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方法
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方法
![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ef367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7.png)
❖ 明确规定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器材进行清点、 交换。
❖ 避免反复装卸减少污染环节,统一封闭容器的使用 管理。(回收人员自己装机,再次清点)
分类
❖ 污染回收到消毒供应室 污染区后进行器械清洗、 消毒前的操作过程。主 要包括:器材的清点、 核查、清洗前的准备 (内镜、穿刺针、电 锯)。
手工清洗适用范围
❖ 机械清洗难以去除的污渍,在使用机械清洗 之前,采用手工清洗方法进行预处理。
❖ 针对性地去除器械上湿性、干性的血渍、污 渍、锈迹、水垢、化学药剂残留、医用胶残 留等。
❖ 不能采用机械清洗方法的精密、复杂器械。 如:软式内镜、电动工具等。
手工清洗注意事项
❖ 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 ❖ 去除干固的污渍应先用酶清洗剂浸泡,再刷洗。 ❖ 刷洗操作时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气溶胶产生。 ❖ 管腔类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开
❖ 先浸泡于1mol/LNaOH中60min,浸泡时拆卸为最小单位, 注意个人防护,防止污染扩散,所有器械必须完全浸泡在消 毒液液面以下,带管腔的器械要将消毒液充满整个管腔。
❖ 浸泡后,按照一般器械处理流程清洗、消毒、漂洗、干燥、 包装器械。
❖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134℃138℃/18min,132℃/30min,121℃/60min。
热消毒、机械热力消毒。
一、术语和定义
❖ 清洗: 是指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附着的 污物(包括血液、组织、蛋白质等)及部分微生物 的过程。
❖ 包括以下步骤: 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 注意: 要有一定的温度、时间、压力
一、术语和定义
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方法
![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7fa6c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2.png)
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方法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在各个医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非常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方法。
一、清洁消毒清洁消毒是医护人员管理医疗器械的基本要求,也是常见的清洗方式,可有效去除表面附着的有机质、油污、灰尘和细菌。
1.手动清洁消毒手动清洁消毒是常见的清洁方式,通常先将器械表面沾湿,加入去污剂,搓洗以去除摆脱的污物,之后使用肥皂水或中性清洁剂洗净,最后使用清水冲洗表面,继续用洁净干净的纱布擦拭,以消除残留物,完成后再用飘散碘或十氧化二大到2%浓度(适用于硬质表面)进行消毒。
2.机器清洁消毒医院通常采用的高压蒸汽清洗消毒机、工业洗消机等可以非常有效地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消毒。
这种方式具有清洁消毒速度快、效率高、消毒程序精确可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但对于医疗器械的切割力、镀层、或遇水易生锈的器械不适宜使用机器清洁消毒。
二、灭菌处理方法1.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医院中最常见有效的灭菌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器械放入高压蒸汽锅内,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灭菌。
该方式能够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些塑胶制品容易开裂或者脆化,某些手术手套、防护服等材料不能使用高压蒸汽灭菌。
2.低温等离子灭菌法低温等离子灭菌法是一种相对新型的灭菌方式,它克服了高压蒸汽灭菌方式的局限性,可以对复杂型、高切割力的器械和敏感性较强的高粱器械进行灭菌。
使用这种方法灭菌可以减少器械损坏的风险,免去握器械的人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时被高温伤害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在灭菌过程中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3.臭氧灭菌法臭氧灭菌法是对部分敏感器械的灭菌效果较好,例如呼吸机、呼吸管、呼吸过滤器、人工肺等,臭氧灭菌做每次需要40分钟左右,常温下使用。
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和灭菌效果好等特点,因此臭氧灭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灭菌。
医疗器械及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医疗器械及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1bc16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7d.png)
核磁共振仪器、CT设备、DR设备
湿式擦拭
1.一次性消毒湿巾;
2.75%乙醇。
2次/日
按厂家说明书要求
输液架
清水湿式擦拭
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每日至少1次,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二、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方法
范围
消毒对象
日常清洁
消毒
清洁消毒频次
备注
环
境
物
表
床单元(床、床头柜、椅子等)
2.采取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用。
每个房间1个拖把头
清洁剂/消毒剂使用严禁“二次浸泡”
备注:
1.表格中所列举消毒剂种类仅为推荐,所有符合消毒效果要求的有效消毒剂均可选用,具体可参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4号)。
2.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首选消毒湿巾或经消毒液规范浸泡后的布巾擦拭,不宜采取喷洒消毒方式。
地面
1.湿式清扫;
2.清水或加清洁剂湿式清洁。
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1.≥2次/日;
2.污染时随时消毒。
1.擦拭地面地巾不同病室及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2.清洁剂/消毒剂使用严禁“二次浸泡”(指将使用后已污染的清洁用具再次浸泡)。
空气
1.开窗通风;
2.自然通风不良时,使用空气消毒器。
1.1次/日;
2.污染时随时擦拭消毒。
公共诊疗区域物体表面(门、桌、椅子、门把手、电源开关等)
清水或加清洁剂湿式清洁
1.一次性消毒湿巾;
2.75%乙醇;
3.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1.≥2次/日;
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方法
![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37d7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9.png)
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确的清洁与消毒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方法,以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医疗器械清洁的重要性医疗器械的清洁是保证手术和治疗过程的基础。
清洁的医疗器械可以有效预防并控制感染病例的发生,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此外,定期清洁还可以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二、医疗器械的清洁方法1. 水洗清洁水洗清洁是最常用的清洁方法之一。
使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将器械浸泡于清洁液中,然后用软刷子轻轻擦洗。
注意避免器械受力过大,以免损坏器械的表面。
清洗完成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2. 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清洗是一种利用高频超声波振动作用产生的微小气泡形成的冲击力进行清洗的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作用,能够将难以清洁的器械表面的污垢彻底清除,从而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3. 蒸汽清洁蒸汽清洁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汽的物理作用将器械表面的尘垢和病原微生物迅速杀灭,达到清洁和消毒的目的。
这种方法无需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且效果显著。
但是,需要注意遵循正确的操作指南,避免蒸汽对人员和器械造成伤害。
三、医疗器械的消毒方法1. 热湿消毒热湿消毒是将医疗器械浸泡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使用专用的消毒设备进行消毒的方法。
在消毒过程中,需要确保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热湿消毒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耐热医疗器械。
2.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将医疗器械暴露在有效浓度的化学消毒剂中,通过化学反应破坏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命活动能力,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醋酸、过氧化氢和含氯制剂等。
在进行化学消毒前,需要先将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洁,然后按照消毒剂的浓度和时间要求进行消毒。
3. 气体消毒气体消毒是一种利用气体消毒剂将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的方法。
常用的气体消毒剂包括乙烯氧化物和过氧化氢等。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知识大全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c0b68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c.png)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知识大全医疗器械包含临床诊断治疗和医学试验等医学领域的全部使用器械,器械在使用后会遭受严重污染,大部分器械带有血迹、干燥的分泌物等,需要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保证临床所需器械的正常供应。
那么手术器械使用后如何进行消毒灭菌呢?如何才能保证灭菌达标呢?这是很多民众关心的问题。
同时也是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重视的问题,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知识。
1.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具体流程首先是去污区的工作,回收后的医疗物品到达去污区后,工作人员会先对用过的器械数量进行仔细清点,保障器械附件的完整性,一场手术用到的手术器材从几十件到上百件不等,这也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需迅速核对器材数量,将损坏的器械准确找出。
然后将器材进行分类整理,分类好的物品器械要先进行手工初步清洗,或有序放到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干净,这属于第二步清洗消毒环节。
清洗消毒会用到酶液清洗剂、除锈剂和润滑剂等,经过360度预清洗、洗涤、漂洗等环节后可将器械上的污染物有效去除,最后施行高温干燥来消毒,整个流程在50分钟左右。
清洗完毕后就进入下一个器械物品的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此时要认真分类包装所有的器械以及敷料,这也是对人员能力的一个考验。
工作人员有时需要借助放大镜来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如查看其有无存在锈渍、污渍、血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再用医用润滑剂做好器械保养工作。
对发现的那些清洗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器械需要二次处理,功能损毁或存在严重锈蚀的器械需要立即维修或做报废处理,同时对于带电源类额的器械要做好绝缘性能的安全检查。
确定无误后再根据种类、规格和数量对器械包中的物品进行配包,最终双人核对,确定没有问题时再打包。
打包后经空锅BD检测合格后,消毒员会根据要求来装载器械物品,敷料包竖放,灭菌容易的金属物会在下层放置,而灭菌有难度的大包会在上层放置,这样做有助于蒸汽进到里面而让空气及时排出。
器械类型不同,灭菌方式也不一样。
医疗器械清洁与消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清洁与消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d30a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a.png)
医疗器械清洁与消操作规程医疗器械清洁与消毒操作规程在医疗行业中,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操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无菌操作、传染病预防和患者安全等重要问题。
为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清洁与消毒的操作规程。
一、器械清洁的原则与方法1. 清洁原则医疗器械清洁的原则是彻底清除器械表面的可视和不可视的物质,以防止细菌的存留和传播。
清洁操作应符合以下原则:(1)用适当的方法和清洗剂清洁器械表面。
(2)遵循清洁的步骤和程序,确保每一步都得到很好的执行。
(3)使用清洁区域和设备,确保无菌条件。
2. 清洁方法(1)手动清洗法:将医疗器械放入清洗槽中,用清洗剂和刷子进行清洗。
清洗槽的温度和浓度应符合要求。
(2)超声波清洗法:将医疗器械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通过超声波震荡使污物分离。
超声波清洗的时间和温度应符合要求。
(3)机械清洗法:使用机械清洗器进行清洗,确保器械表面的彻底清洁。
二、器械消毒的原则与方法1. 消毒原则医疗器械消毒的原则是彻底杀灭或抑制器械表面的病原微生物,以防止感染和传播。
消毒操作应符合以下原则:(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根据不同的器械材质和用途。
(2)遵循消毒的步骤和程序,确保每一步都得到很好的执行。
(3)使用消毒区域和设备,确保无菌条件。
2. 消毒方法(1)热消毒法:使用高温蒸汽或热水进行消毒。
需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确保消毒的效果。
(2)化学消毒法:使用氧化剂、醇类、醛类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需要注意浓度和接触时间的控制,以确保消毒的效果。
(3)辐射消毒法:使用紫外线或电离辐射进行消毒。
需要注意剂量和接触时间的控制,以确保消毒的效果。
三、器械清洁与消毒的操作流程1. 器械清洁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检查清洁区域、设备和工具是否符合要求,准备清洗剂和刷子等清洁工具。
(2)清洁准备:将待清洗的器械分类和分组,按照清洁方法的要求进行准备。
(3)清洁操作: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和工具,按照清洁方法的步骤和程序进行清洗。
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208eb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7.png)
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医院必须严格执行以下制度:一、清洗制度1.清洗对象:所有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包括内镜、窥镜、手术器械、各种穿刺针、注射器、体温计等。
2.清洗时间: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应及时清洗,避免污物干燥,增加清洗难度。
3.清洗人员:指定专业人员进行清洗,并进行培训,确保清洗质量。
4.清洗剂: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清洗剂。
(1)手工清洗:使用软毛刷、清洁布等手工工具,按照器械的清洗指南进行清洗。
(2)机械清洗:使用专业的清洗设备,如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等。
6.清洗质量控制:定期检查清洗后的医疗器械,确保清洗彻底,无污物残留。
二、消毒制度1.消毒对象:所有清洗后的医疗器械,特别是高度危险物品,如手术器械、内镜等。
2.消毒时间:清洗后的医疗器械应立即进行消毒,避免再次污染。
3.消毒人员:指定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并进行培训,确保消毒质量。
4.消毒剂: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和病原体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1)化学消毒:使用化学消毒剂,如75%酒精、碘酊、氯化物溶液等。
(2)物理消毒:使用高温蒸汽、紫外线辐射等物理方法进行消毒。
6.消毒质量控制:定期检测消毒后的医疗器械,确保消毒效果达到规定标准。
三、灭菌制度1.灭菌对象:所有消毒后的医疗器械,特别是高度危险物品,如手术器械、内镜等。
2.灭菌时间:消毒后的医疗器械应立即进行灭菌,避免再次污染。
3.灭菌人员: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灭菌,并进行培训,确保灭菌质量。
4.灭菌剂: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和病原体特性选择合适的灭菌剂。
(1)高压蒸汽灭菌: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如高压锅、灭菌箱等。
(2)化学灭菌:使用化学灭菌剂,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
(3)物理灭菌:使用高温蒸汽、紫外线辐射等物理方法进行灭菌。
6.灭菌质量控制:定期检测灭菌后的医疗器械,确保灭菌效果达到规定标准。
如何正确清洁和消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清洁和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何正确清洁和消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清洁和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8cfd6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b.png)
如何正确清洁和消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清洁和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正确清洁和消毒医疗器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引言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是保障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的必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清洁和消毒的方法,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正确操作,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二、医疗器械清洁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清洁剂: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和使用环境,选择对杀菌、洗净效果好的适用清洁剂。
常见的清洁剂有酒精、氯己定、含氯类消毒剂等。
2. 预处理:在清洁之前,应先将医疗器械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较大的污物、过渡介质等。
可使用清水流洗或采用专用设备进行预处理。
3. 清洁方法选择:根据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选择不同的清洁方法。
一般可采用刷洗、浸泡、超声波清洗等方式。
4. 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同的清洁方法对应的温度和时间也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参数。
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医疗器械损坏或清洁效果不佳。
三、医疗器械消毒的方法1. 根据医疗器械的种类和材料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高温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等。
不同的消毒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杀菌效果。
2. 消毒剂选择:根据医疗器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消毒剂应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对医疗器械本身无损害。
3. 正确操作消毒设备:在使用消毒设备进行消毒时,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包括控制温度、时间、浓度等参数。
四、医疗器械清洁和消毒的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在进行医疗器械清洁和消毒时,医护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止污染和受伤。
2. 正确存储和标识:已清洁和消毒的医疗器械应进行正确的存储和标识,以便下次使用。
避免与未清洁或已过期的医疗器械混淆。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器械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清洁设备的工作状态、消毒设备的正常运行等,以确保清洁和消毒效果。
4. 注重培训和宣传: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其对医疗器械清洁和消毒的认知和操作技能,减少操作错误。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834c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b.png)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医疗器械是医疗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传染病传播风险。
为了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医疗机构必须建立适当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本文将讨论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三个方面的制度。
清洗医疗器械的清洗是制度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器械表面的污垢和污染物,减少细菌和病毒的存在。
清洗过程应该遵循以下步骤:1. 分类和分拣:将医疗器械按照类型和特性进行分类,确保每个器械都能得到适当的清洗处理。
2. 原位清洗:对于可进行原位清洗的器械,应根据其使用频率和特性,选择适当的清洗方法,如手工清洗或清洗机清洗。
3. 预处理:在进行清洗之前,应先将器械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将可拆卸零件拆下,并进行初步冲洗,以确保器械表面上的大部分污垢被去除。
4. 清洗剂选择:根据器械的种类和特性,选择适合的清洗剂。
清洗剂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对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5. 清洗程序:按照医疗机构的制度和要求,进行规范的清洗程序。
这可能包括使用刷子、海绵或清洗机等工具,同时保持适当的清洗时间和温度。
消毒医疗器械的消毒是为了杀灭残留在器械表面的细菌和病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消毒的步骤如下:1. 消毒剂选择:根据器械的种类和特性,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医疗机构应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消毒剂。
2. 消毒过程:按照器械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化学消毒、热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
3. 消毒环境:确保消毒环境的卫生和洁净。
消毒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 消毒时间和浓度:根据消毒剂的要求,确保器械在规定的时间和浓度下进行消毒。
灭菌医疗器械的灭菌是为了杀死器械表面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孢子等。
灭菌的步骤如下:1. 灭菌剂选择:根据器械的种类和特性,选择适合的灭菌剂。
医疗机构应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灭菌剂。
医疗器械消方法及注意事项
![医疗器械消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731a9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9.png)
医疗器械消方法及注意事项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然而,医疗器械的使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消毒和清洁问题。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旨在帮助医疗工作者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一、常见的医疗器械消毒方法1. 热水消毒法:将待消毒的器械浸入已经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中,通过水的高温杀灭细菌和病毒。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比较耐高温的器械,如金属制品等。
2. 蒸汽消毒法:将器械放入蒸汽消毒器中,提高温度和湿度,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消灭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比较耐高温和湿热的器械。
3. 紫外线消毒法:通过紫外线照射,使细菌和病毒失去繁殖能力。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不产生致病性废气等优点,适用于一些敏感器械,如光学器械等。
4. 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消毒剂对器械进行清洁和消毒。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有过氧化氢、酒精和氯化物等。
使用化学消毒剂需要根据具体器械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
二、医疗器械消毒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不同的医疗器械对消毒条件和消毒方法有不同的要求,医疗工作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要考虑到器械的材质、形状、功能等因素,确保消毒效果和器械的完整性。
2. 按照消毒剂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同的消毒剂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医疗工作者需要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注意掌握其稀释比例、浸泡时间和温度等参数,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杀菌作用。
3. 器械的清洁和预处理:在进行器械消毒之前,需要对器械进行清洁和预处理。
清洁过程要注重去除器械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物,可以使用清洗剂、刷子等进行清洗。
预处理过程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超声波清洗,以提高器械的清洁度和消毒效果。
4. 注意消毒环境和操作条件:医疗器械消毒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环境和操作条件的卫生和洁净程度。
医疗工作者应在经过培训和指导后进行操作,遵循操作规范,注重个人卫生,做好手部卫生防护和穿戴防护用品。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流程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8a5d65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c.png)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医疗器械就像战场上的武器,要是不干净、不消毒,那可就会给患者带来大麻烦。
这清洗消毒的事儿啊,可不能含糊。
先说说清洗吧。
医疗器械刚用完的时候,上面可能沾满了各种脏东西,有血渍、组织碎片啥的。
就好比你做完饭,锅碗瓢盆上全是油污一样,得好好清理。
清洗的时候,要用专门的清洗液,这清洗液就像超级清洁剂,能把那些顽固的脏东西都给弄下来。
把医疗器械放在合适的容器里,倒入清洗液,然后就像你刷碗一样,用软刷子轻轻地刷。
那些缝隙和小孔的地方可得特别注意,不能让脏东西藏在里面,就像你清理墙角的灰尘,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小角落。
不过可不能用太大的力气,不然把器械弄坏了,那可就不好了,这器械可是很精密的,就像那种昂贵的手表,稍微不小心就可能弄坏了。
清洗完了就得消毒了。
消毒就像是给医疗器械来一场彻底的大扫除,把那些看不见的病菌都给消灭掉。
有很多种消毒的方法呢。
比如说高温消毒,这就像是把医疗器械放在大太阳下暴晒,只不过温度更高。
把医疗器械放在高温消毒设备里,让高温把病菌都烤死。
但是有些器械可经不起这么高的温度,就像有些娇弱的花不能暴晒一样。
那这时候就可以用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就像是给医疗器械泡个药浴,用合适的消毒剂浸泡一定的时间。
不过这消毒剂的浓度得掌握好,太浓了可能会腐蚀器械,太淡了又杀不死病菌,就像你炒菜放盐,放多了太咸,放少了没味。
还有一种消毒方法是紫外线消毒。
这紫外线就像小超人,能钻进那些病菌的身体里把它们消灭掉。
把医疗器械放在紫外线灯下照射,让紫外线把病菌都给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紫外线消毒也有局限性,有些地方可能照射不到,这时候就得结合其他消毒方法了。
在整个清洗消毒过程中,操作人员也得注意自身的防护。
毕竟那些脏东西和病菌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像你打扫卫生的时候也得戴个手套一样。
操作人员要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手套,防止被感染。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完了之后,还得检查呢。
看看有没有清洗不干净的地方,有没有被损坏的地方。
医疗器械清洁与消操作规范
![医疗器械清洁与消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2037c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9.png)
医疗器械清洁与消操作规范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疗器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需遵循一系列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本文将就医疗器械清洁和消操作规范方面为您进行论述。
一、概述医疗器械清洁和消操作规范是为了防止医疗器械受到污染和交叉感染,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保证医疗机构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规范包括了医疗器械清洁、消毒、灭菌、存储等方面的操作,要求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执行。
二、医疗器械清洁规程1.清洁前准备清洁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清洁工具、清洁剂和清洁设备。
在清洁过程中需佩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2.清洁方法在清洁器械时,应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和用途采用不同的清洁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手工清洗、机械清洗和超声波清洗等方法。
手工清洗适用于一些不适合机械清洗或超声波清洗的医疗器械,操作人员需仔细清洗每个器械的各个部位,并注意使用正确的清洁剂。
机械清洗适用于一些较大型的器械和需要高强度清洗的器械,通过机械清洗能够更加彻底地清除污垢。
超声波清洗适用于一些细小的器械和管道内部的清洗,通过超声波能够将附着在器械上的微小颗粒清除干净。
3.清洁剂的选择在清洁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器械材质和清洗要求选择适合的清洁剂。
清洁剂一般分为碱性清洁剂、酸性清洁剂和中性清洁剂。
碱性清洁剂适用于清洗一些有机物沉积较多的器械,可以有效去除蛋白质和脂肪等污垢。
酸性清洁剂适用于清洗一些无机盐沉积较多的器械,可以有效去除钙盐和铁盐等污垢。
中性清洁剂适用于大多数器械的清洗,对器械材质的腐蚀性较小。
在选择清洁剂时,要注意清洁剂的有效期和用量,避免使用过期或过量的清洁剂。
三、医疗器械消操作规范1.消毒方法医疗器械的消毒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两种。
化学消毒是通过使用化学消毒剂来杀灭、抑制或去除病原微生物,常见的化学消毒剂有醋酸、漂白粉和过氧乙酸等。
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浓度要求使用。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961fa9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f.png)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卫生安全,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所有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
三、清洗、消毒、灭菌原则1. 遵循“先清洗、后消毒、再灭菌”的原则。
2. 按照医疗器械的材质、用途、污染程度等因素,科学选择清洗、消毒、灭菌方法。
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清洗、消毒、灭菌效果。
四、清洗、消毒、灭菌流程1. 清洗(1)手工清洗:使用清洗剂和热水,将器械浸泡在清洁液中进行清洗。
(2)机器清洗:使用洗涤机、消毒器等设备进行清洗。
2. 消毒(1)化学消毒: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如75%酒精、碘酊等。
(2)物理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方式进行消毒。
3. 灭菌(1)高压蒸汽灭菌: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在高温高压下杀死病原体。
(2)化学灭菌:使用化学灭菌剂,如过氧化氢、甲醛等。
(3)干热灭菌:使用干热灭菌器,通过高温干燥杀死病原体。
五、清洗、消毒、灭菌注意事项1. 清洗(1)器械清洗前应去除表面的污物和血迹。
(2)清洗过程中应充分浸泡,确保器械表面和缝隙处都能受到清洗。
(3)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干燥处理,避免潮湿导致锈蚀。
2. 消毒(1)消毒剂应按说明书使用,浓度准确。
(2)消毒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病原体被有效杀灭。
(3)消毒后的器械应进行干燥处理,避免残留消毒剂对皮肤和黏膜造成刺激。
3. 灭菌(1)高压蒸汽灭菌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压力和温度达到规定值。
(2)化学灭菌剂的使用应遵循说明书,注意通风和防护。
(3)干热灭菌器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灭菌效果。
六、医疗器械分类和处理1. 按照医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分为高度危险物品、中度危险物品和低度危险物品。
2. 高度危险物品:关键性医疗器械,如心脏导管、外科手术器械等。
3. 中度危险物品:接触皮肤和黏膜的医疗器械,如喉镜、体温计等。
4. 低度危险物品:不接触皮肤和黏膜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等。
你知道医院手术用的医疗器械是怎么清洗消毒吗?
![你知道医院手术用的医疗器械是怎么清洗消毒吗?](https://img.taocdn.com/s3/m/1f99d0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4.png)
你知道医院手术用的医疗器械是怎么清洗消毒吗?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细菌病毒交叉感染和传播疾病,保证医疗和病人的安全。
根据《WS 310.1—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医院临床科室手术用过的器械物品可重复使用的(非一次性),统一由消毒供应室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下面介绍消毒供应室回收临床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步骤:1、供应室工作人员用专用密闭收车到使用科室装载用过的医院器械,为了预防用过的器械物品暴露污染医疗场所,除非是特殊贵重器械物品需当面交接,一般不作为在现场交接。
特殊污染的器械物品做好标识,双层密封单独放置在密闭箱,不能和其他器械混放。
对精密贵重器械做好防护,预防运输过程造成碰撞损坏。
2、分类:回收到供应室后,进行清点核查,发现器械功能缺失,损坏的,立即反馈使用科室,同时做好记录。
按照普通器械、精密器械、一般污染、特殊污染的,需低温的、高温处理的与清洗班交接清楚。
3、预处理:清洗人员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将医疗器械在流动水下进行冲洗,初步去除可移除的器械上的污污物等,确保器械的所有部分都能被充分清洗和消毒。
对难清除的血渍、污渍,可先行放在配置好的多酶进行浸泡10分钟左右,再进行刷洗。
特殊感染器械物品放入配制1:1000mg的84消毒液专用“特殊感染器械”浸泡箱作用30分钟,最后按照耐热和不耐热进行清洗-消毒-干燥-灭菌等常规流程进行处理。
1.清洗: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清洗方式,如普通同类器械放入专门的清洗容器或器械清洗机中,使用温水和中性清洗剂进行清洗,确保器械表面的污垢、血迹、黏液等被清除干净。
清洗时不能混合不同种类的器械或过多的洗涤剂,以免污染或损坏器械。
对贵重精密、复杂器械、去污难的器械应首选手工进行清洗,能拆卸的器械,以拆卸到最小的单位,使用刷子(禁用钢丝球)清洗器械的缝隙和难以清洁的部位。
1.冲洗:将清洗后的器械进行充分冲洗,确保清洗剂完全去除。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使用管理方法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使用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1d25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1.png)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使用管理方法1. 医疗器械清洗的方法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手工清洗需用清洁刷和清洁剂彻底清洗器械表面,而机械清洗则可以利用清洗机进行自动清洗。
2. 清洗前需将医疗器械进行分类,避免不同类型器械混合清洗,可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3. 消毒是医疗器械清洗后的必要步骤,可以通过高温蒸汽消毒或化学消毒的方式进行。
4. 对于可耐受高温的医疗器械,可选择高温蒸汽消毒,确保器械内部的细菌得到有效杀灭。
5. 化学消毒通常使用过氧乙酸或气体消毒剂,但需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6. 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管理需要建立明确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并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7. 器械使用后要及时清洗,避免血液或体液残留导致交叉感染。
8. 定期对清洗和消毒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消毒效果。
9. 医疗器械在清洗和消毒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时间和温度要求,避免消毒不彻底或对器械造成损坏。
10. 使用医疗器械前应检查清洁和消毒的情况,确保器械的无菌及安全性。
11. 定期追踪和监测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效果,确保达到标准要求。
12. 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检测,避免因维护不及时而影响使用安全性。
13. 对于医疗器械的储存要求,要保持器械干燥、通风,并避免阳光直射,防止细菌滋生。
14. 对于内镜等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消毒,需要使用专门的清洗设备和消毒设备,以确保器械的彻底清洁和消毒。
15. 清洗和消毒设备的使用人员需要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化学药品对人体的伤害。
16. 医疗器械的管理要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包括清洗和消毒记录、维修维护记录等。
17. 器械清洗和消毒的剂量和浓度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避免过量或不足导致清洗效果不佳。
18. 对于具有特殊材质的医疗器械,需要使用特殊的清洗剂和消毒剂,以避免对器械的损害。
19. 医疗器械清洗和消毒过程中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滞留,对操作人员造成健康危害。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f65ee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a.png)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文档模板范本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方法,确保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和医疗卫生的质量。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订本文档。
二、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各类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器械、注射器、输液器、气管插管等。
三、消毒灭菌方法1、物理方法(1)高温消毒法高温消毒法是指通过高温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的高温消毒设备有压力蒸汽灭菌器、高温干热灭菌箱。
对于高温耐受的器械,采用高温消毒可以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2)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通过紫外线辐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无法耐受高温和化学药剂的物品,如丝线、胶片等。
2、化学方法(1)氯化物消毒法氯化物消毒法是通过将氯化物的氧化氯释放出来,进而氧化和沉淀细菌,达到消毒的效果。
常用的消毒剂有漂白粉、含氯消毒剂等。
(2)过氧化氢消毒法过氧化氢消毒法是通过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的特性杀灭微生物。
该方法适用于对耐受高温的物品进行消毒。
(3)醛类消毒法醛类消毒法是通过醛类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该消毒剂对一般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对病毒的杀灭也有明显作用。
3、物理与化学结合法物理与化学结合法是将高温、辐射、化学药剂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消毒。
例如,离子氧化消毒法和过氯化钙消毒法等。
四、操作程序1. 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
2. 对器械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完毕后进行初级消毒。
3. 对已经清洁并初级消毒的物品进行终级消毒处理,并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使用,确保完全消毒。
4. 反复冲洗、干燥、包装,并存放于指定的储存设备内。
五、附件列表1.消毒灭菌器具清单2.各种消毒剂杀菌作用的比较表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器械:指用于医疗预防、诊断、治疗、补救、减轻病痛或生理功能重建的工具、材料、器具和装置。
2.消毒:抑制或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使其达到无法繁殖和传播的一种控制措施。
七、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操作程序不规范问题:建议培训工作人员正确的消毒操作流程,加强标准化管理。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dad2a1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d.png)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无菌,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
三、清洗、消毒、灭菌原则1. 遵循“先清洗、后消毒、再灭菌”的原则。
2. 按照医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和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处理。
3.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确保医疗器械无菌状态。
四、清洗、消毒、灭菌流程1. 收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分类。
2. 对医疗器械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表面的污物、血迹、分泌物等。
3. 采用手工清洗或机器清洗的方法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
清洗液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4. 对清洗干净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5. 对消毒后的医疗器械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温度应符合医疗器械的材质要求。
6. 对干燥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灭菌。
灭菌方法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
7. 灭菌后的医疗器械应存放于无菌容器中,标识清晰,防止再次污染。
五、清洗、消毒、灭菌要求1.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
2.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
3. 清洗、消毒、灭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4. 清洗、消毒、灭菌后的医疗器械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达到无菌标准。
5.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记录应完整、真实,便于追溯。
六、监督管理1. 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对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4.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医院感染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
![医院感染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https://img.taocdn.com/s3/m/b4a4a9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3.png)
医院感染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因医疗行为而导致的患者感染。
其中,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方法、清洁消毒流程的规范性以及医院感染与医疗器械清洁消毒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方法1.清洁方法医疗器械的清洁是指去除器械表面上的可见污物和不可见污物的过程。
目前常见的清洁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和超声波清洗。
机械清洗是将器械放入清洗器中,通过机械振动和水流冲洗,去除死角和顽固污垢;手工清洗是利用刷子等工具进行人工擦洗;超声波清洗则是将器械浸泡在清洗液中,利用超声波的振动效应将污物松动。
2.消毒方法医疗器械的消毒是指使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杀灭或去除器械上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高温消毒、化学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高温消毒是利用高温蒸汽或热水对器械进行消毒,适用于耐热性较好的器械;化学消毒是使用化学药剂对器械进行消毒,包括醛类、过氧化氢和氯化物等消毒剂;紫外线消毒则是利用紫外线照射器械表面,破坏病原微生物的遗传物质,达到消毒的效果。
二、清洁消毒流程的规范性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质量,医疗机构应制定规范的清洁消毒流程,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1.流程规范清洁消毒流程应包括器械的清洗、消毒和质量控制各个环节。
清洗环节应明确清洗方法、清洗液配制浓度和清洗器具的使用要求;消毒环节应确定消毒方法、消毒剂的浓度和消毒时间等参数;质量控制环节则应建立消毒质量监测制度,包括器械消毒效果的监测和记录等。
2.风险评估医疗机构应对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过程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器械类型、使用频次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清洁消毒的频率和强度,以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医院感染与医疗器械清洁消毒的关系医院感染与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密切相关。
不合格的清洁消毒过程会导致医疗器械上残留有病原微生物,增加感染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处理专家工作小组器械清洗消毒第8校订版器械清洗消毒正确处理2005 年校订第8 版外科手术器械微型手术器械牙科器械电动器械微创手术器械,刚性内窥镜与高频器械柔性内窥镜和配件柔性器械和呼吸装置截至目前的德文版:截至目前的外文版:1. 1979 年版1997 年波兰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2. 1983 年版1999 年法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3. 1985 年版1999 年意大利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4. 1990 年版1999 年英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5. 1993 年版1999 年西班牙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6. 1997 年版2001 年俄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7. 1999 年版2003 年日文版8. 2004 年版2004 年挪威文第8 版2004 年荷兰文第8 版2004 年土耳其文第8 版2005 年匈牙利文校订第8 版本手册PDF 文件可从我们的网站 免费下载。
专家工作小组版权所有器械清洗消毒(c) 2005Daimlerstraße 2D-64546 Mörfelden-WalldorfISBN 3-00-013611-8禁止全部或节选盗印。
器械清洗消毒正确处理,2005 年校订第8 版,3器械产品分组:Wolfgang Fuchsc/o AesculapAm Aesculap-PlatzD-78532 Tuttlingen电话:+49 (0)7461-95 27 98Helmi Hennc/o Wolf EndoskopePostfach 1164 / 1165D-75434 Knittlingen电话: +49 (0)7043-35-144Karl Leibingerc/o KLS Martin GroupGebrüder MartinKolbinger Straße 10D-78570 Mühlheim电话: +49 (0)7463-838-110Ursel Oelrichc/o AesculapAm Aesculap-PlatzD-78532 Tuttlingen电话: +49 (0)7461-95 29 32Claudia Schwiegerc/o Heine OptotechnikKientalstr. 7D-82211 Herrsching电话: +49 (0)8152-3 83 40消毒剂、清洁剂和防护剂产品分组:Dr. Holger Bieringc/o EcolabReisholzer Werftstrasse 38-42D-40589 Düsseldorf电话: +49 (0)211-9893-634Rudolf Glasmacherc/o EcolabReisholzer Werftstrasse 38-42D-40589 Düsseldorf电话: +49 (0)211-9893-668Verona Schmidtc/o Chem. Fabrik Dr. WeigertMühlenhagen 85D-20539 Hamburg电话: +49 (0)40-78960-179Dr. Jürgen Staffeldtc/o Chem. Fabrik Dr. WeigertMühlenhagen 85D-20539 Hamburg电话: +49 (0)40-78960-165消毒装置、清洁装置和灭菌设备产品分组:Hans Jörg Drouinc/o MMMDaimlerstraße 2D-64546 Mörfelden-Walldorf电话: +49 (0)6105-9240-12Robert Eiblc/o MMMSemmelweisstraße 6D-82152 Planegg电话: +49 (0)89-89918-334Dr. Winfried Michelsc/o MieleCarl-Miele-Straße 29D-33332 Gütersloh电话: +49 (0)5241-89-1491Michael Sedlagc/o MieleCarl-Miele-Straße 29D-33332 Gütersloh电话: +49 (0)5241-89-1461专家工作小组器械清洗消毒由下列成员组成:咨询顾问:Prof. Dr. med. Marianne Borneff-Lipp c/o Institut für Hygiene derMartin-Luther-UNI Halle-Wittenberg J.-A.-Segner-Straße 12D-06097 Halle/Saale电话: +49 (0)3445-557-1095Sigrid Krügerc/o Hygiene ConsultingMinneweg 22D-21720 Grünendeich 电话: +49 (0)4142-2943除了专家工作小组的固定成员外,同时也参与第8 版校订工作的有:内窥镜和微创手术:Annette Stellke c/o Pentax EuropeD- 22527 Hamburg Klaus Hebestreit c/o AesculapD-78532 Tuttlingen Thomas Brümmerc/o Olympus DeutschlandD-20097 Hamburg Horst Weiss c/o Karl StorzD-78532 Tuttlingen柔性器械:Roland Maichel c/o Willy RüschD-71394 Kernen外科电机装置:Rainer Häusler c/o AesculapD-78532 Tuttlingen Marcus Schäfer c/o AesculapD-78532 Tuttlingen Angelika Kracke c/o SynthesD-79224 Freiburg-Umkirch超声波:Stefan Bandelin c/o BandelinD-12207 Berlin水处理:Dr. Herbert Bendlinc/o Technisches SachverständigenbueroD-56235 Ransbach-Baumbach器械清洗消毒正确处理,2005 年校订第8 版,5器械清洗消毒正确处理目录作者地址4序言7前言8统计图表91.材料112.清洗消毒水153.新出厂的器械及经整修的器械处理方式174.退货事宜185.清洁与消毒的准备196.手动和机器清洁与消毒22 6.1手动清洁与消毒22 6.2机器清洁与消毒25 6.2.1机器清洁与高温消毒27 6.2.2机器清洁与热化学消毒28 6.2.3特殊器械分组的清洁消毒30 6.3超声波清洁与消毒327.最后消毒358.检查和保养379.包装4310.灭菌44 10.1蒸气灭菌45 10.2 热空气灭菌4710.3 低温灭菌4811.存放49 11.1未灭菌器械的存放4911.2 无菌器械的存放5012.表层变化、积层、锈蚀、老化、膨胀和应力裂纹50金属/积层 - 有机残留物51金属/积层 - 钙质水渍52金属/积层 - 硅酸盐和其它矿物质52金属/积层 - 氧化变色54金属/锈蚀- 点状锈蚀55金属/锈蚀- 摩擦锈蚀56金属/锈蚀- 应力裂纹锈蚀57金属/锈蚀- 表层锈蚀59金属/锈蚀- 接触锈蚀60金属/锈蚀- 外来锈蚀与锈蚀薄膜62金属/锈蚀- 缝隙锈蚀63塑料橡胶/老化64塑料橡胶/膨胀65塑料/应力裂纹66 13.参考文献67AKI 销售条款71序言器械清洗消毒专家工作小组整理出版了一本全新校订并且符合最新要求的“器械清洗消毒正确处理”手册。
工作小组出版这本手册的目的是在于提供更详细的正确处理器械说明,以及如何选择、操作、保养和维护器械材料。
这些说明也是德国Robert-Koch 研究所、德国卫生和微生物学协会的指南补充材料,以及防意外事故的相关规定,主要涉及器械清洗消毒的卫生要求。
专家工作小组视这些规定为前提条件,并且在文献目录中作了明确的提示。
一切器械清洗消毒、保养维护和良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以及良好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GoodLaboratory Practices,GLP)都是当前重要的参数。
器械消毒灭菌的首要条件是选择合适的器械清洁保养剂以及清洗消毒正确处理。
因此,我们非常感谢器械清洗消毒专家工作小组,在这方面整理出一份更新、更详细的指导手册,并希望这本手册能够在实际应用上有所贡献。
(H. G. Sonntag 教授,医学博士,前海德堡大学卫生研究所卫生和医疗微生物学系系主任)器械清洗消毒正确处理,2005 年校订第8 版,7前言器械在一家医院里是所有投资中的一项主要资产,而且占投资的很大一部分。
这本手册中所记录的实际经验全是基本知识,可以帮助用户正确、专业地清洗消毒器械,使可多次使用的器械因而更能长年保持良好功能和使用价值。
所推荐措施必须配合生产厂商说明、相关卫生要求和安全规定。
医疗器械的规定越来越多,尤其是针对器械的清洗消毒再处理。
因此互相尊重各国规定是很重要的。
此外,还必须注意直接的法律要求,在医疗产品清洗消毒过程中有明法规定的正确处理,比如德国医疗产品法规定的医疗产品企业运营条例。
符合这些要求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将其作为质量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去管理和验证。
目前这本过程导向的“红皮书”是以DIN EN ISO 17664 标准规格为基础,因此可用于质量管理。
说明。
对于这些产品分组的特别提示将以下列标志标注。
外科手术器械显微外科器械牙科器械电机装置微创手术器械,刚性内窥镜与高频器械器械清洗消毒正确处理,2005 年校订第8 版,9柔性内窥镜和配件柔性器械与呼吸装置阅读这些补充说明时,请同时参照各主题的一般说明。
在此我们要修正一个广为流传的错误观念:人们总以为不锈钢永远都不会坏,因此很耐用。
但事实上各种不同机械、温度或化学的变化都有可能侵蚀不锈钢。
理解材料的特性和正确使用可使器械长期保持功率。
对显微外科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再处理过程要求特别细心, 因为这些器械在操作技术上的功能部件格外精密而且很容易损坏。
牙科器械也需特殊处理,因为大多数的牙科器械有各种不同材质。
处理电机装置的单独部件也是同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