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及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含习题和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含习题和答案)说明文意在介绍事物、阐述事理,给人以知识,其客观性特别强。
因此在试题中,问题的答案大多能从文段中找出。
首先要进行整体阅读,明白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找到说明对象的特征,这就是掌握了文章的中心。
说明文阅读题一般涉及九种题型,应注意这几方面: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1、考查对说明对象的把握答题技法:看题目或首尾段。
如果是事物说明文,指出是什么事物即可。
如果是事理说明文,尽量形成这样的短句:介绍了……的……(加上对象特征)。
2、考查对说明事物的特征的把握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3、考查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作用的把握常见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等。
作用是:(1)举例子:是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2)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的……特点。
(3)打比方: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特征。
(4)作比较:通过比较,使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5)分类别:条理清晰。
常见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总分、主次、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总体到局部)。
考试常选的说明文一般为科技类说明文,大多阐释事理,常用逻辑顺序。
4、考查对段意概括的把握。
解题方法:找中心句,结合特征进行概括。
5、考查“这”“这样”的指代意义:常是上文距离最近的一句或几句的内容。
6、考查对段落语句顺序的把握:问题通常是:“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或语句顺序?”答案形式一般为:不能调换。
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符合逻辑。
7、考查对语言准确性的把握问题形式一般为: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答案形式为:不能删,这个词的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删掉后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月球背面长啥样?①千百年来,月亮一直是人类心中的梦想之境。
思乡的情怀、探索的欲望,都交织在一汪皎洁的白月光中。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锁定,地球强大的引力让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类在地球上只能凭肉眼看见月球的正面,背面则看不见。
因此月球背面对于人类而言,更是“秘境中的秘境”,有许多未知等待着解答。
②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西昌出发,向遥远的月球飞去,世界瞩目、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
月球背面到底是啥样,嫦娥四号将第一次a________它。
③古人观月,并非完全看不到月球背面。
月球存在着“天秤动”,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
因此,至少有10%至20%的月球背面的边缘地带可以从地球上看到,比如一个跨越100千米的撞击盆地东海。
④1959年10月7日,苏联“月球三号”探测器传回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后,月球背面的“真容”就第一次被揭开了。
依照这些珍贵的照片资料,苏联在1960年11月出版了第一份月球背面地图,一年之后,又制作了第一个月球仪,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月球背面的初步特征。
1965年7月20日,苏联“探测器三号”传送回了25张画质更好的月球背面照片,分辨率比“月球三号”高了许多,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背面有一条长数百千米的链状陨石坑。
1967年,苏联根据这批照片出版了包含4000个新发现的月球背面地形目录的地图,同年发布了第一份比例为1:500000完整的月面图和修订后完整的比例为1:1000000月球仪,月球95%的表面都在上面b________了出来。
⑤人类首次与月背面对面是在1968年,“阿波罗八号”在进行载人登月任务试验的时候,由宇航员威廉·安德斯看到的。
他描述说,“月球背面看起来像我在孩提时玩过一段时间的沙堆,它们全都被翻起来,没有边界,到处是一些碰撞痕和坑洞”。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练习(含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常考知识点罗列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它要求对事物的外形、结构、性质、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做客观的,科学的解说,从而给读者以知识。
因此,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还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一类是平实说明文,例如:《中国石拱桥》;一类是生动的说明文,例如:《看云识天气》。
3、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如《中国石拱桥》。
(2)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如《核舟记》:按头—舱—尾—背的顺序说明。
(3)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4、说明方法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了解,这就需要举一些即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及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及练习课前练习(一)中国瓷器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
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
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
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
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
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
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
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
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
【A】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B】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
【C】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
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
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关于“板桥道情”的讨论帖,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楼:汪曾祺先生在《故里杂记》里,写到民间艺人怀抱渔鼓,手打筒板,唱《板桥道情》“老渔翁,一钓竿……”二楼:接着是“靠山崖,傍水漪,扁舟往来无牵绊,沙鸥点点清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刹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日薄西山。
”三楼:这部是最后,这只是十首送情词中的第一首“派霸”,我上传一幅渔翁图给你们看着。
四楼:多美啊!谁给这幅画起个有诗意的名字呢?五楼:第二首词是“樵夫”,后面还有“头陀”“道人”“书生”“乞丐”等。
六楼:“头陀”什么人啊?七楼:《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好像都是头陀……(1)下文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与樵夫的对话。
接着孙悟空还向樵夫打听什么地方?他要干什么事?行者近前作礼道:“樵哥,闻讯了。
”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行者道:“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樵子道:“正是……”(2)下文划线的句子是解说“扬州道情”的。
请问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道情脱离原先的宗教色彩而回归市井后,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流行。
扬州道情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许多文人也为道情作词,最著名的就是郑板桥所作的道情词,即板桥道情。
(3)根据示例,从“渔翁”唱词中选一句词作为渔翁图的名字,写一则回复四楼的帖子。
【示例】我选“高歌一曲斜阳晚”这句唱词作为渔翁图的名字。
你看,忙碌了一天的渔翁正面对着夕阳的余晖,纵情放歌呢。
这种画面与“高歌一曲斜阳晚”所创造的意境相符,词和画都流露了豁达、乐观的情怀。
【答案】(1)行者道:“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扇现在何处?”他要借芭蕉扇。
(2)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许多文人也为道情作词(3)我选“扁舟来往无牵绊”这句唱词作为渔翁图的名字。
你看,夕阳之下一叶扁舟在河水之处悠闲地划过,平静的水面无遮无拦。
这种画面与“扁舟来往无牵绊”所创造的意境相符,词和画都流露了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
初三语文总复习之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升一高语文——说明文一、考点、热点回顾说明文基本知识(一)了解说明文的特点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1)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2)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二)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
二是抽象事理。
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
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所在。
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
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
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从分析标题入手。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死海不死》: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看云识天气》;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
2、从分析材料入手。
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
然后归纳小结。
在文章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文章中有足以概括特征、本质的语句。
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分析,可以把它找出来;二是文章中没有全面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的语句,或者虽然有,但不集中,需要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把它概括出来。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红灯停”背后的科学齐月园①“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交通安全规则。
交通信号灯一直都是维护交通秩序、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重要保障。
②红绿灯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
着红装的女性代表已婚,意为“我已经结婚,不能向我求爱”,而着绿装的女性则代表未婚,意为“小伙子向我靠拢吧”!后来由于伦敦议会大厦门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事故,英国政府于1886年在大厦门前的马路上安装了两盏煤气标志灯,借鉴前面提到的服装颜色的差别,使用红色灯表示禁止通行,绿色灯则表示可以通过。
同一年,汽车也问世了,红绿灯作为标志灯很快流行起来。
③1912年,美国盐湖城的一名警察发明了电气信号灯。
1914年,这种信号灯出现在美国克利夫兰市的街道上。
真正意义上的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直至1922年才出现在美国底特律市的街道上,它采用黄色信号灯作为警示信号,提醒行人和车辆谨慎行进。
④无论是火车的信号灯还是汽车的信号灯,都是用红色表示停止前进,这是为什么呢?⑤根据物理学原理,光线在通过空气传播时会发生散射,对于相同媒质来说,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的作用就会越强,反之就会越弱。
在所有的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它可以传播得更远。
特别是在下雨天或大雾天,空气的透明度会大大降低,红光的这种作用就会更加明显。
⑥此外,使用红色信号灯作为停车的信号,可以使行驶中的司机在很远的地方就看见红色的信号,以便及时做好刹车准备,减速慢行。
如果司机在比较近的地方才看到停车的信号,由于车的惯性而不能及时刹车,非常危险。
同时,红色也会引起人们的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它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扩张色,因而用红色信号灯就会更加醒目,便于提醒司机及早做好刹车等各种应急措施,从而防止事故发生。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练习(含答案)
说明文知识点1、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和事理进行解说和阐释的一种文体。
2、分类:事物性说明文:对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进行说明的文章。
事理性说明文:对事物的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进行说明的文章。
3、说明对象及特征:根据说明文的分类把握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主要看文章标题,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说明对象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事理性说明文:要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形成一个对象加内容的短语“介绍了……的……”来表述,这样就要求我们把握事物的特征---说明的要点。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介绍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强调“过程”)。
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的构造、实体事物的形状。
如《雄伟的人民会堂》、《核舟记》。
逻辑顺序:介绍事物的性质、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的。
如《中国石拱桥》。
注意事项:局部理解,整体把握,答题时看要求(因为有些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
5、说明文结构:整体结构: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阐释说明对象(主题部分)——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
(作为题型,往往是针对主题部分出题)主题部分的结构(层次关系):并列式——各层之间是并列的;连贯式——各层之间按事物发展安排层次的,前后相承;递进式——各层之间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总分式——总括,分述,总结。
具体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
6、说明方法及作用:A、下定义:把握:“XX叫什么”或“XX是什么”的判断句。
作用:准确、简明地说明了()的( )特征。
(括号内要结合文本填写)B、举例子:把握:往往用“比如”,“例如”,“如”等。
作用: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的()的特征。
C、列数字:作用: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的()的特征。
(注意“列”字的书写;表示某个年份的,不是列数字。
)D、打比方:把握:从修辞角度看,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工智能成为医生好帮手强薇①近年来,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并开始在许多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
例如,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与英国摩尔菲尔兹眼科医院近日共同发布研究成果,称人工智能算法在诊断眼部疾病的精准度上超越了人类医生。
②这款人工智能算法主要通过分析患者眼部的3D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近年迅速发展的一项成像技术,简称(OCT)图像,诊断与老龄化致盲有关的黄斑部退化、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目前,这一算法已能检测出超过50种威胁视力的眼疾,并能给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甚至可以“优先考虑”最迫切需要治疗的人,错误率仅为5.5%,远低于8位人类眼科专家6.7%—24.1%的“误诊率”。
以往,不同的医生对同样的3D成像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款人工智能的高精确度相当于25个医学专家从不同角度会诊的结果。
③更重要的是,这款医用人工智能可以向人类“解释”自己的决策依据。
具体来说,在“阅读”扫描患者眼部后,人工智能第一步将OCT分解成数个区域,并进行标注,这时产生的原始数据人类还难以理解;第二步分析各个区域的成像,然后用另一种人类可以理解的分类识别系统,来寻找可能存在的病灶迹象,这时的数据对于人类而言具有解释性和可理解性,避免了以往人工智能算法“暗箱操作”的问题,有利于医生和病人了解其决策过程,对人工智能建立信任感。
④一名再资深的医生,其职业生涯中所见的病例也是有限的。
人工智能却凭借其读取和筛选信息的卓越能力,可以接触到庞大的病例资料和诊断数据。
据称,IBM开发的智能医疗诊断系统,在短短17秒内能阅读3000多本医学专著、4万篇论文,这可能是人类穷其一生都无法完成的。
⑤虽然说人工智能的诊断精准度优于人类医生,但现在就预言人工智能将取代医生这个职业还为时过早。
一名医生能否让患者最大程度地减轻病痛,不仅取决于其经验多少,对患者的态度以及细微的观察问诊,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考语文说明文答题技巧及专项训练(含答案)
2019中考语文说明文答题技巧及专项训练(一)说明文阅读答题指导一、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读完文章后了解了(说明对象)是什么?]2.事理说明文[读完文章后了解了(说明对象)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二、把握说明对象:1.看标题2.看首尾段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5.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对象。
如《苏州园林》,说明“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
(格式:介绍了_____的____.)如:《死海不死》,科学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 " 海水的咸度很高 " 。
6.概括文章的说明中心:①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②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③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概括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三、常见的说明方法:A.常见的说明方法有:1.分类别:(即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
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2.举例子:(即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
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
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3.打比方:(即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4.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5.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6.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
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奇妙的人体海洋陈夏法①对于生命来说,水比阳光更重要。
地球之所以物种繁茂,生命昌盛,是因为有约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
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
经科学测定,一个身体质量为70千克的成年人,分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体液达到45~50千克,占体质的65%~70%。
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3天时,所含的体液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蜇等)所含的水一样多;发育到3个月时,所含的体液达91%;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80%;1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
③(A)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
(B)为了说明人身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前苏联科学家弗·杰普戈利茨还特地对海水和人类血液进行了对此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地接近。
(C)在海水中,氯为55.0%,钠为30.6%,氧为 5.6%,邻为 1.1%,钙为 1.2%,其他元素为6.5%;而在人血中,氯为49.3%,钠为30.0%,氧为9.9%,邻为1.8%,钙为0.8%,其他元素为8.2%。
(D)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④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成味,否则不成其为海水。
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咸的味道。
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咬破舌头,伤口流出了血,你就尝到了血的成味。
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低一些,而且,科学家在考察地球历史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海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今日要低得多。
之后大陆上的盐分逐渐随水流注入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成起来。
而在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其成度就相当于现在人血的成度。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材料一橡皮擦邓莉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属是如何熬过来的?”在这个问题下有763条回答,几乎每一条回答就是一个家庭关于“熬”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遗忘”的故事。
姥爷是南下干部,离休后,在区人民法院担任陪审员一职。
那时候,家里的大门背后挂着手撕式日历,姥爷总会用红色的水彩笔,在他需要去法院陪审的日子做醒目标注。
到现在,每每想至此,那一页页小方块的日历,依然无比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不记得是从哪一天开始,日历上再也看不见红色的标注了,姥爷常常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然后又会突然停下来,眼神中透着焦虑,迷茫地站在原地。
他再也不会陪我玩扑克牌游戏“24点”了,再也不能拿着手柄操作他最爱的“超级玛丽”,甚至,他根本都不记得我是谁了。
姥爷的记忆正在一点一点地被偷走。
他喜欢的,他不喜欢的,和他有关的,和他无关的,正在不受控制地一点点溜走。
但,除了一个人。
姥爷平日里像个儒雅的绅士,可只要脾气一上来,还是会让我悄悄躲到姥姥的衣角后。
在他病重住院后,他只会反复念叨一个人的名字———张素云,这是他为大字不识的姥姥改的名字。
懂事后,我一直觉得姥爷其实很有文艺范儿,他的内心一定住着一个小清新。
在最后的那段日子里,姥爷每天就像失了魂一样,直到和姥姥通上电话。
他会很心疼地对姥姥说:“我没事,你要好好的。
放心吧,我很快就能回去了,这回回去,就不走了,就和你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有人忘记了一切,却能牢牢记得这是自己的爱人。
这大概就是爱情的力量吧,我想。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GV-971申报上市,这是16年来全球唯一一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通过临床3期试验。
”看到这则新闻时,已经是姥爷离开我的第12个年头。
看过一部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韩剧,叫《我脑海中的橡皮擦》,看完,我哭了很久。
看到这则新闻,我想,那无数块橡皮擦,将再也擦不掉亲人的记忆了。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吃”过牡丹花吗①提起牡丹,就会想起“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然而,记者日前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片农田里看到了一种可以“吃”的牡丹:油用牡丹。
它的根﹣﹣丹皮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种子可以加工成食用牡丹籽油,牡丹花蕊可以加工成牡丹花蕊茶。
②我国油用牡丹专家、国家林业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李育材介绍说,油用牡丹是我国所独有的、土生土长的、原生态的灌木,共有9个种、1个亚种和1个变种,全部原产于我国,广泛分布于我国20多个省区。
③2006年,中国林科院检测出了牡丹籽油的各项成分。
检测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各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元素含量较高,是一种高端食用油。
菏泽随之进行了小规模、专业化的实验性生产并取得了成功。
2010年4月,国家林业局在菏泽组织召开了50多位专家参加的发展油用牡丹的专题论证会,参会专家一致认为山东菏泽市发展油用牡丹基地前景广阔,效益可观。
2011年3月,在进行了多项安全试验的基础上,由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
④牡丹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26%,特别是其中的亚麻酸含量达40%以上。
亚麻酸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自身不能合成又不能替代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血液营养素”“维生素F”和“植物脑黄金”之称。
与其他油料作物相比,油用牡丹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油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
⑤2011年8月,李育材牵头在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率先搞起了试点栽培及综合开发利用,全面拉开了我国油用牡丹发展的序幕。
⑥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种植油用牡丹122.48万亩,年产牡丹籽1 612.59万公斤,牡丹籽油加工企业49家,吸纳就业23.63万人。
⑦目前,以油用牡丹为原料,已开发出高档食用油、高档化妆品、保健品、药物、日用品五大类数十种产品,有的已经投入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陶俑秦兵马俑出土以后,我在京城不止一次见到有人指着在京工作的陕籍乡党说:瞧,你长得和兵马俑一模一样!话说得也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在相貌上的衍变是极其缓慢的。
我是陕西人,又一直生活在陕西,我知道陕西在西北,地高风寒,人又多食面食,长得腰粗膀圆,脸宽而肉厚,但眼前过来过去的面孔,熟视无睹了,倒也弄不清陕西人长得还有什么特点。
史书上说,陕西人“多刚多蠢”,刚到什么样,又蠢到什么样,这可能是对陕西的男人而言,而现今陕西是公认的国内几个产美女的地方之一,朝朝代代里陕西人都是些什么形状呢,先人没有照片可查,我只有到博物馆去看陶俑。
最早的陶俑仅仅是一个人头,像是一件器皿的盖子,它两眼望空,嘴巴微张。
这是史前的陕西人。
陕人至今没有小眼睛,恐怕就缘于此,嘴巴微张是他们发明了陶埙,发动起了沉沉的土声。
到了秦,就是兵马俑了。
兵马俑的威武壮观已妇孺皆晓,马俑的高大与真马不差上下,这些兵俑一定也是以当时人的高度而塑的,那么,陕西的先人是多么高大!但兵俑几乎都腰长腿短,这令我难堪,却想想,或许这样更宜于作战。
古书上说“狼虎之秦”,虎的腿就是矮的,若长一双鹭鸶腿,那便去做舞伎了。
陕西人的好武真是有传统,而善武者沉默又是陕西人善武的一大特点。
兵俑的面部表情都平和,甚至近于木讷,这多半是古书上讲的愚,但忍无可忍了,六国如何被扫平,陕西人的爆发力即所说的刚,就可想而知了。
汉代的俑就多了,抱盾俑,扁身俑,兵马俑。
俑多的年代是文明的年代,因为被殉葬的活人少了。
抱盾俑和扁身俑都是极其瘦的,或坐或立,姿容恬静,仪态端庄,服饰淡雅,面目秀丽,有一种含蓄内向的阴柔之美。
汉兵马俑出土最多,仅从咸阳杨家湾的一座墓里就挖出三千人马。
这些兵马俑的规模和体型比秦兵马俑小,可骑兵所占的比例竟达百分之四十。
汉时的陕西人是善骑的。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扇子的起源和功用付秀宏①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股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
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
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
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如,风行一时,苏东坡曾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
②但是,中国人对扇子的使用发展到后来却是艺术功用大于实际功能。
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
苏州檀香扇、杭州续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声名退途。
书画家在扇面写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
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
③明代大书画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
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
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
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更价值不菲。
④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
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
⑤作为艺术品,扇面之画讲究气韵迷人。
鸟兽虫鱼、人物山水,无不能画,贵在品位。
有时仅画菊一枝、白菜一棵,也要清风雅意。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扇面画《秋江垂钓》,________,令人冥思。
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阴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一面画的是松下读书,主仆对语,儒风拂面。
此画出自明宣德帝朱瞻基之手,为中国之最大折扇,乃罕见传世宝物。
⑥对于工笔书画家,定是意象在心中涌现,心迹在扇上流注。
对于收藏使用者,必是悠然处见有意趣,挚爱间涌出性情。
一朋友购得一把雪白鹅毛扇,折起像白鸽回巢,展开似白鹤亮翅,遂赞曰:“美,此处无墨胜有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及练习课前练习(一)中国瓷器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
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
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
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
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
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
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
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
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
【A】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B】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
【C】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
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
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阅读全文,概括“中国瓷器”具有哪些特点?(3分)2.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3.根据文意,将第⑤段中【A】【B】【C】三个句子重新排序,并说明理由。
(4分)4.第⑥自然段说到:“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从全文看“无限的韵味”包含哪些内容?(3分)5.第④段中加点词“据推测”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3分)6.第⑥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题一,制作技术独特(独创);将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考察说明对象及特征。
即整篇文章集中讲什么,围绕什么东西展开,分别讲了这个东西什么方面的内容。
2.题二,作比较,列数字;突出说明了中国瓷器烧制时温度高,使说明具体、准确,有说服力。
考察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即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说明这个东西的特征,这个方法具体起到了什么作用。
【一般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一般都起到“说明具体、准确,有说服力。
”的作用】3.题三,BCA;按照时间顺序,也体现出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的结合越来越完美。
考察说明顺序。
即怎样一步一步的来证明说明对象。
4.题四,瓷精,图美,词句优雅的瓷器给人带来艺术上的美感和享受,让人回味无穷;对承载丰厚文化积淀的瓷器的赞美。
考察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⑥段的首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最后一句“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可知,“无限的韵味”指的是瓷器因瓷精和图美而给人们带来艺术上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的瓷器的赞美之情。
5.题五,不能删去。
“据推测”表明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达到1200℃只是推测,删去后这一论断就成为事实,与实际不符。
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考察说明文语言。
引导学生将说明文语言跟记叙文、散文等其他文体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6.题六,举例子。
列举康熙年间景德镇烧制花卉瓷盅的例子,具体说明中国瓷器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考察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详见题二。
(二)酸奶的秘密,你知道吗?①面对种类繁多概念热闹的乳制品货架,你有没有感觉困惑?为什么有些酸奶产品不用冷藏?为什么有些酸奶总是号称加了有益菌?想补钙该喝哪一种?想延缓血糖上升该喝哪一种?想控制热量避免长胖该喝哪一种?这里,真相来了!②真相1:常温销售的酸奶产品中根本没有活乳酸菌。
那些装在方盒或六角形利乐包装中,能够在室温下存放好几个月的酸奶产品,实际上属于“灭菌”酸奶。
简单说,生产者先将牛奶发酵变成了酸奶。
但是,他们又把酸奶进行高温加热,把所有的乳酸菌都杀光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进了利乐包装,趁热封装。
所以即便在室温下放几个月,这些酸奶既不会变酸,也不会腐败。
当然,这类产品还保持了酸奶的味道,酸味浓,甜味也浓,口味很吸引人。
同时,它们不用冷藏,携带方便。
但无法指望它们帮你补充乳酸菌,不过,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和大部分B族维生素还留在里面,钙和蛋白质也没变少。
③真相2:多数冷藏酸奶有活乳酸菌,但进不到你的肠道里。
绝大多数酸奶产品中含有活乳酸菌,也就是制作酸奶时必须添加的“保加利亚乳杆菌”(L菌)和“嗜热链球菌”(S菌)。
但它们不属于能进入肠道定植的品种,只能在穿过胃肠道并光荣牺牲的过程中,帮助人体起到一些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健康作用。
当然,即便这些菌被胃酸杀死,它们的菌体碎片仍然能产生一些有益的免疫调节作用,发酵产生的乳酸本身也有利于吸收矿物质和改善肠道环境。
所以,喝普通酸奶还是比不喝有利于肠道健康。
有少数酸奶产品中添加了嗜酸乳杆菌(“A菌”)或双歧杆菌(“B菌”)。
这两类菌保健作用的确更强,而且能进入到人体大肠并存活下来,不过在通过胃肠道的时候,绝大多数乳酸菌都牺牲了,在上亿甚至几十亿的菌中,只有极少数幸运的菌能被亿万同伴掩护,最终到达大肠当中,并栖息繁衍下去。
由于大部分酸奶并没有标明到底有多少活的A菌和B菌,有多少幸运菌真的进入身体,就不必期待过高了,只要相信有比没有好就行了。
④真相3:酸奶产品没有标注钙含量,不等于其中没有钙或钙含量低。
有人只听说牛奶中有钙,看到酸奶没有标钙含量,就不知道该怎么选择钙含量高的酸奶产品了。
牛奶中的钙是和酪蛋白胶体一起存在的,也就是说,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乳钙就越多。
由于我国营养标签法规只要求标注能量(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这几项,并未强制要求标注钙含量这个项目,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标。
购买者只需要认真看一下蛋白质含量就好了,挑出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产品,然后算算性价比,就可以决定买哪个了。
⑤真相4:酸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越高,含的添加糖就越多。
酸奶的原料是牛奶,而牛奶中含有4%~5%的天然乳糖成分。
乳糖甜度很低,而且其中一部分在酸奶发酵中变成了乳酸,所以发酵之后的酸奶,如果不加点糖来调和,就会酸得很难下咽。
因此,至少要加6%~7%的糖,才能让酸奶口感较好。
要觉得比较甜,就要加8%~10%的糖。
乳糖和添加的糖都是碳水化合物,所以两项加起来,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在10%~15%之间(100克产品中含糖10~15克)。
人们都知道酸奶有健康好处,但糖除了增加热量、升高血糖之外并没多大好处。
所以,选择酸奶的时候,可以细看标签,在保证蛋白质含量够高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一些的品种。
一般来说,儿童型产品和果味型产品,糖的含量都会偏高一些,建议少购买。
⑥真相5:口感像酸奶的并不一定是酸奶。
市面上有各种新式的产品,口味酸酸甜甜的,都和酸奶差不多,比如布丁、布林、慕斯、韩式酸奶等,让人眼花缭乱。
建议消费者好好看看包装上的“产品类别”这个项目。
布丁也好,布林也好,慕斯也好,都是含奶的甜点,不属于酸奶类型。
它们的特点是蛋白质低于普通酸奶,而脂肪比普通酸奶高得多,甚至可达6%~8%(普通酸奶不超过3%),糖分也相当足。
在营养价值方面,都比正常的酸奶低得多。
偶尔吃吃满足口感可以,若天天用它们替代酸奶来喝,就相当不明智了。
不仅损失钱还损失营养。
至于号称是外国类型的酸奶,不妨看一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比较一下它们的蛋白质含量。
有些产品蛋白质含量可高达6%,而有些只有2.5%,完全不比传统产品强。
还要再看看碳水化合物含量,正常应当是11%~12%,有些产品会高达15%左右,这一看就明白,无非是用更甜的口味吸引嗜甜的消费者而已。
还是购买那些蛋白质高、脂肪不高、碳水化合物不高的产品最健康。
1.本文以“酸奶的秘密,你知道吗?”为标题有何作用?(4分)2.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3分)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购买哪种酸奶才是最健康的选择?(2分)4.请给“灭菌酸奶”下一个定义。
(2分)5.前几年“老酸奶”的问题备受关注,为了让人们喝上健康的酸奶,请你给出几条购买酸奶的建议。
(3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题一,从内容上看,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酸奶,揭示了说明内容是酸奶的秘密;从表达效果上看,标题运用疑问句的形式,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察标题的作用。
标题可理解为文眼,总结概括之紧要。
必然有相应的作用。
一般说明文标题是说明对象,部分除外,如本文。
详见教学内容。
2.题二,内容上总领全文,引出说明对象是酸奶,说明内容是关于酸奶的几个真相。
同时,连续运用几个问句,设置悬念,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察句段作用。
题目中出现的句段,必有作用,结合文章,记住套路答题即可拿高分。
3.题三,含有活乳酸菌、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糖分和脂肪低的冷藏酸奶。
考察文章信息提取概括。
【解析】在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
第③段指出含有活乳酸菌的冷藏酸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调节免疫功能;第④段指出酸奶中蛋白质含量高,乳钙就越多;第⑤段指出酸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越高,含的添加糖就越多,因此要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第⑥段指出一些新式产品虽然口感与酸奶类似,但脂肪含量高,不建议选择。
4.题四,“灭菌酸奶”是指生产者先将牛奶发酵成酸奶,然后进行高温加热,杀死所有乳酸菌,在无菌条件下趁热包装制成的酸奶。
考察下定义。
下定义类的答题基于对文章的理解。
5.题五,示例:①根据自己的需求,确认购买酸奶产品的种类。
②购买时注意生产日期。
③购买时重点查看营养成分表。
④不盲目选择新式产品。
考察拓展表达,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好文字。
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2.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3.熟悉说明文考点的出题方式与技巧教学内容一、考点归纳:1.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概括其特征。
2.考查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3.考查说明顺序类型及作用。