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
完整版农业植物病理学
1.病菌通常以菌丝和分生抱子在病稻草和稻种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2.小麦赤霉病后期病部出现的蓝黑色小颗粒病征是子囊壳.4. 一般而言,不同水稻类型〔指制!、粳、糯三种〕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强弱次序:糯稻 > 粳稻 > 粕稻.5.棉花黄萎病在成株期常见病症有两类:普通型与青枯型 ,最近几年在江苏还发生一种落叶形 .6.甘薯黑斑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以厚垣抱子和子囊抱子在贮藏窖、苗床及大田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种苗或种薯内潜伏越冬.7.防治柑桔溃疡病建立无病菌苗圃要设在无病区或远离柑桔园2 3 km,砧木种子采自无病果实 ,接穗采自无病区或无病果园.8.柑桔溃疡病菌通常只侵染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的主要原因是因最初气孔尚未形成病菌无法侵入,后期多数气孔处于老熟型,中隙极少或闭和,病菌侵入困难.菌的无性世代现用的拉丁学名A .A、Pyricularia griseaB、Pyricularia oryzaeC、Piricularia oryzaeD、Magnaporthe grisea2.水稻白叶枯病菌主要从水稻D 0A、水孔B、气孔C、水孔和气孔D、水孔和伤口3.白菜型油菜上病毒病的病症为D.A、枯斑B、条斑C、轮斑D、花叶4.小麦赤霉病的病部前期长有—B.A、白色霉状物B、淡红色霉状物C、灰色霉状物D、黑色颗粒状物5.小麦赤霉病菌主要在小麦的A讲行侵染的.A、抽穗期B、齐穗期C、开花期D、灌浆期6.棉属抗枯萎病最强为B.A、陆地棉B、中棉C、海岛棉D、木棉7.目前防治水稻纹枯病最好的药剂为—B.A、多菌灵B、井冈霉素C、链霉素D、托布津8.玉米大斑病的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的__C.A、长蠕抱属B、德氏霉属C、突脐蠕抱属D、梨抱属9.棉花黄萎病与枯萎病病部的霉层区别在于B 0A、前者粉红色,后者白色B、前者白色,后者粉红色C、前者无,后者有D、前者有,后者无10.在以下药剂中,防治作物疫病效果最好药剂为A .A、甲霜灵钮锌B、多菌灵C、托布津D、百菌满11.药剂防治柑桔疮痂病应在新梢D 喷药.A、完全抽出B、抽出1/3C、抽出1/4D、芽长1 2mm12.药剂防治稻曲病第一次最正确施药时期为D 0A、孕穗期B、抽穗期C、扬花期D、抽穗前3〜10天13.小麦赤霉病菌的子囊壳形成最适温度为C .A、10〜15CB、12〜18 cC、15 〜20 cD、20〜25 c14.作物的疫病菌和和炭疽病菌可产生D 0A、分生抱子B、抱子囊C、前者产生分生抱子,后者产生抱子囊D、后者产生分生抱子,前者产生抱子囊15.引起作物锈病的病原菌为A 真菌.A、担子菌B、子囊菌C、半知菌D、接合菌1的不同的发育阶段,对稻瘟病的抗病性是有差异的.〔 V 〕2.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是从叶外表直接侵入.〔x 〕3.稻纹枯病病斑在高湿下可形成白色粉末状物.〔V 〕4.小麦散黑穗病属花器侵染病害,一年可以有屡次侵染.〔x 〕5.玉米小斑病菌致病的主要机制是产生毒素.〔V 〕6.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只有核酸,没有衣壳蛋白.〔,〕7.玉米霜霉病不是国内检疫对象.〔x 〕8.凡有利于油菜财虫发生的气象条件,就有利于油菜病毒病的发生.〔V 〕9.棉花细菌性角斑病主要是在棉籽上越冬,以种皮上的带菌率最高.〔x 〕10.烟草普通花叶病主要是靠是靠财虫〔烟财、棉财〕,其次是机械传播.〔x〕11.金柑最抗溃疡病、橙类次之、桔类最感病.〔x 〕12.水月中病与蒂腐病是柑桔在贮藏期的生理病害.〔x 〕13.作物青枯病共同特点是萎焉、维管束变色和病部有红霉.〔x 〕14.作物炭疽病的典型病症的共同点是叶部产生圆形、中央灰白或褐色,边缘红褐色斑或深褐色斑.〔x 〕15.作物立枯病与猝倒病区别在于前者倒伏,产生淡褐色菌丝,后者不倒伏,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x 〕明综合治理水稻纹枯病.答:以肥水治理为中央,限制病害开展,适时药剂防治.〔1分〕⑴打捞菌核,带出田间烧毁;〔1分〕⑵选用抗耐病品种;〔1分〕⑶ 合理灌溉,科学施肥.灌水做到“前浅、中晒、后湿润〞,施肥做到施足基肥, 合理追肥,切记中后期生长大量施用氮肥;〔1分〕⑷药剂防治.防治指标正常的丰产田:分英末期丛发病率15%,拔节至孕穗期丛发病率20%,生长偏旺的肥水田防治指标降低5%左右.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200ml 〔10%水剂100ml升〕加水60L粗喷雾.其他有效药剂亦可.〔2分〕 2.为什么稻瘟病菌的致病力易发生变异答:由于稻瘟病菌遗传和生理的特殊性,有以下主要因素易引起稻瘟病菌致病力变异.〔以下每项1分〕⑴突变⑵异核现象⑶准性生殖⑷有性重组⑸染色体数目不等⑹类似转座子元件的存在1.水稻叶瘟褐点型与水稻胡麻斑病褐点型病症的主要区别是:胡麻斑病褐点型病症边缘模糊,与褐色叶枯病的区别是褐色叶枯为有时中央可见一黑点、淡褐色点、边缘黄晕较宽而明显.2.灌溉中,漫灌、用灌、深水灌溉均有利于水稻白叶枯菌的传播与侵入.3.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秆〔茎、基〕腐与穗腐〔枯〕等病症,但在南方各省主要是穗腐〔枯〕.4.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绣、秆绣三种.5.甘蓝型油菜病毒病有两类病症:黄斑型与枯斑型 .6.瓜类疫病病症共同特点引起根和茎基部水渍状腐烂,上部枝叶变黄萎篇枯死,维管束不变色,病部常有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与抱子囊 .7.棉花枯萎病主要是从根鞘直接侵入为小,也可从伤口侵入.1.水稻苗期最易感叶瘟主要发生在C.A、1-2叶期B、2-3叶期C、3-4叶期D、5叶期2稻瘟菌菌株对鉴别品种珍龙13致病的属B.A、中A群小种B、中B群小种C、中C群小种D、中D群小种3.水稻黑粉病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的C .A、UstilagoB、NoevossiaC、TilletiaD、Entyloma4.防治稻曲病第一次施药应在D为最适官.A、孕穗期B、抽穗期C、扬花期D、抽穗前3〜10天5.小麦锈病是典型的A传播病害.A、气流B、雨水C、昆虫D、种子6.小麦赤霉病菌主要以B 越冬.A、子囊壳B、菌丝C、分生抱子D、厚壁抱子7.玉米小斑病的病斑在高湿条件下可长出C .A、白霉B、黑霉C、灰黑霉D、红霉8.甘薯茎线虫的食道为.A.滑刃型B.垫刃型C.矛线型D.以上都不是9.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菌是C—.A. PhythiumB. CeratocystisC. PhytophthoraD. Alternaria10.油菜菌核病菌的毒素为D 0A、有机酸B、糖蛋白C、乙醇酸D、草酸11.棉花枯萎病菌主要是从棉花的B侵入的.A. 叶片B.根部C.花器D. 水孔12.柑桔类中最感溃疡病的是B 0A、金柑B、甜橙C、桔类D、柑类13.梨锈病菌没有 C 阶段.A.冬抱子B.担抱子C.更抱子D.性抱子14.防治作物的霜霉病,可用A.A、托布津B、甲霜灵钮锌C、多菌灵D、链霉素15.作物青枯病属_A病害.A、高温高湿B、低温高湿C、高温低湿D、低温低湿1.稻白叶枯菌可在一些杂草根围越冬.〔V 〕2.稻瘟菌毒素对水稻株有抑制呼吸和生长发育作用.〔V 〕3.稻纹枯病病斑在高温高湿下可形成白色粉末状物.〔 V 〕4.麦类白粉病在天气潮湿的情况下,病部可产生大量霉层,干旱时那么不产生霉层.〔x〕5.玉米小斑病菌致病的主要机制是产生毒素.〔V 〕6.油菜菌核菌不产生分生抱子.〔,〕07.甘薯黑斑病和甘薯茎线虫病均为国内检疫对象.〔X〕8.油菜的病毒病在我国由5种病毒引起的,以TMV最多.〔X 〕9.棉花细菌性角斑病主要是在棉籽上越冬,以种皮上的带菌率最高.〔V10.烟草黄瓜花叶病主要是靠汁液擦伤传病,其次是靠财虫〔烟财、棉财〕传播〔X 〕11.金柑最抗溃疡病、橙类次之、桔类最感病.〔X 〕12.水月中病与褐斑病是柑桔在贮藏期的生理病害.〔V 〕13.作物青枯病共同特点是萎焉、维管束变色和病部有红霉.〔x 〕14.作物炭疽病的典型病症的共同点是叶部产生圆形、中央灰白或褐色,边缘红褐色斑或深褐色斑.〔V 〕15.作物立枯病与猝倒病区别在于前者倒伏,产生淡褐色菌丝,后者不倒伏,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X 〕1.简述暴风雨与洪水之后易发生白叶枯病原因.答案要点:〔1〕风雨造成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传播.〔2〕风雨造成水稻叶片的相互摩擦,形成伤口,利于病菌的侵入.〔3〕暴风雨水稻植株的生长,抗性下降.2.简述水稻纹枯病开展出现水平扩展与垂直扩展原因.答案要点:由于病菌的致病性、品种抗病性与气候条件,使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开展,形成了两个较明显的水平扩展〔分英盛期至孕穗期,株、丛间横向扩展〕和垂直扩展阶段〔孕穗后期至蜡熟前期,从稻株下部向上扩展〕.5.简述柑桔对溃疡病的抗性机制.柑桔溃疡病菌一般只侵入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对刚抽出来的嫩梢、嫩叶、刚谢花后的幼果,以及老熟了的组织不侵染或很少侵染. 由于很幼嫩的组织的气孔尚未形成,病菌无法侵入.而老熟了的组织,原有气孔多数处于老化,中隙极小或闭合,病菌侵入困难.柑桔不同种类和品种对溃疡病感病性的差异很大,-般是橙类、沙田柚、柠檬最易感,柑类的蕉柑、温州蜜柑等感病较轻,桔类如年桔、朱红桔、四会桔较抗病.金柑、南丰密桔最抗病.研究发现主要是柑桔不同品种的气孔数目、大小及孔口结构有较大差异.感病的品种,其单位面积气孔数目较多,孔口通过开张较大;抗病品种单位面积气孔数较少,孔口通过开张较小.。
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稻瘟病 Pyricularia grisea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有发生。
依照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叶瘟:发生在3叶期以后。
随水稻品种抗病性和天气条件的不同,病斑分为白点型、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等4种。
节瘟要紧发生在穗颈下第一、二节上,初为褐色或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整个节部。
穗颈瘟:发生于穗颈,病斑初呈浅褐色小点,慢慢围绕穗颈、穗轴和枝梗并向上下扩展。
谷粒瘟: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形成近椭圆形黑褐色病斑,并可延及整个谷粒。
稻瘟病不管在何部位发生,其诊断要点是病斑具明显褐色边缘,中央灰白色,遇潮湿条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状物。
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稻谷上越冬。
因此,病稻草和病稻谷是翌年病害的要紧初侵染来源。
借风雨传播到英苗或本田稻株。
病害操纵:(1)种植抗病品种。
(2)减少病源。
(3)改良栽培方式,增强水肥治理。
(4)药剂防治。
其他有效药剂有富+-1号(稻瘟灵)、异稻瘟净、春雷霉素、多菌灵、克瘟散、嘧菌胺等。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病症病害病症有:一般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脉型。
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短侵染线,后沿叶缘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向下加长加宽而扩展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
病害循环:病菌要紧暗藏于稻种表面、胚和胚乳表面,随病稻种越冬或随病稻草、稻桩越冬。
细菌病害都种子带菌。
传播:病菌要紧通过浇灌水和雨水传播。
病害操纵:(1)杜绝种子传病。
(2)种植抗病品种。
(3)培育无病壮秧,增强肥水治理。
(4)药剂防治:叶青双、龙克菌、叶枯灵、叶枯净、链霉素等(5)生物防治。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小麦锈病病症:三种锈病一起的特点是在叶或茎秆上产生黄色或褐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夏孢子飞散。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褐斑。
5136 农业植物病理学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代码:5136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农业植物病理学”是动植物检疫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讲授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薯类、果树、蔬菜等主要作物的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进行有关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能掌握上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备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常见植物病害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教学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教师提问与学生答疑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重要植物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鉴定、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等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实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门课程与“栽培学”、“育种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等课程密切相关,学生应了解和掌握这些课程的基本知识。
在学习本门课程前,应先修“普通植物病理学“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水稻病害一、学习目地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水稻生产过程中常见病害的发生种类,分清主要病害和次要病害。
“水稻三大病害“为本章重点讲授内容,学生应系统掌握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纹枯病三大重要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和综合防治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重点)1 症状(识记)2 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识记)3 病害循环(理解)4 病害流行因素(理解)5 防治措施(应用)(二)水稻病毒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恶苗病(次重点)1 症状(识记)2 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识记)3 病害循环(理解)4 防治措施(应用)(三)水稻胡麻叶斑病、水稻褐条病、水稻线虫病(一般)1 症状(识记)2 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识记)第二章麦类作物病害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麦类作物上病害发生的种类,系统掌握小麦“三锈”、赤霉病、白粉病田间诊断鉴定、病原物生物学特性、病害流行、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案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病害的识别和诊断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植物病害防治措施的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1. 农业植物病理学基本概念介绍2. 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方法3. 植物病害防治措施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农业植物病理学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2. 实验:观察植物病害样本,进行病害识别和诊断。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放大镜、病害样本等。
2. 教学材料:教案、PPT、实验指导书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植物病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15分钟)讲解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3. 实验(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病害样本,进行病害识别和诊断。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次实验的重点内容,强调植物病害识别和诊断的方法及防治措施。
5. 作业布置(5分钟)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实验内容,掌握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方法。
2. 查阅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五、实验报告要求2. 描述实验过程,包括病害样本的观察、识别和诊断。
3. 分析实验结果,阐述实验收获及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认识。
4. 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提供参考。
六、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的鉴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病原真菌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识别和鉴定植物病原真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植物病原真菌防治措施的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1. 植物病原真菌的基本特征介绍2. 植物病原真菌的识别与鉴定方法3. 植物病原真菌防治措施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植物病原真菌的基本特征、识别与鉴定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训报告
一、前言农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和防治的科学。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植物病害的理解,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农业植物病理学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学习了植物病害的田间调查、标本采集与制作、病原鉴定及病害防治方法等技能,为今后从事植物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症状特征和病原物形态特征。
2. 掌握植物病害的田间调查、标本采集与制作、病原鉴定及病害防治方法。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训地点:XX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四、实训内容1. 田间调查在实验基地,我们跟随指导老师进行了田间调查。
通过对不同作物、不同病害的观察,我们了解了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症状特征和病原物形态特征。
例如,小麦白粉病在小麦植株上表现为叶片、茎秆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严重时叶片枯死;玉米纹枯病则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褐色病斑,严重时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2. 标本采集与制作在田间调查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采集病害标本。
首先,要选择典型病斑,避免采集已干枯或腐烂的标本。
然后,用消毒的剪刀或刀片将病斑从植株上剪下,放入消毒的塑料袋中。
回到实验室后,将病斑放置在解剖镜下观察,了解病原物形态特征。
最后,将病斑制作成玻片标本,以便于观察和保存。
3. 病原鉴定通过观察玻片标本,我们学会了如何鉴定病原物。
例如,小麦白粉病的病原物为白粉菌,其菌丝体为白色,分生孢子梗为褐色;玉米纹枯病的病原物为纹枯病菌,其菌丝体为淡黄色,分生孢子为椭圆形。
4. 病害防治方法针对不同病害,我们学习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例如,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等;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田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等。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植物病害的田间调查、标本采集与制作、病原鉴定及病害防治方法。
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病害的学科,包括对病害的诊断、预测、防治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人类历史上,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造成过重大的危害,因此这门学科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病害不仅会直接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还会加大农民的经济压力。
因此,了解作物的病害特点、病原体的生长发育规律、病害的传播途径等,对于预测病害的发生趋势,制定防治方案,减少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研究植物病害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首先是病害的类型,植物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螨害和虫害等类型。
这些病害的发生原因、危害程度、传播途径及特点都不同。
其次是病原体的生长发育规律,病原体在植物体内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植物病害发生的关键。
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营养需要等都会影响病害的发展。
最后是病害的诊断、预测和防治方法。
科学准确的诊断和预测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而防治措施则需要根据病原体的生长规律、传播途径等一系列因素进行针对性制定。
在农业生产中,病害的产生不是孤立的。
作物的生长受到的各种条件的影响和作物的品种特性的差异也是影响病害产生的因素之一。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病害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例如:在植物叶片的生长中,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长时间不代出氧气会导致叶片枯萎,甚至无法挽回。
综合分析作物病害的发生,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和控制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下面我将结合具体案例,从病害的诊断、预测、防治等各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是病害的诊断。
病害诊断是通过观察病害的症状、感染部位和形态特征来判断病害的种类,进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诊断病源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勘探,观察病叶、病株、病果等病害部位,了解病征和病情。
接下来,我们将以茄科作物普通斑点病为例进行病害诊断。
在诊断茄科作物普通斑点病时,我们需要观察普通斑点病患病植株近样皆为斑点融合呈菱形图案,病斑为圆形、淡褐色于叶面上,中心区有小点奇幻出现,以后逐渐扩大重叠分泌乳白色细菌性菌液,严重时叶片枯黄,枯干而死。
农业植物病理学
第二节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内容一、症状二、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三、病害循环四、发病因素五、综合防治措施⏹前言⏹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细菌病害。
最早于1884年在日本福冈发现。
在欧洲、非洲、美洲、亚洲都有发生,而以日本、印度、我国发生较重。
目前已经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水稻种植业的重大威胁。
⏹在我国,该病害1950年首先在南京郊区发现,随后随种子调运,病区不断扩大,目前除新疆、甘肃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发生,以华南、华中和华东稻区发生普遍而严重。
⏹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秕谷增加,米质下降,一般减产10~30%,严重可达5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可以绝产。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茎,病害症状一般分为普通型(叶枯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脉型、黄叶型等。
1.症状类型1)普通型(叶枯型)病斑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加长加宽而扩展成黄褐色条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病健交界明显,成波纹状(粳稻)或直线状(籼稻)。
条斑从黄褐色最终转呈灰白色(籼稻)或黄白色(多见于粳稻)。
湿度大时,病部易见蜜黄色珠状菌脓。
2)急性型主要在环境条件适宜(多肥、深灌、高温闷热、连阴雨多)或品种感病情况下发生。
病斑暗绿色,扩展迅速,几天内可使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呈沸水烫状,随即纵卷青枯,以上部叶片为多见,病部常有蜜黄色珠状菌脓。
该症状出现表明病害正急剧发展。
3)凋萎型(枯心型)多发生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
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先失水、青枯(极似螟害枯心),随后其他叶片相继青枯。
稻苗主茎及分蘖均可发病,终致枯死,稻田出现大量死丛。
病部常溢出大量菌脓,剖检叶鞘或茎基部,用手挤压,有黄色菌脓涌出;切片镜检,更可见维管束内充满细菌。
与钻蛀性螟害区分是病部有黄色菌脓,无虫蛀孔。
4)中脉型水稻自分孽至孕穗阶段,剑叶或其下1-3叶中脉起初呈现淡黄条斑状,逐渐沿中脉扩展成上至叶尖下至叶鞘、枯黄色长条斑,并向全株扩展成为中心病株,病株抽穗前枯死。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件
农业植物病理学为检疫人员提供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检 疫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植物检疫工作的准确 性和有效性。
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有害生物控制
农业植物病理学通过有害生物控制的 理论和实践,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 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态修复
利用农业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 恢复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和可持续性。
精准诊断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测序 、显微观察等,对病害进行精准 诊断,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治理
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 手段,综合施策,降低病害的危 害程度。
抗病品种的选育与利用
抗病育种
通过基因工程、分子标记 等技术手段,选育具有抗 病性的农作物品种。
品种搭配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 的病害发生情况,合理搭 配种植不同抗病性的农作 物品种。
在植物检疫中的作用
检测外来病原体
农业植物病理学在植物检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外来的病 原体进行检测和鉴定,防止外来病原体入侵,保护本国农 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制定检疫标准
根据农业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制定科学合理的检疫 标准,对外来的植物和植物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处理, 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扩散。
线虫性病害
由植物寄生线虫引起,如花生根 结线虫病。
细菌性病害
由细菌引起,如水稻白叶枯病菌 、柑橘溃疡病菌。
病毒与类病毒病害
由病毒和类病毒引起,如烟草花 叶病毒、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类病 毒。
病害发生规律与传播途径
气候因素
温度、湿度、光照等对病
1
害发生有重要影响,如稻
瘟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
农业植物病理学-精品课件
21
22
三、病症类型
➢霉状物:病部形成各种毛绒状的霉层,如 霜霉、绵霉、青、绿、黑、灰、赤霉等
➢粉状物:以孢子为主,如白粉、黑粉、红 粉;
➢锈状物:病部形成锈色小疱斑,破裂后散 出锈粉
➢粒状物:病部产生大小、形状、着生状各 异颗粒状物,如针尖大小的子囊果、较大 的有菌核、线虫的胞囊;
23
➢索状物:病植物的根表产生的深色菌 丝索;
➢脓状物:细菌病害部表面形成黄褐色 菌脓、菌胶;
➢菌蕈:木材腐烂菌在病组织上形成大 的子实体
• 本章重点:植物病害、病症、病状、 症状类型、侵染病害和非侵染病害 的主要区别。
24
玉 米 矮 花 叶 病 MDMV
稻曲病
第二章 植物病原学
• 绪论 •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 •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 第三节 植物病原病毒 • 第四节 物病原线虫 • 第五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
37
•
•
绪论
• 一、自然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共生 共栖 颉颃 寄生
38
• 二、寄生性和致病性: • 1、寄生性、寄生物、寄主:一种生
物从其它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 为寄生性,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parasite, 而被寄生的生物称为寄主host
• 2、腐生性、腐生物:一种生物从死的
生物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为腐 生性,这种生物称腐生物saprophyte
8
马铃薯晚疫
1945-1946:爱尔兰大饥荒 饿死几十万人, 150万逃荒到北美洲
葡萄霜霉病
1880: 法国波尔多地区爆 发葡萄霜霉病, 酿 酒业濒临破产。
水稻胡麻斑病
1943年: 印度孟加拉邦 水稻胡麻斑病大流 行,饿死200万人, 数百万人逃荒。
农业植物病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生长过程中受不良环境影响或受到病毒侵害、寄生,而使植物呈现病变,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现象.2、无性繁殖:是指菌物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从营养体直接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是指菌物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产生孢子的方式.3、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由细胞壁、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包被的单细胞微生物.4、寄生性植物:少数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而营寄生生活.寄生性:指病原物在寄生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寄生植物抗病性:寄主抵抗病原物侵染或限制侵染危害的一种特性,是植物与其病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转主寄生:有的菌物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的…5、菌物的多型性:在菌物生活史中,有的菌物不止产生一种类型的孢子,这种形成几种不同类型孢子的现象.菌物的生活史:菌物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6、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和植物自身遗传因子异常而导致的病害.7、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的状态.病状:在病部看到的状态.病征:在病部上长出的病原体个体.8、植物检疫:指由国家颁布条列和法规,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插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害性病、虫、草传播蔓延的一项法规防治措施.9、真菌: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有细胞壁和细胞膜,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的生物群.10、钝化温度:把病组织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min后,使病毒失去侵染能力的最低温度.11、稀释终点:把病组织汁液用水稀释后,使病毒保持侵染能力的最大稀释度.12、隐症现象:一种病害的现象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隐退直至消失,一旦环境条件恢复或农药作用消失后,植物上的症状又会重新出现.12、病毒粒体:是指形态完整的侵染性病毒粒子.13、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指病原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休眠阶段而保存自己延续物种的过程.14、单年流行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只要条件适宜就能完成病原物数量积累的过程,导致病害流行的病害.积年流行病害:需要连续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病原物数量积累过程,导致病害流行的病害.15、传播:植物病毒从一植株传到另一植株的过程.移动:植物病毒从植物的一个局部传到另一个局部的过程.16、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后引起病害的能力.毒力:指病原物的致病性的强弱.17、专化型:病原物种内形态相似,但对同一科内不同属的植物致病性不同.生理小种:专化型形态相似,但对同种植物不同品种的致病性不同.18、垂直抗性: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与病原物小种的致病性有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植物抗病性.水平抗性: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与病原物小种的致病性没有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植物抗病性.19、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指病原物从受到寄主的影响或识别进而达到侵染部位到记住发病的过程.侵入前期:指病原物到达寄主植物的根围或叶围,受到寄主分泌物的影响,向着寄主运动并产生侵染结构的阶段.侵入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到建立寄生关系的阶段.潜育期:指病原物从潜入到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时期.发病期:指症状出现后到植物生长季节结束,甚至植株死亡.侵染循环: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20、体外存活期:在室温下,病汁液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21、光谱吸收特性:260/280的比值可以表示病毒核酸相对含量的多少,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病毒.22、再次侵染:同一生长季节内,田间已发病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引起的侵染.二、大题:植物寄生线虫为什么会致病:通过头部的化感器接受植物根分泌的刺激,朝着根的方向运动,接触后以口针穿刺植物组织并填入. 线虫的致病机制:1、机械损伤:头部口针刺穿取食所造成的伤害.2、营养的掠夺和营养的缺乏.3、化学致病:食道腺分泌的酶和其他化学物质影响植物的生长4、复合侵染:线虫造成的伤口引起其他病原菌的再次侵染. 苹果腐烂病的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壮树抗病.2、搞好果园卫生,减少病菌.3、药剂预防应在早春树体萌动前,喷布杀菌剂进行保护,5-6月份对树体大枝干涂刷药剂不可喷雾.4、病疤治疗采取“春季突击刮,坚持常年刮”,“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很见实效,有病斑刮治法重刮皮法、敷泥法.5、脚接和桥接.病症上如何区分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答:1、病斑大小与形状: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病斑均由于受叶脉的限制而形成多角形,细菌性角斑病的病斑较小,而霜霉病病斑较大,扩散蔓延快,后期病斑会连成一片.2、病斑颜色和穿孔:细菌性角斑病病斑颜色较浅,呈灰白色,后期易开裂形成穿孔;霜霉病的病斑颜色较深,呈黄褐色,不穿孔.3、叶背面病斑特征:将病叶采回,用保温法培养病菌,24小时后观察病斑为水渍状,产生乳白色菌脓者,为细菌性角斑病;紫灰色或黑色霉层者为霜霉病.4、有透光感觉的是细菌性角斑病.5、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和果实上均发病.植物病原物的越冬场所包括: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病株残体,土壤和粪便,昆虫杂草列当和菟丝子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哪些答:1、轮作、间作.2、清楚有寄生物的植株.3、药剂防治.试述苹果锈病的症状,侵染循环以及防治措施答:病症: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新梢和幼果等绿色幼嫩组织.1、叶片受害初正面产生橙黄色小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病斑,中央橙黄色,边缘淡黄色,外圈有一层黄绿色晕圈,潮湿时溢出淡黄色粘液.2、后期病斑变厚,背面呈淡黄色胞状隆起,并产生灰黄色的管状物.不久锈孢子器顶端破裂散出黄绿色粉末.最后病斑变黑干枯,毛管状物脱落,叶片向内卷曲,叶色变淡,最后变黑干枯脱落.循环过程:冬孢子成熟后遇水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风侵入叶片、幼果,病菌侵入后在叶背形成锈孢子器和锈孢子,锈孢子通过风力传播到转主寄主上危害,并越冬越夏至翌春形成冬孢子角.防治措施:1、消除转主寄主,砍掉寄主植株是最彻底有效的措施.2、喷药保护:若不能砍除可喷药保护果树或杀死冬孢子.综合防治的原则:1、综合防治要统揽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的全局,不是简单的各种措施的累加,更不是措施越多越好.2、经济有效.3、注意做到保护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1、植物病害检疫.2、农业防治.3、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4、生物防治.5、物理防治.6、化学防治.农业防治措施:1、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种苗.2、注意田园卫生.3、栽培措施:适当调整播期;改变种植方式;加强土水肥管理;合理修剪4、轮作.5、适期采收和合理贮藏.生物防治的机制:拮抗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捕食作用、交叉保护作用、诱导抗性作用.农药的合理使用:1、正确选用农药种类.2、防止产生药害.3、避免农药对环境和果品、蔬菜的污染.4、避免高温时用药.5、酸性和碱性农药不能混合使用.6、施药人员要注意安全防护.农药的使用方法:种苗处理:1浸种药液没过种子5-10cm.2、拌种与0.2%-0.5%干燥药粉搅拌.3、种衣法内吸性药剂.土壤处理:1、穴施、沟施线虫.2、浇灌法根部的害虫.3、翻混法熏蒸剂植株喷药:喷雾;喷粉.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药剂选择、浓度,喷药适期,喷药次数、质量. 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原因:1、在同一范围内长期使用单一药剂的结果;其次,同药剂使用浓度的不断提高,也能加速病菌抗药性的产生.2、保护剂不易产生抗性菌;内吸治疗剂较易产生抗性菌.3、病原菌的抗药性存在“交叉抗性”现象.植物检疫的任务:1、禁止危害性病、虫、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在国内和国外之间传播2、将在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草封锁在一定范围内,严格禁止其传播到尚未发生的地区,并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将其控制或消灭.3、当危险性病、虫、害传入新区时,要采取紧急措施,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将其彻底消灭,以绝后患.三、填空选择: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药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杀菌剂使用方法:种苗处理、土壤处理、植株处理.植物检疫的程序:检疫许可—申报—检验—处理.植物检疫法规:国际: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革兰氏染色用于鉴定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病害三角:病原物、寄主植物、环境.病害流行的三要素:有一定数量的病原物且致病性强、有一定数量的寄主、有适宜病害侵染的环境.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营养失调、水分失调、温度不适、有害物质、土壤次生盐渍化.病害循环过程:初侵染—越冬,越夏—再侵染—传播只有初侵染的病害:单循环病害,积年流行病害,单利病害有再侵染的病害:多循环病害,单年流行病害,复利病害.确定病害的模型:单点模型、多点模型、病害曲线下面积模型病害季节性流行曲线类型:S型曲线、单峰曲线、多峰曲线病情指数增长模型:指数增长、逻辑斯蒂增长.病情指数=病害级数X其病害株数X100/最高病害级数X发病植株总数.发病率=发病植株数/总植株数.植物病害的传播方式:介质传播:昆虫传播蚜虫、叶蝉、蓟马、粉虱非介质传播: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的传播、嫁接传播、机械、土壤植物病害的症状:坏死、萎蔫、腐烂、变色、畸形植物病害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四个生物防治原理:抗菌作用、重寄生作用、竞争作用、交互保护作用、拮抗作用物理防治方法:汰除、热处理、辐射、嫌气处理、拒避化学防治:原理: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免疫作用;方法:种苗处理、土壤处理、植株施药、熏蒸、储藏期处理.六个:植物病害检疫、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植物病毒的化学特性:主要指核酸的类型、核酸的链数、核酸的分子质量、核酸在病毒粒体中百分含量.植物病毒的繁殖方式:复制增殖.病毒的侵染途径:微伤口、昆虫传播.病毒的结构: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病症的分类:粉状物、霉状物、颗粒状物、菌核、脓状物.抗病性机制:按照发生时期:抗接触、抗侵入、抗扩展、抗损害按抗病机理:结构抗病性、生物化学抗病性抗病性类型:按抗病能力免疫、抗病、耐病、感病、避病按寄主跟植物特异关系:垂直抗病性、水平抗病性菌物的一般性状:营养体:菌丝、吸器;繁殖体:孢子菌物的营养体为菌丝,包括有隔菌丝、无隔菌丝.真菌的营养菌丝可以形成:吸器、附着胞、附着枝、假根、菌套、菌网.真菌的菌组织结构:子座、菌核、菌索.卵菌门病害:黄瓜-月季霜霉病、十字花科锈病接合菌门病害:桃、百合软腐病子囊菌门病害:葡萄、瓜类白粉病、菌核病子囊菌门一般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壳外有附属丝;子囊结构:子囊壳、子囊、子囊孢子担子菌门病害:小麦腥黑穗、小麦散黑穗、大麦、玉米黑粉病、禾本科锈病半知菌门病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水稻瘟病,棉花、瓜类炭疽病锈菌的孢子类型:性孢子、锈孢子、冬孢子、夏孢子、担孢子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统称为病原物病原物:真菌、细菌、植原体、螺原体、线虫病原物的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植原体、螺原体.病原物分类:专性寄生物、强寄生物、弱寄生物、严格腐生物病原物越冬或越夏的场所: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病株残体,土壤,土杂肥,昆虫,杂草病原物的传播方式:自然动力传播气流、雨水、昆虫和其他动物传播、主动传播、人为因素传播原核生物的繁殖方式:裂殖.细菌:裂殖;植原体:裂殖,出芽裂殖.原核生物分类:薄壁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疵壁菌门.原核生物侵入方式:被动侵入;侵入途径:自然孔口、伤口、介体线虫形态:梨形,近圆形,有雌雄同形、雌雄异形两类.线虫生活史中三种虫态:卵、幼虫、成虫.有寄生性和致病性线虫的四大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发达、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发达线虫虫体分两个部分:体壁:从外至内由角质膜、下皮层、肌肉层组成作用:保持体形、保护体腔、调节呼吸、收缩运动体腔.线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孤雌生殖植物线虫活体营养生物,分为外寄生、内寄生外寄生线虫:仅以口针穿刺到寄主组织内吸食,而虫体留在植物体外内寄生线虫:全部进入植物体内吸食,有的固定在一处寄生,但多数在寄生过程中是移动的根据线虫在寄主体内的生活方式分为:定居型、迁移型.菟丝子是茎寄生,列当是根寄生。
农业植物病理学
5. 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各省农业科学、
农业院校学报等中文刊物 6. Phytopathology, Plant pathology, Plant disease 等外文刊物
7. 网上资料
保护植物健康生长,减少病害损失,增加农民收入, 是每一个植物保护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三 如何学好这门课 ?Fra bibliotek1 充分重视,提高兴趣; 2 结合生产,活学活用;
3 注重自学,加强复习;
4 带着问题,主动学习。
四 重要参考资料
1.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植病卷)方中达 农业出版社
2.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下册)农业出版社
3. 中国植物保护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4. 植物病理学、蔬菜病理学、果树病理学等书籍
3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几个病例
小麦条锈病:1950年中国损失60亿kg
玉米小斑病1970年美国损失 150亿公斤玉米
上述两个病害都曾经造成历史上的大饥荒
FAO统计,世界上农作物每年因病害损 失12%左右,蔬菜和果树作物高达30-40%;
我国每年防治植物病害的费用高达几十 亿元,挽回损失200多亿元。
二 教学计划和讲授方法
1 教学计划:
共 80学时 ( 讲课:实验=1:1) 本学期60学时, 下学期 20学时, 3+3 周的教学实习
2. 教学方法:
1) 讲课与实验、现场教学、实 习 、课外学习等环节 相 结合 ; 2) 讲课、讨论、提问、辅导相结合;
3) 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
4) 突出重点,强调自学。
讲授内容
• 粮食作物病害: Chpter1. 水稻病害 Chpter2. 麦类病害 Chpter3. 杂粮病害 Chpter1. 薯类病害 • 经济作物病害: Chpter5. 棉花病害 Chpter6. 油料病害 Chpter7. 烟草病害 • 蔬菜作物病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其他 • 果树作物病害: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其他
农业植物病理学重点
1. 水稻恶苗病的初侵染源是(主要是带菌种子,其次是病稻草,以分生孢子越冬)。
2. 叶瘟典型病斑分为三部一线即(外层-黄色晕圈中毒部)、(内圈-褐色坏死部)、(中央-灰白色崩溃部)和(病斑两端中央叶脉变褐-坏死线)。
3. 稻白叶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有(病稻草{老病区主要} )、(病稻桩)和(带菌谷种{新病区主要} )。
4. 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是(灌浆期)。
5. 小麦散黑穗病菌的初侵染来源是(带菌种子{以休眠菌丝越冬} ),防治的中心措施是(种子处理)。
6. 小麦纹枯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田间菌核和病残体中菌丝体)。
7. 棉花枯、黄萎病的初侵染来源(无再侵染),在新病区主要是(带菌棉籽),而在老病区主要是(带菌病残体、土壤和土杂肥)。
8. 大豆胞囊线虫的越冬胞囊内的卵孵化以(二龄)幼虫侵入寄生根。
9. 甘蓝型油菜病毒病在叶片上的症状有(黄斑型)、(枯斑型)和花叶型三种,而白菜型油菜其典型症状是在苗期产生(明脉{花叶} )和(畸形{矮化僵死} )。
10. 山芋黑斑病防治措施中的一留二浸三高指的是(一留$无病留种地%、二浸 $药剂浸种薯、种苗%、三高 $高温育苗、高剪苗和高温处理贮藏% )。
第一篇水稻病害1.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症状类型:苗瘟、叶瘟(病斑类型: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褐点型)叶枕瘟、节瘟、颈穗瘟、谷粒瘟等纹枯病(水稻三大病害之首)白叶枯病(细菌病害)症状类型:叶枯型、急性型、中脉型、凋萎型、黄叶型水稻三种检疫病害:霜霉病、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水稻上没有的病害:白粉病、炭疽病、锈病、溃疡病2.水稻纹枯病菌以什么形式在哪些场所越冬?在田间如何传播?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
菌核随水传播,受季候风的影响多集中在下风向的田角,田面不平时,低洼处也有较多的菌核,因而这些地方最易发现病株。
3.影响稻曲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化学药剂防治应掌握在水稻的什么时期?温度,湿度,降雨,光照,其中湿度和降雨影响最大。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材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材以下是一些关于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材推荐:1. 《现代农业植物病理学》(原书名:Modern Agriculture and Plant Pathology)- R. C. Agarwal, S. K. Raychaudhuri and S. N. Raychaudhuri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病原体、植物病害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内容,并涵盖了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2. 《农业植物病理学》(原书名: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 D. O. Hughes, M. L. Woods and A. E. Watkinds 该教材重点介绍了农业植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植物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植物病害的流行病学等内容,适合作为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入门教材。
3. 《农业植物病理学导论》(原书名:Introduction to Plant Pathology)- R. X. Hoisington该教材介绍了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病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具体的病害进行了案例分析和讨论。
4. 《农业植物病理学与病原微生物》(原书名: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and Microbiology)- K. Subramanian该教材重点介绍了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生理特性以及与植物的互作关系,并讨论了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体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
5. 《农业植物病原学原理》(原书名:Principles of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G. H. Agrios该教材全面介绍了植物病原体的生活史、传播途径以及对植物的致病机制,并讨论了病害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以上是一些较为经典和常用的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教材进行学习。
同时也建议参考教授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获取更多的指导和参考资料。
农业植物病理学
第一节霜霉病1、危害作物:霜霉病主要危害蔬菜和果树。
2、危害部位:主要危害叶片、幼果和新梢。
3、病原菌分类: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菌科的真菌。
4霜霉菌主要特点:全部是植物的专性寄生菌,且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5、传播方式:孢子囊随气流传播,频繁再侵染。
6、发病条件:凉爽潮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黄瓜霜霉病1、俗称:跑马干、黑毛。
2、发病速度:在适宜地温湿度条件下,病情发展快,几天时间便可蔓延到全田,致使叶片枯黄。
3、损失程度:如防治措施不当,造成提前拉秧,损失极大。
4、症状:黄瓜霜霉病叶面多角形病斑连片,叶背面呈黑褐色霉层,病斑湿度大时荫湿。
5、黄瓜霜霉病诊断要点:黄瓜霜霉病主要有两大特点:①呈多角形的黄褐色病斑,不穿孔。
②叶背面长有一层灰黑色或紫黑色的霉,这是区别于黄瓜其它病害最主要的症状。
6、霜霉病的传播途径:1)保护地:有温室、塑料棚地区周年均可种植黄瓜,病菌在叶片上越冬或越夏。
2)北方露地:北方冬季不种黄瓜地区,靠季风从邻近地区把霜霉病菌吹来。
3)感病叶片:病菌主要侵染功能叶片,嫩叶和老叶受害少。
4)传播途径:霜霉病菌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其次是雨水和昆虫。
7、霜霉病的发病条件:1)温湿度。
霜霉病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重①温度: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6-24℃,低于15℃或高于28℃,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
②湿度:高湿是发病最重要的条件,湿度越大孢子囊形成越快,数量越多。
2)结露和露时:①结露:黄瓜霜霉菌的萌发和侵入,一定在黄瓜叶面上有水滴或水膜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否则病菌会干死,病害不会发生。
露水是黄瓜叶面水的主要来源。
②露时:当温度在15-20℃时,2小时露时就可以侵染,但是很少,侵染的高峰是 6小时露时。
因此,条件满足时,一个晚上就可以侵染两次,这是保护地霜霉病流行快的原因。
3)浇水①如果阴天或雨天浇水,黄瓜霜霉病发生严重。
②若浇水次数多,或大水漫灌,造成湿度很大,利于霜霉病发生发展,病害就重。
农业植物病理学
稻瘟病:无性态为稻梨孢菌,属半知菌亚门。
有性态为稻卵孢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
水稻纹枯病:有性态为瓜亡革菌,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
无性态为茄丝核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水稻白叶枯病(或细菌性条斑病):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细菌,黄单胞菌属。
水稻粒黑粉病:病原物为狼尾草腥黑粉菌,担子菌亚门腥黑粉菌属。
水稻胡麻斑病:无性态为稻平脐蠕孢霉,有性世态为宫部旋孢腔菌。
稻曲病:有性态属子囊菌门麦角菌属真菌。
无性态属无性菌类绿核菌属。
小麦条锈病: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担子菌门柄锈菌属真菌。
小麦杆锈病: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担子菌门柄锈菌属真菌。
小麦叶锈病:隐匿柄锈菌小麦专化型,担子菌门柄锈菌属真菌。
小麦赤霉病: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门赤霉属真菌,无性态为禾谷镰孢。
小麦白粉病:有性态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串珠状粉孢菌小麦全蚀病:为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门顶囊壳属。
小麦纹枯病:为禾谷丝核菌,属无性菌类丝核菌属;玉米大斑病:无性态为大斑凸脐蠕孢,属无性菌类凸脐蠕孢属。
有性态为大斑刚毛座腔菌,属子囊菌门刚毛座腔菌属真菌。
玉米小斑病: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属无性菌类平脐蠕孢属。
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属子囊菌门旋孢腔菌属真菌。
玉米纹枯病: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属无性菌类丝核菌属。
有性态为瓜亡革菌,属担子菌门亡革菌属真菌。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属无性菌类弯孢霉属棉花枯萎病:尖镰孢萎焉专化型,属无性菌类尖镰孢属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孢和黑白轮枝孢,属无性菌类轮枝孢属。
葡萄霜霉病:葡萄生单轴霜霉,属藻界卵菌门轴霜霉病番茄叶霉病:黄褐孢霉菌,属无性菌类褐孢霉属。
番茄灰霉病:灰葡萄孢,属无性菌类葡萄孢属。
番茄早疫病:致病疫霉,属藻界卵菌门疫霉属。
黄瓜霜霉病:古巴假霜霉,属藻界卵菌门假霜霉属卵菌。
农业植物病理学-精品课件
18
二、病状类型: 1、变色discolor:黄化、花叶、红叶 2、坏死necrosis:植物细胞和组织死亡, 表现出各种斑点。 ❖在叶片上:角斑、梭斑、条斑、园斑、 轮纹斑。 ❖在茎干上表现出:疮痂、溃疡;病斑联 合可造成:叶枯、枝枯、茎枯、穗枯等;
作关系、病害流行的时空变化规律、病 害的预测预报、防治策略和措施。
4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
•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定义 • 第二节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
5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定义
•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
因素)的作用,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 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多种病理变化, 甚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这种现象称 之为植物病害。
37
•
•
绪论
• 一、自然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共生 共栖 颉颃 寄生
38
• 二、寄生性和致病性: • 1、寄生性、寄生物、寄主:一种生
物从其它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 为寄生性,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parasite, 而被寄生的生物称为寄主host
• 2、腐生性、腐生物:一种生物从死的
生物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为腐 生性,这种生物称腐生物saprophyte
59
❖真菌的有性孢子类型:
•①休眠孢子囊 resting sporangium: • 由两游动配子结 合形成合子,再形 成休 眠孢子囊;萌 发时减数分裂,释 放出单倍体的游动 孢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植物病理学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其农业文明也历史悠久。
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也出现了专业的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农业作物和花卉的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害虫对植物以及植物对害虫的影响。
它也讨论植物病理学检测、诊断、防治和病害预防控制的知识。
此外,农业植物病理学还研究农药的有效性以及植物病原体抗药性。
农业植物病理学有助于我们了解关于野生植物和农业植物的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寄生虫等病原体,从而帮助农民准确地诊断和控制各种病害,有效地在农业生产中挽救作物损失。
为了深入了解农业植物病理学,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各种病原体的情况。
病原体可以分为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寄生虫等,它们都可能对植物造成伤害,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如果植物受到病害影响,我们要进行病害诊断。
一般来说,根据病害症状,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病原体是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寄生虫等,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种类,确定害虫的具体病原体。
有了病原体的识别,我们针对性地将对此病原体有效的防治措施应用到农业植物上,这也是病害预防和控制的重要环节。
目前,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是农药,它们可以有效控制害虫,但有时也会损害我们种植的植物。
因此,应当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度使用。
此外,有些植物病原体对农药产生了抗性,这也是农药疗效不足
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农业植物病理学上也涉及植物病原体的抗药性的研究,并制定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以防止农药的使用不当。
本文所讨论的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涉及植物病原体、病害诊断、防治措施以及农药使用等知识的学科,是农业生产中害虫防治和植物病害控制的重要学科。
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良好的成果,有助于充分发挥植物的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