02422d.png)
中央电大专科《法理学》近五年期末考试问答题题库说明:试卷号:2094课程代码:00364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30.什么是法律原则?如何认识法律原则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参考答案:法律原则是指作为法律规范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原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法律原则是法的精神和内容的集中概括,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体现了法的价值目标。
(1)法律原则在法的创制活动中的意义。
在法的创制过程中,法律原则对立法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所设计的法律规范不得同法律原则相违背,否则便会失去其效力。
法律原则对立法还具有组织协调作用。
如通过基本原则、部门法原则,可以把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庞杂法律规范组织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使之相互关联、相互配合、达到法律制度内部的协调统一。
(2)法律原则在法的实施活动中的意义。
首先,法律原则的功能表现在它可以为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提供基本出发点和价值导向,避免法律解释和推理的任意和无序。
其次,法律原则还可以弥补法律规范的空白或漏洞。
由于法律原则特别是公理性法律原则实际上就是伦理道德原则,因此,法律原则也就成为法律与社会道德的联结点。
31.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看待法律与习惯的冲突与协调?参考答案:习惯代表了社会生活的“乡土性”、地方性方面。
社会习惯的范围比较宽泛,如传统风俗习惯、民族生活习惯、乡村约定性规范、商业性惯例、交易习惯等。
(1)法与习惯的关系呈现出复杂情形:习惯对法有积极作用,也会有消极作用;同样,法律对习惯的维系有积极作用,也会有消极作用;法律可能取缔习惯,习惯也有可能对抗法律。
(2)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急剧社会转型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多按照民间习惯进行的行为,可能得不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甚至有可能被国家取缔。
社会习惯往往被视为落后的、阻碍社会进步的应该被改造的东西,而法律就充当了改造习惯的重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对刑法条文做了扩大解释
C.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D.运用了历史解释方
7、法律谚语:“平等者之间不存在支配权。”关于这句话,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平等的社会只存在平等主体的权利,不存在义务;不平等的社会只存在不平等的义务,不存在权利
B.在古代法律中,支配权仅指财产上的权利
A.本案中的被告侵犯了原告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B.习惯在我国是一种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C.法院之所以未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理由在于被告侵犯的权利并非法定权利
D.在本案中法官对判决进行了法律证成
5、张林遗嘱中载明:我去世后,家中三间平房归我妻王珍所有,如我妻今后嫁人,则归我侄子张超所有。张林去世后王珍再婚,张超诉至法院主张平房所有权。法院审理后认为,婚姻自由是宪法基本权利,该遗嘱所附条件侵犯了王珍的婚姻自由,违反《婚姻法》规定,因此无效,判决张超败诉。对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D.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3、尹老汉因女儿很少前来看望,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女儿每周前来看望1次。法院认为,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而且,关爱老人也是中华传统美德。法院遂判决被告每月看望老人1次。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被告看望老人次数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法官自由裁量
B.《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中没有规定法律后果
C.法院判决所依据的法条中规定了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D.法院判决主要是依据道德作出的
4、原告与被告系亲兄弟,父母退休后与被告共同居住并由其赡养。父亲去世时被告独自料理后事,未通知原告参加。原告以被告侵犯其悼念权为由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按照我国民间习惯,原告有权对死者进行悼念,但现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该诉讼请求于法无据,判决原告败诉。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C.法律可以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
2、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B.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C.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
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
B.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
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
D.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某国跨国甲公司发现中国乙公司申请注册的域名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权,遂起诉要求乙公司撤销该域名注册。乙公司称,商标和域名是两个领域的完全不同的概念,网络域名的注册和使用均不属中国《商标法》的调整范围。法院认为,两国均为《巴黎公约》成员国,应当根据中国法律和该公约处理注册纠纷。法院同时认为,对驰名商标的权利保障应当扩展到网络空间,故乙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专用权。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CD)
B.在实行民主的国家,君主或者国王不可以参与立法
C.在实行专制的国家,国王的意志可以上升为法律
D.实行民主的国家,也是实行法律至上原则的国家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条文规定的内容?A
A.条文涉及法的渊源
2018年电大《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B
B
C
C
1、法律格言说:“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关于该法律格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事实上是平等的
B.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
A.婚姻自由作为基本权利,其行使不受任何法律限制
B.本案反映了遗嘱自由与婚姻自由之间的冲突
C.法官运用了合宪性解释方法
D.张林遗嘱处分的是其财产权利而非其妻的婚姻自由权利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开设赌场‟”。关于该解释,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B. 司法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C. 司法解释仅指最高法院对审判工作具体应用法律、法令问题的解释
D.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经审查认为司法解释同法律规定相抵触的,可以直接撤销
3、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内,来自社会各阶层的501人组成的法庭审理了一起特别案件。被告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其因在公共场所喜好与人辩论、传授哲学而被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在监禁期间,探视友人欲帮其逃亡,但被拒绝。苏格拉底说,虽然判决不公正,但逃亡是毁坏法律,不能以错还错。最后,他服从判决,喝下毒药而亡。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 )
A.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B.科技的发展影响法律的调整范围,而法律可以保障科技的发展
C.国际条约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
D.乙公司的辩称和法院的判断表明: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与可接受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
2、关于我国司法解释,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BCD )
A. 林某认为某司法解释违背相关法律,遂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这属于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
C.平等的社会不承认绝对的人身依附关系,法律禁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奴役
D.从法理上讲,平等的主体之间不存在相互的支配,他们的自由也不受法律限制
8、卡尔·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关于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从性质上看,有民主的法律,也有专制的法律
B.条文规定了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
C.条文直接规定了裁判规则
D.条文规定了法律关
10、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