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认识多媒介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媒介运用的实践活动,总结不同媒介的特征。
2.通过信息文本辨析,提高辨识媒介信息的能力和媒介素养。
导入同学们,大家平时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呢?短视频、公众号、广播、报纸、电视...很多元。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调查报告。
这是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图表显示,进入媒介多元化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变化,不再仅限于图书、报纸、期刊等传统纸质媒介阅读;新兴媒介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的主要阅读媒介。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而今,身处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各类媒介传播给我们的信息。
所以,提高媒介素养,迫在眉睫。
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如下,请同学们齐读。
预习检测课前我们已经自主学习了课本上“学习资源”部分的三篇文章,现在我们来做一个预习检测。
(判断题)有请两位同学到台前答题,其他同学在纸上答题。
...我们一起来看作答情况...通过自主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各类媒介。
任务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学校近期即将举办戏剧节,我们班参演的戏剧是《雷雨》。
为了展现班级戏剧编排特色,以赢得更好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分小组设计了跨媒介宣传方案并完成了作品。
现在请同学们讨论本组《雷雨》的跨媒介宣传作品,分析其媒介特征。
要求:①挑选一名发言人来介绍小组宣传作品②挑选一名记录员来板书所选媒介特征媒介传播特点归纳表媒介传播特点语言特点校报校广播校电台网络(公众号、朋友圈等)刚才各小组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了不同媒介的特点,现在我们再一起来梳理一遍...,2.检测:请为以下《雷雨》文案,匹配符合其语言特征的宣传媒介...不同的媒介让我们对《雷雨》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感,这就是跨媒介阅读的魅力。
作为信息传播者,我们要善用多媒介来表达交流,同时我们也要有自律性,确保传递信息的真实性。
那么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我们要具备辨别信息良莠和真假的能力。
任务二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1.现在请同学们阅读以下几组文本,判断哪些信息是不可靠的,请说出你的判断的依据?①某报刊信息:曹禺曾说:“《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认识多媒介》课件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二、主流媒介具体形式及特点
5 信息2.0传播
具体形式:社交媒体、评论区、弹幕等。 特点: 固定端→移动端,门户网站→APP, 单向传播→多向互动,图文信息→视听信息。 语言特征:创新性、随意性、简洁性
活动二
3、为了宣传校园戏剧节,请根据 学校特点,根据宣传方案适当选用媒 介广播、电视台宣传。 ④利用网络公众号。
作业: 请你为校电视台播放的
校园戏剧节宣传短片撰写一 则画外音文稿。
感谢 您的指导聆听!
三、各种媒介的影响 如果周朴园求复合被拒,那么不同的表白途径
会给双方带来怎样的舆论压力?
3、通过电台、电视台表白等电子传播方式失败:知情人较 多,证据不易销毁,舆论压力较大。
三、各种媒介的影响
如果周朴园求复合被拒,那么不同的表白途径 会给双方带来怎样的舆论压力?
4、通过在微信、qq、微博、抖音等处发布表白文字或视频 等网络传播方式失败:知情人极多,证据无法销毁,舆论 压力极大。
单感官(听觉)、信息量很小、传播面很窄(面对面)、 不易留存(转瞬即逝)、可靠性不确定 语言特征:通俗化、口语化、随意性强
二、主流媒介具体形式及特点
2 图文传播
具体形式:书籍、报纸、杂志、画报等 特点: 单感官(视觉)、信息量较小、传播面较窄、 容易留存(实体存储)、较可靠 语言特征:真实准确、简明精练、生动想象
活动二
学校近期拟举办戏剧节,作为学 生会文艺部的成员,请你为本次戏剧 节写一个跨媒介宣传推广方案。结合 要求,请完成下列活动。 1、请小组讨论戏剧节宣传主题。
戏剧筑梦,青春飞扬
活动二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高参与、自主性、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本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单元,人文主题是媒介素养。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
此外,由于广播和电视播报的信息是通过声波传递,无法像文字那样被反复阅读,信息往往稍纵即逝。因此广播和电视新闻中的语言往往多短句,少长句。在关键信息处,有时会放慢语速,或是增加播报的频次。比如在校园广播中,通常在通知一些会议安排的时候,广播员会反复强调会议的时间和地点,往往还会将整段通知播报两遍。在电视新闻中,若要介绍某次大会的与会代表,往往会放慢语速,一一念出代表的姓名。这些都是为了让听众更有效地接收并记住信息而对语言做出的特殊处理。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不少非直播电视节目已经可以做到给视频配上字幕。但由于信息的传播依然依托于口头表达,因此,电视媒介的语言依然是有别于纸质媒介的。
制作完成后的注意事项在整个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媒體使用的自律性。这包括在使用文字或图文资源时不做“标题党”,不侵害他人权益(尤其是隐私权),不发布不正当的以及未经核实的言论,以及在涉及他人知识产权或学术成果内容时应使用注释或其他必要的标识。在全部方案落定之后,可根据方案落实宣传过程。在这期间,还应明确因所选媒介的区别,而采取不同的发布频率和最终发布时间。如选择校园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推送信息时,可选在手机使用的高峰时段发布,以提高阅读量,扩大宣传效果。最后,可对在互动性设计中所接收到的观众信息或调查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将分析结果用于下一步的宣传计划或节目的优化调整,以期收到更佳的展示效果。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必修2册+选修3册)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必修2册+选修3册)部编版高中语文材目录(必修2册+选修3册)word版可修改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1、沁园春·长沙/XXX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XXX红烛/XXX*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XXX/XXX3、百合花/XXX*哦,香雪/XXX单元研任务第二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4、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XXX/XXX*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XXX*“探界者”XXX/XXX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XXX6、芣苢/《诗经·周南》XXX外孙入村收麦/XXX单元研任务第三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7、短歌行/XXX*归园田居(其一)/XXX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XXX*琵琶行并序/XXX9、·赤壁怀古/XXX*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声声慢(寻寻觅觅)/XXX单元研任务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研究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第五单位整本书浏览《乡土中国》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0、劝学/XXX*师说/XXX11、反对党八股/XXX12、拿来主义/XXX13、读书:目标和前提/黑塞*上图书馆/XXX单元研任务第七单位14、故都的秋/XXX*荷塘月色/XXX15、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16、赤壁赋/XXX*登泰山记/XXX单元研任务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研究活动一、丰富词语积累2、掌控古今词义的接洽与区别三、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必修下册第一单位1、XXX曾XXX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2、XXX退秦师/《左传》3、*鸿门宴/XXX单位研究义务第二单元4、《窦娥冤》(节选)/XXX5、《雷雨》(节选)/XXX6、*《哈姆莱特》(节选)/XXX单位研究义务第三单元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8、*中国建筑的特征/XXX9、说“XXX”/XXX单位研究义务第四单位信息时期的语文生活研究活动一、认识多媒介2、善用多媒介三、辨识媒介信息第五单元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XXX在XXX墓前的讲话/XXX11、谏逐客书/XXX与妻书/XXX第六单元12、祝福/XXX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XXX装在套子里的人/XXX14、促织/XXX*变形记(节选)/XXX第七单位整本书浏览《红楼梦》第八单元15、XXX十思疏/魏征*答司马谏议书/XXX16、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XXX单元研究任务诗词诵读登岳阳楼/XXX桂枝香·金陵怀古/XXX ·过洞庭/XXX游园(【皂罗袍】)/XXX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XXX2、大战中的插曲/XXX*长征胜利万岁/XXX3、别了,“不列颠尼亚”/XXXXXX*县委书记的好榜样--XXX/XXXXXX单元研任务第二单位4、《论语》十章大学之道/《礼记》*人皆有不忍之心/《孟子》5、《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庄子》6、*兼爱/《墨子》单位研义务第三单元7、XXX(节选)/XXX8、复活(节选)/XXX9、*百年孤独(节选)/加西亚马尔克斯10、*白叟与海(节选)/海明威单元研任务第四单位逻辑的力量研究活动1、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二、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诗词诵读XXX《诗经•秦风》春江花月夜/XXX将进酒/XXXXXX•乙卯正月二旬日记梦/XXX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1、记念XXX/XXX为了忘却的记念/XXX2、包身工/夏衍3、荷花淀/XXX*小二黑结婚(节选)/XXX*党费/XXX单元研任务第二单元4、社会汗青的决意性根蒂根基/XXX5、改造我们的研究/XXX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7、*修辞立其诚/XXX*怜悯是人的天性/XXX人应当坚持正义/XXX单位研义务第三单元9、屈原列传/XXX10、*苏武传/班固11、过秦论/XXX*五代史伶官传序/XXX单元研任务第四单元12、玩偶之家(节选)/XXX13、迷娘(之一)/XXX自己之歌(节选)/XXX*“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意思的人……”/叶夫图申科*树和天空/思郎斯特罗姆单元研任务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高适XXX篌引/XXXXXX/XXX书愤/XXX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氓/《诗经·卫风》离骚(节选)/XXX2、孔雀东南飞并序3、蜀道难/XXX*蜀相/杜甫4*望海潮(东南形胜)/XXX*扬州慢(淮左名都)/XXX单元研任务第二单元5、XXX正传(节选)/XXX*边城(节选)/XXX6、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艾青*再别康桥/徐志摩7、一个消逝了的山村/XXX*秦腔/XXX8、茶馆(节选)/老舍单元研任务第三单位9、XXX/XXX*项脊轩志/归有光10、兰亭集序/XXX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11、*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12*石钟山记/XXX。
2021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善用、辨识媒介信息》课文详解及教学设计案例

一、单元目标1. 有意识地关注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通过调查,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2. 比较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能够撰写具有相应语言特征的文稿,提高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3. 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掌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信息的相关方法和注意点,并进行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
4. 了解辨识媒介信息的基本知识、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思维能力;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良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媒介素养。
二、编写意图本单元属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
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
”同时,课标对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作了如下说明:(1)了解常见媒介与语言辅助工具的特点。
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学习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
(3)关注当代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化,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辩证分析网络对语言、文学的影响,提高语言、文学的鉴赏能力。
(4)建设跨媒介学习共同体,丰富语文学习的手段。
这些内容包括“了解”“辨析”两条学习主线,密切贴合时代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并在所设定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中暗含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这些都是本单元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
本单元围绕“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展开设计。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多种传播媒介相融合的信息时代。
在这个时代,人们了解社会、与他人沟通、与群体产生联系、与周围世界交换信息和进行各种决策等都需要借助媒介,而且是多种媒介。
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运用也受到多种传播媒介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新的特点。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多媒介》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多媒介》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之一《认识多媒介》。
第四单元属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媒介索养”。
意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性面对全媒体时代,善于运用各种媒介与人交流沟通,获取信息;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辨别真实与虚假,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
学习本单元,重在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要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的方法;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信息,辨识其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形成独立判断;还要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
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学习任务群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1)了解常见媒介与语言辅助工具的特点。
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学习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
”二、教材分析社会的进步与媒介的发展相互促进,已经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
各种传播媒介的互补与融合,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如何利用多种媒介来沟通交流,传播文化、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本课内容是“学习活动”之一,通过教学认识多媒介。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2.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3.学会通过媒体来获取信息。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信息,辨识其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而正确的判断。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篇目在人教版教材的出处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下册篇目及在人教版的出处必修上必修下附2:部编版必修下目录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鸿门宴/司马迁单元学习任务第二单元4《窦娥冤》(节选)/关汉卿5《雷雨》(节选)/曹禺6*《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单元学习任务第三单元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8*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9说“木叶”/林庚单元学习任务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一认识多媒介二善用多媒介三辨识媒介信息第五单元10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11 谏逐客书/李斯*与妻书/林觉民第六单元12祝福/鲁迅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14促织/蒲松龄*变形记(节选)/卡夫卡单元学习任务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第八单元15谏太宗十思疏/魏征*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16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单元学习任务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杜甫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游园(【皂罗袍】)/汤显祖附1:部编版必修上目录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红烛/闻一多*俄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3 百合花/茹志鹃*哦,香雪/铁凝单元学习任务第二单元4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沈英甲*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探界者”钟扬/叶雨婷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6 芣苢/《诗经·周南》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单元学习任务第三单元7 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8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9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单元学习任务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六单元10 劝学/《荀子》*师说/韩愈11 反对党八股(节选)/毛泽东12 拿来主义/鲁迅13*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上图书馆/王佐良单元学习任务第七单元14 故都的秋/郁达夫*荷塘月色/朱自清15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16赤壁赋/苏轼*登泰山记/姚鼐单元学习任务第八单元词汇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一丰富词语积累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三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古诗词诵读静女/《诗经·邶风》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全目录

与妻 书/林觉民
第六 单元
12祝福/鲁 迅
13林教头 风雪 山神 庙/施 耐庵
*装在 套子 里的 人/契诃夫
14促织/蒲松 龄
*变形 记( 节选 )/卡 夫卡
单元 学习 任务
整本 书阅 读
《红 楼梦 》
第七 单元
整本 书阅 读
《红 楼梦 》
第八 单元
15谏 太宗 十思 疏/魏征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 单元
1氓/《诗经·卫风》
离骚 (节 选)/屈原
2*孔雀东南飞 并序
3蜀 道难/李 白
*蜀相/杜 甫
4*望海 潮( 东南 形胜 )/柳永
*扬州 慢( 淮左 名都 )/姜夔
单元 学习 任务
第二 单元
5阿Q正传(节选 )/鲁迅*边城(节选)/沈从 文
6大堰 河 — — 我 的保 姆/艾 青*再别 康桥/徐志 摩
单元 研习 任务
第四 单元
12玩偶 之家 (节 选)/易卜生
13迷娘 (之 一)/歌 德
自己 之歌 (节 选)/惠特 曼
*“世 界上 不存 在没 有意 思的人⋯ ⋯”/叶夫 图申 科
*树和天空/思郎斯特 罗姆
单元 研习 任务
古诗 词诵 读
燕歌 行并 序/高 适
李凭 箜篌 引/李 贺
锦瑟/李商 隐
书愤/陆 游
人的 正确思想 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
6实 践是 检验 真理 的 唯一 标准/《光 明日 报》 特约 评论 员
7*修辞立其诚/张岱年
*怜悯 是人 的天 性/卢梭
8*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 图
单元 研习 任务
第三 单元
9屈 原列 传/司马 迁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精品课件】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转教于天 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 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 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 非‘一足'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 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 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 无闻也。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第二课时 善用多媒介
一、微写作练习 有人说,如今“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请从下面《论语》
选文中选择一句,根据对所选句子的理解谈谈你对“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 这一现象的看法。要求:正确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自圆其说,条理清楚。
①巧言令色,鲜矣仁。 ②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③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④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⑤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发布出去,以得到更多 同学的关注和响应。选择几种你熟悉的传播媒介,根据其传播特点对招聘启事 进行改写,如调整内容、语言、呈现形式等,并说说这样改写的理由。
二、辨识媒介信息 1、阅读《吕氏春秋-察传》一文,并思考问题。
部编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完整版

部编高中语文教材目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后,高中语文教材编写也在紧锣密鼓之中,自2018年秋季起使用。
以下为高中语文必修1-4册教材编写框架和选文意向(初稿,最终篇目以正式出版的教材为准),供2017级同学参考。
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诗歌语言的独特性)1.毛泽东诗词二首沁园春·长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春/穆旦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西川3.外国诗三首西风颂/雪莱老虎与黄金/博尔赫斯树与天空/特朗斯特罗姆延伸阅读:我的记忆/戴望舒写作:诗歌试作第二单元思辨类文章(了解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把握论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4.劝学/《荀子》5.秋水/《庄子》6.师说/韩愈7.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8.病梅馆记/龚自珍写作:论说文——如何立论第三单元实用类文选(学习新闻类文本和演讲词,在社会活动中有效运用)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10.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11.新闻二则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12.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孙德宏整本书阅读:《堂吉诃德》第四单元语言规律与语用规则专题1:遵循语言的秩序专题2:学会交流与对话专题2:让你的言辞打动人课外古诗诗词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诗词(古代诗歌的源流与脉络,诗词格律的主要特点)1.《诗经》与楚辞采薇离骚(节选)/屈原2.唐诗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锦瑟/李商隐3.宋词四首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整本书阅读:《杜甫传》第二单元现代散文(现代散文的情感与思辨,叙事、抒情、议论的综合运用)4.记念刘和珍君/鲁迅5.荷塘月色/朱自清6.钓台的春昼/郁达夫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写作:散文试作第三单元实用类文选(学习科普读物和社科类读物,把握复杂说明文的主要特征)8.中国建筑物的特征/梁思成9.说“木叶”/林庚10.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曼昆11.宇宙的未来/霍金12.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俞孔坚写作:说明文(知识小品)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专题1:家书、家史、家训专题2:口述实录专题3:家乡的名片课外古诗诗词必修三第一单元古代散文(古代散文记言与记事的传统,写景抒情及文言常识)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鸿门宴/司马迁3.滕王阁序/王勃4.赤壁赋/苏轼5.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第二单元现代小说(小说的叙述方式、叙述视角等,小说结构的常与变)6.祝福/鲁迅7.边城(节选)/沈从文8.山地回忆/孙犁9.变形记(节选)/卡夫卡写作:小小说试作第三单元思辨类文章(把握审辩式思维,反思和评价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式)10.六国论/苏洵11.原君/黄宗羲12.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13.过秦论/贾谊14.哲学是什么/陈嘉映写作:论说文——如何论证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四单元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1:认识多媒介专题2:多媒介信息检索与运用课外古诗诗词必修四第一单元古代小说(古代小说客观和主观结合的视角,本土与异域元素的融合,古代小说语言的独特性)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2.柳毅传(节选)/李朝威3.促织/蒲松龄4.草船借箭/罗贯中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第二单元戏剧(理解戏剧性—戏剧冲突、舞台性,多样的戏剧文体与风格)5.古代戏曲两篇窦娥冤(节选)/关汉卿牡丹亭(节选)/汤显祖6.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7.雷雨(节选)/曹禺写作:材料综述第三单元思辨类文章(准确理解相关概念,把握论者的观点)8.反对党八股/毛泽东9.拿来主义/鲁迅10.高尚生活/罗素11.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12.中国文化的既往与开来/邓广铭写作:论说文——如何驳论第四单元逻辑思维规则的梳理与运用专题1:识别谬误专题2:进行推理专题3:构建论证课外古诗诗词同作为教师(江苏),我的看法是:一,原本苏教版的“以话题为第一中心,文体为第二中心”被打破,文体意识更加鲜明。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目录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目录
语文,是新中国人文教育科学中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的基础学科。
下面小编整理了《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目录》,供大家参考!
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及答法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高考语文文言文
断句方法及技巧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目录:第一单元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朱自清
2、故都的秋.........................................郁达夫
3、囚绿记.........................................陆蠡
4、瓦尔登湖.......................................梭罗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目录:第二单元
5、《诗经》两首
氓
采薇
6、离骚.............................................屈原
7、《孔雀东南飞》(并序)
8、诗三首。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教学说课

批判现实主义
缘起 “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后人概括出来的。法国的蒲鲁东(18091865)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 断,但由于此人是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后来成为第二帝国的代言人,马 克思曾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批判过他,他的名声不好,因此他对批判 现实主义的提法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叁
教学过程
任务一
找主要人物,理清情节。 介绍别里科夫及其套子(1-5)漫画事件 别里科夫的恋爱(6—37)骑车事件 争吵事件 恋爱失败 别里克科夫之死(38—40)
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 1.对别里科夫形象的刻画,作者也运用了正面描写。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别 里科夫称为“装在套子里的人”,他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表现?反映了他什 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生活习惯、衣着打扮(有形的套子): 穿着: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
装 在 套 子 里 的 人
壹
文学常识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代表 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中国 明清时期的《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 属于批判小说。
任务三
三:赏析写法 小说是怎样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 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 明确:漫画式夸张:夸张人物性格本身。夸大任务作用。 讽刺:通过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
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的可悲下场。 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 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 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 “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 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世,“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 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 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认识多媒介》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学习活动一认识多媒介一、基础巩固1.按照承载信息的载体不同,信息来源可分为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报纸、杂志、百科全书等属于纸质媒介。
B.通过人的途径获取信息灵活方便,但是较为主观和片面。
C.利用电子媒介获取的信息生动直观,没有任何不足。
D.信息来源的渠道越多、越可靠,收集到的信息就越丰富、越真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新媒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它是旧媒介的兼容与完善,在当前,新媒介主要指围绕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应用。
当某一媒介的全部或部分功能被其他媒介兼容时,新旧之别就显现出来。
当然,旧媒介①,例如电影和电视至今仍然共存。
历史地看,每次新技术推动下的媒介革新,②。
当前,新媒介催生出众多新的文艺形式,还以促进艺术与技术深度交融、促进美学与科学相互增益的方式,深刻影响文艺生产理论与实践。
新媒介为文艺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和手段,为文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作品储存载体与流布渠道。
而从受众的角度来说,新媒介③。
可以说,新媒介既是文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文艺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依托。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下面这段话阐述了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40字)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
在文字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
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感受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
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
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
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
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本细研
9
阅读陈力丹《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一文(教材P75-76),思 考:面对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明确: 当我们享用传播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应该保持警觉与思考,不能痴 迷于电视、网络而成为科技的奴隶,不能被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所异化,还 应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
10
阅读李宇明《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一文(教材 p72-74),思考:网路时代的语言交际有什么特征?
16
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由此带 来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尼葛洛 庞帝在其1996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按照他的解释,人类 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 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
13
在现时代,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等)相比较可谓“新媒 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比较具有哪些优点?
明确: ① 传播速度快,时效性显著;②互动性强,具有传播学上所说的 双向传播特点;③选择空间更大;④成本更低廉;⑤所受限制较小; ⑥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⑦提供一个精神空间。
14
多媒介 多媒介,是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介的信息,包括文本、图 形影像和声音,多媒介首先是一种技术的指称,除了计算机,多媒介包括 多种新生的影像媒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生的影像多媒介有DV、网络播 客、网络博客、手机电视、电子游戏等。
15
网络播客和网络博客 网络播客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以互联网为信息存储和交换的场所, 进行数字声讯节目的预定、下载和制作上传的媒介技术,用户可以将预定的 节目下载到私人播放工具上收听,不用再按时按点地等候传统媒体节目的播 出,用户还可以自己录制音频上传与其他用户分享。 网络博客偏向于文字、图片和视频文件的上传与分享,“博客”之后的“微 博”实际上是对前者的部分功能和窗口进行修改的产物——使主界面从私人界 面转向体现交互性的公共界面,以时间轴为依据显示用户更新的信息,同时 加入更多互动功能。这些改变突出了交流的即时性和快捷性,使“微博”及自 媒体用户群迅速扩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广播 (1)传播特点 ①传播范围广,传播迅速快,时效性强。 ②信息受众广泛,覆盖面大。由于广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只要有收音机就可以收听。 ③信息传播方便灵活,声情并茂。 ④制作简便,成本低。 ⑤接收方便。
(2)语言特征 ①口语化。广播新闻的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说”给听众听是广播新闻的 最大特点,因此,广播新闻语言要朗朗上口,清楚流畅,让人一听就能懂,使 人一听就能明白是在说什么事情。 ②形象化。广播语言的形象化,就是运用具体、生动、鲜明和逼真的词语,将 广播新闻中听众看不到、摸不透的事件和景象,通过广播的语言独特地展现在 听众面前,使听众获得真切的感受,如身临其境一般理解事件背后的道理。 ③大众化。新闻语言,要说群众听得懂的话。采写新闻稿件的语言和播新闻时 主持人的语气,都要平易、平和,尽量做到生活化,实现艺术和生活的有机结 合。
3. 电视 (1)传播特点 ①集字、声、像、色于一体,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②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 ③信息带有较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接受。 ④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存查。新闻语言一定要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②导向性。鲜活直观的画面使电视新闻具有导向性的特点,加上生动、优美 的语言报道后,可以使导向性的特征更加直接、鲜明、突出。 ③概括性。电视主要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对观众的感知系统进行作用,因 此电视新闻语言通常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电视新闻语言尽量能够高度浓缩、 概括,尽可能精练、简洁,不要拖泥带水。 ④贴近性。电视新闻语言应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尽可能使每 个人都能听得懂,因此电视新闻语言应该尽量口语化,少用专业术语和书面 语。
2.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下面是一则校报的招聘启事,需要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发布出去,以得 到更多同学的关注和响应。选择几种你熟悉的传播媒介,根据其传播特点对招聘启事进行改写,如调 整内容、语言、呈现形式等,并说说这样改写的理由。 招聘启事
校报拟招聘两名编辑,具体信息如下。 岗位职责:负责来稿筛选、文字编辑和部分校内新闻采写工作。 招聘对象:高一、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 应聘条件:1. 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较高的文字水平;2. 能够细致认真 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应聘方式:发送个人简历至邮箱××××。 截止日期:3 月25 日。 校报编辑部 3 月1 日
活动事例
1. 用广播发布的招聘启事 同学们,下面广播一则招聘启事: 校报因为工作需要,招聘两名编辑,主要负责来稿筛选、文字编辑和部分
校内新闻采写工作。招聘对象为高一、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应聘的条件 有三个,第一,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较高的文字水 平;第二,能够细致认真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第三,具备良好 的沟通能力。
活动资料
1. 报纸 (1)传播特点 ①发行面广,覆盖面宽。 ②发行对象明确,选择性强。 ③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④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接收信息。 ⑤信息容量大,选择方便。
(2)语言特征 ①真实性。新闻是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的,语言首先必须具有准确性,尽 可能使用中性词,切不可因追求语言的轰动效应,用大话套话拔高报道对象, 带有主观色彩。 ②群众性。新闻应尽量使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站在群众的角度上写新闻, 给群众以亲切感,体现媒体对群众的一种关怀。 ③文学性。要使新闻最大限度地向新闻受众延伸扩展,必须艺术地再现事实, 通过文学性更好地体现接近性。用细节生动地表现人物与事件,运用幽默风趣 的笔调增强感染力,拟制形象化标题产生冲击力。
认识多媒介
社会的进步与媒介的发展相互促进,已经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报刊、广播、 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多种媒介来沟通交流,传播 文化,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活动提示
1.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围绕近期发生的某个新闻事件,开展一次有关“身边人获取 信息的习惯”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归纳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注意要抓住与 调查目标相关度较高的设问要点,如:平时获取新闻的途径、得知这一新闻事件的最初渠 道、这一事件中最感兴趣的新闻点、想深入了解事件时的首选媒介。调查时应考虑被调查 者职业、年龄等的代表性,以获得较为全面的调查数据。
4.网络 (1)传播特点 ① 多种传播符号组合,表现形式丰富。 ② 信息丰富,资源共享。 ③ 网上信息可随时更新,时效性强。 ④ 实现信息双向传播,建立传受平等的新型传播模式。 ⑤ 信息选取由“推”到“拉”,便于搜索查询。 ⑥ 网上信息以超链接的方式发布,信息之间关联性高。 ⑦ 通信方式迅捷便利。
(2)语言特征 ① 创新性。通过对数字、字母、符号、谐音、拆字、错字及符号的运用,创造出新 颖奇特的字、词或者语句。比如,“亲亲你”在网络环境中可以写作“771”。 ② 鲜明性。为张扬个性,网民在网络用语上,会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及需求创造性 使用网络用语。比如女孩子为在网上树立娇小动人的形象往往在用词上选择用“哒” 做尾词,诸如“好哒”“明白哒”等。而男孩子则为了彰显时髦与冷峻,则在网络 用词上选择“哥”作为昵称,诸如“不要迷恋哥”“哥很忙”等。 ③ 随意性。网络对语言运用限制较小,网民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相对较为随意。 在词语选择上,会根据字形对文字的原意进行曲解,同时赋予文字新的含义。 ④ 简洁性。为避免长篇大论,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及情感,网络语言通常用缩写、 谐音、数字或符号等方式将语言缩减、整理,提高沟通的效率。例如,数字“88” 表示“拜拜”。
有意向的同学可在3 月25 日前,将个人简历发至邮箱××××。
2. 用学校网络论坛或班级微信群发布的招聘启事 校报招聘两名编辑
高一、高二学有余力的同学,如果你热爱写作,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 力和较高的文字水平,能够细致认真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请你3 月25 日前把个人简历发到邮箱××××。
感谢大家观看
最新学习可编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