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讲解
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经验,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笔记:
重点难点释疑
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有其特定的涵义,它是指一种借贷行为,表示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这种借贷行为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且这种付出只是使用权的转移,所有权并没有转移,偿还性和支付利息是它的基本特征。

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它不同于商品买卖。

在商品买卖中,价值进行对等转移和运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卖者售出商品,获得等值的货币;买者付出货币,得到商品。

但是在信用即借贷活动中,贷者把一部分货币或商品给予借者,借者并没有同时对贷者进行任何形式的价值补偿。

其本身就包含了信用风险。

2.如何从历史的角度认识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是指以取得高额利息为特征的一种信贷活动,是最原始的信用形态。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
要正确看待高利贷信用,应从三个层次进行把握:
首先要把握高利贷产生的历史根源与基础。

高利贷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当时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人们开始采用还本付息方式借贷。

因当时剩余产品有限,可贷资财极少,借入者只有付出高额利息才能得到急需的商品和货币。

这是高利贷产生的历史根源。

高利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信用形式。

当时小生产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是其存在的客观基础。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小生产者的经济极不稳定,其生活常常陷入窘迫境地。

而且他们还背负各种苛捐杂税的负担。

为维持简单再生产不得不向高利贷者告贷。

高利贷的另一个贷放对象是奴隶主和封建主,他们为维持荒淫无度的奢侈生活或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不顾高利去借高利贷。

由于高利贷的借者不是为了获得追加资本进行经营,而只是为了获得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所以只能忍受高利盘剥。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第三,应正确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进行斗争原因在于:高利贷的利率过高,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运转,不能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加上高利贷者竭力维护其赖以生存的小生产方式的保守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斗争的中心是把利率降至平均利润率之下,迫使高利贷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

反对高利贷的斗争最初利用立法.宗教来限制高利盘剥,但因许多官吏.宗教机构本身就是高利贷者,收效不大。

后来新兴资产阶级主要通过建立新式银行制度,以低利率放款支持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击败了高利贷,迫使其转变为新式银行。

可见,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确立使高利贷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使高利贷失去了活动领域和势力。

因此,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银行制度发达的地方,高利贷就无立足之地;反之,高利贷仍有活动的空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
一、初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

2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
.3试卷结构与分值:单选题(1分x10、判断题(1分x10、名词解释(4分x4、计算分析题(10分x2、证明与问答题(8分x2、论述题(14分x2、专业英语
(20+20+10。

二、初试考试科目与参考书目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公司理财》——罗斯
专业英语不指定参考书目
注意:除了贸大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上规定的两本参考书外,才思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其他的参考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斟酌使用:蒋先玲的《货币银行学》,贸大自己的书,书中理论阐述透彻且有条理,很好地结合中国实际,名词解释、论述简答以及选择判断多会从中出题,一定要好好把握。

.胡庆康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和黄达的《金融学》可作为补充。

.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建议看看课后习题。

.蒋屏《公司理财》,贸大自己的书,非常浅显,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当做入门学习。

沈素萍的《金融英语阅读教程》,贸大自己的书,注意里面的金融术语。

2015年考研专业课复习安排及方法
问题一:专业课复习的复习进度及内容安排
回答一:专业课的复习通常在9月或者更早就要开始了,集中复习一般放在11月-12月左右。

在复习的初期主要是对课程的大致内容进行了解,大概要拿出一个月的时间对所有的内容进行一下梳理,最好所有的章节的大概内容都在脑中留有印象,然后再结合历年试题,掌握命题的重点,把考过的知识点以及考过几遍都在书上做出标记,把这些作为复习的重点。

接下来的就是熟记阶段,这个阶段大概要持续两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日子里要通过反复的背记来熟练掌握专业课的知识,理清知识脉络。

专业课的辅导班也通常会设在10月初或者11月,如果报了补习班,可以趁这个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复习结果,并且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点的印象。

在面对繁多的复习内容的时候,运用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考研最后冲刺的一个月里,要对考试的重点以及历年试题的答题要点做进一步的熟练。

并用几份历年试题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
进行一下模拟,掌握考试时的答题进度。

专业课的命题非常灵活,有的题在书上找不到即成的答案,为了避免所答非所问,除了自己总结答案之外,还要查阅一下笔记或者辅导书上是否有答案,或者直接去找命题、授课的老师进行咨询,这样得来的答案可信度也最高。

在和老师咨询的过程中,除了能够获得试题的回答要点,更重要是能够从中掌握分析试题的方法,掌握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正确的回答问题,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问题二:专业课复习中需要获得的资料和信息以及这些资料和信息的获取方法
回答二:1. 专业课复习中需要获得的资料和信息专业课的资料主要包括专业辅导书、课程笔记、辅导班笔记以及最重要的历年试题(因为毕竟是考上的学长学姐整理经验和教训都有的。

如果这些都搜集全的话,就可以踏踏实实的开始复习了。

专业辅导书是复习的出发点,所有的考试的内容都是来源如此,但是通常专业辅导书都是又多又厚的,所以要使我们复习的效率最大化,就要运用笔记和历年试题把书本
读薄。

如前所述,专业课试题的重点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所以仔细研究历年试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掌握出题点和命题思路,并根据这些重点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复习的时间。

2. 专业课资料和信息的来源考研时各种各样的信息,如辅导班,参考书,以及最新的考研动态,并不是一个人就能顾及到的,在一些大的考研网站上虽然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但是有关的专业的信息还是来自于学校内部同学之间的交流。

毕竟考生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要放在学习上。

专业课信息最重要的来源就是刚刚结束研究生考试的的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已经顺利通过考试,所以他们的信息和考试经验是最为可靠的。

笔记和历年试题都可以和认识的师兄师姐索取,或者和学校招生办购买。

由于专业课的考试是集中在一张试卷上考查很多本书的内容,所以精练的辅导班笔记就比本科时繁多的课程笔记含金量更高。

考生最好能找到以前的辅导班笔记,或者直接报一个专业辅导班,如的专业课辅导班,由专业课的老师来指导复习。

另外,也可以尝试和师兄师姐们打听一下出题的老师是谁,因为出题的老师是不会参加辅导的,所以可以向出题的老师咨询一下出题的方向。

问题三: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回答三:专业课的内容繁多,所以采用有效的复习的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任何一个会学习的学生,都应该是会高效率地学习的人。

与其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小和尚念经”般的在桌边捱过“有口无心”的半天时间,还不如真正有效的学习两个小时,用其余的时间去放松自己,调节一下,准备下一个冲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你一定很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复习效果最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合理安排时间。

通常都是把需要背记的内容放在每天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且每门持续背诵的时间不能安排的过长。

专业课的许多知识都要以记忆为基础。

记忆的方法,除了大家熟悉的形象记忆法,顺口溜等之外,还有就是“阅读法”,即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当作一篇故事,就像看故事一样看他几遍,记住大概的“情节”,每次重复看时就补上上次没记住或已经忘记的部分。

这样经常看就会慢慢记住了,而且记的很全面。

因为现在专业课考试的题目很
少有照搬书本上的答案,大部分的题都要求考生自己去归纳分析总结,所以对书上的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对考试时的发挥很有帮助;另一种是“位置法”即以段落为单位,记住段落的前后位置。

看到相关题目时,那一页或几页书就会出现在脑海里,使人在答题中不会遗漏大的要点。

这两种方法都能让你全面整体的掌握课本的知识。

在这之后要做的就是提纲挈领,理出一个知识的脉络。

最好的办法就充分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的目录,考生可以在纸上把每一章的小标题都列上,再把具体每一个标题所涉及的知识一点点的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把遗漏的部分补上,重点记忆。

这样无论考查重点或是一些较偏的地方,我们都能够一一应付。

但是对于概念这种固定化的知识点,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记忆,默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我们很多同学都是不大喜欢动手,可能他们会默背或小声朗读要背记的内容几个钟头,但是不愿意写半个小时。

殊不知古人所说的“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遭”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