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概念及危害
关于我国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对策
关于我国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对策报告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工业产品的大量需求,从而带动了工业的发展,然而,工业的大量发展,伴随着的是大量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SO2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天上形成了酸雨。
酸雨对人类造成了很大危害。
酸雨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减少酸雨、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
关健词:酸雨危害防治措施一、酸雨的定义:1、酸雨的定义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2、评判酸雨的标准酸雨是含有相对较高酸性的降水。
一般的降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25℃时,它的酸碱度PH值大约为5.65,为弱酸性。
而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
因大气中含有天然和人为的污染物,降水过程中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它杂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各种酸类,使雨水酸化,降落到地面。
3、我国酸雨形势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 170 万平方公里。
到 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 100 多万平方公里。
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 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
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
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
1998 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 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们和青岛都下了酸雨。
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
二、酸雨的形成1、酸雨的形成原因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初中化学: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酸雨的产生是这样的: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会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值约为5.6~5.7.在1982年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燃烧煤炭或石油等排放的,以及汽车尾气释放的硫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等酸性物质.酸雨的危害:酸雨对河湖、植物、土壤等均有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势必危及野生动物的生存,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如图所示:综合起来说,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1.酸雨直接危害的首先是植物.植物对酸雨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叶片,叶片受损后光合作用降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林木生长缓慢或死亡,农作物减产.2.酸雨可破坏水体环境,引起经济损失,危及生态平衡.当pH值降至5.0以下,鱼卵多不能正常孵化,即使孵化,骨骼也常是畸形的;加之河底淤泥中的有毒金属遇酸溶解,更加速了水生生物的死亡.3.酸雨也可使土壤酸化,影响和破坏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抑制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锌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导致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逐步退化.正因为这些,酸雨被冠以“空中死神”、“空中恶魔”、“空中杀手”等令人诅咒的名字.4.酸雨还可对文物古迹、建筑物、工业设备、通讯电缆、铁路桥梁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令人十分心痛.许多刚落成或装饰一新的建筑在几场酸雨之后变得暗淡无光,例如,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雅典古城的大理石建筑和雕塑已千疮百孔,层层剥落.重庆嘉陵江大桥,其腐蚀速度为每年0.16毫米,用于钢结构的维护费每年达20万元以上.也有人就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做过研究,认为近30年来其受侵蚀的厚度已超过1厘米,比在自然状态下快几十倍.5.酸雨还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含酸性物质的空气能使人的呼吸道疾病加重.酸雨中含有的甲醛、丙烯酸等对人的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SO2要高10倍,其微粒可侵入人体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疾病而导致死亡.当空气中含0.8mg/L 硫酸雾时,就会使人难受而致病.或者是人们饮用酸化的地面水和由土壤渗入金属含量较高的地下水,食用酸化湖泊和河流的鱼类等,一些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进入人体,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酸雨的防治: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1.调整以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比如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不产生酸雨污染的能源.2.加强技术研究,减少不达标的废气排放,积极开发利用煤炭的新技术,推广煤炭的净化技术、转化技术,改进燃煤技术,改进污染物控制技术,采取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等重大措施.由于二氧化硫是我国酸雨的主要祸根,国家环保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对二氧化硫超标区和酸雨污染区进行了严格控制(即“两控区”).控制高硫煤的开采、运输、销售和使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脱硫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另外,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还应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及时掌握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和迁移状况,了解酸雨的时空变化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对策.还有,在酸雨的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污染重的地区可栽种一些对二氧化硫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垂山楂、洋槐、云杉、桃树、侧柏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污染、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溶液pH的测定、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或评价表达的正误,或实验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及其来源、酸雨对雕像(或建筑物、铁路桥梁等)腐蚀及其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及其实现途径和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识记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时,可以联系着空气的污染或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来理解和识记,效果会更好些.2.对于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来源,不仅仅是煤炭或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汽车等尾气的排放;主要是使用含有硫元素或氮元素的物质,都会有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等硫的氧化物或氮的氧化物,导致或加重酸雨的形成.例如,如果使用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来冶炼生铁时,就会使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或酸雨的产生.3.酸雨对雕像(或建筑物、铁路桥梁等)腐蚀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是碳酸钙(或金属铁)与相应的酸发生的化学反应;还有,使用熟石灰(或生石灰)来改良酸雨造成的酸性土壤时,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相应的酸发生的中和反应(若用的是氧化钙,则还有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等.。
酸雨成因及环境后果
酸雨成因及环境后果酸雨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与水蒸气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最终降落到地面的降水中,导致降水的酸度增加,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
酸雨的成因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等多种因素,而酸雨对环境的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酸雨的成因和环境后果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酸雨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是酸雨的主要来源之一。
工厂烟囱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当这些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后,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最终随降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2. 交通尾气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尾气中也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这些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硝酸,同样会随降水形成酸雨。
随着交通工具的增多和交通量的增加,交通尾气排放也成为酸雨的重要来源之一。
3. 农业活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畜禽粪便中的氨等物质,也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氮氧化物,进而参与酸雨的形成过程。
农业活动对酸雨的贡献虽然相对较小,但也不容忽视。
二、酸雨的环境后果1. 土壤酸化酸雨中的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降落到地面后,会导致土壤的酸化。
土壤酸化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土壤的肥力,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水体污染酸雨中的酸性物质降落到地表水体中,会导致水体的酸化。
水体酸化不仅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还会加速水体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溶解和释放,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3. 森林损害酸雨对森林的危害尤为显著。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降落到树叶表面,腐蚀叶片,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树木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长期受到酸雨侵蚀的森林,林木凋落增加,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4. 建筑物腐蚀酸雨中的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对建筑物、桥梁等人造结构也会造成腐蚀。
长期暴露在酸雨环境中的建筑物表面会逐渐受损,加速建筑物的老化和破坏,给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挑战。
酸雨的成因与危害
酸雨的成因与危害酸雨是指大气中降水的酸度超过正常水平的现象,通常是由工业与交通排放的大量气体污染物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
酸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需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酸雨的成因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与大气中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的。
这些气体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发电厂和交通运输等源头。
当SO2和NOx排放到大气中后,它们会与水蒸气和氧气发生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最终降落到地面上的降水中,形成酸雨。
二、酸雨的危害1.生态环境受损:酸雨导致了土壤和湖泊的酸化,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
酸性的土壤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供植物生长,造成植物凋落,影响农作物产量。
湖泊和河流受到酸雨的腐蚀,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2.建筑物损坏:酸雨中的酸性物质对建筑物和文物造成了严重的腐蚀。
大量的酸性降水侵蚀了建筑物的表面,使其失去原有的色彩和质感。
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受到极大的威胁。
3.健康问题:酸雨中的酸性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构成了威胁。
吸入酸性颗粒物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问题和气喘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通过饮用受酸雨污染的水源,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和内脏器官损害。
三、应对酸雨的措施1.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加强环境法规和管理,限制工业和交通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推广环境友好技术:鼓励工业和交通行业采用先进的减排技术,如烟气脱硫和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等,减少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
3.加强国际合作:酸雨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减排目标和标准,推动全球酸雨治理工作。
四、个人应对之道1.节约能源:减少个人对能源的过度使用,如开关灯时注意节约用电,避免过度空调和取暖。
2.减少车辆使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共享出行,减少个人车辆使用,以减少尾气排放。
3.垃圾分类: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减少焚烧和堆填的有害排放。
酸雨成因及环境后果
酸雨成因及环境后果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过量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的现象。
这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酸雨的成因以及其对环境的后果。
1.酸雨的成因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中排放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形成酸性物质,降水时随雨水一起落到地面。
这些排放物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例如工厂的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
1.1硫化物的排放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SO2)的排放物,它是酸雨形成的主要来源。
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这种硫酸会在降水中以酸性形式降落到地面。
1.2氮氧化物的排放工厂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中含有氮氧化物(NOx),这也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硝酸。
降水中的硝酸会进一步增加降雨的酸性。
2.酸雨对环境的后果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它不仅会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经济。
2.1水体污染酸性降水会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使其酸化。
这对水生生物造成了直接的威胁,比如鱼类和其他水生动植物的死亡。
酸雨还会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进一步污染水体。
2.2植被损伤酸雨对植被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酸性降水会破坏叶片表面的保护层,导致植物叶片的腐烂和凋落。
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离子会对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造成损害,影响植物的生长。
2.3建筑和文物腐蚀酸性降水中的酸性物质会侵蚀建筑物和文物表面,导致它们的腐蚀和破坏。
许多历史建筑和文物,如古代石刻、古代墓葬和文化遗址等,都因酸雨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2.4健康影响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还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
吸入酸性颗粒物会引发呼吸系统问题,诱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酸性降水会污染农作物和水源,对食物链和水源安全构成威胁。
酸雨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它对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植被、建筑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酸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空气污染之酸雨
空气污染之酸雨
目录
一、什么是酸雨? 二、酸雨的发现 三、酸雨的形成
四、影响因素
五、酸雨的危害及影响
三、酸雨的形成
形成酸雨的化学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硫,而氮氧化物也是 原因之一。
火山喷发出大量的硫化物,及悬浮固体,自然 自然物质: 水域表面释放之硫化氢,动物分解产生有机酸, 污染来源 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释放之硫化氢,二甲基硫及 氮化物。 人为物质: 工业化后,燃料之大量使用燃烧过程中产生 CO、HCD等及悬浮固体,排放至大气环境中, 经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的酸性物质。
六、我国三大酸雨区
1.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降水污染严重区域。 2.华中酸雨区: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 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 3.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七、预防酸雨的措施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 6.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 7.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的污染物排放
受酸雨危害的叶子
显微镜观察叶子的内部组织
酸雨对文物建筑的破坏
酸雨是非金属建筑材料如混泥土,砂浆和灰沙
砖等的水泥溶解,出现裂缝,导致建筑物损坏。 酸雨使古迹文物面目全非。
此外桥梁以更快的速度被腐蚀,铁路工业和飞 机工业同样的花费更多的钱来修补酸雨造成的 损失。
酸雨的形成危害
(7)严格管理汽车尾气,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汽车尾气 是它的主要排放源。
(8)依靠国家综合治理酸雨的政策和法规,加强酸雨的监测,建立 大气酸源降预报。 (9)降低南方酸雨的标准。 (10)农林生产上采取一些可行的办法来防治酸雨对水土和作物的危 害,也应是一种有益的对策。
五、问题与展望
我国近年来对酸雨的形成及其来源作了较系统 的研究,基本摸清了酸雨的形成机制及局地酸 雨的来源。但就酸雨的总体研究还存在不足 。
浅析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动物学 王晓佳
一、酸雨的形成和历史发展 二、我国酸雨的形成特点和分布 三、酸雨的危害 四、酸雨的防治措施 五、问题与展望
一、酸雨的形成和历史发展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 气降水。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急速发展,用煤 量大幅度增加,大气污染导致了建筑物四壁出 现脱落现象。英国化学家史密斯于1872年首 先提出了“酸雨”这一术语。
近年我国SO2排放情况(单位:万吨)
三、酸雨的危害
(1)对土壤的影响 酸雨可使土壤发生物理化学性质变化。酸雨对土壤的
影响之一是植物营养元素从土壤中淋洗出来,特别是 Ca、Mg、Fe等阳离子迅速损失,使土壤营养状况降 低,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另一个影响是土壤中某 些微量重金属可能被溶解,一方面造成土壤贫瘠化, 另一方面有害金属如Ni、Al、Hg、Cd、Pb、Cu、Zn 等被溶出,在植物体内积累或进入水体造成污染,加 快重金属的迁移。
(1)依靠国家综合治理酸雨的政策和法规,加强酸雨的监测,建立 大气中酸沉降预报和致酸污染最优控制模型。
(2)建立合理的工业布局。 (3)发展城市煤气、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提高城市燃气普及率。 (4)开发和使用节煤清洁剂和致酸物质适用控制技术。 (5)推行清洁生产,强化全程环境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提高城市燃气普及率,发展城市集中供热。
酸雨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危害有哪些
酸雨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危害有哪些酸雨,顾名思义,就是酸性的降水。
自然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常温时溶解于雨水中并达到气液相平衡后,雨水之pH值约为5.6,若被大气中酸性气体污染,pH值则小于5.6。
因此,酸雨就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和雹等大气降水。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无机酸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从而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两种。
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气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
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雨,则酸性物质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叫做干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
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
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
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害最重,常首先成片死亡。
硫酸和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酸量的90%以上,我国酸雨中硫酸和硝酸的比例约为10∶1。
酸雨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过程:1.由污染源排放的气态SO2、NOX经气相反应生成H2SO4、HNO3或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2.云形成时,SO4和NO3的气溶胶粒子以凝结核的形式进入降水;3.云滴吸收了SO2、NOX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SO4和NO3;4.云滴成为雨滴,降落时吸收了含有SO4和NO3的气溶胶;5.雨滴下降时吸收SO2、NOX,再在水相中转化成SO4和NO3。
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是什么
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是什么随着工业的高度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有“天堂眼泪”之称的酸雨逐渐为人类所认识。
那么你知道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是什么吗?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但并非呈酸性的雨便是酸雨。
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溶解于雨水中而形成碳酸,令正常的雨水pH值约在5.6左右。
一般而言,pH值在5.6以下的雨水,便可称为酸雨。
酸雨的危害一、酸雨对土壤的危害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
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多呈酸性,再经酸雨冲刷,加速了酸化过程;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对酸雨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暂时酸化不了,但若长期受酸雨影响,也会造成土壤性质的改变。
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各种形态铝化合物。
植物长期和过量地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酸雨亦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酸雨还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发生变化,细菌个体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如分解有机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芽孢杆菌、极毛杆菌和有关真菌数量减少,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业减产。
特别是酸雨可减少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对农作物大为不利。
二、酸雨对水体的危害酸雨对水生态系统的危害,会丧失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据报道,“千湖之国”的瑞典因酸雨,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有1.8万个湖泊被酸化。
我国重庆南山等地水体酸化,pH值小于4.7,鱼类不能生存,农户多次养鱼,均无收获。
三、酸雨对森林的危害酸雨对森林的危害有直接危害与间接危害两种。
直接危害是由强酸度的降水、雾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等破坏数目叶片的组织、影响其机能的形成,严重时可使叶片失去绿色而产生黄色斑点。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酸雨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与降水形成的一种降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酸雨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对于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人们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从水源污染、土壤酸化、植物受害等方面探讨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一、水源污染酸雨通过降水形式进入地表水、河流和湖泊等水源,造成了水源污染的严重问题。
酸性物质在水中溶解后会使水的酸碱度下降,对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危害。
酸性物质还可与水中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造成更为严重的威胁。
此外,酸雨还会导致水源中藻类繁殖过多,引发水华爆发,进一步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二、土壤酸化酸雨对土壤的酸化是其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酸性物质直接落入土壤中,使土壤酸度升高,破坏了土壤中的生态环境和养分平衡。
酸雨的酸化作用使土壤中的钙、镁、铝等元素释放增多,导致土壤贫瘠化,降低了土壤的肥力。
酸性土壤还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限制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能力,进而造成作物死亡和森林退化。
三、植物受害酸雨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酸性的降水导致植物叶片表面受到腐蚀,破坏了植物的表皮层,影响其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
酸性物质还可通过根系吸收,对植物的根系和内部组织造成伤害。
长期受到酸雨影响的植物容易出现发育不良、叶片凋萎、枯死等现象,甚至导致树木倒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腐蚀酸雨中的酸性物质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腐蚀也是无法忽视的影响之一。
酸性物质与建筑物表面的石灰石反应,导致建筑物油漆脱落、金属锈蚀、石材破损等问题。
此外,酸雨还加速了铁路、桥梁和管道的腐蚀,给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修复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综上所述,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源污染、土壤酸化、植物受害以及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腐蚀等方面。
为了减轻酸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酸性物质的排放,提高大气环境的质量。
同时,应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酸雨的成因、危害与解决方法
酸雨的成因、危害与解决方法酸雨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它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酸雨的成因、危害以及解决方法。
1.成因:酸雨主要由两种气体排放而来,一是二氧化硫(SO2),二是氮氧化物(NOx)。
- 二氧化硫(SO2)主要来自于燃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燃烧排放。
这些排放物在大气中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 氮氧化物(NOx)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排放、工业排放和农业活动。
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形成硝酸和亚硝酸,进而形成酸雨。
2.危害:-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酸雨对森林、土壤、湖泊和河流等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酸性降水导致大量树木死亡,影响土壤的肥力,破坏湖泊和河流的生态平衡。
-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酸雨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如硫酸和硝酸等。
当人们暴露在酸雨中时,会导致呼吸系统问题,加剧心脏病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 对建筑物和文化遗产的损害:酸性降水会腐蚀建筑物表面的石材和金属材料,造成古建筑和文化遗产的损毁。
3.解决方法:- 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是减少酸雨排放的有效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清洁能源以及开展节能活动等方式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标。
- 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雨的主要成因。
发展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燃煤和石油的使用,从而减少酸雨的排放。
- 控制工业污染:对于工业排放的酸雨成因物质,实施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是解决酸雨问题的关键。
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可以降低酸雨的程度。
- 促进交通工具的绿色化:改进汽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发动机技术,减少排放物产生,是减少酸雨的有效途径。
推广使用电动车辆、安装尾气处理装置以及使用清洁燃料等措施可以达到这一目标。
在减少和解决酸雨问题上,每个人都可以发挥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酸雨的成因、危害和解决方法,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并为未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地理知识知识:世界气候变化趋势之一——酸雨
地理知识知识:世界气候变化趋势之一——酸雨酸雨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引起的气象事件之一。
它被认为是世界气候变化趋势之一,因为它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
酸雨是由大气污染物排放引起的,这些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污染物会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和氧气等进行反应,并最终形成酸性沉降物。
这些化学反应的过程也被称为化学降雨。
酸雨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可能会对水生生物、森林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
在水生生物中,酸雨会使水中的酸度升高,这可能会影响水中的植物和动物。
在森林中,酸雨可能会导致植物叶子失去营养,这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此外,酸雨可能会增加空气污染物的含量,这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呼吸系统疾病。
酸雨并不是一种新现象,已经在几十年前引起人们的注意。
目前,针对酸雨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逐步出台。
例如,美国已经通过法规限制了汽车排放和燃煤电厂排放等活动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含量。
在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控制燃煤和重工业产生的废气中的硫和氮。
这些反应和行动表明酸雨威胁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地政府和机构的关注。
然而,酸雨问题可能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最大的一个可能是国际合作方面的挑战。
因为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它可能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以解决。
因此,各国政府需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制定共同原则和规范,才能更好地应对酸雨问题。
总的来说,酸雨已成为世界气候变化趋势之一,但它也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的问题。
通过加强国际协调和加强政策监管,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发生和影响。
酸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酸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酸雨是指大气中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与雨水或雨滴混合形成的降水,其PH值低于正常降水的范围。
这种酸性降水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阐述酸雨的危害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一、酸雨的危害1. 影响植物生长: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破坏土壤的酸碱平衡,使土壤酸化,导致植物无法吸收到足够的养分,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甚至引发植物死亡。
2. 水环境污染:酸雨进入水体,使水体的PH值下降,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的伤害,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3. 严重影响建筑物与文化遗产: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能腐蚀建筑物的表面,加速建筑材料的老化,导致建筑物损坏。
同时,文化遗产也遭受着酸雨的侵蚀,使其失去原有的文化价值。
4. 健康问题:酸雨中带有的酸性物质能够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如引起眼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二、防治措施1. 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加强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工作,优化工业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通过提高燃煤等能源的燃烧效率,减少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 发展绿色交通工具:加快推进电动汽车的普及与发展,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同时,推广公共交通工具,鼓励人们减少使用私家车,减少尾气排放。
3. 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 加强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建设环境监测站点,监测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及早发现酸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宣传与科普工作,提高公众对酸雨危害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鼓励人们采取积极行动,共同参与酸雨防治。
结语:酸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绿色交通工具等举措,可以减少酸雨的发生,保护我们的环境与健康。
同时,也需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酸雨防治的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一、成因酸雨是指大气中酸性气体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的降水,主要包括硫酸、硝酸和盐酸等物质。
其成因主要与以下两个方面密切相关:1. 工业排放: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物质,这些物质在大气中与水蒸气相互作用,形成酸性物质,最终降落在地面,导致酸雨的形成。
2. 交通排放: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这些排放物质同样会在大气中与水蒸气结合,形成酸性物质,进而引发酸雨。
二、危害酸雨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表水污染: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直接降落在河流、湖泊等水域中,导致水体酸化。
这种酸化现象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能力。
2. 土壤贫瘠:酸雨通过降落在地表,会使土壤的酸度升高,破坏土壤的酸碱平衡,导致土壤逐渐贫瘠化。
这使得植物无法吸收足够的养分,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植被受损:酸雨使得植物叶片和树木表面出现腐蚀、烧伤等现象,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长期积累下来,会导致大面积的植被死亡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4. 建筑物腐蚀: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侵蚀建筑物表面的石材、金属等材质,导致建筑物老化、腐蚀,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三、防治为了减少酸雨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 减少排放:通过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工业和交通领域的排放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量。
2. 能源转型: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酸性气体的排放。
3. 环境监测和预警:建立酸雨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大气中的酸性气体浓度,采取预警措施,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提醒人们采取防护措施。
4. 植被恢复和保护:加强植被保护工作,种植适应酸性环境的植物,提高植被的抗酸性能力,加速生态系统的恢复。
酸雨的危害
酸雨的类型
根据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比 值将酸雨的类型分为三类 (1)硫酸型或燃煤型:硫酸根/硝酸根>3
(2)混合型:0.5<硫酸根/硝酸根<=3
(3)硝酸型或燃油型:硫酸根/硝酸根<=0.5
酸雨的危害
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 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 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对陆地生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 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 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 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多呈酸性,再经酸雨 冲刷,加速了酸化过程;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对酸雨有较强缓冲 能力,一时半时酸化不了。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 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 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 毒,甚至死亡
酸雨的形成
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
出现的副产物。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 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 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 化物或氮氧化物。 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 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 酸气溶胶,或为云、雨、 雪、雾捕捉吸收,降到 地面成为酸雨
形成酸雨的主要排放源
煤、石油和天然 气等化石燃料燃 烧
交通运输,如汽车 尾气。
工业生产、民用生 活燃烧煤炭排放出 来的二氧化硫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 能,地热能等
酸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雨 的 预 防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 6.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 7.用化学方法对含硫烟气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酸雨是一种大气污染问题,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高浓度的酸性物质,降落到地面或水体上所形成的降水。
它对生态系统、农作物、森林以及建筑物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具体论述酸雨对环境的危害。
一、对水体的污染酸雨降落到水体中,会引起水质的酸化,对水中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高酸度的水体会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受限,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酸雨也会导致湖泊和河流的水体变得酸性,进一步引发生态系统的倒退,对水中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不可逆转的损害。
二、对土壤的侵蚀酸雨降落到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使土壤变得酸性。
酸性土壤导致了土壤的养分丧失,无法满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
此外,酸雨还会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溶解,进而被冲刷到地下水中,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土壤的酸化还会导致植物的根系受损,影响其吸收养分的能力,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对森林的损害酸雨对森林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会腐蚀植被表面的细胞,破坏植物叶片和树皮。
酸雨还会导致土壤中铝离子的释放,铝离子对树木的根系产生毒害,进而导致森林退化和树木的死亡。
此外,酸雨还会对森林中的土壤微生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森林的生态功能。
四、对建筑物的腐蚀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对建筑物的腐蚀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酸性物质会侵蚀建筑物表面的材料,使其失去原有的结构和美观,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
历史文化建筑和石刻等文化遗产也因为长期暴露在酸雨环境下而受到严重的损坏。
综上所述,酸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它污染了水体、侵蚀了土壤、损害了森林,并对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的腐蚀。
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减少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应当加强大气污染的治理,减少空气中的酸性物质排放。
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酸雨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介绍
酸雨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介绍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过多的酸性物质,经降水形式(如雨、雪、露、雾等)降落到地球表面的一种降水现象。
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酸雨的形成与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其主要原因包括燃煤、工业排放、交通尾气以及自然界的火山喷发等多种因素。
首先,燃煤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地方的能源主要依赖于煤炭燃烧,而煤炭中含有丰富的硫元素。
当煤炭燃烧时,硫元素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硫(SO2),并随烟气排放到大气中。
SO2与大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反应,形成硫酸(H2SO4),这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次,工业排放也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
当这些气体进入大气中后,会与大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硝酸(HNO3),也是酸雨的成分之一此外,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也会引发酸雨。
比如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细小颗粒物质,其中包括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
这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后,会形成酸雨。
此外,自然界中的雷电和闪电也会产生一些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气体,这也是酸雨形成的原因之一酸雨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上。
首先,酸雨对土壤的侵蚀和污染效应非常明显。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与土壤中的基本成分反应,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酸性物质与土壤中的铝和重金属结合,形成有毒物质,对植物根系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此外,酸雨还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产生负面影响,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酸雨对水体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酸性物质通过降水形式降落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导致水体酸化。
水体酸化不仅破坏了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还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例如,鱼类对酸性环境非常敏感,酸雨会导致鱼类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同时,酸雨还会影响水体中的有机物质的降解,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此外,酸雨对建筑物和文化遗产的腐蚀也造成了严重威胁。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建筑物的表面材料,导致建筑材料的老化和脱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三节第三个内容
科目:高二化学课题:酸雨概念及危害
训练技能:变化技能时间:10分钟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酸雨的概念,形成及危害,理解控制酸雨的意义。
2、通过参加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
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讲完课后,我把我的这节课看了好几遍,我总共发现了一下的不足:
1、我有些紧张,教态不够自然、大方。
2、课堂中有少许口误。
3、和同学的眼神交流很少。
4、在给学生展示图片的时候,图片的解说不是很到位。
5、讲课超时
6、有自言自语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