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总结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总结《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总结篇1 本月读了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
虽然两本书落脚点在家庭教育上,但书中列举出很多案例,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论证,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却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
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
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第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尹老师提到孩子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
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
的确,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
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好玩是他们的天性。
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
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找到学习中的乐趣,给他们宽松的学习学习氛围。
第二: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
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爱好就是天才,想想现在我教的一年级小朋友中,有个叫杨元生的孩子,他的表现在孩子中特别显眼,不太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一个人总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着自己的事情。
他不愿意和我交流,我主动找他说,主动和他拉勾勾,让他愿意和我交朋友。
尽管看似他上课不认真听,但是学习思维却非常敏捷。
第三:时刻关注自己的潜台词。
生活有万千细节,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个细节中都有教育。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对孩子们的教育也要甜甜化。
孩子们在不断的长大,不光是身体的长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智发展,也会有变化。
我要不断的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尊重以孩子为主体的生命化教育。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爱是一门艺术,让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总结篇2儿童本身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很少遇到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能那样做之类的限制,并且他早早地接触了书籍,能从书籍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现实以外的世界,那么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正常发展。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9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9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 1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继续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上学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跟大家一起从头学习,我本是很不情愿的接受了这项任务,而当我打开了书才发现很多的例子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发生在我的课堂,很多心理教学的方法我也用到了却用的并不恰当,在书中我还学到了很多教育方法,为我解决了上课中遇到的难题。
比如:依恋心理。
依恋心理:心理学家哈洛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幼小的儿子对母亲的依恋,他们通过小猴子对铁丝妈妈和布妈妈以及奶瓶位置的改变了解到,小猴对母猴的不只是因为母猴能给它喂奶,更重要的原因是母猴能给小猴以柔和的感觉。
通过依恋心理学的学习,可以看出爱和自尊的满足对孩子的重要性。
通常在历史课中,我对历史成绩好的学生会格外偏爱,而通过布妈妈的启示,我试着对后进生“开小灶”背题的时候给他画出最经常考的题,减轻压力,对历史检测有进步的学生,在班上大加表扬,当有别的学生起哄质疑时,我会在提问前告诉他一会儿提问他哪个题,这样在提问的时候这位同学会很自信的站起来回答,通过这个方法帮助他建立自信,也使同学对他的看法慢慢改变,经过了三轮历史检测,这位同学的成绩由原来的历史十几分提升到三十分左右,我想等到最后会考他一定可以达到及格的水平。
我认真学习书本中有效教育方法并在课堂中加以实施,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德西效应运用过度自己还浑然不知。
德西效应: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
学生将主要学习目标置于脑外而着重于奖励,使他们原有的学习热情降低。
我觉得书中的这段话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曾经为了让学生背下历史知识,我也采取过这样的措施,只要你背下来我就给你这样的东西那样的东西,指望靠着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历史检测成绩却一直不尽人意,学生虽然背下来了,可是到做题的时候好像没背过一样,通过德西效应的学习,我想我应该学着书中的王老师一样,巧妙运用德西效应,培养学生对学习真正的热爱,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在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劳动,并且有了进步,得到了认可,这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真正有效的动力来源。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doc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通过读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的这本书,我要不断的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尊重以孩子为主体的生命化教育,在此谈谈读书心得感想。
下面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欢迎大家阅读。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篇1假期中借阅了尹建莉的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是我品读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家长会前夕,突发奇想想与家长交流一下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到书店挑选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读后如沐春风,家长会过后好多家长纷纷借阅,并通过飞信、QQ等进行了热情交流。
现今再次手捧尹老师的潜心之作,顿觉倍感亲切,深感此书理论扎实可靠、案例详实可操作,读来令人信服,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
静心品味,浮现于眼前的是我们该送给孩子的三个礼物:最深情的礼物无条件的爱孩子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即世界,世界即母亲,母亲对待他的态度,就是这个世界和他自己对待自我的态度。
这个时期,母亲和孩子怎么亲密都不为过,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允许他亲自动手、动脚尝试这个世界,允许犯错,亲自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很多人说这样会惯坏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正是父母之爱应该有的深度,让小婴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
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
爱之深,情之切,很多父母往往陶醉在这种给予的幸福中,殊不知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替代父母,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这就是溺爱,本质是父母爱自己的伟大与奉献。
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因为孩子是什么,是否听话,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而去爱他,而是尊重他的本来面目,允许他按照意愿发展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用目光温情相送。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篇1伊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我很认同这本书作者的大局部观点。
作者是一位母亲同时也是一名教育研究者,在书中传达的教育理念质朴而真实,从个体经验到群表达象,从经验分析到学术解析,覆盖了很多家长及老师们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并且遵循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简单、生动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这本书在以下几点我感受颇深,分享一下给大家参考。
我们在儿童期间能给予孩子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到每个孩子都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时代开展到今日,除了生命,我们能给予孩子什么,可保障他们一生健康幸福的生活是习惯、自由、平等。
习惯,对于社会人来说十分重要,好的习惯的重要的培养时期是少儿时期,怎么样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成为家长们任重道远的话题。
作者认为习惯的培养首先不是在于改造,而是在于接纳,让孩子们认识到习惯的好处,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上,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养成认真的好习惯,但由于儿童年幼知识缺乏的前提下,各种马虎的行为属于非常正常的情况,我们需要给孩子试错的时机,不能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马上立即变得不马虎,并且不要往孩子身上标记马虎、不认真的标签,使得孩子潜意识降低自我认同感,阻碍智力发育,批评的方式更不可取,会给孩子一种负面的影响,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是应该建议孩子合理进行注意力分配,循序渐进的建立起好的习惯。
自由,自由是指多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没有时机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
中国教育多年热衷讲纪律、讲严格,尤其在教育上,家长错把控制欲当成教育的手段,以自己的认知,所谓的经验来控制住孩子的一言一行,使得孩子套着枷锁长大,有可能会出现心理失序、怯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的问题,我们应该给孩子在特定的条件下,自主管理、自由支配、自我完善的时机,比方零钱、作息方案、新事物探索等,通过锻炼,孩子会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自觉和自主意识,同时也获得自尊感和责任感,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加强健。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最新模板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篇1 假期中借阅了尹建莉的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是我品读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家长会前夕,突发奇想想与家长交流一下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到书店挑选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读后如沐春风,家长会过后好多家长纷纷借阅,并通过飞信、QQ等进行了热情交流。
现今再次手捧尹老师的潜心之作,顿觉倍感亲切,深感此书理论扎实可靠、案例详实可操作,读来令人信服,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
静心品味,浮现于眼前的是我们该送给孩子的三个礼物:最深情的礼物无条件的爱孩子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即世界,世界即母亲,母亲对待他的态度,就是这个世界和他自己对待自我的态度。
这个时期,母亲和孩子怎么亲密都不为过,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允许他亲自动手、动脚尝试这个世界,允许犯错,亲自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很多人说这样会惯坏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正是父母之爱应该有的深度,让小婴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
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
爱之深,情之切,很多父母往往陶醉在这种给予的幸福中,殊不知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替代父母,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这就是溺爱,本质是父母爱自己的伟大与奉献。
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因为孩子是什么,是否听话,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而去爱他,而是尊重他的本来面目,允许他按照意愿发展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用目光温情相送。
最丰盛的馈赠不羁绊和自由做了父母的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范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其实最好的教育不是一味地压迫孩子去学这学那,往往最简单的教育方法越有效,下面是瑞文小编整理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一最近买了一本尹建莉的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是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已经销量超过600多万册,堪称家庭教育方面里程碑式的书籍,这两本书理论扎实可靠、案例详实可操作,读来令人信服,如沐春风,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下面就简单总结几点感受,以飨读者,我们该给孩子的3个礼物:深情而又无条件的爱。
孩子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即世界,世界即母亲,母亲对待他的态度,就是这个世界和他自己对待自我的态度。
这个时期,母亲和孩子怎么亲密都不为过,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允许他亲自动手、动脚尝试这个世界,允许犯错,亲自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很多人说这样会惯坏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正是父母之爱应该有的深度,让小婴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
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
爱之深,情之切,很多父母往往陶醉在这种“给予”的幸福中,殊不知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替代”父母,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这就是“溺爱”,本质是父母爱自己的“伟大”与“奉献”。
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因为孩子是什么,是否听话,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而去爱他,而是尊重他的本来面目,允许他按照意愿发展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用目光温情相送。
最丰盛的馈赠是不羁绊和自由。
做了父母的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二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一本揭示教育本质的书籍,作者通过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也让我对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感悟,下面将分享我的读书心得感想。
首先,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而最美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让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其次,书中提到了教育的最简方式是“行为的榜样”。
教育不仅仅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教学的方式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激励学生。
作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学生,让他们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汲取教育的力量。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
再次,这本书还提到了教育的最美之处在于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作者认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心灵,让他们拥有幸福感和归属感。
幸福感不仅来源于物质的满足,更要注重心灵的培养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和精神追求的热爱,从而让他们在成长中快乐和幸福。
最后,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反思和思考。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作为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发展,为他们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充实丰富的学习经历,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精选3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精选3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第1篇】1、利于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
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
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长此以往,滴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2、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经过自学后,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
在单位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与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更有效率?不言而喻。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
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
经教师的点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对教师来说,间接实施了因材施教。
对学生来说,易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如果没有预习,学生的大脑会一片空白,不能及时与旧知识链接,会毫不批判的无条件接受。
在教师引导下自学后,当认知发生冲突时,及时反思学习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借鉴课本想法撞击思维火花由于学生生活得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
但因课本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课本想法的基础上,展现多样化的见解,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运用自己的智慧填补课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最后独立学习是基础,合作才能开展。
合作学习强调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我们并不是否定合作、交流、对话的学习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需要合作者有平等交流的能力和基础,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是高水平有效力合作的基础,是在合作中人人都可以有不同收获的起点。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1、《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最近一直在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用很容易读懂的话语讲述了教育的最最珍贵的道理。
很多的教育案例都充分说明我们人作为子女或者家长身上存在的问题。
正是自身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和改善而影响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方式。
回想自己的童年,父母是否真的做到了最简单的教育了呢,我想肯定是没有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
当自己也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能不能做到最简单的教育?因此真的需要好好的研究自己了。
因为,尹建莉在第67页引用了一句蒙台梭利的话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
我们常常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时间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拿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友善与平和呢?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觉得要从自身做起,建立鼓励的常规方式,用表扬和鼓励来代替指责和批评,也许课堂上难免会有对事情的批评和指正,但是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需要被发现和被关爱。
我觉得的初衷就是让每一个教育者明白,教育的最本真的源泉是要回归,回归当初的美好,一切的美好。
2、《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爱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可以说它和我差不多年纪,今天我捧在手里细细品味的时候,被书中无数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
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
《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
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通用12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通用12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通用12篇),欢迎大家分享。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1书籍,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阅读,让人绽放美丽。
读一本好书,与名家交谈,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近来,我有幸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它传达了一种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书中的观点及经典案列解答了平日工作和生活中育儿方面存在的困惑。
让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的我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下面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感悟:保卫纯真童年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尽可能地为孩子们提供尝试的机会,给他们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这样他们的天赋和潜能在日后的成长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案列中,父母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表面上来看,让孩子涂鸦,并欣赏他的作品,只是生活中父母对孩子一种接受和欣赏的行为,但透过父母的这种行为,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地位的平等性。
父母对孩子有足够多的尊重、宽容,更多的爱。
父母以孩子的乐为乐,并能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
回归自然养育中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母爱不应该建立在抽象的理性知识上,应该建立在情感基础上。
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和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
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已成为教育现状,年轻父母为了更好的生活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家里老人,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生活就是是爸爸妈妈的陪伴,我认为再累也要把孩子留在身边,父母的爱是任何“隔代亲”都无法替代的。
严厉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
父母应该放下心中的棍棒,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也是对孩子最有影响力的。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篇1假期中借阅了尹建莉的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是我品读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家长会前夕,突发奇想想与家长交流一下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到书店挑选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读后如沐春风,家长会过后好多家长纷纷借阅,并通过飞信、QQ等进行了热情交流。
现今再次手捧尹老师的潜心之作,顿觉倍感亲切,深感此书理论扎实可靠、案例详实可操作,读来令人信服,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
静心品味,浮现于眼前的是我们该送给孩子的三个礼物:最深情的礼物无条件的爱孩子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即世界,世界即母亲,母亲对待他的态度,就是这个世界和他自己对待自我的态度。
这个时期,母亲和孩子怎么亲密都不为过,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允许他亲自动手、动脚尝试这个世界,允许犯错,亲自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很多人说这样会惯坏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正是父母之爱应该有的深度,让小婴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
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
爱之深,情之切,很多父母往往陶醉在这种给予的幸福中,殊不知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替代父母,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这就是溺爱,本质是父母爱自己的伟大与奉献。
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因为孩子是什么,是否听话,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而去爱他,而是尊重他的本来面目,允许他按照意愿发展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用目光温情相送。
最丰盛的馈赠不羁绊和自由做了父母的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4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一本备受推崇的教育类读物,作者倪岳峰是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和观察,提出了他对于最美的教育的理解和见解。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对于教育的本质和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最美的教育是最简单的。
作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能力,而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并不需要复杂繁琐的教育方式和大量的知识输入。
相反,我们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培养孩子的品格和能力。
作者提出了三个关键的教育要素,即爱、关怀和引导。
他认为,爱是最基本的教育元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只有爱孩子、关心孩子,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动力。
而关怀则是通过给予孩子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引导则是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引路,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我觉得这三个要素非常重要,也非常符合我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温暖。
只有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成长。
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这样,孩子们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真正有道德和能力的人。
在书中,作者还详细介绍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实践最美的教育。
他提到,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他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通过生活实践课程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通过阅读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等等。
这些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可以真正帮助孩子培养品德和能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有感触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应该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品德和能力的培养。
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孩子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品格和能力,让他们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精选3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精选3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第1篇】从学生学习的五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反馈)抓起,把独立思考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
以预习为例要求学生改浏览型为思考型,使预习成为有意义学习。
我们的做法是通过问题串的形式,诱发学生独立思考,再在课上作相互交流和提炼总结。
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地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与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游离于获得和运用知识这个过程之外,而是贯穿、渗透在这个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只告诉学生结论,而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
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学会正确地思考,逐步构建起思想方法的体系,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作准备。
以“复数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为例,随着学生在课上的讨论不断深入,师生共同构建起复数概念的知识结构,并在此解决的过程中,提炼出一些思想方法。
教师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
否则,看似讲透,实则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观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无法形成,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以利于知识迁移;而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对比以及区别和联系,对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可以给学生留出余地,激发学生自己去钻研思考。
以“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举例”的教学为例,我们的侧重点放在了问题结论的探求上,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从而加强了学生对数学归纳法应用功能的理解。
推迟判断是奥斯本智力激励法的一个原则,该原则的要点是限制在畅想和讨论问题阶段,不宜过早地作出判断和批评,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使讨论者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和自由感,不断诱发创造设想,最终使思维走向灵活、深刻和全面。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第2篇】在新冠肺炎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里再次拿起这本书,认真看了起来。
都说父母是最容易的职业,只要你会生孩子,你就能当父母,不用考证,不用过关。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总结
---------------------------------------------------------------范文最新推荐------------------------------------------------------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总结最近一直在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作者用很容易读懂的话语讲述了教育的最最珍贵的道理,很多的教育案例都充分说明我们人作为子女或者家长身上存在的问题,在此分享读书心得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总结篇 1本月读了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
虽然两本书落脚点在家庭教育上,但书中列举出很多案例,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论证,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却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
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
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第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尹老师提到孩子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
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
的确,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
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好玩是他们的天性。
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
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在游戏中让孩子1 / 21们找到学习中的乐趣,给他们宽松的学习学习氛围。
第二: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
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爱好就是天才,想想现在我教的一年级小朋友中,有个叫杨元生的孩子,他的表现在孩子中特别显眼,不太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一个人总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着自己的事情。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3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由吴军博士撰写,是一本关于教育的著作。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他自己的成长和教育经历,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教育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收获了很多有关教育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认为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他小时候对电子电路的兴趣。
他父亲为了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带他去买了电子元件,并鼓励他自己动手制作电子产品。
正是这种自由探索和实践的环境,让作者对电子电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的核心。
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更主动地去学习,发掘自己的潜力。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位老师,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给我启示很大,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只有具备了创新思维,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外,作者还在书中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他提到了自己在读书时的一次经历,当时他遇到了一本难度较高的书,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鼓起勇气去克服困难,最终成功地读完了这本书。
作者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学生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除此之外,作者还关注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他在书中提到了一位出生在农村的学生,他通过自己勤奋努力,最终成功考取了大学。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应该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去接受教育。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通用14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通用14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篇1假期中借阅了尹建莉的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是我品读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家长会前夕,突发奇想想与家长交流一下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到书店挑选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读后如沐春风,家长会过后好多家长纷纷借阅,并通过飞信、QQ等进行了热情交流。
现今再次手捧尹老师的潜心之作,顿觉倍感亲切,深感此书理论扎实可靠、案例详实可操作,读来令人信服,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
静心品味,浮现于眼前的是我们该送给孩子的三个礼物:最深情的礼物——无条件的爱孩子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即世界,世界即母亲,母亲对待他的态度,就是这个世界和他自己对待自我的态度。
这个时期,母亲和孩子怎么亲密都不为过,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允许他亲自动手、动脚尝试这个世界,允许犯错,亲自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很多人说这样会惯坏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正是父母之爱应该有的深度,让小婴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
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
爱之深,情之切,很多父母往往陶醉在这种“给予”的幸福中,殊不知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替代”父母,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这就是“溺爱”,本质是父母爱自己的“伟大”与“奉献”。
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因为孩子是什么,是否听话,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而去爱他,而是尊重他的本来面目,允许他按照意愿发展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用目光温情相送。
最丰盛的馈赠——不羁绊和自由做了父母的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3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一本非常引人入胜的教育读物,作者用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和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教育的力和义、教育的简和美、教育的实和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的本质,并对如何将这些原则应用到实际中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第一部分《教育的力和义》中,作者重点强调了教育的力量和意义。
他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作者引用了很多实例和故事,生动地展示了教育的力量。
书中提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叫莱曼的学生,他的家境贫困,但通过教育的力量,他逐渐走出困境,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明白了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同时,作者还谈到了教育的义务和责任。
他认为,教育者需要有责任感,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不应该只是一种机械的工作,更应该是一种关爱和呵护。
只有教育者真正对学生负责,才能真正发挥出教育的力量。
这让我深思,作为一个未来的教育者,我应该如何去对待我的学生,如何去引导他们,实现他们的潜力。
第二部分《教育的简和美》着重强调了教育的简洁和美好。
作者认为,教育不应该被繁复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所束缚,而应该追求简单、纯粹的教育。
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他创办学校的故事,他在学校中实施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主和积极。
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美好,让我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有了新的思考。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教育的个性化。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教育。
并且,他还提到了教育需求的多样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才能,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
这让我深受触动,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针对他们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特点和才能。
最后,第三部分《教育的实和准》详细地讲解了教育的实践和准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优秀范文(精选15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优秀范文(精选15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优秀范文篇1伊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我很认同这本书作者的大部分观点。
作者是一位母亲同时也是一名教育研究者,在书中传达的教育理念质朴而真实,从个体经验到群体现象,从经验分析到学术解析,覆盖了很多家长及老师们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并且遵循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简单、生动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这本书在以下几点我感受颇深,分享一下给大家参考。
我们在儿童期间能给予孩子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到每个孩子都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时代发展到今日,除了生命,我们能给予孩子什么,可保障他们一生健康幸福的生活是“习惯、自由、平等”。
习惯,对于社会人来说十分重要,好的习惯的重要的培养时期是少儿时期,怎么样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成为家长们任重道远的话题。
作者认为习惯的培养首先不是在于改造,而是在于接纳,让孩子们认识到习惯的好处,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上,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养成“认真”的好习惯,但由于儿童年幼知识不足的前提下,各种“马虎”的行为属于非常正常的情况,我们需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不能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马上立即变得不马虎,并且不要往孩子身上标记“马虎、不认真”的标签,使得孩子潜意识降低自我认同感,阻碍智力发育,批评的方式更不可取,会给孩子一种负面的影响,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是应该建议孩子合理进行注意力分配,循序渐进的建立起好的习惯。
自由,自由是指多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
中国教育多年热衷讲纪律、讲严格,尤其在教育上,家长错把控制欲当成教育的手段,以自己的认知,所谓的经验来控制住孩子的一言一行,使得孩子套着“枷锁”长大,有可能会出现心理失序、怯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的问题,我们应该给孩子在特定的条件下,自主管理、自由支配、自我完善的机会,比如零钱、作息计划、新事物探索等,通过锻炼,孩子会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自觉和自主意识,同时也获得自尊感和责任感,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加强健。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4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1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文章没写好,不是纸和笔的错,而是写作者的错。
”同样的道理,孩子是否成才,父母责无旁贷。
——题记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
“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但这三种方法恰恰是我们最热衷运用的。
儿子进入初中后月考屡次失利,我的直觉就是孩子贪玩,管不住自己。
为了端正他的学习态度,我曾和他进行长达4小时的沟通谈心,讲道理、威胁、谈经历,说得我都要被自己感动了,可是儿子还是满不在乎的样子,甚至在我情到深处的时候竟然忍不住笑了。
面对这样的现实,无奈、无力、无助如影相随,我也曾苦苦思索,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应该与孩子怎样交流?苦思不得,我们夫妇开始对《我的孩子我来教》、《孩子成长咨询手记》等家庭教育类书籍情有独钟,在这个过程中尹建莉的第二本著作《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我读得最投入的,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越读越有共鸣,越读越痴迷,每读一个小章节,就会忍不住在记忆里搜索,儿子成长过程中我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是不是和尹老师一样的想法?我是不是犯过这样的错误……“如果我早点看到这本书,也许儿子和我的相处就不是这样的局面了。
”这是我读完此书后最真实的感受。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记下点点读书感受,除了让自己引以为戒之外更希望与大家共勉。
我觉得为人父母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送给孩子“三个最美”:最美的给予是表率。
“育儿先正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不如身教,在教育孩子之前,先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到最美好的教育。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1我们在儿童期间能给予孩子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到每个孩子都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时代发展到今日,除了生命,我们能给予孩子什么,可保障他们一生健康幸福的生活是“习惯、自由、平等”。
习惯,对于社会人来说十分重要,好的习惯的重要的培养时期是少儿时期,怎么样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成为家长们任重道远的话题。
作者认为习惯的培养首先不是在于改造,而是在于接纳,让孩子们认识到习惯的好处,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上,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养成“认真”的好习惯,但由于儿童年幼知识不足的前提下,各种“马虎”的行为属于非常正常的情况,我们需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不能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马上立即变得不马虎,并且不要往孩子身上标记“马虎、不认真”的标签,使得孩子潜意识降低自我认同感,阻碍智力发育,批评的方式更不可取,会给孩子一种负面的影响,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是应该建议孩子合理进行注意力分配,循序渐进的建立起好的习惯。
自由,自由是指多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
中国教育多年热衷讲纪律、讲严格,尤其在教育上,家长错把控制欲当成教育的手段,以自己的认知,所谓的经验来控制住孩子的一言一行,使得孩子套着“枷锁”长大,有可能会出现心理失序、怯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的问题,我们应该给孩子在特定的条件下,自主管理、自由支配、自我完善的机会,比如零钱、作息计划、新事物探索等,通过锻炼,孩子会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自觉和自主意识,同时也获得自尊感和责任感,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加强健。
平等,平等是指地位平等、互相尊重,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平等的成长环境。
很多家长在平时和孩子相处期间,很多时候表现出长辈姿态,和孩子有限的相处中,多半是“检查工作”和“安排工作”,交流方式比较武断,常常以当年自己的云云,来鞭策孩子或者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不仅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也会对孩子的自信心有打击,我们应该用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每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长大,自尊心也会慢慢成长,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平等的对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曾经读过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当时作为一个年轻教师的我,从中学到了不少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理念,也更多地了解了孩子需要的是一种怎样的教育。
如今,已为人母的我,再次拜读尹建莉老师写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却有了另一番不同的感受。
教育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成长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尹老师都能从人性发展的角度,站在一定高度适时适度地引导,并发挥最大潜能,让事物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这整本书彰显的是尹老师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知识素养。
虽然两本书落脚点在家庭教育上,但书中列举出很多案例,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论证,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却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
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
这本书共有六章:第一章保卫纯真童年;第二章净化育儿观念;第三章回归自然教育;第四章赢在教育细节;第五章完善家长自身;第六章绕开宣传陷阱。
这六个章节没什么联系,其中有的观点和她第一本书的观点大同小异,但读完下来,我依然感觉自己获益匪浅。
现就印象最深的几点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家长们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让,归根于独生子女的问题,或是“溺爱”的问题。
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矛盾介入
太多了。
没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互相发生点小矛盾小摩擦很正常,家长不必把这看成问题,不必马上干涉,更不必因此而生气。
不严重的情况下,假装没看见,把矛盾留给孩子们自己解决;较严重时,简单地拉开即可,不必计较自己的孩子吃了亏了还是占了便宜了。
道理可以简单讲一讲,不讲也行,关键要保持友好轻松的态度。
这看似有些不作为,却正是培养儿童健康人际关系最基本、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
这种方法总结为“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
儿童的世界非常单纯,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都是成年人强加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也孩子间的冲突关系看成是“犯错误”,尤其是看成欺负和被欺负的关系。
现在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我们不欺负人,但也绝不让别人欺负。
或者直接告诉孩子:你不要动手打别人,如果别人打你,你必须还手。
甚至有的家长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会对孩子说:如果你在外面挨了打,不还手,回家我就打你。
这样的一种教导,可能会让孩子学会不吃亏,但人生很长,“不吃亏”到底是一道护身符,还是一种隐患?发生末成年人世界中的无数事实已让我们看到,从不吃亏的人或报复心重的人,反而活在十面埋伏的危险中。
“三不原则”的核心内涵是两点:第一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第二营造豁达和善意的环境。
两者要的都是家长自身的修养。
正面教育永远是最可靠的办法,正如避免得流感,应通过平时强壮肌体来预防,而不能采用一出家门就戴防毒面具的办法。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末来表现出一匹骏马的飘逸,就不要不要教唆他以一只刺猬的姿态活着。
二、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
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很多人担心,给孩子自由,会不会养成他不听话、不守规矩坏毛病?这个担心没地方法必要。
事实是,如果家长平时很少限制孩子的自由,那么遇到个别真正危险的东西或不可为的事情,你告诉孩子不要去动,孩子会很听话的。
凡不听话的孩子,是因为他平时听了太多的“不许”,他对这个词产生了“心理抗体”了。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年人犯了最大最可耻的错误。
这会产生一种后果,即儿童的胆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失去自由,不能成人。
”所以,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
到现在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要玩筷子,妈妈并不拒绝,但她告诉我不可以把筷子含在嘴里走路,那样很危险。
她把筷子横过来让我咬住中间,说这是“小鸟含柴”,她还逗我高兴,让我每次玩筷子都记得小鸟含柴。
我的母亲没学过教育心理学,却有很多这样的办法,她凭一个母亲的爱心,让她的孩子快乐而安全地成长。
孩子和孩子虽然不一样,但教育的法则却是一样的。
卢梭说过,只要把自由的原理应用
于儿童,就可源源不断地得出各种教育的法则。
给孩子确实比管束更难,但理解透了,其实就会变得简单。
三、阅读是最好的启蒙教育
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好的教育不用搞得太复杂了,尹建莉说,家长培养孩子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目标,希望孩子智力出色,希望他心理健康。
尤其是在孩子的智力启蒙方面,有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让孩子的智力以几何递增,那就是阅读。
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学习呢?孩子不爱学习可能有厌学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就是不会阅读。
在小学仅仅凭聪明和用功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是一个孩子不阅读,基础会比较薄弱,智力结构单一,面对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的时候,会感到力不从心,这就是孩子越大,学习越力不从心根本的原因。
有很多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出色,但是他酷爱阅读,这个孩子将来的爆发力会非常强。
平常有大量阅读的人,他们在分析一些问题,在陈述一些问题,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方面,往往比从不去读书和学习的人一定会快得多。
四、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行为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
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育一直是‘不见树木,只见森林’,我们希望把所有的孩子都变成一样的‘好学生’,让所有的孩子都走在同一条通往所谓的成功的大道上。
但实际上,这棵树与那棵树并不一样,有的是根系发达的沙棘树,它们会阻止沙漠的进一步蔓延;有的
是郁郁参天的杨树,它们会为我们的建设提供优质的木材;有的是婀娜多姿的柳树,它们会成为水岸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没有权利通过竞争淘汰任何一个孩子,于是,发现每棵树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就成为我们的新挑战。
发现那棵树,就要为他搭建合适的成长平台,让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唤醒、自我发现,从而形成独立人格、独立思想,最终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原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与众不同的树,他们都有自己的生长环境和生存价值,我们只有从他们的成长需求入手,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才能使他们枝繁叶茂,伟岸挺拔。
读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待自己的学生也好,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好,不要急于采取什么政策去应对,教育的尺度要温和,要善于动脑筋,教育的效果才会明显。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就能让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
最后,把自己喜欢的这首纪伯伦的诗与大家分享: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