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寻址

合集下载

s7寻址方式,直接寻址,间接寻址,指针使用

s7寻址方式,直接寻址,间接寻址,指针使用

偏移量0.0不起作用。输出Q10.0 等于8.7 (AR1) 加偏移量1.1。结果是10.0 ,而不是9.8,参见指针格式。
存储区域交叉寻址例程
在存储区域交叉寻址中,指针中包含指示存储区域的信息(例子中为 I 和 Q)。
L P#I8.7 把指针值及存储区域标识装载到累加器1
1. 直接地址:例如I0.0,Q1.7,PIW256,PQW512,MD20,T15,C16,DB1.DBB10,L10.0等
2. 符号寻址:例如qq,ww.aa等
二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16位指针,例如OPN DB[MW2]
LAR1 把存储区域I 和地址8.7装载到AR1
L P#Q8.7 把指针值和地址标识符装载到累加器1
LAR2 把存储区域Q和地址8.7装载到AR2
A [AR1,P#0.0] 查询输入位I8.7的信号状态
存储区域内部寻址例程
指针不包含指示存储区域的信息:
L P#8.7 把指针值装载到累加器1
LAR1 把指针从累加器1装载到AR1
A I[AR1,P#0.0] 查询I8.7的信号状态
= Q[AR1,P#1.1] 给输出位Q10.0赋值
32位指针,例如A I[MD0]
寄存器间接寻址:32位指针,例如A I[AR1,P#0.0],A [AR1,P#0.0]
1.2 S7-300/400寻址方式图解
2 如何使用指针
指针用来指向一个地址。使用这种寻址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实现变址。
A I[MD2] 查询I8.7的信号状态
= Q[MD2] 给输出位Q8.7赋值
存储区域内部寻址及交叉寻址
程序中采用这些寻址方式的语句包含一个指令以及下列内容:地址标识符、地址寄存器标识符、偏移量。地址寄存器(AR1、AR2)及偏移量必须写在方括号内。

S7-200SMART间接寻址

S7-200SMART间接寻址

S7-200 SMART 间接寻址一、间接寻址概念:1、间接寻址是指用指针来访问存储区的数据。

指针以双字的形式存储其它存储区的地址,只能将V 存储单元、L 存储单元或累加器寄存器(AC1、AC2、AC3)用作指针。

注意:S7-200 SMART CPU 允许指针访问下列存储区:I、Q、V、M、S、AI、AQ、SM、T(仅限当前值)和C(仅限当前值)。

不能使用间接寻址访问单个位或访问HC、L 或累加器存储区。

2、指针存储的就是存储器的内存地址或编号,如下所示,VB0表示的是一个存储器,而内存地址:16#08000000则就是VB0这个存储区所对应的内存地址,通过对这个内存地址的改变就可以实现对不同的存储区的访问,这就是间接寻址的过程。

3、间接寻址的使用过程主要分为建立指针,改变指针,通过指针实现存储器三步骤。

二、建立指针:要创建指针,用“&”符号加上要访问的存储区地址可建立一个指针,必须使用“移动双字”指令,将间接寻址的存储单元地址移至指针位置。

注意:修改指针的值时,请记住调整所访问数据的大小:访问字节时,指针值加1;访问定时器或计数器的字或当前值时,指针值加2;访问双字时,指针值加4。

三、修改指针:对指针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可以实现对存储地址的改变,如图所示通过对指针进行加法操作来改变指针中的所存的数据,该数据指向的是PLC中存储器的内存地址。

四、通过指针对数据进行存取:当指针的内容修改完后,需要根据修改后的指针的内容访问对应的存储区的数据,此时指令中的操作数是指针是,应该在操作数前面加上“*”号。

例程1.通过指针访问数据表所实现的功能:索引号VW1008=0时,将指定的配方0(VB100~VB104) 数据传送到(VB1500~VB1504) 索引号VW1008=1时,将指定的配方1(VB105~VB109) 数据传送到(VB1500~VB1504) 索引号VW1008=2时,将指定的配方2(VB110~VB114) 数据传送到(VB1500~VB1504) 索引号VW1008=3时,将指定的配方3(VB115~VB119) 数据传送到(VB1500~VB1504)例程2.通过指针存储数据表所实现的功能:索引号VW1008=0时,将(VB1500~VB1504)数据传送到指定的配方0(VB100~VB104) 索引号VW1008=1时,将(VB1500~VB1504)数据传送到指定的配方1(VB105~VB109) 索引号VW1008=2时,将(VB1500~VB1504)数据传送到指定的配方2(VB110~VB114) 索引号VW1008=3时,将(VB1500~VB1504)数据传送到指定的配方3(VB115~VB119)例程3.通过地址偏移量来访问V存储区数据所实现的功能:本例程可以实现对区任意字节数据的访问。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 (2)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 (2)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地址的概念】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 等)。

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的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我们知道,在PLC中划有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定确切的大小。

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不存在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1、存储的区域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比如:A其中的A是指令符,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

这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

DB X 200 . 0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

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又可以写成:地址标识符+ 确切的数值单元【间接寻址的概念】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给定指令操作的地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在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直接寻址。

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象上面所说的,A ,就是直接寻址,对于A这个指令来说,就是它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

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 ,A T[DBW100]。

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 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地址,这两个语句中的MD100和DBW100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

间接由此得名。

西门子的间接寻址方式计有两大类型:存储器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

S7-1200 间接寻址

S7-1200 间接寻址

S7-1200的间接寻址需要通过数据块中的数组来实现。

指令FieldRead通过索引(又称为下标)变量从数组中读取数值,指令FieldWrite 通过索引变量向数组中写数值,使用这两条指令可以实现间接寻址。

索引变量是间接寻址中的地址指针,它的值是要读写的数组元素的索引值。

地址指针就像收音机调台的指针,改变指针的位置,指针指向不同电台。

改变地址指针中的索引值,指针“指向”数组不同的元素。

间接寻址的优点是可以在程序处理期间,通过改变指针的值动态地修改指令中的地址。

首先生成一个名为“数据块1”的全局数据块DB2,在数据块中生成名为“数组1”的数组Array[1..10] of Int,其元素的数据类型为Int。

这两条指令没有列入指令列表和高级指令列表,编程时将收藏夹中的空逻辑框插入程序,点击其中红色的“??”,打开下拉式列表框,可以看到列表框底部的指令FieldWrite或FieldRead。

点击生成的指令框中的“???”,用列表设置要写入或读取的数据类型为Int(见下图)。

两条指令的参数MEMBER的实参必须是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数据块1”.数组1[1]。

指令的输入参数索引值“INDEX”是要读写的数组中的元素的下标,数据类型为DINT(双整数)。

参数“VALUE”是要写入数组元素的值或要读取的数组元素的值。

下图中的FieldWrite指令将常数25写入数组1中的元素“数组1[3]”。

FieldRead指令读取数组元素“数组1[3]”的值,将它保存到MW20。

改变INDEX 的值,可以读写别的数组元素的值。

循环程序用来完成大量的重复的操作。

S7-1200没有像S7-300的LOOP那样的循环程序专用的指令,为了编写循环程序,可以用FieldRead指令实现间接寻址,用普通指令来编写循环程序。

生成一个名为“循环程序”的项目。

首先生成全局数据块DB1,在DB1中生成有10个字节元素的数组,设置各数组元素的初始值。

单片机的几种寻址方式

单片机的几种寻址方式

单片机的几种寻址方式
寻址就是寻找指令中操作数或操作数所在的地址。

所谓寻址方式,就是如何找到存放操作数的地址,把操作数提取出来的方法。

通常指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MCS-51 系列单片机寻址方式共有七种: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立即数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位寻址。

1、寄存器寻址
寄存器寻址是指操作数存放在某一寄存器中,指令中给出寄存器名,就能得到操作数。

寄存器可以使用寄存器组R0~R7 中某一个或其它寄存器(A,B,DPTR 等)。

例如:
MOV A,R0 ;(R0 )→A
MOV P1,A ;(A)→P1
ADD A, R0 ;(A)+(R0) →A。

微机原理寻址方式

微机原理寻址方式

微机原理寻址方式
一、直接寻址
直接寻址是指微处理器从指令队列直接检索出一个指令,而另一种方法是间接寻址。

在直接寻址中,指令的参数是指令中内置的,指令的地址也是内置的。

这意味着,如果需要加载参数或者变更指令的地址,需要在另外的单元中完成。

因此,直接寻址是最简单易用的一种寻址方式,只要执行指令即可,不需要进行其他的复杂计算。

在微机原理中,直接寻址的一些指令如下:MOV,XCHG,JMP,CALL,RET等。

二、间接寻址
间接寻址是指微处理器从指令队列检索出的指令中,指令的参数可以在指令本身外面的处显示,而指令的地址可以在指令本身内部显示。

这意味着,在间接寻址中,需要计算参数和指令的地址,以便执行指令。

在微机原理中,一些间接寻址指令是:MOV[BX],M[BX]等。

三、基址寻址
基址寻址是一种特殊的间接寻址。

这种形式的寻址方式用于将一切基本操作符(包括引用操作数,存取操作码及一些常数)映射到一个寻址空间中。

这种寻址方式在微机原理中很常见,例如:MOVAL,[BX+SI],MOV[BX+SI],AL等。

四、索引寻址
索引寻址是一种特殊的间接寻址,这种寻址方式允许微处理器以索引(例如指令中的一些寄存器)来定位操作数。

间接寻址和直接寻址的区别

间接寻址和直接寻址的区别

间接寻址和直接寻址的区别寄存器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区别:⼀、存放的地址不同寄存器直接寻址指令直接包含有操作数的有效地址(偏移地址),即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

⽽指令以寄存器中的内容为地址,该地址的内容为操作数,即寄存器间接寻址⽅式中,寄存器内存放的是操作数的地址,⽽不是操作数本⾝。

⼆、寄存器对象不同寄存器直接寻址对象为内部数据寄存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寄存器间接寻址对象为R0、R1、DPTR,⽤前⾯加@表⽰,如@R0、@R1、@DPTR。

扩展资料:直接寻址⽅式:在指令格式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在内存的地址ID 。

在通常情况下,操作数存放在中,所以,其将由数据DS和指令中给出的有效地址直接形成,但如果使⽤段超越前缀,那么,操作数可存放在其它段。

直接寻址⽅式常⽤于处理内存单元的数据,其操作数是内存变量的值。

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的寻址⽅式称为直接寻址。

寻址对象为:1、内部数据存储器,在指令中以直接地址表⽰;2、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在指令中⽤寄存器名称表⽰。

寄存器间接寻址⽅式:以寄存器中的内容为地址,该地址的内容为操作数的寻址⽅式称为寄存器间接寻址。

能够进⾏寄存器间接寻址的寄存器有:R0、R1、DPTR,⽤前⾯加@表⽰,如@R0、@R1、@DPTR。

寄存器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包括内部数据存储器和外部数据存储器。

由于内部数据存储器共有128字节,因此⽤⼀字节的R0和R1可间接寻址整个空间。

⽽外部数据存储器最⼤可达64K,仅R0或R1⽆法寻址整个空间,为此需要由P2端⼝提供外部RAM⾼8位地址,由R0或R1提供低8位地址,由此共同寻址64K字节范围。

也可⽤16位的DPTR寄存器间接寻址64K字节存储空间。

参考资料来源:寄存器直接寻址-百度百科寄存器间接寻址-百度百科。

间接寻址

间接寻址

使用存储器间接寻址,要寻址的变量的地址位于一个地址(存储单元)中。

使用存储器间接寻址的程序语句包含如下部分:•指令(比如:OPN,A,L,等等。

)•地址标识符(DB,C ,T ,I ,QW ,MD ,等等。

)•以及一个[变量],该变量必须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这个变量包含指令要访问的操作数地址(指针)。

根据所使用的地址标识符,指令将以这种特定的[变量]格式,将所存储的数据看做成字指针或者双字指针。

带有16位指针的指令可以使用16位指针来寻址定时器、计数器、或块(DB、FC、FB)。

所有的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都可以用间接寻址访问。

为了对定时器,计数器,或块寻址,需使用如T、C、DB、DI、FB、FC这些区域标识符。

寻址的操作数的地址存储在一个字中。

一个数据块既可以用DB寄存器打开,也可以用DI寄存器打开。

当间接打开数据块时(DB/DI),如发现指针内容为零,则DB/DI 寄存器也以值“0”装入,装入0值时不会触发错误。

逻辑块调用可以借助于UC或CC指令(而非CALL)直接进行寻址,但是这些块不能包含任何块参数或静态变量。

这种字指针被看作一个整数(0 ... 65 535),它指的是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块(DB,DI)或逻辑块(FC,FB)的号。

直接寻址使用直接寻址,存储单元地址可以直接包含在指令中,也就是说,地址标识符指明了指令所要处理数值的地址。

符号寻址在控制程序中,可以进行绝对地址寻址(比如:I 1.0)或进行符号地址寻址(比如“开始信号”)。

符号地址是使用名称来代替绝对地址。

使用有意义的名称使程序的可读性增强。

不过,在使用符号寻址时,要注意区分局部符号(在块的声明部分)和全局符号(符号表)。

间接寻址使用间接寻址,可以寻址那些只有在程序运行时才确定其地址的地址标识符。

例如,通过间接寻址,可以对程序的一些部分进行反复扫描(循环编程),由此,每次扫描所用到的地址被赋予不同的地址数值。

关于间接寻址,要注意区分以下两种情况:•存储器间接寻址:寻址的地址指针位于用户储存器存储单元里(比如MD30)。

8种寻址方式算法

8种寻址方式算法

8种寻址方式算法
寻址方式是计算机指令系统中的一种指令,用于指示程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以下是8种常见的寻址方式:
1.立即寻址:操作数直接包含在指令中,即操作码后面紧跟的是
操作数本身。

2.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存储在寄存器中,指令指定寄存器名。

3.间接寻址:操作数的有效地址通过寄存器间接给出,指令指定
寄存器名。

4.相对寻址: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程序计数器的当前值与位移量
之和。

5.变址寻址:操作数是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加上一个偏移量。

6.基址寻址: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基址寄存器和位移量之和。

7.多重寻址:一个指令中同时使用多个操作数地址来源。

8.堆栈寻址: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堆栈指针寄存器和位移量之
和。

以上是8种常见的寻址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用于满足不同的数据处理需求。

内存寻址的方式

内存寻址的方式

内存寻址的方式内存寻址的方式是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存取的基本方法,它决定了计算机如何将数据存储到内存中,并且在需要时如何从内存中读取数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内存寻址方式。

1. 直接寻址直接寻址是最简单的内存寻址方式,也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在直接寻址中,CPU通过将数据的地址直接传递给内存控制器,从而实现对内存的读取或写入操作。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但缺点是地址空间有限,无法处理大于地址空间的数据。

2. 间接寻址间接寻址是通过使用一个指针或地址寄存器来间接访问内存中的数据。

CPU首先从指针或地址寄存器中读取一个内存地址,然后再通过该地址去访问内存中的数据。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间接地访问内存中的数据,适用于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但缺点是需要多次访问内存,速度相对较慢。

3. 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是一种特殊的间接寻址方式,它使用一个寄存器来存储内存地址。

CPU首先从寄存器中读取一个地址,然后再通过该地址去访问内存中的数据。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但缺点是寄存器的数量有限,无法处理大量的地址。

4. 基址寻址基址寻址是一种常见的寻址方式,它使用一个基址寄存器来存储内存地址的起始位置。

CPU通过将基址寄存器中的值与偏移量相加,得到实际的内存地址。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处理大量的地址,适用于处理数组或数据结构,但缺点是需要多次计算地址,速度相对较慢。

5. 变址寻址变址寻址是一种常见的寻址方式,它使用一个变址寄存器来存储内存地址的偏移量。

CPU通过将变址寄存器中的值与基址相加,得到实际的内存地址。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处理不同偏移量的地址,适用于处理多维数组或数据结构,但缺点是需要多次计算地址,速度相对较慢。

6. 相对寻址相对寻址是一种常见的寻址方式,它使用一个相对地址来访问内存中的数据。

CPU通过将相对地址与当前指令的地址相加,得到实际的内存地址。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在程序中使用相对地址,简化了程序的编写,但缺点是需要多次计算地址,速度相对较慢。

10种寻址方式的定义

10种寻址方式的定义

10种寻址方式的定义寻址方式是指计算机系统用来定位并访问存储单元或数据的方式。

以下是常见的一些寻址方式:1.直接寻址(Direct Addressing):直接使用给定地址或指针来访问内存中的数据或指令。

2.间接寻址(Indirect Addressing):使用存储在一个地址或寄存器中的地址来访问数据,间接地定位到实际的数据存储位置。

3.相对寻址(Relative Addressing):使用相对于当前指令或指针的地址偏移量来定位数据,常用于访问数组或其他数据结构的元素。

4.基址寻址(Base Addressing):使用一个基址寄存器和一个偏移量来计算地址,定位到存储单元。

5.索引寻址(Index Addressing):通过一个索引寄存器的值和一个基地址来计算地址,以定位到数组或表中的元素。

6.变址寻址(Displacement Addressing):通过将寄存器中的地址与立即数相加或相减来计算目标地址。

7.间接相对寻址(Indirect Relative Addressing):通过使用相对地址来访问存储单元,但是该地址指向的是另一个存储位置的地址。

8.堆栈寻址(Stack Addressing):使用栈指针来访问栈中的数据,通常用于函数调用和返回时保存和恢复数据。

9.寄存器寻址(Register Addressing):直接使用CPU内部的寄存器地址来访问数据或指令。

10.变量寻址(Variable Addressing):在编程语言中,通过使用变量名来访问和操作变量的值。

这些寻址方式在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编程范式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特点,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中有效地定位和访问数据。

七种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七种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七种寻址⽅式(寄存器间接寻址⽅式)
操作数在存储器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SI、DI、BX和BP等四个寄存器之⼀来指定,称这种寻址⽅式为寄存器间接寻址⽅式。

该寻址⽅式物理地址的计算⽅法如下:
寄存器间接寻址⽅式读取存储单元的原理如图所⽰。

在不使⽤段超越前缀的情况下,有下列规定:
若有效地址⽤SI、DI和BX等之⼀来指定,则其缺省的段寄存器为DS;
若有效地址⽤BP来指定,则其缺省的段寄存器为SS(即:堆栈段)。

例:假设有指令:MOV BX,[DI],在执⾏时,(DS)=1000H,(DI)=2345H,存储单元12345H的内容是4354H。

问执⾏指令后,BX的值是什么?
解:根据寄存器间接寻址⽅式的规则,在执⾏本例指令时,寄存器DI的值不是操作数,⽽是操作数的地址。

该操作数的物理地址应由DS和DI的值形成,即:
PA=(DS)*16+DI=1000H*16+2345H=12345H。

所以,该指令的执⾏效果是:把从物理地址为12345H开始的⼀个字的值传送给BX。

其执⾏过程如图所⽰。

间接寻址有什么好处

间接寻址有什么好处

间接寻址有什么好处
最近对西门子PLC的间接寻址功能学的一知半解,不知道为什么要用间接寻址,用直接寻址不是也可以吗,干嘛非要搞得那么复杂拐那么多弯搞个间接寻址,我知道它的存在肯定有它的优点,还请用过的多指点指点.
最佳答案
间接寻址有什么好处?
简单地讲,比如不同地址执行同一程序用间接寻址最简单。

通过一实例来说明,例如:
将PIW128-PIW137,共100个字送入DB10中:
如果用直接寻址,一取一送两个指令要重复100遍。

如用变址:
在OB1:
OPNDB10//打开DB10
LP#128.0//初始读指针
LAR1
LP#0.0//初始写指针
LAR2
L100//1100个字的循环计数为初值
M001:TMB10//计数值送入MB10
LPIW[AR1,P#0.0]//按读指针指示的地址读数据
TDBW[AR2,P#0.0]//按写指针指示的地址写数据
+AR1P#2.0//读指针指向下一数据地址
+AR2P#2.0//写指针指向下一数据地址
LMB10//取循环计数值
LOOPM001//循环计数值如为0则结束循环;如不为0减1后则转向标号为M001的语句,继续循环。

这是一个简单实例,如果不同地址执行同一程序,这个程序是一复杂的过程则更能显示应用变址的好处·。

单片机指令的寻址方式及其应用

单片机指令的寻址方式及其应用

单片机指令的寻址方式及其应用在单片机程序设计中,寻址方式是指用于访问或者定位内存中数据或指令的方法。

单片机指令的寻址方式有多种,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立即寻址等。

不同的寻址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在实际应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直接寻址直接寻址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寻址方式之一。

在直接寻址中,指令中包含的是操作数的直接地址。

当单片机执行该指令时,直接从内存中取出该地址对应的数据或指令进行操作或执行。

直接寻址适用于需要直接操作内存数据的场景,通过指定地址可以直接读取或写入数据。

例如,假设有一条指令LOAD A, 0x10,表示将内存地址为0x10的数据加载到寄存器A中。

单片机在执行该指令时,会直接从内存的0x10地址中读取数据并将其存入寄存器A中。

直接寻址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直观,缺点是地址空间有限,不能处理较大范围的数据。

二、间接寻址间接寻址是通过指令中给出的地址,再根据该地址所指向的存储单元获取数据或指令。

间接寻址适用于需要通过指针或者索引来访问数据的场景。

例如,假设有一条指令LOAD A, [0x10],表示将从内存地址0x10所指向的地址中读取数据,并将其存入寄存器A中。

在执行该指令时,单片机会首先读取0x10地址中存储的数据,得到实际的数据地址,然后再根据该地址从内存中读取数据。

间接寻址的优点是灵活性高,可以通过间接地址来访问复杂的数据结构,但是需要多次访存,运行效率较低。

三、寄存器寻址寄存器寻址是指指令中直接使用寄存器作为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在寄存器寻址中,指令中给出的操作数就是寄存器中的值,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操作。

例如,有一条指令ADD A, B,表示将寄存器A中的值与寄存器B中的值相加,并将结果存入寄存器A中。

寄存器寻址的优点是非常快速,因为数据直接存储在寄存器中,不需要额外的访存操作。

但是由于寄存器数量有限,只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情况。

四、立即寻址立即寻址是指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的值的寻址方式。

SIEMENSSTEP7间接寻址

SIEMENSSTEP7间接寻址
比较
02 Siemens Step7 中的间接寻址
Step7 中的间接寻址方式
01
间接寻址是通过间接地址指针来访问存储单元的寻址方 式。在 Step7 中,间接寻址主要应用于数组、结构体等 复杂数据类型的访问。
02
间接寻址通过使用指针变量来间接指向目标数据,从而 实现数据的间接访问。
03
间接寻址的地址计算涉及指针变量的值计算,以确定目 标数据的实际地址。
Siemens Step7 间 接寻址
目录
• 间接寻址简介 • Siemens Step7 中的间接寻址 • 间接寻址的编程示例 • 间接寻址的优缺点 • 间接寻址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间接寻址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间接寻址简介
01
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
间接寻址是一种在编程中通过间接变量访问实际变量的 方法。在Siemens Step7中,间接寻址允许我们通过间 接变量来访问数据块中的数据。
间接寻址的地址计算
01
地址计算是间接寻址中关键的一步,它涉及到指针 变量的值调整和偏移计算。
02
地址计算通常涉及加减运算,以根据指针变量当前 指向的地址,计算出目标数据的实际地址。
03
地址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类型的大小和字节顺 序,以确保正确访问目标数据。
间接寻址的指令应用
01
间接寻址在 Step7 中广泛应用于指令操作,如数据块读写、结 构体访问等。
数据块访问权限问题
总结词
在Step7中,数据块访问权限问题也是一个常见问题,可能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访问数据 块。
详细描述
当使用间接寻址时,如果访问的数据块没有正确的访问权限,程序将无法读取或写入数 据块。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程序员需要确保数据块具有正确的访问权限,并且在使用间

S7-1200 间接寻址

S7-1200 间接寻址

S7—1200的间接寻址需要通过数据块中的数组来实现.指令FieldRead通过索引(又称为下标)变量从数组中读取数值,指令FieldWrite 通过索引变量向数组中写数值,使用这两条指令可以实现间接寻址.索引变量是间接寻址中的地址指针,它的值是要读写的数组元素的索引值.地址指针就像收音机调台的指针,改变指针的位置,指针指向不同电台。

改变地址指针中的索引值,指针“指向”数组不同的元素。

间接寻址的优点是可以在程序处理期间,通过改变指针的值动态地修改指令中的地址。

首先生成一个名为“数据块1”的全局数据块DB2,在数据块中生成名为“数组1”的数组Array[1。

.10] of Int,其元素的数据类型为Int.这两条指令没有列入指令列表和高级指令列表,编程时将收藏夹中的空逻辑框插入程序,点击其中红色的“??”,打开下拉式列表框,可以看到列表框底部的指令FieldWrite或FieldRead。

点击生成的指令框中的“???”,用列表设置要写入或读取的数据类型为Int(见下图)。

两条指令的参数MEMBER的实参必须是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数据块1”。

数组1[1]。

指令的输入参数索引值“INDEX”是要读写的数组中的元素的下标,数据类型为DINT(双整数)。

参数“VALUE"是要写入数组元素的值或要读取的数组元素的值。

下图中的FieldWrite指令将常数25写入数组1中的元素“数组1[3]”.FieldRead指令读取数组元素“数组1[3]”的值,将它保存到MW20。

改变INDEX的值,可以读写别的数组元素的值.循环程序用来完成大量的重复的操作。

S7-1200没有像S7—300的LOOP那样的循环程序专用的指令,为了编写循环程序,可以用FieldRead指令实现间接寻址,用普通指令来编写循环程序.生成一个名为“循环程序"的项目。

首先生成全局数据块DB1,在DB1中生成有10个字节元素的数组,设置各数组元素的初始值。

一文彻底搞懂间接寻址——指针可以很简单

一文彻底搞懂间接寻址——指针可以很简单

⼀⽂彻底搞懂间接寻址——指针可以很简单间接寻址是使⽤指针访问存储器中数据的寻址⽅式,⼀般可结合算法进⾏处理数据,间接寻址过程可分三个步骤:建⽴指针,指针操作和传送数据。

01建⽴指针指针定义为包含另⼀个存储位置地址的双字存储地址。

编程时,先确定好被寻址的存储区域(例如MB10⾄MB20)。

确定好指针初始指向的地址(例如MB10),做法:此存储地址名称前加⼀个符号 “&”,只能⽤下列存储区: I、Q、V、M、S、T(仅限当前值)、C(仅限当前值)、SM、AI 和 AQ,例如&MB10;然后设定⽤于存储被寻址的存储地址(&MB10)的存储地址(指针),但只能使⽤V存储区,L存储区和累加器寄存器(AC1、AC2、AC3)⽤作指针,例如⽤AC1;最后通过“移动双字”(MOV_DW)指令,将被寻址的存储地址(&MB10)移⾄指针位置(AC1),提个醒:程序运⾏时,AC1保存不是数据,⽽是被指向的存储地址MB10。

02指针操作建⽴好指针后,若想实现数据的交换与计算,需要对指针的值进⾏修改,该采⽤何种数据类型的算数运算呢?如果采⽤累加器当指针,则⽆限制(所以建议⽤累加器当指针),如果⽤V或L存储区,则需要双整数运算指令,如下图所⽰。

(图1)此外,对指针的偏移⼤⼩也有规定,依据第⼀步你确定好的被寻址的存储区域(例如MB10⾄MB20)数据类型来确定:假设指针初始指向数据区的第⼀个地址。

若是字节,指针值必须加1,即可指向下⼀个地址(MB11);若是字(例如MW10⾄MW20),指针值必须加 2,即可指向下⼀个地址(MW12),若指针加1,即将指向MW11;若是双字(例如MD10⾄MD20),指针值必须加 4,即可指向下⼀个地址(MD14),若指针加1,即将指向MD11。

⼀定要注意,不然指针就乱指了!03传送数据当操作指针偏移到需要的位置时(⽬标数据),即可进⾏数据处理;通过在指针(AC1)前⾯输⼊⼀个星号“*”(*AC1),然后可使⽤传送指令(MOV_B、MOV_W和MOV_D)或算数运算等指令,将指针指向的存储地址的数值进⾏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地址的概念】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等)。

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的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我们知道,在PLC中划有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定确切的大小。

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不存在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1、存储的区域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比如:A Q2.0其中的A是指令符,Q2.0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

这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2.0: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DBX200.0。

DB X 200 . 0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

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又可以写成:地址标识符 + 确切的数值单元【间接寻址的概念】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给定指令操作的地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在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直接寻址。

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象上面所说的,A Q2.0,就是直接寻址,对于A这个指令来说,Q2.0就是它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

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 ,A T[DBW100]。

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 ] 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地址,这两个语句中的MD100和DBW100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

间接由此得名。

西门子的间接寻址方式计有两大类型:存储器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存储器间接寻址的地址给定格式是:地址标识符+指针。

指针所指示存储单元中所包含的数值,就是地址的确切数值单元。

存储器间接寻址具有两个指针格式:单字和双字。

单字指针是一个16bit的结构,从0-15bit,指示一个从0-65535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的存储区域的编号。

双字指针是一个32bit的结构,从0-2bit,共三位,按照8进制指示被寻址的位编号,也就是0-7;而从3-18bit,共16位,指示一个从0-65535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的字节编号。

指针可以存放在M、DI、DB和L区域中,也就是说,可以用这些区域的内容来做指针。

单字指针和双字指针在使用上有很大区别。

下面举例说明:L DW#16#35 //将32位16进制数35存入ACC1T MD2 //这个值再存入MD2,这是个32位的位存储区域L +10 //将16位整数10存入ACC1,32位16进制数35自动移动到ACC2T MW100 //这个值再存入MW100,这是个16位的位存储区域OPN DBW[MW100] //打开DBW10。

这里的[MW100]就是个单字指针,存放指针的区域是M区,MW100中的值10,就是指针间接指定的地址,它是个16位的值!--------L L#+10 //以32位形式,把10放入ACC1,此时,ACC2中的内容为:16位整数10 T MD104 //这个值再存入MD104,这是个32位的位存储区域A I[MD104] //对I1.2进行与逻辑操作!=DIX[MD2] //赋值背景数据位DIX6.5!--------A DB[MW100].DBX[MD2] //读入DB10.DBX6.5数据位状态=Q[MD2] //赋值给Q6.5--------A DB[MW100].DBX[MD2] //读入DB10.DBX6.5数据位状态=Q[MW100] //错误!!没有Q10这个元件---------------------------------------------------------------------------------------------------从上面系列举例我们至少看出来一点:单字指针只应用在地址标识符是非位的情况下。

的确,单字指针前面描述过,它确定的数值是0-65535,而对于byte.bit这种具体位结构来说,只能用双字指针。

这是它们的第一个区别,单字指针的另外一个限制就是,它只能对T、C、DB、FC和FB进行寻址,通俗地说,单字指针只可以用来指代这些存储区域的编号。

相对于单字指针,双字指针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它不仅可以对位地址进行寻址,还可以对BYTE、WORD、DWORD寻址,并且没有区域的限制。

不过,有得必有失,在对非位的区域进行寻址时,必须确保其0-2bit为全0!总结一下:单字指针的存储器间接寻址只能用在地址标识符是非位的场合;双字指针由于有位格式存在,所以对地址标识符没有限制。

也正是由于双字指针是一个具有位的指针,因此,当对字节、字或者双字存储区地址进行寻址时,必须确保双字指针的内容是8或者8的倍数。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上述例子中的A I[MD104] 为什么最后是对I1.2进行与逻辑操作。

通过L L#+10 ,我们知道存放在MD104中的值应该是:MD104: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10当作为双字指针时,就应该按照3-18bit指定byte,0-2bit指定bit来确定最终指令要操作的地址,因此: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10 = 1.2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2>【地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在先前所说的存储器间接寻址中,间接指针用M、DB、DI和L直接指定,就是说,指针指向的存储区内容就是指令要执行的确切地址数值单元。

但在寄存器间接寻址中,指令要执行的确切地址数值单元,并非寄存器指向的存储区内容,也就是说,寄存器本身也是间接的指向真正的地址数值单元。

从寄存器到得出真正的地址数值单元,西门子提供了两种途径:1、区域内寄存器间接寻址2、区域间寄存器间接寻址地址寄存器间接寻址的一般格式是:〖地址标识符〗〖寄存器,P#byte.bit〗,比如:DIX[AR1,P#1.5] 或 M[AR1,P#0.0] 。

〖寄存器,P#byte.bit〗统称为:寄存器寻址指针,而〖地址标识符〗在上帖中谈过,它包含〖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

但在这里,情况有所变化。

比较一下刚才的例子:DIX [AR1,P#1.5]X [AR1,P#1.5]DIX可以认为是我们通常定义的地址标识符,DI是背景数据块存储区域,X是这个存储区域的尺寸符,指的是背景数据块中的位。

但下面一个示例中的M呢?X只是指定了存储区域的尺寸符,那么存储区域符在哪里呢?毫无疑问,在AR1中!DIX [AR1,P#1.5] 这个例子,要寻址的地址区域事先已经确定,AR1可以改变的只是这个区域内的确切地址数值单元,所以我们称之为:区域内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相应的,这里的[AR1,P#1.5] 就叫做区域内寻址指针。

X [AR1,P#1.5] 这个例子,要寻址的地址区域和确切的地址数值单元,都未事先确定,只是确定了存储大小,这就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区域间的不同地址数值单元以给定的区域大小进行寻址,所以称之为:区域间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相应的,这里的[AR1,P#1.5] 就叫做区域间寻址指针。

既然有着区域内和区域间寻址之分,那么,同样的AR1中,就存有不同的内容,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AR的格式】地址寄存器是专门用于寻址的一个特殊指针区域,西门子的地址寄存器共有两个:AR1和AR2,每个32位。

当使用在区域内寄存器间接寻址中时,我们知道这时的AR中的内容只是指明数值单元,因此,区域内寄存器间接寻址时,寄存器中的内容等同于上帖中提及的存储器间接寻址中的双字指针,也就是:其0-2bit,指定bit位,3-18bit指定byte字节。

其第31bit固定为0。

AR:0000 0000 0000 0BBB BBBB BBBB BBBB BXXX这样规定,就意味着AR的取值只能是:0.0 ——65535.7例如:当AR=D4(hex)=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01 0100(b),实际上就是等于26.4。

而在区域间寄存器间接寻址中,由于要寻址的区域也要在AR中指定,显然这时的AR 中内容肯定于寄存器区域内间接寻址时,对AR内容的要求,或者说规定不同。

AR:1000 0YYY 0000 0BBB BBBB BBBB BBBB BXXX比较一下两种格式的不同,我们发现,这里的第31bit被固定为1,同时,第24、25、26位有了可以取值的范围。

聪明的你,肯定可以联想到,这是用于指定存储区域的。

对,bit24-26的取值确定了要寻址的区域,它的取值是这样定义的:区域标识符26、25、24位P(外部输入输出)000I(输入映像区)001Q(输出映像区)010M(位存储区)011DB(数据块)100DI(背景数据块)101L(暂存数据区,也叫局域数据)111如果我们把这样的AR内容,用HEX表示的话,那么就有:当是对P区域寻址时,AR=800xxxxx当是对I区域寻址时,AR=810xxxxx当是对Q区域寻址时,AR=820xxxxx当是对M区域寻址时,AR=830xxxxx当是对DB区域寻址时,AR=840xxxxx当是对DI区域寻址时,AR=850xxxxx当是对L区域寻址时,AR=870xxxxx经过列举,我们有了初步的结论:如果AR中的内容是8开头,那么就一定是区域间寻址;如果要在DB区中进行寻址,只需在8后面跟上一个40。

84000000-840FFFFF指明了要寻址的范围是:DB区的0.0——65535.7。

例如:当AR=840000D4(hex)=1000 01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01 0100(b),实际上就是等于DBX26.4。

我们看到,在寄存器寻址指针 [AR1/2,P#byte.bit] 这种结构中,P#byte.bit又是什么呢?【P#指针】P#中的P是Pointer,是个32位的直接指针。

所谓的直接,是指P#中的#后面所跟的数值或者存储单元,是P直接给定的。

这样P#XXX这种指针,就可以被用来在指令寻址中,作为一个“常数”来对待,这个“常数”可以包含或不包含存储区域。

例如:● L P#Q1.0 //把Q1.0这个指针存入ACC1,此时ACC1的内容=82000008(hex)=Q1.0★ L P#1.0 //把1.0这个指针存入ACC1,此时ACC1的内容=00000008(hex)=1.0● L P#MB100 //错误!必须按照byte.bit结构给定指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