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磁盘高级管理

第七章 磁盘高级管理
第七章 磁盘高级管理

第七章磁盘高级管理

一、管理磁盘配额

磁盘配额是对文件系统设定的,设定之前需要启用文件系统的配额支持。在Linux系统中,磁盘配额可以从两方面限制磁盘的使用。

?文件数量:用户能够使用的索引节点数(inode),限制用户可以创建的文件数量。

?磁盘容量:用户能够使用的磁盘块区数(block),会限制用户可以使用的磁盘容量。磁盘配额的限制方法。

?软限制:指定一个软性的配额数值(例100M磁盘空间、180个文件),在固定的宽限期(默认为七天)内允许超过这个限制,但系统会给出警告信息。

?硬限制:指定一个硬性的配额数值(例于120M磁盘空间,200个文件),是绝对禁止用户超过的限制值,当达到硬性限制时,系统会给出警告并禁止继续写入数

据。硬限制的配额值应大于相应的软限制,否则软限制将失效。

下面以上小节中创建的分区/dev/sdb1为例,将期挂载到/soft目录下,并启用磁盘配额功能,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首先检查是否安装了quota软件包,大部分情况下系统会默认安装的。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检查quota软件包的安装情况。

2、以支持配额功能的方式挂载文件系统。可以使用 –o usrquota,grpquota选项的mount 命令重新挂载指定的分区。

3、若需要每次开机自动以支持配额功能方式挂载该分区,需要修改/etc/fstab文件。为了启用对用户的配额,需要在文件系统的选项列中加入usrquota项;为了启用对组的配额,需要在文件系统的选项列中加入grpquota项。如下所示:

4、运行quotacheck命令生成磁盘配额文件,可以运行如下命令:

其中-a表示描扫所有分区,-c选项用来生成配额文件(aquota.group和https://www.360docs.net/doc/25216875.html,er),-u 选项检查用户配额,-g选项检查组配额,-v表示显示细节。系统在运行配额检查时会在配额文件中创建磁盘使用信息。

5、编辑用户和组的配额限制

配额设置是实现磁盘配额功能中最重要的环节,使用edquota 命令结-u 和-g选项可以用于编辑用户或组的配额设置。

假设要为用户lipi设置磁盘配额,可运行如下命令:(针对用户设置配额时,-u选项可省)

系统会默认调用vi编辑器进行编辑,内容如下:

从左到右这七个字段的含义如下所示。

?Filesystem:文件系统(分区)。

?Blocks:当前用户已经使用的磁盘容量,默认单位为KB,该数值自动计算,无需修改。

?Soft :磁盘容量的软限制数值,默认单位为KB。

?Hard KB。

?Inodes:当前用户已拥有i节点数量(文件数量),该值无需修改

?Soft :文件数量的软限制数值,默认单位为个。

?Hard:文件数量的软限制数值,默认单位为个。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为用户设置磁盘配额限制。

例:将用户lipi的磁盘容量软限制为50M、硬限制为60M。文件数量软限制3个、硬限制为5个,下面是修改后的示例:

以上对用户设置配额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对组账号设置配额。要为群组zxkj设置磁盘配额,可以使用以下命令(-g选项不能省):

设置方法与对用户的设置类似,在vi编辑器中修改后保存即可。

系统默认的磁盘配额软限制过渡期为7天,可以修改这一限制。使用edquota命令的“-t”选项可以修改软限制的过渡期,过渡期可以用秒、分钟、小时、天、周、月表示。

6、打开文件系统的磁盘配额功能:

quotaon命令的参数也可以写“/dev/sdb1”的挂载点“/soft”,效果是一样的。

quotaoff命令用户关闭某个分区上的磁盘配额。

7、验证磁盘配额的功能

磁盘配额生效后,受限制的用户的磁盘使用就不能超过限制,如果用户试图超过这个限制,操作将会失败,并得到一个错误消息。以下是对上面所设置文件数量限额的验证结果。

要得到某个用户或者组的磁盘使用情况,可以使用命令:

quota user

或者

quota –g group

其中user和group为用户和组群的名称或UID、GID。

“*”代表已经达到了硬限制。

另外,系统管理员还可以使用repquota命令生成完整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报告。例如要生成磁盘分区/dev/sdb1上的磁盘使用报告,可以运行命令“repquota /dev/sdb1”,执行结果如下:

用户名后面的“--”用户判断该用户是否超出其块限制或索引节点限制。任何一个软限制被超出,相应的“-”符号就会被“+”代替,第一个“-”代表块限制,第二个代表索引节点限制。grace列通常是空白的,如果某个软限制被超出,这一列会显示过渡期中的剩余时间。如果过渡期超过,这一列空白。

要查看所有启用了磁盘配额的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可使用以下命令:

二、逻辑卷(LVM)管理

Linux提供的逻辑盘卷管理(LVM,LogicalV olumeManager)机制就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Linux的LVM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在生产运行系统上面直接在线扩展硬盘分区,可以把分区umount以后收缩分区大小,还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把一个分区从一块硬盘搬到另一块硬盘上面去等等,简直就像变魔术,而且这一切都可以在一个繁忙运行的系统上面直接操作,不会对你的系统运行产生任何影响,很安全。

1、LVM概述

在学习之前首先需要了解LVM基本术语。

?PV(Physical V olume,物理卷)

物理卷是LVM机制的基本存储设备,通常对应一个普通的分区或整个硬盘。物理卷一般直接使用设备名称,如/dev/sdb1。

?VG(V olume Group,卷组)

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组成一个整体,称为卷组,在卷组中可以动态添加或移除物理卷?LV(Logical V olume,逻辑卷)

逻辑卷是建立关卷组之上的,与物理卷没在直接的关系。对于逻辑卷来说,卷组切一小块,这一小块空间就称为逻辑卷。使用mkfs等工具在逻辑卷上创建文件系统以后,即可挂载到Linux系统中的目录下使用。

通过上述对物理卷、卷组、逻辑卷的解释可以看出,建立LVM分区管理机制的过程就是:将普通分区或整块硬盘建立物理卷;将各物理卷的存储空间组成一个逻辑整体即卷组;最后,基于卷组这个整体,分割出不同的数据存储空间,形成逻辑卷。而逻辑卷才是最终用户可以格式化并挂载使用的存储单位。

2、LVM应用实例

案例的环境和需求描述如下:公司准备在Internet中搭建自己的邮件服务器,面向全国各地的员工提供电子邮箱空间。由于用户数量众多,邮件存储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考虑到动态扩容的需要,计划增加两块320G SCSI硬盘并构建LVM逻辑卷(挂载到“/mailbox目录下”)专门用于存放邮件数据。

为了完成公司需求,推荐操作步骤如下:

1、关闭服务器主机,正确安装两块SCSI硬盘。

2、开启服务器主机,并执行 fdisk –l 命令确认已识别新增的硬盘。

3、在新增的磁盘中进行分区,将每块硬盘的所有空间划分为一个独立的主分区,并将分

区类型更改为 8e。分区后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结果如下。

4、将/dev/sdc1和/dev/sdd1分区转为物理卷。

5、将上述两个物理卷整合,创建一个名为 vg_mail的卷组。

6、在vg_mail卷组中创建一个名为 lv_mail的逻辑卷,容量大小设置为60G.

7、使用 mkfs 命令在 lv_mail 逻辑卷中创建ext4文件系统,并挂载到/mailbox目录下。

8、动态扩展 mail 逻辑卷的容量(增加10GG),并更新系统识别文件系统的大小。

文件服务和磁盘管理

文件服务和磁盘管理

09 文件服务器和资源共享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文件服务器与资源共享的概 念; 2、掌握资源访问权限的控制; 3、了解掌握磁盘配额的设置; 4、学习创建域DFS以及如何访问DFS内的资 源 二、实验要求 1、设备要求:计算机1台(装有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及活动目录、联网) 2、2人1组,合作完成。 三、实验基础 阅读课件网文件服务与磁盘管理.ppt; WS2008中的文件共享有四种配置方法,实验过程中可以先选一种方法去做,待实验全部结束后再用其他方法做,以避免实验时间不够。 为什么要使用文件服务器? 两人之间共享文件,可按“网上邻居法”设置共享目录;如果共享文件给多个人,可效仿

“FTP法”建立一个简单的FTP服务器;如果办公室里有很多人都想共享自己的文件,不可能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电脑上建立共享目录或者FTP服务器。如果权限分配出现失误,文件的普通访问者变成了控制者;更不用说感染病毒的事件发生;通过文件服务器可以解决这类问题。文件服务器的作用是:存储共享文件、协作开发、保证文件安全、多用户共用计算机。 在文件服务器的安装过程中,将设置磁盘配额,添加共享文件夹,并简单设置该共享文件夹的权限,因此文件服务器必须被安装在NTFS格式的分区上。 分布式文件系统DFS是选做实验。DFS是若干不同的逻辑磁盘分区或卷标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层次文件系统。DFS为实际可能分布在网络上任意位置的资源提供了一个逻辑上的树形文件系统结构。从而为用户提供了同分布于网络上各处的共享文件夹建立连接的简便途径。单独的DFS共享文件夹的作用相当于通过网络上的其他共享文件夹的访问点。不论下面的资源具体位置如何,用户不必知道资源在网络的实际位置,就可以通过DFS对其进行访问。

第9章文件管理

第9章文件管理 一、填空 1.一个文件的文件名是在时给出的。 2.所谓“文件系统”,由与文件管理有关的、被管理的文件以及管理所需要的数据结构三部分组成。 3.是辅助存储器与内存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单位。 4.在用位示图管理磁盘存储空间时,位示图的尺寸由磁盘的决定。 5.采用空闲区表法管理磁盘存储空间,类似于存储管理中采用方法管理内存储器。 6.操作系统是通过感知一个文件的存在的。 7.按用户对文件的存取权限将用户分成若干组,规定每一组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这样,所有用户组存取权限的集合称为该文件的。 8.根据在辅存上的不同存储方式,文件可以有顺序、和索引三种不同的物理结构。 9.如果把文件视为有序的字符集合,在其内部不再对信息进行组织划分,那么这种文件的逻辑结构被称为。 10.如果用户把文件信息划分成一个个记录,存取时以记录为单位进行,那么这种文件的逻辑结构称为。 二、选择 1.下面的不是文件的存储结构。 A.索引文件B.记录式文件 C.串联文件D.连续文件 2.有一磁盘,共有10个柱面,每个柱面20个磁道,每个盘面分成16个扇区。采用位示图对其存储空间进行管理。如果字长是16个二进制位,那么位示图共需字。 A.200 B.128 C.256 D.100 3.操作系统为每一个文件开辟一个存储区,在它的里面记录着该文件的有关信息。这就是所谓的。 A.进程控制块B.文件控制块 C.设备控制块D.作业控制块 4.文件控制块的英文缩写符号是。 A.PCB B.DCB C.FCB D.JCB 5.一个文件的绝对路径名总是以打头。 A.磁盘名B.字符串C.分隔符D.文件名6.一个文件的绝对路径名是从开始,逐步沿着每一级子目录向下,最后到达指定文件的整个通路上所有子目录名组成的一个字符串。 A.当前目录B.根目录 C.多级目录D.二级目录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语言实验六磁盘文件存取实验报告

第六章磁盘文件存取实验(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要求和目的 1.理解文件、目录的概念; 2.了解FCB(文件控制块)方式文件管理方法; 3.掌握文件代号式文件存取方式; 4.学习使用文件指针读取文件 二、软硬件环境 1.硬件环境:计算机系统windows; 2.软件环境:装有MASM、DEBUG、LINK、等应用程序。 三、实验涉及的主要知识单元 DOS功能调用中断(INT 21H)提供了两类磁盘文件管理功能,一类是FCB(文件控制块)方式,另一类是文件代号式存取方式。 对于文件的管理,实际上是对文件的读写管理,DOS 设计了四种存取文件 方式:顺序存取方式、随机存取方式、随机分块存取方式和代号法存取方式。文件的处理步骤 A)写之前必须先建立文件、读之前必须先打开文件。 B)写文件之后一定要关闭文件。通过关闭文件,使操作系统确认此 文件放在磁盘哪一部分,写后不关闭会导致写入文件不完整。 1、文件代号式存取方式: 当用户需要打开或建立一个文件时,必须提供文件标识符。文件标识符用ASCII Z 字符串表示。ASCII Z 字符串是指文件标识符的ASCII 字符串后面再加1 个“0”字符。文件标识符的字符串包括驱动器名、路径名和文件名。其格式为 [d:][path]filename[.exe] 其中d 为驱动器名,path 为路径名,.exe 为文件名后缀。 中断 21H 提供了许多有关目录和文件操作的功能,其中文件代号式存取方式常用的功能如下: 2、操作目录的常用功能 39H——创建目录 3BH——设置当前目录 3AH——删除目录 47H——读取当前目录 有关中断功能的详细描述和调用参数在此从略,需要查阅者可参阅相关资料 之目录控制功能。 3、用文件句柄操作文件的常用功能 3CH——创建文件 4EH——查找到第一个文件 3DH——打开文件 4FH——查找下一个文件 3EH——关闭文件 56H——文件换名 3FH——读文件或设备 57H——读取/设置文件的日期和时间 40H——写文件或设备 5AH——创建临时文件 41H——删除文件 5BH——创建新文件

(完整版)linux文件系统管理-权限管理实验4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Linux系统应用与开发教程实验名称linux文件系统管理-权限管理(高级设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文件系统权限的设置 2、掌握linux用户帐号与组管理 3、掌握linux 文件共享的设置方法 4、掌握linux 文件共享的权限设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使用root帐号通过系统提供的6个虚拟控制台登陆到linux,或在x-windows开启一个终端。 2、完成以下的实验内容 (1)、假设你是系统管理员:现要在公司linux服务器系统中新增一些用户与一个用户组。 ?使用groupadd account 添加一个名为account的组 ?使用useradd -G account acc-user1,(该命令将添加一个用户名为acc-user1的用户, 同时会建立一个与用户名同名的私有组(该私有组为用户的默认组,这个组中只有一个用户名),并把该用户将加入account的标准组,同时,按同样的方法建立acc-user2、acc-user3、acc-user4。 ?建立用户后,请使用x-window中的用户与组管理工具查看用户与组建立情况,检查用户与组的归属情况。 (2)、开启多个控制台,分别使用acc-user1、acc-user2、acc-user3登陆系统(可以在控制台分别登陆,也可以在X-windows中多开几个终端程序,默认使用root登陆,然后使用su命令通过切换用户的方式登陆,其语法为“su - user-name”,提示可以在登陆成功后运行命令“id”查看当前登陆的用户属于哪些组,当前的默认组是什么?) (3)、为account组建立一个公共共享目录/home/account-share,满足以下的权限设定要求,以及设置何种的umask: ?该目录的拥有者为acc-user1,所属组为account。 ?在该目录下建立一个/home/account-share/full-share的子目录,修改该目录的权限,使得account组的成员均能在对该目录有完全控制权限,account组外的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即account组的成员都可以在该目录下建立文件,同时在该子目录full-share下建立的文件,只有文件建立者有权限删除,并且每个用户在该子目录full-share下建立的文件也能自动与该account组成员可读共享。 ?在/home/account-share/为每个用户建立一个与用户名同名的子目录(如/home/account-share/acc-user1为用户acc-user1的目录,其拥有者为acc-user1,所在的组为account),配置该子目录的拥有者有完全控制权限,而同组用户只能读取,同时在用户在该目录下建立的文件,可供同组用户读。 (4)、考虑完成以上的共享目录权限设置,应注意哪些设置。包括目录的权限,目录的拥有者,目录所在的组,具体文件的权限,umask设置等。 (5)、实验报告应体现出使用不同身份的用户对所配置目录的访问测试过程。 三、实验环境 安装有vmware或visual pc软件的window主机,系统中有提供turbolinux或redhat的硬盘

第七章 设备管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影响磁盘访问时间的三个因素是_寻道时间_、_旋转延迟 __和_传输时间_。 2、SPOOLing系统中,作业执行时,从磁盘上的输入井中 读取信息,并把作业的执行结果暂时存放在磁盘上的_输出井_中。 3、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是监视设备状态、 进行设备分配、_完成I/O操作_和缓冲管理。 4、从资源分配的角度看,可以把设备分为独占设备、共享设 备和虚拟设备。打印机属于独占设备,而磁盘属于____设备。 5、虚拟设备是通过技术把_____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 户______的设备。 6、缓冲区的设置可分为、和______三种。 7、常用的设备分配算法是和。 8、在设备管理中,为了克服独占设备速度较慢、降低设备资 源利用率的缺点,引入了,即用共享设备模拟独占设备。 9、操作系统管理使用数据结构,使用表管理进程, 使用表管理作业,使用表管理文件。 参考答案:

1、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时间传输时间 2、输入井输出井 3、设备分配设备驱动设备无关性 4、虚拟设备独占共享 5、SPOOLing 独占共享 6、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 7、先来先服务优先级高者优先 8、虚拟分配技术 二、选择题 1、在存储型设备中,执行信息传输的最小单位是(C ) A 字节B字C块D字符 2、虚拟设备是通过(A )操作实现的 A 联机外围设备同时B联机外围设备分时 C脱机外围设备同时D脱机外围设备分时 3、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B ) A 每一台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B 程序中使用的设备与实际使用哪台物理设备无关 C 多台设备不能并行工作 D 一个通道上只准连接一台设备 4、缓冲技术的缓冲池(多缓冲的一种组织形式)在(A )中 A 主存 B 外存 C ROM D 寄存器

操作系统磁盘管理(借鉴资料)

1.需求分析 (1)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设计内容: 1)采用空白文件目录结构管理磁盘空间,实现磁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2)采用空白块成组链接结构实现磁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3)采用位示图结构实现磁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基本要求: 1)具有创建文件、空间分配、删除文件、释放空间等基本功能; 2)把文件目录、磁盘空间管理的数据结构变化情况显示出来。 (2)需求分析内容 1)空白文件目录是管理磁盘空间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文件存储设备上的每个连续空闲区看作一个空白文件,系统为所有空白文件单独建立一个目录,每个空白文件在这个目录中占一个表目.表目的内容至少包括第一个空白块的地址(物理块号),空白块的数目。 2)位示图是另一种常用的管理磁盘空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一张位示图来表示为l 时表示该块已分配,当某位为0时表示该块空闲。 3)位示图是利用二进制的一位来表示磁盘中的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当其值为“0”时,表示对应的盘块空闲;为“1”时,表示已经分配。有的系统把“0”作为盘块已分配的标记,把“1”作为空闲标志(它们的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用一位的两种状态标志空闲和已分配两种情况)磁盘上的所有盘块都有一个二进制位与之对应,这样,由所有盘块所对应的位构成一个集合,称为位示图。 1.1小组分工 温庭栋任务为:采用空白文件目录结构管理磁盘空间; 魏子育任务为:采用空白块成组链接结构实现磁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卫虹任务为:采用位示图结构实现磁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2.总体设计 (1)磁盘存储空间管理是文件系统的重要内容 采用空白文件目录结构管理磁盘空间,实现磁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空白文件目录法进行空间分配时,需要建立相关的数据结构,记录目前空白区域和已使用区域,假设开始时全部区域空闲。当有文件需要存储时,先检查空白文件目录,找到适合区域立即分配,并修改空

硬盘分区格式化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学号: 姓名: 某某某 专业: 软件工程 班级: 软件工程班

实验时间: 2012 年 _月__ _日星期_ 实验地点:逸夫楼A701 实验名称:硬盘的分区格式化 实验目的: 1.掌握分区的原因,了解FAT16、FAT32、NTFS格式。2.掌握硬盘参数的设置。 3.掌握用FDISK命令将硬盘分为多个逻辑盘的方法。4.熟练掌握逻辑盘的格式化。 5、掌握利用第三方工具去分区操作 6、掌握硬盘分区表格式 实验准备: 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和VPC的一台计算机。 WINxp、Windows7映象文件。 刻录机一台(利用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制作U盘)回忆有关概念 实验环境: 7号微机室

实验理论: 在虚拟机上利用fidisk命令对硬盘进行分区 format命令对硬盘进行高级格式化

实验步骤: 1.硬盘分区 ①用VPC工具虚拟一台PC机,载入WIN98映像文件,启动VPC,引导到光盘。 ②机器启动后进入DOS工作状态,在DOS提示符>后键入硬盘分区命令: A:\>Fdisk↙ 出现如图13-2所示的界面。 ③键入“Y”,进入Fdisk分区主界面。主界面以菜单形式显示,共有的四个菜单项,如图所示。 其中,第一项为建立DOS分区DOS逻辑驱动器;第二项为设置活动分区;第三项为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第四项为显示有关分区信息。 ④建立分区,选择第一项出现如下菜单,用来建立DOS分区,或DOS逻辑驱动器。 其中,第一项为建立基本分区;第二项为建立扩展分区;第三项为建立扩展分区中的逻辑驱动器。第四项为显示分区信息。 选择"1"后回车,建立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这时系统会询问你是否使用最大的可用空间作为主分区,如果回答“Y”,那么软件就会将所有的磁盘空间划分成一个分区,回答"N"则可以划分多个分区,对于现在的硬盘来说,一般都比较大,如果划分成一个分区就不太好管理,因此可以选择输入"N"来分成多个分区。例如,将硬盘创 建三个逻辑盘C:、D:和E:,要求C盘占整个硬盘容量的一半,D盘和E盘各占整个硬盘容量的四分之一。软件会提示你输入主分区C盘的大小(或百分比),输入后回车。 ⑤按键退回上一步,机器重新扫描剩余空间,输入D盘容量大小或百分比,过一会儿,再按照上述方法输入E盘容量大小或百分比即可。 ⑥激活分区。设置完分区后,按键回到Fdisk主界面,选择“2”进入另一个菜单界面,再输入“1”设置活动分区(即把C盘设置为活动分区)。 ⑦删除分区和查看分区信息。在Fdisk主界面中分别选择第3项和第4项,分别用来删除和查看有关分区信息。 2、格式化硬盘 ①分区完成后,系统自动重新启动机器,。在DOS提示符“>”下,使用Format 命令,对各逻辑盘进行格式化:

项目4 文件权限管理

实训项目4 文件权限管理 一、实训目的 掌握利chmod及chgrp等命令实现Linux文件权限管理。 掌握磁盘限额的实现方法。 二、项目背景 某公司有60个员工,分别在5个部门工作,每个人工作内容不同。需要在服务器上为每个人创建不同的账号,把相同部门的用户放在一个组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工作目录。并且需要根据工作性质个每个部门和每个用户在服务器上的可用空间进行限制。 假设有用户user1,请设置user1对/dev/sdb1分区的磁盘限额,将user1对blocks的soft设置为5000,hard设置为10000; inodes的soft设置为5000,hard设置为10000。 三、实训内容 练习chmod、chgrp 等命令的使用,练习在Linux下实现磁盘限额的方法。 四、实训步骤 子项目1.设置文件权限 在用户user1主目录下创建目录test,进入test目录创建空文件filel。并以长格形式显示文件信息注意文件的权限和所属用户和组。 对文件filel设置权限,使其他用户可以对此文件进行写操作。并查看设置结果。 取消同组用户对此文件的读取权限。查看设置结果。 用数字形式为文件filel设置权限,所有者可读、可写、可执行;其他用户和所属组用户只有读和执行的权限。设置完成后查看设置结果。 用数字形式更改文件filel的权限,使所有者只能读取此文件,其他任何用户都没有权限。查看设置结果。 为其他用户添加写权限。查看设置结果。 回到上层目录,查看test的权限。 为其他用户添加对此目录的写权限。 子项目2、改变文件的所有者 查看目录test及其中文件的所属用户组。 把目录test及其下的所有文件的所有者改成bin,所属组改成daemon。查看设置结果。 删除目录test及其下的文件。 子项目3.磁盘限额 启动vi编辑/etc/fstab文件,把/etc/fstab文件中的/dev/sdb1 分区添加用户和组的磁盘限额,重新启动系统.

操作系统-第七章 设备管理习题(有答案)

第七章设备管理习题 一. 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在下面的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 (A)程序I/O方式 (B)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C)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方式 (D)I/O通道控制方式 2.某操作系统中,采用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设中断时,CPU用1ms来处理中断请求,其它时间CPU完全用来计算,若系统时钟中断频率为100H Z,则,CPU的利用率为()。 (A)60% (B)70% (C)80% (D)90% 3.下列哪一条不是磁盘设备的特点()。 (A)传输速率较高,以数据块为传输单位 (B)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用户(进程)访问 (C)I/O控制方式常采用DMA方式 (D)可以寻址,随机地读/写任意数据块 4.利用通道实现了()之间数据的快速传输。 (A)CPU和外设(B)内存和CPU (C)内存和外设(D)外设和外设 5.假脱机技术中,对打印机的操作实际上是用对磁盘存储实现的,用以替代打印机的部分是指()。 (A)共享设备(B)独占设备 (C)虚拟设备(D)物理设备 6.设从磁盘将一块数据传送到缓冲区所用时间为80μs,将缓冲区中数据传送到用户区所用时间为40μs,CPU处理数据所用时间为30μs,则处理该数据,采用单缓冲传送某磁盘数据,系统所用总时间为()。 (A)120μs (B)110μs (C)150μs (D)70μs 7.对于速率为9.6KB/s的数据通信来说,如果说设置一个具有8位的缓冲寄存器,则CPU中断时间和响应时间大约分别为()。 (A)0.8ms,0.8ms (B)8ms,1ms (C)0.8ms,0.1ms (D)0.1ms,0.1ms 8.在调试程序时,可以先把所有输出送屏幕显示而不必正式输出到打印设备,其运用了()。

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二)实验报告

制作LVM卷的步骤: 裸设备---分区---PV---VG---LV---格式化---挂载使用 [root@localhost ~]# pvcreate /dev/sdb1 /dev/sdc1 建立pv物理卷 Physical volume "/dev/sdb1" successfully created Physical volume "/dev/sdc1"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vgcreate hehe /dev/sdb1 /dev/sdc1 建立vg卷组 Volume group "hehe"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lvcreate -L 30G -n xixi hehe 建立lv逻辑卷 Logical volume "xixi" created [root@localhost ~]# mkfs.ext3 /dev/hehe/xixi 格式化为ext3的文件系统mk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root@localhost ~]# mkdir /lvm 创建lvm文件夹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hehe/xixi /lvm 挂载lvm逻辑卷到lvm文件夹下使用[root@localhost ~]# cd /lvm 切换 [root@localhost lvm]# ls 查看 lost+found [root@localhost lvm]# df -hT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文件系统类型容量已用可用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0 ext3 38G 3.1G 33G 9% / /dev/sda1 ext3 99M 11M 83M 12% /boot tmpfs tmpfs 177M 0 177M 0% /dev/shm /dev/mapper/hehe-xixi ext3 30G 173M 28G 1% /lvm [root@localhost lvm]# lvextend -L +3G /dev/hehe/xixi 扩展lvm卷的空间Extending logical volume xixi to 33.00 GB Logical volume xixi successfully resized [root@localhost lvm]# resize2fs /dev/hehe/xixi 重新识别文件系统的大小

5文件权限管理

实训项目5 文件权限管理 一、实训目的 ●掌握利用chmod及chgrp等命令实现Linux文件权限管理。 ●掌握磁盘限额的实现方法。 二、项目背景 某公司有60个员工,分别在5个部门工作,每个人工作内容不同。需要在服务器上为每个人创建不同的账号,把相同部门的用户放在一个组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工作目录。并且需要根据工作性质给每个部门和每个用户在服务器上的可用空间进行限制。 假设有用户user1,请设置user1对/dev/sdb1分区的磁盘限额,将user1对blocks的soft设置为5000,hard设置为10000;inodes的soft设置为5000,hard设置为10000。 三、实训内容 练习chmod、chgrp等命令的使用,练习在Linux下实现磁盘限额的方法。 四、实训步骤 子项目1.设置文件权限 ●在用户user1主目录下创建目录test,进入test目录创建空文件file1。并以长格形式显示文件信息,注意文件的权限和所属用户和组。 ●对文件file1设置权限,使其他用户可以对此文件进行写操作。并查看设置结果。 ●取消同组用户对此文件的读取权限。查看设置结果。 ●用数字形式为文件file1设置权限,所有者可读、可写、可执行;其他用户和所属组用户只有读和执行的权限。设置完成后查看设置结果。

●用数字形式更改文件file1的权限,使所有者只能读取此文件,其他任何用户都没有权限。查看设置结果。 ●为其他用户添加写权限。查看设置结果。 ●回到上层目录,查看test的权限。 ●为其他用户添加对此目录的写权限。 子项目2.改变文件的所有者 ●查看目录test及其中文件的所属用户和组。 ●把目录test及其下的所有文件的所有者改成bin,所属组改成daemon。查看设置结果。 ●删除目录test及其下的文件。

第七章 磁盘高级管理

第七章磁盘高级管理 一、管理磁盘配额 磁盘配额是对文件系统设定的,设定之前需要启用文件系统的配额支持。在Linux系统中,磁盘配额可以从两方面限制磁盘的使用。 ?文件数量:用户能够使用的索引节点数(inode),限制用户可以创建的文件数量。 ?磁盘容量:用户能够使用的磁盘块区数(block),会限制用户可以使用的磁盘容量。磁盘配额的限制方法。 ?软限制:指定一个软性的配额数值(例100M磁盘空间、180个文件),在固定的宽限期(默认为七天)内允许超过这个限制,但系统会给出警告信息。 ?硬限制:指定一个硬性的配额数值(例于120M磁盘空间,200个文件),是绝对禁止用户超过的限制值,当达到硬性限制时,系统会给出警告并禁止继续写入数 据。硬限制的配额值应大于相应的软限制,否则软限制将失效。 下面以上小节中创建的分区/dev/sdb1为例,将期挂载到/soft目录下,并启用磁盘配额功能,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首先检查是否安装了quota软件包,大部分情况下系统会默认安装的。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检查quota软件包的安装情况。 2、以支持配额功能的方式挂载文件系统。可以使用 –o usrquota,grpquota选项的mount 命令重新挂载指定的分区。 3、若需要每次开机自动以支持配额功能方式挂载该分区,需要修改/etc/fstab文件。为了启用对用户的配额,需要在文件系统的选项列中加入usrquota项;为了启用对组的配额,需要在文件系统的选项列中加入grpquota项。如下所示: 4、运行quotacheck命令生成磁盘配额文件,可以运行如下命令:

其中-a表示描扫所有分区,-c选项用来生成配额文件(aquota.group和https://www.360docs.net/doc/25216875.html,er),-u 选项检查用户配额,-g选项检查组配额,-v表示显示细节。系统在运行配额检查时会在配额文件中创建磁盘使用信息。 5、编辑用户和组的配额限制 配额设置是实现磁盘配额功能中最重要的环节,使用edquota 命令结-u 和-g选项可以用于编辑用户或组的配额设置。 假设要为用户lipi设置磁盘配额,可运行如下命令:(针对用户设置配额时,-u选项可省) 系统会默认调用vi编辑器进行编辑,内容如下: 从左到右这七个字段的含义如下所示。 ?Filesystem:文件系统(分区)。 ?Blocks:当前用户已经使用的磁盘容量,默认单位为KB,该数值自动计算,无需修改。 ?Soft :磁盘容量的软限制数值,默认单位为KB。 ?Hard KB。 ?Inodes:当前用户已拥有i节点数量(文件数量),该值无需修改 ?Soft :文件数量的软限制数值,默认单位为个。 ?Hard:文件数量的软限制数值,默认单位为个。

NOSLinux 【单元测验】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2)

【单元测验】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2) 回顾第 1 次试答 结束回顾 开始时间2012年03月 22日星期四 08:18 完成于2012年03月 22日星期四 08:23 耗时 5 分钟 1 秒 分数6/16 成绩37.5超出最大限度 100(38%) 反馈要加油啰 Question 1 分数: 1 以下命令返回的结果是什么?ln file1 file2 选择一个答案 A. file2将成为file1的符号链接 B. 命令格式错误,需要使用参数 C. 无论file1的尺度是多少,file2将固定为5字节 D. file1和file2有相同的索引节点 链接文件分为硬链接(不加参数)和符号链接(加-s参数) 硬链接内容和原文件保持同步,他们具有相同的索引节点信息(磁盘的具体物理位置),移动、删除或修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影响通过另一个访问该文件 符号链接只是快捷方式,原文件删除,将导致该符号链接失效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Question 2 分数: 1 以下哪个命令可将file1复制给file2? 选择一个答案 A. cat file1 > file2 B. copy file1 file2 C. cat file1 file2> file1 D. cp file | file2

cp命令可以复制文件,格式为 cp 源文件目标文件,无需加管道符号“|” cat本来是输出文件内容到屏幕,加了“>”重定向符号后也可以将文件内容重定向输出指定文件中,这样就可以实现复制文件的目的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Question 3 分数: 1 如果newdir/file2文件不存在,但是目录newdir已存在,mv file1 newdir/file2命令将有什么结果? 选择一个答案 A. file1将被复制到newdir并命名为file2 B. 将报错,因为以上不是有效的命令 C. file1将被移动到newdir并重命名为file2 D. file1将被删除 mv可以更名也可以移动,具体看命令参数 mv 文件1 文件2——将文件1更名为文件2 mv 目录1 目录2——将目录1更名为目录2 mv 文件1 目录2——将文件1移动到目录2 mv 文件1 目录1/文件2——将文件1移动到目录1,并更名为文件2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Question 4 分数: 1 如何从文件中查找显示所有以“#”打头的行? 选择一个答案 A. grep -n "#" file B. find "\#" file C. grep -v "#" file D. wc -l "#" find查找的对象和结果都是文件 grep查找的对象和结果是输出结果中的行 -c 显示符合条件的行数 -i查找时不区分大小写 -n显示行号

模拟实现用位示图法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合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课程设计报告 20011~2012 学年第1 学期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名称模拟实现用位示图法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011 年11 月

实验题目模拟用位示图法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的基本概念,掌握产生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的几种方法,体会位示图算法是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 方法。 2)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位示图算法,进一步理解位示图算法的原理和执行过程,掌握位 示图算法的描述和应用,进一步熟练掌握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的方法。二、实验内容: (1)首先对位示图算法原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2)程序首先要给出位示图初态。分配时,参数为文件名及需要分配的块数。回收时,参数为文件名。 (3)回答信息:分配时,能够分配时,给出文件名和分配的具体块号。否则,给出无法分配的信息。显示位示图。 (4)回收时:给出回收的具体块号。显示位示图。 三、实验环境 Windows系统,在C++的环境下来运行这儿程序 四、实验主要步骤 1、初始化及使用数据结构 对数组WST[]元素初始化为0。定义以下3个链表并初始化。空闲区结构体定义free_link、申请空间作业结构体定义office、相关位示图操作的结构体定义work。 位示图算法是利用二进制的一位来表示磁盘中的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在外存上建立一张位示图(bitmap),记录文件存储器的使用情况。每一位仅对应文件存储器上的一个物理块,取值0和1分别表示空闲和占用。文件存储器上的物理块依次编号为:0、1、2、…。定义为一维数组WST[],操作起来更为方便。下表号与盘块号对应。在输出的时候控制输出为二维形式。 2、申请空间算法 首先要输入文件名和大小,查找与已存在的文件是否重名。没有,则比较空闲区中空闲块数是否大于欲分配的块数。有的话分配。 分配的时候该作业要记录下自己所占盘块的其实盘号和所占用的盘快数。并修改对应盘块的位示图的值。 m=r->start_location;//空闲区的起始地址 s->begin_location=r->start_location;//作业从空闲区的起始地址开始分配 r->start_location=r->start_location+s->office_number;//改变空闲区空闲块数的起始地址r->free_number=r->free_number-s->office_number;//改变空间区块数的大小

linux文件系统的权限王国(一)

作者:池建强 在这个系列中和?大家聊聊 Linux 的?文件、?用户、?用户组、?文件系统的权限等内容,其中很多细节也是我使?用了很?长时间 Linux 后才真正掌握,希望?大家不?用那么久。 为什么是 Linux ?我觉得写技术的东?西还是相对严谨?一些好,虽然Unix 、Linux 、OS X ?一脉相承,但在具体命令上还是会有些差异,这个系列?文章?里所有的命令和显?示结果都是在 Linux 上进?行的,?大家可以对照在 Mac 上试试,当然最后也会讲?一点 OS X 的内容,否则怎么叫 MacTalk 呢? 在开始讲 Linux ?王国的?臣民之前,先介绍?一下?王国中最?牛的主:root ,这货不翻译为「根」,也不叫「管理员」,?而是被尊称为超级Linux ?文件系统的权限?王国(?一)

?用户,是不是觉得?高端霸?气?超级?二字绝不是恭维之词,从 Linux ?王国诞?生之初,root 就存在了,他会?一直霸占着超级?用户的?角?色并世世代代存在下去,没有禅让,没有民选,没有换位,所有的?用户都?自他?而起。如果你以为 root 会像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那样,让这?二位开开?心?心?生娃去了,那你就太Naive了。Linux 系统中的所有?用户要么由root 创建,要么借?用 root 的权限创建,等级极为森严,总之没有 root 的允许,想搞出?一位新?用户绝?无可能。看到这你们是不是都开始觉得计划?生育政策好啦? root 不仅能够管理?用户,还能管理?文件系统、进程、设备、??网络、通信、协议等等,总之他就像站在神?山上的神祗,俯视着芸芸众?生,看着数据信息在软件和硬件之间川流不息,时不时的做?一些计划性干预,如果有?人想超越系统的规则,他就能让你消失的像从来没有存在过。 所以那些成天叫嚣被蹂躏被代表的民众,看看 root,?大家?心理就会舒服?一些。 以 root 开篇,下?面我们聊聊 Linux 的?文件系统和索引节点。 Linux 的?文件系统本?身是?比较复杂的,仅 ext2、ext3 和 ext4 就得解释好?几天,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此,所以简单介绍?一下。?文件系统主要是?用来保存?文件和相关结构的,让?文件存储更安全、更快、更容易检索、能?支持更?大的物理介质等等。在 Linux 系统中,每个磁盘分区都可以看做?一个?文件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目录结构,Linux 会把这些分区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成统?一的??目录结构,?方便?用户访问。但是每个分区上的?文件系统都是独?立的,可以采?用不容的?文件格式,就像?一国两制?一样,虽然统?一,但是?自治。 那么如何查看?文件系统的格式呢?可以使?用 df -T -h 命令,T 表?示打印?文件格式,h 表?示?用G 或 M 来显?示?文件?大?小,如下:

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LVM

硬盘的结构与分区? 磁头Header,磁轨(Track),磁柱(Cylinder) ? 扇区(Sector) 512字节 分区(Partition) *指定从哪个磁柱(起始磁柱)到哪个磁柱(结束磁柱)的范围存储以何种文件系统存储 * MBR(Master Booter Recorder) 文件系统 *逻辑块(Block) 分区时文件系统所指定的最小存储单位

df 命令格式: df 选项 Linux下的磁盘操作命令显示目前硬盘总容量和可用容量 装置或设备名 如: df –h /dev/sda 参数: -h 以M或G方式显示 du 显示目录或者文件的容量命令格式: du 选项目录名或者装置名如: du –h /home 参数: -h 以M或G方式显示

硬盘的分割与格式化? fdisk工具的使用 fdisk -l [设备名] 显示所选设备的分区情况 实验一: 如何调整linux分区 *删除磁盘分区 *新增磁盘分区 *磁盘格式化 mke2fs -j[b] 分区代号 b : 指定块的大小,支持1024,2048,4096 实验二: linux里如何添加硬盘

特殊的文件系统LVM ? 什么是LVM:PV,VG,PE,LV LVM : Logical Volume Manager 逻辑卷管理PV: Physical Volume 物理卷VG: Volume Group 卷组PE: Physical Extend LVM块LV: Logical Volume 逻辑卷组

特殊的文件系统LVM

特殊的文件系统LVM ? LVM文件系统资料写入方式 *线性模式(linear) 如将/dev/sdb1,/dev/sdb2两个物理分区一起加入,则资料是先将 /dev/sdb1写满,然后再写/dev/sdb2 *交错模式(triped) 将一份资料分成两份,然后再分别写如两个分区 注:LVM主要用途是能够动态的扩展一个硬盘分区的大小,并不特别注重性能

磁盘空间管理模拟实验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正文 (4) 1. 实验目的 (4) 2. 设计思想 (4) 3. 实验结构图 (5) 4. 各模块的伪码算法 (5) 5. 测试分析 (10) 6. 测试结果 (11) 7. 源程序 (14)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摘要 要把文件信息存放在存储介质上,必须先找出存储介质上可供使用的空闲块。存储介质上某个文件不再需要时,又要收回它所占的存储空间作为空闲块。用户作业在执行期间经常要求建立一个新文件或撤消一个不再需要的文件,因此,文件系统必须要为它们分配存储空间或收回它所占的存储空间。如何实现存储空间的分配和收回,取决于对空闲块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两种对磁盘存储空间的分配和收回的方法:位示图法(用一张位示图(简称位图)来指示磁盘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空闲块链接法(在UNIX操作系统中,把磁盘存储空间的空闲块成组链接)。 关键词:磁盘的分配和回收管理;位示图;成组链接。

前言 通过该题目的设计过程,掌握磁盘存储管理的原理、软件开发方法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使用位示图管理磁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了解程序运行前和回收磁盘的物理地址过程。学会用模拟UNIX系统的成组链接法实现磁盘空间的管理。了解UNIX的命令及使用格式,熟悉UNIX/LINUX的常用基本命令,练习并掌握UNIX提供的vi编辑器来编译C程序,学会利用gcc、gdb编译、调试C程序。希望通过本次设计过程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正文 1. 实验目的 磁盘格式化时,系统把磁盘存储空间分成许多磁道。每个磁道又分成若干个扇区(又叫做块)。这些空间就是用来存放用户文件的。当用户的文件不再需要时,就应该删除。把一个文件存放到磁盘上时,可以组织成连续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等。因此,磁盘空间的分配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连续空间的分配;一种是不连续空间的分配(又叫动态分配)。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磁盘空间,是操作系统应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对磁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 2. 设计思想 位示图法: 一个简单的管理方法是用一张位示图(简称位图)来指示磁盘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一个盘组的分块确定后,根据分配的总块数决定位图由多少个字组成,位图中的每一位与盘组分块一一对应。位示图是一张可以反映磁盘空间是否被占有的模拟图,用一个二维数组表示磁盘的空间,数组内每一个元素表示磁盘内相应的分块,数组元素为“1”表示该块已被占,“0”表示该块为空。数组元素位置与磁盘分块一一对应,即可描述出磁盘空间的利用情况。 成组链接法: 首先定义磁盘分配数组并初始化,9个一维数组分别表示9个空闲块,程序运行时,先将专用块A〔0〕复制到内存中,然后进行功能选择,分配时,查MA,从中找出空闲块号,当一组的空闲块只剩第一块时,应把该块中指出的下一组的空闲块数和块号复制到专用块这,然后把该块分配给申请者,当一组的空

磁盘管理组织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Windows Server 2003的磁盘管理 学生姓名:邓学文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学号:1000005517 同组学生姓名:无 实验地点:个人电脑实验日期:2012 年04 月08 日 实训12:Windows Server 2003的磁盘管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Server 2003基本磁盘管理的相关操作; 2、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在动态磁盘上创建各种类型的卷; 3、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的磁盘限额以及磁盘整理等操作。 二、实验内容 在安装了Windows Server 2003的虚拟机上完成如下操作: 1、在安装了Windows Server 2003的虚拟机上添加五块虚拟硬盘,类型为SCSI,大小为1G,并初始化新添加的硬盘;添加一块IDE 类型的磁盘,大小为1.2GB。 2、选择添加的第一块硬盘,在磁盘上创建主分区“D:”,然后创建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创建逻辑盘“E:”和“F:”,最后将这块磁盘升级为动态磁盘。 3、利用添加五块虚拟硬盘,创建简单卷、扩展简单卷、跨区卷、带区卷、镜像卷、RAID-5卷,对具有容错能力的卷,用虚拟机删除虚拟硬盘来模拟硬盘损坏,并尝试数据恢复操作。 4、对磁盘“D:”做磁盘配额操作,设置用户User1的磁盘配额空间为100MB,随后分别将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源程序和VMWARE Workstation 安装源程序复制到D盘,看是否成功。 5、对磁盘“E:”做磁盘清理和碎片整理。 三、实验步骤 1、启动VMWARE,打开预装的Windows Server 2003虚拟机,为虚拟机添加五块

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

实验三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 一、 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中的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包括基本磁盘中分区的创建,动态磁盘中各种动态卷的创建及DFS的配置。 二、实验环境: Pentium 550Hz以上的CPU。 建议至少256MB的内存 建议硬盘至少2GB,并有1GB空闲空间。 三、实验内容: 磁盘的管理。 文件系统的管理。 四、实验步骤: 1.在虚拟机中再添加两块磁盘,如图1-1。 图1-1 2.使用磁盘管理控制台,在基本磁盘中新建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和逻辑驱动器,并对已经创建好的分区做格式化、更改磁盘驱动器号及路径等几个操作,如图1-2。 创建主磁盘分区的步骤如下: (1)启动【磁盘管理】。 (2)选取一块未指派的磁盘空间,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选择“磁盘1”。 (3)用鼠标右击该空间,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创建磁盘分区】,在出现“欢迎使用创建磁盘分区向导”对话框时,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2 (4)【选择分区类型】对话框中,选择【主磁盘分区】,单击【下一步】按钮。 (5)在【指定分区大小】对话框中,输入该主磁盘分区的容量,此例中输入“500MB”。 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6)下图所示的对话框中,完成其中的单选框选择,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格式化分区对话框。设置驱动器号为“H”。 (7)在【格式化分区】对话框中,可以选择是否格式化该分区;格式化该分区的方式 设置,如设置①使用的文件系统为NTFS;②分配单位大小:为默认值;③卷标为默认值; ④执行快速格式化⑤不启动文件及文件夹压缩功能。 (8)完成以上内容设置,系统进入【完成】对话框,并列出用户所设置的所有参数。 单击【完成】按钮,开始格式化该分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